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含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含反思)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慷慨、匮乏、能源危机、望洋兴叹”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领悟过渡段的表达作用。

3.在了解海洋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同时,体会文中拟人句的精妙,学习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事物的特点。

4.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以及网络资料的搜集,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愫。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品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学习按照一定顺序来介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的表达方法。

难点:在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密切关系的同时,体会文中拟人句的精妙,学习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对海洋有哪些了解?2.学生交流。

3.海洋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不少诗人这样称赞它。

出示:海洋,蓝色的煤海,天然的鱼仓,能量的源泉,盐类的故乡,旅游的胜地。

4.是呀,千百年来,海洋被人们传诵,因为它与人类有着不解的情缘。

著名科普作家金涛先生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板书课题)5.齐读课题。

6.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交流。

(预设: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怎样?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的希望?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呢?)7.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向我们说明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练读课文,要求要读准字音,要把句子读得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慷慨敬畏干旱机蕴藏回眸锰钢蔚蓝色硫磺威胁匮乏望洋兴叹低廉索取能源危喜怒无常大显神威无穷无尽3.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字的读音变化,字形的区分。

4.同桌互读互纠,指名读,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5.字形指导:慨---概,“胁”中“办”不要写成“为”。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1.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________,茂密的竹林________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________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________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________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________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1)按原文填空。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______,茂密的竹林______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______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______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______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______醒来。

(2)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此文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______这其中有许多令人回肠荡气的故事如______,我还知道许多跟“三国”有关的歇后语,如______。

(3)先说说划线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

①蜿蜒起伏②青翠欲滴(4)请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刘备动作的语句,从中我体会到了什么?(5)请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这句话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是什么。

2. 阅读下面的片断,完成练习。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________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________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完整版)《海底两万里》阅读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海底两万里》阅读试题及答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儒勒•凡尔纳是 (国家)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为“”.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是,第三部是 .3、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 ”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现代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4、《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还在于它们是和巧妙结合的成果。

5、《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自然科学家、仆人、捕鲸手,“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6、《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发电.7、《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它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7、鲨鱼儒艮8、《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9、《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10、你还知道作者的那些作品?写出其中几部:、11、故事情节:《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故事。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法国生物学家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和一个捕鲸手,跟随乘坐这艘潜艇在做了的旅行。

12、主要人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而且,能够利用海洋提供能源。

他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

13、《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美妙壮观的海底充满了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14、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和 .他笔下的人物都是、的人,是、的人.一、填空阅读答案:1、法国,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之父”2、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

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慷”“蕴”“锰”“硫”“胁”,理解“回眸”“敬畏“匮乏”“慷慨”“低廉”“望洋兴叹”“威胁”等词语意思。

3.初读课文,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理清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入,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海洋: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人类当前已经探索的海洋只有5%,95%的海洋还是未知的。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地球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海洋将是人类未来的粮仓、未来的能源基地,那海洋究竟与人类有怎样密切的关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13课,板书课题,读题。

2.释题:题目中有个破折号,知道它表示的意思吗?这样类型的题目我们还学过什么?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读通课文,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2.学生初读课文。

3.交流概括初读感受。

简单说说,这篇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资源开发、提供食物、海洋发电、拓展生存空间)3.检查字词学习情况出示生字,指明读,正音,交流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

4.指读课文,理清脉络指读课文,读准确、流利,组织学生说说各小节写了什么。

5.简介课文,培养水平概括地说说课文的内容,成为“海洋研究专家”。

小组内概括交流。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完整的理解,在有效试读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试读体会,说出感受,使学生对文本形成粗略的整体印象,协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同时在教学中渗透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指导。

】三、精读第一部分1.一到三节,介绍了海洋和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读一读,找一找,哪些地方表现了关系密切?是一种怎样的关系?2.学生自读后,组织交流,围绕二、三节的内容展开,联系学生经验,加深理解。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专题训练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风(节选)妈妈把洗好的衣服晾在绳子上。

蜻蜓来看看就走了,蝴蝶来看看就走了,白云来看看也走了。

只有风最好奇了,悄悄地试穿着——爸爸的上衣跟裤子,妈妈的衬衫跟裙子,弟弟的校服跟鞋子。

(有改动)(1)找出选文中出现的动物。

(2)选文写蜻蜓、蝴蝶和白云是为了突出风的______。

①有趣②好奇(3)______把洗好的衣服晾在绳子上。

①姐姐②妈妈(4)风试穿着爸爸的______,妈妈的______,弟弟的______。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果园里果实成熟了。

苹果像娃娃的脸红红的;黄色的柿子挂满了枝头;石榴也俏皮地咧开小嘴,向我们微笑。

再看核桃,它们个个圆滚滚、胖乎乎的,在树枝上看着小朋友游戏,它们也想下来玩玩吧!(1)这段话写了果园里的哪些水果?(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的苹果______的柿子______的核桃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品种达二百多个。

除郁金香外,还有水仙、风信子……每年的三月到九月,整个荷兰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当之无愧的鲜花王国,它也因此获得了“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荷兰的运河纵横交错,在运河之间是一望无际的牧场和大小不一的风车。

置身于绿茵茵的草场,只见蓝天白云之下,茫茫绿野之间,一架架风车在慢慢地转,一群群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

(1)从文中找出四个成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荷兰的国花是______。

(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荷兰的花多?4. 阅读课文《北大荒的秋天》片段,回答问题。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lǚ)流云。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lán)的锦缎。

海洋—21世纪的希望(含反思)

海洋—21世纪的希望(含反思)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慷慨、匮乏、能源危机、望洋兴叹”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领悟过渡段的表达作用。

3.在了解海洋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同时,体会文中拟人句的精妙,学习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事物的特点。

4.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以及网络资料的搜集,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愫。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品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学习按照一定顺序来介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的表达方法。

难点:在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密切关系的同时,体会文中拟人句的精妙,学习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对海洋有哪些了解?2.学生交流。

3.海洋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不少诗人这样称赞它。

出示:海洋,蓝色的煤海,天然的鱼仓,能量的源泉,盐类的故乡,旅游的胜地。

4.是呀,千百年来,海洋被人们传诵,因为它与人类有着不解的情缘。

著名科普作家金涛先生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板书课题)5.齐读课题。

6.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交流。

(预设: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怎样?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的希望?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呢?)7.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向我们说明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练读课文,要求要读准字音,要把句子读得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慷慨敬畏干旱机蕴藏回眸锰钢蔚蓝色硫磺威胁匮乏望洋兴叹低廉索取能源危喜怒无常大显神威无穷无尽3.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字的读音变化,字形的区分。

4.同桌互读互纠,指名读,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5.字形指导:慨---概,“胁”中“办”不要写成“为”。

04六下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 徐春华 西场镇西场小学

04六下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 徐春华 西场镇西场小学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字词乐园(20 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kāng kǎi dīlián yùn cáng líng tīng()()()()zīyuányóu xìxīshēng zhàng ài()()()()参考答案:慷慨低廉蕴藏聆听资源游戏牺牲障碍2.划去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3分)一幢.(zhuàng dòng)房子矿藏.(cáng zàng)情不自禁.(jīn jìn)卓有成(效、较)顾名思(义、意)波(滔、涛)汹涌参考答案:dòng zàng jìn 较意滔3.填同音字,组成词语。

(6分)biàn论别才无双明是非xié威调和扶老幼huì智恩报心领神参考答案:辩、辨、辩、辨;胁、协、谐、携;慧、惠、汇、会4.用直线将科学家与他们的国籍、成果连接起来。

(3分)斯帕拉捷美国万有引力牛顿英国灯泡、留声机、电报、电影等。

爱迪生意大利超声波参考答案:斯帕拉捷————意大利———超声波牛顿————英国———万有引力爱迪生———美国———灯泡、留声机、电报、电影等。

二、句子天地(19分)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分)()这绚丽灿烂的秋色,()表示着成熟和繁荣,()意味着欢乐和富强,()我特别喜欢它。

参考答案:因为不但而且所以2.按要求写句子。

(5分)(1)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

(改用双重否定表述,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小明数学得了满分,总是嘲笑他的同桌只得了79分,我想用这句名言来告诫他;我还想用这句名言鼓励他的同桌别灰心;有时老师的批评虽然话语尖锐,但对我们的成长有用处,真可谓是:,。

益阳市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同步练习A卷

益阳市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同步练习A卷

益阳市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同步练习A卷一、基础运用 (共6题;共23分)1. (4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辗转________ A zhuǎn B zhuàn②软禁________ A jīn B jìn③交通不便________ A pián B biàn④千难万险________ A nán B nàn2. (6分)查字典填空。

(1)“嘴”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尊”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3. (4分)写出反义词。

清爽—________ 自信—________ 开朗—________ 抛下—________4. (2分)给词语找意思相反的朋友。

开口—________ 伤害—________ 赏—________捉—________ 发财—________5. (5分)(2019·遵义) 句子练习。

(1)扩句和缩句。

①气象台发布了消息。

(扩句)②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风景优美的公园里尽情地写生。

(缩句)(2)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个分句连成一句。

①时间是宝贵的。

我们要加倍地珍惜时间。

②邱少云移动一下身子。

邱少云可能暴露目标。

(3)修改病句。

①全校师生和校长一起观赏了这部爱国主义影片。

②王平和小华久别重逢,他急忙跑上去和他握手。

③总结会上,辅导员李老师奖励我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④他把劳动场面热火朝天地写下来了。

6. (2分)(2019·宿迁模拟) 一个皮球掉进树洞里去了,想一想,下面哪个是最好的办法()。

A . 爬到树洞里去拿。

B . 把树连根拔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阅读练习)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天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
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船只,()海堤,()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漠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

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

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
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1.把下面3个词语分别填入第1自然段的括号里。

冲垮毁灭掀翻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节约()昂贵()破坏()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人们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因为
4.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①


5.现在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海洋乐于做出奉献?
答案:
1、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
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2、人们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因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天
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3、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
洋的新代”?①开发海洋矿产资源②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③利用海水运动发电
5、.现在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海洋乐于做出奉献?保护海洋,珍
惜海洋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