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类作文指导教案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成长”话题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对“成长”话题作文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对学生提交的“成长”话题作文进行讲评。
2. 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和优点。
3.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要求和主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
2. 作文展示:选取几篇优秀作文和几篇需要改进的作文,进行展示和分析。
3. 优秀作文分析: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和优点,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是如何炼成的。
4. 需要改进的作文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如立意不深、结构混乱、语言表达不清等,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 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6. 总结提升:对本次作文讲评进行总结,强调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学会面对和克服。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和需要改进的作文,让学生了解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3. 指导法: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发言情况。
2. 学生作文改进情况:对比学生本次作文和之前作文的进步程度。
3.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学生对本次作文讲评的教案意见和建议,以便进行改进。
六、教学资源:1. 学生提交的“成长”话题作文。
2. 优秀作文选集。
3. 作文讲评相关资料。
七、教学准备:1. 提前挑选出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包括优秀作文和需要改进的作文。
2. 准备好作文讲评的相关资料和PPT。
3. 安排课堂时间和教学流程。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布置舒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成长类文章写作指导

《成长的。
》作文指导一·拟题欣赏•成长的伙伴•成长的故事•成长的烦恼•成长的记忆•成长的路上,我与书同行成长的滋味•成长的轨迹•成长中的苦和乐二·结构安排开头1 (总):开篇点题,总起全文—略写中间2-4(分):叙述事情,写清经过—详写结尾5 (总):呼应开头,启迪人生—略写一、先审题——成长的故事二、找材料——能得到启发开头开篇点题略写写作五步法:三、巧安排——详略要得当中间叙述事情详写四、紧相连——文章过渡好结尾呼应开头略写五、善修改——表达要清楚三·精彩开头和结尾1·打开我成长的档案,里面存放着我的喜,怒,哀,乐。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那就是我考出英语一级考的时刻。
2·“嚓,嚓,嚓。
”圆珠笔和纸摩擦的声音不时传出。
书桌前,正在埋头写作文的我也在回忆成长的故事……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在成长中都有自己的快乐与烦恼,我也不例外。
我至今忘不了那件令我感到委屈和烦恼的一件事。
4·成长中的故事犹如满天星,其中也有的像黄河水一样流向了远处,但又一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结尾:1·回忆着那点点滴滴的小事,竟涌起了一阵阵的甜蜜,我的成长之路还在继续,成长故事也仍在发生,让我继续期待着、等待着、向往着——那美妙的欢乐的成长故事。
2·啊!我们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相信我,一定会变得更好!3·成长的脚印,无论是深还是浅,无论是酸还是甜,从过去到现在,都是我最美好的回忆……4·我将永远记住这成长的一幕,永远的珍藏。
5·有时我自己常想,成长到底是什么?成长有时充满苦涩而又令人欣喜,成长有时也掺着几分遗憾,即使这样,成长的魅力依然是不可抗拒。
人需要成熟,人也需要成长,这烦恼使我变得善于思考,在烦恼中我一天天长大,我知道烦恼便是成长的催化剂。
•四·范文欣赏《成长的足迹》人生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记载着人成长的足迹。
初中成长作文备课教案

初中成长作文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叙事、描写、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成长感悟和情感体验。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回忆成长经历,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感悟深刻的素材。
2. 指导学生运用叙事、描写、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成长感悟和情感体验。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挖掘成长经历中的深刻感悟和情感体验。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成长过程。
3.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与成长经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 学生准备自己的成长故事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成长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二、指导写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素材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感悟深刻的成长经历。
2.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叙事、描写、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成长感悟和情感体验。
3.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细节描绘,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三、学生写作(20分钟)1. 学生根据指导,进行自己的成长故事的写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写作疑问,提供帮助。
四、分享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成长故事作品,分享自己的成长感悟和情感体验。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从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进行点评。
3. 教师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继续努力。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继续进行成长故事的写作,深入挖掘自己的成长经历。
2. 教师组织写作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经验。
作文成长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1. 作文基本结构的掌握。
2. 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1. 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2. 作文情感的表达与升华。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作文范文、作文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写作素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作文基础知识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作文知识,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授1.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
2. 介绍作文的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
3. 分析作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要求包含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
2.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作文写作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作文素材积累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授1. 讲解作文素材的种类,如生活素材、阅读素材、观察素材等。
2. 介绍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如读书笔记、日记、观察日记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种素材积累方法,记录一周内的所见所闻。
2.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作文素材积累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作文表达方式运用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表达方式。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授1. 讲解作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
2. 举例说明不同表达方式在作文中的应用。
作文成长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激发写作热情。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作文写作中找到成就感。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2. 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作文素材3. 学生作文范本4. 评分标准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作文写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写过的作文,分享感受。
二、观察与思考1.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如校园、家庭等,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细节。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内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想象与创作1. 教师提供作文素材,如故事、图片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作文创作。
2. 学生自由发挥,将素材融入自己的作文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表达与交流1. 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听,互相点评,提高表达能力。
2. 教师挑选优秀作文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修改与完善1. 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的点评,对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如增加细节、调整结构等。
六、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次作文教学,强调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完成度、质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
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作文。
2. 学生收集关于家乡的图片或视频,为作文提供素材。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作文写作中取得进步。
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教案

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教案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教案【篇一:成长作文教案】《成长》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写成长类记叙文的一些技巧。
2.积累一些成长类作文的写作素材。
3.以“成长”为话题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重点】1.掌握写成长类记叙文的一些技巧。
2.积累一些成长类作文的写作素材。
3.以“成长”为话题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难点】1.掌握写成长类记叙文的一些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成长是缓缓流淌的溪流。
悄然地,我们就长大了。
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坦然。
同时,也学会了修饰与包装。
似水流年,流走了少年的纯净与质朴,正如苇岸在《白桦树》中所述:在白桦树的生长历程中,为了利用生长,总是果断地舍弃那些侧枝和旧枝。
可以说成长是—个蜕变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幼稚至成熟。
每蜕去一层躯壳,痛苦在所难免。
作家刘墉说,成长是—种美丽的痛。
二、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什么叫“成长”?三、那么你觉得哪些算是成长呢?(懂得了道理、学习的进步、自主能力的提高、感受的加深??)四、成长的各种表现:1.品德方面的成长:会帮助同学了;为父母做事了;能恪守诺言、坚持原则??2.学习方面的成长:能坚持不懈了;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能主动探索知识了;能体会到大人的苦心了;知道细心的重要??3.能力方面的成长:学会了一项技能;能自己独自回家了;会开展小组活动了;会为大家服务了;能耐心做事情??4.友情方面的成长:会解决同学矛盾;会真心对待朋友;学会了谦让?5.在失败与沮丧中的成长:失败中得到启发;摩擦中懂得谅解;矛盾中得到教训;后悔中得到成长我的素材积累:五、写作指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我们的成长历程就是有这些琐碎小事组成的。
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好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确立中心。
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作文指导课成长教案

作文指导课成长教案教案标题:作文指导课成长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重要性以及作文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提供学生与写作相关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起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
2. 向学生介绍作文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如提高思维能力、培养表达能力等。
知识讲解(15分钟):1. 解释作文的定义和基本要素,如主题、结构、语言运用等。
2.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作文,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写作方式。
示范与分析(20分钟):1. 提供一个范文,解析其结构、语言运用和思路。
2. 引导学生分析范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讨论如何改进。
练习与指导(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个写作练习题目,并鼓励他们按照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2. 逐个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心得和体会,以及对今后写作的期望和计划。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知识讲解和示范分析。
2. 范文和练习题目,用于示范与练习。
3. 笔记本和纸张,供学生记录和写作。
教学评估:1. 在练习与指导环节,教师可逐个检查学生的写作进展,并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
2.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分享,评估他们对作文指导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业,评估他们在课后的写作表现。
教案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文比赛或写作活动,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自信心。
2. 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写作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3. 提供更多的范文和写作素材,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知识讲解、示范与分析、练习与指导、总结与反思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帮助我成长的作文讲解教案

帮助我成长的作文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长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点。
2. 帮助学生掌握如何选取成长经历中的典型事例。
3.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成长经历中的素材,并进行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表达。
2. 难点:帮助学生突破写作中的思维局限,写出独特而有深度的成长作文。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写作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一些名人的成长故事,引发学生对成长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成长类作文的讲解。
2. 成长类作文的特点(1)强调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变化。
(2)通常包含遇到的困难、挫折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3)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内心的感悟。
3. 如何选取典型事例(1)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2)可以是成功的经历,也可以是失败的教训。
(3)事例要具体、生动,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4. 案例分析展示一篇优秀的成长类作文,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其中的优点,如事例的选取、描写的手法、情感的表达等。
5. 写作技巧指导(1)细节描写:让事例更加真实可感。
(2)心理描写:展现内心的变化和成长。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文采。
6. 学生写作练习给出一个主题,如“第一次独自面对困难”,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写作练习。
7. 作品展示与点评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完成一篇完整的成长类作文。
同时,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成长类作品,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长类作文指导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写成长类记叙文的一些技巧。
2.积累一些成长类作文的写作素材。
学习重难点:1.掌握写成长类记叙文的一些技巧。
2.积累一些成长类作文的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成长”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字眼,它就像一本书,记载着过去的酸甜苦辣;它又像一幅画,描绘着心中的美好未来。
翻阅成长的日记,无论时间多么久远,记忆总是历历在目,无论曾经多么艰难,再回首总是满载温馨。
成长的路上,有风有雨,成长的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
看一路繁花似锦,听一路欢声笑语,洒一路热血柔情,成长的日记总是绵延悠长。
二、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什么叫“成长”?三、那么你觉得哪些算是成长呢?(懂得了道理、学习的进步、自主能力的提高、感受的加深……)四、成长的各种表现:1、品德方面的成长:会帮助同学了;为父母做事了;能恪守诺言、坚持原则……2、学习方面的成长:能坚持不懈了;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能主动探索知识了;能体会到大人的苦心了;知道细心的重要……3、能力方面的成长:学会了一项技能;能自己独自回家了;会开展小组活动了;会为大家服务了;能耐心做事情……4、友情方面的成长:会解决同学矛盾;会真心对待朋友;学会了谦让…5、在失败与沮丧中的成长:失败中得到启发;摩擦中懂得谅解;矛盾中得到教训;后悔中得到成长我的素材积累:五、写作指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我们的成长历程就是有这些琐碎小事组成的。
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好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确立中心。
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2、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强调:我们应该注意到“成长”是一种变化过程,是—个蜕变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没感受到感受深刻,我们在写作文时要详写变化的过程和感受。
3、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
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
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4、要注意详略处理。
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
一般应略写成长前的情况,重点写成长的过程和成长后的感受。
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用描写手法把它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此类文章特别要注意:在记叙和描写中或在文章结束时来点议论、抒情。
这样能点明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中考满分作文——成长篇1、最好的奖赏那个带有墨黑斑点的芒果,是我最好的奖赏,那是奶奶浓浓的爱。
——题记芒果的芳香每每飘入我的鼻子,萦绕在我周围时,我便想起了那最好的奖赏。
此时,奶奶的爱就如芒果的芳香,萦绕我心中,充盈着我的心房……那年,我趁假期到奶奶家玩。
在院里,我依偎在奶奶怀抱,指着树上那一个个尚未成熟的芒果,叫道“我要吃这个!”芒果翠绿色的外皮虽带点青色但已牵引了我馋嘴的味觉。
“不,还没熟。
”奶奶呵呵地笑了,“等你考个第一名回来,奶奶就把它奖励给你,好吗?”我拍着手大叫好,奶奶亲亲我的额头,脸上露出温馨的微笑……回到城里,我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那个刺痛我心的电话铃声响起,“奶奶不行了!”电话那头,姑姑已经泣不成声。
我呆住了,一滴泪水从我脸上滑过,那懊悔的泪把我的心划得很痛。
我真的拿到第一了,可是,我并没有向奶奶报喜,我竟把远方的奶奶给忘得一干二净了,我恨我自己!带着一脸泪水,我坐上了前往医院的汽车。
医院里的床单白得恐怖,到处飘散着浓浓的药味。
奶奶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面,正当大家欣喜地望着终于醒过来的奶奶,医生却说这是回光返照,大家都沉默了。
我强忍住泪水扑到奶奶身上,我惊讶地看到,奶奶长满老茧的手中握住一个长满黑点的芒果,她是那样用力地握着,浑浊的眼中充满了不舍。
妈妈告诉我,是她把我得到第一名的消息告诉奶奶的,奶奶一直说要奖励我一个芒果,临上医院时还把这个芒果带来了,说要亲手奖给我。
“奶奶,你会好起来的,你不要离开我!”我再也忍不住了,带着哭腔叫道,心里像被刀割了一样,泪水倾泻而下。
“奖励……奖励……芒果……”奶奶喃喃道,无神的眼睛透出一种只有我才能读懂的慈爱,接着用尽全身的力气,颤颤抖抖地把芒果放到我手中,并紧紧握住我的手,“好……好……读书……”奶奶沙哑的声音只有我才能听到。
我一个劲儿地点头,泪水在眼中翻滚着。
忽然,奶奶松开手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此时,我的泪水拼命地涌出来,嗒嗒地打在手上,打在芒果上。
这个斑斑点点的芒果,它是那么的沉重。
望着奶奶恬静的脸,我默念:“会的,我会好好读书!”又是一个夏季,芒果又熟了,那一个个金黄的芒果又唤起了我深深的思念。
芒果的香味越来越浓,正如奶奶的爱,那是奶奶给我的最好奖赏。
【简评】文章对记叙文的写作特点把握得很好,叙事流畅,构思新巧,紧扣“最好的奖赏”写作。
芒果既是奶奶给“我”最好的奖赏,也是奶奶浓浓爱心的信物,文中奶奶诀别之时给“我”芒果的细节写得非常生动,行文曲折有致,令人睹物思亲,情不能已。
2、长大的感觉真好人生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记载着人成长的足迹。
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
——题记岁月的风铃摇呀摇,不知不觉已风风雨雨摇过了十六个春秋。
奶奶说:“几天不见,这孩子真长大了,个头又高了一截。
”母亲说:“终于长大了,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了。
”老师说:“你可长大了,现在能主动学习了。
”……我也认为自己确实长大了,已越来越成熟了。
“老师,我什么时候能长大呀?”在幼儿园成长的档案里,曾留下了我稚嫩的声音。
多姿多彩的连环画曾给了我无穷的乐趣。
小时候,我总盼望自己快快长大,那时只是希望自己长大后能独立生活,不再受父母的“压迫”。
早饭由父母做,衣服由父母穿,床铺由父母理……虽然父母给予了我许多温馨,但我感觉到一切不像是自己的。
所以,我渴望长大,渴望快一点儿长大。
花开花落,秋风秋雨,又一个秋天翩然而至。
终于,我上小学四年级了。
母亲对我说:“你已经不小了,生活上也该自理了。
”于是,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一间三平方米的小屋。
这实在太令人兴奋了,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生活可以自理一下了。
在这小小的天地里,读书便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看《牛虻》,不禁为那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所感动;看科幻小说《神秘世界》,任凭我扇动想象的翅膀,为故事情节再添些神秘与美妙。
我陶醉在书的海洋里。
书是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伴随着墨韵书香,我一天天长大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当花季的雨露润湿我的心扉时,我也渐渐成熟了。
我步入了初中生活的门槛。
这才是我真正向往的生活。
记得刚刚住校的那个晚上,我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好,虽然心里觉得有点离家的凄凉。
在学校里,我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奥秘,太空世界的美妙,我还学会了怎样做人。
我和伙伴们纵情说笑,无拘无束。
因为我找到了可以飞翔的翅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我锻炼得更加坚强。
回首走过的日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歪歪斜斜的足迹,有痛苦也有欢乐,有充实也有失落。
虽然童年的乐园令我留恋,但我还是希望再长大一些。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我要采撷智慧的浪花,不断丰富、充实、完善自己,在美好生活的遐想与憧憬中,将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快快乐乐,富有意义。
“长大的感觉真好!”在我的成长档案里,我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
【简评】文章以小作者成长的足迹来贯穿全文。
截取了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三个断面:童年、少年、青年三个时期的成长经历。
不仅反映了自己成长的表层,而且从怎样成长,为什么这样成长等方面作了深层的挖掘。
文章中心明确,语言流畅,富有诗意。
运用第一人称来写,在自己成长的档案里,记下了“长大的感觉真好”的体验,读后于淡淡的感觉中给人以浓浓的情意。
七、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1、情景再现法◆从小学走进初中,又走进高中,每次去上学,母亲总要重复那句话。
我也慢慢地明白了其中的寓意。
学校离家越来越远,但我总是一有空就往家里跑——回去看看那熟悉的炊烟,还有炊烟深处那为我吃尽苦头的母亲。
每次回家,望着满脸皱纹的母亲,心里隐隐作痛——从那时起,我就明白,我是母亲青春的延续,是母亲所有希望的寄托。
命运注定我的使命就是精心塑造自己。
我输不起,我输不起母亲那失神的双瞳里浮出的那仅存的一丝丝希望。
每次我选择黄昏返回学校,心里总有几分依依不舍,忍不住回头再望一眼那炊烟飘起的地方,望一眼倚在门边的母亲……2、排比铺陈法◆菁菁校园,留下我们多少故事,这些故事是那么精彩,那么活力四射。
这里有笔砚相亲、晨昏相伴的真诚友谊,有比赛场上飞扬着的欢呼与呐喊,更有落日红叶、雨打芭蕉的完美意境;这里有默默伏案的少年、勤勉不辍的园丁,有三点一线的紧张,更有青春放歌的朝气。
写下它,写下这充满活力的岁月,写下我们难以忘记的校园故事。
3、哲理渗透法◆花和人都会遭受不幸,可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为什么要放弃呢?平凡的生活中,一抹微笑,就是一道阳光。
它能温暖自己潮湿的心灵,也能温暖周围阴暗的心灵。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对它展颜欢笑时,它所回报给你的,必然是令人心醉的笑容。
◆我错过了太阳,但我不哭泣,因为我不愿失去星星和月亮。
那天起,我不再忧郁,不再哭泣,我学会感谢伤口,因为它也是生活的色彩;我学会微笑,因为我还有青春陪伴。
4、选用句式法◆“宝贝儿,你去找同学玩会儿?”“不,我自己玩儿。
”又一次,我以自己最任性的方式拒绝了妈妈的建议。
我独自来到自家大院,找到了那棵我亲手栽的小桃树,轻轻地躺在“他”的旁边。
风独自地吹着。
树独自地摇着。
花独自地落着。
我独自地“睡着”。
……我带他们来到了我家的院子,坐在草地上,我们说着,谈着,累了便躺下。
风依旧独自地吹,但却柔和了。
树依旧独自地摇,但却快乐了。
花依旧独自地落,但却美丽了。
我“独自”笑着,因为周围有了他们,因为我战胜了我的孤僻。
5、推敲词语法◆白驹过隙的一瞬,我抬起头,感觉到岁月正随风吹散,不禁掩面叹息,内心漾起的是一丝欣喜和怀恋。
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青春律动的我们挥汗如、雨,只为灿烂在六月。
那段岁月是美妙的——◆18岁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
这一刻,在得到与失去的交替中,在追求与放弃的转换之间,我们感受着快乐,也经历着痛苦。
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源于对梦想的追逐。
当我们经历无数痛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总算体味了欢乐,这才明白:痛苦,常常孕育着快乐的种子。
成长本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痛苦也不一定是坏事,于痛苦中,我们知道,当现实无法改变时,我们要适时地改变自己,但是我们还总爱同现实讨价还价,因为我们深深地爱着这个世界,这个幸福、温暖,爱与痛苦交织的世界。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发现,学会了珍惜,对于我们心中那些解不开的小小的结,我们学会了淡淡一笑,去欣赏它的缺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