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选用标准

合集下载

润滑油标准GB+ISO+DIN

润滑油标准GB+ISO+DIN

ISO 12168-2-2001
滑动轴承 静态条件下不带排泄槽的液压滑 动轴颈轴承 第1部分:不带排泄槽的润滑油 滑动轴颈轴承的计算用特 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L类) H组 (液压系统) HFAE、HFAS、HFB、HFC、HFDR 和HFDU各品种的规格 技术勘误 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L类) H组 (液压系统) HFAE、HFAS、HFB、HFC、HFDR 和HFDU各品种的规格
ISO 6743-11-1990
ISO 6743-1-2002
ISO 6743-12-1989
ISO 6743-13-2002
ISO 6743-14-1994
ISO 6743-2-1981
ISO 6743-3-2003
ISO 6743-4-1999
ISO 6743-5-2006
ISO 6743-6-1990
ISO 7624-1997 ISO 7747-1983 ISO 7824-1986 ISO 7905-1-1995
ISO 7967-6-2005
ISO 8068-2006 ISO 8681-1986
ISO 9219-2002
航空航天.滑轮用合金钢和镀镉或钛合金钢 、MoS<下标2>润滑或耐腐蚀钢和钝化的紧公 差柄、短螺纹薄六角头螺栓.
ISO 13738-2000
ISO 13944-1996
ISO 14635-3-2005
ISO 15380-2002
ISO 18904-2000 ISO 19378-2003 ISO 2137-1985 ISO 21469-2006 ISO 2176 Technical Corrigendum 1-2001 ISO 2176-1995

润滑油质量标准和检验

润滑油质量标准和检验
灰分对于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灰分的组成一般认为是一些金属元素及其盐类。在高温下 氧化,分解的产物,主要是CaO、MgO、Fe2O3、SiO2、V2O5及Na2O,对于基础油来说,主要来源是:一 是原油中所带的可溶性矿物盐类,在石油蒸馏中残留在重质残油中,二是在石油精制过程中,混入的金 属盐类。例如:硫酸盐、磺酸盐或白土微粒,以及贮运中由于腐蚀而产生的金属化合物。对于一些成品 油,其灰分就成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重要手段,这时的灰分在指标意义上不是越小越好。
4. 酸值:中和1g润滑油中的酸所消耗的KOH的量,单位为mgKOH/g。
5. 水溶性酸或碱(又称反应):取50m合后,在分液 漏斗中震荡抽提,分离出抽提水层。⑴用酸度计测定水溶性酸或碱:向烧杯中注入30~50ml抽 提物,电极浸入深度为10~12mm,按酸度计的使用要求测定PH值。根据下表确定试样抽提物中 有无水溶性酸或碱,石油产品水(或乙醇水溶液)抽提物特性PH值,酸性<4.5,弱酸性 4.5~5.0,无水溶性酸或碱5.0~9.0,碱性˃10.0。⑵用指示剂测定水溶性酸或碱,甲基橙: 酸;酚酞:碱。仲裁试验方法用⑴
方法概要:将30g试油放在规定的氧化管中,在125℃和有金属催化的条件下,使油品氧 化,本方法分两种条件进行,一种是在缓和的氧化条件下以润滑油氧化所形成的水溶性酸 (包括挥发的和不挥发的)的含量来表示,另一种是以润滑油在深度氧化条件下所形成的沉 淀物重量百分数和酸值来表示。
缓和氧化条件测定是在氧化管中放油样时,也放入铜球和钢球各一个,然后放入 125℃±0.5℃的油浴中,用橡皮管将氧化管的支管与装有20ml蒸馏水的吸收并连接起来,然 后通入洁净空气(50ml/分),经过4小时氧化测定油样氧化段产生的水溶性酸。该值越大, 说明该油品的抗氧化能力越差。

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

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

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车用润滑油是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为了规范车用润滑油的生产和使用,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确保车用润滑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的润滑油产品。

首先,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

根据国家标准,车用润滑油可以分为汽油机油、柴油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等多个类别。

每个类别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发动机的工作要求,提供有效的润滑和保护。

其次,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对产品的质量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例如,对于汽油机油,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粘度等级、闪点、凝固点、蒸发损失、氧化安定性、清净分散性等多项指标,以确保其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够发挥良好的润滑和保护作用。

而对于柴油机油,则有着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以适应柴油发动机的工作环境和要求。

此外,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还对产品的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标准要求润滑油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粘度等级、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等级等信息,以方便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润滑油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确保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总的来说,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我国的润滑油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它不仅规范了润滑油产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和可靠的润滑油产品。

因此,我们在购买车用润滑油产品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正规产品,以保障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发动机的健康状态。

总之,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润滑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和遵守国家标准,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润滑油产品,以保障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发动机的长期健康。

同时,润滑油生产企业也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润滑油的标准

润滑油的标准

润滑油的标准润滑油是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能够减少摩擦、磨损和腐蚀,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选择适合的润滑油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在选择润滑油时,需要考虑到一系列的标准,包括粘度、抗氧化性能、抗乳化性能、抗腐蚀性能等。

本文将对润滑油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粘度是润滑油的一个重要标准。

粘度是指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通常用来描述润滑油的黏度。

黏度过高会导致润滑油在低温下流动性差,而黏度过低则会导致在高温下润滑效果不佳。

因此,选择适合的粘度等级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抗氧化性能是指润滑油在高温下不易氧化,能够保持稳定的化学性能。

如果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不佳,就会导致润滑油在高温下分解,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另外,润滑油的抗乳化性能也是需要考虑的标准之一。

抗乳化性能是指润滑油在受到水的污染时不易乳化,能够保持润滑效果。

如果润滑油的抗乳化性能不佳,就会导致润滑油与水混合,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此外,润滑油的抗腐蚀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抗腐蚀性能是指润滑油能够在设备停止使用时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设备受到腐蚀。

如果润滑油的抗腐蚀性能不佳,就会导致设备在停止使用后易受到腐蚀,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选择适合的润滑油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在选择润滑油时,需要考虑到粘度、抗氧化性能、抗乳化性能、抗腐蚀性能等一系列标准,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对于润滑油的标准,我们应该认真对待,选择适合的润滑油,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润滑油标准

润滑油标准

国际标准美国API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I类为溶剂精制基础油,有较高的硫含量和不饱和烃(主要是芳烃)含量;II类主要为加氢处理基础油,其硫氮含量和芳烃含量较低;III类主要是加氢异构化基础油,不仅硫、芳烃含量低,而且粘度指数很高;IV类为聚a-烯烃(PAO)合成油基础油;V类则是除I-IV类以外的各种基础油。

类别I: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类别II: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类别III: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120;类别IV:聚a-烯烃(PAO)合成油;类别V:不包括在I-IV类的其他基础油。

Top国内标准矿物润滑油基础油又称中性油。

中性油粘度等级以37.8℃(100℉)的赛氏粘度(秒)表示,标以100N、150N、500N等;而把取自残渣油制得的高粘度油,则称作光亮油(brightoil),以98.9(210℉)赛氏粘度(秒)表示,如150BS、120BS等。

我国于70年代起,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中间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分别以SN、ZN和DN加以标志。

例如:75SN、100SN、150SN、200SN、350SN、500SN、650SN和150BS。

但是,SN油的粘度以40℃的运动粘度,BS则以100℃运动粘度划分。

这些中性油的规格标准已在国内实行了一段时期,对于润滑油总体生产技术起了促进和提高作用。

中国石化总公司从90年代起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中性油分类方法,并根据国内原油性质和粘度指数,把中性油分为UHVI(超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40)、VHVI(很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20)、HVI(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80)、MVI(中粘度指数,粘度指数40-80)和LVI(低粘度指数,粘度指<40)四大类。

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的选用标准

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的选用标准

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的选用标准文章标题: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的选用标准一、引言启闭机作为关键设备的一部分,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启闭机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优质的油脂和润滑油的保障。

本文将从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的选用标准入手,深入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宜的产品。

二、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的基本概念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是一种专门用于启闭机设备的润滑油品。

在启闭机的正常运转中,油脂和润滑油起到了润滑、防腐、冷却和密封等重要作用。

选择适合的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的选用标准1. 温度范围:首先要考虑设备运行的温度范围。

不同的启闭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温度,因此需要选择可以适应这一温度范围的油脂和润滑油。

2. 负载能力:启闭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承受着不同的负载,因此油脂和润滑油需要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以确保设备在高负载条件下的正常运转。

3. 密封性能:好的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可以有效防止外部水分和杂质的侵入,保护设备免受污染。

4. 抗氧化性能:在启闭机设备长时间运转时,油脂和润滑油会受到氧化的影响,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以延长使用寿命。

5. 粘度等级: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粘度等级的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以确保在不同工况下的润滑效果。

6. 其他特殊要求:根据不同的启闭机设备,可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防腐蚀性能、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选择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时,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工作条件、要求以及产品的性能指标,以确保选择适宜的产品。

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油的更换和维护同样至关重要,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五、总结与回顾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的选用标准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选用启闭机油脂和润滑油的基本标准,以及如何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进行选择。

润滑油判定标准范围

润滑油判定标准范围

润滑油检测主要有12个指标:1、机械杂质: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乙醇、汽油和苯等溶剂的或胶状悬浮物。

这些杂质大部分是铁屑和沙石等,还有就是添加剂带来的一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

润滑油的检测指标有哪些-有驾2、闪点:闪点是指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上为可燃品,45℃以下为易燃品,因此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

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

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就可以安全使用。

润滑油的检测指标有哪些-有驾3、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流动性和油性的一项指标。

在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流动性越差,油膜强度越高。

润滑油的检测指标有哪些-有驾4、水分:水分是指润滑油中所含水量的百分数,通常指的是重量百分数。

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就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就会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进而锈蚀设备,使油品容易产生沉渣。

所以,润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

润滑油的检测指标有哪些-有驾5、碱值和中和值: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碱值分强碱值和弱碱值两种。

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实际上是指总碱值(TBN)。

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所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

我们通常所说的酸值,实际上是指总酸值(TAN)。

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碱值和总酸值,一般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

6、润滑油的灰分: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

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

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灰分较高。

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润滑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7、残炭值: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是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

汽车润滑油的执行标准

汽车润滑油的执行标准

汽车润滑油的执行标准汽车润滑油属于特殊的润滑油品种,已经成为了车辆保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润滑油的主要作用就是为车辆提供摩擦减少和保护发动机的功能。

而为了确保汽车润滑油足够优质和安全,交通部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

一、GB标准GB标准是我国制定的润滑油执行标准之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GB 11121-2014《汽车发动机油》标准。

它是针对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油品种制定的,主要是规定了润滑油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使用性能、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这个标准对于润滑油的养护和使用提供了很好的规范。

二、API标准API即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的缩写,是国际上著名的润滑油执行标准之一。

API标准包括了SG、SH、SJ、SL、SM、SN等几个等级,每个等级都代表着不同的技术进步和性能要求。

这个标准主要是为了评估和认证发动机油的品质和适用性,以便确保其足够优质可靠。

三、ACEA标准ACEA即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ssociation of Europe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的缩写,也是成立于欧洲的润滑油执行标准。

它是由欧洲的汽车厂商与国际润滑油制造商共同制定的,其主要体现了欧洲市场对润滑油品质和性能的要求。

目前,ACEA标准已经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其中包括了A/B/C三个级别和不同的数字要求,使得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油在性能和经济性上都更加出色。

四、JASO标准JASO即日本汽车标准化组织(Japan Automobile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缩写,是日本制定的润滑油执行标准之一。

JASO标准分为MA、MA1、MA2等级,其中MA2级别是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级别。

它主要是评估和认证大型两轮和四轮车辆用的摩托车油和柴油机油等。

总之,润滑油的执行标准是润滑油品质和性能保证的基础之一。

通过遵守标准,润滑油的使用和养护将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并且更可以保证车辆稳定运行和延长机械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周围环境 • 在有水湿的条件下,应考虑润滑油脂的 抗乳化度和选用抗水性好的润滑脂。有腐 蚀介质存在的环境还要求润滑油脂具有良 好的抗腐蚀性
• 6、摩擦副的结构特点与润滑方式 • 摩擦副间隙小,要求润滑油的粘度小和润滑脂 的针入度大,以利于进入间隙小的摩擦副;摩擦 副表面愈粗糙,要求的润滑油膜愈厚,选用润滑 油的粘度就愈高,润滑脂的针入度也愈小;对于 稀油润滑系统,要求采用精制的、杂质少和抗氧 化安定性好的润滑油;对飞溅和油雾润滑,油接 触空气的机会多,要求油的抗氧化性能好;对干 油集中循环润滑系统,则要求润滑脂具有良好的 可泵送性,故应选用针入度较大的润滑脂;一台 机械设备,采用集中润滑或集中循环润滑时,应 根据设备的主要机构的需要选择润滑材料。
• 3、运动速度 • 速度高易形成动压油膜,选低粘度的油 可以减少摩擦损耗,而速度低常与重载相 联系,所以应选高粘度的润滑油,高速转 动的滚动轴承,因离心力的作用易将油甩 出而不能保证良好的润滑,应适当提高油 的粘度,如用润滑脂,则速度高要求脂的 针入度愈大,速度低,针入度应小。
• 4、工作温度 • 高温条件下工作的摩擦副,应选用粘度 高闪点高的润滑油,或针入度较小滴点高 的润滑脂,同时要考虑油脂的极压性、抗 氧化性及氧化安定性,对在低温下工作的 润滑脂,要使凝点低于工作温度10度左右引起的, 主要失效形式有磨损、变形、断裂、腐蚀、 和高温蠕变等,而磨损是零件失效的主要 原因,据统计机械零件有百分之七十五是 由于磨损而失效。而减少磨损的最有效方 法是加强润滑,现介绍有关油脂的选用方 法。
• 1、考虑润滑材料的性能 • 选择润滑油脂时,首先要了解其性能和 应用范围,须根据润滑油脂的使用说明, 选择采用那种油脂。 • 2、负荷大小及负荷特性 • 润滑油粘度越大,润滑油脂的针入度越 小,则承载能力愈强,但在重负荷、有震 动冲击的情况下,还要求润滑油脂的油性 和极压性能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