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第四章 自然景观与审美鉴赏——山岳景观

合集下载

第四讲 山岳景观

第四讲 山岳景观

北方石林
嵖岈山位于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 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东段,其主体主要由 距今1.23---1.39亿年的燕山期岩浆侵入 冷凝后形成的花岗岩组成。 其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嵖岈山花 岗岩体的断裂、构造节理发育的破碎阶段。 二是嵖岈山花岗岩的裸露风化剥蚀阶段。

中篇
第四讲 第五讲
自然景观
山岳景观 水体景观
第六讲
生物景观
第四讲
一、山岳景观的概念

山岳景观
山,通常是指由土石构成的显著高出地表的部 分。我国把海拔500米以上的由土石构成的地表 突起物称为山地,海拔500米以下的称为丘陵。

岳,通常指高大的山,如五岳。

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4﹪,河南山地面积
第二节 豫北山地
一、王屋山 王屋山依其山的形状而得名,它的形状如王 者住的屋子,所以称为王屋山 。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东依 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 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 之首,也是愚公的故乡。 王屋山绝顶海拔1715.7米,相传为轩 辕黄帝祈天之所,名曰"天坛"。愚公挖山 的故事因《列子》的记载和毛泽东在《愚 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户晓。
(三)历史文化的吸引

历史文化与名山的形成关系也很密切。在我国, 不少山地的成名,除了得益于本身的自然美景和 宗教活动的影响外,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是其成名 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某些山地曾是某重大历史事 件的发生地;某著名历史人物曾在某个山地居住、 生活、战斗、工作、学习过;某个山地曾是某位 历史名人的故居、墓地等;这些山地都有可能成 为名山。有些山地除了具有“正史”、“史实” 以外,还有某些被人们编造、臆造、想象、杜撰 的“野史”、“传说”、“掌故”乃至神话。

世界旅游奇观文化

世界旅游奇观文化

世界奇观旅游文化———山岳景观山岳景观旅游文化,是指自然山岳资源,通过人们对它品评、认同的“人化”过程,对其赋予了附会文化的内涵,并经过人们对它的塑造,成为吸引人们游览、观赏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所展现的一种自然山岳旅游景观资源的文化形态。

山岳景观的欣赏维度包括山岳美、山岳知识、山岳文学、山岳象征等。

作为旅游资源文化的山岳景观,吸引游人的不仅是它外在的物质形态,更主要的是它传达给游客的那种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美好的文化感受。

山岳是仁者的象征:山岳是仁者的象征,表现为历代人们对山岳的崇拜和景仰。

崇敬山岳的观念一直就是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山岳本属于自然物质世界,然而在传统文化中,它被附会了世代积淀的文明,被赋予了自然物质意义以外的诸多含义,使原本自然物质的景观,具有了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在我国通常把山岳看作仁者的象征、圣者的象征、宗教文化的象征,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仁者乐山”,《韩诗外传》对此的解释是:山岳“生万物而不私,育群物而不倦,出云导风,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有似夫仁人志士,此仁者所以乐山也”,这也概括了中国历代人们对山岳是“仁者”象征的认同。

山岳是圣者的象征:原始先民,最初都是从山林中走出来,他们对巍峨壮观的山岳,高入云霄的峰峦,滋长万物的山体,产生崇敬甚至顶礼膜拜,把山岳看作“圣者”的象征。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的传播深入人心,反过来又加深了山岳的神圣性,所以世界各地的民族就有了“圣山”之说。

山岳是宗教文化的象征:宗教从我国创立或传入时起,就纷纷占领名山,吸收中华山岳文化的精髓,将山岳文化同宗教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使人们一提到某座名山,就会联想到某一宗教,甚至就成为该宗教的象征。

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供奉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菩萨,这些名山每年都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游客。

下面以泰山作为范例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说明:山岳美:山岳美是指自然山岳通过人们对它的“人化”认同过程,所展现的外在形态美和内在的意蕴美,并为人们所感受的一种自然山岳的文化美,这也是自然旅游资源文化中表现山岳景观美的一种文化形态。

旅游美学(总)

旅游美学(总)

2)人工美:由人所创造的,与社会实践 和文化相联系的景观所呈现的美,如建筑 美、道路美、桥梁美、园林美等。人工美 能吸引旅游者;使旅游者感受到美的熏陶; 是人的智慧和力量的反映,以“情”动人。
3)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使景观笼罩上 一种神秘、离奇的色彩,而更具吸引力。
自然美
人 工 美
神话传说(女娲补天)
人与自然界有三种关系:
1)功利关系:自然界的资源可 供人们使用 (伦理关系)
2)认知关系:自然界是一种客观存在,是 人们研究的对象
3)审美关系:自然界的壮美景色,可供人 们观赏,引起人们的美感
例如:一潭碧水,可从科学认知的角度分析其分 子结构,可从伦理角度论证其对人类的发展的功 用,但唯有用审美的眼光才能使人们发现美的底 蕴,从而衍生出诸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 夜”、“平湖秋月”之类的美妙意向与故事。 (图见下页)
2) 审美主体,即作为观赏者的旅游者,要 研究旅游者的审美心理,重点研究其审美个 性、动机、目的、需求,研究旅游者的审美 心理的过程和内在机制。
3) 旅游中的诸多审美关系,审美关系是人与 外部世界关系中的地一种,是指人类以一种 情感观照的方式来欣赏和体验着现实的美, 反过来又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关系。
1999
⑦ 《旅游美学纲要》王柯平 旅游教育出版社 97
第四章 风景美与观赏
“风”即风景的历史文化资源;“景”即风景 的自然资源。风景区指自然风景区;风景名胜 区既有自然风景,又有人文景色。
把风景作为审美对象加以欣赏在我国由来已久 “山川之美,古今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晚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陶宏景《答谢中书书》。孔 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李白“五岳寻仙 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山岳景观ppt课件

山岳景观ppt课件


地 山自 理 岳然 位 特景
人世 文界 景遗
泰山日出
葫 芦 瓶
置 点观 观产

四镇 双
东 雄大山 重
泰 伟奇三 遗

景宝 产
独尊五岳
4
五岳名山赏析
自 古 华 山 一 条 道
衡山南岳庙
恒山悬空寺
嵩 山 少 林 寺 塔 林
5
五岳知五识岳点名汇山知总识点汇总
山名
所在位置 主峰及海拔 景观特色 其他知识
6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
黄山
地 山景 世 理 名观 界 位 由特 遗 置 来色 产
安 徽 黄 山
黟 山 、 黄 帝
黄 山 四 绝
双 重 遗 产
黄山云海
迎 客 松
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
庐山
地 山景 世 理 名观 界 位 由特 遗 置 来色 产
江 匡避 文 西 氏暑 化 九 结胜 景 江 庐地 观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南岳衡山
中岳嵩山
山东泰安 陕西华阴 山西浑源 河南衡阳
河南登封
玉皇顶: 1532.7米 南峰: 2160米 天峰岭: 2016.8米
祝融峰: 1290米
峻极峰: 1491.73米
雄伟 险峻 奇、幽静 秀丽
俊伟
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
地险、山雄、景奇、泉 绝 衡山四绝:祝融峰之高、 藏经阁之秀、方广寺之 深、水帘洞之奇 中国六最
庐山 江西省
武陵源 湖南省
武夷山 福建省
雁荡山 浙江省
三清山 江西省
其他知识
2.完成《学习指导与训练》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第四章风景审美 旅游文化与审美

第四章风景审美  旅游文化与审美
一、 自然美-------悦耳悦目
即自然风景的美,在审美上具有普适性。
二 、人工美(人文美)---悦志悦神
即人工劳动创造的产物的美,在审美上具有 阶级性、民族性的差异。
第二节 自然景观的审美特质 一、形式美(或形态美) 风景形象美的特征非常丰富,主 要表现为雄、秀、奇、险、幽、旷 、野等。
(一)雄(雄伟、雄壮)
植物色
植被的色彩,是生命之色,最富有情感,色 彩最为丰富。其中以绿色为基调,配以五彩缤纷 的鲜花。 我国不少名山大川都有自己的特产花卉,如 云南苍山的山茶花,峨眉山的高山杜鹃花,广西 左江的攀枝花(木棉花)等等。它们构成大片艳 丽的宏观景色。植被随着四季交替,呈现季相变 化,即所谓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四季植被景色。
(五) 幽(幽美、幽静、幽邃)
“幽”景常以崇山、深谷或山麓地带为地形 基础,辅以铺天盖地的高大乔木为条件,构成 比较封闭的空间。这种景观视域较窄小,亮度 较低,空气洁净,景深而层次多,有迂回曲折 之妙。“幽”与“深”、“曲”、“暗”、 “静”是密切相联的。
6、旷远美
自然山水旷远辽阔,令人心胸开阔,醒目斗志, 豁达豪放,忘却尘缘。
泰山多松柏,尤其那苍劲挺拔的古松,如“壮士披甲”, 对泰山的雄伟形象起着烘托作用。泰山的岩石主要由变 质岩和花岗岩构成,岩性坚硬,节理发育,经球状风化 后形成了裸露的峭壁悬崖和浑圆厚实的巨石,突立于眼 前,震撼人心。
还有那富于变化的泰山烟云,使人感到静中有动,气势磅 礴。苍松翠柏,悬崖怪石、云海烟雾都衬映着巍巍岱岳。
泰山自然美的主要特征就是雄伟壮丽,它在五岳中虽 仅居第三位(按其海拔高度),但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相 对高度达1300多米,与周围的平原、丘陵形成高低、大小 的强烈对比,在视觉效果上显得格外高大。

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

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

试论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学号:XXXXX 班级:XXXXX 姓名:XX关键词:山岳旅游资源审美欣赏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广漠国土的国家,地貌类型丰硕多彩,山海湖泊超级壮丽,飞瀑流泉数不胜数,气候复杂多样,天气景观千变万化,因此造就了千姿百态、丰硕多彩的自然景观。

山岳是旅游资源中最丰硕的资源之一,中国有着许多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

中国的山岳旅游文化博大精深,活着界旅游资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与水从来就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谈论话题。

中国人给予华山“华山论剑”的冠绝,给予衡山“五岳独秀”的美名,又誉称黄山“天下奇”,更是以“泰山北斗”形容不可动摇之地位。

可以说,中国人已经与山岳同为一体,,山岳旅游自然也就成为“公共旅游”时期的一个亮点。

上暑假我去了张家界旅游,在那里深深的被张家界的山给迷住了,张家界的山太美了,美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那些山太形象生动了。

在张家界的群山之间有一座形似“仙”字的山壁,绝壁万仞,如一道天然的屏风,横亘城南的天际线,这就是张家界之魂——天门山.天门山主峰米,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区仅8千米,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是张家界最先被载入史册的名山。

拔地擎天的天门山,山势陡险峻拔,景色雄奇壮丽,其山顶相对平坦,丛林覆盖率达90%,被人誉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

1999轻型飞机穿越天门;2006俄国勇士吻别天门;2007蜘蛛人徒手攀越天洞;2008驾控勇士挑战天路。

天门山,一个奇迹的诞生地,一个惊喜的扩容点,美丽张家界的新传奇!大庸有座天门山,隔天只隔三尺三,谁人得道上天去,坐桥要取顶,骑马要下鞍。

上天门山参观游览,不可不去天门山顶一观。

天门山顶古称“云梦绝顶”,是天门山的制高点。

站在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视周围,晨观日出红山,夕观日落熔金,大小景点,一览无余。

其座落在张家界以南,雄踞在永定区天门山乡与大坪乡之间,与七星山、雄壁岩毗连,距市区仅十千米,距蜚声海内外的张家界国家丛林公园也只有40千米(全数是柏油路)。

旅游美学——第四章 自然景观与审美鉴赏——山岳景观

旅游美学——第四章 自然景观与审美鉴赏——山岳景观
触觉美(山石、云雾、植被、建筑) 味觉美(美食、泉水)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生态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1)景观旺盛的生命力和生命过程的崇高美 (2)景观和景观之间的相生相长、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互利协同体现出的真善、 功利、和谐、融合等种种美好的境界。 (3)景观的原始性、质朴性体现出了纯真美、真善美 (4)人类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美、艺术美、生活美、创造美——天人合一
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山岳景观
水域景观
沙漠景观
生物景观
天象气候景观
旅游美学
பைடு நூலகம்
山岳景观
形态美 色彩美 嗅觉美 生态美
沙漠景观
沙漠景观与景观美 沙漠景观与运动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水域景观
河湖水域景观形态美 瀑泉景观美 海域景观美
天象气候景观
天象气候景观与景观美
生物景观
生物景观与景观美 生物景观与生态美
冰川地貌
荒漠地貌
风积地貌——沙漠与沙丘景观
风蚀地貌——雅丹地形 风蚀城堡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构造地貌——花岗岩地貌景观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衡山 普陀山
九华山
峨眉山
华山
黄山
泰山 崂山
花 岗 岩 地 貌 景 观
花岗岩最易成 球状风华二形 成巨大的“石蛋” 造型——天涯 海角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形态美
旅游者感知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色彩、形态等直观形式,而是深入到包含着与生命存在密切相关的生态规律和道德 规范的内容中去,将真、善、美有机地统一起来,以一种新的心态、角色和自然交往,和自然轻语,和自然融情。

旅游美学——第四章 自然景观与审美鉴赏——水域景观

旅游美学——第四章 自然景观与审美鉴赏——水域景观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两岸高峰夹 峙,悬崖绝壁,水面狭窄曲折。
3
险壮
4
滩险
瞿塘峡关的夔门两岸相距不足100米,最狭窄 处仅50米余,有众水汇涪万,夔塘争一门之说。
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以谷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而 闻名。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滩中有滩。 其中,崆岭峡内有崆峪滩,是长江三峡中“险滩之冠。”滩中礁石 密布,枯水时露出江面如石林,涨水时则隐没水中成暗礁,加上航 道弯曲狭窄,船只稍一不慎即会触礁沉没。
旅游美学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3.2.2 水域景观审美
火山湖——长白山天池
分别在1597年8月、1688年4月和1702年4月有过三次喷发。 是我国最大、最深的火山口湖,也是中朝两国的界湖。
旅游美学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3.2.2 水域景观审美 平面风景水体(江、河、湖、海等) 广义 立面风景水体(瀑布、冰川等) 水 域 景 观
山区多为裸露坡地。
旅游美学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3.2.2 水域景观审美 周边陆域景观:
澜沧江源头
长江源头
旅游美学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3.2.2 水域景观审美 周边陆域景观:
长江三峡绝壁
旅游美学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3.2.2 水域景观审美 周边陆域景观:
旅游美学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3.2.2 水域景观审美 周边陆域景观: 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
旅游美学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3.2.2 水域景观审美——河湖水域景观 河湖水域景观的宏观形态审美,主要具有以下观景要素:
1 形美
所处的地形部位和成因不同,多依沿岸地形变 化而不断地改变着其平面形态和岸线弯曲度形 成的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山
黄山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2
3险
泰山天下雄 武陵山
雄1
形态美
4秀
峨眉天下秀

6
5幽
青城天下幽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色彩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1)因四季交替和阴晴雨晦的天气现象构成大自然色彩斑斓的宏观变化形成的整体色彩美。
春夏秋冬
阴晴雨晦 淡云薄雾
旅游美学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触觉美(山石、云雾、植被、建筑) 味觉美(美食、泉水)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生态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1)景观旺盛的生命力和生命过程的崇高美 (2)景观和景观之间的相生相长、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互利协同体现出的真善、 功利、和谐、融合等种种美好的境界。 (3)景观的原始性、质朴性体现出了纯真美、真善美 (4)人类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美、艺术美、生活美、创造美——天人合一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 山 体
山 岳
景景
观观

地质景观
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五种基本的地貌类型
1000m
高原 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我国则在1000m以上,有相对统一的高原面,
边缘高差显著大于内部高差的大地形单元。
地貌景观
500m
地壳受到内外应力的共
同作用形成丰富的地表 200m
形态
山地 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大体呈锥形、脊状隆起、轮廓曲折多变的地
貌类型。
丘陵 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与外部相对高差在50m~500m的隆起地形。
平原 海拔高度在200m以下,内部相对高差在50m以下的地形。 盆地 周高中低、相对高差一般在500m以上的地貌类型。
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山岳景观
水域景观
沙漠景观
生物景观
天象气候景观
旅游美学
山岳景观
形态美 色彩美 嗅觉美 生态美
沙漠景观
沙漠景观与景观美 沙漠景观与运动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水域景观
河湖水域景观形态美 瀑泉景观美 海域景观美
天象气候景观
天象气候景观与景观美
生物景观
生物景观与景观美 生物景观与生态美
构造地貌 峡谷地貌
花岗岩与流纹岩地貌景观 砂岩与丹霞地貌景观 火山与熔岩地貌景观
地貌景观
在不同的内外力作用及 不同延时性质的条件下
流水地貌
峰丛、峰林和孤峰
岩溶溶水洞、竖井
海岸地貌 海蚀
天生桥
海积
冰川地貌
荒漠地貌
风积地貌——沙漠与沙丘景观
风蚀地貌——雅丹地形 风蚀城堡
旅游者感知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色彩、形态等直观形式,而是深入到包含着与生命存在密切相关的生态规律和道德 规范的内容中去,将真、善、美有机地统一起来,以一种新的心态、角色和自然交往,和自然轻语,和自然融情。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高亢、辽源、清新 云 贵 高 原
黄土高原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 山 体
山 岳
景景
观观

地质景观
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 作用,形成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山岳景观
水域景观
沙漠景观
生物景观
天象气候景观
旅游美学
回顾
3.1自然景观美
自然景观定义和分类
定义 分类
自然景观美的价值
观赏价值 美育价值 经济价值
自然景观美的特征
客观实在性 现象联想性 多重多样性 感性形式性
自然景观美的审美意义
旅游美学
自然景观与审美鉴赏
自然景观美
定义和分类
特征
价 值 审美意义
2017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绪论
审美心理与 自然景观与 人文景观与 旅游服务者 旅游景区的
旅游观赏原理 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
审美要求
审美设计
旅游美学
第三部分 自然景观 与审美鉴赏
旅游美学
自然景观与审美鉴赏
自然景观美
定义和分类
特征
价 值 审美意义
外在形式
3险
既表现为山崖绝壁的陡峭形成的心理 险恶感,也因或唯一路途,或天关险 道形成的实际险恶态。
秀5
一般依靠柔水清流和婀娜委婉的山体走向,以及色 彩媚妍的繁茂植被造成赏心悦目的“优美快感”。
4峻
主要以粗狂的线条和直线性的大块面 山体或山面,形成刚毅之形象。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形态美
主要表现为:高、大、险、峻、秀、雄、奇、奥等多种典型的风格特征。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形态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2 大 既表现为体量巨大的空间“霸强”之势,也表 现出蕴藏万物的内容“度量”之大。
高1
既表现为绝对高度形成的挺拔高伟之壮, 也有表现为相对高度形成的魁伟绝特的高 昂雄傲之气。
重庆红石林
五指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声音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鸟语虫鸣:活泼欢快的白灵、哀婉抑郁的杜鹃、秋空长鸣的大雁
水声 :清流拍石、瀑落深潭、溪流山涧、泉泻清池
风声 :风吹松涛
人文的钟声等
旅游美学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3.2.1山岳景观审美 ——嗅觉美、触觉美和味觉美
嗅觉美:久居钢筋混凝土建造的都市,废气污染物不可避免,每天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喝不到纯净甘甜的水,深入山岳之中,闻 到花、草芳香,呼吸着富含丰富的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吐纳之间,顿觉得肺腑清净、全身透畅,精神放松,神清气爽,轻松了许 多。
3.2.1山岳景观审美 ——色彩美
海南的山(五指山)、东北五大连池(黑色)、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彩色)
红色(张掖丹霞)冰川(白色)火山熔岩(黑色)岩溶(黄色)
(2)具体的山岳景观空间变化形成的区域色彩美。
不同地域的山岳景观呈现不同的色彩美。
不同地质地貌的山岳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东北五大连池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山岳景观美主要属于形式美范畴,表现为视觉上的形态美、色彩美,听觉上的声音美,嗅觉上的味美。
1 形态美
2 色彩美
3 声音美
4 嗅觉美
5 生态美
旅游美学
3.2.1山岳景观审美
3.2各类自然景观的审美
形态美 既包括山岳总体形态与空间体量的外在形式,也包括主体在审美山岳景观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心理感受的综合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