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敏剂对自酸蚀牙本质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3种脱敏剂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比较研究

3种脱敏剂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比较研究

3种脱敏剂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比较研究目的:探讨GLUMA、BifluoridT12和MS COAT 3种脱敏剂处理牙本质,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

方法:人离体前磨牙20颗,去除咬合面釉质,随机分成4组(n=5):A组(GLUMA)、B组(BifluoridT12)、C组(MS COAT)、D组(空白)。

A、B、C组分别使用相应脱敏剂在牙本质表面处理,D组不处理。

全部样本3M ESPE AdperTM自酸蚀树脂粘结剂粘结,复合树脂修复厚约4~5mm,硬组织切片机制成1.0mm×1.0mm×8.0mm长方体试样,微拉伸测试仪测试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A组微伸拉强度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和C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GLUMA 脱敏剂预处理牙本质的粘结强度最强。

标签:脱敏剂;微伸拉强度;预处理深龋充填后出现敏感、牙髓性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深龋窝洞预备后牙本质充分外露、牙本质小管呈开放状态。

在开放状态下直接充填,可能会增加牙齿的敏感症状。

有学者在临床深龋治疗中预先使用脱敏剂处理洞底来减少充填后的牙齿敏感情况[1],但国内外对于几种新型脱敏剂使用后是否影响粘结强度的相关报道较少。

本文旨在通过体外实验来评价3种脱敏剂处理牙本质表面后对粘结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与设备1.1.1牙齿:选择哈医大口腔医院收治的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完整、无龋、无隐裂的前磨牙,共20颗,清除表面附作物,冲洗清洁后置于1%氯胺溶液,4℃冰箱内备用,1个月内使用。

1.1.2材料:GLUMA脱敏剂(贺利氏古莎齿科有限公司,德国);bifluoridT12脱敏剂(VOCO齿科有限公司,德国);MS COAT脱敏剂(日进齿科材料有限公司);复合树脂:Z350(3M&ESPE,美国);3M AdperTM自酸蚀粘结剂(3M&ESPE,美国)1.1.3实验设备:LED光固化灯(SpectrumTM800,DENSPL Y,美国)、万能材料试验机(AGS-500,SHIMADZUCORP,日本);硬组织切片机(Leica,德国);游标卡尺(锡工,中国)。

牙本质过敏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牙本质过敏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17] Nakabayashi N, Kojima K, Masuhara E. J Biomed Mater Res, 1982, 16(3):265- 273.
[18] Perdig(o J, Geraldeli S, Hodges JS. J Am Dental Associat,2003, 134(12):1621- 1629.
[22] Liu HC, Lin CP, Lan WH. J Endod, 1997, 23(11):691-693.
另外,牙本质粘接剂将牙本质表面覆盖封闭,降低了干燥对牙本质的刺激,牙本质的过敏性大大降低。Perdig&o等[18]认为,自酸蚀粘接剂和普通全酸蚀粘接剂在牙本质脱敏后的术后过敏性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其脱敏疗效肯定。李德利等[19- 20]的大量临床试验证明了自酸蚀粘接剂的短期优异脱敏效果,但远期疗效还不够稳定。
1.4 生物作用为主的脱敏剂
氟化物涂膜为临床上常见的以生物作用为主的脱敏剂。多种氟化物涂膜应用于防龋、脱敏在国外已有大量的试验和临床研究,且效果肯定。Scheifel等[21]发现,对牙本质过敏症患者每周涂抹3次氟化物涂膜,将会明显减轻患牙的过敏症症状。氟保护剂除氟化物成分外还有组织固定剂,可为牙提供长期的氟化反应;同时,组织固定剂还能凝固牙本质小管中的成牙本质细胞突,使脱敏效果更加持久[21]。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口腔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氟保护漆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Ga- Al- As 半导体激光脱敏时不仅能直接照射过敏点以封闭牙本质小管,还可直接对准患牙根尖部的相应区域以一个非常小的圆周运动进行照射,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可降低牙本质过敏症症状。但是,有关Ga- Al- As 半导体激光脱敏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低功率的激光能够改变牙根尖部的神经纤维膜对K+、Na+的通透性,使神经末梢动作电位增加;同时可刺激神经轴突的内啡肽形成,从而起到镇痛作用[24]。

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研究

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研究

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研究宋博苑;陈艺鑫;岳阳丽【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26)013【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40颗健康离体牙随机分为4组,1组为空白对照,另外3组分别选用Gluma脱敏剂、极固宁脱敏剂、舒适达速效抗敏牙膏进行牙本质粘接面的脱敏处理,制作抗剪切粘接强度测试试件,恒温保存24 h后进行抗剪切粘接强度测试.结果 Gluma组、极固宁组、舒适达牙膏组和空白对照组的抗剪切强度分别为(6.78±3.11)、(1.57±1.10)、(5.82±2.32)、(5.78±3.66) MPa(F =7.285,P<0.05).Gluma组的抗剪切强度最高,但与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固宁组最低,且与Gluma组、空白对照组和舒适达牙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敏剂对牙本质抗剪切粘结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避免粘接强度的下降,临床粘接修复操作中应选择合适的脱敏剂.【总页数】3页(P2305-2307)【作者】宋博苑;陈艺鑫;岳阳丽【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河南郑州 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05【相关文献】1.脱敏剂对自酸蚀牙本质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J], 李亚亚;刘丽2.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微结构特征及其对树脂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J], 王雪;李金华;牟建钢;刘虹3.脱敏剂和酸蚀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J], 张文浩;梁国斌;李彦4.两种脱敏剂对复合树脂粘接剂与牙本质间粘接强度的影响 [J], 杨旸;赵峰;肖琼5.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及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研究 [J], 龙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脱敏剂对复合树脂粘接剂与牙本质间粘接强度的影响

两种脱敏剂对复合树脂粘接剂与牙本质间粘接强度的影响

两种脱敏剂对复合树脂粘接剂与牙本质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杨旸;赵峰;肖琼【摘要】目的研究劲润脱敏剂与多乐氟对复合树脂粘接剂与牙本质间粘接强度的影响,为脱敏剂与粘接剂的选用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将15颗新鲜离体牙预备出牙本质面并随机分为3组,其中两组离体牙的牙本质面分别用劲润脱敏剂、多乐氟处理后,一组不使用脱敏剂,选用可乐丽菲露SAC复合树脂粘接剂将玻璃陶瓷粘于处理后的牙本质表面,万用力学实验机作剪切测试(1 mm/min).结果劲润脱敏剂处理后,可乐丽菲露SAC复合树脂粘接剂平均剪切强度增强,但与空白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乐氟处理,可乐丽菲露SAC复合树脂粘接剂平均剪切强度减小,且与空白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劲润脱敏剂对可乐丽菲露SAC复合树脂粘接剂的粘接效果无不良影响;多乐氟会降低可乐丽菲露SAC复合树脂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5(025)001【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牙本质;劲润脱敏剂;多乐氟;粘接剂;粘接强度【作者】杨旸;赵峰;肖琼【作者单位】646000四川泸州,泸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成都军区机关医院口腔科;646000四川泸州,泸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2全瓷冠修复是口腔临床中美容修复常用的方法,但活髓牙经牙体预备后,造成牙本质暴露和牙本质小管开放,当牙齿受到温度、化学、机械等刺激时,便会产生牙本质过敏症状。

劲润脱敏剂与多乐氟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脱敏剂,能有效缓解活髓牙全冠牙体预备后出现的牙本质敏感症状[1-2]。

复合树脂粘接剂是目前常用的粘接全瓷类修复体与基牙的材料[3],但脱敏剂的应用可能改变牙本质的粘接界面,从而影响树脂粘接剂的粘接效果[4-6]。

因此,本实验通过观察劲润脱敏剂与多乐氟对复合树脂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间接评价其对全瓷类固定义齿固位的影响。

1.1 材料与仪器劲润脱敏剂(日进齿科材料有限公司),多乐氟(美国高露洁公司),可乐丽菲露SAC复合树脂粘接剂(日本可乐丽医疗器材株式会社);玻璃陶瓷(德国西诺德牙科设备公司);万用力学实验机(广州实验仪器厂WD-10A);离体牙(成都军区机关医院)。

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及对策

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及对策

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及对策[摘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粘接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口腔临床技术。

口腔粘接技术不仅应用在直接修复中,在间接修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临床医生在进行粘接修复时会碰到许多问题,如技术敏感性、术后牙齿敏感、继发龋、修复体边缘着色等。

纤维桩和全瓷修复体的粘接也是美学修复工作的重要步骤。

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当,都可能影响修复体最终的修复效果。

本文对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加以总结和分析,强调针对具体的临床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口腔粘接技术;技术敏感性;继发龋;纤维桩粘接;全瓷修复体粘接[中图分类号] r 783 [文献标志码] a [doi]10.7518/hxkq.2013.01.00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口腔粘接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口腔临床医疗中一项重要的技术。

目前,口腔粘接技术不仅应用于龋病、牙折等患牙的直接粘接修复中,还广泛应用于牙体缺损修复、畸形牙修复、个别牙缺失修复、间隙关闭、断牙再接、树脂贴面和全瓷贴面粘接、全瓷冠和纤维桩粘接固定等方面[1]。

按照修复体类型的不同,口腔粘接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直接修复体的树脂粘接技术,另一类是用于间接修复体的粘接固定技术。

口腔粘接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丰富了传统的修复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修复原则。

现有的粘接系统和粘接材料的种类繁多,临床粘接底物复杂多样,医生在材料的选择和临床操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妥善分析和处理有助于提高修复质量,提高患者对修复治疗的满意程度。

1 技术敏感性问题技术敏感性问题指的是在粘接修复过程中发生错误的风险情况。

目前的牙本质粘接系统可分为全酸蚀(total-etch)和自酸蚀(self-etch)两大类。

全酸蚀粘接系统的技术敏感性高于自酸蚀粘接系统。

全酸蚀粘接系统操作步骤较多,在操作过程中任何一步的疏忽均会影响粘接修复的最终效果。

3种脱敏剂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比较研究

3种脱敏剂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比较研究

3 讨 论
随着 临床 种 植 学 科 不 断 发 展 即刻 种 植 技术 的 出 现 , 决 解 了种 植 修 复 时 间 过 长 这 一 大 缺 点 , 同时 最 大 程 度 保 存 了 牙 槽
骨 的高度 、 宽度 和丰满度 , 能够 实现 良好 的软硬 组织美 学效
果 。 失 牙 修 复 随 着 种 植技 术 的 发 展 其修 复效 果 、 复 时 长 缺 修 及 修 复维 护 比较 过 去 变 的越 来 越 好 。 ]
中国美容 医学 2 1 0 2年 1 0月第 2 卷第 1 1 0期( 上)C ieeJunl f s ei MeiieO t 0 2V 1 1 .0 hns o ra t t dcn .c. 1 .o. . 1 o Ae h c 2 2评价 : 可见各 项指标都 达到 了 B标 准及 以上 , 中 ① 其
步研 究 。
[ 考文献] 参 [] a g 1W n HLOr a e zP l A, a.o snu c neec o , mi r ,a i e 1 ne ss o frn e n n t t C i mme it la ig tes getoha dp ra ee tlu ra Jl dae o dn :h i l o t n at l dnuo saes[] n i
I ln n, 0 ,54:2 —3 . mpat t 0 61 () 43 3 De 2 3
根据 改 良 UPS标准对 本组病例 中的 的 2 SH 2个 修 复 体 临 床 效 果 进 行 评 价 。 实 验 组 各 项 指 标 都 达 到 了 B标 准 及 以
上 , 中 边 缘 适 合 性 最 好 , 到 10 , 色 匹配 令 人 满 意 , 其 达 0% 颜 达

Gluma脱敏剂对牙本质黏结强度影响的系统评价

Gluma脱敏剂对牙本质黏结强度影响的系统评价

Gluma脱敏剂对牙本质黏结强度影响的系统评价李汪阳;张玲;张慧;李爱玲;郭玲【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6(020)047【摘要】BACKGROUND:Desensitization agent is widely used to relieve tooth sensitivity after tooth preparation. However, some components in the desensitization agent for certain affect the dentin bond strength between prosthesis and dentin. Given this, choosing a proper desensitization agent is under discussion.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Gluma desensitizing agents on bond strength to dentin by Meta-analysis. METHODS:A computer-based retrieval of PubMed, EMbase, EBSCO EDLINE, The chrane Library, ScienceDirect, Web Of Science, OVID, CBMbase, CJFD, CqVip and WanFang databases combined with manual searching was performed for randomized control ed trials or control ed clinical trials about effect of desensitizing agents on dentin bond strength. The retrieval time ranged from the creation date to June 18, 2016, without region and language limits. In accordance with inclusion/exclusion criteria, related data were extracted, and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was performed by two researchers independently, and then the 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RevMan 5.2 software. 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hear bond strength of self-etching or total-etching adhesive to dentinbetween two groups, and the same results were found when comparingthe shear bond strength of self-etching and total-etching adhesive to dentin. The Gluma had a beneficial effect on the shear bond strength of self-adhesiv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Gluma used as the desensitizing agent, self-adhesive materials are the first choice, and secondly the self-etching or total-etching adhesive materials containing acid or able to dissolve protein crystals are preferred.%背景:临床上多使用脱敏剂来缓解活髓牙牙体预备后患者出现的敏感症状,但脱敏剂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响牙本质的黏结效果,对修复体的固位力有一定影响。

脱敏剂处理后牙本质粘结界面形态及粘结强度研究

脱敏剂处理后牙本质粘结界面形态及粘结强度研究

脱敏剂处理后牙本质粘结界面形态及粘结强度研究熊正慧;夏露;韩光政;陈亚明【期刊名称】《口腔医学》【年(卷),期】2011(31)4【摘要】目的探讨3种脱敏剂对牙本质粘结剂粘结强度和微观形态的影响.方法12颗完整无龋的人第三磨牙,去除咬合面釉质,随机分为4组(n=3):A组(空白)、B 组(Oravive)、C组(GC 护牙素)、D组(氟化钠甘油).A组不做处理,B、C、D组分别使用相应脱敏剂在牙本质表面处理,全部样本Prime&Bond NT树脂粘结剂粘结,复合树脂修复厚约4~5 mm,慢速切割机制成1.0 mm×1.0 mm×8.0 mm长方体试样,微拉伸测试仪测试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断裂模式,每组随机选取3个断裂前样本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粘结强度A组最高[(24.45±4.57) Mpa],与其它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B、C、D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断裂模式多为粘结剂断裂的混合破坏,各组断裂模式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A组混合层薄而致密,树脂突长而粗,其余三组混合层不均一,树脂突短而细.结论 3种脱敏剂可显著降低牙本质全酸蚀粘结剂的粘结强度.%Objective To evaluale the effects of three desensitizers on bond slrength of adhesive syslem and invesligale the bond in lerface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Methods Twelve inlacl and non-carious human third molar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four groups with 3 teeth in each group. The occlusal enamel was removed and treated. Group A was served as control group,and the other three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Oravive, Tooth Mousse and 75% NaF glycerin respectively. Then all the specimens werebonded with Prime&Bond NT adhesive. A block of composite resin was builded up to 4 ~5 mm on each tooth,which was sectioned occluso-gin givally to obtain bar-shaped specimens(1. 0 mm × 1.0 mm × 8 mm) for the microtensile bond strength and bonding failure modes were observed under stereomicroscope. The mean value of bond strength was analyzed by one-way ANOVA test. Three samples were chosen randomly from each group for SEM investigation. Results The μTBS of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other three groups (P < 0. 01) ,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group B、C、D(P>0. 05). The failure modes of most specimens were cohesive fracture within adhesive system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 P >0. 05). The hybrid zon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uniform as well as resin tags were longer,better than other three groups. Conclusions All the three desensitizers could decrease the microten sile bond strength with Prime&Bond NT adhesive system.【总页数】4页(P224-227)【作者】熊正慧;夏露;韩光政;陈亚明【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1【相关文献】1.循环加载后牙本质粘结强度与界面纳米渗漏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J], 王彬;王俊成;赵文峰;陈增力;杨锐2.三种脱敏剂对全酸蚀粘结剂牙本质粘结强度和界面形态的影响 [J], 邹璇;赵三军;李芳;陈吉华3.Er:YAG激光照射后牙本质粘结界面的剪切强度分析 [J], 吴为良;林实;姜醒;阮坚勇4.硬化性牙本质粘结界面形态观察和粘结强度的研究 [J], 朱丹丹;李秋红5.几种粘结树脂在粘结失败后的不同牙本质界面进行再粘结的微拉伸粘结强度和形态学观察 [J], 朱澌洁;边专;牛玉梅;范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结果 2. 1 平均微拉伸粘着强度 与对照组相比,Gluma 对 BeautiBond( P = 0. 846) 和 G-bond( P = 0. 617) 的牙本质粘着强度没有 影响,Green Or 则显著降低 BeautiBond ( P = 0. 013) 和 G-bond ( P = 0. 026) 的牙本质粘着强度。见表 1。 2. 2 扫描电镜 在对照组和 Gluma 组样本中,BeautiBond 和 G-Bond 粘着剂均可与牙本质形成紧密的结合。而 Green Or 组 样本中,牙本质与粘着剂界面离断。见图 1。
1 材料与方法 1. 1 离体牙 收集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完整、无龋坏的人前磨 牙 24 颗,保存在 4℃ 、0. 1% 麝香草酚溶液中,保存不超过 6 个 月。 1. 2 材 料 脱 敏 剂 Gluma ( 贺 利 氏 古 莎,德 国) 和 Green Or ( Italmed,意 大 利 ) ,自 酸 蚀 粘 着 剂 G-Bond ( 而 至,日 本 ) 和 BeautiBond( 松风,日 本) ,复 合 树 脂 Beautifil Ⅱ ( 松 风,日 本) , Gradia Direct( 而至,日本) 。 1. 3 设备 Isomet 低速切割机( Buehler,美国) ,微拉伸测试仪 ( Bisco,美国) ,Radii plus 光固化灯( SDI,澳大利亚) ,扫描电镜 ( Ultra55,Zeiss,德国) ,磨抛机( Saphir360,ATM,德国) 。 1. 4 样本制备 实验前将牙齿浸于清水中 24 h。流水下,用 Isomet 低速切割机切除冠部釉质,暴露冠中 1 /3 牙本质。在流 水下,用 500 目和 800 目的 SiC 砂纸依次打磨牙本质表面 30 s, 以获得均一的玷污层。将 18 颗离体牙根据不同的脱敏剂随机
3讨论 本实验 采 用 的 两 种 粘 结 剂 均 为 自 酸 蚀 粘 着 剂,因 操 作 简
单、省时和低技术 敏 感 性 等 优 势,已 越 来 越 受 到 临 床 医 生 的 青 睐。自酸蚀粘着剂借助酸性功能单体溶解牙本质玷污层,同时 树脂单体渗入到脱矿的牙本质胶原纤维中形成混合层,并在原 位聚合固化,达到树脂与牙本质粘结的目的。与传统全酸蚀粘 着系统不同的是,酸 蚀 步 骤 不 是 独 立 进 行,溶 解 但 并 不 去 除 玷 污层,而是将玷污层作为混合层的一部分参与到与树脂单体的 杂化过程中。通过粘着剂中酸性功能单体与树脂单体共同作 用在牙本质表面形成完整且致密的混合层是获得良好粘着的 关键。目前,关于脱敏剂对自酸蚀粘结剂粘结强度影响的报道 很少。
脱敏剂对自酸蚀牙本质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李亚亚 刘 丽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浙江 杭州 310006)
〔关键词〕 脱敏剂; 自酸蚀粘接剂; 微拉伸强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2) 01-0144-02;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01. 064
李亚亚等 脱敏剂对自酸蚀牙本质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第 1 期
·145·
① ~ ③: 对照组、Gluma 组、Green Or 组,牙本质与 BeautiBond 粘着剂交界面、牙本质、复合树脂、粘着剂层( 箭头指示) ; ④ ~ ⑤: 对照组、Gluma 组、Green Or 组,牙本质与 G-Bond 粘着交界面( 箭头指示)
牙本质过敏是口腔科门诊比较常见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 疾病,发病率高,就诊病人以 40 ~ 70 岁的中老年患者居多。对 于该病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如激光照射、离子导入、牙根覆 盖或涂布药物脱敏剂等〔1 ~ 3〕,其中药物脱敏是使用最多且现已 稳定成熟的治疗方式〔4〕。但对于完整性受到破坏,需要即刻树 脂修复的过敏性牙体组织,脱敏剂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使牙本 质的表面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粘着剂的粘着特性,对粘结 强度产生影响。本研究拟探讨脱敏剂对两种自酸蚀粘着剂粘 着强度的影响,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图 1 各组扫描电镜
表 1 脱敏剂对自酸蚀粘着剂粘着强度的影响( MPa,x ± s)
组别 对照组 Gluma 组 Green Or 组
n = 样本数
n
BeautiBond11. 68( 10) 22. 26 ± 8. 29( 13) 3 22. 00 ± 12. 44( 15) 24. 89 ± 6. 84( 15) 3 10. 42 ± 7. 12( 13) 14. 27 ± 5. 57( 12)
通讯作者: 刘 丽( 1955-) ,女,硕士,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口腔材 料研究。
第一作者: 李亚亚( 1985-) ,女,硕士,主要从事口腔材料研究。
分为对照组、Gluma 组和 Green Or 组,每组 6 颗牙齿。对照组 牙本质表面不作处理,Gluma 组和 Green Or 组按照产品操作说 明在干燥的牙本质表面分别涂脱敏剂。每组又根据不同的粘 着剂随机分为 2 小组,每小组 3 颗牙齿,分别按产品说明书涂 粘着剂 BeautiBond 和 G-Bond。然后用同一厂家相应的复合树 脂材料 Beautifil Ⅱ 和 Gradia Direct 分 层 堆 砌,每 层 2 mm,共 4 mm,每次光照 20 s。所有粘着样本储存于 37℃ 清水中。24 h 后,流水下,用 Isomet 低速切割机垂直于粘着面,将粘着样本切 成 1 mm × 1 mm × 8 mm 的柱状样本,每组切出的样本数不少于 10 个。 1. 5 微拉伸粘着强度测试 用游标卡尺测量柱状样本粘着面 面积,对样本行微拉伸测,测试速为 1 mm / min,记录峰值( N) 。 根据粘着面面积计算样本的微拉伸粘着强度( MPa) 。 1. 6 扫描电镜( SEM) 观察 另 6 颗牙齿按上述方法制成粘着 样本( 每组 1 个) ,切成 1 mm 厚,暴露粘着界面,用 2 mol / L HCl 处理 10 s,冲洗,酒精梯度脱水,临界点干燥、喷金。SEM 观察 粘接界面。 1. 7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6. 0 统计软件。运用单因素方 差分析( Scheffe 检验) 对同种粘着剂不同脱敏处理组之间的粘 着强度进行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