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欧案例

合集下载

瑞吉欧方案教学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瑞吉欧方案教学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220教研与美育美眉 2022.09下我教我思瑞吉欧方案教学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付 浩 王 昭(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瑞吉欧·艾米利亚市(Reggio Emilia)坐落于意大利北部繁荣而发达的瑞吉欧·洛马格诺地区,与其他的教育体系一样,瑞吉欧也经历了起步阶、探索和发展阶段。

从幼儿学校的萌芽、到幼儿园数量的增加、再到最后幼儿教育思想的传播。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瑞吉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简称为瑞吉欧教育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一经形成便对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产生了独特且深远的影响。

一、瑞吉欧方案教学案例(一)有关恐龙的长期项目课程1.活动背景在意大利,恐龙的形象四处可见,小朋友通过书籍、电影、电视和玩具参与到恐龙文化。

这种如此庞大、有力又具攻击性的动物对幼儿来说极具吸引力,给幼儿带来新奇和刺激,恐惧和担忧。

幼儿喜欢从家里带东西来学校,教师观察到了这点,五六岁的小朋友带了恐龙玩具来学校,他们玩的游戏也自然而然的变成了恐龙游戏。

2.初画恐龙首先,由教师向幼儿解说“恐龙”这个项目,鼓励幼儿和教师共同协助,一起共事;接着,幼儿围着桌子画恐龙,其中有一个幼儿的恐龙修改了很多遍,因为他的朋友提出的建议:一位幼儿告诉他:“那不是恐龙啦,恐龙应该有四只脚!”幼儿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最后,教师单独和每一位幼儿谈论他们的作品,然后集合进行小组讨论,并询问一连串开放性问题,鼓励幼儿彼此讨论。

3.激发兴趣一般来讲,起初,幼儿对于恐龙项目的兴趣是十分浓烈的,但到了第二天,通常孩子们关于恐龙的讨论与绘画都会有所降低,没有第一天那么热烈与丰富。

教师决定等几天再继续,他们不急于求成,愿意,也乐意停下来等一等,他们决定等到下星期一见面时鼓励幼儿利用粘土制作恐龙。

教师换了一种学习方式,将传统绘画改为动手制作粘土,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4.多渠道满足幼儿需求当教师发起任务,很常见的问题就是幼儿不知道如何去搜集信息。

最新瑞吉欧课程案例——汽车资料

最新瑞吉欧课程案例——汽车资料

瑞吉欧课程案例——汽车我班开展了以“汽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这整个活动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通过主动探究发现了很多关于汽车的秘密。

其中,他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败与成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学会了怎样去发现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也学会了和同伴进行合作。

总之,我们的方案活动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寻找幼儿关注的热点,产生主题在我们的校园里,每天停放着一辆白色的校车,体育活动时,总会有一些小孩子们围在那里,这里摸摸,那里碰碰,嘴里还嘀嘀咕咕地说着:“这是什么?车子的前面到底装的是什么?"“车子是怎么开动的?”“车子的发动机装在哪里的?”“我爸爸的大车是面包车,也是长长的,怎么和校车又不一样?”元元从《十万个为什么》中找出了一张汽车构造图,引起了小孩子热烈的讨论。

第二周,小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玩具都是各种各样的车:有小轿车、赛车、消防车、警车、公共汽车等。

小孩子们对车子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研究“车子"成为我们方案活动的主题。

二、幼儿收集资料,发现汽车的秘密研究活动随着小孩子们的兴趣高涨逐步向纵深发展。

大家开始分头寻找资料:元元拉着爸爸到书城买来了《你从不知道的车》一书;辰辰从自己家中带来了《国内外最先进的车》:源源和麟麟等几个幼儿拍摄了不同车子的照片;杨杨,俊俊,涛涛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车,幼儿园的校车当然也成为了小朋友的“研究基地”了。

研究开始了,幼儿发现了一些汽车的小秘密:车子有各种各样的外形特征;车子有了马达才会发动;车子里还有水箱;每辆车子都有不一样的车牌号码,代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单位:车还有自己休息的地方叫车库,在许多地方都有车库,等等。

同时,小孩子们在观察中,又不断地产生了新的问题。

例如:杰杰、嘉嘉几个小孩子对车子的马达产生了疑问:“马达到底在车子的哪儿呢?”于是嘉嘉翻阅关于马达的资料,杰杰从自己带来的玩具车上寻找答案,莹莹找来了拍摄的家中车子的照片,可是,都没有结杲。

瑞吉欧方案教学案例

瑞吉欧方案教学案例

瑞吉欧方案教学案例瑞吉欧方案是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一个教学案例来说明瑞吉欧方案的具体实施。

教学目标:通过瑞吉欧方案的实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本案例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为背景,教学内容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步骤:1. 个体评估在教学开始前,老师对学生进行一个个体评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以及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

评估结果将成为个性化教学的基础。

2. 设计个性化学习计划基于个体评估的结果,老师将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评估方法。

例如,对于视觉学习者,老师可能使用图表、图片和幻灯片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

3. 分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将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与学习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通过协作学习促进学习进步。

4. 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给予不同的教学辅导和支持。

对于学习慢的学生,老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细化讲解和示范。

对于学习快的学生,老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学习资源和挑战性的问题。

5. 学习反馈和评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学生学习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将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案例描述:在某高中生物课上,老师根据瑞吉欧方案进行教学设计。

她首先进行了学生个体评估,发现学生中有些视觉学习者和听觉学习者较多。

基于这些评估结果,老师制定了个性化学习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图表、图片和幻灯片,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老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发现一些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有困难。

针对这些学生,她提供了更多的解释和示范,并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

《瑞吉欧课程模式》课件

《瑞吉欧课程模式》课件
贡献
为全球学前教育提供了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促进了学前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
THANKS
感谢观看
对教育的影响与贡献
影响
瑞吉欧课程模式对全球幼儿教育产生 了深远影响,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幼 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典范。
贡献
推动了幼儿教育观念的转变,强调儿 童主体性和创造性,为幼儿教育发展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02
瑞吉欧课程模式的实施
课程设计原则
儿童中心
课程设计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为出发点,鼓励儿童主动探索
《瑞吉欧课程模式》 ppt课件
目录
• 瑞吉欧课程模式简介 • 瑞吉欧课程模式的实施 • 瑞吉欧课程模式的评价与启示 • 瑞吉欧课程模式案例分析 • 瑞吉欧课程模式的未来发展
01
瑞吉欧课程模式简介
起源与背景
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瑞吉欧 地区开始尝试改革传统幼儿教育 模式,瑞吉欧课程模式由此诞生
案例二:农村幼儿园的瑞吉欧课程实践
总结词
因地制宜、本土化实施
详细描述
农村幼儿园在实施瑞吉欧课程模式时,应根据自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进行适 当的调整和创新。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文化资源和社区资源,农村幼儿园能够 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瑞吉欧课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案例三:特殊儿童教育的瑞吉欧课程实践
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为瑞吉欧课程模式的 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方向
结合科技手段,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 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趋势
注重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创新能力。
对全球学前教育的影响与贡献
影响
瑞吉欧课程模式强调儿童主体性、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对全球学前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幼儿园瑞吉欧活动案例

幼儿园瑞吉欧活动案例
影子
——意大利瑞吉欧的 教学档案
我的影子朋友
影 子 和 画 中 的 不 一 样 , 它 是 躺 在 地 上 的 !
影子怎么总是和脚连在一起?
可 是我 ,把 它脚 又抬 和起 你来 的, 手看 连它 在怎 一么 起连 了! !
可 是 ,我 一们 会跳 儿起 就来 掉试 下试 来! 了 !
想 什 么 办 法 能 办 法 让 影 子 消 失 ?
用 石 子 是 盖 不 住 的 。
用布盖盖试试!
影 子 到 布 上 来 了 !
要 让 影 子 消 失 , 就 得 让 这 个 孩 子 消 失 ! ”

我 趴 在 地 上 , 影 子 就 消 失 了 。 ” “ 不 !
躲在阴影里影子就消失了!
我 还们 有四 两个 个人 头只 ,有 八一 只个 手身 !子

为 什 么 我 一 个 人 有 几 个 影 子 ?
月 光 下 也 有 影 子
瞧!我们造的小星星!
看 看 这 些 树 叶 影 子 画 !
把 这 个
漂 亮 的
树 叶 描
下 来 !
灯 光 把 得这 有个 多木 大偶 !的 影 子 放
我们的影子戏!
我和我的影子朋友
设计案例 ——如何看待和利用”教师指导用书“?
光和影
影子在哪里
会变化的影子
彩色的影子
了解制造影子 的三个基本要

表征光源、物 体和影子之间
的关系
通过改变光源 和物体之间的 距离改变影子
的大小Hale Waihona Puke 理解影子形状 同投射面之间
的关系
寻找能制造彩 色影子的物体
总结能照出彩 影的物体 的特征

幼儿园课程论述题瑞吉欧社会参与的案例

幼儿园课程论述题瑞吉欧社会参与的案例

幼儿园课程论述题:瑞吉欧社会参与的案例1. 瑞吉欧公司简介瑞吉欧(Reggio Emilia)是意大利的一座小镇,以其独特的幼儿教育模式而闻名。

瑞吉欧教育理念强调社会参与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互动,并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学习。

现在,许多幼儿园借鉴了瑞吉欧教育模式,为幼儿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2. 瑞吉欧社会参与的重要性社会参与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幼儿能够培养社交能力、观察、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社会参与也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个人与社会身份认同,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瑞吉欧社会参与的案例案例一:社区植树活动在瑞吉欧的一所幼儿园,教师安排了一次社区植树活动。

孩子们在植树前,教师向他们介绍了树木的重要性,并教授了如何正确种植树苗的技巧。

然后,幼儿们分成小组,到社区公园进行实地植树。

在植树的过程中,孩子们亲手感受到了植物的力量,并学习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植物成长的过程,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责任感。

孩子们在树苗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并逐渐形成关心环境、爱护自然的价值观。

案例二:社区参观活动另一家瑞吉欧幼儿园组织了一次社区参观活动。

通过参观当地的邮局、医院和超市等场所,幼儿们能够了解社区的组成部分,学习到各种职业的特点和相关知识。

在参观的过程中,孩子们有机会与工作人员互动,提问并观察他们的工作方式。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孩子们发展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和包容心态。

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增强,也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

案例三:社区服务活动瑞吉欧的另一所幼儿园每年组织一次社区服务活动,例如为附近的养老院提供义工服务。

孩子们在活动之前与教师一起讨论老人的需求和感受,并为活动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养老院的服务中,孩子们与老人们进行互动,帮助他们打扫房间、送餐和陪伴他们聊天。

设计一个瑞吉欧方案教学活动

设计一个瑞吉欧方案教学活动

设计一个瑞吉欧方案教学活动瑞吉欧教育教学过程01教育追随儿童瑞吉欧方案教学的活动设计保持着高度的动态性、灵敏性和放开性,它是一个切磋学习、经验共享的过程。

瑞吉欧教育理论认为,和儿童在一起就是在同三分之一确实定性和三分之二的不确定性与新异性打交道,确定性可能开自对于幼儿开展的一般规律、早期学习和早期教育根本原理的掌握;不确定性和新异性则更有可能来白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和现象,而其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可能是老师的“未知领域〞。

02师生交往互动瑞吉欧的教育是一种以相互关系为根底的教育,十分强调人际之间的交往互动。

群体的合作既发生在师生之间,也发生在同伴之间。

在活动中幼儿是否能完成老师的预定方案活动并不重要,只要幼儿对主题网络中的某些问题感兴趣,就应鼓舞他们主动地去发觉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瑞吉欧非常看重的是幼儿在地域活动中彼此的调整适应,以到达互动合作。

03幼儿熟悉内容瑞吉欧教育不以猎取新异、可资炫耀的知识为目标,在方案教学中,幼儿所探究的问题往往来白真实的生活,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孩子所熟悉时,他们就能更积极主动运用其心智去探究、去发觉,并尝试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因此,方案教学的价值不在于猎取某些特定知识,而在于猎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04反思、总结经验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是给幼儿以各种方法表现、展现他已具有的新知识和能力的时机,这种展示能使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在大家面前交流和相互学习,是一种难得的沟通方法。

幼儿通过把自己在生活中发觉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介绍给大家,完成共享与交流,猎取能力的提高。

瑞吉欧教育理念01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瑞吉欧采纳弹性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在幼儿园中,教师必须尽可能减少介入,更不可过度介入,“与其牵着儿童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

02强调“互动关系〞和“合作参与〞“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贯彻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一项原则。

瑞吉欧案例(5篇)

瑞吉欧案例(5篇)

瑞吉欧案例(5篇)第一篇:瑞吉欧案例瑞吉欧方案教学的一个案例杨玉芬(上海市宝山区小主人幼儿园)一、引发主题开学第一天的课,是“新年谈话”活动:红红说:“我春节里最高兴的一件事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有龙的棉袄。

”她一边说一边指着棉袄上绣着的龙的图案。

菲菲说:“我在城隍庙买了一盏龙灯。

”洋洋说:“我家里的挂历上也有龙的照片。

”小小说:“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海龙王的故事。

”奇奇问:“龙怎么会飞的?我没看见它长翅膀。

”苑苑问:“龙生活在什么地方?”等等。

教师说:“你们想知道更多有关龙的事吗?大家再去找一找,看看还能知道些什么?”在这个有关新年的谈话中,许多幼儿都谈到了龙,提出了许多有关龙的问题,教师及时捕捉到了幼儿对龙的兴趣和他们认识龙的强烈愿望,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有关“龙”的主题就产生了。

二、全班调查(一)收集文字、图片资料幼儿、教师和家长一起投入到收集有关“龙”的资料的活动中。

东东带来了一个龙的手工纸玩具,吴吴拿来了一只龙形糖果盒,非非收集了许多龙的贺卡,天天把自己去故宫与九龙璧的合影带来了,佳佳在爸爸的帮助下利用现代信息工具,从网上查询到有关龙的传说,杰杰则从图书馆查阅和复印了许多龙的图书资料……。

幼儿和教师一起在活动中了解到许多关于龙的知识,扩大了感知范围。

(二)组织参观老师先后两次带领幼儿去参观城隍庙,观看各种有关龙的民间工艺品和建筑物,观看舞龙表演,幼儿看到了在民间艺人灵巧的双手中捏出的龙形糖,也看到了龙灯会中各种千姿百态的龙。

当幼儿发现豫园的古城墙上雕刻着长长的龙时,发出了一阵阵“哇”的惊叹声,有的幼儿立即用照相机拍下了墙上龙的照片,有几个幼儿手拉手测量龙身的长度……(三)讨论交流教师及时鼓励幼儿把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把自己新的发现讲出来。

如有的孩子问:“龙是在天上飞的,还是在水里游的?”有的问:“为什么皇帝穿的衣服叫龙袍?”还有的说:“我发现龙的身体像一条很大的蛇,它的爪子像老鹰一样的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吉欧方案教学的一个案例
杨玉芬
(上海市宝山区小主人幼儿园)
一、引发主题
开学第一天的课,是“新年谈话”活动:
红红说:“我春节里最高兴的一件事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有龙的棉袄。

”她一边说一边指着棉袄上绣着的龙的图案。

菲菲说:“我在城隍庙买了一盏龙灯。


洋洋说:“我家里的挂历上也有龙的照片。

”小小说:“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海龙王的故事。


奇奇问:“龙怎么会飞的?我没看见它长翅膀。

”苑苑问:“龙生活在什么地方?”等等。

教师说:“你们想知道更多有关龙的事吗?大家再去找一找,看看还能知道些什么?”
在这个有关新年的谈话中,许多幼儿都谈到了龙,提出了许多有关龙的问题,教师及时捕捉到了幼儿对龙的兴趣和他们认识龙的强烈愿望,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有关“龙”的主题就产生了。

二、全班调查
(一)收集文字、图片资料
幼儿、教师和家长一起投入到收集有关“龙”的资料的活动中。

东东带来了一个龙的手工纸玩具,吴吴拿来了一只龙形糖果盒,非非收集了许多龙的贺卡,天天把自己去故宫与九龙璧的合影带来了,佳佳在爸爸的帮助下利用现代信息工具,从网上查询到有关龙的传说,杰杰则从图书馆查阅和复印了许多龙的图书资料……。

幼儿和教师一起在活动中了解到许多关于龙的知识,扩大了感知范围。

(二)组织参观
老师先后两次带领幼儿去参观城隍庙,观看各种有关龙的民间工艺品和建筑物,观看舞龙表演,幼儿看到了在民间艺人灵巧的双手中捏出的龙形糖,也看到了龙灯会中各种千姿百态的龙。

当幼儿发现豫园的古城墙上雕刻着长长的龙时,发出了一阵阵“哇”的惊叹声,有的幼儿立即用照相机拍下了墙上龙的照片,有几个幼儿手拉手测量龙身的长度……
(三)讨论交流
教师及时鼓励幼儿把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把自己新的发现讲出来。

如有的孩子问:“龙是在天上飞的,还是在水里游的?”有的问:“为什么皇帝穿的衣服叫龙袍?”还有的说:“我发现龙的身体像一条很大的蛇,它的爪子像老鹰一样的尖。

”教师也对幼儿提出一些有关龙的问题,引起幼儿更多的思考和进一步探索的愿望,例如“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龙?”等等。

总之,在查找资料和参观访问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获取了关于“龙”的许多知识和信息,调整和丰富了原有的对“龙”的认识,拓展了自身的思路。

通过谈话和讨论,则加深了幼儿探索“龙”的兴趣,为进一步的探索活动作了准备。

这一准备为整个方案活动打下了基础,基础打好了,主题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深入。

三、小组探索
小组的探索活动是方案活动的重要部分,在此阶段,幼儿将自己已经获得的经验和技能运用于开放式的活动中。

通过仔细观察、反复验证和相互交流,幼儿增进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习了与人交往和相互合作的技能。

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对“龙”的不同兴趣,分小组让幼儿开展了探索活动:
(一)布置展览
布置有关“龙”的展览的一组幼儿,把各种收集来的有关龙的资料和物体,按照片、图片、玩具、工艺品、文字资料等加以分类和整理,布置成一个展览会。

(二)手工制作
经过反复讨论,制作舞龙道具的一组幼儿想出了运用画双面画的方法制作立
体的龙头。

制作立体的龙身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有个幼儿发现,包装水果的泡膜网很像龙的鳞片,根据他的建议,大家合作将泡膜网套在长长的布条上,并涂上了颜色,一条“巨龙”制成了。

(三)排练节目
戏剧表演组的幼儿将VCD中的海龙宫的情景搬进了教室。

有的幼儿找来了红色的纸,并在纸上画上许多图案,制成了海龙王的披肩,再加上个头饰,把自己装扮成了海龙王;有的幼儿则把自己装扮成虾兵和蟹将。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认真地排练着有关“海龙宫”的情景。

四、交流活动
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前和整个活动结束前,全班都有一个展示或交流活动。

幼儿和教师围坐在一起,各个小组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探索结果告诉大家。

舞龙组由五个幼儿组成,当他们把舞龙道具拿出来时,小朋友们都发出了阵阵惊叹声。

教师问这一组的幼儿:“小朋友们这么喜欢你们的龙,你们能否说一说这条龙哪部分做得最成功?”菁菁骄傲地说:“当然是龙头。

”老师就问:“那你们是怎么做出来的?”洋洋说:“最初,我们画了一个很大的龙头,然后把它剪下来,再贴在龙身上。

可是我们从一面看上去像龙头,从另一面看就像薄薄的一张纸,一点也不好看。

后来,佳佳想起了老师教过的双面画,把画好的龙头描下来,画好后贴在反面,就做成了立体龙头。

”随后,舞龙组孩子用自己选择的音乐,扭动着身子,表演了自己创编的舞龙动作。

五、教师指导
在整个方案教学活动中,收集资料和调查活动是前提,以小组为活动单位的具体操作是活动的深入,展示和交流活动是阶段或整体活动的整理和总结。

调查活动得到的资料和信息,刺激了具体操作活动的实施,操作实施活动中儿童所产生的问题以及他们的探索研究结果,往往会引起儿童展示和交流的动机和行为,并刺激另一波的调查活动,从而进入或产生新的主题。

这三个过程以一种连锁的方式相互刺激,互相促成。

一个方案活动的时间长短,可根据儿童的兴趣,探索研究的深入程度等因素而决定。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言行,对幼儿产生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的帮助与支持。

在画龙时,玲玲最初按照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想象,画了一条细细长长的龙,可是孩子们都说他画得不像龙,而像长长的蛇。

后来,玲玲从书上找来了龙的图片,他仔细地观察了图片,对自己的画作了修改,给龙加上了龙角、龙须、龙鳞、龙爪、龙尾等。

孩子们夸奖他画得好,他高兴极了,画了一张又一张。

两周中,教师发现玲玲一直沉湎于画龙这一项活动中,而且每张画得相差不多,对别的活动却漠不关心。

当教师注意到玲玲的活动范畴过于狭窄,就有意识地引导他去进行其他活动,从多方面地去探索去研究,这时,老师对玲玲说:“你画得真漂亮,你知道龙是怎么变来的?”这句话引起了他对龙的传说的兴趣,于是,玲玲开始去看有关龙的VCD,翻阅有关龙的图书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