光导纤维照明系统在清华低能耗示范楼中的应用
浅谈光导照明系统的绿色节能

浅谈光导照明系统的绿色节能作者:林银山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1期内容提要:在大力倡导绿色照明的今天,光导照明系统作为一新能源的利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介绍了光导照明系统的原理与结构、光导照明产品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日光照明光导管自然采光节能环保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影响小区地下停车场的视觉环境因素有很多,包括垂直照度、光源和眩光等等.需要在这些因素间取得一个平衡,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来吸引顾客,使他们显得安全,除了照明的数量外,照明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很多在建和已建高层住宅大部分都建有地下停车场,这些停车场一般都有多个人员出入口和多个车辆出入口,由于这些停车场面积大、光线差,需要大量的照明设备长期照明。
由于各出人口与行车路线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很难用简单的强电控制方式实现停车场内部照明的自动控制,通常只能采用连续照明方式。
有的地方虽然采用红外或声控开关来控制照明,但是只能对某一个小区域(如出入楼梯口处)实现自动控制,而不能对全部停车场照明实现自动控制。
这样不仅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和设备损耗,也给小区的物业管理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
当驾驶者在白天开车进入车库时,由于光线从阳光直接过度到普通灯具的照明,从而会给驾驶者在视觉上构成极大的光线反差,容易出现眩光等视觉现象,因此会经常出现车辆刮蹭墙壁等现象,光导系统其在地下车库的应用使驾驶者一直是在阳光下面操作车辆排除了这种视觉过度,也减少了能源浪费和设备损耗,做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下面说一下光导照明系统的原理和光导照明产品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光导照明系统的原理光导照明,又叫日光照明、管道式天窗照明、阳光导入照明、无电照明、管道日光照明等。
它主要由采光装置、光传导部分(光导管)和室内屋顶的漫射器组成。
他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室外的采光装置捕获室外的自然光,并将其导入系统内部,然后经过光导装置的强化并高效传输后,由漫射器将自然光均匀的导入室内需要阳光的任何地方,从黎明到黄昏,甚至是阴天或雨天,该系统导入室内的光线仍十分充足。
光导照明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光导照明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光导照明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光导纤维将光源引导到需要照明的地方的方法。
在建筑工程中,光导照明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采光增强:光导照明技术可以将自然光源引导到室内,从而增强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
这可以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节约能源成本,并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2. 节能照明设计:通过将光源集中在光导纤维中,可以将照明系统的能量损耗降至最低。
这种设计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碳排放。
3. 难以到达的照明区域:在建筑工程中,有些区域由于结构限制或安全限制很难到达。
光导照明可以通过将光源放置在易于到达的地方,并通过光导纤维将光传送到需要照明的区域,解决这些难题。
4. 装饰照明设计:光导照明技术可以用于创造各种艺术性的装饰照明效果。
通过将彩色光源引导到光导纤维中,可以实现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照明效果,从而增强建筑物的艺术观感。
总之,光导照明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广泛应用,从提高自然采光效果、节能减排到解决难以到达的照明区域,以及创造装饰性照明效果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节能分析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节能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从外围护结构到内部结构的节能设计揭示了它们的节能原理并予以分析。
对可持续建筑的围护结构设计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重点探讨相关的详细技术,包括双层呼吸式双通道幕墙(宽通道和窄通道呼吸幕墙)、高性能玻璃技术、屋顶种植技术、自然采光技术、相变蓄能楼面技术、太阳能利用等。
关键词:超低耗能楼;节能分析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principle and to analyze ultra-low power building in tsinghua university from the periphery structure to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energy-saving design. sustainable building envelope design techniques and method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focus on the related technology, including double-breathing dual channel wall (wide channels and narrow channels breathing walls), high-performance glass technology, roof planting techniques natural light technology, the phase change energy storage floor technology,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keywords: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 energy analysis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项目概况介绍。
绿色建筑案例---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

绿色建筑案例---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仿佛是清华建筑馆向东的延展体,超低能耗示范楼紧临建筑馆,地下1层,地上4层。
南面看去,透明的玻璃幕墙,感觉很像普通的现代式建筑。
但幕墙外“支棱”着巨大的可调节遮阳板,由此提醒参观者——它与众不同。
别看示范楼的体量不大,可它是北京市科委重点科研项目,作为2008年奥运建筑的“前期示范工程”,这座总面积3000平方米的示范楼集中体现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
同时,该楼还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的技术集成平台,用于展示、实验和推广各种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的建筑形式及先进的技术产品。
最值得称道的是,示范楼在建筑材料、能源供应和温湿调节设备系统中采用多项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冬季可基本实现零采暖能耗,把照明、办公设备、空调通风系统通通考虑上,示范楼单位面积全年总电耗约为每平方米40千瓦,而北京市高档办公建筑则为每平方米100千瓦至300千瓦。
平均起来,建筑物全年电耗仅是北京市同类建筑物的30%,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超级节能楼”。
集中世界上80%节能技术超低能耗示范楼项目中,包括了对建筑物理环境控制与设施研究,声、光、热、空气质量等、建筑材料与构造,窗、遮阳、屋顶、建筑节点、钢结构等、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的研究,高效能源系统、新的采暖通风和空调方式及设备开发等、建筑智能化系统研究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说起来很兴奋,“我们把世界上能找得着的、能放到楼里去的最新节能产品、设备以及相关技术都搁进去了。
示范楼囊括了世界上80%的节能技术、产品,其实就是一个以真实建筑物搭建的节能技术集成平台。
”示范楼集成了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制造企业的近百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的最新技术,中国、美国、德国、日本、丹麦等国家的近50家企业捐赠了产品。
其中还有近十项产品和技术为国内首次采用。
走进示范楼,节能化、生态化、人性化的设计细节随处可见。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节能分析-PPT文档资料

3 能源
3.1 发电还可同时供热制冷
示范楼的大部分能源来自地下室的美国产燃气内 燃机,机组看上去也就半人来高,延伸出大大小 小的管道。它燃烧天然气发电,再由发电后的烟 气余热产生热水供热或作为空调吸收式制冷机的 动力,就好像一个小型的热电厂。燃料利用率非 常高,正是所谓的热电冷三联供。 目前,天然气已成为北京城区主要能源,热电冷 三联供设备对天然气的利用率非常高,已在本市 一些公共建筑中得到使用。
1.3 Low-e 玻璃冬保暖夏隔热
玻璃幕墙中用到一种 Low-e 玻璃,它是由秦皇岛一家 企业生产的。这种玻璃表面所镀的膜层厚度还不到头发 丝百分之一,它的低辐射膜层能将80%以上的远红外 热辐射反射回去。就像一面反射镜,冬季,它将室内热 量的绝大部分反射回室内,由此保暖,夏季,它又可以 阻止室外的热量进入室内,隔热效果很棒。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 的节能分析
地下1层,地上4层。
示范楼在建筑材料、能源供应和温湿调节设 备系统中采用多项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技 术,冬季可基本实现零采暖能耗,把照明、 办公设备、空调通风系统通通考虑上,示范 楼单位面积全年总电耗约为每平方米40千 瓦,而北京市高档办公建筑则为每平方米1 00千瓦至300千瓦。平均起来,建筑物 全年电耗仅是北京市同类建筑物的30%, 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超级节能楼”。
1.5 种植屋面
由9块绿地构成的屋顶绿化区,每一块都 由一类适应北京气候、抗逆性强、观赏价 值高的植物组成。追求植物景观的季节变 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艺术 效果
1.6 电动可调大型遮阳板
在遮挡眩目阳光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获取 自然光。夏天夜晚打开遮阳板,加快建筑 的散热速度;冬天夜间关闭它们,可减少 楼内热量的散地板收放太阳能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节能技术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节能技术(专业版)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是北京市科委科研项目,作为2008 年奥运会办公建筑的“前期示范工程”,旨在通过其体现奥运建筑的“高科技”、“绿色”、“人性化”。
同时,超低能耗示范楼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的技术集成平台,用于展示和实验各种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的建筑形式及先进的技术产品。
在此基础上陆续开展建筑技术科学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性研究,研究和示范系列的节能、生态、智能技术在办公建筑上的应用。
包括建筑物理环境控制与设施研究(声、光、热、空气质量等),建筑材料与构造(窗、遮阳、屋顶、建筑节点、钢结构等),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的研究(高效能源系统、新的采暖、通风、空调方式及设备开发等),建筑智能化系统研究。
超低能耗楼还将成为展示与宣传各种最新技术的舞台,为技术交流、产研挂钩、知识普及搭建桥梁;成为清华大学与企业界合作开发、展示新产品的平台,以及向社会、大众宣传、展示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建筑概念、技术和产品的展台。
超低能耗示范楼座落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区,建筑设计如图1 所示,总建筑面积3000m2,地下一层,地上四层。
由办公室、开放式实验室或实验台及相关辅助用房组成。
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观点出发,采用了钢框架结构。
建筑物内部为灵活隔断,空调和强弱电系统为模块化结构,从而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极其方便地改变空间布局。
图1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效果图1 .围护结构方案超低能耗示范楼外围护结构体系主要示针对对可调控的“智能型”外围护结构进行研究,使其能够自动适应气候条件的变化和室内环境控制要求的变化。
从采光、保温、隔热、通风、太阳能利用等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推荐形式。
图2 标明了示范楼外各个外立面采用的围护结构方式。
通过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使得冬季建筑物的平均热负荷仅为0.7W/m2,最冷月的平均热负荷也只有2.3 W/m2 , 围护结构的负荷指标远小于常规建筑,如果考虑室内人员灯光和设备等的发热量,基本可实现冬季零采暖能耗。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建筑幕墙技术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建筑幕墙技术摘要:2005年3月22日,我国首座超低能耗示范楼在清华大学落成,该项目集多种建筑新技术新材料于一体。
仅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门窗幕墙系统中就采用了双层幕墙系统、遮阳百叶系统、光电幕墙系统、高保温性能铝合金门窗系统、真空玻璃、双中空双Low-E等新技术新材料。
文章对该项目建筑幕墙系统进行了介绍,可供大家对低能耗示范楼有所了解,同时供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建筑幕墙的设计时参考。
一、前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江亿教授主持设计的我国首座超低能耗示范楼于去年三月在北京清华大学落成,作为2008年奥运建筑的“前期示范工程”,它集中体现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
示范楼内集中展示了近百项国内外最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是我国第一个集示范、展示、试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这座超低能耗示范楼采用多种性能优异的幕墙系统和能源空调系统,冬季可基本实现零采暖能耗,夏季空调耗能量仅为常规建筑的10%。
二、超低能耗示范楼综合介绍超低能耗建筑是指在围护结构、能源和设备系统、照明、智能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综合选用各项节能技术,能耗水平远低于常规建筑的建筑物。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主要运用了如下建筑节能新技术:1、智能围护结构超低能耗楼的外围护结构体系主要是针对可调控的智能型外围护结构进行研究,使其能够自动适应气候条件的变化和室内环境控制要求的变化。
从采光、保温、隔热、通风、太阳能利用等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推荐形式。
示范楼选用了近十种不同的外围护结构做法,基本的热工性能要求为:透光体系部分(玻璃幕墙、保温门窗、采光顶)综合传热系数K<1W/(m2.k),太阳得热系数SHGC<0.5,非透光体系部分(保温墙体、屋面)传热系数K<0.3W/(m2.k)。
在设计阶段利用相关软件计算结果为冬季建筑物的平均热负荷仅为0.7W/m,最冷月的平均热负荷只有2.3W/m,如果考虑室内人员、灯光和设备等的发热量,基本可实行冬季零采暖能耗。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介绍PPT

回风Tr
18℃ 冷水
送风Ts
补充浓溶液
返回稀溶液
排风 Tex 新风To
温度(℃)
溶液
过程
空气过程
含湿量(kg/kg 干空气)
微型离心式制冷机-用于示范楼部分负荷下COP可达12
第二级叶轮
第一级叶轮
低压缩比的双级开式叶轮
液面
增速齿轮
NART 离心式冷机
蒸发器管群
管群 冷媒入口
平滑管
波纹管
针状散热片铜管
太阳能 空气集热器 自然通风 及采光井
光电玻璃
单元式窄通道 外循环双层皮幕墙
单元式窄通道 内循环双层皮幕墙 真空玻璃
碟式太阳 光收集器
种植屋面
自然通 风烟囱
轻质保温墙体 塑钢保温门窗
生态仓 自洁净玻璃
地下室 太阳光采光
太阳能 夜景照明
人工湿地 景观水体
电动开启扇
中空双玻 电动可调 玻璃幕墙 水平外遮阳
冷凝器传热管
光-热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可再生 能源利用
光-电
光-光
光电玻璃(并网) 太阳能夜景照明(蓄电)
太能光采光系统 碟式太阳光收集器
太阳光采光
节水技术
自感应洁具 雨水收集 人工湿地景观水池
净水入户
绿化技术
种植屋面 生态仓(室内绿化)
生
硬质聚氨酯发泡保温态改性S NhomakorabeaS防水材料
系
建筑材料
单片EPDM防水卷材
采光井 折光板
通风井 通风烟囱 温度控制
湿度控制
毛细管型辐射吊顶 贯流型干式风机盘管
置换通风 个性化送风
照明系统
供水 回水
辐射 末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非笔试课程考核报告(以论文或调研报告等形式考核用)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考核课程:新型建筑材料提交日期:2011 年11 月29 日报告题目:光导纤维照明系统在清华低能耗示范楼中得应用考核成绩考核人姓名隋倩学号2011050205年级研一专业建筑技术科学所在学院建筑成规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处制光导纤维照明系统在清华低能耗示范楼中得应用隋倩(山东建筑大学建筑成规学院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研究生,山东省济南市邮编250101)摘要: 光导纤维采光照明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新型绿色照明装置, 它采用光导纤维将太阳光直接导入室内进行照明,营造出了有益健康的照明环境。
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构成以及目前在建筑中的应用。
最后以清华大学低能耗示范楼为实例,对该系统采光照明效果作出相应分析。
关键词: 太阳光光导纤维自然光照明Day light system in tsinghua universityLow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model applicationSuiQian(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 ShanDong Jinan 250101)Abstract: The day light system is a kind of using solar energy ,it uses optical fiber to transfer sunlight directly into indoor , it creating healthy light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and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in building at present .The last part shows the effect of the day light system in Tsinghua universit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building .Key words: The sunlight, optical fiber , natural light lighting引言20 世纪70 年代的能源危机后,节约能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照明用电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占能源消耗的相当比例。
据国际照明委员会统计,全世界照明用电约占总发电量的9%~20%,而照明用电中,由于灯具的发光效率低于百分之百,其中用于发光的电量仅不过25%,其余则以热能方式散发,不但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而且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
而太阳光恰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太阳能与其它能源相比具有清洁、安全的特点, 是真正的健康、绿色能源。
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既节约大量人工照明用电, 又保护环境, 已经成为现在绿色照明的一项重要措施。
然而建设用地的日益紧张和建筑功能的趋于复杂,城市建筑渐渐向高层化和密集化发展,仅依靠传统的采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建筑物内部的采光要求。
尤其是低层建筑和进深较大的建筑,即便是晴朗天气,室内光线也不满足人们工作生活需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工照明的电能损耗,而且长期在这种环境中,人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甚至一些黑房间和地下室,太阳光根本无法到达,只能依靠人工照明。
一、太阳光的利用为了节能和改善室内光照环境,充分利用太阳光资源,国内外许多照明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不少利用太阳光的采光方法和设想。
其中光导纤维是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应用的高新技术,最初应用于通讯,80 年代开始应用于照明领域。
光导纤维导光是利用全反射原理将太阳光经传送至室内,它与其它的用镜子反射、管道传送阳光等产品的形式相比,在设计和安装施工上更为自由,由于光导纤维较为柔软,且在光线的传输中无损耗,可以把阳光送达室内的任何地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光导纤维导光技术一直是许多发达国家研究的热点,日本、美国、欧洲等一些国家纷纷开发研制相应的产品,尤其是土地资源极为匮乏的日本。
1979 年8 月La Foret 工程公司推出了第一台用于采集太阳光的照明系统——“Himawari”(中文意译为“向日葵”)。
目前Himawari 是业内最具市场性的产品,在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应用实例。
我国于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进行光纤采光系统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2001年自行研制开发出全自动跟踪太阳光的采光装置。
三、光纤采光照明系统的原理、优点及构成光导照明系统( Day lighting system ), 是继光热、光电系统后诞生的利用太阳能的新方式。
它由太阳跟踪系统控制, 令阳光经聚光元件汇聚后耦合到光纤,光纤滤波后传输到日间采光效果不好的房间进行照明。
由于光纤本身较为柔软,光导纤维采光照明系统便于铺设,易于安装且光照分布均匀。
光导照明系统还可以通过光学滤波来消除太阳光中的紫外、红外、宇宙高能辐射粒子等有害射线,减少长期采用该照明系统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由于滤除了红外线,在采光之余没有光热,可以大幅度降低室内空调制冷的功耗,。
另外光导纤维照明系统具有光电隔离的特性, 可运用于水下、油库、弹药库、博物馆、浴室等对照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所。
图1 系统的光线传输示意图图1为光导纤维照明系统光线传输的示意图,其中太阳光1 发出的光线,经过聚光组件2 的汇聚,通过光纤3 传至弥散灯头4 后输出。
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聚光装置———太阳光集光机、导光装置———光导纤维光缆、散射装置———光线投射器。
图2 聚光组件“向日葵”图3 光导纤维采光照明系统中的光缆光导纤维采光照明系统由以下主要设备构成:1、太阳光集光机,其作用为跟踪收集光线;2、光导纤维光缆,用于传送阳光;3、光线照射器,作为照明设备,散射收集的光线,为室内照明。
由于光纤采光照明系统采用太阳光,在太阳光照较弱的阴天、夜晚无法发挥照明功能效,因此系统需与其它照明方式结合使用。
四、空芯光纤的结构设计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光导纤维由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发明。
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
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
随著光纤的价格日渐降低,光纤也被用于照明、医疗和娱乐的用途。
光纤呈园柱形,它由纤芯、包层与涂敷层三大部分组成1、纤芯纤芯位于光纤的中心部位(直径d1约9~50 微米),其成份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此外还掺有极少量的掺杂剂如二氧化锗,五氧化二磷等,掺有少量掺杂剂的目的是适当提高纤芯的光折射率 (n1) 。
2、包层包层位于纤芯的周围(其直径d2约125 微米),其成份也是含有极少量掺杂剂的高纯度二氧化硅。
而掺杂剂(如三氧化二硼)的作用则是适当降低包层的光折射率 (n2) ,使之略低于纤芯的折射率。
3、涂敷层光纤的最外层是由丙烯酸酯、硅橡胶和尼龙组成的涂敷层,其作用是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与可弯曲性。
一般涂敷后的光纤外径约1.5 厘米。
在以往的研究中,采光传输通常采用的传光材料为光学玻璃纤维, 但光学玻璃纤维的传光效率比较低, 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空芯光导纤维是在高透明有机或无机材料上蒸镀金属高反射膜而制成新型传光材料。
它具有优良的弯曲性能, 同时因采用了空芯结构,基本不存在空气对光的吸收, 从而大大降低了损耗,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传光材料。
空芯光纤分为泄漏型波导( n > 1)和全反射型波导( n < 1)。
太阳光中主要能量波长介于550~ 1500nm 之间, 因此在地球上能利用的太阳光辐射的波长范围在380~ 2500nm即可。
在此波长范围内, 根据波导和色散理论, 需选择泄漏型波导传输太阳能和太阳光。
故在研制出了以石英毛细管作为光纤的基体材料,以金属银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材料( Polymethacry-lates, 简称PMMA )作为薄膜制备材料,复合金属薄膜结构的太阳能传输光纤——Ag/泄漏型空芯光纤。
根据菲涅尔反射公式,高电导率的金属膜,随着电导率的增加,电磁波的穿透深度趋近于零, 即反射率接近100% ——发生近似全反射。
根据这一理论可知, 金属型空芯波导光纤可以传输电磁波。
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便发现, 金属型空芯波导的最低传输损耗发生在横模TE上, 而不是发生在与太阳光波导分部相近的基模HE上。
因此, 要有效地传输太阳光, 则必须使空芯波导能进行HE模的低损耗传输。
通过电磁场理论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在金属膜上涂覆一层或多层透过性好的电介质层实现这一要求。
这种电介质/金属型空芯波导的断面结构大致如图4所示。
1图4 空芯光导纤维断面构造示意图五、光纤采光照明系统在清华低能耗示范楼中的应用2008年奥运建筑的“前期示范工程”——我国首座超低能耗示范楼22日在清华大学校园东区落成。
这座“绿色”建筑集中使用了近百项国内外最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
该楼总建1陈红萍, 韩建军, 赵修建《传输太阳能用Ag /PMMA空芯光纤的制备》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由办公室、实验室和辅助用房组成,每图5 清华低能耗示范楼节能技术平方米约8000元安装成本。
图6 清华低能耗示范楼太阳光集光器其中,地下室的日间采光就运用了光纤采光照明系统。
示范楼南侧有3个彩色立柱,其上将被安装自动跟踪太阳光的透射式采光机。
这种采光机能自动跟踪太阳,进行阳光采集,再通过光纤传导,就能把太阳光引进地下室,最远阳光传导距离可达200米。
此外,示范楼屋顶还将设置碟式太阳光收集器,利用抛面反射镜将平行的太阳光汇聚, 通过传输,也能为地下室提供照明。
图7 清华大学低能耗示范楼室内外光照对比图8 清华大学低能耗示范楼地下停车场照明情况参考文献:[1]游璧菁,光纤导光设备在建筑上之应用可行性初探,第三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可持续环境: 城市住居素质,2003. 7。
[2]郑振译,利用光纤的建筑照明,中国照明电器, 2000. 3。
[3]陈红萍、韩建军、赵修建,传输太阳能用Ag /PMMA空芯光纤的制备,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3。
[4]刘柯、鲍家声,光纤照明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