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规范26959
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要求规范

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要求规范一、洗涤设备和环境要求1.洗涤设备应符合卫生标准,保持清洁,定期进行维护和消毒,保证洗涤效果和洗涤质量。
2.洗涤设备周围的环境应保持清洁,杂物应及时清理,以防影响洗涤效果和洗涤质量。
二、布草分类和收集1.对于不同功能的布草,如床单、被套、护理垫等,应进行分类收集,避免混洗。
2.应设立专门的收集箱或袋子,以便于布草的收集和运输。
三、洗涤程序和参数设置1.洗涤布草前,应先将其进行浸泡和预清洗,以去除污渍和异味。
2.洗涤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洗涤剂,根据布草的材质和污渍程度调整洗衣机的洗涤程序和参数。
3.洗涤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挤压布草,以免影响洗涤效果和布草的使用寿命。
4.洗涤完成后,应进行漂洗和脱水,减少残留洗涤剂和水分,并进行烘干或晾晒,确保布草的干燥和卫生。
四、洗涤剂选择和使用1.洗涤剂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2.对于不同材质的布草,应选择对应的洗涤剂,以保护布草的纤维和颜色。
3.洗涤剂的用量应适量,避免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洗涤效果和布草的使用寿命。
五、布草的储存和运输1.洗涤完成后,应对布草进行分类和整理,储存于整洁、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受潮。
2.布草的运输应选择干净的容器或车辆,以防污染和交叉感染。
六、洗涤质量监控1.洗涤质量应定期进行监控和检测,通过洗涤效果、洗涤剂残留量等指标评估洗涤质量的合格性。
2.对于洗涤质量不合格的布草,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防交叉感染和卫生问题。
七、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1.医院应定期开展洗涤布草的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卫生意识。
2.员工应定期参加洗涤布草操作指导和培训,了解和掌握洗涤布草的要求和规范。
以上是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要求的规范,通过对洗涤设备和环境、布草分类和收集、洗涤程序和参数设置、洗涤剂选择和使用、布草的储存和运输、洗涤质量监控等方面的要求,可以确保医院布草的洗涤质量和卫生安全,有效预防交叉感染和卫生问题的发生。
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规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useDB53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xxx—2014医院纺织品洗涤卫生规范Hygiene standard for hospital textiles treatment(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医院纺织品洗涤卫生规范目录前言..................................................................................1、范围 02、规范性引用文件 03、术语和定义 04、清洁布草技术要求 (1)5、布草洗涤场所的要求 (1)6 工作人员要求 (3)7 纺织品洗涤要求 (3)8、纺织品洗涤工艺技术要求 (5)9、纺织品的储存、包装、运输要求 (10)10、验收 (10)11、检测方法 (11)12、检验方式 (11)前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步,医疗水平及医学知识的普及与提高,以及《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和执行,医疗后勤系统的停滞、落后所显现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在经历过“非典”和“禽流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百姓对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健全和全民健康的保护都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布草,这种在医院内流通的特殊物品的洗涤效果及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各个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针对不同对象和需求,如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安全的医院布草洗涤标准和方法,预防不必要的交叉感染,特别是在医院这样高危人群聚集的地方,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
医院布草洗涤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目前医院洗衣房承担着员工工作服、病员服、手术服、床单、被褥、毛巾、敷料等的清洗;清洗的污垢包括人体污渍、血渍、排泄物、药渍、油渍、色渍等众多污渍,服务对象覆盖了从刚出生的婴儿到所有年龄段的成人。
国家医院布草洗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布草洗涤管理,确保医院布草洗涤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布草洗涤工作。
第三条医院布草洗涤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严格消毒,确保卫生;(三)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设立布草洗涤管理部门,负责医院布草洗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布草洗涤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医院布草洗涤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对布草洗涤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三)对布草洗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四)定期对布草洗涤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第三章布草洗涤流程第六条布草洗涤流程分为以下步骤:(一)收发:接收布草,进行初步检查,分类存放;(二)分检:根据布草种类、污渍程度进行分检;(三)预处理:对污渍严重的布草进行预处理;(四)洗涤:按照洗涤规范进行洗涤;(五)消毒:对洗涤后的布草进行消毒;(六)烘干:将消毒后的布草进行烘干;(七)折叠:将烘干后的布草进行折叠;(八)储存:将折叠好的布草进行储存。
第七条布草洗涤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以下规定:(一)使用专用洗涤剂,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二)洗涤温度、时间和方式应符合洗涤规范要求;(三)消毒剂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更换;(四)烘干温度、时间和方式应符合烘干规范要求;(五)折叠、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布草污染。
第四章布草洗涤质量管理第八条医院应建立布草洗涤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布草洗涤质量。
第九条布草洗涤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布草洗涤质量标准;(二)对布草洗涤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各项质量指标符合标准;(三)对布草洗涤人员进行定期考核,提高其质量意识;(四)对布草洗涤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五章培训与考核第十条医院应定期对布草洗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
医院布草洗涤行业标准

医院布草洗涤行业标准医院布草洗涤是医院卫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医院环境卫生和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医院布草洗涤行业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标准,以确保洗涤过程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
本文将就医院布草洗涤行业标准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医院布草洗涤行业标准应包括洗涤设备和洗涤流程两个方面。
在洗涤设备方面,医院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洗衣机和烘干机,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洗涤效果。
在洗涤流程方面,医院应建立严格的洗涤流程,包括布草分类、洗涤剂选择、洗涤温度和时间、烘干温度等,确保每一步都符合卫生标准并且能够有效去除细菌和病毒。
其次,医院布草洗涤行业标准还应包括洗涤质量和洗涤效果两个方面。
洗涤质量是指洗涤过程中使用的洗涤剂和消毒剂的质量,以及洗涤过程中的水质和水温等因素。
医院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洗涤剂和消毒剂,并确保洗涤水质和水温符合卫生标准,以保证洗涤质量。
洗涤效果是指洗涤后布草的清洁度和卫生状况,医院应定期对洗涤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洗涤效果符合卫生标准。
最后,医院布草洗涤行业标准还应包括洗涤安全和环保两个方面。
洗涤安全是指洗涤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医院应对洗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洗涤设备和洗涤剂,并且在洗涤过程中能够做好个人防护。
环保是指洗涤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医院应选择环保型的洗涤剂和消毒剂,并且对洗涤废水进行合理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医院布草洗涤行业标准对于医院卫生工作至关重要,医院应建立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洗涤过程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医院环境卫生和患者健康。
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规范方案

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规范方案1.引言3.布草洗涤前的处理在洗涤之前,需要对布草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3.1取得布草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防止与外界环境污染接触。
3.2对于有污垢的布草,需要先进行预处理,如使用专用的去污剂或对污垢部分进行预洗。
3.3对于血渍的布草,需要立即用低温清水润湿或浸泡,避免血渍凝固。
3.4高风险感染源的布草需单独处理,如感染性病患者的布草应分开洗涤和烘干。
4.布草洗涤过程4.1清洗剂的选择应符合相关的消毒要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等。
4.2应选择合适的洗衣机设备,并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4.3洗涤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应根据布草的分类和材质来确定。
4.4如果使用机械搅拌,应避免过度搅拌造成布草损坏。
4.5洗涤后,应对洗涤机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5.布草烘干与消毒5.1布草烘干前,应对洗涤后的布草进行适当的脱水,减少烘干时间。
5.2布草烘干时,应根据布草的分类、材质和湿度调节烘干温度和时间。
5.3使用专用的布草烘干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消毒。
5.4高风险感染源的布草,如手术刀片等,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消毒。
6.布草存储和分发6.1洗涤完毕的布草应及时整理、分类和包装。
6.2布草存储应选择干燥、通风、卫生的地方,避免与污染源接触。
6.3布草的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应定期更换,避免细菌滋生。
6.4布草的分发应按照科室和需求进行,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7.布草洗涤卫生管理7.1布草洗涤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记录。
7.2严格执行洗涤消毒制度,确保布草洗涤与消毒的有效进行。
7.3定期对洗涤设备、烘干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7.4常态化、规范化的监测洗涤后布草的微生物指标,及时采取措施。
8.布草洗涤卫生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对负责洗涤布草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8.1培训内容应包括布草分类、处理、洗涤、烘干、消毒等方面知识。
8.2培训方式可以通过课堂讲授、视频教学、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
医院布草洗涤规章制度

医院布草洗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布草的清洁卫生,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院布草包括床单、被套、枕巾、毛巾等各类织物用品。
第三条医院布草洗涤应当符合卫生标准,达到无菌、无臭、无异味的要求。
第四条医院布草洗涤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的原则,确保洗涤过程中布草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医院布草洗涤应当按照洗涤制度规范操作,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第二章布草洗涤设施第六条医院应当配备具备洗涤布草的设施,包括洗衣机、烘干机、脱水机等设备。
第七条洗涤设施应当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布草洗涤不达标。
第八条洗涤设施应当设置有专用的洗涤区域,保证洗涤环境干净整洁,无尘、无异味。
第九条洗涤设施应当消毒处理,定期清洁消毒设施、地面,保证洗涤环境无菌、无臭。
第十条洗涤设施应当符合安全操作规范,配备应急设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三章布草洗涤流程第十一条医院布草洗涤应当按照流程规范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符合标准。
第十二条布草回收:医院布草应当集中回收,保持干净整洁,避免脏物交叉感染。
第十三条布草分类:医院布草应当按照不同的用途进行分类,分别洗涤,避免混洗导致布草破损。
第十四条布草洗涤:医院应当制定洗涤布草的标准程序,包括洗涤剂的选择、洗涤温度、时间等要求。
第十五条布草烘干:医院布草应当进行烘干处理,确保布草的干净、干燥。
第十六条布草折叠:医院布草应当进行折叠整理,保证整洁有序,方便使用。
第十七条布草存放:医院布草应当定期更换,保持整洁卫生,避免受潮、发霉。
第四章布草洗涤质量管理第十八条医院应当建立布草洗涤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布草洗涤符合卫生标准。
第十九条医院应当定期进行布草洗涤质量检查,对不合格的布草进行处理,确保质量。
第二十条医院应当建立布草洗涤档案,记录洗涤过程,以备查验。
第二十一条医院应当定期对洗涤设施进行清洁消毒,定期维修设备,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医用被服布草洗涤技术要求

医用被服布草洗涤技术要求一、基本原则1.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1.2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310.3-2009的规定。
1.3 医用布草洗涤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1.4 应遵循防止交叉感染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二、设备、设施及用材2.1 清洗设备及设施2.1.1 应配备足够完成生产任务的清洗设备,包括:污物回收器具、分类台、手工清洗池、水洗机、干燥设备、去渍台、大型熨烫折叠设备、小型夹机及手烫设备等。
2.1.2 应建立健全清洗设备的操作规范及其日常使用、维护、保养等记录。
2.2 检查、包装设备检查、包装应配备包装台、包装材料和工具及洁净物品装载设备等。
2.3 灭菌设备及设施灭菌应配备压力蒸汽灭菌器、无菌物品装、卸载设备等。
根据需要配备灭菌蒸汽发生器、干热灭菌和低温灭菌装置或臭氧消毒设备。
各类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设有配套的辅助设备。
2.4 储存、发放设施储存、发放应配备洁净物品存放设施及运送器具等。
2.5 防护用品2.5.1 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圆帽、口罩、隔离衣或防水围裙、手套、专用鞋、护目镜、面罩等。
2.5.2 去污区应配置空气换气装置。
2.6 耗材用品2.6.1 应针对不同污染物种类配备适宜的洗涤剂。
2.6.2 洗涤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供货商需提供生产资质、包装安全规范、使用标签和安全警示规范,使用说明、安全操作规范等。
2.6.3 应定期对洗涤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WS310.1-2009第9章的相关要求。
三、分类根据医用布草的来源,分为以下三类:——病人医用布草:主要包括病人服、病房床单被套枕套等;——工作人员医用布草:主要包括医护人员工作服、手术衣、值班室床单被套等;——传染病医用布草:主要包括传染病医院和传染科室的布草。
布草清洗标准

布草间卫生管理制度
一、设立专用布草间,有清洁专用保洁设施,并且标志明显。
二、配备足够数量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有利于正常周转使用和严格清洗消毒。
三、客人使用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后,必须严格清洗,采取热力消毒或其它方法进行严格消毒。
本店无清洗消毒条件的必须与有资质的洗涤公司签订洗涤协议,确保洗涤消毒效果。
3、经清洗消毒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进入布草间过程中包装严密,确保不被污染。
进入布草间后经检验合格放入清洁的保洁柜内进行保洁。
四、保洁时间较长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五、清洗消毒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做好清洗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
六、布草间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出入登记制度,先进先出。
并做好布草间日常卫生保洁,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布草洗涤卫生规范
目录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
4、感官指标
5、微生物指标
6、布草洗涤部门卫生管理
7、采样及检测方法
8、污染物的排放
前言
本标准第4条、第5.3.2条、第5.4条、第5.7.2条、第7.2.1条、第7.3条、第7.5.1条、第7.5.2条、第7.5.3条、第7.5.6
条、第7.5.6b)条、第8.1.1条、第8.2条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本标准按照GB/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局归口。
被标准由北京市卫生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市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迎宏、邱大龙、李素英、邓小虹、戴自祝、钟秀玲、黄晶、刘荣、许钟麟、徐云、金薇薇、方晓东、吕超英、彭天雅、韩成彦、李学军、薛秦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可重复使用的布草洗涤的感官指标、细菌指标、采样检测方法及卫生管理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布草洗涤部门及为医院提供布草洗涤的洗涤和消毒服务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204.1~18204.30-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性业接触限值
3、术语
3.1 医院布草hospital textiles
医院内被洗涤的所有织物,包括病人衣物、床单、病房布巾、手术布巾、医务人员工作服等。
3.2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vention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
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微粒)隔离。
3.3 洗涤和消毒服务机构washing disinfection services
为社会(医疗机构)提供可能被污染布草进行洗涤和消毒服务的机构。
4、感官指标
布草外观整洁、无水渍、无污渍。
无异味。
无异物,无破损。
5、微生物指标
洗涤后的布草微生物指标应该达到表1的要求。
表 1 微生物指标
表 1 微生物指标
6、布草洗涤部门卫生管理
6.1 洗涤部门(房)布局要求
6.1.1 洗涤部门应严格按功能分区,包括(清点、分类、清洗和污车存放处)和清洁区(烘干、熨烫、修补、折叠、储存、发放以及洁车存放处),两区应有实际隔离屏障,应有明显标识。
6.1.2 工作流程合理:人流、物流应洁、污分开。
物流由洗涤区→烘干熨烫区→清洁衣物存放处,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流。
6.2 洗涤环境卫生要求
6.2.1 洗涤部门的设立应远离垃圾处理站10米以上,附近无有害气体、烟雾、灰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
周围环境无蚊蝇等害虫孳生地;工作区内应无蟑螂等有害生物。
6.2.2 工作区内地面、墙面和工作台面应平整、不起尘,便于清洁。
保持清洁区工作台面细菌菌落总数≤1500cfu/100cm2。
6.2.3 洗涤部门(房)应保持良好空气流通,保持空气从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其要求参照GBZ2—2002和GB/T18883—2002执行。
6.2.4 当物表和地面有明显血液、体液或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进行遮盖,消毒60min后收集,清理,然后用有效氯含量
500mg-700mg/l的消毒液擦拭。
6.3 洗涤过程的卫生要求
6.3.1 洗涤流程分为分检、洗涤、烘干、熨烫、修补、折叠等六个程序。
6.3.2 分检时应依布草的来源不同,分为病人布草和工作人员布草。
病人布草包括一般布草、有明显污染的布草和婴儿布草。
6.3.3 洗涤要求:婴儿室、产房、手术室等重点科室病人的布草应单机清洗;医务人员布草和病人布草应分机清洗或分批清洗;有明显污染的布草应专机清洗。
6.4洗涤周期包括预洗、主洗、漂洗、中和、整理等五个步骤。
6.4.1 装载程度
是洗衣容器与干衣重量之比,装载量宜为每10L洗涤1kg衣物(即比率为10:1)。
6.4.2 预洗
预洗是用温度不超过35℃的水去除水溶性污垢的冲洗过程。
预洗采用低温、高水位。
预洗时间不宜少于10分钟。
6.4.3 主洗
可根据洗涤的布草的污染情况加入碱、清洁剂或乳化剂。
6.4.3.1 洗涤方法
6.4.3.1.1 热洗涤方法:70℃25分钟,90℃10分钟。
6.4.3.1.2 冷洗涤方法:用有效氯含量250mg-400mg/l的消毒液浸泡20min以上,冷洗去掉有机物。
6.4.3.1.3 不能确定污渍种类,局部的污渍处理则应采取下列程序。
a)使用洗涤剂。
b)使用有机溶剂,如丙酮或酒精。
c)使用酸性溶液,如氟化氢钠、氟化氢氨;若为小块斑渍,使用实验室等级的氢氯酸溶液。
d)使用还原剂或剥色剂的温溶液,如连二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
e)使用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液体漂白剂)或过氧化氢。
该洗涤程序应按所给顺序进行。
每一步之间都应将布草充分过水。
6.4.4 漂洗
通过稀释的方法去除布草中所有悬浮污渍和残留化学洗剂,每次漂洗时间不应低于3分钟,每次漂洗间隔应进行一次脱水,漂洗次数应不低于3次。
6.4.5 中和
酸在最后一次过水时用于中和残留的碱。
中和后水中的pH 值应达6.5-7.4。
6.4.6 整理过程
熨烫、修补、折叠过程严防清洗后的布草污染。
为避免布草损伤和过度缩水,平烫机底面温度不应超过180℃。
6.5 布草的贮存、运输要求
6.5.1 污染布草与清洁布草不能用同一车辆同时运输。
运送完污染布草的车辆应及时进行消毒。
6.5.2 污染布草应密闭运输,防止环境的污染。
6.5.3 污染布草运输应有包装,包装材料必须无毒、无害。
污染布草与清洁布草包装不应混用,清洁布草包装运输过程必须防止污染。
6.5.4 清洁布草应储存在清洁干燥处,储存过程中应防止污染(即烟雾、灰尘、湿气和寄生虫等)。
6.6 工作人员卫生要求
6.6.1 污染区工作人员进行分检和装机清洗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6.6.2 清洁区工作人员进行烘干、压熨、折叠、发放等过程中,应保持手清洁卫生,防止布草污染。
6.6.3 痢疾、伤寒、肺结核、各类肠道传染病及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患者不应参与直接与布草接触的工作。
6.6.4 从事洗涤的工作人员,应定期(每年一次)进行健康体检,洗涤消毒服务机构应定期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7、采样及检测方法
7.1 洗涤后的布草微生物检测方法:参照GB15982-1995附录A进行。
7.2 PH检测方法:可用试纸法。
8、污染物的排放
洗涤消毒服务机构污水排放管道应密封,不应明排。
污水、污物处理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