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 煅法
中药炮制学-煅法

化学成分分析指标
成分含量
通过化学方法测定煅制品中主要成分 的含量,以判断其药效成分是否发生 变化。
灰分
酸碱性
检查煅制品的酸碱性,以确定其是否 符合规定的酸碱度范围。
测定煅制品的灰分含量,以了解其无 机成分的含量及纯度。
药效学评价指标
药效试验
通过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观察 煅制品的药效是否发生变化,以
选择纯净、无杂质的中药材作 为煅制原料,如贝壳、矿石等
质地坚硬的物质。
煅烧设备
使用炉火或电炉等明火设备进 行煅烧,确保温度可控且均匀
。
煅烧温度与时间
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目的,控制 煅烧的温度和时间,使药材达
到预期的煅制程度。
冷却处理
煅制完成后,将药材自然冷却 或采用其他冷却方法,避免药
材因骤冷而破裂。
密闭煅制技术要点
验证其炮制效果。
毒性试验
对煅制品进行毒性试验,了解其 毒性大小及安全范围,以保证用
药安全。
药理作用
研究煅制品的药理作用,探讨其 炮制前后药理作用的变化及机制。
05 煅法在现代中药炮制中应 用
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煅石膏在骨科的应用
01
煅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经过煅制后,其药性
发生变化,更适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
煅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
煅制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避免烫 伤和吸入有害气体。
药材翻动与观察
在煅制过程中要适时翻动药材,确保其受热均匀,并观察药材的煅制 程度,以便及时调整加热时间和温度。
防止过度煅制
过度煅制会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影响药效,因此要控制煅制的程度 和时间。
风险控制策略制定与实施
14页中药炮制技术:煅法煅淬法

煅法的适用范围
明煅法适用于大多数植物类、动物类 和矿物类药物,如白矾、牡蛎、龙骨 等。
密闭煅法则主要用于某些具有特殊性 质的动物类和树脂类药物,如阿胶、 鹿角霜等。
02
煅法操作流程
准备工具和材料
铁锅
用于盛装药物,需 具备耐高温性能。
铁丝网
用于放置药物,防 止药物与锅底直接 接触。
炉灶
用于加热,可选择 燃气炉、电炉等。
对于某些特殊药物,需要 特别注意其炮制方法和温 度控制,以免影响药效或 产生不良反应。
06
煅淬法实例分析
实例一:煅淬制炉甘石
总结词
炉甘石煅淬法可增强收敛、生肌功效
详细描述
炉甘石经过煅淬法处理后,其收敛、生肌的功效得到增强。在煅淬过程中,炉甘石经过高温煅烧和淬火处理,使 其成分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了药效。
煅制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 烧焦或损失有效成分。同时,煅制后 的龙骨应存放在干燥处,以防受潮。
方法
将龙骨块置入耐火容器中,加热至红 透,继续保持高温一段时间,使其酥 脆。
04
煅淬法概述
煅淬法的定义
煅淬法是一种中药炮制技术,通过加热和淬火的方法来改变药物的物理性质和化 学成分,从而起到调整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作用。
实例二:煅制石膏
目的
通过煅制石膏,使其失去 结晶水,增强收敛生肌的 功效。
方法
将生石膏置入耐火容器中 ,加热至熔融,继续加热 至完全干燥,呈白色粉末 状。
注意事项
煅制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 时间,避免烧焦或损失有 效成分。
实例三:煅制其质地酥脆,易于 粉碎和煎煮,增强收敛固涩的功效。
实例二:煅淬制自然铜
总结词
自然铜煅淬法可增强散瘀、止痛功效
中药炮制 煅法

在空气中煅制时,药物的某些成分 会被氧化,导致颜色变化或产生新的 化合物。
炮制煅法对药物成分的影响
成分的分解与转化
经过煅制,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会分解或转化,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性和功效。
成分的挥发与升华
在煅制过程中,药物中的某些挥发性成分会挥发掉,而一些成分则会发生升华, 影响药物的质量和药效。
煅珍珠
将珍珠放在小坩埚中,盖上盖子,用炭火煅烧至通红。待冷却后,取出珍珠,碾成粉。煅珍珠具有清 热解毒、明目去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眼疾等症状。
煅紫石英
将紫石英放入坩埚中,盖上盖子,用炭火煅烧至红透。待冷却后,取出紫石英,碾成粉。煅紫石英具 有镇静安神、降逆止呕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失眠、呕吐等症状。
05
时间控制
炮制时间的长短对药材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应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炮制目的,合理控制炮 制时间,确保药材的有效成分不被破坏或损 失。
炮制后药材的储存与管理
储存环境
炮制后的药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免药材 发生霉变或虫蛀。
管理措施
应对药材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应 定期对药材进行检查,及时处理过期或损坏的药材。
暗煅法的应用实例
煅瓦楞子
将瓦楞子放入炉火中,用中火煅烧至 红透,取出放凉,碾碎即可。煅瓦楞 子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等症状。
煅牡蛎
将牡蛎放在炉火中,用中火煅烧至红 透,取出放凉,碾碎即可。煅牡蛎具 有收敛固涩、软坚散结的作用,常用 于治疗遗精、滑精等症状。
扣锅煅法的应用实例
中药炮制煅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中药炮制煅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中药炮制煅 法也逐步成熟,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炮制学:煅法

中药炮制学:煅法煅法--中药炮制学煅法包括明煅法、密闭煅法和煅淬法。
一、明煅法药物煅制时,不隔绝空气的方法称明煅法,适用于矿物药、贝壳类和化石类药物。
煅制方法有炉口煅,平炉煅,反射炉煅。
后两法煅制温度高,生产量大,但不耐高温。
化石类、贝壳类药物不宜用后两法煅制。
煅制时应将药物大小分档,药物受热均匀,煅至内外一致而“存性”,应一次性煅透。
对主含云母类、石棉类、石英类矿物,煅时温度应高,时间长。
明矾主含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有明矾和枯矾两个规格。
明矾解毒杀虫,清热消痰,燥湿止痒;外用解毒止痒;枯矾酸寒之性降低,涌吐作用减弱,增强了收敛、生肌、止血、化腐作用。
煅制时一次性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不要搅拌。
白矾含水量按分子式中所含结晶水计算为45.53%,白矾用传统方法制成枯矾,失重45%即可。
煅制温度应控制在180~260℃之间。
石决明有石决明和煅石决明。
生石决明偏于平肝潜阳,煅石决明咸寒之性降低,缓和平肝潜阳的功效,增强了固涩收敛、明目的作用,石决明要求煅至酥脆,呈灰白色或青灰色,无珍珠样光泽。
二、煅淬法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称煅淬。
常见的有醋淬自然铜、、代赭石、磁石;酒淬阳起石、药汁淬炉甘石等。
煅淬目的:经煅淬的药物均可使其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此外,还能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如自然铜、阳起石、皂矾、炉甘石等。
一些矿物药煅、淬前后,矿物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既有单纯的晶体结构变化,如代赭石中赤铁矿转化为磁赤铁矿;也有晶体结构,化学成分都有改变,如自然铜中黄铁矿转化为磁黄铁矿;更常见的是局部氧化、醋淬中的醋酸化或水化。
煅淬时应反复进行数次,使液体辅料吸尽,药物全部酥脆为度。
自然铜有自然铜和煅自然铜。
本品多煅用,经煅淬后,可增强散瘀止痛作用,煅后使质地疏松,便于粉碎加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自然铜主含二硫化铁,经火煅后二硫化铁分解成硫化铁,经醋淬后表面生成醋酸亚铁,且能使药物质地疏松易碎,便于粉碎,并使药物中铁离子溶出物增加,易于体内吸收,促进体内造血系统功能。
煅法

煅淬的原理:药物在受热膨胀后立即投入淬液中迅速冷却,则药物表面的晶格迅速缩小,内部晶格继续处于膨胀状态,从而产生晶格间的裂隙。再煅再淬,淬液浸入裂隙继续冷却,产生新的裂隙,经过反复煅淬,晶格间完全裂解,因此达到质地酥脆的目的。
2.目的
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
使药物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清除药物中夹杂的杂质,洁净药物。
3.煅淬的原理
煅淬法适用的药物有两种。
两种:(1)质地过于坚硬,用明煅法高温煅烧后仍然无法达到质地疏松的矿物药,如代赭石、自然铜、磁石等。(2)由于临床需要而应煅淬的药物,如阳起石、炉甘石等。
含结晶水的矿物药,一般采用敞锅煅法,在炉口上煅至水汽散尽。
动物的贝壳、化变色。
质地坚硬,不含或少含结晶水的矿物药,一般直接置于炉火中武火煅至红透。
煅淬法
1.定义
将净制破碎后的药物直接置于无烟炉火上或置于耐火容器内,在炉火中武火煅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称为煅淬法。将煅至红透后的药物立即投入液体辅料中使之骤然冷却的操作工艺称为淬,所用的液体辅料称为淬液。常用的淬液有米醋、黄酒、水和药汁等,各按临床需要而选用。
一些矿物药煅淬前后,矿物组成或化学成分发生多方面的变化。详细说明
4.注意事项
煅淬的质量要求为反复几次,使液体辅料吸尽,药物全部酥脆为度。
扣锅煅法
1.定义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于密封的加热容器中,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又称为密闭煅、闷煅、暗煅等。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质地过于坚实,不易炒透(久炒易燃烧)的药物如棕榈;或是质地疏松轻飘,炒炭易于飞扬、着火、灰化及易放出刺激性气体的药物如血余、干漆、灯心等。
2021年中药炮制学煅法整理

2021年中药炮制学煅法整理明锻法:白矾:【方法】:取净白矾,敲成小块,置煅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熔化,继续煅至膨胀松泡呈白色蜂窝状固体,完全干枯,停火,放凉后取出,研成细粉。
【注意事项】:1、一次性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不要搅拌。
易使白矾呈焦黄色。
制枯矾时常出现煅制不透的现象。
2、煅制温度宜控制在180℃~260℃之间(脱水与刺激性)。
3、煅制时忌铁器(颜色与含量)。
【作用】:生品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
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
制品酸寒之性降低,涌吐作用减弱,增强了收涩敛疮、止血化腐作用。
石膏:【作用】:生品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制品缓和大寒之性,免伤脾阳,清热泻火之功减弱,增加了收湿、生肌、敛疮、止血的功能。
龙骨:明煅。
生:镇静安神、收敛固涩的功能。
煅:收敛固涩、生肌的功能。
煅后增加了钙离子的煎出率。
牡蛎:明煅。
生: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的功效。
煅: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了收敛固涩的作用。
石决明:明煅。
生: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能。
煅:咸寒之性降低,平肝潜阳的功效缓和,增强了收敛固涩、明目的作用。
煅淬法:【药物】:适用于质地坚硬,经过高温仍不能疏松的矿物药及临床上因特殊需要须煅淬的药物。
自然铜:淬液:醋。
药物:二硫化铁。
代赭石:淬液:醋。
药物:氧化铁。
磁石:淬液:醋。
药物:四氧化三铁。
炉甘石:淬液:水。
药物:碳酸锌。
阳起石:淬液:酒。
药物:碱式硅酸镁钙。
扣锅煅法(闷煅、暗煅):【操作方法】:将药物置于锅中,上盖一较小的锅,两锅结合处用盐泥或细砂封严,扣锅上压一重物,防止扣锅底部贴一白纸条或放几粒大米,用武火加热,煅至白纸或大米呈深黄色,药物全部炭化。
10中药炮制学第13章煅法

中药炮制学
7.注意事项 1)宜反复进行,至淬液被吸尽,药物全部酥 脆为度 2)根据药物性质,控制好煅制温度和时间, 避免生熟不均。 3)淬液种类和用量:根据药物性质和煅淬目 的而定。
中药炮制学
(一)自然铜
[来源]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 黄铁矿的矿 石,主要 含二硫化铁。黄铁矿又称“ 愚 人金”(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 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
中药炮制学
[炮制作用与应用] 牡蛎:咸微寒,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 坚散结。 1.生牡蛎:偏于镇惊安神,潜阳补阴,散 结。——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 疬痰核,癥瘕痞块。 2.煅牡蛎: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 痛吐酸。
中药炮制学
其他常用明煅的药物
药名 龙骨 品种 龙骨(碾碎) 煅龙骨 (明煅) 石决 明 石决明(碾碎) 煅石决 (明煅) 炮制作用 生用镇静潜阳作用较强,用于怔忡多梦, 惊痫,眩晕。 增强收敛固涩、生肌功效,用于自汗,盗 汗,遗精,带下,崩漏,久泻,久痢,疮口不 敛。 长于平肝潜阳,用于头痛眩晕,惊痫抽搐等。 咸寒之性降低,平肝潜阳作用缓和,增强固涩 收敛、明目作用,用于目赤,青盲雀目,或痔 漏成管等。
中药炮制学
[炮制作用与应用] 白矾:酸涩寒,解毒杀虫,清热消痰,燥湿 止痒。 1.白矾:外用解毒止痒,常制成散剂、洗剂 、含嗽剂。内服清热消痰,止血止泻。用 于 癫痫、中风。 2.枯矾:酸寒之性降低,涌吐作用减弱,增 强 收涩敛疮、止血化腐、生肌 作用。用 于湿疮湿疹,阴痒带下,久泻,便血等。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学
第三节 扣锅煅法
1.含义:药物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煅烧成炭 的方法。又称扣锅煅法、暗煅法、密闭煅 法。 2.特点:密闭煅制,即在缺氧条件下进行。 3.扣锅煅目的 1)改变性能,产生新疗效,增强止血作 用。 2)降低毒性
中药炮制-第十一章

五、注意事项
1、明煅时,应将药物大小分档,以免煅制时生熟不均。
2、锻制过程中宜一次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以免出现 夹生现象。
3、锻制温度、时间应适度。过高,药材易灰化;过低, 则锻制不透。有些药物在煅烧时产生爆溅,可在容器上 加盖(但不密闭)以防爆溅。 4、不同的药物煅后应有相应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枯矾——取净白矾,敲成小块,置煅锅内,用
武火加热至熔化,继续煅至膨胀松泡呈白色蜂
窝状固体,完全干燥,停火,放凉后取出,研
成细粉。
注意事项:
1、一次性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不要搅拌。
易使白矾呈焦黄色。制枯矾时常出现锻制
不 透的现象。
2、锻制温度宜控制在180-260℃之间,不应 盖锅,以免影响水蒸发。 3、煅锅不应是铁锅等金属容器,传统上用砂 锅,防止腐蚀。 4、生品半透明,煅后白色蜂窝状,无光泽,
【历史沿革】汉代多见“碎”的炮制方法,以生
品入药。唐代率先提出“煅”法, 现行生用较多,亦有煅用。
生石膏
石膏粉
【性味归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 毒、泻火。
石膏—【炮制方法】
1、生石膏 —— 取原药材,洗净,晒干, 敲成小块,除去杂石,碾成细粉。 2、煅石膏 —— 取净石膏块,置无烟炉火或
增加,促进人体造血功能,增加造血速度。
代赭石
【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石赤铁矿的矿石, 主含三氧化铁。
【历史沿革】:汉代已记载有“碎”法。
宋代提出“凡使,幷用火煅,醋淬七遍, 捣研水飞令极细,方入药用。”
代赭石
代赭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