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12.HMT-180湿度仪

12.HMT-180湿度仪

安装步骤
第二步:将探头穿过螺纹接头
螺纹接头和白色塑 料卡套,卡套锥形小头 朝外压入螺纹接头内。
图5:将探头穿过螺纹接头
Copyright @2005 FPI inc, all right reserved
安装步骤
第三步:拧紧接头
Copyright @2005 FPI inc, all right reserved
湿度测量的原理
一、湿度的基本概念
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所含有的水汽的密度ρ1与同温度时饱和水汽密度ρ2的百分比
ρ1/ρ2×100%叫做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通常以1立方米空气内所含有的水蒸汽的 克数来表示; T->P0 P0*RH%=P水 P水/P气=烟气中水的体积百分比 T :当前温度 P0 :饱和蒸汽压 RH% :相对湿度 P水:当前水分压 P气:当前烟气压力
露点法和电子式传感器法。 露点法和电子式传感器法。 HMT180烟气湿度仪所使用的湿度传感器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技术 烟气湿度仪所使用的湿度传感器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技术。 5. HMT180烟气湿度仪所使用的湿度传感器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技术。清 洁变送器外壳要用_______________。 洁变送器外壳要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湿度技术规范
Copyright @2005 FPI inc, all right reserved
湿度测量的原理
Copyright @2005 FPI inc, all right reserved
问题和讨论
1. 2. 3. 4.
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概念? 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概念? HMT-180湿度仪接线说明? HMT-180湿度仪接线说明? 湿度仪接线说明 HMT-180湿度仪维护注意事项? HMT-180湿度仪维护注意事项? 湿度仪维护注意事项 常见的水分测量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重法, 常见的水分测量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重法,

环境湿度知识点总结

环境湿度知识点总结

环境湿度知识点总结一、湿度的定义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汽的百分比,即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实际压力与饱和水汽压力的比值。

当相对湿度为100%时,空气中的水汽密度已达到最大值,这时的空气就是湿度饱和状态。

当相对湿度小于100%时,空气中还能吸收更多的水汽,这时的空气处于亚饱和状态。

二、湿度的测量1.干湿球法:利用两个温度计(一个湿度计和一个干球温度计)来测量相对湿度。

湿球温度计上有一个湿棉球,通过蒸发冷却来测量湿度。

湿度计读数减去干球温度计的读数就是相对湿度。

2.电子湿度计:现代的电子湿度计利用电阻、电容、振荡等原理来测量湿度,精确度比传统的干湿球法更高。

3.化学湿度计:比较常见的是饱和盐溶液湿度计,它是根据不同盐类与水汽压力的关系来测量湿度的一种方法。

三、湿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1.对植物的影响:湿度直接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水分吸收,适宜的湿度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但湿度过高会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2.对动物的影响:不同的动物对湿度的要求不同,一些鱼类、爬行动物和昆虫对湿度较为敏感,而哺乳动物对湿度的要求相对较低。

3.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湿度的影响很大,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湿度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传播。

四、湿度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影响降水:湿度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气体,它决定了云的形成和降水的量。

高湿度会促进云的形成,从而增加降雨的可能性。

2.影响气候舒适度:适宜的湿度可以提高人体的舒适度,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和舒适感。

3.影响海洋运输:湿度对海洋运输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湿度过高可能导致货物霉变,而湿度过低则可能导致货物干燥。

五、湿度的调控1.空调调节:空调可通过降低空气温度来控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从而调节湿度。

一些地区在干燥季节使用加湿器,湿度过高的地区则使用除湿器。

2.通风换气:适时的通风换气可以调节室内外的湿度差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测湿度原理

测湿度原理

测湿度原理测湿度是指测量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过程,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量度,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测湿度的原理是基于水分子的物理特性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来进行测量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实际含有水蒸气的质量与饱和时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通常用克/立方米来表示。

露点是指空气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时的温度,当空气中的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成水滴。

测湿度的原理主要有几种方法,包括干湿球温度计法、电容式湿度传感器法、电阻式湿度传感器法、红外线湿度传感器法等。

干湿球温度计法是利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来测量湿度的一种方法。

干球温度计是一种普通的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计则在温度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湿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湿球温度。

通过比较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差异,可以计算出相对湿度。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法是利用电容式传感器来测量湿度的一种方法。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发生变化时,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值也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来计算出相对湿度。

电阻式湿度传感器法是利用电阻式传感器来测量湿度的一种方法。

电阻式传感器的电阻值会随着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计算出相对湿度。

红外线湿度传感器法是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来测量湿度的一种方法。

红外线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水蒸气对红外线的吸收程度来计算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从而得出相对湿度。

总的来说,测湿度的原理是基于空气中水蒸气的物理特性和含量来进行测量的。

不同的测湿度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测湿度在农业、工业、气象、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对测湿度的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湿度测量

湿度测量
P55:4、5、6、7
氯化锂电阻湿度传感器使用必知:
制成几种不同氯化锂浓度涂层的测头。
最高安全工作温度为55℃。 溶液需定期更换。 带有温度补偿电路。
第三节 氯化锂露点式湿度计
一、氯化锂露点湿度传感 器测湿原理 纯水和氯化锂饱和蒸气压 力曲线—图3-6。 测出Tc→图3-6→Tl 干球温度T
φ
二、氯化锂露点湿度测量传感器
二、氯化锂电阻湿度计
氯化锂在大气中强烈吸湿、 不分解、不挥发、不变质。 ●原理: 空气相对湿度→氯化锂溶液 吸湿→电阻率改变 ●结构:图3-5 ●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 氯化锂溶液电阻→交流不 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可 平衡电桥→电桥对角电位 测φ=±0.14%变化)。 差→空气相对湿度 ●缺点:每种测头的量程较 窄,互换性差,易老化,耐 热性差。
●毛发、尼龙丝湿度计:利用相对湿度与 伸长率的关系。 ●光电式露点湿度计:通过金属镜面结露 与不结露反射、散射作用的不同,调节 镜面温度至露点温度。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利用高分子介质吸 湿性,改变其介电常数,使元件的电容 量变化,再转换为电压。 ●热敏电阻湿度传感器:用热敏电阻测量 绝对湿度。
第 三 章作业
干球
湿球 干湿球湿度计外形及原理
另一种干湿球湿度计结构
顶部装风扇,使空气流动
作用: ①受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影响较小。 ②使热电阻周围的热湿交换加快, 减小时间常数。
测湿原理:根据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或两者温 差就可以确定被测空气的相对湿度大小。
当大气压力和风速不变时,被测空气对应湿球温度下 的饱和水蒸气压力和干球温度下的水蒸气分压力之 差,与干湿球温度之差之间的关系为: P bS P q AB T TS
VCE f T VAB g Ts

湿度ppt课件

湿度ppt课件
详细描述
在制药、食品加工、电子制造等行业中,湿度控制对于防止产品受潮、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通过调节生产环 境的湿度,可以降低产品受潮的风险,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延长保质期。同时,适宜的湿度环境也有助于提高生 产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农业中的湿度控制
要点一
总结词
农业中,湿度控制对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总结词
湿度调节与控制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湿度调节与控制在许多方面都有应用。 例如,在家庭环境中,通过使用加湿器和除湿器,可以 调节室内湿度,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在仓储和物流领域 ,湿度控制可以保护物品不受潮和损坏,延长物品的保 存期限。此外,在健康领域,适宜的湿度环境也有助于 改善人体舒适度和呼吸健康。例如,在桑拿、瑜伽馆等 场所,通过调节湿度,可以创造舒适的环境,促进身心 健康。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农业生产中,湿度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 适宜的湿度环境有助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和质量。例如,在温室种植中,通过调节温室内湿度,可 以创造适宜的作物生长条件,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和产量 。同时,湿度控制也有助于减少农业病虫害的发生,提高 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恒湿机
能自动调节空气湿度, 使室内湿度保持恒定。
湿度调节器
通过控制空气流通或加 热系统来调节室内湿度

湿度控制原理
湿度平衡原理
通过控制室内外空气交换或使用吸湿 材料,使室内湿度达到平衡状态。
湿度调节与人体舒适度
根据人体舒适度需求,合理调节室内 湿度,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
湿度对物品保存的影响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人体的舒适 度,影响工作和休息。

测量湿度原理

测量湿度原理

测量湿度原理
湿度的测量是通过测量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来实现的,具体原理有以下几种:
1. 相对湿度测量原理: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含水蒸气的压强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常用的相对湿度测量方法包括导电式、电容式和红外线式。

其中,导电式利用导电材料的电导率随湿度变化而变化,电容式则是通过测量电容与湿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相对湿度。

2. 电解测湿法原理:电解测湿法是利用电解质在不同湿度下的电导率变化来测量湿度的方法。

通常需要一个电解质传感器,通过浸泡在电解质中的电极测量电导率,进而确定空气中的湿度。

3. 化学测湿法原理:化学测湿法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在不同湿度下的颜色或质量变化来测量湿度的方法。

例如,通过浸泡在特定化学药剂中的纸或膜可以因湿度变化而改变颜色或重量,进而间接测量湿度。

4. 电子捕湿法原理:电子捕湿法是利用一种含有特定化学物质的传感器,该物质会吸附湿度而形成电荷变化,然后通过测量电荷变化量来确定湿度。

常见的电子捕湿法传感器包括电子捕湿树脂、电子捕湿膜等。

综上所述,测量湿度可以通过相对湿度测量原理、电解测湿法原理、化学测湿法原理以及电子捕湿法原理等多种方式实现。

湿度仪测量原理范文

湿度仪测量原理范文

湿度仪测量原理范文湿度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空气中湿度水分含量的仪器。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分含量的比例,通常以相对湿度的形式表示。

湿度仪的原理基于空气中水分与温度之间的物理关系,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湿度仪测量原理。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测量湿度的传感器,它由两个电极组成,两个电极之间充满了一种吸湿材料,如聚合物。

当湿度增加时,吸湿材料中的水分会吸收水分分子,因此会导致电极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

据此,可以通过测量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确定湿度的水分含量。

具体的原理是:1.电极之间的电场变化:当湿度较低时,吸湿材料中的水分很少,导致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较强。

而当湿度较高时,吸湿材料中的水分增加,导致电场强度减弱。

2.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电极之间的电场变化会导致电极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

当湿度增加时,吸湿材料中的水分含量增加,使得电极之间的电容增大;当湿度降低时,电极之间的电容减小。

基于以上原理,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确定湿度的水分含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测量也受到温度的影响。

湿度与温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热力学原理告诉我们,空气中的湿度水分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使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进行测量时,通常需要同时测量温度,并考虑到温度对湿度的影响,以得出准确的湿度测量值。

总结起来,湿度仪的测量原理是基于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测量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可以确定空气中的湿度水分含量。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温度的影响,以获得准确的湿度测量值。

气象测量原理

气象测量原理

气象测量原理气象测量是指使用科学仪器和技术手段来获取和记录气象要素的数值,以便进行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气象服务等工作。

气象测量原理是基于物理原理和仪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温度测量原理温度是气象要素中最基本的一个,气象观测站通常会使用温度计或热电偶等设备对温度进行测量。

温度计原理基于物体温度与其热平衡状态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感温元件(如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或电阻变化来判断温度的高低。

二、湿度测量原理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含量,气象测量中常用的湿度测量方法是湿度计。

湿度计原理基于水蒸气的吸附性质和温度对湿度计的影响。

湿度计通过测量透湿毛细管的湿度变化或电阻的变化来确定空气湿度。

三、气压测量原理气压是指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所施加的压力,气象测量中常用的气压测量仪器是气压计。

气压计原理基于液体或气体在容器中受大气压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来测量气压。

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柱气压计和气体压力传感器等。

四、风速测量原理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所经过的距离,气象测量中常用的风速测量仪器是风速计。

风速计原理基于风力对测风仪的作用,通过测量弯曲的弹性杆或旋转风车的转速来测量风速。

五、降水量测量原理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一定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常用的降水量测量仪器是雨量计。

雨量计原理基于雨滴对测雨器的作用,通过测量雨滴的积累量或测量器具内液体的体积变化来测量降水量。

六、辐射量测量原理辐射量是指太阳辐射或地球辐射的能量流密度,常用的辐射量测量仪器是辐射计。

辐射计原理基于辐射能量对测量器件的作用,通过测量器件的电阻变化或热电堆产生的电势差来测量辐射量。

综上所述,气象测量原理基于物理原理和仪器技术,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和仪器来获取气象要素的数值,为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度测量的基本概念在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国防、科研、航天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湿度进行测量及控制。

对环境温、湿度的控制以及对工业材料水份值的监测与分析都已成为比较普遍的技术条件之一,但在常规的环境参数中,湿度是最难准确测量的一个参数。

这是因为测量湿度要比测量温度复杂得多,温度是个独立的被测量,而湿度却受其他因素(大气压强、温度)的影响。

此外,湿度的校准也是一个难题。

国外生产的湿度标定设备价格十分昂贵。

一、湿度定义在计量法中规定,湿度定义为“物象状态的量”。

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湿度为相对湿度,用RH%表示。

总言之,即气体中(通常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水蒸气压)与其空气相同情况下饱和水蒸气量(饱和水蒸气压)的百分比。

湿度很久以前就与生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用数量来进行表示较为困难。

对湿度的表示方法有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湿气与干气的比值(重量或体积)等等。

二、湿度测量方法湿度测量从原理上划分有二、三十种之多。

但湿度测量始终是世界计量领域中著名的难题之一。

一个看似简单的量值,深究起来,涉及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理论分析和计算,初涉者可能会忽略在湿度测量中必需注意的许多因素,因而影响传感器的合理使用。

常见的湿度测量方法有:动态法(双压法、双温法、分流法),静态法(饱和盐法、硫酸法),露点法,干湿球法和电子式传感器法。

①双压法、双温法是基于热力学P、V、T平衡原理,平衡时间较长,分流法是基于绝对湿气和绝对干空气的精确混合。

由于采用了现代测控手段,这些设备可以做得相当精密,却因设备复杂,昂贵,运作费时费工,主要作为标准计量之用,其测量精度可达±2%RH以上。

②静态法中的饱和盐法,是湿度测量中最常见的方法,简单易行。

但饱和盐法对液、气两相的平衡要求很严,对环境温度的稳定要求较高。

用起来要求等很长时间去平衡,低湿点要求更长。

特别在室内湿度和瓶内湿度差值较大时,每次开启都需要平衡6~8小时。

③露点法是测量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是热力学的直接结果,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宽。

计量用的精密露点仪准确度可达±0.2℃甚至更高。

但用现代光—电原理的冷镜式露点仪价格昂贵,常和标准湿度发生器配套使用。

④干湿球法,这是18世纪就发明的测湿方法。

历史悠久,使用最普遍。

干湿球法是一种间接方法,它用干湿球方程换算出湿度值,而此方程是有条件的:即在湿球附近的风速必需达到2.5m/s以上。

普通用的干湿球温度计将此条件简化了,所以其准确度只有5~7%RH,干湿球也不属于静态法,不要简单地认为只要提高两支温度计的测量精度就等于提高了湿度计的测量精度。

⑤电子式湿度传感器法电子式湿度传感器产品及湿度测量属于90年代兴起的行业, 近年来,国内外在湿度传感器研发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湿敏传感器正从简单的湿敏元件向集成化、智能化、多参数检测的方向迅速发展,为开发新一代湿度测控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将湿度测量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湿度测量方案的选择现代湿度测量方案最主要的有两种:干湿球测湿法,电子式湿度传感器测湿法。

下面对这两种方案进行比较,以便客户选择适合自己的湿度测量方法。

干湿球湿度计的特点:早在18世纪人类就发明了干湿球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的准确度还取决于干球、湿球两支温度计本身的精度;湿度计必须处于通风状态:只有纱布水套、水质、风速都满足一定要求时,才能达到规定的准确度。

干湿球湿度计的准确度只有5%一7%RH。

干湿球测湿法采用间接测量方法,通过测量干球、湿球的温度经过计算得到湿度值,因此对使用温度没有严格限制,在高温环境下测湿不会对传感器造成损坏。

干湿球测湿法的维护相当简单,在实际使用中,只需定期给湿球加水及更换湿球纱布即可。

与电子式湿度传感器相比,干湿球测湿法不会产生老化,精度下降等问题。

所以干湿球测湿方法更适合于在高温及恶劣环境的场合使用。

电子式湿度传感器的特点:而电子式湿度传感器是近几十年,特别是近20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

湿度传感器生产厂在产品出厂前都要采用标准湿度发生器来逐支标定,电子式湿度传感器的准确度可以达到2%一3%RH。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尘土、油污及有害气体的影响,使用时间一长,会产生老化,精度下降,湿度传感器年漂移量一般都在±2%左右,甚至更高。

一般情况下,生产厂商会标明1次标定的有效使用时间为1年或2年,到期需重新标定。

电子式湿度传感器的精度水平要结合其长期稳定性去判断,一般说来,电子式湿度传感器的长期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不如干湿球湿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是采用半导体技术,因此对使用的环境温度有要求,超过其规定的使用温度将对传感器造成损坏。

所以电子式湿度传感器测湿方法更适合于在洁净及常温的场合使用。

四、湿度传感器选择的注意事项①.选择测量范围和测量重量、温度一样,选择湿度传感器首先要确定测量范围。

除了气象、科研部门外,搞温、湿度测控的一般不需要全湿程(0-100%RH)测量。

②、选择测量精度测量精度是湿度传感器最重要的指标,每提高—个百分点,对湿度传感器来说就是上一个台阶,甚至是上一个档次。

因为要达到不同的精度,其制造成本相差很大,售价也相差甚远。

所以使用者一定要量体裁衣,不宜盲目追求“高、精、尖”。

如在不同温度下使用湿度传感器,其示值还要考虑温度漂移的影响。

众所周知,相对湿度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严重地影响着指定空间内的相对湿度。

温度每变化0.1℃。

将产生0.5%RH的湿度变化(误差)。

使用场合如果难以做到恒温,则提出过高的测湿精度是不合适的。

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精确的控温手段,或者被测空间是非密封的,±5%RH 的精度就足够了。

对于要求精确控制恒温、恒湿的局部空间,或者需要随时跟踪记录湿度变化的场合,再选用±3%RH以上精度的湿度传感器。

的要求恐怕连校准传感器的标准湿度发生器也难以做RH%2±而精度高于到,更何况传感器自身了。

相对湿度测量仪表,即使在20—25℃下,要达到2%RH的准确度仍是很困难的。

通常产品资料中给出的特性是在常温(20℃±10℃)和洁净的气体中测量的。

③、考虑时漂和温漂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尘土、油污及有害气体的影响,使用时间一长,电子式湿度传器会产生老化,精度下降,电子式湿度传器年漂移量一般都在±2%左右,甚至更高。

一般情况下,生产厂商会标明1次标定的有效使用时间为1年或2年,到期需重新标定。

④、其它注意事项湿度传感器是非密封性的,为保护测量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应尽量避免在酸性、碱性及含有机溶剂的气氛中使用。

也避免在粉尘较大的环境中使用。

为正确反映欲测空间的湿度,还应避免将传感器安放在离墙壁太近或空气不流通的死角处。

如果被测的房间太大,就应放置多个传感器。

有的湿度传感器对供电电源要求比较高,否则将影响测量精度。

或者传感器之间相互干扰,甚至无法工作。

使用时应按照技术要求提供合适的、符合精度要求的供电电源。

传感器需要进行远距离信号传输时,要注意信号的衰减问题。

当传输距离超过200m以上时,建议选用频率输出信号的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管理概述要做好仓库温湿度管理工作,首先要学习和掌握空气温湿度的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的基本知识。

空气温度:空气温度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

一般而言,距地面越近气温越高,距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在仓库日常温度管理中,多用摄氏表示,凡0度以下度数,在度数前加一个“-,即表示零下多少摄氏度。

空气湿度: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或空气干湿的程度。

表示空气湿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绝对湿度。

是指单位容积的空气里实际所含的水汽量,一般以克为单位。

温度对绝对湿度有着直接影响。

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水汽蒸发得越多,绝对湿度就越大;相反,绝对湿度就小。

饱和湿度。

饱和湿度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单位容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量的最大限度。

如果超过此时的空气湿度便称为饱和湿度。

变成水滴,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凝结,这个限度.空气的饱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越高,单位容积空气中能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多,饱和湿度也就越大。

相对湿度:相对温度是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绝对湿度)距离饱和状态(饱和湿度)程度的百分比。

即,在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比数。

相对湿度用百分率来表示。

公式为: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干燥。

空气的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有着相应的关系。

温度如发生了变化,则各种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露点:露点是指含有一定量水蒸气(绝对湿度)的空气,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所含的水蒸气就会达到饱和状态(饱和湿度)并开始液化成水,这种现象叫做结露。

水蒸气开始液化成水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如果温度继续下降到露点以下,空气中超饱和的水蒸气,就会在商品或其他物料的表面上凝结成水滴。

此外,风与空气中的温湿度有密切关系,也是影响空气温湿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库内外温湿度的变化:从气温变化的规律分析,一般在夏季降低库房内温度的适宜时间是夜间10点钟以后到次日早晨6点钟。

当然,降温还要考虑到商品特性、库房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讲压力的基本概念一、压力和压强1、压力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系,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系。

物体单位面积上收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压强=压力/受力面积,即P=F/S:压力,国际单位是牛F.S:面积,国际单位是米2P:压强,国际单位是牛/米2,即帕斯卡,简称帕(Pa)1Pa=1N/m21hpa=100Pa1KPa=1000Pa二、液体压强液体有流动性,它的压强有不同于固体的特点。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P=ρgh ρ:液体密度千克/米3,三、大气压强1、大气的压强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通过用水银做测试,大气压强是760mm汞柱,水银的密度是13.6×103千克/米3,可以计算出大气压强为P=ρgh=1.01×105帕。

2、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上面的大.气层越薄,那里的大气压强越小。

气压计: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标准大气压:大气压不但随高度而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等于760m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325×105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