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高新技术产品对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于促进全国外贸增长,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出口商品附加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于此。
我们应给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更多的关注,分析与研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1.结构性矛盾。
一是在产品结构方面,我国中、低端产品整体供大于求,在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的同时,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和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二是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主要依赖于美、欧等发达国家。
2003年,我国对美国和欧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70%和1倍,对这两大市场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44.5%。
三是外商投资企业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力,本土的国有和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还很低,在2004年仅有14.5%,在科技含量高的高端产品上更低,如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本土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不到l%。
2003年。
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El高新技术产品990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63.3%,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9.8%。
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943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5.6%。
2.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增强。
近年来由于全球信息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大力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措施,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环境标准等为主要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开始抬头,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造成了巨大障碍,并提高了出口成本。
在这些贸易摩擦中,来自美国、欧盟的案件数量最多而且涉案口山东朱海燕金额巨大,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立案数量增多的趋势。
3.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方式呈多样化趋势,国内产品竞争优势较弱。
高新技术产品国际贸易竞争的重点正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如标准、知识产权等;另一方面.竞争方式从单一的商品出口形式向多样化、复合型贸易方式转化,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出口形式方面依然以加工贸易为主,其出口量约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量的90%,特别是2003年开始实行的减少部分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将增加某些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了原有的价格优势。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特征分析

表 11 9 — 0 5年 中国高技 术产品出 口增 长情况 ( z : 9 5 20 4 位 亿元 、 %)
7 5 299 64. 857
6 _ 33 O 】 8 94
4 .5 89 4 6 6】
医疗设备及仪 器仪表制造业
合 计
5 07 0
39 3. 4
45 4
100 O
29 . 2
1oO o
1 2 3 18 09 152 4 3
数据采源 :0 5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 0 年《 数据整理计算 ( 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 二) 加 工贸易不 仅是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形式 ,也是我国高技术产 品 出口的主要方式。我国高技术产品的 出口大部分是外资企业进行加 工 贸 易取得的。加工贸易包括进料加工和采料加工贸易 ,越是高技术产
一
王林 燕
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领域。而过度的集中不利于风险 的分散, 平的竞争, 导致1 如价格的竞争也不利于贸易利益的获得。
~ 出 口额 ( 元 ) 亿 各 产 品 出 口额 / 总 出 口额 ( %)
1 95 9 2o 4 o
、
触
1 5 99 2 04 0
维普资讯
本 期 视 点
CAREER HO RI ZON
中 国 高 技 术 产 出 n 贸 易 特 征 分 析 品
胡彦杰
高 技 术 产 品 出 口 贸易 规 模 我 国自九十年代 起高技术产品 出口加速发展 , 规模不 断扩大 , 带动 出口结构 改善 , 对外贸增长 的贡 献度也 日益提 高。表 1 表明了中国高 技术产品出 口增长 情况 。从 中可以发现十年采 ,尤其是 1 9 9年实施 9 科技兴贸 战略 以采 ,高 技术产 品出 口一直处于 高速增 长的态 势。 1 9 年我国高技术产 品出口仅 2 1 . 亿 元 ,0 5 达到 1 5 8 9 99 4 30 2 20 年 87. 4 亿 元 , 了 77 。其间 , 增长 l倍 高技术产 品出口增长对外贸 出口增 长的贡 献率 也年均 高达 3 . %。 7 5 据瑞士洛桑 国际管理发展学 院公 布的(04 9 20 年洛桑报告》 显示 , 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 口绝对额 已经上升到世 界第五 位, 排在美 、 德 、 日、 英之后 。 高技术产品出 口的扩张亦使我 国出口商品结构不 断优 化 ,高技术 产品出口已经成为对外贸 易快速增长的 引擎 。2 0 年 , 0 2 中国 高技术产 品超过纺织 品成为中 国第二 大类 出口产 品 , 推动 中国外贸出口规模从 世界第九位上升到 2 0 年 的第三位 ,促使 中国成为世界高技 术产品 04 贸易大国。表 3 1 , — 中 从所有外贸 商品出 口采看 , 9 年高技 术产品 1 5 9 出 口 额 占 外贸 出 口 总 额 的 比重 仅 为 90 % ,0 5年 已 经 提 高 到 . 6 20 2 . %。 9 6 高技术产 品出 口在外贸 出口中地位逐年增 高。 4 从工业制成品 出口看 ,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明显提高了我 国加工工业 的水平 和产品档 次。 十年采 , 国高技术产 品在 工业 制成 品出口中的比重呈稳步上升态 我 势 。 19 9 5年高 技术 产品 出 口额 占工业 制成 品的 比重 仅为 1 . % , 05 9 2 0 年已经提高到 3 8 这表明在工业制成 品中 , 1 9 年大约 05 1 %。 4 由 5 9 每 1 美元出口额中有 1 O 美元 的高技术产品 , 高到 20 年约 每 3美 提 05 元的 出口额 中就有 1 美元 的高技术产品的水 平。同 时 ,5 O 多年 采 9一 4 高技术产品 出口增长对外贸 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都 高于 其占外贸 出口比 重 , 表明 , 这 中国依靠高技术产 品出口拉动外 贸增长 , 高技术产 品出口 引擎作用得到证明。需要注意的是 ,0 5 高技术产品 出口较 上年 增 20 年 长 2 .7 , 2 0 年的增长率下降 了将近 3 个百分点 , 5 % 比 04 2 8 这主 要是受 到 2 0 年 1 1日开 始实施的 04 月 降低 出口退税率 的影响 。这 项政策 使得大部分产 品的出口退税率都下 降了 3 7个百分点 , — 大大 降低了企 业出 口产品的利润空间 , 导致出 口额大幅下降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研究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但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仍是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形式,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较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成效不明显。
利用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关统计数据,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和建议。
标签: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对策0 前言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保持了“十五”期间出口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着更高的飞跃,为“十一五”元年赢得开门红。
但是,中国目前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是以三资企业为主体和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出口产品依然很少,在国际分工中,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大部分都还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还很低,在出口大规模发展的同时,经济效益并没有随之大幅度提高,这是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值得深入研究,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对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现状表1列出了2002-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关统计数据。
数据表明,近五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规模贸易不断扩大。
2002年贸易逆差达149.82亿美元,2003年贸易逆差缩小为89.8亿美元,到2004年首次实现贸易顺差41.1亿美元,并且贸易顺差在2006年达到341.6亿美元。
自2002年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2005年和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已分别为28.6%和29.0%,这说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对外贸出口的贡献越来越大。
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惊人的速度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正在或将要影响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俄罗斯出口贸易研究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俄罗斯出口贸易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海外投资还是出口贸易已经成为了中国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之一。
针对俄罗斯这个巨大的邻国市场,在中俄两国的政策引导和各种政策的支持下,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俄罗斯出口贸易不断增加,成为了中俄经贸合作中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到俄罗斯的现状、问题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产品类别多样化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到俄罗斯中,产品种类非常多样化,涵盖了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举例而言,中国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上备受青睐,其中包括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化设备,这些产品的特点是成本低、使用简单、效率高,特别适合中小型企业主机构使用。
2.出口量不断增加随着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加之俄罗斯市场的崛起,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俄罗斯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对俄出口总额达到了541.3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7.6%,2018年相比增长了15%以上。
3.市场占有率较低虽然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表现不断增强,但是市场占有率却不算高。
主要原因是俄罗斯本身也在极力推进本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此外,一些具有高级技术的西方国家也在竞争这一市场。
此时,中国高科技产品在技术层面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在市场上的份额有限。
1.技术难点高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受到了技术难点的压制,这限制了许多公司的产品出口。
比如说,一些生命科学和医学的高新技术产品还需要长时间的研发和实验。
2.政策法律限制多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在俄罗斯的出口还面临着一些政策、法律上的限制。
因为俄罗斯对电子设备的出口有时候会有很多困难,而一些重要的行业,如飞机制造,也需要通过严格的安全检查,这会让一些中小型企业主机构;难以将其高科技产品输送到俄罗斯市场。
3.中国高科技产品意识不足虽然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到俄罗斯增长快速,但许多企业仍缺乏相应的能力和资源,比如管理和营销能力等。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低 端 产 品 整 体 供 大 于 求 ,在 生 产 能 力 结 构 性 过 剩 的
同时 ,高 端 电 子信 息 产 品和关 键 零 部件 严 重 依赖 进 口 ; 二 是 产 品 出 口 主 要 市 场 依 赖 于 美 、 欧 等 发 达 国
逐 步 成 为 拉 动 我 国 外 贸 出 口 的 主 力 军 。 美 国 、 中 国
、
我 国高新技 术产 业发展 现状 及特 点
香 港 地 区 、 欧 盟 、 日本 、 东 盟 、 韩 国 和 其 他 发 展 中 国 家 成 为 我 国 高 新 技 术 产 品 主 要 的 出 口市 场 。 有 关 统 计 显 示 , “ 五 ” 期 间 ,我 国 高 新 技 术 产 品 出 口 十
国 、 香 港 地 区 、 欧 盟 、 日本 及 东 盟 的 高 新 技 术 产 品
上 分 析 , 我 国 出 口产 品 的 结 构 仍 存 在 许 多 问 题 ,制 约 高 新 技 术 产 品 出 口 的 因 素 还 有 很 多 ,具 体 表 现 在 :
1结 构 性 矛 盾 。 一 是 在 产 品 结 构 方 面 , 我 国 中 、 .
接 近 1 0 0亿 美 元 , 占 外 贸 进 出 口 比 重 从 1 9 年 的 00 98 1 %提 高 到 2 0 5 0 4年 的 2 % 左 右 , 对 外 贸 易 和 国 民 经 8
当前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贸 易 已 经 成 为 影 响 国 际 贸 易
构成 变 化 的最 主要 因素 ,也 成 为决 定 各 国产 业 国际 竞 争力 提 高 的 主要 原 因 。高 新 技 术 产业 贸易 强 烈 地 影 响 着 各 国参 与 国 际 分 工 的 水 平 和 层 次 ,对 于 一 个 国家产 业结 构 的提 升 、技 术 水 平 的 升级 和充 分 吸 收 经 济 全 球 化 带 来 的 利 益 都 有 极 其 重 要 的作 用 。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 3 李建 科. 我国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的现状与政 策措施 [] 天津科 J.
技 , 0 5 () 20 4.
[】 4 雷鸿 . 国高新技 术产品 出口的现状及提 高竞争 力[] 现代企 我 J.
业 , 0 8 () 2 0 7.
鬻
2 1年 第 9 第 1 期 一 5 00 卷 1
开 拓 要 根 据 不 同 的 实 际情 况 , 对 不 同 国 家 和 地 区 制 定 相 应 的 出 口政 针
策, 逐步实现发达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市场 合理分布的市场结构。
参考文献:
[ ] 玉梅 . 国 高新 技术 产品 出 口现 状 [] 合作 经济 与科技 , 1丁 我 J.
我国应 该成立 统一的国际市场调研中心 ,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国际 市场信息 ,并为政 府决策提供依据 。设立特别 出口鼓励 基金,成立 国 家研 发机构 ,专门负责对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有成绩 的企业给 予资金 奖 励 ,充 分调动企业 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 风险投资事业, 增加高新技术
产 业 发 展 的 资 金 来 源 。 可 组 建 多 层 次 科 技 开 发 银 行 , 建 风地 位 。
口增速 ,这表 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 正朝着 依靠 科技进步发展经济 的方 向转变 ,但 是还应看 到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 出口的比重还
比较 小 , 贸易 竞 争 力 依 然 较弱 。
一
( 二)政 府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 良好的环境,加大对高新
面, 企业应 当在继续巩 固和扩大欧美 、日本等主要市场 的同时, 积极 开 拓其他市场 。加大对拉美 、中欧 、大洋洲、非洲、等市场的开发力度, 形成 自己强大 的国际市场营销体系, 实施 出口市场多元化 。要针对不 同 的市场特点, 制定不 同的国际市场 营销战略 。对发达国家市场 的开拓要 以商品结构的优化为重 点, 高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 : 提 对新市场 的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市场环境研究

信 息产 业的 国际竞 争 日趋 激 烈 ,一旦全球 信 息产 业受 到;击 , 中
中国高 新技术 产 品出 口将面 临更加 严 峻的挑 战 ,不利 于贸 易风险 的 分 散 。因此 ,高新 技术 产 品出 口这 种 不平衡 的发 展现状 ,在 一定 程 度 上制 约了 中国 向贸易强 国转 变的进 程。
产 品出 E比重 一直 高于9 %,2 0 年 虽有所 下降也 高达 8 .%。 l 2 08 75
6 %左 右 的利润 ,生产 关键 性 电子器 件 的 日本 、韩 国等 国家获 得了 0
件 生产 及装配 ,只 能获得 利润 的 1 %左右 。 0 高 新技 术产 品的生 产销 售能 够产生 技 术的 “ 出效应 ” ,这些 溢 技 术改 造在 大范 围 内进 行 时 ,产 业结构 随 之改善 。 中国 目前开展 的 入 品 、关键 零件 主要依 靠进 口,没有 实现 国 内替代 ,而且 对其他 企 业 和地 区的辐 射力度 不大 ,因而很难 实现产 业结 构的 改善与 升级 。
性 的 突破 ,终 于扭 转 了逆 差局 面 ,贸 易竞 争 力指 数 由负 数转 为正
三 资企 业 在 高 新技 术 产 出 E中始 终 处于 主 导地 位 。三 资 企 数 ,达 到 了00 3 l 1 。但是 直 至2 0 年 ,各 类 高新 技 术产 品 的T l 08 C 指
业 的高 新 技术 产 品出 口额 2 0 年 为2 82 亿 美 元 ,到 2 0 年 达 数 大部 分仍 I为 负 ,只有计 算 机技 术 和生 命科 学技 术 的T  ̄数 为 00 9 2 07 1 9 CI"  ̄ 3 1 亿 美 元 ,增长 了1 倍 , 占全 国高新 技术 产 品 出 口总额 的 比 正 ,体现 了我 国高新技 术产 品 的整体 竞争 力较 弱。 ]0 2 0
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发展与对策

一、关于高新技术产品(一)高新技术产品的概述与发展意义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划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
目前,我国普遍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定义是指,运用高新技术生产的,具有高知识技术密集度、高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的产品,是高新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的结果。
较传统产品而言,高新技术产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高知识密集度、高投入、高风险高新技术的创新基于多种知识、多种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
高新技术产品一般情况下,都运用了多种高新技术。
像计算机产品,就凝聚了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软件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等。
要想在高新技术或其产品方面获得创新,人才是关键。
并且培养具有这方面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
高技术产品需要高投入,对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要求也比较高,这就说明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了较大的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资金运作和经营管理的较高难度,就造就了高风险性。
2.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实现高收益的同时,又可实现市场领先投入的较高,对高新技术的创新有促进作用,还可使产品规模更加的产业化,企业因此也会获得垄断性的市场,获得高附加值的利润和垄断利润。
一旦高新技术突破了商品化和产业化的障碍后,便会使创新者获得高收益,收益越高,对商家的吸引力越高,这就出现了如微软、IBM、英特尔、戴尔等众多企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品不同于传统产品,传统产品会受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而高新技术产品不会受到该规律的制约,相反,它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
例如:微软公司研制出第一份视窗软件时要花费数亿美元,但制作第二份、第三份的成本在递减,在数量很大的情况下,复制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说收益是很大的。
3.产品生命周期具有特殊性高新技术产品的寿命周期形态非常的与众不同。
其开发阶段,用时较长,产品投入和成长期较长。
然而其成熟期相对来说却比较短。
高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特征也向我们表明,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某个时期是高新技术产品,但是其生命周期结束后,就有可能变成普通的技术产品,更有甚者会被淘汰出世界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庞大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引进外资、参与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分工.迅速增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1、规模不断扩大.但出口产品种类单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从1995年的100.91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2182.5亿美元.在2004年首次出现顺差,顺差金额为44.1亿美元。
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种类单一,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和电子技术产品占到了绝大多数。
据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类统计.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和电子技术产品的出口额为2016亿美元,占到总出口额的91.3%,而其他7项只占到总额的7.7%2、出口企业以三量为主.对外依赖度较大从高新技术出口企业性质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内资企业竞争力不强,对外商的依赖程度过高。
从口口口出口的现状研究蒋树军2002年到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主体是三资企业。
其占高新技术产品总出口额的八成多,并且这个比重还在上升;相反,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从2002年的15.07%下降到7.4%:私营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增长速度较快,但总量不大。
3、出口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从贸易方式来看,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
据2004.年中国海关统计,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为1479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89.3%;同期,一般贸易出口121.9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的5.6%。
且从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13额排前15名的商品来看我国加工生产的技术含量不高,即属于两头在外的加工方式。
从国外进口中间产品及关键零件,出口成品。
综上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产业位于国际高技术产业分工的低端。
整体来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拥有较少的自主产权.处在以外资为主体,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的发展阶段。
二.爱国近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制约因素1)知识产权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制约因素。
就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来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工贸易比重高.近年来,加工贸易比重一直保持在90%左右的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较少。
尤其是近两年频繁出现的如DVD、路由器等众多产品知识产权纠纷,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造成制约。
据分析.2002年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因专利赔偿的损失近200亿元人民币,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1.5%,按我国当年工业产值利润率计算,约占机电产品出口利润的30%。
随中国加入全球化分工的深人,知识产权的影响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仍比较突出。
2)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高新技术产品出1:7结构产生影响。
2003年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退税率的调整在短期内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如2004年l-6月。
出121退税率保持17%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3.3亿美元,增长94.6%,于一身,按照大数法则原理和保险经营规律。
必须通过再保险方式。
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分摊损失.在农业风险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农业再保险显得更为重要。
..6.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立法都相时健全皿宣!查竺苎垫塑:皇美国的农业保险原则上实行自愿保险,但由于1994年美国<农业保险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参加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农民不能得到政府其他福利计划,如农产品贷款计划、农产品价格补贴和保护计划等;必须购买巨灾保险,然后才能追加购买其他的保险。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事实上的强制保险。
日本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民实行强制保险对达不到规模的农户,实行自愿保险。
f作者单位:长春税务学院\、责任蝙辑:耿午,经济研究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16%;出口退税率下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593亿美元,增长55.3%;但对整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不大。
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南新技术产品出口形成障碍。
…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遭到技术壁垒影响,而2000年为66%;39%的出口产品受到影响,比2000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对出口造成的损失愈170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60亿美元。
2003年2月13日,欧盟公布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进入欧盟的10类机电产品的生产企业要负责回收或交纳“报废金”.出口机电产品成本有所增加。
数据表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已形成障碍。
4)来自经济发展水平和舅易结构相近国家的同类产品竞争。
欧盟东扩后。
中国与这10个新成员国中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结构相近,10国入盟后,给中国企业和商人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
中东欧国家产品的价格、技术含量水平都与中国相似,所以,中东欧产品在欧盟范围内对中国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竞争。
欧盟对外部贸易依赖的进一步降低。
将产生贸易转移效应。
5)投资与贸易的替代及产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替代关系影响高技术产品出口。
我国目前仍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主要贸易方式,对外直接投资较少,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在国外直接投资办厂.就地销售,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这样,体现在产品贸易的量将出现减少。
兰、我国中长期影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因素1)加入WTO后。
进一步开放的市场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生积极影响。
我国加入w'ro以后.政府更加关注产业发展和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对外开放总格局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和技术升级。
同时。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制造业务转移到我国,有力地带动了以我国为生产基地的加工贸易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
中国巨大市场潜力和制造业优势将进一步为世界各国、地区所倚重,跨国公司投资、采购和生产向我国转移的势头加强.也会对我国出口、引资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世界贸易增长趋高度正相关.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将直接受世界贸易形势影响。
据商务部研究院报告,目前全世界GDP总额大约在30多万亿美元,而世界贸易约占其l,4左右。
从1999-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曲线与世界贸易增长曲线看,两者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
2004年,世界经济全面强劲增长,增长率达到5.1%,刨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国际贸易发展迅猛.世界贸易量增长9%,全球货物贸易总额达到8.88万亿美元;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连续3年减少后开始回升,投资额约为6120亿美元。
据专家预测。
到2050年贸易将占世界GDP的50%,世界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
3)外商投费的扩大在中长期仍将影响袅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结构。
无论从战略考虑还是从经济利益考虑,发达国家对技术的封锁和垄断不可避免,如果长期过高地依赖外资与港澳台资本,我国高技术产业就很难占据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龙头地位。
很难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机械、电气机械等虽然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
但由于资本产出规模明显、税负水平较低等原因,有可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
但外资对莸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力的增大隐含着重大的危险。
对于国家来讲,外资对高新技术出口产品控制力的加强意味着国家对该领域作用的削弱。
外资是永远不会将最先进的技术投资中国的事实,将使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始终处于加工地位,很难提高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
4)技术性贸易壁垒夏贸易保护主义特时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环境持续影响。
2004年8月。
墨西哥经济部指出,自从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的反倾销调查有103起,中国已成为该组织中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成员。
美国和欧盟是对中国实施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到2004年8月为止。
欧盟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的有32起正在调查的有22起;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的有52起;根据墨西哥经济部国际贸易惯例总局的统计,墨西哥对中国产品实施了9起反倾销调查。
5)知识产权壁垒将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长期产生影响。
继美国、日本相继公布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有关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及其利用的推进计划>之后,欧盟也于2004年月4月公布了l:欧盟知识产权维权指令’。
世界各大经济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日益加深,将在中长期与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少形成—对矛盾。
发展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不是短期内可实现的目标,因而。
面对日益紧逼的双重壁垒。
即使世界经济与贸易形势好转,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仍将不同程度受到该类因素的制约。
‘6)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晨,区城内贸易量迅速增加。
对我国出口空问形成制约。
在WTO的146个成员中已有65个成员签署了或正在签署跨区域或跨洲际的贸易协定。
欧元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内贸易替代区外贸易的趋势在一定程度加强,类似情况还有北美自由贸易区。
世界上一些主要自由贸易区区内贸易的迅速增长,一方面使这些区内国家对区外需求的依赖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则反映出我国扩大对这些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会遇到贸易制约。
71国际经济政策形势将会不同程度影响中国南新技术产品出口。
欧盟2004年5月顺利实现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中国同欧盟贸易额达到12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4%。
而同波兰等这次增加的lO个欧盟新成员的贸易额为76.5亿美元,同比增长50.2%。
2004年头4个月.中国与这10国贸经济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截止2007年,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30多万户。
个体经营户达到3800多万户。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
出口额已占到全部商品出口额的68%左右。
据测算我国城镇就业的75%一80%是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注:民营企业的绝大多数都属中小企业),近几年有1.3亿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这些就业岗位绝大部分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
统计数据显示,有66%的新技术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创造,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生产出来的。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内部问题1.管理水平不高。
中小企业多为家任晓云族式管理,产权规范性不足,随意性很大。
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我国中小私营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大部分企业是投资者与经营者—体化,家庭成员在企业中居要位,表现出茹:厚的家庭控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