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第一章 基本理论
儿童文学 第一章

人物外部形象的描写 图画:背景不能复杂、避免重叠 使用笼统时间,如“从前”
• 例如:《小熊的栅栏》的图画背景(绘本) • 例如童话故事的叙述结构: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住着… …
儿
:
儿
:
•
《母鸡和小鸡》
•
《我的妈妈》
• 《我的一家》
• (2)注意 • ①幼儿注意特点: 幼儿注意特点: • 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 • 3岁:集中注意3^5分钟 • 4岁: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 5、6岁: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 • 例如:小豆豆、小丸子 • 思考: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学时间? 思考: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学时间? • ②幼儿文学要求 • 开头:尽量简短 •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有趣 • 篇幅:不宜过长
(二)从年龄上看
• 1.“儿童”泛指0-18岁的未成年人 1.“儿童”泛指0 18岁的未成年人 儿童 • 发展心理学把人一生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0-18岁的发展被分为 :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岁)
• 乳儿期(0-1岁)
学龄前期 童年期(6-12岁) 少年期(12-15岁) 青年初期(15-18岁)
• 3.“感受”是幼儿欣赏文学的主要特征 “感受” 特征
•
领悟: 领悟:理性的辨识和思考 感受: 感受:感性的知觉
• 儿童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感兴趣的形象、色彩和声音上。 儿童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感兴趣的形象、色彩和声音上。
、
儿 学
学 质
• (一)概念 •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 术品性。 • ①与儿童的生命内涵和精神特征相联系 • ②要体现儿童审美趣味和阅读能力
• ③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 • 20世纪50年代皮亚杰提出发生认识论 • 第一,幼儿的思维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思维 第一,幼儿的思维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 • 分不清物理世界和现实世界以及现实和想象的界限 • 第二,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必然导致任意结合的思维方式 第二, • 第三,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形成了幼儿的泛灵观念 第三,
儿童文学(第一章 基本原理)

• • • •
二、按读者对象分 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 三、按体裁分 诗歌(儿歌和儿童诗)、童话、寓言、 故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科学文 艺、图画文学、戏剧文学、影视文学。 (请看课本目录,你认为哪些是重要 的?)
• 注意:儿童文学≠儿童读物,为啥?
为什么要学习儿童文学
学好《儿童文学》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作品是中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内容, 学好它,有助于以后的教学,更好找工作;有利 于培养教育亲人、后代,亲近儿童。 《儿童文学》这门课的目标: 不仅要会欣赏和评论儿童文学作品,而且更 要会教,还要能够修改和创作改编一些儿童文学, 能把所学的儿童文学知识用于教学。 要求:认真听讲,勤记笔记,积极思考,敢于创 新,多看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结合中小学 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作品来看。
• 作业:
• 每个同学到图书馆借至少一本儿童文学 作品。(下次课带来) • 登录学院网站查看儿童文学精品课程网 页。
儿童文学
主讲 钟春林
浪花
浪 是落魄的醉汉 踉跄在海边
浪花,浪花 哗,哗,哗
蹦蹦跳跳跑来了,
好像娃娃跟我耍。
呵,
那一片温暖的港湾
浪花,浪花
露白牙,
咬着我的小脚丫, 赫然藏起不见了。
能收容这漂泊无定的浪子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浪花,浪花/哗,哗,哗/跟着风婆婆 回家了,/她把玩具给我啦。/浪花, 浪花/送的啥?/新螺像面小镜子,/ 海星像块花手帕 · · · · · ·
儿童文学的特征
• 请根据上面的儿童诗和同学们已有的知 识,说说儿童文学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 韵文性(音乐性) • 直观性
• 幻想性 • 叙事性
儿童文学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课件

2009 2010
版郭
社萍
,萍
译
年 版
, 译 林
出
伯内特《秘密花园》
,人许
民虹
年 版
文 学 出
、 汪 莹
版译
社,
2009 2004
文张
出建
版平
社译
,,
上
年 版
海 译
埃里希·凯斯特纳 《埃米尔擒贼记 》
翻译:华宗德、钱杰 明天出版社(1999)
恩德 《毛毛》
2006
一李
年 版
世 纪 出
士 勋 译
49
❖ 3、教育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 ❖ 4、专写论: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思考:列举具体作品说明上述观点的不足
50
教育论
贺宜:“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它 辅助学校教育,成为对广大少年儿童进行全 面教育的完整的系统的教育部署的一个重要 环节。”
——《小百花园丁杂说》
51
教育论
鲁兵:“儿童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通过有趣的故事使他们在欢乐中接受教育”。
怀特《夏洛的网》中说话总回重复三遍的母鹅: “不要光站在那里,威尔伯!躲开啊,躲开啊,躲开啊!
”母鹅叫着,“绕开,向我这边跑来,溜进溜出,溜进溜出, 溜进溜出!向林子跑!转过身跑!……”
70
❖ 叙述人语言:简单句、色彩感、儿童口语
❖ 人物语言: 体现儿童惯用口头语,真 实再现儿童的心理、性格、年龄特点。
版,
社二
,十
凡尔纳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
年青范 版年希
出衡 版译 社, ,中
国
2006Βιβλιοθήκη 赫·乔·威尔斯 《隐身人 时间机器 》
翻译:郑须弥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教学课件

能和价值。
• 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
•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 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 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 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 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 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 定是酸的。”
•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 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 熟。
• 布莱克、柯勒律治等 人
• 我的心跳荡,每当我目睹 • 彩虹横贯天宇 • 我生命开始时,是这样 • 我长大成人了,是这样 • 但愿我老了,也还是这样 • 否则不如死去 • 婴孩本是成年人的父亲 • 因而今后的岁月,我可以希望 • 贯穿着对自然的虔敬
• 中国古代:儿童——“缩小的成人” • 儿童的被“发现”——“五四”时期 • 经历了儿童“缩小的成人——五四时
睡觉
小红马站着睡觉, 不要妈妈拍, 不要妈妈抱。 小金鱼睁眼睡觉, 一点也不吵, 一点也不闹 小宝宝躺着睡觉, 闭上小眼睛, 脸上带着笑。
大萝卜 阿·托尔斯泰
一个老头儿种下了萝卜,对它说: “长大呀,长大呀,萝卜 啊,长得甜呐!长大呀,长大呀,萝卜啊,长得结实啊!”
一个萝卜长出来了,长得又甜、又结实、又大得了不得。 老头儿就去拔萝卜:他拔了又拔,拔不出来。
• 小雨点,你真勇敢!
• 从那么高的天上跳下来,
• 一点也不疼吗?
• (樊发稼《小雨点》)
其次,幼儿文学是幼儿能够接受的文学。
• 例如儿歌《小金鱼》: • 小金鱼, • 眼睛大, • 游来游去不说话; • 看见了小鱼虫, • 啊呜一口吃掉它, • 欢欢喜喜摇起了小尾巴。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特征
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 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第1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概述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 术品性。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既然同是文学,它们的 美学特质就具有某种相关性。也就是说,构成儿童文 学美学特征的那些要素,在成人文学中也常常是指那些相对于成人文学
THANK YOU
儿童文学起源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结晶。 它以爱传播滋养着人类的繁衍与发展,它以对真善美的颂扬担负 起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重任。
儿童文学的概念、意义及作用
儿童文学是现在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 和成长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 种,“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一下 几点:
儿童文学的概念、意义及作用
1. 儿童文学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
言艺术; 3. 儿童为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认为他们所喜闻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 要变在纯真、稚拙、欢愉、 变幻、质朴这几个方面。
变幻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是更 好动,更富于幻想和探究性的。而这一些 就构成了儿童文学作品迷人的变幻之美。
质朴
儿童文学与原始文学、民间文学一样,都 具有一种质朴的美。质朴美就是本色的自 然,淳朴之美。
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的特征
根据儿童时期划分的三个阶段,儿童文学的年龄阶段可分为: 幼儿期文学、童年期文学、少年期文学。
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游戏是他们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他们 在游戏中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并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
童年期文学是一切适合童年期儿童发展的文学。童年期儿童具有强烈扩大 视野的倾向,要求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以外的东西,能使他们认识对象的范 围扩大和层次的提高,同时也能帮助拓展认识的方法工具也产生了兴趣。
儿童文学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的探索19世纪40年代别林斯基《新年礼物》《依里涅爷爷的童话》《评儿童故事》等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1932 年法国保罗·亚哲尔《书·小孩·大人》李丽安·史密斯《欢欣岁月》(有名《儿童文学论》)在中国,周作人是全面探索儿童文学理论第一人1912至1913年间,《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儿歌之研究》1932年汇编成《儿童文学小论》上海儿童书局出版社“儿童文学”释意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工具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这样四层意思: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1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是为适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可属于此类。
2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作品: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如《牛郎织女》、《葫芦兄弟》。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第一章)

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 一定要你们 洗脸、洗手、洗澡、刷牙;
还要教会你们 自己劳动, 干事不要偷偷摸摸。
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叫猫。
儿童情趣:童真、童趣
是作品中所反映的儿童特有的行为、心 理、性情、兴趣、喜好、思想、感情等,其 根本特征是儿童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感知外 部世界。
纯真——稚嫩、纯洁、美好,童真美的表现。
如:《只哭一点点》《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蘑菇》 儿童诗
(谢采筏)
妈妈,我打着小伞穿过森林,
会不会也变成蘑菇呢?
《我是男子汉》
如果今夜起风,
不要害怕,妈妈, 我是家里的男子汉, 我已经六岁, 我是男子汉,
我会举起长长的陀螺鞭子, 把不听话的风 赶到没有灯光的角落, 让它罚站 ……
一、儿童文学与小学审美教育
(一)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美的熏陶) 提升审美趣味,学会辨别美、认识美、树立 正确的美丑观。 培养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 力。
(二)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审美接受特点
读、听→
讲述→ 评价、模仿与创造
感受美
认识美
辨别美 创造美 表现美
(三)儿童在文学接受中进行审美教育遵循的一 般原则
不稳定,性发育是突出特点。
作品要求:注重美育和引导,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
主,可适当引入一些成人文学的表现技巧。
注重真实性、深刻性、艺术性
主要文体:少年小说、少年诗、寓言、
散文、报告文学等。
1、“人之初”的启蒙文学; 2、单纯明快的浅语文学; 3、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4、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5、亲子共读的互动文学。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二、外国儿童文学概貌与代表性作家
(一)几个第一 • 1658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 第一本百科知识大全《世界图解》。 • 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的 《爱弥尔》是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 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教育小说。 • 丹麦安徒生童话矗立起了一座世界童 话的丰碑。 • 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被誉为“童 话圣经”。 • 马克· 吐温的《汤姆· 索亚历险记》 《哈克· 贝利费恩历险记》第一次为 世界儿童文学塑造了两个立体的儿童 人物形象。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概念与范围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与文本特征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
第四节 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与艺术母题
第五节
中外儿童文学鸟瞰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概念与范围 一、儿童文学的概念
“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 (1)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 艺术。 (3)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的文学作品。 (4)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 多种功能和价值。
(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
纯真——稚嫩、纯洁、真挚和 美好,是儿童生命固有的品性, 童真美的表现。
如:《青蛙和蛤蟆是朋友》 (《寄给蛤蟆的信》) 《鸟树》
稚拙——稚气和拙朴,是儿童的 一天性,也是一种富于魅力的美学 特质和形态。稚拙美往往通过叙述 人的语言和儿童的语言体现出来 。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 两个门类 一、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
儿童文学的服务对象包括3—18岁的所有孩子,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3— 6岁,学龄前期,幼儿期 (2)7—11岁,学龄初期,童年期 (3)12—18岁,学龄中后期,少年期 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 童年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 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 诗》、《神童诗》等。
•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 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 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中的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 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认识周围世界 的文学”
0-6岁
知识、经验不足 ;
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文学”
7-12岁
好幻想、爱探索 、喜新奇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12-16岁
半幼稚、半成熟 ;情绪不稳定、 对关注成长,描 绘青春萌动在作 品能产生较强共 鸣
小说、科学文艺、儿童剧剧本等。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的心理、生理、的发展各有不同 的特征,因此,他们对文学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文学”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文学特点
主要体裁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小鸭说:“不要怕,我扶你过去。” 忽然,“扑通”,跳出一只青蛙,小鸡吓了一跳,又哭 着喊:“妈妈,妈妈!”小鸭说:“不 要怕,这是只青蛙!” 过了草地,小鸡不好意思地说: “小鸭哥哥,别送啦,让我自己回家吧! 我要像你一样勇敢 !”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PART
01
少年文学
少年文学是以十一二岁至十六七岁的少年为 接受对象的文学,被称为“面向社会的文 学”。少年文学的主要形式包括少年诗、寓 言、少年小说、少年散文、报告文学、少年 戏剧剧本等
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 文学,被称为“认识周围世界的文学”。 幼儿文学的主要形式包括儿歌、幼儿诗、 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和图画书等。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文学”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文学特点
主要体裁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认识周围世界 的文学”
0-6岁
知识、经验不足 ;
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 《牛郎织女》
•
• • •
•
•
《嫦娥奔月》
童话故事
儿童文学书籍
儿童文学
PART TWO 儿童文学的特点
PART ONE 儿童文学概述
CONTENTS
PART THREE 儿童文学的作用
PART
01
儿童文学概述
一、儿童文学的含义
“儿童文学”释义
• 本位论: 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
《爸爸来信》
《小雨点》
妈妈, 你脸上的笑, 是爸爸寄来的吧!
小雨点,你真勇敢! 从那么高的天上跳下来, 一点也不疼吗?
樊发稼《小雨点》
思考:
《西游记》《静夜思》《鲁滨逊漂流记》《伊
索寓言》等都不是专门为儿童而创作的文学,它们 属于儿童文学吗?
• 工具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 • 专写论: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持本位论观点有影响的学者
• 鲁迅:“幼者本位” • 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儿童本位的文学” • 周作人“儿童的文学” • 美 杜威 “儿童本位论” • 当代 朱自强 《儿童文学:儿童本位的文学》
思考:
儿童本位论的提出,有何积极意义的历史 意义和不足?
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接受对象的差异。
拓展: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区别
幼儿读物的编写、创作一般有明确的教育立场,重点在传达各种知识,它是按照幼儿教 育的需要来编写计划的,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音乐、美术、体育、常识、语言等方面的材料。
幼儿文学没有这样划分,儿童文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和书面语言表现的间接性是它的本 质特征。
三、儿童文的层次
• 思考:儿童文学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 童心、童趣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它指儿童文学作 品对少年儿童的想象、思想、情感、心理状态及与之相应的行为 的艺术反映。
• 游戏性也是儿童文学的特征。儿童作品的情节找不到任何寓意, 而是由一连串小游戏构成的大游戏。儿童在这场游戏中可尽情地 放松自己。作为读者的儿童,也在游戏的审美中渲泄了平时的压 抑,而且从游戏中找到了心灵的补偿。
结论: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并适 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 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东东西西打电话 东东西西打电话
东东和西西同时从家里跑出来。东东是去找西西的,西西是去找东东的,他们在路上碰 见了。
东东说:“西西,我告诉你,我家装电话了。” 西西说:“东东,我也告诉你,我家也装电话了。” “我现在就给你打电话。” “好!我也给你打电话。” 东东和西西跑回家,同时拿起了电话。 咳!忘记问电话号码了!他们就奔出来,又在路上碰到了,你问我,我问你,“你家的电 话号码是多少?”然后,又记着号码往家里奔去。
文学”
7-12岁
好幻想、爱探索 、喜新奇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12-16岁
半幼稚、半成熟 ;情绪不稳定、 对关注成长,描 绘青春萌动在作 品能产生较强共 鸣
文学特点
“浅语艺术”( 深入浅出、形象 易懂,简单,明 朗,富有趣味性 和娱乐性)
主要体裁
儿歌、幼 儿诗、幼 儿童话、 生活故事 、图画书
小金鱼, 眼睛大, 游来游去不说话; 看见了小鱼虫, 啊呜一口吃掉它, 欢欢喜喜摇起了小尾巴。
小鸭和小鸡
有一天,小鸭和小鸡在草地上玩。忽然,哗哗哗,下大 雨啦!轰隆隆,雷声响啦!
小鸭和小鸡赶快躲到一棵小树下面。小鸡吓得叽叽叫, 哭着喊:“妈妈,妈妈!”小鸭说:“不要怕,大雨就会过 去的。”雨停了,小鸭送小鸡回家,走到一处有水的草地, 小鸡又哭喊着:“妈妈同,妈妈!快来呀!”
动画片四:《大力水手》
动画片五:《星际宝贝史迪仔》
动画片六:《铁甲小宝》
动画片七:《铁臂阿童木》
动画片八:《哪吒传奇》
动画片九:金刚葫芦娃
动画片十:《大耳朵图图》
动画片十一: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动画片十二:喜羊羊与灰太狼
动画片十三:没头脑和不高兴
动画片十三:大闹天宫
神话故事传说
“西西在打给我,所以,我打过去要嘟嘟嘟了。”东东心里说。
“东东在打给我,所以,我打过去要嘟嘟嘟了。”西西心里说。
于是,他们又都聪明起来,谁也不先打了。东东想:让西西先打过来吧;西西想: 让东东先打过来吧。他们就这样趴在桌子上着......
儿童文学是儿童能够接受的文学。 • 例: • 儿歌《小金鱼》
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 文学,被称为“认识周围世界的文学”。 幼儿文学的主要形式包括儿歌、幼儿诗、 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和图画书等。
童年文学
童年文学是以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 为接受对象的文学,被称为“勇敢浪漫 主义文学”。童年文学的主要形式包括 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
PART
02儿童文学的特点Fra bibliotekPART
02 一、题材多样、新颖,主题明确、有意义
童年文学
童年文学是以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 为接受对象的文学,被称为“勇敢浪漫 主义文学”。童年文学的主要形式包括 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
小说、科学文艺、儿童剧剧本等。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的心理、生理、的发展各有不同 的特征,因此,他们对文学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动画片一:《蓝精灵》
•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有一群蓝精灵
• 他们活泼又聪明 他们他们调皮又灵敏 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 绿色的大森林 他们善良勇敢相互都欢喜 ou...可爱的蓝精灵 ou...可爱的蓝精灵他们齐 心合力开动脑筋 斗败了格格巫
• 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多欢喜。
动画片二:《哆啦A梦》
动画片三:《奥特曼》
•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学观念的 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 门类,首先是为适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 而创作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可属于 此类。
•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老虎外婆》、 《葫芦兄弟》。
东东念叨着西西的号码, 按着电话钮,听见的是“嘟-嘟-嘟” 的声音,没有听见西西问:“喂,你是 东东吗?”
西西也一样,听见的只是“嘟-嘟-嘟”的声音,没有听见东东问:“喂,你是西 西吗?”
他们打了好久,全是“嘟-嘟-嘟”。东东想:他家的电话怎么一直是嘟嘟嘟的? 西西想:他家的电话怎么一直是嘟嘟嘟的?忽然,他们都明白了,这是忙音。
颠倒歌
打起喇叭吹起锣, 听我唱支颠倒歌—— 黑夜做了个白日梦, 梦见个小孩胡子多。 书本扔在狗窝里, 扑克装进文具盒。 七点半上课八点走, 急急忙忙倒着挪。 下课问了一声老师早, 上课他比老师说话多。 站起答题累出汗, 还说三九天太热。 对着地图头挠手, 缩缩眼睛挤挤脖: 长白山在广东省, 辽宁有个大渡河, 江心骆驼下了个蛋, 山顶乌龟做了个窝…… 耳朵看了直流泪, 眼睛听了直打嗝, 老师气, 直拿眼镜擦手绢; 同学笑, 书桌狠劲敲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