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_口语交际(共42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_口语交际(共42张PPT)
我会对你不吝赐教。×
常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谦词
• 敬词,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如:您、请、劳驾、 拜访、令尊、贵姓、高见、贤弟等。
• 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如:拙见、寒舍、 小女、薄礼、鄙人、愚兄等。
示例: 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C )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怎么 这么烦,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
(一)劝说
“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 “劝说”主要考查考生以具有说服力的语言表达自 己观点的能力,“劝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讲明道理, 消除顾虑,语气委婉。
答题技巧
•言之有“理”法。“理”字是答案的主要内容,力求清 楚明白。 •言之有“礼”法。指的是说话要有礼貌,文明得体, 即符合说话的时间、场合、说话人双方的身份。 •言之有“节”法。指的是用凝练、简洁的语言达到清 楚劝说的目的。
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 的你我有不同的水浒世界。有人喜欢李逵的粗豪天真, 有人喜欢武松的忠勇正义,有人喜欢林冲的精明果敢, 有人喜欢鲁智深的嫉恶如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水泊梁山,体味那穿越千年的豪侠之气。
(六)结束语
结束语则是指活动结束前总结性地话, 正好与开场白相对。
其作用类似于闭幕词,它是由活动主持 人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而作的小结陈词,要 求简洁、准确、得体。
答题技巧
• 结束语,一要抓住活动情境及主题思想;二要抓住结 束语特点,把握结束语的基本结构。
• 基本结构为:指出活动圆满结束并取得了成功,对活 动内容作简要概括,对获奖者表示祝贺,对活动中的 领导者、承办者、支持者及大家的努力表示感谢,简 要指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也可提出希望、展望未来 等。
示例: 为了配合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圆梦,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共41张PPT) 文言文考点讲解-学习篇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共41张PPT) 文言文考点讲解-学习篇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
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归纳作 者的论述过程。
《送东阳马生序》“思考探究”第一题
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 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 想表达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 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
《送东阳马生序》“积累拓展”第五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作者
用的学习方法,明确人物的学习
态度。
【针对训练】 黄钺传
黄钺字叔扬,苏郡常熟县人。少明敏好学,家无藏书,钺日 游市肆中,见书,不问古今,即借观之,或竟日不还。家有田数 十亩在葛泽陂,(钺父)因令督耕其中。钺从其友人家借得书,道 中披览,比至陂辄尽,每以为恨。隐士杨濙①者,尝避雨泊舟钺舍 傍,窥见钺持书倚檐,声琅琅不辍,乃就视之曰:“竖子好学至此 哉,日能读几何。”钺答曰:“苦无书读,过目能不忘也。”濙 曰:“我有书在洋海店,去此不远,竖子能从吾游乎?”钺喜再拜, 即从淡舟至其舍,与数册持去。
人也。”
遇到的困难
克服方法: 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
第三步:组织答案,规范作答语言。
参考答案: 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 1.求书之难。这是由于“家贫”造成的困难。
作者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 2.求师之难。
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 3.生活之苦。
作者历尽苦寒,破衣粗食。但他以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来 克服这一困难。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 记叙类文本阅读(散文)(共42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 记叙类文本阅读(散文)(共42张PPT)

的对话描写中,
“我只要两角钱。”我细声但坚定地说。
可以看出母亲勤
“要做什么?”母亲被我这异乎寻常的口气触动,俭持家,严格约
束子女不乱花钱。
终于看了我一眼。
为下文的冲突做
“我要去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 铺垫。
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的糖球上粘了一些
糖粒。一角钱两颗糖。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方法总结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答案】(3分)运用细节描写,抓住母亲额上汗珠在门口灯光的反 射下异常明亮的细节,表现了母亲的辛劳,突出其吃苦耐劳的特 点。(评分标准:写法判断正确,得1分;能概述出描写内容,得 1分;表达效果分析准确,得1分。共3分。)
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脑海,重新显影。
遥响,这一幕, 画面感极强。
另一幕是,有时候家里没有了青菜,母亲会牵 “相拥的深情”母
着我的手,穿过屋前的一片芒花地,到番薯田里去 亲伤口的疼和心里 采番薯叶,有时候到溪畔野地去摘鸟莘菜或芋头的 的悔一起涌上来,
为自己把生活的劳
嫩茎。有一次母亲和我穿过芒花地的时候,我发现 累和心酸发泄在孩
[批注5] 芒花美,母亲更美。 照应标题。
映衬了母亲年轻时 的美丽。
比拟,把芒花比作 母亲头上的白发。
[批注6] 由芒花联想到母亲。 芒花与母亲,过去 与现在,自然交融。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童年时候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情 景,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已不再清晰,只有当 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 如何从芒花中霍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绽
她站起来,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我跪下去

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第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PPT课件第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风 土/考 其 区 域 3.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
(3 分) _勤__奋__、__严__谨__、__专__注__、__不__耻__下__问__、__持__之__以__恒__。________
参考译文 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带
一两匹瘦弱的马随身。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就找老 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 地理。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 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坐在马 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 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即使遇到亲朋好友也不打招呼, 有的时候因此从马上跌落,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 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A.子贡在诸侯那里买了个鲁国人,并给了那人一些 钱。
B.子贡在诸侯那里买了个鲁国人,却拒收给他的赏 金。
C.子贡在诸侯那里赎回鲁国人,并给了那人一些钱。 D.子贡在诸侯那里赎回鲁国人,却拒收给他的赏金。
【分析】很明显在四个选项中,只要突破一个实词 “赎”和一个虚词“而”字,就能通过排除和比较准确 选出正确答案 D。
四、 如何把握对文中人物的评价 解题时,首先要读懂文章,弄清文中的人物究竟是
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 定,是赞美还是批评等。平时同学们要多积累一些关于 人物评价的词语。
下面请同学们熟记“人物分析类”常用词语: 正面人物(用褒义词去分析概括)
敢于劝谏、忠心耿耿、善于劝谏、有勇有谋、机智果 断、恪守诚信、勤奋严谨、不耻下问、持之以恒、作 战骁勇、博古通今、通达事理、崇尚自由、勤政
声喊他,周顗还是不理睬。(周顗)出了皇宫,又给皇帝 上书,表明王导的忠心,言辞非常恳切。王敦叛乱得逞, 问王导说:“周顗、戴若思分别在南北极具名望,应当 担任三公,毋庸置疑。”王导不回答。王敦说:“你不同 意,那就杀了他。”王导又默不作声。王导后来整理中 书省的旧文书时,发现周顗极力为王导辩白的奏章,言 辞恳切。王导拿着奏章痛哭流涕,极度悲伤。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 课件(共24张PPT)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 课件(共24张PPT)
例2:概述故事情节?(4分) 答:文物贩子看上老人的壶,多次登门高价购买,老人屡
次拒絶出售,最后在儿子抢夺时壶碎。——《老人与壶》 (2016聊城中考)
注意:套用公式即可,语言要凝练。
2、概括特点=方面1+方面2+方面3…… 例: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 容?(4分) 答:栀子花开的素洁清香;张岱、季羡林文字的 素雅自然;林风眠、吴冠中画作的纯洁静美;钱 钟书等暮年爱情的素净如雪;唐诗宋词中意境的 清澄素洁。 说明:本题4分,答出其中四点,即 得满分。
例:第⑤段对风的描写有何作用?(2分)
(5)有风吹过,卷动他的发丝,像秋天的芦苇般 飘扬,一朵朵洁白的芦絮起伏。风动处,喧嚣 声跟着起伏,人声、车声和着风声飘荡。
答:环境描写。衬托老人的壶,安静(或为老 人的平静生活被打扰埋下伏笔)。说明:本题2 分。
——《老人与壶》(2016聊城中考)
散文中的表达技巧
①动词:准确传神 ②形容词:形象具体 ③成语:为文章增色 ④叠词: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更加生动形象 ⑤大词小用:突出渲染,强化读者印象
例:赏析下面语段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 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 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 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注意:记牢五字口诀,对号入座。结合上下文简 要分析,不能点到即可。
2、内容作用=写出了……表达了……
例1: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3分) 答:补充联想内容,为后文做铺垫。写出了对美好童年的回忆,赞美 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秋天的黄昏》(2014济宁中考)
——《素颜如雪》(2015聊城中考)

贵州省2023年中考题(语文)精讲精析课件

贵州省2023年中考题(语文)精讲精析课件
⑩不过,喜凤笑了:我啊,每天讨得非常充实。送娃、做饭、上班、摆摊…… 每天从睁眼一直忙到半夜躺下睡觉,你说充不充实?我说,看得出来,你是会过日 子的人。喜凤眼里闪闪发光,说,好在我们现在不用再租房子了。我说,那你买了 新房?喜凤点点头,说很小的房子,房贷再还两年就还完了!我为喜凤高兴:那太 好了,你真能干啊!从乡下出来,能在县城买房,不容易的呢。喜凤说,我大儿子 上职校,快毕业了,学的是厨师,他自己喜欢,自己选的。暑假要去酒店实习啦。 我说,厨师好啊,能烧一手好菜。喜凤又笑了。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 下面名著片段中的“我”指的是(
A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得到的少……我从与你相
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的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
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2023年5月26日,以“数实相融 算启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大数 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拉开xù mù ① ,吸引了国内外大数据领域的众 多企业参会参展。不期而至的数博会以“数”为媒,乘“云”而上!
近年来,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经jì ② 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降 低成本的智能化矿山建设、与洪水赛跑的“东方祥云”预报系统、《熊出 没•伴我“雄芯”》电影的后期渲染等,都有大数据的功劳。除此之外,大 数据还赋予了传统文化更有意思的演绎形式,助力文化跨界传播……总之, 贵州持续推动大数据赋能各行各业转型升级,shuò ③ 果累累。
竟是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
A. 《傅雷家书》中傅聪的父亲 C. 《儒林外史》中萧云仙的父亲

《中考语文试题》课件

《中考语文试题》课件

中考语文命题趋势
命题趋势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趋势也在不断变化。未来可能会更 加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减少对死记硬背的考察,增加对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的考察。
备考建议
针对未来的命题趋势,学生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加强阅读和写 作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
选择题主要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 程度,填空题考察学生的记忆能 力,阅读理解考察阅读能力和分 析能力,写作则考察表达能力。
试题难度与特点
难度评估
中考语文试题的难度适中,既能够全 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不会过于 复杂导致学生无法完成。
特点解析
中考语文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 掌握程度、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 察,同时也会涉及一些对学生思维能 力、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考察。
05 中考语文备考策略
CHAPTER
基础知识复习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系统梳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对中考语文涉及的语音、字形、词语、文学常 识等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强化记忆和理解。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强化练习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 记忆,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06
详细描述:学习优秀范文,学习其写作技 巧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谢谢
THANKS
02 基础知识考查
CHAPTER
字音字形
总结词
考察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详细描述
中考语文试题通常会包含字音字形题,主要测试学生对常见汉字的发音和书写是 否准确。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辨识和书写汉字,包括同音字、形近字等。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共33张PPT)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共33张PPT)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句群论述的中心是第④句,这是首句,也是中心句;接着⑤③句举《十六字令 三首》为例作论据;然后②句以古人“缘物寄情”的诗歌创作理论来进一步证明; 最后得出第①句的结论。 【参考答案】 C
三、表达交流(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例1 (2023·江西)学校组织“孝亲敬老月”活动,邀请了一位校外专家做“中国
A项“态度也很和蔼,我们都觉得挺不错”带有居高临下的评价类语气,不符合学生 面对专家时的晚辈身份,不合适;B项“家父家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母亲, 是谦辞,用在此处不合适;D项“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带有敬慕和尊崇 之意,表达不合适。 【参考答案】 C
例2 (2021·江西)某班围绕“交友之道”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
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
)
A.甲:我认为交友要讲原则。管宁割席断交的故事就体现了管宁的交友原则。 B.乙:我认为交友须谨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言行会对我们产生影 响。
C.丙:我认为交友要真诚。诚信是传统美德,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魂,为政之要。 D.丁:我认为交友应重志趣。伯牙与子期志趣相投、结为至交的故事,就是最好的 例证。
例2 (2023·黑龙江绥化)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③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
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④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⑤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
【错漏举例】 选A或D。 【错因归纳】 考生选A项或D项,可能是对“管宁割席断交”以及“伯牙与子期志 趣相投”的故事内涵不清楚。 【升阶方法】 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讨论。从口语交际的层面分析,解答此类讨 论题,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要围绕议题展开,有理有据,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二是要理性表达观点,坦诚谦虚地对待不同的意见;三是发表看法时,不要离题万 里,东拉西扯。本题C项中 “经商之魂,为政之要”与交友无关,谈论的是“经商” 和“为政”,偏离了中心议题。 【参考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看图片写感想、提合理化建议、写赞美词、介绍图片内
容与含义。
08年
5.提炼统计表、统计图的主要信息、并针对反映的问题谈
看法、启示和感受等。 06年 07年 09年
h
16
专题十二:名著
1.10部名著作者、主要内容 2.人物姓名、出处、性格,故事情节 3.阅读感受 4.名著中的俗语、歇后语
考查形式:表述 选择
09年《前方遭遇塌方》(6个点) 1.段落内容概括、段落作用 2.补写心理 3.句子理解(拟人句及其作用) 4.句子理解(意思理解、启示感悟、特色评析) 5.举例分析人物性格
h
55
说明文阅读

12分左右

4个考点
h
56
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对象
1.筛选文章所说明的对象或说明的中心;
2.筛选所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h
52
• 象征: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 刻。 • 伏笔 :对将要出现的ⅹⅹ事件作暗 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 照应 :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 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 烘托、渲染 :常用来表现环境、
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h
53
06-09文学作品考点
06年《六个馒头》(6个点)
h
44

在文章中间:
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②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
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h
45
在文章的结尾: • ①总结全文; • ②解释全文主旨; • ③照应前文; • ④照应文章标题; • ⑤引人深思。 (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答案全部都 写上,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套用适用的答 案)
h
46
2010年语文备考
h
1
• 兴趣决定结果,培养兴趣 • 方法决定结果,找好方法
h
2
积累运用

28分左右
• 7到9个知识点
h
3
06-09年积累运用必考点一览
1.字音字形
2.古诗文名句
3.病句修改
4.名著知识
5.汉字书写
h
4
06—09年积累与运用选考点一览
06年(3个) 1.发表看法 2.口语交际
此题有两种答题模式: (1)分析句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及其作用。
h
41
常见修辞记忆口诀
• 排比拟三大家,两反两问对着夸

排比 比喻 拟人
反问 反复 设问 对偶 夸张
h
42
• 题型4 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 答题技巧 先弄清该段落在文中的位 置,再分析其作用。
h
43
在文章的开头: ①引出下文; ②照应文章标题; ③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④ 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 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h
17
专题十三:材料探究(综合性学习)
06年:三则材料(两则文字 一则表格) 07年:三则材料(两则文字 一则表格) 08年:二则材料 (皆为文字) 09年:三则材料(两则文字 一则表格)
是考点的材料依托
h
18
专题十四:古诗文名句默写
每年8分的古诗文名句默写,皆出自课标
50篇中。师生都很重视,又舍得花时间,所
h
23
答题技巧
• 题型1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 答题技巧 此类题常出现在记叙文阅读的 考查中。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 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 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h
24
题型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 段)的内容。
答题技巧 概括文章的内容,我们首先要明
举例分析、结合事例
h
49
• 答题技巧 从文中检索关于人物的 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提取 出关键词来分析人物性格,并对结 果进行加工合并。
(有必要把人物性格来个荟萃。)
h
50
• 题型7 文章运用了对比(伏笔、象征 等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分析本文 的写作技巧)
h
51
• 答题技巧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 征、伏笔、照应等,每一种表现手法都 有其特定的作用。 • 对比:ⅹⅹ和ⅹⅹ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09年在名著考查中也涉及到作家作品 出自《朝花夕拾》的文章 《孔乙己》选自《呐喊》
h
10
专题六:衔接连贯
1.句子排序 2.选择或补写过渡句、领起句、总结句。
07年 句子排序
h
11
专题七:广告 标语
1.拟写广告、标语 07年拟写宣传标语
2.评价广告的好处。 3.拟写对联、删改下联。
05年对联专题
对联
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
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 干什么
结果怎样” 或者 “什么 怎么样”的思路 组
织语言。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
容变成了原文复述。 h
25
• 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 抓段落中心句。一般说来,议论 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 表现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 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 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
h
12
专题八:仿写 续写 改写
1.仿写
2.续写
06年续写
3.改写
仿写做到二个一致一连贯: 句式一致、修辞一致、句意连贯
h
13
专题九:口语交际
1.设计开场白、结束语
2.揣摩言外之意
3.采访、邀请、劝说、祝福、道歉
06年劝说
09年劝说
4 .转述他人话
h
14
专题十:新闻
1.拟标题: 拟标题其实就是对导语的概括 与归纳。一般来说,导语比较长,筛选概括 出事件就是标题。 2.概括主要内容:方法同拟写标题 3.筛选的信息: 从以下4点筛选信息。 A.标题即是一条信息。 B.事件的结果 C.事件的有关人物。 D.消息的来源、 发布的时间、地点。
h
29
深层含义类
• 具体题型 1.标题的含义。 2.词语含义 3.画线句含义
h
30
• 答题技巧 • 题型1 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 • 答题技巧 此类题首先需找出标题 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字面上的 意思,即其本意。然后联系文章的 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寓意,便可 得出其深层含义。
h
31
• 题型2 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 解。 • 答题技巧 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 中的位置,然后弄清上下句具体语 境,弄清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寓意, 即可得出答案。
h
8
专题四: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修改病句。(我们河南省中考最喜欢 采用的一种形式) 修改方式:原句上修改/写出修改意见
2.选择题。(其他省市采用的形式)
h
9
专题五:文学常识
对于文学常识的考查,我们河南省中 考试题很少出现。但我们作为一个知识 点,在备考时也应该涉足一下。
07年在名著考查中涉及到作家作品 《孔乙己》鲁迅
h
26
• 题型3 本文(某段)主要运用了哪种 表达方式? • 答题技巧 此类题一般不在说明文或议 论文中出现,大多出现在第一个现代文 阅读中,命题者都会把题目设置在议论 句和描写句上,考试时只要从这两个方 面去比较辨别,答题就很容易了。
h
27
• 题型4 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
用途)
• 答题技巧 此类题经常出现在说明文中,答
h
20
专题十五:提炼信息
1.提炼表格信息 A单纯提炼表格信息 B 结合文字提炼表格信息 2.提炼文字信息 A单则材料提炼 B多则材料提炼 3.提炼表格、文字信息
h
21
现代文三大题型答题技巧
• 筛选信息类 • 审美鉴赏类 • 深层含义类
h
22
筛选信息类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3.本文(某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4.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5.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 是什么。 (理解文意类题)
1.题目作用
4.人物性格、变化原因
2.词语表现的心情 5.感动的情节,感动的原因
3.句子理解(言外之意)
07年《让我看着你》(6个点)
1.事情经过、结果概括 (08年)
2.人物行为变化的原因、侧面衬托的作用
3.指代内容
4 .句子理解(言外之意)
5.举例分析人物性格 (09年)
h
54
08年《梨一样的苹果》(6个点) 1.事情经过、结果概括 2.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3.句子理解(比喻句表达效果) 4.词语理解 5.句子理解(意思理解、启示感悟、特色评析)
以中等以上的学生的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
特别注意以下句子:
巧用修辞、意蕴深刻 ,寓含哲理、令人深思
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情感积极、鞭策激励
方法指导
1.文句记忆与字形辨析结合
2.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结合
3.联想整理归类注意运用
h
19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文句记忆与字形辨析结合 2.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结合 3.联想整理归类注意运用
h
39
• 题型2 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
处)?
(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
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
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
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
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
物……的心情。
h
40
• 题型3 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有何作用? (画线句进行赏析;画线句表达效果)
h
32
• 题型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含义的 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