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中考化学-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含解析)

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不带解析)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实验装置的不同,所采取的方法可能不同,现列举出一些不同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如图1所示装置,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应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烧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用手掌紧贴烧瓶的外壁。
若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
把手移开,冷却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流入,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3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在右侧橡胶管上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注水,水会在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降,(即长左面漏斗颈内水面和锥形瓶内的水面会有高度差一段时间内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检查图4、图5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当缓慢推活塞时,可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6装置中,如图7---叫做U 型管气密性检查:检查左图中装置的气密性时,首先,在左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右侧管内注水,若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再上下调节右侧的管,左右液面总有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内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如果左右液面总相平,右侧开口连于大气,就说明左侧也与大气相通,即漏气。
图书馆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用分液漏斗制过氧化氢制氧装置):在右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磨口塞图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磨口塞(这个塞一定要打开)向分液漏斗内注水,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分液漏斗内液面几乎不下降或分液漏斗内液面下降很少后不再下降,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图12气密性检查方法:在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将干燥管压入烧杯的水中,水进入干燥管很少,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液面仍低于烧杯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液差法(也就是注水法) 如图状况,就是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在右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球形漏斗内注水,水会在球形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落,(水面能停留在某一位置不再下降)此时球形漏斗中的水面高度于与容器下部半球体内的水面高度保持比较大的液面差,说明不漏气。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1.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
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2.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
3.吹气法。
4.微热法:先将导管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捂热试管,导管口会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又会回升到导管中,这样说明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5.液差法:适用于启普发生器。
例如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的液面;静置片刻,液面不变,证明气密性良好。
化学实验气密性检查方法

化学实验气密性检查方法在化学实验中,保持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实验装置有漏气现象,将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带来危险。
因此,定期对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一:水浴法水浴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待检查的实验装置或设备完整浸入水中,确保装置完全被水覆盖。
2.观察在装置表面是否有气泡产生。
若有气泡冒出,表明实验装置存在漏气现象。
3.若无气泡冒出,说明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检查方法二:化学气体法化学气体法适用于一些需要精确气密性检查的实验装置。
具体操作如下:1.将实验装置与气源连接,并通过泵或其他方式将气体充入装置中。
2.关闭气路,观察一段时间内气体压力的变化。
若气体压力实验装置中持续上升或下降,说明实验装置存在漏气问题。
3.若气体压力保持稳定,说明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检查方法三:压力检测仪法压力检测仪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气密性检测方法,适用于高要求的实验装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连接压力检测仪到实验装置上。
2.打开仪器并进行压力校准。
3.通过压力检测仪监测实验装置内部的气压变化,若有明显波动,则可能存在漏气问题。
4.若压力保持稳定,说明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中的气密性检查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的重要步骤。
通过采用以上介绍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对化学实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现举出一些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方法一:热敷法(空气热胀冷缩法
如图,先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抽气法
首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其末端形成“液封”,然后慢慢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若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也可慢慢向里推气,若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三:注水法
首先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一段时间后,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存在液面差),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练习
1.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
2.下列有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及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练习答案:A/B/A。
(完整版)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不带解析)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实验装置的不同,所采取的方法可能不同,现列举出一些不同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如图1所示装置,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应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烧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用手掌紧贴烧瓶的外壁。
若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
把手移开,冷却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流入,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3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在右侧橡胶管上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注水,水会在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降,(即长左面漏斗颈内水面和锥形瓶内的水面会有高度差一段时间内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检查图4、图5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当缓慢推活塞时,可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6装置中,如图7---叫做U 型管气密性检查:检查左图中装置的气密性时,首先,在左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右侧管内注水,若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再上下调节右侧的管,左右液面总有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内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如果左右液面总相平,右侧开口连于大气,就说明左侧也与大气相通,即漏气。
图书馆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用分液漏斗制过氧化氢制氧装置):在右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磨口塞图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磨口塞(这个塞一定要打开)向分液漏斗内注图10 图11图12水,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分液漏斗内液面几乎不下降或分液漏斗内液面下降很少后不再下降,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图12气密性检查方法:在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将干燥管压入烧杯的水中,水进入干燥管很少,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液面仍低于烧杯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液差法(也就是注水法)如图状况,就是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在右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球形漏斗内注水,水会在球形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落,(水面能停留在某一位置不再下降)此时球形漏斗中的水面高度于与容器下部半球体内的水面高度保持比较大的液面差,说明不漏气。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呢?通用步骤。
(1)封闭出口。
(2)采用加热法、注水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3)观察气泡、水柱、液面等现象得出结论。
一、加热法。
如何检查这个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如图将导管出口埋入烧杯的水中,用手掌焐热烧瓶,观察烧杯中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手,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手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安心开始实验。
原理: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这是由于焐热烧瓶后,瓶内空气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所以在水中形成气泡。
而移开手后,试管内温度下降,空气收缩,导致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于是大气压把烧杯中的水压到导管中,以达到平衡。
所以如果能看的导管口有一小段水柱,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问题来了:1.做实验不是用烧瓶,用试管咋办?抓住试管啊喂!2.手冷脚冷人,捂不热咋办?上酒精灯!3.检查发现装置气密性差咋办?把各接口拧紧一点,顺便看看是不是容器有洞...4.学了这个是不是可以一招走天下?没有啥缺点吗?——还是有的,导气管口浸了水就不能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了,比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它们会溶在水中。
并且,装置内如果装了试剂就不能再这样检查。
二、注水法。
这个装置呢?焐热后气都从漏斗冒出去了。
咋办?方法: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从长颈漏斗上口注水,待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水,当水面升到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说明漏气,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原理:当漏斗下管口被水封住,导气管被弹簧夹夹住时,整个装置形成了封闭效果,此时从漏斗上口注水,锥形瓶中气压会阻止水流下来,于是能保持该水位不变。
三、吹气法。
上面那个,还有一种方法检查气密性~方法:弹簧夹打开时,吹气,观察漏斗下管口是否有水柱形成,形成后夹紧橡胶管,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说明漏气,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原理:跟前面注水法一样。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气密性是指材料或装置对气体或液体的渗透能力的要求,通常用于检查装置是否能够有效地封闭气体或液体,并防止其泄漏。
对于初中化学来说,了解和学习一些常见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水柱法: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首先,将装置的出口或通道浸入水中,确保其完全封闭。
然后,在装置的进口或通道处施加一个轻微的负压,使装置内的气体或液体渗透至水柱中。
如果没有气体或液体泄漏,则水柱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否则,就说明装置有泄漏。
2.蜡封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使用蜡封来检查装置是否具有气密性。
首先,将装置的出口或通道与一个有底的容器连接起来,并将蜡溶液倒入容器中,浸入装置。
然后,冷却和凝固蜡溶液,确保其封闭装置。
在此之后,可以在容器的底部观察是否有蜡渗漏。
如果有蜡渗漏,则装置存在泄漏。
3.真空泵法:这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试气密性的方法。
在测试中,首先需要一个真空泵。
将装置与真空泵连接,以形成真空环境。
然后,关闭真空泵的阀门,使装置处于真空状态。
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真空泵的压力没有变化,则说明装置是气密的。
否则,说明装置有泄漏。
4.气体检漏剂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检查装置是否具有气密性。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使用一种特殊的液体或气体作为检漏剂。
将检漏剂涂抹在装置的接口或连接处,并观察是否有泡泡或颜色变化。
如果有泡泡或颜色变化,则说明装置存在泄漏。
总的来说,以上是几种常见且有效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初中化学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深入了解和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并提高对气密性问题的认识。
常用的气密性检查方法

常用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气密性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保证设备和器件在工作时不会发生泄漏,确保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气密性检查方法。
1. 水浸法水浸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气密性检查方法。
首先将被检测的装置或器件完全浸入水中,然后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存在漏洞,需要修复。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装置和器件。
2. 气压对比法气压对比法是一种精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
通过对两个封闭容器施加不同的气压,观察两者气压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密性。
如果两者气压变化不同,则说明有泄漏存在。
这种方法需要专用的仪器,并且通常用于对精密设备和器件进行测试。
3. 气密性检漏仪器法气密性检漏仪器是一种专用的设备,通过充入气体或液体到被检测装置中,然后观察仪器检测到的泄漏情况,从而确定装置的气密性。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微小的漏洞,适用于对高要求的设备和器件进行检测。
4. 壳牌法壳牌法是一种将被检测装置封入密封壳体中,然后在壳体内部制造负压或正压,通过观察壳体内部的压力变化来判断被检测装置的气密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一些容易移动的设备进行检测。
5. 监测系统法监测系统法是一种通过安装监测系统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
通过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检测装置的气密性,并及时报警提醒操作人员。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大型工艺系统的气密性进行监测。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类型的装置和器件,可以选择不同的气密性检查方法。
选择适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设备和器件的安全运行。
希望以上介绍能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涉及气体的反应,实验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是利用装置内外气体压强的存在,借助特殊现象来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如使装置留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导管口,并把它浸入水中,然后使实验装置受热或者冷却,使密闭系统内部与外界的大气压强产生压强差,通过表现出来的现象(产生气泡、形成液柱)来检查装置气密性。
或者使实验装置形成一个液封的密闭体系,利用内部气压的稳定性保持液面高度不变来检查装置气密性。
下面以例题来归纳常见几种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例1:现有两套如下图所示的气体发生装置,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一: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住试管外壁,(或用热毛巾捂住试管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等)若导管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操作如下图所示
补充说明:用此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观察到管口产生气泡后松开双手,一段时间后,若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也同样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冰毛巾捂住试管外壁,(或将试管放入冰水中)若水
例2
方法:先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下端液封,再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继续加入适量水,若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装置漏气。
例3:下图装置制取气体时能够通过调节分液漏斗旋塞控制液体流速,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一: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往锥形瓶中加入水,若导管口产生气泡,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关闭分液漏斗,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或热毛巾)捂住锥形瓶外壁,若导管口产生气泡,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4: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先往量气管中加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向上移动量气管,(或继续加入适量水)若一段时间后,量气管内液面不下降,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5: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制备氮化钙,并探究其化学式(实验式)。
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关闭活塞k,将末端导管插入试管A的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硬玻璃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冷却后,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补充说明: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装置,检查时为说明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应微热左端玻璃管,不应该选择干燥管或U形管。
另外,由于装置系统容积较大,为避免由于装置内外压强差小,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不能用手握硬质玻璃管,而应该用热毛巾或酒精灯微热。
例6:
解析:这是一个复杂的装置,装置系统容积比例5所示装置更大,若检查时将E中短导管接入水中,再利用装置A受热气体膨胀产生压强差,观察水中有无气泡冒出,则可能由于压强差小,导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
为产生明显现象可采用分段检查的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C中
A、B气密
步骤2:用弹簧夹夹住D、E装置中间的橡皮管,用热毛巾捂住D瓶外壁,若C瓶导管中水柱继续上升,则说明装置C、D气密性良好;
步骤3:将E中短导管接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用热毛巾捂住E瓶外壁,若烧杯中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E气密性良好。
通过把整套装置分成AB、CD和E三段逐一进行检查,从而说明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