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参数作业指导书
生产sop作业指导书范文

生产sop作业指导书范文1.标准作业指导书(简称SOP)采用图文并茂的纸档(或电子档)的形式,对制造、装配中所有的具体动作、使用的工具、刀具和工装夹具、需要加工、装配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含标准件)、以及每一个工序的具体要求,和先后加工顺序做出明确无误的规定。
并采用‘防呆’的描述方式和相应的措施,使普通员工能使用‘按图索骥’的简单方法,对照SOP进行和完成加工、装配的工作任务。
2.产品标准检验作业指导书(简称SIP)采用图文并茂的纸档(或电子档)的形式,对制造、装配工序中所需要的原辅材料、所有的半成品、以及终端产成品,对照技术要求(即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材质和外观)定时或按一定的频次,使用规定的检测仪器、检具和检测方法,进行工序和工艺检查。
并采用‘防呆’的描述方式和相应的措施,使普通员工能使用‘按图索骥’的简单方法,对照SIP进行和完成所有原辅材料、加工、装配等所有工序和产成品的检测工作任务。
3.零部件和物料清单(简称BOM表)将项目或生产、装配过程中,所有需要用到的零部件、原辅材料、标准件以及所需的工具、刀具和工装夹具,采用规范的表格形式,按照‘分门别类’的方式,将原辅材料、零部件、工具、刀具以及标准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零部件序号、图号和技术要求,以及供应商名称等信息,(如果需要,可将相应补充说明性质的图片放在备注栏)按照‘防呆’的要求,在BOM表中清晰、完整的记录下来。
4.生产流水线(简称产品线)是指将原辅材料通过加工、装配的工艺和工序,经过必需的N 道工序后,最终可以连续、稳定地生产出所需要产品的一种模式。
一般是用输送传送带将原辅材料和半成品,连续不断地送到各个加工工位,直至送到最后一道工序,完成整个加工或装配的工作。
5.全制程(简称制程)简而言之,是指从原辅材料和零部件开始,到最终成品完成整个加工装配的制造过程。
“非标自动化”设计工作主要目的 1、一般是采用自动化部品如:电动滑台、气缸、各种电机(如: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等驱动单元,和感知元器件(如各种用途的传感器),以及电动转台、皮带输送机、搬运机械手等输送物料的机械装置,再配上夹爪、真空吸盘、推杆等执行元器件,并辅以灵活的程序自动控制单元,取代原生产工序中相对应的人工或机械动作,提升产能; 2、通过提升机械动作运动和运动节拍的精准度,取代原生产工艺,提升品质; 3、主要是通过减少工序上的人工,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制作工艺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了规范生产制作过程,指导操作人员能遵照标准和规定进行作业和检查,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适用工厂从进料、生产制作、预组装、喷涂和包装出货整个生产过程。
3.定义无。
4.权责4.1操作人员:负责遵照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和检查。
4.2班组长:负责监督和指导作业人员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4.3技术部:负责监督和完善作业指导书,保证其正确性和适用性。
5.内容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is exclusive property of XINHONGWEI. Do not copy and print except that MPEC accepts.5.1接板接板作业岗位为钢板的对接焊缝作业,其基本要求为:焊接全熔透,超声波探伤检验合格。
工艺作业程序如下:5.1.1制作前,必须根据各工程的设计规范要求,区分清钢板材质和规格及选用适宜的焊条、焊丝和焊剂。
5.1.2施焊前必须清除干净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灰尘、油污和水,且焊道两端应设置引弧和引出板。
5.1.3将两片钢板平整放置,然后点焊固定,并校正平整,再制作“V”型坡口5.1.4根据钢板的性能和厚度,选择火焰切割、机械加工或碳弧气刨开“V”型坡口。
本公司主要采用碳弧气刨开坡口。
5.1.5如采用火焰切割时,切口不得产生裂纹,并不宜有大于1.0mm的缺棱,切割后应清除边缘上的氧化物,熔瘤和飞溅物等。
5.1.6如采用碳弧气刨开坡口,应选择适当的电源极性,碳棒直径和电源进行,坡口角度见附表。
5.1.7在拼接好的构件上施焊,焊接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规定的参数(具体见参数表)以及焊接顺序进行,以控制焊后构件变形。
采用多层焊时,应将焊条Φ3.2焊底面,然后将前一道焊缝表面清理干凈后再用相应的焊条继续施焊。
5.1.8焊缝的焊波应均匀,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焊瘤、咬边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焊接区无飞溅残留物,并将焊缝打磨平整于钢板。
工艺作业指导书

VS
详细描述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主要包括元 器件检测、电路板焊接、外壳组装等操作 步骤,同时也明确了装配过程中的质量要 求和安全注意事项。通过电子产品装配工 艺作业指导书的实施,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降低错误率、保证产品质量。
案例三:化工试验工艺作业指导书
总结词
化工试验工艺作业指导书是针对化工试验领 域的操作指南,它详细描述了化工试验的流 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详细描述
机械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主要包括工件装夹、刀具选择、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确定等操作步骤,同时 也明确了加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通过机械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实施,可以提高生 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案例二:电子产品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
总结词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是针对电 子产品装配领域的操作指南,它详细描 述了电子产品装配的流程、操作步骤和 注意事项。
详细描述
食品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主要包括原材料选 择、清洗、切割、烹饪等操作步骤,同时也 明确了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安全注意事 项。通过食品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满
足消费者需求。
案例五:纺织品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
总结词
纺织品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是针对纺织品生产领域的操作指 南,它详细描述了纺织品生产的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
版本控制与更新
要点一
版本控制
建立工艺作业指导书的版本控制系统,明确各版本的编号 、发布时间和适用范围,避免使用错误或过时的指导书版 本。
要点二
更新要求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工艺改进,定期对工艺作业指导书进 行更新和修订,确保其始终与实际生产状况保持一致。同 时,对旧版本进行存档和标识,以避免混淆。
生产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生产作业指导书的作用一、概述生产作业指导书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文档,用于指导和规范工人进行生产作业。
它详细说明了生产工艺、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等关键信息,以确保产品能够按照预期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
本文将探讨生产作业指导书的作用以及它对企业和员工的重要性。
二、保证生产工艺的一致性生产作业指导书的主要作用之一是确保生产工艺的一致性。
工艺流程的标准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降低资源浪费和错误率。
生产作业指导书中详细描述了各个工序的操作步骤、所需设备和材料,以及工艺参数的要求。
工人通过按照指引进行操作,能够保证每个工序都能达到统一的标准,从而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
三、提供操作指引和安全保障生产作业指导书还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引和安全保障。
在生产过程中,一些操作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高温、高压、有害物质等。
指导书中列出了相应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工人正确使用设备、防止事故和避免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此外,指导书还包括了紧急情况处理的流程,帮助工人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确保人员安全。
四、提高员工培训效果生产作业指导书对于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对于新员工来说,他们通常需要在生产线上进行反复的实操培训,以熟悉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指导书通过将标准化的操作步骤、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明确地展示出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更重要的是,指导书能够保持各个岗位培训的一致性,确保所有员工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从而减少培训成本和风险。
五、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准确地执行生产作业指导书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遵循指导书中的操作步骤和工艺要求,工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操作失误。
指导书也提供了质量管理的关键指标和检验标准,帮助工人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提升客户满意度。
此外,指导书还记录了生产数据和问题处理的方式,为质量改进和问题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

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一、概述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是针对特定生产工艺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旨在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
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某生产车间的特定工艺流程,以便指导操作人员正确进行相关工作。
二、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1.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工艺操作技能,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
1.2 检查所需设备和材料,确保其完好且符合要求。
1.3 检查工作区域的安全性,清除障碍物,并提供个人防护装备。
1.4 根据计划准确记录相关生产数据。
2. 工艺操作2.1 步骤一:详细描述第一个操作步骤,包括操作顺序、操作时间和操作方法。
2.2 步骤二:详细描述第二个操作步骤,同样包括操作顺序、操作时间和操作方法。
2.3 以此类推,描述所有工艺操作步骤,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指导书进行操作。
3. 注意事项3.1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不得随意省略或更改。
3.2 操作人员须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
3.3 如有突发状况或异常情况出现,应立即报告主管,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4 定期检查工艺装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确保正常运转。
4. 清洁与维护4.1 工艺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整洁和卫生。
4.2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
4.3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请及时上报并寻求修复措施。
5. 安全操作5.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5.2 确保工作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积聚。
5.3 严禁在操作过程中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强行进行非规定操作。
5.4 对于涉及危险品或高温等特殊情况的操作,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三、附录在指导书的附录中,可以提供相关操作流程的图片、图表、表格等辅助材料,以便操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操作步骤。
四、更新与审核为确保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应定期对其进行更新和审核。
生产作业指导书.doc

石家庄三武恒业食品厂生产作业指导书肉制品,卤肉,生产工艺流程图一、冷却精选优质原材料调味卤制修整清洗蒸煮?检验入库高温灭菌? 真空包装? 冷却关键过程工序:蒸煮、真空封口、高温灭菌。
二、生产作业要求1(精选优质原材料生产用畜禽肉应经兽医卫生检验检疫,并有合格证明。
不得使用非经屠宰死亡的畜禽肉及非食用性原料,不得使用回收的食品做原料加工食品。
原料采购验证合格后入原料冷库。
2(修整清洗将解冻后的原料倒入修整台上进行修整,去掉污血块及杂物,然后倒入清洗池进行彻底清洗,直至水清彻。
3(蒸煮?将清洗好的鸡脖、鸡爪或驴肉产品倒入夹层锅中先用白开水蒸煮30分钟,在蒸煮时每5分钟翻锅一次,蒸煮完成后将产品投入配好各种香料的夹层锅中加热至100?,同时对夹层锅的压力保持在0.2Mpa。
4(调味卤制将鸡鸡脖、鸡爪或驴肉倒入蒸煮锅中进行卤制,鸡脖或鸡爪卤制的时间为60分钟,驴肉的卤制时间为120分钟,工作压力保持在0.2Mpa,每隔5分钟进行翻锅一次。
卤制时若积压超过4小时,必须移至12?以下的环境中暂存,存放总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5(冷却卤制完成后将其产品捞到塑料筐中,放入凉制间进行自然凉制.6(真空包装?a 生产部对领用的包装材料、对标识、备案进行感官复检,合格后方可接收使用,不合格的予以退换,内包装袋需经紫外线封闭式杀菌达半个小时后方可使用。
b包装前对包装间的环境温度、卫生、机械设备、工器具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装袋、包装。
c包装过程中发现环境温度不符合要求、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包装负责人应立即制止操作,通知设备维修员进行维修。
d被包装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且摆放整齐;封口平整紧密,包装外的标识要准确、清晰、明了;日期打印正确、清晰;贴标端正。
e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更衣,严格杀菌以及手、鞋消毒后方可进入车间进行操作。
f保持包装车间环境卫生,每班生产前后,车间经紫外线杀菌半个小时以上,操作前包装台、电子秤、包装机需要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工艺作业指导书范文

工艺作业指导书范文作业工艺指导书与生产工艺有什么区别一、概念不同:用于产品形成过程中具体项目,并指导操作人员按其操作。
具有规范人员操作作用。
生产工艺相对来说比作业指导书的概念大得多。
多指一个产品形成过程全过程的说明。
二、制造不同:以压力容器制造为例:作业指导书可以为焊接作业指导,热处里作业指导书,甚至操作规程或指导书等。
而压力容器的生产工艺却包括了画线、标记移植、下料、卷制、焊接、热处理、组装、等这多么多过程。
作业指导书:是作业指导者对作业者进行标准作业的正确指导的基准。
作业指导书基于零件能力表、作业组合单而制成。
是随着作业的顺序,对符合每个生产线的生产数量的每个人的作业内容及安全、品质的要点进行明示。
三、行动方向不同:操作规程:一般是指有权部门为保证本部门的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而操作规程是指一个系统性的文件,告诉你处理件事情的流程,指大的行动方向。
一、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所进行的又一个教学环节。
它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设计来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学生应当通过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基本问题。
为毕业设计时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打下良好基础。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学生必须设计出解决现场生产问题的、简单可靠的工艺装备。
3、学会使用手册及某某某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设计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基本熟练运用。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任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一律定为:设计某某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生产纲领为成批生产或大量生产。
生产作业指导书资料

生产作业指导书一、小麦清理入机小麦必须符合GB1351-1999的规定,不合格小麦不准入机.经常检查入机原粮情况,做好原料搭配工作。
1、入机筛选可除去原料大、小杂质,是清理过程中最常用手段2、采用吸式比重去石机,可清除原料中悬浮速度较大、密度较大的并肩杂(如并肩石等)。
3、利用磁选设备可有效的清除原料中的磁性金属物,使磁性金属物清除率达到≤0.003g/kg。
4、进行打麦的同时可以清除粘附类杂质,完成表面清理。
二、水分调节1、洗麦:根据工艺需要在小麦加入适量的水,并使用水份在原料中基本分布均匀。
2、润麦:将着水后的小麦密封静臵一段时间(一般是24-36小时)使小麦皮层上附者的水份在麦粒内部渗透均匀,在不增加小麦胚乳含水量的前提下,提高小麦皮层含水量,软化麸皮,提高皮层纤维抗机械破坏程度,使小麦在研磨过程中保持麸皮完整,减少面粉中的麸星,增白面粉。
降低灰分,提高成品质量。
3、对润过的小麦再进行磁选筛选等级处理,保证研磨前的小麦得到彻底清理。
四、研磨1、皮磨系统研磨系统及道数要根据产量。
产品质量要求和原料性质调整确定,在保持皮层不过度破碎的前提下,逐道刮净皮层上的胚乳提取质量优质的胚乳粒和一定质量与数量的面粉。
2、心磨系统:将各系统提供的较纯净的胚乳粒,逐道研磨成具有一定白度的面粉,并提出麸屑及较粗粒。
3、渣磨系统:是对前中路提供的连麸胚乳进行轻研,使皮层胚乳分开,从而等到纯净的麦心送往心磨制粉.4、清粉系统:对前中路提取的麦渣和麦心进行提纯,分级再分别送往相应的研磨系统处理.五、根据面粉种类及要求,按一定比例搭配小麦品种是保证面粉质量,提高出粉率的关键,必须严格把握.六、小麦粉搭配原则:1、面粉的色泽是衡量面粉质量的标准之一,并红皮小麦与白皮小麦合理搭配加工,既能保证麸星粉色又能提高出粉率.2、将软质小麦其水分差别不宜超过1。
5%,对于水分超过1.5%的%小麦要单独调水后,搭配研磨。
搭配过的小麦粒赤霉粒不得超3、面粉灰分达不到标准:1.入机小麦清理不净,灰分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工艺参数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1.1. 建立生产工艺参数记录及批次生产记录的编制,填写,审核与保管的规定,
使之起到监控,追溯质量全过程的作用。
二、范围
2.1. 适用于生产部PA与PC车间挤出岗位。
三、职责
3.1. 生产主管负责制定《工艺参数记录作业指导书》与表格,并对记录进行审
核管理。
3.2. 生产挤出员负责按《工艺参数记录作业指导书》所陈述的各项内容如实记
录。
3.3. 生产班长负责监督记录的真实性进行确认,并对过程的异常进行处理。
3.4. 生产文员负责统计及分类保存。
四、相关部门
4.1. 技术部:负责订单加工工艺的制定。
4.2. 工程部:负责设备的保养及维修。
五、内容说明
5.1. 机台号:代表双螺杆挤出机在公司内部统一制定的设备编号;如机台号:
PA-01;PC-01。
5.2. 品名:代表生产的材质类别及特性。
如:H320-B085;PA6-JYHZ-01黑色。
5.3. 生产批号:代表客户订单不同时间生产的物料、成品给以区分;如
P2012.06.06。
5.4. 日期:代表当班生产时间;如年、月、日。
5.5. 班次:代表当班生产班别;如白班,夜班。
5.6 项目:列举了挤出机铜体一至九区、机头、熔温的加工温度、水槽温度、
切粒转速、真空度、螺杆转速、喂料转速、主机电流、机头压力各项生产主要参数的内容。
5.7. 单位:列举了各项目内容对应的应用单位符号。
5.8. 设定:代表技术部所提供的各项加工工艺标准。
5.9. 实际:所指实际是生产过程中各项加工工艺的实际显示值。
5.10.7:30-19:30:所列举的是规定记录各项参数的时间。
5.11. 签名栏:挤出员签名栏及接班人签名栏。
5.12. 备注:要求记录当班生产过程的变动及异常细节并明确时间。
5.13 .确认审核栏:生产班长确认当班生产过程与记录一致,生产主管依据报表
数据管理。
六、相关文件和表单
6.1. 《生产日报表》管理编码SC-003-A/SC-004-A。
七、程序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