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的8个目的
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中药炮制学——第二单元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一、中药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性3.增强药物疗效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6.便于制剂和调剂7.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8.矫臭矫味,利于服用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1)减毒川乌(草乌)、附子蒸、煮或加辅料煮——双酯型生物碱水解苍耳子、蓖麻子加热炮制——毒蛋白变性(2)降低副作用柏子仁去油制霜——消除柏子仁油滑肠通便的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性甘草蜜炙——药性由凉转温,功能由清转补麻黄蜜炙——辛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黄连姜炙——缓和苦寒之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3.增强药物疗效一般而言,炮制提高中药疗效方法有:(1)增加溶出、提高疗效(2)辅料协同、增强疗效(3)制备新药、扩大疗效(4)减少损失、保存疗效(5)其他果实种子类药物炒制——炒后表皮爆裂,有效成分易于溶出(“逢子必炒”)鳖甲砂烫醋淬——蛋白质溶出率提高;延胡索醋炙——游离生物碱延胡索乙素成盐后,溶出率提高;黄芩蒸制——杀酶保苷;血余、棕榈制炭——生品不作药用,经制成炭药后,则为止血散瘀之良药;黑豆干馏——主要外用,以消炎、抗菌、收敛见长,使黑豆一药多用。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莱菔子炒制——“生升熟降”生莱菔子,升多于降,用于涌吐风痰;炒莱菔子,降多于升,用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柴胡、香附醋制——引药入肝小茴香、益智仁、橘核盐制——引药入肾6.便于制剂和调剂(1)来源于植物类根、茎、藤、木、花、果、叶、草等药物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丝、段、块后,既便于制剂及调剂配方,又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质地坚硬的矿物类、甲壳类及动物化石类药材很难粉碎,不便制剂和调剂,在短时间内也不易煎出其药效成分,因此必须经过加热等处理,使之质地酥脆而便于粉碎、便于煎出。
如砂烫醋淬鳖甲,砂烫马钱子,蛤粉烫阿胶,火煅醋淬自然铜、代赭石等。
第三章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千金子
七、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 树脂存在于植物组织的树脂道中。有油树脂和胶树脂之分,有的为油胶树脂。多有一定生理活性而被药用,常用作防腐、消炎、镇静、镇痛、解痉、活血、止血剂。 树脂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等有机溶酶中。炮制含树脂类药物,常用辅料酒、醋处理,可提高树脂类成分的溶解度,增强疗效。
六、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长链脂肪酸的甘油酯,大多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通常具有润肠通便或致泻等作用,有的作用峻烈,有一定毒性。 炮制过程中,经加热,压榨除去部分油脂类成分,以免滑肠致泻或降低毒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如柏子仁去油制霜降低或消除滑肠作用;千金子去油制霜以减小毒性,使药力缓和;瓜蒌仁去油制霜以除令人恶心呕吐之弊,更适用于脾胃虚弱患者。蓖麻子中含有脂肪油,具消肿拔毒、泻下通滞作用,但种子中含有毒蛋白,炒熟后可使毒蛋白变性避免中毒。巴豆油即是有效成分,又是有毒成分,则宜控制用量,使达适中。
药物经炮制后,不仅使挥发油的量变,或质变,如颜色加深,折光率增大,有的产生新的成分,有的还可改变药理作用。如荆芥炒炭后,挥发油产生9种生荆芥油所没有的成分,并且具有止血作用。 肉豆蔻的挥发油,经煨后增强了家兔离体肠管收缩的抑制作用,从而起到实肠止泻的作用。 有些药物如乳香,所含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毒性和强烈的刺激性,通过炮制后可大部分除去,有利临床应用。
如五味子经酒制可提高疗效,因五味子的补益成分为一种树脂类物质。乳香、没药经醋制,能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加热炮制可增强某些含树脂类药物的疗效,如藤黄经高温处理后,抑菌作用增强。但是有的树脂如果加热不当反而影响疗效,如乳香、没药中的树脂如果炒制时温度过高,促使树脂变性,反会影响疗效。 加热炮制可以破坏部分树脂,以适应医疗需要。如牵牛子树脂具有泻下去积作用,经炒制后部分树脂破坏,可缓和泻下作用。
2019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炮制的目的1.【单选题】乌头的毒性成分为()∙ A. 生物碱∙ B. 皂苷∙ C. 挥发油∙ D. 鞣质∙ E. 有机酸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2.【单选题】麸炒苍术的目的是()∙ A. 增强固肠止泻∙ B. 增强健脾燥湿∙ C. 增强固肠止泻∙ D. 增强散结消痞∙ E. 增强化痰散结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3.【单选题】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是()∙ A. 蒸煮∙ B. 米炒∙ C. 麸炒∙ D. 砂炒∙ E. 蛤粉炒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4.【单选题】适宜于土炒的药物是()∙ A. 山药、百合∙ B. 山药、僵蚕∙ C. 薏苡仁、白术∙ D. 党参、白术∙ E. 山药、白术正确答案:E我的答案:E5.【单选题】为盐水炙的是()∙ A. 杜仲、巴戟天∙ B. 杜仲、苍术∙ C. 杜仲、桑寄生∙ D. 远志、巴戟天∙ E. 山药、益智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C6.【单选题】麻黄根的作用是()∙ A. 发汗解肌∙ B. 发汗解表∙ C. 收敛止汗∙ D. 温通经络∙ E. 宣肺平喘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7.【单选题】五灵脂矫臭矫味的炮制方法是()∙ A. 醋制∙ B. 盐炙∙ C. 姜炙∙ D. 蜜炙∙ E. 甘草炙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8.【单选题】金樱子去毛的方法是()∙ A. 燎去毛∙ B. 烫去毛∙ C. 挖去毛∙ D. 撞去毛∙ E. 挖去毛正确答案:E我的答案:A9.【多选题】质地坚硬的药材有()∙ A. 羚羊角∙ B. 磁石∙ C. 自然铜∙ D. 龟甲∙ E. 鳖甲正确答案:ABCDE我的答案:ABCDE10.【多选题】中药炮制的目的有()∙ A. 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B. 增强疗效∙ C. 制成中药饮片,提高商品价值∙ D. 矫臭矫味∙ E. 便于调剂和制剂正确答案:ABCDE我的答案:ABDE。
第3章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第3章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是指将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使其适合于临床应用的过程。
中药炮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中药的药效,二是降低中药的毒性。
首先,中药炮制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
中药炮制过程中,经过加工处理的药材能够更好地释放活性成分,从而提高药物的药效。
例如,炮制生姜可以提高其抗炎、驱寒、解表的作用,炮制黄芩能够提高其抗菌、抗病毒的作用,炮制人参可以提高其补气养血、健脾益肺的作用等。
此外,炮制还可以改变中药材的气味、口感等方面的特征,使其更加适合临床使用。
其次,中药炮制可以降低中药的毒性。
一些中药在生药状态下可能具有较高的毒性,或者存在一些副作用。
而通过中药炮制的处理,可以去除或减少其中的毒性物质,降低对机体的不良反应。
例如,炮制大黄可以减少其对胃肠道刺激的作用,炮制蛇床子可以减少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炮制雄黄可以减少其对皮肤的刺激作用等。
此外,中药炮制还可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保存性。
中药材经过炮制处理之后,更容易保存,能够延长其有效期。
同时,中药炮制还可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质量稳定性,减少药物品质的波动。
然而,中药炮制过程中,也会对药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炮制方法或加工过程可能会导致药材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的损失。
例如,高温炮制过程可能会导致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的损失,长时间炮制可能会破坏药材中的活性酶或酸碱平衡,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
因此,在中药炮制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以确保药材的药效和质量。
首先,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和炮制时间,要根据不同的药材性质和应用要求进行选择。
其次,需要采用适当的加工工艺,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此外,还要严格控制炮制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确保药材的纯度和质量。
综上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中药的药效和降低中药的毒性。
通过科学的加工处理方法,可以改变中药材的特征,并提高其临床应用的效果。
然而,中药炮制过程中也会对药物产生影响,因此在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加工条件,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其操作方法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其操作方法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操作将药材进行加工,达到提高药效、提炼有效成分、去除有害物质等目的。
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清洗:将药材用清水反复洗涤,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沙土。
2.晾干:将清洗后的药材晾晒或用阴凉通风处进行自然晾干,使其表面水分蒸发干净。
3.研磨:将干燥的药材研磨成粉末状,以便后续的炮制操作。
4.炮制:根据不同的药材和药方,采用炙炉、煨炉、烘烤等不同的炮制方法,如炮制枣肉、炮制地黄、炮制生姜等。
5.加工:对药材进行进一步加工,如制成丸剂、散剂、颗粒剂等,以便服用。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操作,可以使药材的药效得到提高,并且更易于人体吸收和利用。
中药的炮制

▪ 如捡去合欢花中的枝、叶;刷除枇杷叶、石苇叶 背面的绒毛;刮去厚朴、肉桂的粗皮等。
▪ 2.粉碎处理 ▪ 采用捣、碾、镑、锉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
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 ▪ 如:牡蛎、龙骨捣碎便于煎煮; ▪ 川贝母捣粉便于吞服; ▪ 水牛角、羚羊角鎊成薄片,或锉成粉末等。
▪ 炒黄、炒焦:能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 药性。种子类药物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 溶出。
▪ 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其 收敛止血、止泻之功。
▪ (2)拌固体辅料炒法
▪ 拌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炒,可减少药物的刺 激性,增强疗效。
▪ 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米炒斑蝥等。
▪ 与砂或滑石粉、蛤粉同炒的方法习称烫,药物 受热均匀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或便于服用, 如砂炒穿山甲,蛤粉炒阿胶等。
▪ 如麻黄具有辛温发汗解表和平喘之咳等功效, 对于风寒表实而见咳喘者,可全面发挥其功效; 对于热壅于肺,汗出而咳喘者,其温散发汗作 用,显然不利于病情,若通过炮制以蜜炙麻黄 入药,则辛温发汗之力受到制约,而平喘止咳 之力增强,宜用于喘咳之证。
▪ 八、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 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以在特定脏腑经络中发 挥治疗作用。如《本草蒙筌》谓“入盐走肾 脏”、“用醋注肝经”即是此意。
▪ 一般来讲,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 种炮制方法,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用适宜的 辅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讲究火候。
▪ 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 反失。”
▪ 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而少数毒性 和烈性药物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 重要措施。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
▪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炮制目的;在炮制 某一具体药物时,又往往具有几方面的目 的。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项目三 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二、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1.净制:提高药物的纯净度,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 2.水制:季铵类生物碱和少数其他生物碱的同分异构体可溶于水。
项目三 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六)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油脂类药物在炮制过程中,经加热、压榨能除去部分油脂类 成分,缓和滑肠致泻作用,或降低毒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 安全有效。如柏子仁去油制霜后能降低或消除滑肠作用;巴 豆油既是巴豆的有效成分,又是有毒成分,加热去油制霜 后,能减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便于内服。
项目三 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七)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 1.辅料影响:炮制含树脂类药物时,可用酒、醋处理,以提
高树脂类成分的溶解度,增强疗效。 2.加热处理:加热炮制可增强某些含树脂类药物的疗效,如
藤黄经高温处理后,抑菌作用增强,而乳香、没药等树脂类 药物炒制时温度过高,可促使树脂变性,影响疗效。
第二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 及对药物的影响
项目一 中药炮制的目的与原则
知识目标 (1)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和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影响。 (2)熟悉传统制药原则与方法。 (3)熟悉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生物碱、苷、挥发油、无机成
分的影响。
项目一 中药炮制的目的与原则
一、中药炮制的目的 1.纯净药材,确保质量 2.便于调剂和制剂 3.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4.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5.增强药物疗效 6.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趋向和部位 7.有利于贮存及保存药效
(十)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 1.加热处理:矿物类药物通常采用明煅或煅淬的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中药炮制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中药炮制过程的学科,其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研究炮制原理中药炮制学的首要任务是深入研究中药炮制的原理。
这包括探讨中药材的炮制方式、工艺流程、加热方式等,以促进对中药材药性的深入理解。
2.优化炮制工艺中药炮制学的另一重要任务是优化中药炮制工艺。
这包括研究如何制定合理的炮制流程、如何提高炮制质量、如何减少炮制时间等,以提高中药材的疗效和品质。
3.标准化炮制过程中药炮制学的另一关键任务是探讨如何制定中药炮制标准化过程。
这包括研究如何确定炮制参数、如何设置炮制设备、如何制定炮制规范等,以确保不同地区的中药炮制效果一致。
4.评估炮制产物中药炮制学还致力于评估中药炮制产物。
这包括研究如何检测炮制质量、如何评估药效、如何进行临床研究等,以确定炮制对中药材疗效的影响。
5.传承与创新中药炮制学还承担着传承与创新中药炮制技术的任务。
这包括如何保护传统炮制工艺、如何创新炮制方法、如何推广炮制技术等,以推动中药炮制学的不断发展。
6.开展临床研究中药炮制学临床研究是验证中药炮制理论和优化炮制工艺的重要手段。
这包括介绍如何开展中药炮制学临床研究,包括如何选择研究对象、如何设计研究方法、如何进行临床试验等。
7.培养专业人才中药炮制学的另一重要任务是培养专业的中药炮制人才。
这包括如何设置专业课程、如何实践训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以培养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8.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药炮制学还致力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这包括如何推广中国文化、如何交流研究成果、如何开展合作项目等,以推动中药炮制学的国际发展和应用。
总之,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是多方面的,涵盖了从炮制原理研究到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
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中药炮制学将为人类健康事业提供更安全、有效、高品质的中药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的8个目的
炮制一种药材或一种炮制方法,往往同时具有几方面的目的,现将炮制的主要目的归纳
如下:
纯净药材,区分等级
一般中药原药材,多附着泥土、夹带沙石及非药用部分和其他异物,必须经过挑拣修治,水洗清洁,方可提供药用。
如石膏挑出沙石、去净泥土、去掉芦头等。
同一药物,来源不同,入药部位还需分捡入药,如麻黄(茎)、麻黄根等。
再如、等贵重药材尚须分捡,区分优劣
等级。
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将净选后的中药材,经过软化、切削、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药材(如片、段、丝、块等),称为“饮片”。
便于准确称量、计量,按处方调剂,同时增加药材与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便于制剂。
一些矿物介壳类药物如石决明、等,经烧、醋淬等炮制处理,使之酥脆,同样也是为了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的目的。
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药材经晒干、阴干、烘干、炒制等炮制加热处理,使之干燥,并使所含酶类失去活性,防止霉变,便于保存,久不变质。
特别是一些具有活性的药材,如种子药材白扁豆、赤小豆等,必须加热干燥,才能防止萌动变质。
药材的酒制品、醋制品均有防腐作用。
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一些动物药及一些具有特殊嗅味的药物,经过麸炒、酒制、醋制后,能起到矫味和矫臭的作用,如酒制乌梢蛇、醋炒五灵脂、麸炒白、滑石烫刺猬皮、水漂、麸炒斑蝥等,以便临
床服用。
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对一些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以明显降低药物毒性及其副作用,如压油取霜,醋煮甘遂、大戟,酒炒,银花水煮、草乌等,均能降低毒副作用。
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如延胡索醋制以后能增强活血止痛功效,麻黄、紫菀、款冬花蜜制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制后活血作用增强,淫羊藿用羊脂炒后能增强补肾助阳作用。
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如生功专清热凉血、滋阴生津,而酒制成熟后则成滋阴补血、生精填髓之品;生首乌补益力弱且不收敛,能截疟解毒、润肠通便,经黑豆汁拌蒸成制首乌后功专滋补肝肾、补益精
血,涩精止崩。
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以在特定脏腑经络中发挥治疗作用,如柴胡、香附、青皮、杜仲经盐炒后,可增强入肾经的作用;如柴胡、香附、青皮经醋炒后,增强入肝经的作用,便于
临床定向选择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