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膜附着力高低温交变测试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油漆附着力是指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是评价涂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涂层附着力进行测试的标准规范,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涂料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以确保涂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及其测试方法。
首先,常见的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包括GB/T 9286-1998《涂料膜附着力试验方法》、ASTM D3359-17《涂层附着力测试标准试验方法》等。
这些标准主要通过划格法、切割法、拉伸法等方法来测试涂层的附着力。
其中,划格法是指用划格刀在涂层上划刻一定深度的网格,然后用胶带将网格撕下,通过观察胶带上的残留情况来评定涂层的附着力。
切割法是指用刀片在涂层上切割成一定间距的格子,然后用胶带将切割的格子撕下,同样通过观察胶带上的残留情况来评定涂层的附着力。
拉伸法是指在涂层上涂刷一层胶粘剂,然后用拉力机对胶粘剂进行拉伸,通过观察胶粘剂的断裂情况来评定涂层的附着力。
其次,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的选择应根据涂料的具体用途和要求来确定。
不同的涂料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需要符合不同的附着力标准。
例如,室内墙面涂料对附着力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室外建筑涂料则需要具有较高的附着力,以抵御风吹雨打等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油漆附着力测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标准,以确保涂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最后,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的执行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测试前,应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进行测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保证测试条件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对测试结果应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以便对涂料的附着力进行评定和改进。
综上所述,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是评价涂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选择合适的测试标准并严格执行测试过程对于确保涂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有所了解,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油漆附着力是指油漆膜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是评价油漆涂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是为了保证油漆涂层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良好地附着在基材表面,不易剥落、脱落,从而确保涂层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广大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该项测试标准。
首先,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划格法和粘结法。
划格法是通过在油漆涂层上划格,然后用胶带将划格的区域粘贴起来,通过观察胶带上的油漆脱落情况来评定附着力。
而粘结法则是通过在油漆涂层上涂覆一层特殊的胶粘剂,然后用拉力仪来测试胶粘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评定油漆的附着力。
这两种方法各有其适用的场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其次,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的评定标准主要包括附着力等级和附着力数值。
附着力等级是通过观察油漆脱落的面积和程度来评定的,通常分为0-5级,0级表示附着力极差,5级表示附着力优秀。
而附着力数值则是通过具体的测试数据来评定的,通常以N/㎜为单位,数值越大表示附着力越强。
通过对附着力等级和数值的评定,可以全面地了解油漆涂层的附着力情况,为后续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另外,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建筑、汽车、船舶、家具等多个领域。
在建筑领域,油漆涂层的附着力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耐候性和美观性,因此对附着力的测试要求较高;在汽车领域,油漆涂层的附着力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外观质量和防腐性能,因此对附着力的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说,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提升用户体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油漆涂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的测试标准,才能够确保油漆涂层的附着力达到要求,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各个行业都应该高度重视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加强对该项测试工作的管理和执行,从而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利益。
JJ-QP-GL- 018油漆附着力测试作业指导书

3.1.5.1.掉油格数超过10%为严重问题。
3.1.5.2掉油格数超过5%为一般问题。
3.2退色测试:
测试标准:不透光纸板遮住测试漆面的一半,UV light (波长2800-3000A,15w)照射72小时,灯管据测试面距离25cm.
3.2.1判定标准:不允许退色。
序号
修订
日期
版本
修订内容要项
申请
编号
核准
审查
制定
佳进礼品有限公司
标题
油漆测试作业指管理
版本
编号
制定部门
品管部
制订日期
2010/09/05
页码
2/2
3.3附着力测试:
测试标准:选择10m/m区域,百格刀划1mm²方格100个,使用3M600(20mm)附着牢固并90度迅速拉起。
3.3.1判定标准:不允许10%脱落,允许5%脱落
3.1.1.测试前必须确保油漆涂层表面完全干透。
3.1.2用戒刀将油漆表面戒出相距源自1/16'的平行线11条再垂直戒成同样的平行线11条(以戒破油漆涂层不伤胶件为标准)。
3.1.3.将测试胶纸贴于刻痕面上(胶纸两端应长出刻痕1/2'长,以便位起)用手指压紧胶纸使其内部没有空气/并保90±30秒后。
3.1.4.以平行于油漆涂层表面180°角拉起胶纸。
3.6.1判定标准:不允许有划伤痕迹
3.7酒精测试:
测试标准:纱布沾96%酒精溶液,加500g/cm²,来回摩擦30次。
3.7.1判定标准:不允许变色脱落
3.8盐雾测试:
测试标准:5%NaCl, 100%Humidity,35+/-1ºC,24小时连续喷雾。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油漆附着力是指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是评价涂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试方法来评定油漆附着力的强弱,以确保涂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及其测试方法。
首先,常用的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之一是ASTM D3359-09标准试验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使用划格试验刀或划格工具在涂层表面做交叉划格,然后用胶带进行粘取,以评定涂层的附着力。
根据划格后胶带上残留的涂层面积和形状,可分为5个等级,从而评定涂层的附着力。
另外,ISO 2409标准也是常用的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之一。
该标准是通过使用十字格划伤工具在涂层表面做交叉划格,然后用胶带进行粘取,以评定涂层的附着力。
根据划格后胶带上残留的涂层面积和形状,可分为0-5个等级,从而评定涂层的附着力。
此外,GB/T 9286-1998标准也是油漆附着力测试的常用标准之一。
该标准是通过使用划格试验刀在涂层表面做交叉划格,然后用胶带进行粘取,以评定涂层的附着力。
根据划格后胶带上残留的涂层面积和形状,可分为0-5个等级,从而评定涂层的附着力。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的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试方法,如拉伸法、冲击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施加外力来评定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以确保涂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剥落或脱落。
综上所述,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试方法来评定涂层的附着力,以确保涂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各种测试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企业在进行油漆附着力测试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

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油漆涂层的附着力检测是衡量涂层与基材之间粘结强度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判断涂层的优劣以及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质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
1. 划格法(Cross-Cut Test):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
使用划格工具在涂层表面划割一系列长度和间距相等的格子,然后使用胶带贴在划割区域上并迅速撕下。
根据涂层表面剥离的格子数量和大小来判断附着力的好坏,剥离的越多越差。
2. 网状剥离法(Mesh Tape Test):这种方法也是利用剥离涂层的方法来评估附着力。
首先在涂层表面贴上网状胶带,然后迅速撕下。
根据剥离涂层的区域大小和数量来评估附着力,区域越大和数量越多,附着力越差。
3. 帮派测试(Pull-off Test):这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检测方法,通过施加一定的力来剥离涂层。
测试时使用特殊的拉伸工具将试样固定在基材上,然后施加力量逐渐剥离涂层。
根据剥离过程中施加的力和涂层剥离的面积来评估附着力的强弱。
4. 拉剥试验(Tensile Adhesion Test):这种方法使用拉伸机将试样拉伸,通过测量试样破裂前涂层的延伸量来评估附着力的强度。
根据延伸量的大小来判断附着力的强弱。
5. 钻孔法(Drill Hole Test):这种方法通过钻孔来测量涂层的附着力。
在涂层表面钻孔,然后用胶水填充孔洞,再用一定力量拉伸胶水,并测量拉伸的力度和胶水的延伸量来评估附着力的强度。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来评估油漆涂层的附着力。
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指标,如耐候性、耐化学性等来综合评估涂层的质量。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油漆附着力是指油漆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是评价油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是为了保证油漆涂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剥落、脱落等问题,从而保证涂层的使用寿命和装饰效果。
本文将介绍油漆附着力测试的标准方法和相关内容。
首先,油漆附着力测试的标准方法主要包括划格法、十字划格法、粘结拉伸法等。
划格法是将一把刀或划格器在油漆涂层上划出一定间距的网格,然后用胶带将划格区域粘贴起来,然后迅速撕下,通过观察被撕下的油漆面积来评价附着力。
十字划格法是在涂层上划出一定间距的十字划痕,然后用胶带粘贴并撕下,同样通过被撕下的油漆面积来评价附着力。
粘结拉伸法则是通过在油漆涂层上涂抹胶水或其他粘结剂,然后用拉力机进行拉伸测试,来评价附着力的强弱。
其次,油漆附着力测试的标准内容主要包括测试样品的准备、试验条件、试验方法、结果记录和评定等。
在测试样品的准备中,需要选择代表性的油漆涂层样品,并确保其表面光洁、无污染和损伤。
试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干燥时间等,这些条件会对附着力测试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在标准中进行规定。
试验方法则是具体的测试步骤和操作要求,包括划格或拉伸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结果记录和评定则是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以及根据标准规定的评定标准进行评价。
最后,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油漆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统一的测试标准,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为油漆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技术改进提供依据。
同时,标准的应用也可以帮助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保证油漆涂层的使用性能和装饰效果。
综上所述,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是油漆行业中的重要内容,其标准方法和内容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保证油漆涂层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行业人士有所帮助,促进油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油漆附着力检测方法

油漆附着力检测方法油漆附着力是指油漆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是评价油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良好的附着力可以确保油漆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提高涂层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油漆附着力进行准确可靠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油漆附着力检测方法。
1. 划格法。
划格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油漆附着力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划格刀在油漆表面划出一定间距的格子,然后用胶带将格子覆盖,待胶带干燥后迅速撕离,观察油漆表面的脱落情况。
划格法操作简便,但结果受操作者经验和力度的影响较大,不够客观准确。
2. 网格法。
网格法是一种定量的油漆附着力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在油漆表面涂覆一层网格状的粘合剂,然后将其干燥后撕离,通过计算网格脱落的面积或数量来评价油漆的附着力。
网格法结果较为客观,但操作相对繁琐,需要专业设备和经验操作。
3. 钻孔法。
钻孔法是一种常用的油漆附着力检测方法,适用于金属、混凝土等硬质基材。
其原理是利用钻头在油漆表面钻孔,然后用胶带将孔口覆盖,待胶带干燥后迅速撕离,观察油漆表面的脱落情况。
钻孔法操作简便,结果较为客观,但对基材要求较高,不适用于软质基材。
4. 剥离试验法。
剥离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油漆附着力检测方法,适用于软质基材如木材、塑料等。
其原理是利用专用的剥离试验仪器,通过施加一定的力量来剥离油漆与基材之间的结合,然后通过测量剥离力来评价油漆的附着力。
剥离试验法结果客观准确,适用范围广泛,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油漆附着力检测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油漆附着力的检测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基材和操作要点。
在进行油漆附着力检测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油漆涂层耐低温

油漆涂层耐低温实验方案本实验规定了漆膜对冷热温度的变化承受能力和实验的方法及标准。
依据ISO 12944标准,对油漆的使用环境确定为腐蚀环境C4,确定涂装漆种为双组份环氧底漆、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其漆膜膜厚如下:双组份环氧底漆膜厚 160微米;双组份聚氨酯面漆 80微米。
1. 样板的制备漆膜一般制备法 GB/T 1727-1992实验样板的尺寸 200mm ×100mm×1mm基材分别为镀锌板和铁板按GB/T 1727-1992要求分别在三块镀锌板和三块铁板上进行涂漆,双组份环氧底漆,共计涂漆4遍,每遍漆膜厚40微米,涂装间隔: 12小时(0℃); 4小时( 25℃)或者30分钟(70℃)。
涂装到160微米后,放置2天(25℃); 3天(0℃)或者30分钟(80℃)。
涂装双组份聚氨酯漆,共计涂漆2遍,每遍漆膜厚40微米。
涂装间隔:4小时(25℃);12小时(0℃); 30分钟(80℃)。
涂装到总膜厚240微米。
样板在100℃下烘烤小时,常温放置24小时。
《分别取两块样板做实验,另一块留作参照对比。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2.检测步骤及标准参照中国涂料行业标准.产品样件放置在高低温试验箱内按2℃/分钟降至温度-50℃条件下放置1小时后,按2℃/分钟、1小时内,温度升到70℃。
.样件在温度70℃条件下放置1小时,再按2℃/分钟、1小时内降到温度-50℃,放置1小时。
.样件如此循环10次。
取出产品样件,相对湿度为60%~70%,25℃的环境中静放2小时,使样板恢复到正常温度 25℃。
.样件外观评价记录参照样板的光泽和冷热循环实验后样板的光泽数据。
标准要求失光率小于5%,不开裂,不掉漆,漆膜变化不明显,视为外观合格。
拉开发实验}按国家标准,GB/T 5210---2006中规定对样件进行试验。
实验结果附着力要大于8 Mpa。
并记录具体数值。
3. 检测方法的依据,中国涂料行业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漆膜附着力高低温交变测试
漆膜涂覆于产品,起保护与装饰作用,由于涂覆的产品使用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不同的材料热胀冷缩系数不一样,如果漆膜与基材热胀冷缩系数差异较大,会使漆膜附着力变差,漆膜很容易从基材上脱落,因此需要研究温度变化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我们选用电子产品常用漆种进行了高低温冲击试验,以考察环境温度变化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由于产品常用的基材为铝合金低温氧化基材、导电氧化基材及钢件镀锌基材,因此主要测试不同漆种在这几种基材上的性能变化。
高低温交变试验箱用途:
国防工业,航天工业,自动化零组件,汽车部件,电子电器零组件,塑料,化工业,食品业,制药工业及相关产品之耐热,耐寒,耐干性能及研发,质量管理工程之试验规范。
◆全新完美的造型设志外观质感高水平,进口型多功能,扩展性强之专用控制器,操作简单,学习容易,控制稳定可靠。
◆全方位的安全保护.确保机器本身及使用者安全.
◆宽敞明亮之大视窗配高亮度荧光灯,让使用者可随时观测试验箱内的状况。
◆采用全毛细管,自动负载容量调整系统技术,较以往膨胀阀系统更稳定可靠。
温度控制更精确,升降温速度快速,平稳、均匀、为使用者节
约宝贵时间。
◆特殊强制送风循环设计,可避免箱内的气流死角,保证提供优良的温度分布均匀度。
◆圆弧之内箱结构设计,便于清洗。
◆釆用对奥氧系数为零的绿色环保(HFC)制冷剂R507,R23。
◆代燥音设计≦65Db。
◆可连接计算器,记录仪(选配)。
高低温交变试验机
1、试验部分
1.1原材料
铝合金镀银试片、铝合金低温氧化试片、铝合金导电氧化试片、钢件镀锌试片;
复合涂层配套组合分别为:S06-N-2底漆+丙烯酸聚氨醋面漆、铭黄底漆(A 707)+丙烯酸氨基面漆CAS、锌黄底漆(CH06-2)+丙烯酸氨基面漆
(B)、铁红底漆(CH 06-2)+丙烯酸聚氨醋面漆、铁红底漆(CH 06-2) +丙烯酸氨基面漆(B)、铁红底漆(CH 06-2)+醇酸氨基漆、锌黄底漆((H 06-2)+醇酸氨基漆。
1.2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按照油漆的配套性及漆种的涂覆要求,将不同的漆种涂覆于不同的基材,由于底漆直接和基材接触,油漆的附着力至关重要,首先测试了不同底漆的附着力,其次又测试了复合涂层的附着力,最后考察了高低温冲击试验对不同涂膜的附着力的影响。
附着力按照GB庄9286-1998进行测试。
本次高低温冲击的试验条件为:-55℃(30min)→25℃(3min)→85℃(3min),循环24次。
2、试验结果与讨论
2.1底漆附着力测试
本次试验首先测试了各种底漆在不同基材上的附着力,测试结果见表1。
由试验可以看出,镀银试片比较光滑,各种漆膜在镀银层上的附着力都不是很好,建议设计将铝件的镀银改变为其他镀种;表中的各种底漆在低温氧化、导电氧化试片上的附着力都很好,均能满足某单位产品要求;钢件镀锌表面由于有一层钝化膜,该层钝化膜在高温加热时,附着力明显变差。
如果钝化膜不去除,S06-N-2底漆的附着力优于铁红底漆的附着力。
未高温烘烤前,钝化膜附着力为0级,喷完底漆后,进行烘烤,高温烘烤后,钝化膜附着力明显变差,做划格试验,漆膜连同钝化膜一起脱落。
2.2复合涂层附着力
油漆剥落有时从底漆层直接剥落,有时从面漆层剥落,所有产品涂覆的基本都为复合涂层,所以对不同基材上复合涂层的附着力进行了测
试,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镀银试片上S06-N-2底漆+丙烯酸聚氨醋漆组合的附着力优于氨基漆组合的附着力;各种底漆在低温氧化、导电氧化试片上的附着力都很好,均能满足产品要求;钢件镀锌表面由于有一层钝化膜,该层钝化膜在高温加热时,附着力明显变差。
如果钝化膜不去除,S06-N -2底漆+丙烯酸聚氨醋漆复合涂层的附着力优于其他复合涂层的附着力。
3、高低温试验对漆膜性能影响
由于某单位大部分产品在涂装完成后都要进行高低温试验,以测试设备的环境适应性,由于基材和其上的镀层及漆膜热胀冷缩系数不一致,进行此试验后,可能对漆膜附着力有影响,因此对高低温冲击试验后的漆膜附着力进行了测试。
3.1高低温冲击后的漆膜附着力
高低温冲击试验后,部分钢件镀锌钝化膜出现爆裂,其余试片表面漆层完好,不起泡、不剥落、不变色。
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经过高低温冲击后,镀银试片上底漆的附着力明显变差;低温氧化试片基本无变化;导电氧化试片底漆的附着力无变化;钢件镀锌试片上的漆膜连同钝化膜一同脱落。
3.2高低温冲击后复合涂层的附着力
高低温试验后:镀银件丙烯酸聚氨醋漆附着力下降3级,A 707铭黄底漆+丙烯酸氨基漆(A)及铁红底漆+醇酸氨基漆组合的附着力基本不变,铁红底漆+丙烯酸氨基漆(B)复合涂层与基材的附着力下降了1级,所有漆膜组合均不能满足产品要求;低温氧化试片除醇酸氨基漆底面漆的附着力下降1级外,其余复合涂层附着力基本无变化,均能满足某单位产品漆膜附着力要求;导电氧化试片经过高低温试验后,漆膜附着力基本无变化,附着力满足产品要求;钢件镀锌试片由于表面有一层钝化膜,该钝化膜不耐高温,经高低温冲击试验后,部分试片钝化膜开裂,随漆膜一起脱落,其余漆膜的附着力均有下降,相比较而言,S06-N -2底漆+丙烯酸聚氨醋漆漆膜组合优于其他组合。
4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高低温冲击试验属于破坏性试验,在进行高低温试验后,铝合金镀银试片及钢件镀锌试片中漆膜附着力明显下降,铝合金
低温氧化试片及铝合金导电氧化试片漆膜附着力变化不大,由于整机产品上以上各种基材基本均包括,所以,建议在产品喷漆后尽量少做或不做高低温冲击试验,免以对漆膜附着力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