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工况调节
水泵运行工况及工况调节

泵的出水量。
举例: 如图所示为五台泵并联工作的情况。
H
1
2
34
1台 2台
3台
5 4台
管道特性曲线 5台
O
Q1
Q2
Q3 Q4
Q5
Q
100
190
251 284 300
注意:在泵站设计中,如果所选水泵是以经常单独运行 为主的,并联工作时,要考虑到各单泵的流量会减少的,扬 程是会提高的。如果选泵时是着眼于各泵经常并联运行的, 各单泵单独运行时,相应的流量将会增大,轴功率也会增 大。
(2)绘制需能曲线
H=HST+SDFQI2+SFGQ =HST+SDF(Q/2)2+SFGQ2 =HST+(1/4SDF+SFG)Q2
点绘 DFG 管(或EFG )管道的特性曲线。
(3)求工况点
(Q-H)1+2与H=HsT+(1/4)SDF+SFG)Q2的交点E, 即为并 联工作的工况点,过E点作Q轴的平行线,与单泵性能曲线的
η = 1+2
QH QH
P1 P2
管道布置是否对称的工程处理: (1)从工程实际看,只有两泵离汇流点的距离相差较
大,而又并联工作时,才作不对称处理。 (2)北方井群系统,从水泵工况来说:相当于几台水
泵在管道不对称的情况下并联工作,应作不对称处理。一 般来说是各井间的吸水动水位不同,可以选取一个共同的 基准面,在静扬程计算时,做相应的修正 。
(Q-H)’’ ;
2) EG管道系统特性曲线可用H=ZG-SEGQ2 计算, 即Q-∑hEG
3)工况点:M为工况点:
水泵工况:Q=Qp , H=H’p F池工况: Q=Qk G池工况:Q=Qp+Qk=QM
6水泵与水泵站9.23(水泵运行工况及工况调节)2.7

将模型泵的Hm=1m,Qm=0.075m3/s代入
ns
3.65n Q H
3 4
注:(1)Q和H是指水泵最高效率时的流量和扬程,也即
水泵的设计工况点。 (2)比转数ns是根据所抽升液体的容重γ=1000kg/m3 时得出的。 (3)Q和H是指单吸、单级泵的流量和扬程。 (4)比转数不是无因次数,它的单位是“r/min”。
H
(Q-H)
(Q-H)Ⅰ
Ⅱ
(Q-H)'Ⅰ+ E
Ⅱ
Ⅰ’ Ⅱ’ HⅡ Ⅱ’’ Ⅰ’’ QⅠ
Q-ΣHBD
QⅡ
ΣH
Q-ΣHAB Q-ΣHBC
Q
4、如果两台同型号并联工作的水泵,其中一 台为调速泵,另一台是定速泵。
在调速运行中可能会遇到两类问题: (1) 调速泵的转速n1与定速泵的转速n2均为已知,试 求二台并联运行时的工况点。其工况点的求解可按不 同型号的2台水泵在相同水位下的并联工作所述求得。
2.7 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行工况
2.7工况点
水泵瞬时工况点:水泵运行时,某一瞬时的 出水流量、扬程、轴功率、效率及吸上真空高度 等称水泵瞬时工况点。 决定离心泵装臵工况点的因素 (1)水泵本身型号; (2)水泵实际转速; (3)管路系统及边界条件。
泵所在的管路状况1
以图所示的输送系统分析,两液面恒定管道 直径不变。则提升液体时,泵所需提供的扬 程:(列柏努利方程)
He=△Z+ △P/ ρg + △u2/2g+∑hf 用管道中水头损失及扬升液体高度计算时: ( H=Hst+ ∑h ) 由于∑hf =SQ2, 上式可化成: He =K+ SQ2
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网络教育040107泵与压缩机-20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泵与压缩机》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简述题1.简述离心泵工况调节方法,说明较为节能实用的工况调节措施。
2.简述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说明较为重要的性能参数。
3.简述离心压缩机的喘振工况和堵塞工况,说明对离心压缩机性能影响较大的特殊工况。
4.简述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调节方法,说明较为实用有效的调节方法。
二、计算题1.一台离心泵流量Q1=50.0 m3/h,扬程H1=32.0 m,功率N1=6.4 kW,转速n1=2900 r/min。
求离心泵转速调节至n2=1450 r/min时的流量Q2(m3/h)、扬程H2(m)和功率N2(kW)。
2.一台离心水泵,泵装置吸液面压力p A=90000 Pa,水饱和蒸汽压力p v=4240 Pa,泵安装高度H g1=4.0 m,水密度ρ=1000 kg/m3,吸入管阻力损失h A-S=2.751 m,泵本身汽蚀余量Δh r=2.5 m。
求泵装置有效汽蚀余量Δh a(m),并判断离心泵装置是否发生汽蚀现象。
3.一台多级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第一级理论能头H T=45113.0 J/kg,内漏气损失系数βl=0.015,轮阻损失系数βdf=0.030,有效气体流量m=25200 kg/h。
求离心压缩机第一级的总功率H tot(kW)。
4.一台多级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第一级进口气体温度t s=20.0 ℃,进口气体速度c s=30.0 m/s,出口气体速度c d=70.0 m/s,级总能头H tot=47355 J/kg,空气绝热指数k=1.40,气体常数R=288 J/kg·K。
求离心压缩机第一级出口温度t d(℃)。
5.一台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单级三缸单作用结构型式,压缩机容积系数λv=0.739,系数λp λT λl =0.850,转速n=1460 r/min,气缸直径D=0.115 m,活塞行程S=0.070 m。
求往复压缩机的排气量Q(m3/min)。
离心泵串并联及工况调节综合实验

离心泵串并联及工况调节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绘制两台离心泵串联运行工况调节图;
2.绘制两台离心泵并联运行工况调节图(共用管路节流调节方式):
二.实验装置
1.离心泵、电动机、管路系统(包括管路、阀门、水箱等);
2.真空表、压力表;玻璃转子流量计
三.实验原理
离心泵实验系统布置图如下图
图1 离心泵实验系统布置图
1—电动机;2—离心式水泵;3—压力表;4—转子流量计;5—2”弯头;6—真空表
7—三通;8—闸阀;9—水箱;;10—逆止阀
四.实验步骤
1.检查管路是否接好,流量计中水是否充满。
2.离心泵阀门全开,联好线路,打开电源开关。
3.将管路调制离心泵串联运行,稳定后,从小到大调节阀门开度,观察记录压力表,真空表和流量计的读数,流量每次增加3~5格,共做十一次。
4.将管路调制离心泵并联运行,稳定后,从小到大调节共用管路阀门开度,观察记录压力表,真空表和流量计的读数,流量每次增加3~5格,共做十一次。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原始数据
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水池距离地面高度: cm;
测试水温:t= ℃;该温度下水的密度:ρ= kg/m3(查表);
1#离心泵出口截面中心与进口截面中心的高度差∆z= m;
2#离心泵出口截面中心与进口截面中心的高度差∆z= m;
2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表2
3.两台离心泵串联运行工况调节图
4.两台离心泵并联运行工况调节图(共用管路节流调节)
六、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禁止沙粒抽进泵体。
2.长期停用时,开启前请先拨动叶片,确定转动灵活再接电源。
3.越冬前,请排净泵内积水一方冻裂。
单台离心泵工况调节方式分析

通 常 ,在 工艺 设计 和生 产实 践 中 ,离心 泵
的 流 量和 扬 程 可 能 会 比管 路 中要 求 的偏 大 ,或 者 由于生产任务 、工艺要求发生变化 ,需对泵 的运
时流量连续,可 以在某一最大流量与零 之间随意
调 节 ,且 无 需额 外 投 资 。但节 流 调节 是 人 为 增 加 阻力 ,造成扬程损失 ,能量利 用率差 ,泵 的效率
. 5 3 .
1 . 2旁 路 调节
H / m
旁 路 调 节 是 将 泵 排 出 的液 体 , 一 部 分 通 过 旁 路 引入 到 其 它 装 置 或 重 新 引 回吸 液 池 ,从 而 使 泵 输 送 到装 置 的 流 量 得 到 调 节 的方 法 。旁 路 调 节 实
质上是通过 改变管路特性 曲线的位置来改变泵 的 工作点。如图2 所示 ,设主管路、旁路 的管路特性 分别为 ( Q~h ) 、 ( Q~h ): ,则 并 联 后 的管 路 特 性 为 O~h 。 当 旁 路 调 节 阀 完 全 关 闭时 ,Q~ H 曲线与 ( Q~h )。 曲线 的交 点 为M ;旁 路 调 节 阀 打开 时 ,Q~ H曲线 与 Q~h 曲线 的交 点为 M。按 分 支 管 路 中求 各 管 路 流 量 的方 法 ,过 M点 做 水 平 线 交 ( Q~h ) 于A 。 点,交 ( Q ~h ): 于A : 点 ,则通 过 主管路、旁路 中的流量分别为Q 、Q 主管 路 中 的 流 量 比关 闭旁 路 阀 时 主 管 路 中的 流 量 小 , 所 以 ,流 量 得 到 了调 节 。 这 种 调 节 方法 虽 然 操 作 中较 为 简 单 方 便 ,但 旁 路 中 的 流 量 仍 需 要 消 耗 泵 功 ,经 济 性 较 差 。仅 适 宜 比转 数 较 大 、 扬 程 流 量 曲线较 陡的情况 采 用 。
第四章 离心泵工作特性及相似定律_13

思考题
流体在离心泵叶轮中有哪几中运动速度?这些速
度之间的关系如何?速度三角形是如何得到的?
速度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和那些因素有关?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这些参数又有那 些名称,相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泵内存在哪几中损失?这些损失的原因分别是什
么?如何减小这些损失?
菜单
第三节
离心泵的工作特性
低比转数泵
菜单
Q' F ' 2 c' r 2 D ' 2 ; Q F2 c r 2 D2 ' H' D2 2 ) ; ( H D2 ' P' D2 3 a ( ) Pa D2
高比转数泵
切割状态曲线及切割高效工区
菜单
4 输送粘性液体式离心泵性能曲线的换算
菜单
思考题
什么是离心泵的性能曲线?说明每条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和 特点。 什么是泵的相似定律、比例定律和切割定律? 什么是比转数?为什么可用比转数对泵进行分类?
什么是气蚀现象?它对泵的工作有何危害,如何防止气蚀
的发生? 什么是有效气蚀余量,必需气蚀余量,允许气蚀余量和临 界气蚀余量?它们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有效气蚀余量,必需气蚀余量,允许气蚀余量和临
泵制造厂对轴承的温度有规定滚动轴承的温升一般不超 过40℃,表面温度不超过70℃,否则就说明滚动轴承内 部出现毛病,应停机检查。如果继续运行,可能引起事 故。对于滑动轴承的温度规定,应参阅有关泵的技术文 件,处理方法与滚动轴承一样。 泵转子的不平衡,结构刚度或旋转轴的同心度差,都会 引起泵产生振动。因此在泵运转时,用测振器在轴承上 检查振幅是否符合规定。 为了保证泵的正常运转,叶轮的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不 能超过规定的数值,否则会影响转子不平衡,产生振动。
离心泵的工作特性和工况调节

② 切割叶轮外径:没有附加能量损失;只能作计算后长期调节,切割 后不能复原,可变泵的特性工况调节
③ 泵的串并联:流量和扬程调节范围宽,操作灵活。
六 离心泵的不稳定工作
低ns的离心泵H-Q特性呈驼峰状,这种特性曲线与管 路特性可能有两个交点M、M1,理论上都是工作点。
3、管路特性 h = hp + kQ2
4、工作点及其调节
• 管路特性调节:包括管路节流调节、旁路调节; • 泵的特性调节:包括改变工作转速、切割叶轮和串并联
等。
五 离心泵运转工况的调节
1 管路特性调节
③ 静液面变化调节:管路特性上下移动,也可达到调节目的,吸排液 罐中压力及液位变化。
五 离心泵运转工况的调节
2 改变泵的特性工况调节
① 改变工作转速:此法没有节流引起的附加损失,比较经济;取决于 原动机能否变转速,汽轮机、燃气轮机和电机变频等应用。
五 离心泵运转工况的调节
第六节 离心泵的工作特性和工况调节
在泵的实际运行中,泵和管路一起组成系统,系 统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两个定律。泵和管路任一 方变化,均会引起系统工作参数变化。
一 离心泵的工作特性
1 固定转速泵的工作特性
H = a − bQ2−m
2 叶轮直径变化后泵的工作特性
H
=
a
D D0
−
b
D D0
m Q2−m
四 顺序输送时泵的特性
• 同一管道按顺序输送两种不同的油品; • 两种油品的粘性和密度都不同,设定ρB>ρA; • A和B油品的管路特性曲线分布为I和Ⅱ,泵所需
的能头不同。
五 离心泵运转工况的调节
改变运转泵的工作点称为工况调节。工作点是与管路特性的 交点,任何一曲线变化,工作点随之变化。
离心泵常用调节方式

离心泵常用调节方式离心泵在水利、化工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对其工况点的选择和能耗的分析也日益受到重视。
所谓工况点,是指水泵装置在某瞬时的实际出水量、扬程、轴功率、效率以及吸上真空高度等,它表示了水泵的工作能力。
通常,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可能会与管路系统不一致,或由于生产任务、工艺要求发生变化,需要对泵的流量进行调节,其实质是改变离心泵的工况点。
除了工程设计阶段离心泵选型的正确与否以外,离心泵实际使用中工况点的选择也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能耗和成本费用。
因此,如何合理地改变离心泵的工况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油桶泵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把电动机高速旋转的机械能转化为被提升液体的动能和势能,是一个能量传递和转化的过程。
根据这一特点可知,离心泵的工况点是建立在水泵和管道系统能量供求关系的平衡上的,只要两者之一的情况发生变化,其工况点就会转移。
工况点的改变由两方面引起:一.管道系统特性曲线改变,如阀门节流;二.水泵本身的特性曲线改变,如变频调速、切削叶轮、水泵串联或并联。
下面就这几种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一、阀门节流改变离心泵流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调节泵出口阀门的开度,而水泵转速保持不变(一般为额定转速),其实质是改变管路特性曲线的位置来改变泵的工况点。
如图1所示,水泵特性曲线Q-H与管路特性曲线Q-∑h的交点A为阀门全开时水泵的极限工况点。
关小阀门时,管道局部阻力增加,水泵工况点向左移至B点,相应流量减少。
阀门全关时,相当于阻力无限大,流量为零,此时管路特性曲线与纵坐标重合。
从图1可看出,以关小阀门来控制流量时,水泵本身的供水能力不变,扬程特性不变,管阻特性将随阀门开度的改变而改变。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流量连续,可以在某一最大流量与零之间随意调节,且无需额外投资,适用场合很广。
但节流调节是以消耗离心泵的多余能量(图中阴影部分)来维持一定的供给量,离心泵的效率也将随之下降,经济上不太合理。
二、变频调速工况点偏离高效区是水泵需要调速的基本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心泵的H和Q是由泵的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的交 点——工况点所决定 在船上,各种冷却水泵、锅炉给水泵、凝水泵、货油泵 等,工作中往往需要调节流量,也就是说需要改变泵的 工况点,称为“工况调节” 工况调节可借改变泵的特性或管路特性来实现,船用泵 常用的工况调节方法有以下几种:
选择题
离心泵叶轮的平衡孔开在
上。
A 前盖板 B 后盖板 C A+B D A或B
离心泵起动一段时间后仍不排液,但吸入真空表显示较大 的真空度,其原因是 。
A 引水失败 B 转速过低 C 叶轮反转 D 吸入阻力过大 .
离心泵发生汽蚀时,采取的应急措施可以是
A 关小排出阀 B 关小吸入阀 C 开大旁通阀
吸人指示较大真空
3-6-6离心泵常见故障的分析
液体进人泵内,排出压力上升,但小于正常值
原因可能在泵的方面
如叶轮松脱、淤塞或严重损坏;转速太低或转向弄反。
若封闭排出压力正常
如管路静压太大 并联使用时另一台泵扬程过高 排出阀未开 先开泵壳上的放气旋塞 然后开吸人阀向泵内灌水 如起动后封闭排压不足,有可能是灌人的舷外水含气 泡过多,以致起动后气体分离而聚于叶根不易冲走
1.节流调节法 增加或减小离心泵排出阀的开度,可使流量增大或减小,称为 节流调节
节流调节法
增或减泵排出阀开度, 可使Q增大或减小 图示为节流调节工况
随着排出阀开度的减小, 管路曲线变陡 R-R1,工况点A-A1, Qa-Q1, P降低,Hs增大。 原管路所利用的扬程仅 为H’1
要求型号相同的泵并联
3-6-2 离心泵的串联工作
提高H 串联时 各泵Q相等 总H等于串联泵H之和 串联H线可按“相同Q下各 串联泵的H迭加”原则,由 H1、H2迭加而成 工况点是H与R的交点(A) 各泵额定Q应相近,否则不 能使每台泵都处于高效率区。 串联在后面的泵其吸、排P较 高,应注意密封情况和强度
1.起动、运行和停车的注意事项
(1)盘车
新装,检修后及停用时间长,起动前应手转联轴节1~2转 检查是否有卡阻、过紧、松紧不均或异常声响 使滑油进入各润滑部位 发现异常现象,必须予以排除,然后才能起动 轴承过早损坏大多是由于缺油或滑油变质造成 起动前和运转中都要注意检查润滑状况 初次使用,轴承应充注适量的洁净润滑油或润滑脂 用油环润 滑的轴承,油环应被浸没约15mm左右 用润滑脂润滑的轴承,加油量应占轴承室容积的1/2 -1/3 润滑油应避免混入水和杂质 运转时轴承温升不应超过35℃,外表温度不宜超过75℃。
也能实现节流调节 但使泵吸人压力降低,可能产生气穴现象,甚至失吸 故应慎用。
3-6-1 回流调节法
改变回流阀开度 改变从排出口流回吸 人管路流量Q4 以调节主管的Q3 回流阀全关(A1) 仅向主管供水 回流阀开启(A) 同时向主和回流管供 水 R2-回流管特牲 R1-主管特牲 R-并联管特牲(由H 相等,Q相加而来)
有流注吸高的泵引水
3-6-6离心泵常见故障的分析
2.流量不足
属于管路方面的原因是
管路静压(排出高度或排出液面压力)升高或排出管 阻力变大。
属于泵的原因是
转速不够 阻漏环磨损,内部漏泄增加 叶轮破损或有淤塞 吸人管或轴封漏气 吸人管浸入液体中太浅以致吸人了气体 泵工作中发生了汽蚀现象等。
被输送液体的υ在10~20mm2/s时,泵性能曲线的变 化很小,υ影响可忽略不计 当被输送液体的粘度为30~50mm2/s时,Q一H曲线 与输水时仍很接近,但Q一P曲线则升高较明显 当液体粘度大于50mm’/s时,则Q一H、Q一P、Q一 曲线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
3-6-4 离心泵输送粘性液体
3-6-1变速调节法
能在较大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效率
比节流调节、回流调节都好
而且降速不会引起汽蚀 但仅适合于可变速原动机 近年来在某些船上,已采用变频交流电动 机拖动主海水泵,实现了变速调节
3-6-2 离心泵的并联工作
并联可以增加Q Q增大,流阻增大
每台泵比单独工作时H 提高、Q减小 并联后的Q达不到各泵 单独工作时Q之和。 总Q为两泵在并联工作H 下各自Q之和 可按“每一扬程下并联 泵流量迭加”的原则, 求出泵并联后的扬程特 性曲线H
名词解释 (2)
离心泵的闭式叶轮,离心泵的开式叶轮, 离心泵的半开式咋轮,自吸式离心泵,离 心泵的相似条件,泵的有效汽蚀余量,泵 的必需汽蚀余量, 闭式旋涡泵,开式旋 涡泵,旋涡泵的闭式叶轮,旋涡泵的开式 叶轮,旋涡泵的开式流道,旋涡泵的闭式 流道,喷射泵的喉嘴距,喷射泵的引射系 数(流量比)u;喷射泵的1陆界引射系数u, 喷射泵的扬程比:喷射泵的喉嘴面积比m, 喷射泵的效率。
离心泵的叶轮切割
当Q和工作H超出实际 需要,用切割叶轮法
降低泵的特性曲线 使工况参数改变 从而节省功率
厂家常将原型叶轮车削 外径后制成派生型号 叶轮切割后的特性曲线
由切割定律计算 经验公式计算 实验的方法得到
3-6-4 离心泵输送粘性液体
参数和性能曲线,是20°C水试验得出 当液体υ较大时,会造成大的能量损失,因而会 使泵的Q、H减小,降低,P和ha增大
通过调节转速改变泵的特性,称为变速调节。 当离心泵的转速n变为n’时
几何相似;符合相似三定律 由于几何尺寸未变,相似定律表达为
Q n H n P n ; ; Q' n' H ' n' P' n'
2
3
根据比例定律,可按泵在定速特性曲线上的各 点求出在另一转速时的参数,从而作出在转速n’
(2)润滑
3-6-5 离心泵的使用和检修
(3)冷却
对设有填料箱水封管、水冷轴承、水冷机械轴封或 具有平衡管、平衡盘的离心泵
注意其相应水管路是否畅通 检查冷却水量和水温。
(4)封闭起、停
闭排出阀运转时功率最低 但泵封闭运转的时间不能过长(液体发热 ) 泵反转时不能建立正常排压 故新泵或检修后初次起动时,应判别转向
并联时泵工作H相同
3-6-2 离心泵的并联工作
A、B及C则分别为每台 泵单独及两泵并联工作 后的工况点 并联时
Q> Q1, Q > Q2 但Q<Q1+Q2 因为并联时Q增大,流 阻增高,泵是在比单独 工作时更高H下工作, 因而每泵的流量Q’1, Q’2,都比Q1,Q2减小
如叶轮的裂纹或腐蚀孔眼不太严重
如叶轮进口处偏磨不太严重
3-6-5 离心泵的使用和检修
(2)泵轴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予换新
产生裂纹 严重磨损而不能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 弯曲严重无法校直
3-6-5 离心泵的使用和检修
(3)泵体
泵体可能出现裂纹 可用手锤轻敲听其有否破哑声来判断 必要时可用放大镜查看 或在可疑处浇上煤油,然后擦干再涂以白粉,再轻击 壳体让煤油渗出,以显示裂纹 如裂纹发生在不承受压力地方
装有两只径向止推轴承的立式泵,用“背靠 背”安装 轴承的内圈和轴通常采用过渡配合
安装前在热油里加热到150℃左右 装轴承的轴表面最好经过淬火处理 轴承外圈与安装处常为过渡配合或滑动配合
滑动轴承间隙应定期检查和调整。
3-6-6离心泵常见故障的分析
1.起动后不能供液
(1)“引水”装置失灵 例如初次使用的自吸离心泵未向泵内灌水,水环真空泵端 面间隙过大等 (2)吸人管或轴封漏气。 (3)吸人管露出液面, (1)吸高过大 从真空容器吸人则可能是流注高度太小或吸人液面真空度 过大。 (2)吸人管流阻过大,例如滤器堵塞。 (3)吸人管不通 例如吸人阀未开、底阀锈死或吸人管堵塞等。 (4)吸人液体温度过高 以致“允许吸上真空度”过小
(5)检查转向
3-6-5 离心泵的使用和检修
(6)避免干转
转动部件与固定部件的间隙大都很小,或直接接触 (如轴封) 干转时可能造成严重磨损、发热甚至抱轴 自吸式离心泵,初次起动也要灌液 某些自带真空泵的离心泵起动时可能干转,应限制其 自吸时间,不宜采用机械轴封 停用时,如环境温度在0℃以下,即应放残液 长期停用的泵,应在外露的金属加工面上涂防锈油
液体υ>20mm2/s时,泵的Q、H、P都将开 始变化,性能曲线也需相应变换 将泵输水时的特性曲线直接换算成输送粘 性液体时的特性曲线,方便 图示为液体υ变化时曲线的变化
图中虚线为粘度增大后 υ增加,H降低 R增加,故Q减少更多(扬程和功率则变化较小)
3-6-5 离心泵的使用和检修
。
D 开大排出阀
会使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减少的是 离心泵的比例定律,指的是 。
。
A 降低转速 B 增加吸高 C 排出液面压力增大 D 所送液体温度降低 A 泵切割叶轮后的特性变换 B 泵排送不同密度液体时的特性变换 C 泵排送不同粘度液体时的特性变换 D 泵变速时的特性变换
3-6-1变速调节法
可在裂纹两端各钻一个直径约3mm的不穿透的小孔
如裂纹出现在承压的地方
应进行补焊 禁止用堵塞、敲击等办法修补受压铸件的缺陷。
受压铸件,水压试验压力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5倍, 试验时间不少于10min,铸件表面不得有渗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