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厚心 口吃矫正法

合集下载

口吃矫正法 钱厚心

口吃矫正法 钱厚心

第一篇概说一、口吃略谈口吃的人吐字重复,说话不流利。

这在古代称为“期艾”。

据《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帝(汉高祖)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而周昌庭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文中描写了周昌口吃,讲话时重复地发“期期”的音。

又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后来人们把周昌和邓艾口吃的事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成语“期期艾艾”。

如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九回写道:“劳航芥也期期艾艾的回答了一遍。

”“口吃”又称“急老巴”、‘刻巴”、“结巴”、“疙舌头”’“闸口”,广东一带称“哑舌”,杭州称“刁嘴儿”,在医学上简称为“语阻”。

口吃形成的原因,自古及今有许多学者进行探讨、研究,但各家的见解不同,对口吃发生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学说。

有的学者认为,口吃是神经系统的疾病。

有的认为由于身体素质的特异,例如:由于神经质而易于感染,由于兴奋素质致使语言过快而导致口吃。

有的认为口吃是出于口腔的疾病或发音器官的残缺,因而甚至有过口吃患者的舌根、鼻腔受外科医师盲目宰割的蠢举。

关于口吃的成因,根据我们在多年的矫正工作实践中,抽样对538名患者进行调查后的结果是:模仿:408人75.8%暗示:61人11.3%病后:20人3.7%恐怖:18人3.3%成因不明:31人5.9%从上述调查材料来看,大部分口吃患者都是通过“模仿”、“暗示”而形成。

语言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会的,幼儿开始学习说话的过程是:在与周围人群正常接触的生活环境中,开始学习说话,先通过模仿形式,由不清楚的发声学会说简单的单词,再把学会的单词累积和巩固起来,同时在大脑中的“语言中枢”形成语言信号,此后随着大脑机能不断成熟和对语言的不断学习,累积巩固,语言的表达能力很快地发展起来,成为自己完善的语言系统。

治疗口吃的方法

治疗口吃的方法

治疗口吃的方法首先,治疗口吃的方法之一是通过言语治疗。

言语治疗是一种通过练习和训练来改善语言能力的方法,对于口吃患者来说,可以通过练习口腔肌肉的运动,改善发音和流畅度。

同时,言语治疗也可以通过练习口语表达和语速控制,帮助患者减轻口吃的症状。

言语治疗需要在专业的言语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坚持练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心理治疗也是治疗口吃的重要方法之一。

口吃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紧张和自卑情绪,这些情绪会加重口吃的症状。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心,减轻焦虑和紧张感,从而有助于改善口吃的症状。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患者需要与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合作,共同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减轻口吃的症状。

另外,药物治疗也可以作为治疗口吃的辅助手段。

一些口吃患者可能伴随着神经系统的问题,如焦虑、紧张和抑郁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

一些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口吃患者减轻焦虑和紧张感,从而有助于改善口吃的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药物的滥用和不良反应。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口吃患者还可以通过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来改善口吃的症状。

比如,可以通过放慢语速、深呼吸、放松肌肉等方式来减轻口吃的症状。

同时,口吃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方式来改善口吃的症状。

总之,口吃患者需要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自我调节,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治疗口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言语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调节等多种方法。

口吃患者需要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坚持练习和自我调节,才能有效地改善口吃的症状。

希望本文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对口吃患者有所帮助,让他们能够摆脱口吃的困扰,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口吃矫正教程

口吃矫正教程
(8)“在,请放松躯干上的肌肉群。好,请你往后扩展你的双肩,用力向后扩展,用力扩展,保持一会儿。(大约15秒)好,放松,彻底放松。(停一停)我们再做一次。” (同上)”
(9)“现在,向上提起你的双肩,尽量使双肩接近你的耳垂。用力上提双肩,保持一会儿。(大约15秒)好,放松,彻底放松。(停一停)我们再做一次。” (同上)”
有时候做一下嗅觉的练习,对体会吸气也是有帮助的。如用闻花香的感觉作深吸气,也是人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气吸得深还仅仅是一个方面。呼气则是呼吸训练的主要部分。要会节约用气,控制用气,锻练控制呼气的能力因为说话时善于控制气息,对患者矫正口吃重建语言习惯是很重要的。
呼气时胸肋不能一下子松驰下来,而要保持吸气时的状态,小腹收缩,用腹肌及横膈膜的力量将气托住,平稳均匀慢慢地呼出。
和内在的心理因素时刻在调节着它
Hale Waihona Puke 放松疗法 总述】
松弛疗法、放松训练,它是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
呼吸疗法
气息是声音的动力。发音是和气息分不开的。所以古人有“气者音之母”的说法。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质的好坏以至感情的表达,都和气息的运用密切相关的。所以,掌握好呼吸是言语训练基本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放松疗法常与系统脱敏疗法结合使用,同时也可单独使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焦虑性神经症、恐怖症, 且对个系统的身心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放松训练发展到五大类型:一类是渐进性肌肉放松,二类是自然训练,三类是自我催眠,四类是静
默或冥想,五类是生物反馈辅助下的放松。其中二、三、四类兼具有自我催眠的成分,犹如我国气功疗法中的放松功。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珈术、日本的坐禅、德国的自生训练、美国的渐进松弛训练、超然沉思等,都是以放松为主要目的的自我控制训练。

纠正口吃的正确方法

纠正口吃的正确方法

纠正口吃的正确方法
首先,要正确理解口吃的原因。

口吃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的。

在纠正口吃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找出口吃的根本原因,才能制定有效的纠正计划。

其次,要进行口语训练。

口吃的人往往在口语表达时会感到紧张和焦虑,这会加重口吃的程度。

因此,通过口语训练可以帮助口吃者放松身心,提高口语表达的流畅度。

口语训练可以包括朗读、模仿、绕口令等各种练习,帮助口吃者逐渐改善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要注重语音和发音的练习。

口吃往往伴随着不流利的语音和发音,因此,口吃者需要通过语音和发音的练习来改善口语表达的质量。

可以通过模仿标准发音、练习口腔肌肉的运动等方式来提高语音和发音的准确性。

此外,要培养自信心。

口吃者往往因为口吃问题而产生自卑感和自我怀疑,导致口语表达时更加紧张和焦虑。

因此,口吃者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口吃问题,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要寻求专业帮助。

对于一些严重的口吃问题,口吃者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比如找到语言治疗师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治疗,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纠正口吃问题。

总之,纠正口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需要口吃者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也需要身边人的理解和支持。

希望通过上述方法,口吃者能够逐渐改善口语表达能力,摆脱口吃的困扰,实现流利、清晰的口语表达。

钱厚心:口吃矫正法

钱厚心:口吃矫正法

钱厚心:口吃矫正法钱厚心:口吃矫正法一、发音法口吃病是在心理因素的作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治疗心理因素应该是治疗口吃的基础。

但是,由于多年来不断地重复积累,形成了一年强一年的牢固的条件反射作用,实践证明,对症疗法的发音矫正也是不容忽视的。

矫正口吃是言语的再学习,是两种不同言语习惯的斗争,所谓发音矫正就是掌握发音法重新训练患者的言语来粉碎已形成的牢固的条件反射枷锁。

口吃患者多年来与口吃现象进行没有策略的斗争,渐渐地养成了一种很坏的说话习惯,说起话来又急又快,又猛又重,这种说话方式必然会导致更多的口吃。

言语的再学习就是学习一种良好的发音技巧,取代过去那种坏的发音方式,使言语能够逐渐地变得流畅起来,我们把这种良好的说话方式取名为“发音法”。

通过发音法的言语练习,建立新的言语结构定型,以改变言语机能系统中的病理性相互联系。

发音法是改变口吃现象的强有力的武器,它的作用之大,常被人们惊叹为“奇迹”,即使严重的很难说出话来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音法的矫正训练,也能流利地说出话来,不少患者把发音法称之为说话的“法宝”。

在我们口吃矫治班里,因有专人指导,又有集体的相互督促,而自我矫正因缺少这样的有利条件,困难可能多一些,不过,若能领会发音法的要领,也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希望熟读本书,反复体会,细细琢磨,认真刻苦地练习,并且要坚持练,一鼓作气地练,决不可练练停停,停停练练,防止出现疲塌状态。

二、发音法的法则口吃患者在说话时,口吃的显著表现是在第一音,遇到难发音,表现更为突出。

其实中阻性、难发性都是在第一音出了故障,我们究其实质是第一音犯了以下几点毛病:急:心慌意乱,肌肉紧张。

快: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都讲出来。

短:与第二音紧迫。

不独立:与第二音几乎同时发出。

高和重:猛然一声,冲出第一音。

根据上述原因,我们吸取正常人讲话的优点,针对口吃患者(第一音)障碍的特症,对矫正口吃须要进行“重新训练语言”的练习,也就是“语言的再学习”。

口吃矫正最简单方法

口吃矫正最简单方法

口吃矫正最简单方法
口吃矫正简单方法有创建放松的交流环境、缓解紧张心理、提高表达能力、逐步练习加快语速等。

1.创建放松的交流环境:鼓励和支持口吃患者与同伴交流,创造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

2.缓解紧张心理:可以通过先唱歌后说话的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紧张情绪。

3.提高表达能力:背诵儿歌,多学习语言流畅、内容丰富、感情充沛的儿歌、古诗等,提高流利的背诵,提高表达能力,积极给予鼓掌鼓励,增强自信心。

4.逐步练习加快语速:在口吃逐步改善后,可以适时练习绕口令,锻炼发音,使语速能赶上思维速度。

若患者口吃长期不能改变,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其他疾病导致口吃的可能性。

同时在确定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口吃矫正法

口吃矫正法

中国口吃信息网口吃矫正法我国现有成人口吃患者1300万人左右,男女比例约为6:1,也就是说男性成人口吃患者大约1080万人左右,女性成人口吃患者大约220万人左右,成人口吃患者所有口吃患者中的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治疗成人口吃也成为了当务之急。

1、《口吃矫正法》能不能彻底治愈口吃?答案肯定的:口吃矫正法能彻底治愈口吃!中国口吃信息网之所以花心血编纂《口吃矫正法》,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口吃朋友彻底治愈口吃,如果不能彻底治愈,《口吃矫正法》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中国口吃信息网结合钱厚心教授的“语言训练”与张景辉先生的“心理疏导”以及中国口吃信息网旗下口吃学校三十多年的“巩固疗法”口吃矫正经验,奠定了“语言训练+心理疏导+巩固疗法”这一核心口吃矫正理论,制定撰写了《口吃矫正法》来彻底治愈口吃2、怎样才能验证自己彻底治愈口吃了?口吃治愈的标准是什么呢?很多口吃朋友纠结于语言的每句话、每个词、甚至每个字,希望彻底不存在口吃,哪怕一句!但是正常人都有口吃现象,之所以口吃朋友会过分在意,源于长期口吃对其造成的心理障碍(1)、彻底口吃治愈的标准是:消除口吃心理障碍,达到正常人口吃或者口误的频率,容许自己偶尔有口吃现象(2)、但不能存在以下症状:纠结于每句话、每个词、甚至每个字,这样反倒会适得其反,使口吃朋友过分在意、过分纠结、过分自己跟自己较劲,产生了口吃复发与重复的因素,这点需要口吃朋友牢记(3)、根据口吃治愈的量化标准:1)、口吃朋友言语不流利的数量在正常范围内2)、口吃朋友的流利程度在正常范围内持续至少5年3)、口吃朋友不再认为他/她有流利性障碍或再次发生此类问题3、学习《口吃矫正法》多久口吃能有较大的改变?口吃是一种不良的语言习惯,国际行知学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习惯的改变需要四周约一月,因此,《口吃矫正法》学习一月,口吃能有非常大的改变,任何承诺一周或者快速治愈口吃的不是庸医就是外行4、学习《口吃矫正法》多久能彻底治愈口吃?根据口吃朋友的严重程度与学习时间不同(中国口吃信息网提议口吃朋友每天学习1-3小时),症状较轻的口吃朋友30-45天能彻底治愈口吃;症状较重的口吃朋友45-85天能彻底治愈口吃;非常严重的口吃朋友需要学习90天以上,治愈口吃。

口吃经典教程

口吃经典教程

1、心理分析疗法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后经多位西方学者和心理医生的修正和补充,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心理治疗方法。

对于口吃恐惧症,我们主要从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心理分析(1)通过回忆幼儿时期的经历,会让口吃者领悟,恐惧感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这种恐惧感一直延续到成年期,并和口吃相结合。

(2)通过观察练习,让口吃者明白,正常人也口吃,我们的口吃本质上和他们的相同。

(3)根据阿德勒自卑症理论,口吃者是一种典型的自卑感过度代偿表现,他们的性格往往表现为:a.对自己的缺陷过于敏感并竭力掩盖;b.夸大观念,即夸大别人对自己口吃的看法;c.追求十全十美。

2、音乐疗法的方法是:要求患者听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使患者心情愉悦、神经松驰。

由于患者的言语系统内各器官受这种轻柔舒缓的音乐气氛感染,也变得积极了,所以在说话时口吃也略微有所减轻。

虽然这种疗法对矫治口吃没有什么帮助,但常听音乐,对患者的身心总有好处。

3、书写疗法的方法是:训练患者一笔一划的书写,以求改变患者的爱急躁的性格。

如果患者果然改变了急躁的性格,口吃自然会略微减轻。

所以说,这种疗法如果说对口吃患者能有些许帮助的话,那效果显然是微乎其微。

好处是,通过几个字的训练,使患者都学了一手较流利的钢笔字。

4、口吃的一切症状都与心理因素有关,消除心理因素才是治疗口吃病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口吃习惯之所以能形成和逐渐巩固是因为强烈的心理因素在起着支配作用。

口吃病是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治疗心理因素应该是治疗口吃的基础。

正常人和口吃患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口吃患者有心理障碍。

5、在形成说话习惯前,有时由于紧张或受到惊吓,也会出现大脑思维跟不上说话速度,或者言语系统内各器官在发音时完不成本身工作,或各器官配合不和谐,这样也会发生口吃。

紧张或惊吓次数虽然未必多,甚至仅有一次,但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发音时的环境也容易与所发的音及发音时的各器官肌肉动作之间形成条件反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厚心口吃矫正法第一篇概说一、口吃略谈口吃的人吐字重复,说话不流利。

这在古代称为“期艾”。

据《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帝(汉高祖)欲废太戚姬子如意为太子……而周昌庭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文中描写了周昌口吃,讲话时重复地发“期期”的音。

又据南朝宋•刘义庆《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后昌和邓艾口吃的事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成语“期期艾艾”。

如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九回写道:“劳期艾艾的回答了一遍。

”“口吃”又称“急老巴”、‘刻巴”、“结巴”、“疙舌头”’“闸口”,广东一带称“哑舌”,杭州称“刁嘴儿”,在称为“语阻”。

口吃形成的原因,自古及今有许多学者进行探讨、研究,但各家的见解不同,对口吃发生的原种不同的学说。

有的学者认为,口吃是神经系统的疾病。

有的认为由于身体素质的特异,例如:由于神经质而易于感染,由致使语言过快而导致口吃。

有的认为口吃是出于口腔的疾病或发音器官的残缺,因而甚至有过口吃患者的舌外科医师盲目宰割的蠢举。

关于口吃的成因,根据我们在多年的矫正工作实践中,抽样对538名患者进行调查后的结果是:模仿:408人 75.8%暗示:61人 11.3%病后:20人 3.7%恐怖:18人 3.3%成因不明:31人 5.9%从上述调查材料来看,大部分口吃患者都是通过“模仿”、“暗示”而形成。

语言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会的,习说话的过程是:在与周围人群正常接触的生活环境中,开始学习说话,先通过模仿形式,由不清楚的发声的单词,再把学会的单词累积和巩固起来,同时在大脑中的“语言中枢”形成语言信号,此后随着大脑机能对语言的不断学习,累积巩固,语言的表达能力很快地发展起来,成为自己完善的语言系统。

绝大多数的口吃患者都是在儿童期发生的(10岁以前)。

10岁以后再发生口吃则较少见。

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个时期,儿童的模仿性特别强,要学会大量的语言,然而这个时期也正是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定型(甚为脆弱大的可塑性)、不够成熟与不稳定的时期,最容易接受周围环境中患口吃人的影响。

加之,好奇心是儿童的本模仿别人不正常的语言,这种原因形成的口吃,叫做“有意模仿”。

还有一些口吃患者并非因好奇而有意去模在周围环境中接触了患口吃的人,无意中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影响,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口吃,这叫做“无童暗做感染)。

也有些儿童是在学话的时期,生理上有某些尚未成熟的弱点,如发音器官不成熟,体弱多病、性格致发音迟缓、说话吐字不清或咬宇不准,语句不适当的中断,或者单字多次重复,这时如果老师、家长注重规律,尊重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循循善诱,是可以改正过来的。

但恰恰相反,有些老师和家长进行不适当的地勉强儿童,要求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符合自己的喜恶,有的甚至横加打骂或消极惩罚,严重地摧残儿童脆弱的这样,反而使儿童建立起不良的条件联系,因此形成口吃。

也有一些儿童做了错事,心怀恐惧,语言嗫嚅,对其恫吓,则可能导致神经紧张,久而久之也将成为口吃患者。

大部分口吃的人,开始的时候,往往只在紧张、恐惧、惊慌、心急的情况下,偶尔出现几个吃音;但由于神经不能担负起接受某些强烈刺激的能力,比如:周围儿童的嘲笑、讽刺,老师和家长的指责,往往使儿童对自的语言缺陷过分忧郁和苦恼,成为精神负担,引起心理障碍,形成恶性的条件反射,干扰大脑对发言器官的调而使口吃越来越重。

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本书后而另有阐述。

二、口吃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患口吃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多数是儿童时期模仿而成的,还有因精神创伤、疾病等不同的原因。

这里只情况,列出主要的几个原因和发展规律,供患者作自我分析的参考:(一)有意模仿小孩是最欢喜学别人的动作和语言的,小弟弟偶然在外面学会了一句戏或一句歌,回到家里,的调门在唱,小妹妹也随着学唱。

如果在邻居或家庭中有一个口吃者在说话,他们就很顽皮地去学他,学久习惯。

这种初期(原发性)模仿现象,如果家长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制止,是可以矫正过来的,但往往被家有的任其所为,反而引为好玩;或者逼着小孩急于把话说好;甚至采取不科学的粗暴的方法:如小孩在不防打他一下,或用针对小孩嘴上乱刺……。

这样既造成小孩在说话时引起恐慌、不安,更加剧口吃。

(二)无意暗示暗示的形成可分为“动作”与“心理”两种。

小孩不但模仿性强,接受暗示性也强,邻居小孩嘴里经常哼着:“小别重逢梁山伯,倒叫我三分……”仔细观并没有人教他,原来是从广播里听来,在无意中学会的。

曾有一位患者说:“我有一次和一个朋友共同生活了一个月。

这个朋友有一个习惯性的面部动作,就是每次讲用舌尖伸出向嘴的左角舐一下,我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这种动作,当时我自己并没有发觉,后来回乡的时亲指出,花了很多的时间才改正过来。

”这种暗示不但小孩容易接受,成年人也会接受。

有很多流行歌曲,成年人并没有专门去学,但兴致来时也能就是这个道理,成年人接受暗示的可能性比小孩小。

成年人如果经常生活在有口吃的环境中,有时也容易受影响而稍有口吃,但成年人往往能加以注意和自控,阻止它的发展。

(三)疾病影响由于幼年常见的疾病,如麻疹、咳嗽、百日咳、脑炎、猩红热等,影响到鼻、喉或呼吸道发生严使幼儿在生病时发生反常的语言动体;而这种反常的语言动作使患儿在病时反而感到比较舒服,久面久之,却成为口吃习惯了。

(四)惊吓儿童时期也有许多人是由于惊吓而产生口吃的。

有的父母对儿童助教育不当,常对儿童突然恫吓,皮或做错一件事,就严厉呵责或动辙体罚。

尤其当儿童说话中途说错了话或说了谎话,父母在追究时又粗气常常会使儿童在惊吓中口吃起来。

也有受环境的惊吓而口吃的。

如父母间的吵架、掷东西,都能使儿童缩在来。

常受环境惊吓的儿童容易发生口吃。

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有一儿童目睹德军枪杀他的母亲,而受了严事后两天不会说话,等到恢复后就开始口吃了。

(五)人为引起有些口吃往往是父母教育不当而引起。

幼儿的后天发育有快有慢,有的刚满一周岁就能较清楚的话来,有的到二、三岁以后还找不到适当的音和词或排不好句子,吐字不清、咬字不准,故使说话陷于混母不着急,循循善诱,他们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正常化。

反之,父母十分焦急,硬逼着自己的孩子把话说而会造成小孩对说话的精神负担,引起不安而发生口吃。

(六)神经过敏曾有患者发生疑问;兄弟二人同在—个环境中生长,也同样接触过口吃患者,也同样好嬉作乐年后,为什么一个口吃,一个不口吃?又如同在一个学校中,同样接触过口吃患者,别的同学没有感染,而受到感染?这与“神经过敏”有关。

所谓神经过敏在医学上称为神经质,有种种不同状态,不能一概而论,人稍受刺激,就容易形成这种倾向。

神经质不是体质或先天性的神经衰弱,仅是一种精神烦闷。

症状是感觉过敏、精神易疲、易怒、易悲观、易很热心,但又容易松懈,缺乏决断力,易失去自信和自控,产生恐怖症和强迫观念,严重的连胸部都会感到全身各部分发生郁悒不安的难受的感觉。

这些都是功能的变化,并无任何器质性疾病。

比如:遇到稍有不顺些人感到无所谓,没有顾虑和深刻思索的必要,但神经过敏的人就会念念不忘,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和悲观情神经质的人,有上述的过敏性,就容易接受他人感染,而一旦受到感染,又很难摆脱。

(七)性格的急躁性“模仿口吃”在儿童中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的儿童都曾作过“尝试”。

可是在模仿口吃也有经模仿而不口吃的,有的仅仅模仿一、二次或一、二天就患了口吃,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与本人的性格的形成与幼年的教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出生以后,幼年的教养较好,社会环境、家均很满意和愉快,那么我们形成的性格就比较良好。

反之,如果幼年的教养不当,长大后又受到种种刺激和那么,我们的性格就有缺点了。

性格比较温和的人,有着冷静、乐观、愉快、稳定的特征。

这一类人虽发生口吃,容易克制,不容易引起他吃的敏感、疑虑、羞惭、恐惧、紧张、郁悒和自卑等情绪,也就不易产生病态心理。

性格急躁的人,他的语言感情,轻率而不稳重。

精神爽快时,想起什么来就非说不可,丝毫不加思索,随便说不量自己的能力,轻率从事而易遭失败。

这样的人,虽然不一定都会感染口吃,可是由于说话意欲过急,与能力不相配合,即易发生口吃。

在我所矫正的患者中,北方人较多,南方人较少,据说北方人较南方人急躁,遇到口吃时,还很急促地继续说下去,性急而失去稳重,发生语言连续的失败,自然就逐渐形成了口吃。

又一带,宁波人患者较多。

苏州人患者极少,宁波人性格较急躁,苏州人性格平和,故有“宁可和苏州人吵架波人说话”之俗语。

这是由于宁波人说话较急、较快,而苏州人说话较慢、较稳。

这是江浙一带人所共知的性格急躁的人,一旦有了口吃习惯后,就经不起外来的刺激与变化。

当发生口吃时,再加上周围的人们提醒无意的作弄和嘲笑就容易对自己的口吃产生焦虑、苦恼的心情,并加深对口吃的恐怖感。

“越急越吃、越吃越一种“恶件循环”,这就给口吃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口吃者如不改好急躁的性格,是不易矫正好的。

(八)感情的冲动和发言意欲的不安定口吃者在兴奋、紧张、恐怖、愤怒、苦闷、惊愕……等情况下最容易发样的事,有些人满不在意,有些人便感到十分冲动,一般神经质、急性的人最易冲动;尤其口吃患者在这些吃会显得更严重。

口吃有时严重,有时轻微,原因就在这里。

当然,任凭感情如何冲动,可是也有人不口吃。

但是,如果加上“发言意欲的不安定”,即使一个正常人,也吃。

因为通常当大脑产生发言意欲时,发言器官才开始活动。

假如,这种意欲正常地继续下去.则给与语言刺激,中枢再传达这刺激给其它的神经,使肌肉活动。

可是,意欲若不安定时,刺激的强弱不正常,即招来混乱而发生口吃。

我们在舞台上或小说书里经常可以听到、看到这样的台词和描写:“不,不,不,好…好…“他…他……他………他死得好惨哪”。

这种台词和描写是对当事人在极度苦闷、愤怒、悲哀、紧张时的形容者遇到这种场合,肯定会加重口吃。

(九)对偶然口吃过份注意人在社会生活中,有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简单地说,可分为喜、怒、哀、乐。

言常人在这种感情支配下,仍然出现一二个吃音,是不足为奇的,不值得大惊小怪。

这种偶尔出现的情况,若它就无法兴风作浪。

可是有些人却念念不忘,硬要把自己戴额上“我已口吃了”的帽子,或被人提醒,他就顶“帽子”。

如有一位患者来信说:我本来不口吃,记得在初小毕业典礼大会上,校方推举我为本届毕业学生代表向来宾既兴奋又心慌,第一个“诸位”的“诸”字发生口吃,引起满堂大笑。

台后老师说:“你乎常功课很好,可惜有些口吃,以后应该注意。

”从这天起以为自己真的有口吃,以后说话就特别注意,谁知越注意越口吃,范围口吃也就越严重了。

由上例可知,偶尔的口吃,一旦被人发觉或提醒,自己又不能正确对待,反而对自己的意,对自己的吃音感到可怕,使大脑提高了对口吃的敏感性,结果就更口吃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