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调整
电压调整的方法有哪些

电压调整的方法有哪些电压调整是指调整电路中的电压值,以满足特定需求的过程。
电压调整常用于电力系统、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压调整方法:1. 变压器调整:变压器是一种最常见的电压调整设备。
通过改变变压器的绕组比例,可以实现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相互转换。
变压器可以升压、降压或保持输入电压不变。
2. 变频器调整:变频器是一种通过调整电压频率来实现电压调整的设备。
它可以将电源频率转化为可调变的频率,从而改变电压的大小。
变频器常用于电机调速、照明系统和电源供应等应用中。
3. 脉宽调制:脉宽调制是一种通过改变脉冲宽度的方式来实现电压调整的方法。
通过控制脉冲宽度,可以改变脉冲信号的平均电压值。
脉宽调制广泛应用于功率电子、直流-直流变换器和交流-直流变换器等系统中。
4. 自动稳压器调整:自动稳压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压调整装置。
它通过对输入电源的电压进行检测,并相应地调整输出电压来实现稳定的电压输出。
自动稳压器可根据负载变化和输入电压波动自动调节输出电压,以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5. 电容器调整:电容器是一种用于调整电压的被动元件。
通过在电路中并联或串联电容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总电压。
电容器可以用于电源滤波、电路耦合和电压幅值调整等应用中。
6. 整流器调整:整流器是一种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装置。
通过调整整流器的电路结构和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电压调整效果。
整流器通常用于电力系统、电力负载和电子设备等领域。
7. 变换器调整:变换器是一种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为不同电压等级的装置。
通过调整变换器的变比和工作方式,可以实现电压的调整和转换。
变换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能源转换和电子设备等领域。
8. 开关电源调整:开关电源是一种高效的电源调整装置。
它通过控制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使输入电压在开关元件导通和关断的过程中产生变化,从而实现电压调整。
开关电源常用于电子设备、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等应用中。
9. 反馈调整:反馈调整是一种通过引入反馈电路来实现电压调整的方法。
电压调整率公式

电压调整率公式电压调整率公式是电子工程中常用的一个公式,用于描述电压稳定性的指标。
在电力系统、电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备测试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压调整率公式的含义、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一、电压调整率公式的含义电压调整率是指电压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用于衡量电压稳定性的指标。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调整率是评估电力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压调整率的计算方法是通过测量电压的变化量,并除以时间来得到。
其公式为:电压调整率 = (V2 - V1) / t其中,V2为电压的终值,V1为电压的初值,t为时间间隔。
三、电压调整率的实际应用1. 电力系统中,电压调整率常用于评估电力质量,特别是在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中。
通过测量电压调整率,可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稳定,是否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2. 电子电路设计中,电压调整率是评估电路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设计电路时,需要考虑电压调整率的要求,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电子设备测试中,电压调整率常用于测试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
通过测量设备的电压调整率,可以评估设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
四、电压调整率公式的注意事项1.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间隔来计算电压调整率。
时间间隔过短会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时间间隔过长则无法反映电压变化的快速性。
2. 在计算电压调整率时,需要确保电压的测量精度和时间的精确性。
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对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3.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压调整率与电路参数、电源负载等因素的关系。
不同的电路和负载条件下,电压调整率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五、总结电压调整率公式是电子工程中常用的一个公式,用于描述电压稳定性的指标。
通过测量电压的变化量和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电压调整率。
电压调整率在电力系统、电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备测试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间隔、确保测量精度和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PPT课件

V VV
imax max
min
电力系统分析
35
例
简单电力网电压损耗
电力系统分析
36
电力系统分析
37
只满足i节点负荷时,中枢点电压VO应维持的电压为
0~ 8h
VO Vi VOi
(0.95~1.0)5VN0.0V 4N (0.99~1.0)9VN
8 ~ 24h
VO Vi VOi
电力系统分析
25
5.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SVG的优点:响应速度快,运行范围宽,谐波电 流含量少,尤其重要的是,电压较低时仍可向系 统注入较大的无功。
电力系统分析
26
5.2.3 无功功率平衡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的基本要求:系统中的无功 电源可以发出的无功功率应该大于或至少等于负荷 所需的无功功率和网络中的无功损耗。
(1)大型发电厂的高压母线; (2)枢纽变电所的二次母线; (3)有大量地方性负荷的发电厂母线。
电力系统分析
32
5.3 电力系统中枢点的电压管理
例:
中枢点
中枢点
图5-16 电力系统的电压中枢点
电力系统分析
33
5.3.2 中枢点电压允许变化范围
中枢点i的电压满足Vimin≤Vi ≤ Vimax 图5-17 负荷电压与中枢点电压
电力系统分析
4
5.1 电压调整的一般概念
(5)系统电压降低,发电机定子电流将因其功率角的增大
而增大。增大到额定值后,使发电机过热,不得不降低出力。
(6)系统电压过低会使电网的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增加,
影响系统的经济运行;过低的电压甚至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
稳定性。
系统无功功率不足,电压 水平低下时,某些枢纽变 电所母线电压在微小扰动 下会迅速大幅度下降,产 生电压崩溃,从而导致电 厂之间失步,系统瓦解, 大面积停电的灾难性事故。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常用方式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常用方式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1、增属无功功率进行调压,如发电机、调相机、开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调压。
2、改变有功功幸和无功功率的分市进行闹压。
如调压实压器、改变变压器分接头调压。
3、改变网络参数进行调压,如串联电容器、投停叶列运行变压器、投停空转或餐然高压纬路调。
按规定的运行电压允许偏差,在电力系统高峰负荷时期将电压中枢点的电压调整到电压曲线上限,在低谷负荷时期将电压调整到电压曲线下限的电压调整方法。
电力系统在高峰负荷时,输电线和变压器的传输功率大,它们的电压损耗也大,用户处的电压偏低;在低谷负荷时,输电线和变压器的传输功率小,它们的电压损耗也减小,用户处的电压偏高。
扩展资料
为了保持较好的供电电压质量、减小用户处的电压变化幅度,要求电力系统实行逆调压。
电力系统实现逆调压应具备的一些条件:
①要有合理的电网结构,尤其是供电网和配电网要根据负荷密度确定合理的供电半径;
②要有充足的、布局合理的无功电源;
③要有足够容量的能进行双向调节(既能发出无功功率,又能吸收无功功率)的无功补偿装置.如调相机、装有并联电抗器的电容器
组、静止无功补偿器等;
④运行中灵活调节电压幅值和相角的设备,如带负荷调压变压器、移相变压器等;
⑤配电网中装设可投切的电抗器。
电压调整的方法有哪些

电压调整的方法有哪些电压调整是指对电路或设备中的电压进行调整、控制的过程。
电压调整的方法主要包括变压器调压、变频调压、电网无功补偿、稳压器调压、开关电源调压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电压调整方法。
1. 变压器调压变压器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输入电压转化成所需输出电压的设备。
当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变压器可以根据设计的绕组比例将输出电压调整到所需电压。
变压器调压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用于将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降低到用户需求的低电压。
2. 变频调压变频器是一种将交流电转化为可调频率交流电的装置。
通过改变输入电源的频率,变频器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整。
变频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工业控制系统、电机调速、空调系统等领域,能够实现输出电压的精确调整。
3. 电网无功补偿电网无功补偿是通过在电网中增加无功功率的装置,用来调整电网的电压。
电网无功补偿设备包括静态无功补偿器(SVC)、静态同步补偿器(STATCOM)等。
这些装置通过调整无功功率的大小和相位,来控制电网的电压稳定,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
4. 稳压器调压稳压器是一种能够稳定输出电压的电子器件,可以根据输入电压的变化,自动调整输出电压,保持输出电压恒定。
稳压器通常采用负反馈控制原理,通过比较器和反馈电路,控制功率晶体管或MOS管的导通与截止,从而维持输出电压稳定。
5. 开关电源调压开关电源是一种将输入电源转化为可调输出电压的电源。
开关电源通过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将输入电源切换为高频脉冲电流,然后通过滤波电路和变压器,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开关电源具有高效率、体积小、质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电压调整方法,还有一些其他调压技术。
例如,通过变压器的自耦变压器调压、电容器的串、并联组合调压、可控整流调压等。
这些方法的选用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和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电压调整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电压稳定性、效率、功率因数等因素。
《电压调整及AVC》课件

AVC系统能够协调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减小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冲 击,提高风电接纳能力。
提升风电场运行效率
通过AVC系统的优化控制,可以减小风电机组的振动和疲劳损伤, 提高风电场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AVC系统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1 2 3
最大功率点跟踪
AVC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并 通过自动调整光伏逆变器的参数,确保光伏电站 运行在最大功率点附近。
02
AVC系统介绍
AVC系统的定义
AVC系统的定义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AVC)是一种基于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理论, 用于自动调节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 率的控制系统。
总结词
详细描述了AVC系统的定义,强调了 其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 理论的特点,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主 要作用。
稳定性优化
通过调整电压来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 性,减少电压崩溃的风险。
环保性优化
在调整电压的同时考虑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如减少碳排放和噪音污染。
灵活性优化
提高电压调整的响应速度和适应性, 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电力需求和供应情 况。
04
AVC系统的实际应用
AVC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压无功优化
AVC系统通过分析电网的实时运 行状态,优化控制无功电源的输 出,确保电压稳定在合格范围内 。
电压调整的目的是确保电力系统的稳 定运行,同时满足用户对电压质量的 要求。
电压调整的重要性
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保障电力用户的安全
电压调整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 保障,如果电压波动过大,会对电力 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电压调整不当可能对用户的电器设备 造成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电压调整的措施

电压调整的措施
针对电压调整的措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压调整措施:
1. 使用变压器:如果需要降低或提高电压,可以使用变压器来调整电压水平。
降压变压器可将高电压转换为较低的电压输出,而升压变压器则将低电压转换为较高的电压输出。
2. 使用稳压器:稳压器是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在输入电压波动时保持输出电压稳定。
可以在需要稳定电压的设备或系统中使用稳压器来确保电压恒定。
3. 调整供电网络:电压调整还可以通过调整供电网络的参数和参数来实现。
这包括调整变压器的连接方式、改变配电线路的电阻和电抗等。
这需要专业的电力工程师进行设计和实施。
4. 使用电压稳定器:电压稳定器是一种设备,可以监测电网电压并在需要时自动调整输出电压。
它通常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等小规模应用,以确保连接的设备和电器得到稳定的电压供应。
5. 定期检测和维护电力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力设备可以确
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导致电压波动的问题。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措施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措施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是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和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下是常见的电力系统电压调整措施:
1.发电机调压器控制:发电机调压器是调整发电机输出电压的关键设备。
通过控制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可以调整发电机的电压,以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2.变压器控制:在输电过程中,变压器起到调整电压的作用。
通过调整变压器的变比,可以实现对电压的调整。
控制系统根据电网的负荷情况来调整变压器的变比,以保持正常的电压水平。
3.无功补偿设备:无功补偿设备,如无功补偿容器和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可以对电压进行补偿控制。
通过投入或退出无功补偿设备,可以调整系统的无功功率,并间接影响电压水平。
4.电力调度和功率平衡:电力系统的运营人员通过电力调度和功率平衡来控制电压。
根据负荷的变化和供需情况,调整发电机出力和负荷调度,以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和电压水平的合理范围。
5.电压稳定控制器:电压稳定控制器是用于监测和自动调整电压的设备。
通过采集电网的电压信息,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自动调整发电机的励磁、变压器的变比以及无功
补偿设备的投入与退出,以维持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好的调节性能 可用于冲击性负荷的无功补偿 维护简单 损耗小,不超过1% 损耗小,不超过1% 应用越来越多
四、无功功率的平衡
系统中功率平衡: 系统中功率平衡:ΣQGC- ΣQL- ΔQΣ=0 电源: 1) 电源:ΣQGC=ΣQG+ΣQC=ΣQG+ ΣQC1 + ΣQC2 + ΣQC3
发电机 调相机 电容器 静止补偿器
2) 负荷: 负荷:
未改善 COSΦ=0.6-0.9 COSΦ=0.6Φ=0.6 规程规定不低于0.9,可按此取QL 规程规定不低于0.9,可按此取Q 0.9,可按此取
变压器 线路电抗 线路电纳
损耗: 3) 损耗: ΔQΣ = ΔQT + ΔQX + ΔQb
4) 无功备用:为最大无功负荷的7%--8% 无功备用:为最大无功负荷的7%--8% 7%-注意: 注意: 系统中无功率平衡的前提是系统的电压水平正常 无功不足时应就地补偿
U
0
电压崩溃
发电机失步
t
3. 电力系统允许的电压偏移 35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负荷 35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负荷 ±5% 10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负荷 10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负荷 ±7% +5%—低压照明负荷 +5% -10% +5%—农村电网 +5% -10% 事故状态下,允许在上述基础上再增加5% 5%, 事故状态下,允许在上述基础上再增加5%,但正偏 移不超过+10% 移不超过+10%
Q
Q +Q
X
Q
Q
P
U
Q
Q
X
U
U
U
异步电机的无功功率特性
综合无功负荷的静态特性
2、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 励磁支路—空载电流I 的百分比值, 励磁支路 空载电流I0的百分比值,约1-2% 空载电流 绕组漏抗—满载时基本上等于短路电压U 绕组漏抗 满载时基本上等于短路电压UK的百分 满载时基本上等于短路电压 比值, 比值,约10% 对多级电压网—相当可观,可达负荷的57% 对多级电压网 相当可观,可达负荷的57% 相当可观 3、电力线路上的无功功率损耗 并联电纳—充电功率∝ 并联电纳 充电功率∝U2,容性 充电功率 并联电抗—感性∝ 并联电抗 感性∝I2 感性 35KV及以下 感性无功 35KV及以下—感性无功 及以下 110KV及以上 110KV及以上 传输功率较大时—感性无功 传输功率较大时 感性无功 传输功率较小时—容性无功 传输功率较小时 容性无功
U
G
U
i
∆U ∆U
m ax m in
= 8% = 3%
∆U ax = 4% m ∆U
m in
∆U ∆U = 2%
m ax m in
= 8% = 3%
+ 5%
1
2
− 3%
+ 5% + 3% − 5% − 7%
2
1
+ 2% − 5%
最大负荷时: =20%,最大负荷时: 最大负荷时:ΣΔUmax=20%,最大负荷时:ΣΔUmin=8% =12%,发电机逆调5% ΣΔUmax-ΣΔUmin=12%,发电机逆调5% 故最终相差7% 7%, 10%的范围内 故最终相差7%,在10%的范围内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
频率调整和电压调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频率唯一 调频 集中调整 只能调原动机功率 电压水平各点不同 调压 调整分散 手段多样(有多种无功电源) 手段多样(有多种无功电源)
分析无功功率和电压分布之间的关系 ﹥﹥有功损耗 有功损耗; 无功损耗 ﹥﹥有功损耗;
PR + QX ∆U ≈ U
2. 偏移的影响 1) 电压过低 发电机: 发电机:U ↘,δ↗,I↗→发电机过热 异步电机: 转差率σ 各绕组I 温升↗ 异步电机:U ↘,转差率σ↗,各绕组I↗,温升↗, 寿命↘ 出力P 起动过程长→ μ ↘,寿命↘,出力P ↘,起动过程长→烧电机 电炉: 电炉:P∝U2 电灯:亮度和发光效率大幅下降 电灯: 2) 电压过低 变压器、电动机铁芯饱和,损耗↗ 寿命↘ 变压器、电动机铁芯饱和,损耗↗,寿命↘ 白炽灯寿命大为缩短 U 设备绝缘受损 严重时,无功不足, 3) 严重时,无功不足, 电压崩溃
二、中枢点的电压管理
1. 电压中枢点的选择 集中负荷的母线作为电压中枢点 大型发电厂的高压母线 枢纽变电所的二次母线 有大量负荷的发电厂母线
Ι
II
2. 中枢点电压与负荷的关系
i
& U
i min
& U & ∆U
ma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in
& S
i
& U
i max
& U & ∆U
min
max
max
& S
min
3. 中枢点电压调整方式 适应:线路长, 适应:线路长,负荷变化大 1.05UN 逆调压 方式: 最大负荷时提高中枢点电压 方式: 最小负荷时降低中枢点电压 1.00UN 难易程度: 难易程度:实现较难 适应:线路不长, 适应:线路不长,负荷变化不大 最大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低一些1.025U 顺调压 方式: 最大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低一些1.025UN 方式: 最小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高一些1.075UN 最小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高一些1.075U 难易程度: 难易程度:最易实现 适应:中型网络, 适应:中型网络,负荷变化较小 常调压 方式:保持在较线路额定高2%-5% 方式:保持在较线路额定高2% 2%难易程度: 难易程度:较易实现
1. 改变发电机端电压调压 发电机电压U 可在95% 105%的范围内保持发额定功 95%发电机电压UG可在95%-105%的范围内保持发额定功 率 发电机直接供电系统(线路不长,损耗不大) 发电机直接供电系统(线路不长,损耗不大) 调节励磁,改变机端电压, 调节励磁,改变机端电压,实现逆调压满足电压的要求 例:
共同点:电 共同点: 容支路 不同点: 电 不同点: 抗器支路
同步频率下感性无功功率电源 C和Lf构成谐振,兼作高次谐波滤波器 Lf构成谐振, 构成谐振 不可控 可控硅—————— 不饱和 可控硅 可控的 直流助磁————— 直流助磁 自饱和———不可控 饱和电抗器 自饱和 不可控
优点: 优点:
电压降受无功功率的影响较大; 电压降受无功功率的影响较大;
无功功率的流动从Uh→UL 无功功率的流动从 由上可以看出:维持电压稳定, 由上可以看出:维持电压稳定,应该尽量减少无 功的传输,采取就地平衡。 功的传输,采取就地平衡。
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无功充足—电压水平较好的必要条件, 无功充足 电压水平较好的必要条件,不时充分条件 电压水平较好的必要条件 调压———合理分布无功,维持电压质量 合理分布无功, 调压 合理分布无功
三、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U
G
k
1
k U
i
2
P + jQ
R+ jX +
忽略:线路对地电容、变压器励磁支路参数、 忽略:线路对地电容、变压器励磁支路参数、横向压降 PR + QX ) / k2 Ui = (UG k1 − ∆U) / k2 = (UG k1 −
U
N
调压比调频复杂,频率系统为一, 调压比调频复杂,频率系统为一,电压不为一 调 压 措 施 改变 电压 水平 改变 电压 损耗 利用发电机调压U 改变励磁电流 利用发电机调压UG—改变励磁电流 改变变压器分接头k 改变变压器分接头k1,k2 改变功率分布(主要是Q 改变功率分布(主要是Q)—使ΔU减少 使 改变线路参数R+jX(主要是X 减少Δ 改变线路参数R+jX(主要是X)—减少ΔU R+jX 减少
2、同步调相机 实质上是只发无 功功率的发电机 运行 不带有功负荷的同步发电机 不带机械负荷的同步电动机
过激运行—向系统发出无功 过激运行 向系统发出无功 欠激运行—向系统吸收无功 容量为过激的50% 向系统吸收无功( 50%) 欠激运行 向系统吸收无功(容量为过激的50%) 平滑调节—既发无功,又可吸收无功 平滑调节 既发无功, 既发无功 装有励磁调节装置时, 装有励磁调节装置时,维持系统电压不变 装有强磁时,故障情况下,调整电压, 装有强磁时,故障情况下,调整电压,维持稳定
优点
消耗一定的有功,容量越小,比重越大(1.5-5%) 消耗一定的有功,容量越小,比重越大(1.5(1.5 小容量单位投资费用大, 缺点 小容量单位投资费用大,宜集中使用 损耗大 水轮机有时作调相运行, 水轮机有时作调相运行,汽轮机较难 内部发热 内部膨胀 增大系统中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3、静电电容器 只能向系统提供无功, QC=U2/XC,只能向系统提供无功,不能吸收无功 可集中使用,可分散使用 可集中使用, 功耗小,0.3%--0.5%(额定容量) --0.5% 功耗小,0.3%--0.5%(额定容量) 调节不是连续的,不平滑, 调节不是连续的,不平滑,调节范围小 电压下降时, QC下降,导致U进一步下降 电压下降时, 下降,导致U 单位容量投资比调相机便宜 4、静止补偿器 电容与电抗并联,配以调接装置, 电容与电抗并联,配以调接装置,可平滑地改变输出 70年代开始使用 有前途的三种类型为: 年代开始使用, 70年代开始使用,有前途的三种类型为: 类型 直流助磁饱和电抗器型 可控硅控制电抗器型 自饱和电抗器型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平衡
概念性问题: 一、概念性问题:
无功电源Q 无功电源QG 无功负荷Q 无功负荷QL 无功损耗ΔQΣ 无功损耗Δ 无功 功率 平衡 运行中的平衡: 运行中的平衡:ΣQG=ΣQL+ΔQΣ 规划中的平衡:无功容量=无功电源功率+ 规划中的平衡:无功容量=无功电源功率+
备用无功电源功率( 备用无功电源功率(7〜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