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思想文化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思想文化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思想文化知识点总结历史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通过研究过去的事件和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在和未来。

初中历史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各个历史时期和文化思想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初中历史思想文化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1. 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中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等。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主张以仁爱、礼节和孝道为核心的伦理道德。

道家思想则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

法家思想注重法治和积极的政府管理,强调权威与严厉的法律制度。

墨家思想追求兼爱与非攻的理念,主张和平与公正。

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包括封建制度、官僚制度、科举制度等。

封建制度以君主为中心,分封诸侯,实行宗法血缘关系的官员选拔制度。

官僚制度是指由官员组成的统治者阶层,通过严密的官员等级制度实行统治。

科举制度是唐朝以后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有才能的人才入仕。

3.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个古代的贸易网络,连接了东方和西方。

它不仅仅是商品流通的通道,还是文化、宗教和技术交流的重要途径。

丝绸之路的主要路径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通过中亚地区到达地中海地区,而海上丝绸之路则通过印度洋到达欧洲。

4. 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在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始于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生产和贸易得以快速发展,以利润为驱动的工商业取代了封建主义社会中的农业经济。

这种社会制度转变也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5.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化运动。

它从意大利开始,逐渐在欧洲各国传播。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和文化进行了重新发掘和研究,追求个体的自由和人文主义。

艺术家们通过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形式表达了他们的想法和感情。

6. 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是一次改变人类认知方式的重要事件。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第九单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①甲骨文是商朝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内容主要是记事,载体为兽骨(史书内容是系统编修(记载)历史,载体为书、纸)②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称“铭文”。

西周晚期,演变为“大篆”。

③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在竹简或丝帛上写字,字体也开始发生变化。

④秦朝统一后,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又推广笔画更加简单的“隶书”。

⑤魏晋时期,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2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政治主张:核心是“仁”。

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要谦虚好学。

要“温故而知新”。

(3)文化上:整理《诗经》,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4)孔子的言行由其的弟子整理在《论语》一书中。

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5)孔子治国思想的实践:①汉朝统治者减轻农民徭役和赋役负担,有利于经济恢复与发展②唐朝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社会环境安宁(1)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际关系的改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老子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其观点: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互相转化。

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4“百家争鸣”(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对社会的见解并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延续了数千年的历史。

它涵盖了众多学派和思想家的思考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哲学和宗教等方面。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兵家思想、纵横家思想等多个角度来总结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知识点。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体系之一。

它由孔子创立,主张以仁爱和礼仪来治理社会。

儒家思想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提倡“仁”的概念,即待人以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包括《论语》、《孟子》等。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道家强调“道”这一概念,认为道是宇宙和万物的根源,人应该通过放弃私欲和功利,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道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包括《道德经》和《庄子》。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由墨子创立,提倡兼爱、非攻和尚同。

墨子主张以兼爱之心对待所有人,反对战争和暴力。

他强调以非攻为原则,主张用道义和仁爱来解决冲突。

墨子的思想在古代与儒家和道家形成鲜明的对比。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主张严刑峻法来统治国家。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必须依靠强大的法律和刑罚来维护社会秩序。

法家思想强调权威和集权治理,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兵家思想兵家思想是关于军事思想和战争策略的研究。

孙子的《孙子兵法》是兵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兵家思想强调战争的艺术和策略,包括攻守、布阵、用兵等方面的技巧。

它对中国古代战争的实践和战争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纵横家思想纵横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一种政治学说,以鬼谷子和张仪为代表。

纵横家主张权谋和智慧,注重权术和策略,主张通过权谋和智慧来获取国家的优势和利益。

纵横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影响。

总结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是丰富而多元的,从儒家思想的仁爱、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墨家思想的兼爱非攻、法家思想的严刑峻法、兵家思想的战争艺术,到纵横家思想的权谋智慧,每一种思想都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深远影响。

初中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初中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专题
一.思想和宗教
初 中 历 史
复专 习题
政治主张
孔子
教育思想
1.思想
儒家 “百家 道家 争鸣” 墨家 法家 兵家
孟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孙膑
专题
一.思想和宗教
初 中 历 史
复专 习题
佛教的传入
2.宗教
道教的兴起
专题
二.文字、史学和文学
初 中 历 史
复专 习题
商朝
甲骨文
1.文字
秦朝 小篆、隶书
北京紫禁城 明长城
专题
四.艺术
初 中 历 史
1.青铜艺术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复 专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习题
专题
四.艺术
初 中 历 史
复专 习题
秦始皇陵兵马俑
云冈石窟
2.雕塑艺术
石窟 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
专题
四.艺术
初 中 历 史
复专 习题
王羲之《兰亭序》
3.书法
颜真卿
柳公权
专题
四.艺术
初 中 历 史
复专 习题
顾恺之
4.绘画
阎立本 吴道子 《清明上河图》
知识点拨
思想、文化专制的主要事件
初 中 历 史
复专 习题
秦朝 西汉
秦始皇 汉武帝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清朝
明太祖
八股取士
康熙、雍正、乾隆 大兴文字狱
知识点拨
儒家思想的发展
初 中 历 史
复专 习题
春秋晚期 战国时期 秦始皇 汉武帝 明朝
一.中华文化的勃兴
初 中 历 史
复专 习题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思想及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思想及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考链接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
解除这些困扰的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中共十五大
2、“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 海边写下诗篇。”人们用歌曲形式永远记忆的是1992 年发生的哪一历史性的事件?( )
温故知新
(五)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社会主义
建设和改革开放受到了姓“资”姓“社”问
题的困扰。 主要思想: 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判断姓“资” 姓“社” 的三条标准。 意义: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人物
称谓
主要成就
1、编成的《_____》系统介绍了
__________时 _____________。
思 魏源 期的思想家 2、他编写此书的目的是“______”

3、最早实践其主张的事件是______

1、影响最大的译著是《_____》
严复
___________ 2、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
为《中外纪闻》)
在思想解放方面起到的作用: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 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中考链接
1、百日维新”犹如流星划过黑暗的天际,虽然短 暂却光芒耀眼。它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体现 在( )
A.完成了社会制度的更迭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D. 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时期的启蒙思 “_______,_______”进步观点。

专题复习之中国古代文化

专题复习之中国古代文化
3、孙武(兵家)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著作《孙子兵法》
二)战国时期的代表
1、墨家: 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2、儒家:
1)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民贵、君轻”)
2)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3、道家: 代表人是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3)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 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白 唐诗 杜甫
盛唐诗人,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 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杜甫的诗风淳朴厚重,,抒发悲愤凄 婉之情。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 被誉为“诗圣”。
(《道德经》)
法家
庄子 韩非
战国 战国
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庄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 《韩非子》 中央集权国家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宗教
1、佛教的传入: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佛 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的传入, 丰富了中国文化。
宋朝
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开封)汴河沿岸的 繁华景象。
雕塑
1、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的艺术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 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的璀璨明珠。 2、南北朝时期: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3、唐朝甘肃敦煌莫高窟——世界艺术宝库。
思想性强,艺术性高 ,成为世界文化宝库 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 著。

历史古代中国思想考点总结

历史古代中国思想考点总结

历史古代中国思想考点总结古代中国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瑰宝,它贯穿了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

从古代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到秦汉以后的佛教、道教的兴起,再到明清时期的理学、奇异派等,古代中国思想体系丰富多样,密布于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中。

本文将对古代中国思想的主要考点进行总结和探讨。

首先,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礼、义、智、信等价值观念。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强调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儒学的核心理念是“仁”,即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互助的精神,这种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和对立。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追求个体的自由和自然状态。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即宇宙的本源和规律。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人应该追求心灵的宁静,超越功利和权力的追逐,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墨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流派,提出了“兼爱”和“非攻”的原则。

墨子强调人们应该彼此关爱,用爱和和平来化解矛盾和冲突。

墨家的思想对中国的哲学、伦理和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秦汉以后,佛教和道教开始兴起,并与儒家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佛教强调人们通过修行和解脱来摆脱生老病死的苦难,追求永恒的幸福。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谛八正道”,它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后来的文学、艺术和哲学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道教是中国特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道教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主张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追求个体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

道教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明清时期,理学成为主导的思想流派。

理学强调人的性与理的关系,追求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相处。

程朱理学以朱熹和程颐为代表,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和科举制度的重要基石。

另外,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奇异派的思想,如王阳明的“心学”。

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涵盖了广泛而丰富的内容。

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期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之一,儒家学说由孔子创立,影响深远。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注重个人行为的规范和修身养性。

其核心理念是“仁”,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推崇“中庸”之道,主张礼貌、孝敬、忠诚等美德。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来实现个人心灵的自由与平静。

道家思想注重沉淀内心,摒弃功利主义,主张顺应自然法则,达到超然的境界。

三、墨家思想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强调兼爱和非攻。

墨家思想主张尊重人类生命,反对战争与暴力。

墨子的“非攻”思想主张废弃兵器,拒绝侵略扩张,推崇兼容并包的共荣共存。

四、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以商鞅为代表,主张法治国家,注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法家思想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基石,通过建立严密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机构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五、兵家思想兵家思想以孙子和吴子为代表,强调战争艺术和兵法,研究军事战略和战术,讲究以弱胜强的智慧和策略。

兵家思想强调对敌人的了解和分析,以获取胜利的机会。

六、佛家思想佛家思想最早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家思想强调修行和悟道,倡导舍离人世的纷扰,逐渐觉悟和解脱。

佛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融入了中国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中。

七、文化艺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建筑等各个方面。

中国绘画倡导“写意”和“意境”,追求自然,注重墨色和线条的表现力。

音乐以“雅乐”为主,通过音乐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古代舞蹈的形式多样,有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等不同的风格。

古代戏剧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京剧、豫剧、越剧等闻名于世。

古代建筑则以传统木构建筑和石构建筑为主,讲究均衡和谐。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博大精深,包含了多个不同的学派和思想流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为什么世界各国至今仍称中国人为“唐人”,而不称“清人”呢?答:唐朝的对外开放使社会高度繁荣,清朝的“闭关锁国”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发展的潮流。

◆你认为唐朝的开放与清朝的“闭关锁国”的结局对我国今天有何启示?答:我们必须实行开放,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人类的不同文明总是在交流中前进的,若是“闭关锁国”,就会被世界潮流抛弃。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丧权辱国的结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1、青铜器、华佗、张仲景、李时珍(识记)商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称为“青铜时代”。

商朝的司母戊鼎,是至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他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研制成“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全身麻醉药剂(比欧洲早1600多年);创有一套医疗保健操“五禽戏”。

被人们誉为“神医”。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他被后人誉为“医圣”。

李时珍,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有我国古代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2、都江堰、赵州桥、长城北京故宫(理解)P指南17都江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兴修了水利工程。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它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你认为李冰最值得我们纪念的是什么?①他巧妙地设计最值得我们纪念。

防洪、灌溉并举,消除了水患,灌溉了农田,至今仍发挥着作用。

②他“绿色环保”的治水特点最值得我们纪念。

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

③他治水的经验最值得我们纪念。

形成了一套科学治水和管水方法,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

④他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值得我们纪念。

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反映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

赵州桥: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欧洲出现类似的桥,比赵州桥晚700多年。

它成为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

长城: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长一万余里的万里长城;明朝政府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侵扰,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为六千多公里的长城。

长城精神:长城是我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艰苦奋斗和凝聚力、创造力。

故宫:北京城有三层,由外到内京城、皇城、和宫城。

宫城也称紫禁城,现称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遗产。

3、文字、老子、孔子、百家争鸣(识记)((1)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除甲骨文以外,商周一些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叫作“金文”(又称“铭文”)。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西周晚期,又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大篆”。

(2)思想家老子: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3)孔子:春秋晚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

提出“仁”的学说。

“仁”包括一切美德。

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

他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现状。

②注意“因材施教”,他③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④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孔子晚年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墨家: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

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儒家: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①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②还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主张环境保护)③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反对一切战争。

法家: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著有《韩非子》一书。

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反对儒家的仁政。

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兵家: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的杰出军事家孙武。

他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道家: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庄子主张“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四大发明(理解)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

西汉前期,已经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

目前世界已知最早的纸: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前期的麻纸。

东汉时,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造纸原料。

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造纸术逐渐传到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世界文化传播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2)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联系起来)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活字印刷术、火药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

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升的发明晚400年。

指南针: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发现磁石指南北的特性。

制成了“司南”,这是最早的指南仪器。

后来人们制成指南针。

到了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候,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那时的火药武器有火箭、突火枪和火炮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影响: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传统战术,加速欧洲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进程。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鲁迅先生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

对此,你有何看法?提示:中国的科技的确辉煌过,但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封建专制,缺乏开明的社会制度,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明清之际闭关锁国,最终导致科技没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动力,给社会带来更多实惠,以致落后于西方。

因此科技能否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有有条件限制的。

5、《史记》、《资治通鉴》(识记)(1)《史记》: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巨著。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史记》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这部书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6、佛教的传入和道教兴起(识记)(1)佛教的传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张骞通西域以后,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渐传到中国。

逐渐形成了中国化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佛教三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又叫千佛洞)。

(2)道教的出现:道教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是张陵。

发源地在四川青城山。

道教的思想来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和神仙方术。

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道教对我国后世文化也有深远影响。

建筑代表泉州的老君岩(老子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