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汇观后感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引导语:一个一个小的故事折射出的背后的精神、力量不可小觑的,他们做出的贡献,做出的努力,是我们能有目共睹的,也是让我们有了如今幸福生活,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以下是的关于红色故事汇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红军的历史,是中华儿女奋斗的光辉篇章;红军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牢固根基;红军的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真实体现;重温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是激励我们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懈动力。

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是我们学习红色文化最理想的途径,这里面记载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母子皆楷模》、《烈火来升华》、《运筹西柏坡》、《不解南昌缘》……,这些故事都深深地打动着我。在红军长征到达江西于都时,正逢江面涨水,红军过不了江,于都的百姓们就拆下家里的门板给红军做小船,有位年迈七十的大爷居然连自己的棺材板都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就是这艘满载着军民爱心和汗水的小木船帮助红军征服了滔滔江水。解放军战士在进行一江岛战争时,习惯陆地作战的他们,头一回参加水上战争,因为环境的不适应,战士中有的晕船吃不进东西,有的呕吐,有的甚至吐血,尽管身心疲惫,解放军战士依然想尽办法提起精神,全力作战。正是这种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才保证了我军革命史上一次又一次战争的胜利。

每次看《红色故事汇》,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之旅。故事里伟

人的忠告时刻在耳边回荡:“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不能缺失良心;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不能缺失责任;我们可以不聪明,但我们不

能缺失记忆。”追古思今,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年代永远地载入了史册,但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那段革命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重温红色故事让我更加深切地

感受到:只有传承红色精神,真正深入村民,把村民当亲人,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尽管我们的村子还不算富有,但我不畏惧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尽管农村工作烦、苦、累,但历史的足迹告诉我:一切成就

大事业的人,都免不了经历一番挫折。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工作中,我要时刻勉励自己,强党性、重品行,以各地优秀大学生村官为榜样,用满腔的热血和无悔的青春为建设和谐秀美幸福的新农村尽自己的

一份力量。生活中,我同样会以革命前辈为榜样,用自信的勇气来应付一切困难。我相信:即便我不是舵手,也能驾驭命运之舟,在平凡的岗位发出耀眼的光芒,走出一条幸福的康庄大道!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令我非常难忘的文章《飞机遇险的时候》,那时,熟背着课文却不能理解主人公的感情,今天,看完《周总理与放牛娃》这段视频,我非常羡慕放牛娃的生命里有这么一位伟人的出现,当看到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改变了放牛娃的一生的时

候,我突然觉得这不是偶然。一位开国总理,他用智慧与善良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读了这四句诗句,脑海中不断出现于都百姓倾其所有帮助红军渡河的场景,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他把自己家的木板都送给红军后发现红军还需要木板,就坚定的把自己的棺材木也给了红军,还说道:“你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可以连命都不要,我奉献一块棺材木又算得了什么!”这难忘的一幕,让我们看到了红军伟大的长征精神和于都百姓的爱国精神。

《活着的雕像—施奇》一位年轻的生命,为了国家为了共产党英勇牺牲了。她忍着下身溃烂的疼痛,向狱里的每一个人讲述着革命精神,之后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狱内情报队伍。在敌人面前有着不屈的意志和钢铁般的精神的她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榜样,她的灵魂永远是纯洁的!

6月11日,在局党委的组织下,我在井冈先锋网上观看了《红色故事汇》这部红色系列故事片。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次枯燥的学习,但出人意料的是,这部系列片不仅非常生动,而且极其震撼人心、感人肺腑,让我忍不住从第一集看到了最后一集,其中有几集甚至让我感动地流下了泪水。通过观看这些影片,我深深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改革开放的成果来之不易!

在感动的同时,我也思索着,是什么让他们在那样的环境下,依然能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下来,或是以无以伦比的勇气视死如归?

我想,也许答案就是:信仰。是的,无论是为革命、为真理从容赴死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还是在小道上默默思索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无论是在前线和敌人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粟裕,还是隐藏在敌人内部、时刻面临生命危险的郭汝瑰;无论是年方二十、备受煎熬却却不改革命志向的施奇;还是年过半百、带领全家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大妈”葛健豪,等等等等。在他们身上,无不体现了对中国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正是这种信仰,使得即使最平凡的人也拥有了难以置信的力量,从而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燃烧了整个中国大地;使得起初非常弱小的中国共产党最终对内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对外在朝鲜战场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并从文化大革命的阴霾下走出来,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强之路。

然而,进入21世纪,在国家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年代,我们却看到,曾经在一代又一代人内心中无比坚定的信仰,在如今一些人心目中正在开始动摇,甚至消失。有的在权力的迷信中脱离了群众,有的在物质的诱惑下迷失了自我,有的认为马列主义是过时的东西,有的甚至怀疑乃至否定中国的道理选择,中国社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乱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全党,乃至全社会重拾信仰已成为当务之急。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底,党中央先后出台了改进作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习近平同志则进一步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此次推出的《红色故事汇》,便是重温红色经典,重拾革命信仰的杰出之作。

国家需要信仰,个人也是如此。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如同没

有灵魂。我出生在吉安这片土地上,从小沐浴着井冈山革命精神。这部系列故事片,让我对革命先烈们在这里的光辉事迹到由衷的钦佩和自豪,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信仰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面临很多困难和阻力,也会遇到很多诱惑,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支持,很容易浅尝辄止,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或

是经不住诱惑,走向自我堕落的道路。

虽然我还不是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但这次学习更坚定了我加

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今后,我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牢记革命先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仰。也许我的岗位很平凡,但我同样会以高昂的斗志,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出成绩,自觉践行中国梦,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新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xx年5月8号,在罗静伟老师的组织下,电子系党支部开展了观看“红色故事汇”的影片,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也很荣幸地观看了这部影视片。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是由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江西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热土,无数志同道合之士曾在这片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在这片热土上曾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方志敏、贺龙、陈毅等无数革命先辈的足迹,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众所周知,热土江西具有得天独厚、丰富的红色资源。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武装革命斗争的第一枪,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并且建立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及高尚的品质,无不鼓舞和激励着我们。革命先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所建立起来的丰功伟绩,这都是我们为社会主义建设而艰苦奋斗的榜样。井冈山精神、红军精神,更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观看《红色故事汇》,更是激发起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奋斗的进取心。

还记得从小,我们都是观看红色影视剧长大的,比如《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八一起义》等等。当时给我的直接印象就是,共产党员好伟大。而如今再去回顾这些影视片,那份感动依然还在,多了一份对党和革命事业的理解,如果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哪里来的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他们的为革命事业而不甘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无不鼓舞着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我自己的不足,现在只能通过好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好好地学习红色精神,在知识上武装好自己,在行动上向党组织靠近。

《红色故事汇》很好地把以前的很多红色故事重新演绎出来,通过此次的观看学习,我深知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真切领悟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那都是革命先辈用鲜红的热血换回来的。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应该牢记党的宏伟历史,热爱党,热爱人民,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增强自己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为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奉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