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

一、合成线路的选择
1、几种生产方法 ①硫酸磺化法 用硫酸磺化甲苯,是采用最多且历史最长的工艺,磺化反应是按 下式进行的
磺化反应的速度与甲苯浓度成正比,与硫酸含水量的平方成正 比,所以需使用含水少的硫酸和纯度高的甲苯,但磺化反应是可逆 反应,每消耗1mol的硫酸就生成1mol的水,水的浓度随反应的进行 而逐渐升高,最后达到平衡,产生大量的废酸。工业生产中一般采 用分压蒸馏法来除去磺化反应生成的水。使磺化反应进行安全。 硫酸做磺化剂优点是:硫酸价格低而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且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低易操作等,适用于小规模生产装置。 但此工艺的反应收率低、产品纯度低,反应进行时随着水的生成, 浓硫酸浓度下降,当达到95%时反应停止,产生大量的废酸,严重 污染环境。最新的研究表明,采用添加助剂的方法可适当提高产品 质量和反应收率。
采用氯磺酸磺化制取对甲苯磺酸,需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尤其是 氯磺酸与甲苯的比例,因为氯磺酸过量易产生邻/对甲苯磺酰氯,当氯 磺酸与甲苯的摩尔比达到3:1时,甲苯完全转化为邻/对甲苯磺酰氯。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产品纯、副产品氯化氢可水吸收制盐酸。缺 点是氯磺酸价格高,产品生成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④对甲苯磺酰氯水解法
接触机会 硫酸和氯磺酸工业;有机化合物磺化;炸药制造;化肥、染料、粘结剂、人造丝
制造;电镀、蚀刻;实验室试剂、食品添加剂。 侵入途径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迅速吸收。 毒理学简介 大鼠经口LD50: 2140 mg/kg;吸入LC50: 510 mg/m3/2H。小鼠吸入LC50: 320 mg/m3/2H。 硫酸液体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雾对粘膜的刺激作用较二氧化硫为 强,主要使组织脱水,蛋白质凝固,可造成局部坏死。对呼吸道的毒作用部位 因吸入浓度和雾滴大小而不同。 人的嗅觉阈为1mg/m^3。2mg/m^3浓度可引起鼻、咽部刺激症状,6~8mg/m^3引 起剧烈咳嗽。口服浓硫酸1ml可致死。 三氧化硫易溶于水生成硫酸,其毒作用与硫酸相同。脉鼠吸入6小时的MLC为 30mg/m^3。 处理 吸入硫酸雾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眼或皮肤接触液 体时立即先用柔软清洁的布吸去再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口服者已出现消化道 腐蚀症状时忌催吐及洗胃。 吸入后有症状者对症处理。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吸氧、给舒喘灵气雾剂 或地塞米松等雾化吸入。急性中毒者需合理氧疗;早期、适量、短程应用糖皮 质激素;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喉水肿或痉挛。
固体酸催化剂和对甲苯磺酸

固体酸催化剂和对甲苯磺酸
固体酸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催化剂,具有高效、稳定、可重复使用和易于回收等优点。
它们通常由酸性组分负载在固体载体上制成,常用的固体载体包括硅胶、氧化铝、分子筛等。
固体酸催化剂可用于多种化学反应,如烷基化反应、酯化反应、水合反应和脱水反应等。
对甲苯磺酸是一种有机酸,广泛用于化学合成和工业生产中。
它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作为催化剂和反应物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如酯化反应、磺化反应和烷基化反应等。
对甲苯磺酸可以通过甲苯的磺化反应制备,其制备方法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对甲苯磺酸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操作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同时,在使用固体酸催化剂和对甲苯磺酸进行化学反应时,应遵循相关的化学反应条件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安全和生产效率。
对甲苯磺酸MSDS

对甲苯磺酸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一种腐蚀性强酸,接触到皮肤或眼睛时产生灼伤。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强酸性固体。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原子吸收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移至大量水中,然后废弃。
如果大量泄漏,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带防尘口罩。
必要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灭火方法:大量水、二氧化碳,化学干粉或者泡沫灭火器。
对甲苯磺酸的结构式

对甲苯磺酸的结构式
一、什么是对甲苯磺酸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对甲苯磺酸。
这玩意儿在化学领域可是有着重要地位的哟!
对甲苯磺酸,它的化学式是 C7H8O3S ,从名字就能猜到,它和甲苯有点关系。
它是一种很强的有机酸,在很多化学反应里都能发挥大作用。
二、对甲苯磺酸的结构式
重点来啦!对甲苯磺酸的结构式就像是它的“身份证”,能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它的分子构成。
它的结构式是这样滴:
苯环上连着一个甲基(CH3),然后在对位(也就是相对的位置)连着一个磺酸基(SO3H)。
想象一下,苯环就像一个圆圆的舞台,甲基和磺酸基就是在舞台上跳舞的小伙伴,它们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对甲苯磺酸的特性。
三、对甲苯磺酸结构式的重要性
可别小看这个结构式哦!它能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对甲苯磺酸的信息。
比如说,通过它我们能知道对甲苯磺酸的化学性质,比如它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反应的方式是怎样的。
而且,在合成新的化合物时,了解对甲苯磺酸的结构式就能更好地设计实验方案,提高成功率。
对甲苯磺酸的结构式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化学世界的神秘大门,让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化学的奥秘!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呀?。
对甲苯磺酸缩写

对甲苯磺酸缩写
对甲苯磺酸缩写是TsOH。
对甲苯磺酸(化学式:p-CH3C6H4SO3H,也写作TsOH)是一个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酸,酸性是苯甲酸的一百万倍。
白色针状或粉末结晶,易潮解,可溶于水、醇和其他极性溶剂。
会使纸张、木材等脱水发生碳化。
常见的是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TsOH·H2O。
性状:白色针状或粉末状结晶,易溶于水、醇和醚,极易潮解,易使棉织物、木材、纸张等碳水化合物脱水而碳化,难溶于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苯系溶剂。
碱熔时生成对甲酚。
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酸。
常见的是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TsOH·HO)或四水合物(TsOH·4HO)。
物理性质:
1. 性状:无色单斜片状或柱状醋酸气味晶体。
2. 密度(g/mL,20℃):1.07。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106-107。
5. 沸点(ºC,常压):116。
6. 沸点(ºC,50mmHg):未确定。
7. 折射率(n20/D):未确定。
1。
对甲苯磺酸的制备及应用

对甲苯磺酸的制备及应用甲苯磺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化学、药物和染料工业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甲苯磺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甲苯磺酸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甲苯直接磺化法:该方法是使用浓硫酸对甲苯进行磺化反应得到甲苯磺酸。
首先将甲苯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至80-90,然后缓慢滴加浓硫酸,并保持温度。
反应完成后,冷却并加入稀硫酸使溶液中的甲苯磺酸析出,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纯品。
2. 甲苯氯化后的磺化法:该方法首先对甲苯进行氯化得到对甲基苯基氯,然后再用浓硫酸对其进行磺化反应得到甲苯磺酸。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甲苯与浓硫酸直接接触,减少环境污染。
甲苯磺酸主要用途如下:1. 化学工业中的合成试剂:甲苯磺酸可以作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例如作为催化剂、还原剂、酸化剂等。
在有机合成中,甲苯磺酸可用于酯化反应、醚化反应、羧化反应等,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2. 染料工业中的中间体:甲苯磺酸可以用作染料工业中的中间体,用于合成不同类型的染料。
例如,甲苯磺酸经过酰化反应后可以得到苯酰氯,再与苯胺反应可以得到二苯亚胺,进一步与不同的芳香醛类化合物反应可以合成不同颜色的染料。
3. 药物工业中的原料:甲苯磺酸可以作为药物合成中的重要原料,用于制备多种药物。
例如,它可以用于合成抗生素、体外诊断试剂盒中的荧光标记剂以及保健品中的某些成分。
4. 电子工业中的添加剂:甲苯磺酸可以用作电子工业中的添加剂。
例如,在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中加入甲苯磺酸,可以提高电池的电导率和稳定性。
5. 其他应用领域:甲苯磺酸还可以用作催化剂、去污剂、通用溶剂、防腐剂等。
在化学研究中,甲苯磺酸也常常用作研究试剂。
综上所述,甲苯磺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在化学、药物和染料工业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甲苯直接磺化法和甲苯氯化后的磺化法。
甲苯磺酸的主要应用包括化学工业中的合成试剂、染料工业中的中间体、药物工业中的原料、电子工业中的添加剂等。
对甲苯磺酸溶解度曲线

对甲苯磺酸溶解度曲线【最新版】目录1.对甲苯磺酸的概述2.甲苯磺酸的溶解度曲线3.影响甲苯磺酸溶解度的因素4.甲苯磺酸溶解度在工业应用中的意义正文一、对甲苯磺酸的概述对甲苯磺酸(p-toluenesulfonic acid,简称 p-TSA)是一种有机酸,具有刺激性气味,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医药、农药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对甲苯磺酸通常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即对甲苯磺酸钠(p-toluene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简称 p-TSA-Na),它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易溶于水。
二、甲苯磺酸的溶解度曲线甲苯磺酸的溶解度受温度和溶剂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甲苯磺酸的溶解度会增加。
在不同温度下,甲苯磺酸的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逐渐增大,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溶解度可能不再明显增加。
在不同溶剂中,甲苯磺酸的溶解度也各不相同。
甲苯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这主要是因为甲苯磺酸为极性分子,与非极性溶剂相容性较差,而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好。
三、影响甲苯磺酸溶解度的因素1.温度:温度是影响甲苯磺酸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甲苯磺酸的溶解度会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溶剂分子的热运动,使得溶剂分子与甲苯磺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有利于甲苯磺酸的溶解。
2.溶剂:不同溶剂对甲苯磺酸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极性溶剂中,甲苯磺酸的溶解度较大;非极性溶剂中,甲苯磺酸的溶解度较小。
这是因为甲苯磺酸分子为极性分子,与极性溶剂的分子相互作用较强,有利于溶解。
3.压力:压力对甲苯磺酸溶解度的影响较小,但在高压条件下,甲苯磺酸的溶解度会有所增加。
四、甲苯磺酸溶解度在工业应用中的意义甲苯磺酸的溶解度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甲苯磺酸在不同温度和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助于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
例如,在制备对甲苯磺酸钠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溶剂的比例,以保证对甲苯磺酸的充分溶解。
对甲苯磺酸国家标准

对甲苯磺酸国家标准
首先,甲苯磺酸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甲苯磺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对甲苯磺酸的物理性质包括外观、溶解性、熔点等指标的规定;化学性质则涉及甲苯磺酸的纯度、PH值、含水量等方面的要求;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则对甲苯磺酸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检测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些规定旨在保证甲苯磺酸的生产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其次,甲苯磺酸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行业发展和产品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国家标准生产的甲苯磺酸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同时,国家标准的制定也促进了甲苯磺酸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提升,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甲苯磺酸国家标准的执行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甲苯磺酸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能够有效防止因甲苯磺酸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规范甲苯磺酸的生产和使用,也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甲苯磺酸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行业发展、产品质量和公众安
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国家标准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执行国家标准,共同维护好甲苯磺酸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国家标准,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推动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甲苯磺酸
1物理性质
英文名:p-toluenesulfonic acid .(p-TSA)分子式:C7H8O3S,M=172g/mo;
性状:白色针状或粉末状结晶,易溶于水、醇和醚,极易潮解,易使棉织物、木材、纸张等碳水化合物脱水而碳化,难溶于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苯系溶剂。
碱熔时生成对甲酚。
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酸。
常见的是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TsOH·H2O)或四水合物(TsOH·4H2O)。
指标名称:分析纯(AR)、化学纯(CP)、精制级、特定级、工业优级
外观:白色针状或粉末结晶
含量%:≥ 99 98 98 97 96
硫酸盐(游离酸SO4):≤ 0.01 0.1 0.1 0.3 1.5
密度:1.34
折射率:1.563
闪点:41℃
水溶性:可溶
沸点:140℃(2.67kPa)
熔点:103℃~105℃
NaCl:≤ 0.01%
灼烧残渣:≤0.1% ≤0.2%
水中溶解试验:合格合格
醇中溶解试验:合格合格
包装:10kg/盒(内衬塑)10kg/盒(内衬塑)25kg/袋(双层)25kg/袋(双层)25kg/袋(双层)
CAS 编号:104-15-4
2用途
广泛用于合成医药、农药、聚合反应的稳定剂及有机合成(酯类等)的催化剂。
用作医药、涂料的中间体和树脂固化剂,也用作电镀中间体。
3生产储运
生产方法:生产企业主要采用甲苯磺化法。
连续生产采用三氧化硫磺化,南美国家采用比较多。
连续生产产量高,能耗低,但砜类等副产物含量高。
间歇生产采用硫酸磺化,欧美(日本江南等)、国内(苏州星火、连云港宁康等)均采用间歇法。
间歇生产产量提高需要依靠平行的增加反应装置,能耗相对较高,但磺化副反应低,最终产品纯度相对较高。
生产历史:最早为苏州吴县化工二厂于1978年开发为常州制药厂生产强力霉素配套。
之后各家民营企业开始生产对甲苯磺酸。
储运条件: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碱分开存放。
4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C Corrosive 腐蚀性物品
安全术语
S23Do not breathe vapour.切勿吸入蒸汽。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风险术语
R10Flammable. 易燃。
R34 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