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12年中国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2000年以后数据来自2012统计年鉴
中国历年货币供应量准确数据1978-2012

M1(货币)
数量
同比
870.53
833.35
827.83
808.17
757.93
745.08
746.43
755.99
763.47
778.64
808.27
859.45
851.39 -2.20%
823 -1.24%
1,309.39 34.19%
1,289.05 33.73%
1,267.41 32.73%
1,268.12 32.48%
1,297.76 32.01%
1,320.01 30.37%
1,356.45 29.95%
1,393.37 28.81%
环比
-4.27% -0.66% -2.37% -6.22% -1.70%
963.91 15.68%
954.89 14.35%
957.2 18.30%
983.04 20.67%
1,012.49 21.80%
1,043.81 22.86%
1,081.75 24.17%
1,133.15 26.56%
1,206.27 26.22%
1,315.74 23.04%
1,370.50 32.81%
833.24
0.65%
835.08
3.33%
809.14
6.76%
814.67
9.34%
831.28 11.37%
849.58 12.38%
871.19 14.11%
895.32 14.99%
955.66 18.24%
我国企业高储蓄的原因解析_基于1992_2007年资金流量表

■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期伴随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的储蓄率也快速增长。
根据最终消费率计算,储蓄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7.9%上升至2008年的51.4%。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
我国持续高储蓄现象受到了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
对我国储蓄结构分析发现,各部门储蓄率变化并不一致。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资金流量表,1992年~2007年间居民储蓄率逐渐下降,政府和企业储蓄率逐渐上升,其中政府储蓄增幅相对小,企业储蓄增幅较大。
国民储蓄率保持在高水平的主要原因并非通常所认为的居民储蓄率过高,而是企业和政府储蓄的迅速增长,特别是企业储蓄增长。
因此,分析中国企业高储蓄原因,是破解中国高储蓄问题的关键点之一。
一、我国的国民储蓄结构1.储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储蓄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
在一国内,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为国民储蓄。
国民储蓄按部门划分,分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
居民储蓄等于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减去居民部门最终消费。
政府储蓄等于政府可支配收入减去政府消费。
由于企业部门不存在消费问题,企业储蓄等于企业可支配收入,即企业的未分配利润,等于税后利润减去股利支出。
2.国民储蓄结构变化。
我国自1992年开始编制资金流量表,资金流量表分为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两部分,其中实物交易表列出了国民储蓄和分部门储蓄数据。
在资金流量表中,全部经济部门被分为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居民和国外等五个部门。
为了分析企业总储蓄情况,我们将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合并为企业部门。
由于每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披露两年前的资金流量表,目前可获得1992年~2007年数据。
利用资金流量表,我们分别计算了国民储蓄率和部门储蓄率,其中国民储蓄率=国民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部门储蓄率=部门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
在1992年~2007年间,我国国民储蓄由40.27%上升至50.88%,上升10.61个百分点,仅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有一个小的下降,但2000年以后快速反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2023年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中级)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5

2023年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中级)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判断题)(每题 1.00 分) 目前我国采用链式拉氏公式编制房地产价格指数。
()正确答案:A,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统计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之中。
A. 统计法律B. 统计行政法规C. 整个统计法律规范D. 统计规章正确答案:C,3.(判断题)(每题 1.00 分)在多元线性回归中t检验和F检验是等价的。
()正确答案:B,4.(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以下是 2011 年全国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结构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国外部门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净出口-12163.3增加值274841.124958.340363.3132941.4劳动者报酬98610.28062.534400.080385.5222423.81070.1 104.5生产税净额57843.22906.3300.862270.8 1200.5财产收入 44709.321175.540060.0 43429.26788.910922.6 8329.618853.2 8247.813755.1经常转移16933.2 1069.85490.5 3311.134189.652325.8 31817.933307.53589.1 2006.1最终消费63154.9168956.6363.011.3 资本转移 2005.36219.46230.72425.657.3资本形成总额147080.4400.123868.456995.3其他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23626.2-9033.2-14593.0按照上述资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2011年政府部门净金融投资为()亿元。
A. 8408.0B. -9658.4C. 23243.2D. 20817.6正确答案:A,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经济普查的对象是()。
2022年统计师考试模拟考试题及详解(一)

2022年统计师考试模拟考试题及详解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政府对商品价格的调节措施包括()。
A.指导价B.零售价C.建议价D.支持价格E.限制价格答案:D,E解析:2、下列有关供给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C.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D.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答案:D解析: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
供给量与商品价格正相关的关系被称为供给定律或供给法则。
3、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都是由样本均值加减估计误差得到B.在小样本情况下,对总体均值的估计都是建立在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条件下C.当样本量n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D.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不服从正态分布E.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不需要考虑总体方差是否已知答案:D,E解析: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也服从正态分布。
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需要分两种情况:方差已知和方差未知。
4、下列经济活动中具有正外部性的有()。
A.林业公司盗伐林木B.林业公司种植次生林C.物资公司回收利用废旧塑料D.农民放火烧荒E.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答案:B,C解析: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的外部性是指当市场主体的活动对其他成员的影响为正面影响,即其他成员从中获得好处时,这种活动导致的外部性称为“正外部性”。
而当某一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使其他市场主体或社会成员的利益受损,而又并不为此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活动所导致的外部影响就是“负外部性”,亦称“外部不经济”。
ADE三项经济活动都具有负的外部性。
5、下列不属于统计行政法规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B.《全国经济普查条例》C.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的《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办法》D.国家统计局公布实施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E.《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答案:C,D解析:6、统计法仅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中国企业储蓄率变动原因探析

第9卷第5期2016年10月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eny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Vol.9No.5Oct.2016①2016年3月21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年会时提出此观点。
收稿日期:2016-05-20作者简介:陈牧融(1994-),女,北京人,主要从事金融系统性风险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已于2016-10-1014∶58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61010.1458.006.htmldoi:10.7688/j.issn.1674-0823.2016.05.07中国企业储蓄率变动原因探析———基于2000—2013年资金流量表陈牧融,张晓曦(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0082)摘 要: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企业部门的储蓄率变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发现,国民储蓄率自2008年增势减缓,主要因为企业部门储蓄率出现下降,企业支付的劳动者报酬、财产支出以及融资渠道的变化是企业储蓄变动的主要原因。
进一步通过E G协整法探究企业储蓄率对国民经济、投资率的影响,发现企业部门对经济发展和投资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最后,根据企业部门的国民地位和储蓄率变动趋势给出密切关注企业储蓄率、合理降低居民储蓄率的相关建议。
关 键 词:国民储蓄率;企业储蓄率;资金流量表;变动原因;企业部门中图分类号:F83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16)05-0420-08 我国较高的储蓄率引发国内外热烈讨论。
与国外一般20%~30%的水平相比,我国国民储蓄率接近50%①,与之相对的却是我国内需不足、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
由1997—2013年中国储蓄率与投资率(见图1)可以看出,我国储蓄率自1980年以来,除2001年前后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长态势,2001年后更是一跃突破50%大关,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
2023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150题)1、狭义的统计法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D.《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答案】 A2、以下关于资产负债表中平衡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产=负债+资产净值B.期末资产=期初资产+期内资产变化C.资产净值=对国外金融资产-对国外金融负债D.期末资产净值=期初资产净值+期内资产净值变化【答案】 C3、某建筑公司2017年9月的资产负债简表如下:?A.1000B.1029.14C.1014.57D.1260【答案】 C4、根据以下资料计算: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5%,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电力生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5%,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4%,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 1.9%。
A.0.45B.0.55C.1.83D.1.5【答案】 B5、从调查范围和调查时间看,普查属于()。
A.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B.非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C.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D.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答案】 A6、《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等标志。
A.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文号、有效期限B.表号、制定机关、备案文号、有效期限C.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D.表号、审批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答案】 C7、在科技统计中,科技活动从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
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实际工作时间占全年制度工作时间超过()的人员。
A.50%B.30%C.20%D.10%【答案】 D8、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
A.警告、罚款、吊销营业执照B.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C.警告、罚款、责令改正D.警告、罚款、通报批评【答案】 B9、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建筑业企业划型采取的指标组合是()。
我国企业高储蓄的原因解析——基于1992-2007年资金流量表

额 占 比 上 升 . 付 给 劳 动 者 的 报 酬 、 产 支 出净 额 占 比 下 支 财 降 . 业 净 利 润 占 比 上 升 。可 见 . 业 净 利 润 的提 升 来 源 于 企 企 支 付 给 劳 动 者 的 报 酬 和 财 产 支 出 净 额 下 降 。 因 此 。 动 力 劳 成 本 和 资 金 成 本 相 对 下 降 是 导 致 企 业 高 储 蓄 的 原 因 . 与 这 李 扬 、 剑 峰 (0 7 观 点 类 似 。因 此 业 高 储 蓄 主 要 由 以 殷 20 ) 企
因. 是破 解 中同高储 蓄问题 的关 键点 之一
一
、
我 国 的 国 民 储 蓄 结 构
部 门储 蓄率 变 化 . 我们 计 算 了部 门可 支 配收入 占同民收入 的 比重 。从 各 个 部 门 的 可 支 配 收 入 占 比变 化 来 看 .9 2 19
年 ~ 0 7年 间 . 民 的 可 支 配 收 入 除 了 在 19 20 居 9 7年 前 后 略 有
蓄倾 向 的 变 化 。 我 们 发 现 除 T 19 9 7年 之 后 居 民 和 政 府 储 国民储蓄 率和部 门储 蓄率 . 中国 民储 蓄 率= 民总储 蓄/ 蓄倾 向略下 降 , 其 国 总体 均 呈上 升趋 势 。19 9 2年~ 0 7年 . 民 20 居
国民可 支配 收入 .部 门储 蓄率 = 门储 蓄/ 民可 支 配 收 储 蓄倾 向 由 3 .1 部 国 26 %上升 至 3 .4 . 升 53 79 % 上 . 3个百分 点 : 政
配 收入 ,由 l.5 1 %上 升 至 1 .2 5 84 %.即使 最 近三年 略有 下 降 , 旧上升 68 仍 . 7个 百 分点 。可见 .9 2年 以来 , 19 国民经 济
中级微观经济学论文(推荐研究范文10篇)-微观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中级微观经济学论文(推荐研究范文10篇)-微观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级微观经济学主要是对不完全竞争性市场,并始终运用博弈论进行研究,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几篇中级微观经济学论文,供给大家探讨一下此类论文有什么不同。
中级微观经济学论文推荐研究范文10篇之第一篇: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比较思考摘要:利用1992-2017年国家公布的资金流量表数据,分析国民收入蛋糕在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
从初次分配格局来看,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收入占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居民部门收入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收入分配向企业部门倾斜,从再分配格局来看,居民部门收入占比仍然呈现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再分配向政府部门倾斜,政府部门收入占比增长挤占了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收入占比,再分配政策对于居民部门收入占比增长作用不明显,甚至在一定时期减少了居民收入占比。
关键词:收入分配; 再分配; 居民部门;一、前言如何创造国民收入以及怎样分配国民收入分配涉及到宏观经济学中两大经典问题,即效率与公平问题。
财富被创造出来以后,怎样去解决收入的分配,是当前我国学者尤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难题。
收入分配状况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状况。
对比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格局,我们清晰的发现国民收入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变化趋势,探究趋势背后的原因,可以及时发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存在的问题,借此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更好的发挥看不见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引导资源更加合理高效配置。
同时收入分配也是国民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另一种体现。
2004年以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程,2013年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基本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易项目\机构部门 非金融企业部门 运 用 来 源 金融机构部门 运 用 来 源 运 用 政府部门 来 源 运 用 住户部门 来 源
1.净出口 2.增加值 3.劳动者报酬 73831.9 ####### 4951.4 17767.5 27499.1 33231.3 92511.4 60186.6 #######
2913.1
750.5
9575.1
1006.5
733.2
733.2 ####### ####### 7783.4
1006.5
1006.5
733.2
1739.7 ####### ####### 7783.4
1739.7
9017.7
-16890.0
-7872.3
41962.8 41962.8
56556.5 55484.7 41421.3 41421.3 11099.5 10027.7 1733.8 1733.8
6765.5
7837.3 63322.0 63322.0 41421.3 41421.3
6765.5
7837.3 17865.0 17865.0 1733.8 1733.8
2913.1
750.5 59725.5 59725.5 15486.2 15486.2 16115.6 16115.6 12302.6 12302.6 6246.0 6246.0 9575.1 ####### ####### ####### 45690.2 -16616.8 ####### 5557.0 3817.3 5557.0 3817.3
(1)工资及工资性收入 (2)单位社会保险付款 4.生产税净额 (1)生产税 (2)生产补贴 5.财产收入 (1)利息 (2)红利 (3)地租 26284.1 14822.9 22646.1 23049.9 13714.7 10114.7 1707.2 8001.6 20424.3 22645.3 6765.5 984.8 404.6 4131.3 3813.8 6252.9 1706.7 2064.9 1733.8 26.6 3495.1 11359.1 3468.5 9067.8 792.7 38824.3 2325.6 210.2 41962.8 602.7
317.5
747.5 49606.3
1498.6 #######
10073.5 8353.9
969.4
2270.0 20524.1 33521.1 21456.1 22214.5 15486.2 3949.3
1694.7 16115.6 14420.9 12302.6 109.4 1610.2 969.4 64171.1 1575.8 2270.0 8405.7 45690.2 6136.6 390.2 1919.3 62603.3 ####### ####### 45690.2 64171.1 719.6 3817.3 3817.3 8405.7 3831.0 3817.3 16913.1 1006.5 83717.8 3085.9 12302.6 6246.0 3665.8 #######
(2)其他 12.资本形成总额
719.6 ####### 228.3 228.3
13.7 19574.3 19307.0 267.3 -7530.6
1006.5 33950.4 32039.8 1910.5 -6570.5
####### (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存货增加 13.其他非金融资产 获得减处置 14.净金融投资 -57542.5 5605.6 14101.1
2302.0
2302.0 #######
2302.0
2302.0 #######
56812.5 58975.0 15486.2 15486.2 16115.6 16115.6 12302.6 12302.6 6246.0 6662.1 6246.0 8824.6 ####### ####### ####### 45690.2 ####### 4550.5 3817.3 4823.8 3817.3
(4)其他 6.初次分配总收入 7.经常转移 (1)收入税 (2)社会保险缴款 (3)社会保险福利 (4)社会补助 (5)其他经常转移 8.可支配总收入 9.最终消费 (1)居民消费 (2)政府消费 10.总储蓄 11.资本转移 (1)投资性补助
747.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5.8 73275.2
1237.0 10894.4 4758.7 3182.9
8177.4
2045.0
56337.9
来自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国内合计 运 用 来 源 运 用 国外部门 来 源 运 用 合 计 来 源
-15037.1 ####### ####### ####### 629.1
-15037.1 #######
140.1 ####### #######
41962.8 419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