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行纪律合格方面,老好人思想存在
老好人对照方面存在的问题

老好人对照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正确认识“老好人”思想,做到“坚持原则、摆正心态、放平位置、敢于直言、勤于行动”。
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做到“重实、肯表率、敢担当”,首先要在“实”字下工夫,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执法水平,秉公办事,依法办事;其次要肯表率,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为下属和同事做好引导和示范作用;作为党员干部要有所作为,勇于承担责任,不能如“老好人”只做对自身有好处的事情,作为党员更要冲锋在前,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实际的的问题。
二、要加强实干精神学习,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
缺乏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归根到底是一种精神懈怠的表现,所以日常工作当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认真学习党的先进思想,拿出自己的精气神来、去贪求廉、去庸求进,去懒求勤,去俗求雅,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并且时常反省自己。
三、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公务接待方面克服“面子”思想,杜绝大手大脚现象,并且做到公开透明。
四、严格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合理时间,对工作相关法律知识认真研究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同时邀请同事及领导进行监督。
五、克服工作“过得去”思想,日常工作中制定严格标准,合理安排工作事项,给予合理时间,认真对每项工作不断完善,做到精益求精。
六、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尤其在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
在单位内部,时常与下属和同事认真交流,听取工作建议,彼此完善。
篇二:整改问题方案整改问题方案1.学习仅限于看看文件、翻翻报纸,开会听讲,不能有的放矢的学习和深入思考。
整改目标:加强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整改措施:一是端正学习态度,真正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第一位的任务,从应付性学习转变为主动钻研学习、从主要着眼于改造客观世界转变为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结合、从为了工作的“要我学”转变为提升自己理论素养的“我要学”。
纪律合格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共3篇)

纪律合格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共3篇)纪律合格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共3篇)第1篇:党员个人执行纪律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党员个人执行纪律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二篇篇一一、在执行纪律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自身,发现在守纪律和讲规矩方面做得不够好。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工作是我的人生信条,始终把遵守校内外的规章制度作为生活底线,严守国家法规,严守依法执教,严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严守教学常规,保持为人师范的形象,但是在工作生活中还存在好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革理论学_不够,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思想有局限。
平时忙于工作,忙于事务,淡化了理论知识的学_。
侧重了对上级的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的学_,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理论学_。
学_的自觉性不够,尤其是深入透彻理解知识没有下功夫,只从字面上理解,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际教学脱钩,没有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业务知识不足,不能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
虽然一直在努力学_业务知识,但因种种原因搁置一旁,经常给自己找开脱的理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的业务水平,还远远未达到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思想,学_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三是对相关法律法规学_不到位,没有将法律知识更好的运用到业务工作中。
信息社会发展,工作中面临学生新情况和新挑战层出不穷,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做到依法执教。
平时缺少对法律法规内涵的深刻理解,有的法条较深,理解比较困难,学_时存在浅尝辄止的心态,遇到需要运用法律法规指导实际工作时,便不能准确、灵活的加以运用。
二、问题的根源通过"守纪律讲规矩"的学_,剖析思想根源,我觉得我所存在的这些问题,主要是以下这些因素造成的:一是放松了理论学_,放松了自身修养的提升。
平时业务理论学_,学得不深刻,没有把握理念精神实质。
老好人思想整改措施

篇一:个人整改措施个人整改措施一、正确认识“老好人”思想,做到“坚持原则、摆正心态、放平位置、敢于直言、勤于行动”。
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做到“重实、肯表率、敢担当”,首先要在“实”字下工夫,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执法水平,秉公办事,依法办事;其次要肯表率,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为下属和同事做好引导和示范作用;作为党员干部要有所作为,勇于承担责任,不能如“老好人”只做对自身有好处的事情,作为党员更要冲锋在前,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实际的的问题。
二、要加强实干精神学习,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
缺乏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归根到底是一种精神懈怠的表现,所以日常工作当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认真学习党的先进思想,拿出自己的精气神来、去贪求廉、去庸求进,去懒求勤,去俗求雅,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并且时常反省自己。
三、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公务接待方面克服“面子”思想,杜绝大手大脚现象,并且做到公开透明。
四、严格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合理时间,对工作相关法律知识认真研究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同时邀请同事及领导进行监督。
五、克服工作“过得去”思想,日常工作中制定严格标准,合理安排工作事项,给予合理时间,认真对每项工作不断完善,做到精益求精。
六、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尤其在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
在单位内部,时常与下属和同事认真交流,听取工作建议,彼此完善。
篇二:整改问题方案整改问题方案1.学习仅限于看看文件、翻翻报纸,开会听讲,不能有的放矢的学习和深入思考。
整改目标:加强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整改措施:一是端正学习态度,真正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第一位的任务,从应付性学习转变为主动钻研学习、从主要着眼于改造客观世界转变为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结合、从为了工作的“要我学”转变为提升自己理论素养的“我要学”。
老好人作风问题及整改措施(通用)

老好人作风问题及整改措施(通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公共道德和个人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老好人作风的弊端。
老好人作风,通俗来讲,就是对于别人的错误行为或错误决策过于宽容和姑息,没有给予及时的批判和指导,甚至是放纵,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现代社会种,这种做法不仅严重违反了人们的道德原则,而且还会在实际生活中导致种种问题和不良后果。
本文将从老好人作风的问题,原因和整改措施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老好人作风的问题1. 不利于个人成长老好人作风将一切错误、失败视为正常。
在这种环境中,人们面对自己的错误与缺陷时,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做出改变。
长此以往,会导致个人价值观的扭曲,对成长带来严重的阻碍。
2. 破坏公共秩序老好人作风的表现之一就是追求个人的包容和宽容,往往代表着对一个人的错误行为不给予惩罚以及纵容,长此以往,就会助长社会严重的不良风气和不健全的社会公德。
3. 伤害他人利益在老好人作风的背景下,个人的自私和碰撞占据了更多的空间。
而这种自私与利益之间的斗争随时为老好人作风提供了机会。
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可以无休止地请求其他人迁就自己,甚至可以通过不断推卸责任,将自己的错误于他人的责任交换。
4. 减弱对于法制的尊重老好人作风擅长打着人情和人性的幌子,遮盖了法律和道德的本质,是近年来法制与道德日益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老好人作风的原因1. 人们的善良心理人们内在的善良和品质导致了他们对错误和不道德的纵容。
看到身边的人不幸困境,不少人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忽略了错误行为的根源,对错误行为的态度往往容易依赖草率甚至是过度的惩罚。
2. 对于权力的害怕一些人的老好人作风往往是因为害怕受到权力机构(例如公司、学校等)的批评和惩罚,结果就导致了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放任。
这种情况下,维护好人作风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保护而非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榜样。
3. 对于社会承认和关注的追求有一些人认为,作为一个老好人可以让自己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在执行纪律合格方面,老好人思想存在

在执行纪律合格方面,老好人思想存在在执行纪律合格方面,老好人思想存在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做到“重实、肯表率、敢担当”,首先要在“实”字下工夫,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执法水平,秉公办事,依法办事。
在执行纪律合格方面,老好人思想存在范文,欢迎阅读。
在执行纪律合格方面,老好人思想存在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
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
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
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
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
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
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
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
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
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执行纪律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3600字范文

执行纪律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3600字范文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的纪律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纪律,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是立党之纲、治党之需、强党之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这是向全党发出的行动号令,也是对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的政治要求。
为此,我们必须自觉执行政治纪律,维护党的权威,推进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然而,在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不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甚至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亟待深度剖析,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本文结合实际,就此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和研究。
一、存在问题及特征调研表明,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能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这是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保证。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确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淡化,政治纪律执行不力,违反政治纪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其主要表现呈现以下(一)政治上的迷茫性。
一是政治方向偏向。
有些党员干部针对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矛盾和困难,比如贫富差距拉大、行业分配不公、少数人价值观扭曲、一切向钱看等,就在政治方向把握上摇摆不定,甚至把此类问题归结为改革开放造成的。
二是政治立场偏移。
有些党员干部实为政治上的糊涂人,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不坚定; 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不鲜明。
比如有的人在对反腐败斗争形势正确判断上,没有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自认为:反腐败越反越多,积重难返。
而有的又对身边违纪者睁一眼闭一眼,查处时说情开脱,袒护包庇。
有的对当今自上而下开展的作风建设、群众路线等工作,不是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而是做局外人,持观望态度。
甚至错误地认为作风建设、群众路线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阵风吹过,难以持久。
三是政治言辞偏激。
有些党员干部私下显能,口无遮拦,惯于传播小道消息,议论网上热门话题,甚至丧失党性原则,传播政治谣言、政治笑话,对党的重大政治问题说三道四,在社会和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
老好人作风问题及整改措施

老好人作风问题及整改措施老好人作风问题是指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人对待问题过于委婉、优柔寡断,不愿意做出决断,过分迁就他人,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现象。
这种作风会给工作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决策不力,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地推动工作进展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首先,加强组织培训。
通过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处事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决策方法与技巧、冲突处理与矛盾调解、沟通与协调能力提升等。
培训过程中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案例的分享者,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敏锐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决策机制。
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避免出现对问题不作为或迁延不决的情况。
同时,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明确决策的程序和决策者的职责,避免个人主观意见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通过统一的流程和决策机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迁就他人的情况。
第三,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
在工作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避免老好人作风的出现。
通过定期的团队会议和交流沟通,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团队合力,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鼓励员工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团队中的矛盾和冲突。
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信任,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处理问题,避免过于迁就他人。
第四,加强领导力的塑造。
领导者在团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作风和行为会对员工产生示范与影响。
因此,领导者应该树立榜样,注重权衡利弊,果断决策,不盲从、不偏袒,理性解决问题,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领导者还应该积极指导员工,帮助他们提高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主动独立地处理问题。
最后,加强考核和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应该包括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估,将老好人作风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考核。
通过正向激励和负面惩罚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员工改正老好人作风,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老好人思想的表现及整改措施

老好人思想的表现及整改措施老好人思想的表现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某些医疗核心管理制度还有落实不够的地方。
个别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不够高,对首诊医师负责制、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会诊等核心制度有时不能很好的落实,病例讨论还有应付的情况。
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不健全,对手术病人的风险评估,仅限于术前讨论或术前小结中,还没建立起书面的风险评估制度。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的想象。
个别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普通感冒也使用抗生素;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抗生素应用档次过高,时间过长。
(三)住院病历书写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病程记录中对修改的医嘱、阳性化验结果缺少分析,查房内容分析少,有的象记流水帐,过于形式化。
2、存在知情同意书告知、签字不规范、药品及一次性高低值耗材等自费项目未签知情同意书。
3、病历均为打印,复制粘贴后未及时查对,姓名、住院号不相符等情况依然存在,字迹潦草,有涂改现象。
(四)个别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中时有生冷硬现象,医疗风险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医患沟通技巧不够,对医疗风险估计不足,造成医患沟通不够到位。
(五)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能很好的满足病人的需求,急救技能尚需要进一步演练。
(六)科室管理不够,问题发现后不能经常性督促整改和落实,造成问题长期存在。
二、下一步整改措施:(一)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医务人员普遍存在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质量管理知识缺乏,质量意识不强,这样就不能自觉地、主动地将质量要求应用于日常医疗工作中,就难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因此,培训全体医务人员质量管理知识,增强质量意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工作之一。
首先要加强医疗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医务人员务必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质量核心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与防范意识。
(二)进一步加大科室管理及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核心制度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