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胶软化点测定gb15332-94

合集下载

环球法测定热熔胶黏剂软化点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环球法测定热熔胶黏剂软化点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计ꎬ 概率 p = 0 99 的置信因子 k = 2 576ꎬ 则
u( d) =
本次试验由一位持证上岗的检验人员对 10 个平
行样进行重复测试ꎬ 测试结果如表 1 所示ꎮ
测量值
117 9

118 2

117 8

118 1

117 0

117 3

118 0

118 2

118 0
序号
(6)
对于软化点仪ꎬ 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 钢
以 上 因 素 互 不 关 联ꎬ 根 据 不 确 定 度 传 播 公
u crel( Y) =
0 2 ℃
= 1 70×10 -3
117 9 ℃
根据 JJF 1059 1—2012 «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
0 038 8 mm
= 1 96×10 -3
10
118 5
平均值
117 9
u rel( d) =
) 2 = 0 18
1 / n - 1 ∑( Yi - Y

i=1
(8)
钢球质量为 (3 50±0 05) gꎬ 按正态分布评估ꎬ
在置信概率 p = 0 99 时的置信因子 k = 2 576ꎬ
0 05
= 0 019 4 ( g)
定位 环 的 下 边 缘 距 下 承 板 的 距 离 为 ( 25 ± 1 )
mmꎬ 按正态分布评估ꎬ 在置信概率 p = 0 99 时的置
信因子 k = 2 576ꎬ 则

u( b) =
= 0 038 8 ( mm)
2 576
(15)
则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热熔胶软化点测定义

热熔胶软化点测定义

热熔胶软化点测定义热熔胶软化点测定及其意义导语:热熔胶是一种常用的粘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为了准确评估热熔胶的性能和适用范围,研究人员开展了热熔胶软化点的测定。

本文将介绍热熔胶软化点测定的方法和意义,并探讨它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一、热熔胶软化点的定义与测定1. 定义热熔胶软化点是指热熔胶在升温过程中开始软化的温度。

软化点通常是热熔胶材料分子结构在高温下开始断裂和松弛的温度。

2. 测定方法热熔胶软化点的测定通常采用球和环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样品:将热熔胶样品均匀地涂覆在一个平面玻璃板上,然后冷却至室温。

(2) 测量软化点:将一个金属球置于玻璃板上的热熔胶样品上,然后将一个金属环放在金属球上。

接下来,加热系统开始升温,直至热熔胶开始软化,形成环在球上滑动的现象。

此时,记录下热熔胶的软化点温度。

二、热熔胶软化点的意义软化点是评估热熔胶性能和应用范围的重要参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材料性能评估:热熔胶软化点可以反映材料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软化点越高,说明材料在高温下更加稳定,具有更好的抗热性能。

2. 粘结强度测试:软化点的高低与热熔胶的粘结强度密切相关。

软化点高的热熔胶通常具有更好的粘结强度,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3. 工业应用:热熔胶软化点的测定是制定生产工艺和控制生产质量的重要依据。

通过了解热熔胶的软化点,可以选择合适的加工温度和工作温度,以确保产品质量。

三、热熔胶软化点的工程应用1. 选材与配方优化通过测定不同热熔胶材料的软化点,可以选择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材料。

根据软化点的高低,可以优化热熔胶的配方,提高产品的性能。

2. 粘接性能评估热熔胶在粘接过程中,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实现良好的粘接效果。

通过测定热熔胶的软化点,可以了解热熔胶的熔化温度范围,从而评估其粘接性能。

3. 粘接温度控制热熔胶的粘接强度与加工温度直接相关。

通过了解热熔胶的软化点,可以控制粘接温度,确保粘接效果的稳定和一致性。

胶黏剂国家标准

胶黏剂国家标准

GB/T13553—92胶粘剂分类GB/T2793—95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CB/T13354—92液态胶粘剂密度的测定方法重量杯法GB/T2794—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GB/T15332—94热熔胶粘剂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GB/T14518-93胶粘剂的PH值测定GB/T7125—86压敏胶粘带厚度测定方法涡流法LY224—83胶粘剂检验方法外观测定法LY225—83胶粘剂检验方法比重测定法LY226—83胶粘剂检验方法粘度测定法LY227—83胶粘剂检验方法pH值测定法LY228—83胶粘剂检验方法固体含量测定法LY229—83胶粘剂检验方法水混和性测定法LY233—83胶粘剂检验方法含水率测定法LY235—83胶粘剂检验方法游离苯酚测定法LY236—83胶粘剂检验方法可被溴化物测定法LY237一83胶粘剂检验方法碱度测定法LY238—83胶粘剂检验方法游离甲醛测定法LY230—83胶粘剂检验方法固化时间测定法LY231—83胶粘剂检验方法活性期测定法LY232—83胶粘剂检验方法贮存稳定性测定法LY234—83胶粘剂检验方法聚合时间测定法GB/T7123—86胶粘剂适用期测定方法GB/T7751—87胶粘剂贮存期的测定方法GB/T6329—86胶粘剂拉伸强度试验方法GB/T7753—87压敏狡粘带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7124—86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金属对金属)HB5164—81金属胶接拉伸剪切强度试验方法HB6687—92拉伸剪切应力下胶接接头耐久性试验方法GB/T14903—94无机胶接剂套接扭转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7750—87胶接剂拉伸剪切蠕变性能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 GB/T7754—87压敏胶粘带剪切强度试验方法(胶面对背面)GB/T11177—89无机胶粘剂套接压缩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1634—89无视胶粘剂压剪强度试验方法GB/T6328—86胶粘剂剪切冲击强度试验方法GB/T2790—95胶粘剂180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2791—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GB/T7122—86胶粘剂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浮滚法GB/T7749—87胶粘剂劈裂强度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GB/T4851—84压敏胶粘带持粘性测试方法GB/T4852—84压敏胶粘带初粘性测试方法斜面滚球法GB/T2792—81压敏胶带180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GB/T4850—84压敏胶粘带低速解卷强度测试方法QJl867—90胶粘剂平均线膨胀系数测试方法GB/T14517—93绝缘胶粘带工频耐电压试验方法GB/T7752—87绝缘胶粘带工频击穿强度试验方法QJl523—88导电胶电阻率测试方法GB/T15903—95压敏胶粘带耐燃性试验方法HG/T4—1551—84胶粘带耐燃性测试方法GB/T15330—94压敏胶粘带水渗透率试验方法GB/T15331—94压敏胶粘带水蒸汽透过率试验方法GB/T13353—92胶粘剂耐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方法金属与金属GB/T15333—94绝缘用胶粘带电腐蚀试验方法HG/T4—1550—84绝缘用胶粘带电腐蚀试验方法GB/T12954—91建筑胶粘剂通用试验方法HG/T4—1172—78天然胶胶粘剂HG/T4一1197——79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JC438—91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GB/T11175—89聚乙酸乙烯酪乳液试验方法GB/*11178一89聚乙酸乙烯酪乳液木材胶粘剂HG/T2405—92乙酸乙烯酯一乙烯共聚乳液胶粘剂HG/T2492—93a-氰基丙烯酸乙酪瞬间胶粘剂HC2187—91田箐胶粘剂HG/T2188—91橡胶用粘合剂RSHG/T2189—91橡胶用粘合剂REHG/T2190—9l橡胶用粘合剂RHHG/T2191—91橡胶用粘合剂AJC/T547-94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C/T548—94壁纸胶粘剂JC/T549—94天花板胶粘剂ZB/TG39004-87—涂敷磨具用水溶性酚醛树脂胶粘剂QJl992.2—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铁锚302厌氧性密封胶粘剂胶接工艺QJl992.3—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铁锚352厌氧性密封胶粘剂胶接工艺QJl992.4—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铁锚972厌氧性密封胶粘剂胶接工艺QJ1992.5—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铁锚390厌氧性密封胶粘剂胶接工艺QJl992.6—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106甲基硅橡胶的配制与灌封工艺QJl992.7—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SD—33甲基硅橡胶的配制与灌封工艺QJ1992.8—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GD—401硅橡胶灌封工艺QJl992.9—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JN—3硅QJl992.10—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204胶的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QJl992.11—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105胶的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QJ1992.12-90胶接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DAD-24导电胶的配制与胶接工艺QJ1992.13—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DAD—4D导电胶的配制与胶接工艺QJl992.14—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E—7胶的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QJl992.15—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E—16胶的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QJl992.16—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JX—15—1胶胶接工艺QJl992.17—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SW—3胶的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QJl992.18—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HY—914—Ⅱ胶的配制与胶接工艺QJ1992.19—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Z—2胶的配制与胶接工艺QJl992.20-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范XM—31—1密封胶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QJl992.21—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南大704胶胶接(灌封)工艺QJl992.22—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JW—1胶的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QJl992.23—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S—2聚硫密封胶的配制与密封(胶接)工艺QJ1992.24—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GN—512有机硅凝胶的配制与灌封工艺QJ31992.25-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X98—11缩醛烘干胶液胶接工艺GB/T14074.1—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外观测定法GB/T14074.2一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密度测定法GB/T14074.3—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粘度测定法GB/T14074.4—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PH值测定法GB/T14074.5—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固体含量GB/T14074.6—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水混和性测定法GB/T14074.7—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固化时间测定法GB/T14074.8—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适用期测定法GB/T14074.9—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贮存稳定性测定法GB/T14074.10—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木材胶合强度测定法GB/T14074.11—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含水率测定法GB/T14074.12—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聚合时间测定法GB/T14074.13—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游离苯酚含量测定法GB/T14074.14—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可被演化物测定法GB/T14074.15—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碱量测定GB/T14074.16—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游离甲醛含量测定法GB/T14074.17—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经甲基含量测定法GB/T14074.18—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沉析。

热熔胶软化点及熔点测试方法

热熔胶软化点及熔点测试方法

鞋材用热熔胶:主要用于如状、鞋、帽的生产熔融粘度:8000CPs/180℃软化点: 95℃正负不超过5℃加德纳颜色:0±初粘性: >20#铜球剥离强度: >in2融化温度:160-180°电子产品热熔胶熔融粘度:8000CPs/180℃软化点: 85℃正负不超过5℃加德纳颜色:0±初粘性: >20#铜球剥离强度: >in2融化温度:160-180°最适宜:白色透明涂布复合压敏胶熔融粘度:7500CPs/180℃软化点: 85℃正负不超过5℃加德纳颜色:0±初粘性: >15#铜球剥离强度: >in2推荐温度:160℃-180℃包装盒用热熔胶熔融粘度:6000CPs/180℃软化点: 95℃正负不超过5℃加德纳颜色:0±初粘性: >15#铜球剥离强度: >in2推荐温度:150-170°日常用品主要用于妇女卫生巾、儿童尿布、病床垫辱、老年失禁用品等熔融粘度:6500CPs/180℃软化点: 82℃正负不超过5℃加德纳颜色:0±初粘性: >20#铜球剥离强度: >in2推荐温度:150-170°热熔胶的性能参数有很多,例如:固化时间、软化点、推荐使用温度、熔融黏度、剪切强度等等。

今天胶同学就跟大家聊聊软化点这个参数的意义以及软化点的测试方式。

软化点(softening point),物质软化的温度。

主要指的是无定形聚合物开始变软时的温度。

它不仅与高聚物的结构有关,而且还与其分子量的大小有关。

测定方法有很多,测定方法不同,其结果往往不一致,较常用的有维卡法和环球法等。

热熔胶的软化点测试方式使用的就是环球法测试软化点。

具体的测试方法如下:一、试样制备取一定量的实验室样品放在瓷坩埚内,然后将瓷坩埚置于适当的传热介质中。

加热样品至熔化,记录开始熔化的温度。

继续加热使其完全熔化,直至其温度超过开始熔化的温度2 5~5 0℃。

胶黏剂国家标准

胶黏剂国家标准

GB/T2793—95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CB/T13354—92液态胶粘剂密度的测定方法重量杯法GB/T2794—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GB/T15332—94热熔胶粘剂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GB/T14518-93胶粘剂的PH值测定GB/T7125—86压敏胶粘带厚度测定方法涡流法LY224—83胶粘剂检验方法外观测定法LY225—83胶粘剂检验方法比重测定法LY226—83胶粘剂检验方法粘度测定法LY227—83胶粘剂检验方法pH值测定法LY228—83胶粘剂检验方法固体含量测定法LY229—83胶粘剂检验方法水混和性测定法LY233—83胶粘剂检验方法含水率测定法LY235—83胶粘剂检验方法游离苯酚测定法LY236—83胶粘剂检验方法可被溴化物测定法LY237一83胶粘剂检验方法碱度测定法LY238—83胶粘剂检验方法游离甲醛测定法LY230—83胶粘剂检验方法固化时间测定法LY231—83胶粘剂检验方法活性期测定法LY232—83胶粘剂检验方法贮存稳定性测定法LY234—83胶粘剂检验方法聚合时间测定法GB/T7123—86胶粘剂适用期测定方法GB/T7751—87胶粘剂贮存期的测定方法GB/T6329—86胶粘剂拉伸强度试验方法GB/T7753—87压敏狡粘带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7124—86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金属对金属)HB5164—81金属胶接拉伸剪切强度试验方法HB6687—92拉伸剪切应力下胶接接头耐久性试验方法GB/T14903—94无机胶接剂套接扭转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7750—87胶接剂拉伸剪切蠕变性能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 GB/T7754—87压敏胶粘带剪切强度试验方法(胶面对背面)GB/T11177—89无机胶粘剂套接压缩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1634—89无视胶粘剂压剪强度试验方法GB/T6328—86胶粘剂剪切冲击强度试验方法GB/T2790—95胶粘剂180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2791—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GB/T7122—86胶粘剂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浮滚法GB/T7749—87胶粘剂劈裂强度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GB/T4851—84压敏胶粘带持粘性测试方法GB/T4852—84压敏胶粘带初粘性测试方法斜面滚球法GB/T2792—81压敏胶带180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GB/T4850—84压敏胶粘带低速解卷强度测试方法QJl867—90胶粘剂平均线膨胀系数测试方法GB/T14517—93绝缘胶粘带工频耐电压试验方法GB/T7752—87绝缘胶粘带工频击穿强度试验方法QJl523—88导电胶电阻率测试方法GB/T15903—95压敏胶粘带耐燃性试验方法HG/T4—1551—84胶粘带耐燃性测试方法GB/T15330—94压敏胶粘带水渗透率试验方法GB/T15331—94压敏胶粘带水蒸汽透过率试验方法GB/T13353—92胶粘剂耐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方法金属与金属GB/T15333—94绝缘用胶粘带电腐蚀试验方法HG/T4—1550—84绝缘用胶粘带电腐蚀试验方法GB/T12954—91建筑胶粘剂通用试验方法HG/T4—1172—78天然胶胶粘剂HG/T4一1197——79聚氯乙烯薄膜胶粘剂JC438—91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GB/T11175—89聚乙酸乙烯酪乳液试验方法GB/*11178一89聚乙酸乙烯酪乳液木材胶粘剂HG/T2405—92乙酸乙烯酯一乙烯共聚乳液胶粘剂HG/T2492—93a-氰基丙烯酸乙酪瞬间胶粘剂HC2187—91田箐胶粘剂HG/T2188—91橡胶用粘合剂RSHG/T2189—91橡胶用粘合剂REHG/T2190—9l橡胶用粘合剂RHHG/T2191—91橡胶用粘合剂AJC/T547-94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C/T548—94壁纸胶粘剂JC/T549—94天花板胶粘剂ZB/TG39004-87—涂敷磨具用水溶性酚醛树脂胶粘剂QJl992.2—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铁锚302厌氧性密封胶粘剂胶接工艺QJl992.3—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铁锚352厌氧性密封胶粘剂胶接工艺—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铁锚972厌氧性密封胶粘剂胶接工艺QJ1992.5—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铁锚390厌氧性密封胶粘剂胶接工艺QJl992.6—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106甲基硅橡胶的配制与灌封工艺QJl992.7—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SD—33甲基硅橡胶的配制与灌封工艺—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GD—401硅橡胶灌封工艺QJl992.9—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JN—3硅QJl992.10—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204胶的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QJl992.11—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105胶的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胶接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DAD-24导电胶的配制与胶接工艺—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DAD—4D导电胶的配制与胶接工艺QJl992.14—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E—7胶的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QJl992.15—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E—16胶的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QJl992.16—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JX—15—1胶胶接工艺QJl992.17—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SW—3胶的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QJl992.18—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HY—914—Ⅱ胶的配制与胶接工艺QJ1992.19—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Z—2胶的配制与胶接工艺QJl992.20-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范XM—31—1密封胶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南大704胶胶接(灌封)工艺—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JW—1胶的配制与胶接(密封)工艺—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S—2聚硫密封胶的配制与密封(胶接)工艺QJ1992.24—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GN—512有机硅凝胶的配制与灌封工艺QJ31992.25-90胶粘剂的配制与胶接工艺规范X98—11缩醛烘干胶液胶接工艺GB/T14074.1—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外观测定法GB/T14074.2一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密度测定法GB/T14074.3—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粘度测定法GB/T14074.4—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PH值测定法GB/T14074.5—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固体含量GB/T14074.6—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水混和性测定法GB/T14074.7—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固化时间测定法GB/T14074.8—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适用期测定法GB/—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贮存稳定性测定法GB/T14074.10—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木材胶合强度测定法GB/T14074.11—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含水率测定法GB/T14074.12—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聚合时间测定法GB/T14074.13—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游离苯酚含量测定法GB/T14074.14—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可被演化物测定法GB/T14074.15—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碱量测定GB/T14074.16—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游离甲醛含量测定法GB/T14074.17—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经甲基含量测定法GB/T14074.18—1993木材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沉析。

热熔胶质量检验标准无分类

热熔胶质量检验标准无分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吸水纸用热熔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2.引用标准
GB 2828-2003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16998-1997 《热熔胶粘剂热稳定性测定》
GB/T 15332-1994 《热熔胶粘剂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
HG/T 3660-1999 《热熔胶粘剂熔融粘度的测定》
GB 2944 《胶粘剂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规定》3.技术要求
4.检验规则
4.1批的组成
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以同一品种、同一规格、一次交货的数量为一批。

出现外包装污损、重量短缺由仓库记录实际情况,结果反馈给供应链部处理,不作为批质量判定依据。

4.2熔融粘度以供应商的出厂检验报告予以验证,荧光剂根据客户要求作判定。

4.3软化点、卫生指标项目若不合格,则判定批质量不合格;其它项目的抽样方案及合格判定数按下表规定:
5.表单
5.1 2013QC04 原辅材料入库检验评审表(结构胶)
5.2 2013QC001 原辅材料不合格评审表。

EVA热熔胶行业标准

EVA热熔胶行业标准

EVA热熔胶行业标准一科标化工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书刊装订使用的EVA型热熔胶(以下简称热熔胶)术语、技术要求、使用条件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不适用于书刊装订用途之外的热熔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CY/T XX-2005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332-1994热熔胶黏剂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GB/T2794-1995胶黏剂黏度的测定GB/T16998-1997热熔胶黏剂热稳定性测定GB/T528-1998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15256-1994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GB/T531-1999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在给出术语定义的同时,也给出计量单位,定义中无量纲的单位为1。

3.1脆性温度brittleness temperature在规定条件下使一定数量的试样不产生破坏的最低温度。

以摄氏温度表示(℃)。

3.2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将试样拉伸至断裂过程的最大拉伸应力。

以兆帕表示(MPa)。

3.3黏度viscosity在应力下材料阻止流动的性能。

以帕斯卡秒表示(Pa·s)。

3.4黏合强度adhesion strength使试样或产品的黏接部件的黏接界面分离所需的力。

以牛顿每米表示(N/cm)。

3.5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试样在拉断时的位移值与原长的比值。

以百分比表示(%)。

3.6热稳定性thermal stability试样在特定加热条件下,加热期间内一定时间间隔的粘度和其它现象的变化。

3.7软化点softening point把确定质量的钢球置于填满试样的金属环上,在规定的升温条件下,钢球进入试样,从一定的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热熔胶质量检验标准

热熔胶质量检验标准

热熔胶质量检验标准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变为液态,并能在冷却后迅速固化,从而实现粘接的胶粘剂。

由于其具有粘接迅速、强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制鞋、电子、家具等多个行业。

为了确保热熔胶的质量符合使用要求,保障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检验标准至关重要。

一、外观检验首先,对热熔胶的外观进行检验。

优质的热熔胶应具有均匀一致的颜色,无明显的色差、杂质和气泡。

表面应光滑平整,没有粗糙、凹凸不平或颗粒状的物质。

若热熔胶出现颜色不均、有杂质或气泡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其粘接性能和外观效果。

二、物理性能检验(一)软化点软化点是衡量热熔胶耐热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环球法或其他标准方法进行测定,热熔胶的软化点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软化点过高,可能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过高的加热温度,增加能耗和操作难度;软化点过低,则可能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出现软化流淌,影响粘接效果。

(二)粘度粘度反映了热熔胶的流动性能。

使用旋转粘度计在规定的温度下测量,粘度应符合产品的规格要求。

粘度太高,可能导致涂布不均匀,影响粘接质量;粘度太低,则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流挂现象,造成浪费和粘接不良。

(三)开放时间开放时间是指热熔胶涂覆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粘接性能的时间。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确定热熔胶的开放时间是否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开放时间过短,可能会导致在操作过程中来不及粘接;开放时间过长,则可能会影响生产效率和粘接强度。

(四)固化时间固化时间是指热熔胶从液态冷却固化所需的时间。

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固化时间应符合产品标准。

固化时间过长,会影响生产效率;固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粘接强度不足。

三、粘接性能检验(一)剥离强度通过剥离试验来测定热熔胶的粘接强度。

将涂有热熔胶的试样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粘接,然后在拉力试验机上进行剥离测试,计算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应达到相关标准或客户要求的数值,以确保热熔胶能够提供足够的粘接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尺寸如图 2 所示。
0 9 f
m i t } 0
图 2 环架金属板 钢球定位环 用黄铜制成, 其尺寸如图 3 所示。
G / 1 3 2 9 s T 5 3 一 4
12 ) 10
08 . . 士0 1 1 ,0 十 冷 .叮
图 3 钢球定位环 314 试样环 用黄铜制成的肩环或锥环, .. 其尺寸如图4 所示, 但仲裁试验要用锥环。
板相配合 317 .. M度计 分度值为 05 . C. 32 加热器 . 33 舌 刀 . i I 月 『 J 瓷板或金属板

I J
尸 「〕
瓷 应 洁金 板 粗 度 到 0 板光 , 以糙达 V 属
瓷柑祸
瓷柑涡的容量为 5 m o 0 L 3 6 传热介质 . 传热介质应不与被测试样起反应, 如使用水浴、 甘油浴或硅油浴。 4 试样制备 取一定量的实验室样品放在瓷增祸内, 然后将瓷增祸置于适当的传热介质中。加热样品至熔化, 记 录开始熔化的温度。 继续加热使其完全熔化, 直至其温度超过开始熔化的温度 2^ '。 5 C 在熔化和升温 5 0 的整个阶段应搅动试样, 使其完全成为均匀且无气泡的液体。 另外把试样环加热到与熔化试样相同的温 度, 再将其放在瓷板或金属板上, 为避免与其粘合, 瓷板或金属板可稍微涂些甘油或硅油。 用足够量的熔化的试样填满试样环, 使其在冷却之后稍有多余部分。 在空气中冷却3 mn然后用 0 , i 稍加热的刀除去多余试样。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国 家 标 准
热熔胶 粘剂软化 点 的测 定
环 球 法
D t m nt n h sf nn pit r iao o te t ig n o e e i f o e o f h t l a hs e-B l a d g to o- t ei s -al r meh d me d v n i n
类型 ;
已 d. 仁
测试次数; 试验结果 ; 其他需报告的内容。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 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 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 要起草人曹慧、 忻仁芬。
31 软化点测定器装置 软化点测定装置( 如图 1 所示, 它由下列部件组成) :
国家技术监督局 1 9 一 2 2 批准 94 1一2
1 9 一 0 0 实施 9 51一1
G / 1 3 2 9 S T 5 3 一 4
图 1 软化点测定器装置
6 结果表示
二次测定温度的允许差为 。5 e .' C
G / 1 32 9 B T 5 3 一 4
了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
a 样品来源、 . 种类、 制造日 试验日 期、 期; b 试验条件, . 特别要说明是否在惰性气体中进行测量、 说明所用传热介质的性能及所用试样环的
日 黄铜肩环
02 . -2 . 05 07
晚 对 - 峪 2 崛 N 。9
砂1 . -1 . 74 76
沙1 .8一1 .8 57 54 0比 . ̄玛 _ 9 了
b 黄铜锥 环
图 4 试样环
3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
G/ 132 9 B T 5 3 一 4
115 环架 由上、 } 下承板及中层的环架金属板和定位环组成。定位环可以水平地安放于中层环架金 属板的圆孔中。 定位环的下边缘距下承板应为 211 ,容器底部与环架的下承板相隔同样的距离。 5 m m 3 层板用长螺栓固定在一起。 3 6 烧杯 容量约为 80 , 9 m 高度不小于 10 门. 0 m 直径 0 L m, 4m m的无嘴高型烧杯, 其上口应与_承 L
G / 1 3 2 9 B T 5 3 一 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环球法测定热熔胶粘剂软化点的 试验仪器, 试样制备及试验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固态热熔胶粘剂软化点的测定
2 原理
把确定质量的钢球置于填满试样的金属环上, 在规定的升温条件下, 钢球进入试样, 从一定的高度 下落, 当钢球触及底层金属档板时的温度, 视为软化点。 3 仪器和传热介质
5 试验步孩
准备好仪器, 悬挂好温度计, 使温度计的底部位于试样环平面, 并与两环的距离相等, 调节环架成水
平状。
5 软化点温度低于 8℃的试样的测试 门 0 用比 估计温度低 1℃的蒸馏水装满容器, 0 要浸没试样环, 水面应高出试样环 5 二 , 0 在恒温的水浴 中, 这一温度应保持 1 mn用夹钳把预先浸在水浴中达到同一温度的钢球放入钢球定位环 L 5 , i 。 均匀升温, 升温速度为5 `/ i 士1 n C 。加热水浴温度, m 直至钢球穿到试样环进入试料。 凡是不按上述升温速度加热的所有试验都无效。 当被试料包围的钢球触及到环架的下承板时, 要及时记录温度计所显示出的温度。 在试验过程中, 如果试样发生连续降解的话, 则可充入惰性气体或用其他方法进行测量 也可使用与本标准建议不同的传热介质进行加热。 52 软化点温度超过 8 ℃的试样的测试 . 0 超过 8℃ 软化点的试样制备和操作方法与 51 0 . 条相同, 但要使用甘油浴或硅油浴进行加热。 热熔胶粘剂在接近约 8℃软化点的情况下, 0 应该明确说明使用的传热介质的性能。
1 一试样环; - 2 环架;一 - 3 钢球;-温度计; 烧杯 ; 4- 5一 6 -钢球定位环;一金属平板; 7 8 一环架金属板
; 环架金属板 . } .
钢球 直径为95 m , .3 质量为35士。0 g m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