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南京商业办公综合楼冷冻站设计学生姓名:胡海旭学号: *********** 系别:环境学院专业班级:建筑设备z1211指导老师:孙志高李翠敏2015年10月目录1 设计目的 22 设计任务 23 负荷计算 24 机组选择 25 方案设计 36 水力计算 44 6.1 冷冻水的水力计算6.1.1确定水流量6.1.2确定管径6.1.3水力计算结果7 6.2 冷却水水力计算6.2.1水力计算结果7 设备选择7 7.1 冷却塔的选择7 7.2 水泵选择87.2.1冷冻水泵的选择7.2.2冷却水泵的选择8 参考文献11 附录一、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

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空调冷冻站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南京商业办公综合楼冷冻站设计(一)设计原始资料1、建筑物概况:建筑面积:10200㎡层数3层,层高4.8米2、参数条件:空调冷冻水参数:供水7℃,回水12℃冷却水参数:进水32℃,出水37℃三、负荷计算空调负荷指标:q=250~350 W/㎡。

本设计取250/㎡,则建筑总负荷为Q=250×10200=2550KW建筑物的最小冷负荷为设计冷负荷的15%,则q min=2550×15%=382.5KW四、机组选择在选择制冷机的计算中,应考虑到管道系统及设备的冷损失,故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富裕量。

则制冷机组承担的制冷量为W=Q×(1+10%)=2550×(1+10%)=2805KW为了满足最小冷负荷下的工作情况,最小冷负荷考虑富裕量之后得出的值为q min =382.5×(1+10%)=420.75KW,分别按承担负荷的30%和70%选用麦克维尔空调公司的离心式冷水机组,选择WSC079/E2609/C2209型号1台,WCS100/E3612/C3012型号一台,机组技术参数见表五、方案设计选择该机房制冷系统为两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空调用制冷站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增强对制冷站中所应用的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认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制冷站总负荷计算制冷站总负荷应包括用户实际所需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冷损2。

制冷机组类型及台数的选择根据装机容量、运行工况、节能环保、以及负荷变化情况和运行调节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选择同型号2—3台的机组.3.水系统设计(1)确定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形式,进行水管路设计,计算并确定管径,拟定系统草图(2)选择冷冻水泵的规格和台数(3)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规格和台数(4)使用分、集水器时,决定分、集水器直径。

(5)选择主要阀门4。

制冷机房设备工艺布置机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保证操作维修的方便,同时尽可能是设备布置紧凑以节省建筑面积(1)制冷机组设备布置。

(2)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布置(3)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4)绘制布置简图。

5。

制冷机控制安全保护6。

采用溴化锂制冷机时能源供应系统设计7.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设计简图等全部内容;计算部分可用表格形式.(1)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图纸(2)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①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冷水机组选型计算及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包括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型号及台数的选型计算;制冷站内水力计算;等几个部分。

②课程设计说明书文字要通顺、层次清楚、工艺方案选择合理、选定的参数要有依据、计算正确、各种符号应注有文字说明、必要时列出计算数据表格;8。

图纸要求(1)图纸要求课程设计图纸绘制要符合现行的制图和空调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达到工艺图要求;图纸量一般不少于2张,出图图幅大小根据具体要求确定;课程设计图纸采用CAD制图或手工绘图。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空调用制冷机房设计二、原始数据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冷负荷1200kW。

2.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6.5℃/35.1℃。

4.某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氟利昂(R22)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确定设计方案 (1)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 (1)三、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并校核制冷量和电动机 (3)四、冷凝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4)五、蒸发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8)六、辅助设备选型 (9)七、管径的计算 (10)八、水泵系统 (12)九、保温层 (12)十、噪声控制 (12)十一、所选设备汇总表 (14)十二、参考资料 (14)一、确定设计方案本制冷系统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空调冷负荷1200kW 。

冷冻水供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

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6.5℃,出口温度为35.1℃。

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即:℃71=z t ℃122=z t ℃5.261=l t ℃1.352=l t kW Q 1200=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2.1确定蒸发温度0t :蒸发温度0t 比冷冻水供水温度℃71=z t 低3℃,即:℃4 37 310=-=-=z t t 2.2 确定冷凝温度k t :冷凝温度k t 比冷却水出口温度℃1.352=l t 高3.5℃,即:℃6.38 5.31.35 5.32=+=+=l k t t2.3 确定吸气温度吸t :过热度一般为5~8℃,选取6℃,即:℃吸10 64 60=+=+=t t 2.4 确定过冷温度过冷t :再冷度一般为3~5℃,选取5℃,即:℃过冷6.33 56.38 5=-=-=k t t 2.5查R22的压焓图根据℃40=t 、℃6.38=k t 、℃吸10=t 、℃过冷6.33=t 查R22的压焓图得: kg kJ h /5.4111= kg kJ h /8.4061=' kg kJ h /0.4372= kg kJ h /8.2414=kg dm v /4231=' kg dm v /4331= kg dm v /2.1832= kg dm v /880.033=MPa p 568.00= MPa p k 5.1=2.5.1 单位质量制冷量0q :kg kJ h h q /1658.2418.406410=-=-=' 2.5.2 单位容积制冷量v q :kg kJ v q q v /21.3837043.016510=== 2.5.3冷负荷的计算0Q :间接冷却系统附加系数为7%~15%,取附加系数10%,则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为:kW Q Q 132012001.10=⨯==ϕ2.5.4制冷剂的质量流量r M :s kg q Q M r /8165132000===2.5.5制冷剂的体积流量r V :s m v M V r r /344.0043.0831=⨯==三、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并校核制冷量和电动机3.1根据℃40=t 、℃6.38=k t 查8FS12.5型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曲线图得:该工况下的制冷量g Q :kW Q g 475=; 该工况下的轴功率e N :kW N e 115=。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当前制冷技术的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技术在食品冷藏、空调、数据 中心冷却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制冷技术的性能、效率和环保性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目的和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 基本原理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了解制冷技术的 基本原理,掌握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以及各 部件的作用和性能要求。
系统效率
优化系统设计,提高制冷效率 ,降低能耗。
设计流程与步骤安排
需求分析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提出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初 步评估。
详细设计
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制冷循环设计、关 键部件选型、控制系统设计等。
设计流程与步骤安排
建模与仿真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验 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模型细节,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验证方面,可以增加更多对照组实验,以更全面地评估所设计制冷系 统的性能。
07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与建议
心得体会分享
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课程设计,我深刻体会到制冷技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制冷技术的核心原理。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和建议
深入学习制冷技术原理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制冷技术的原理和 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注新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我将关注 最新的制冷技术动态,学习并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参加实验课程、实习和项目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的 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工作中。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完整资料).doc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空调用制冷站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增强对制冷站中所应用的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认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制冷站总负荷计算制冷站总负荷应包括用户实际所需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冷损2.制冷机组类型及台数的选择根据装机容量、运行工况、节能环保、以及负荷变化情况和运行调节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选择同型号2—3台的机组。

3.水系统设计(1)确定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形式,进行水管路设计,计算并确定管径,拟定系统草图(2)选择冷冻水泵的规格和台数(3)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规格和台数(4)使用分、集水器时,决定分、集水器直径。

(5)选择主要阀门4.制冷机房设备工艺布置机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保证操作维修的方便,同时尽可能是设备布置紧凑以节省建筑面积(1)制冷机组设备布置。

(2)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布置(3)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4)绘制布置简图。

5.制冷机控制安全保护6.采用溴化锂制冷机时能源供应系统设计7.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设计简图等全部内容;计算部分可用表格形式。

(1)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图纸(2)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①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冷水机组选型计算及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包括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型号及台数的选型计算;制冷站内水力计算;等几个部分。

②课程设计说明书文字要通顺、层次清楚、工艺方案选择合理、选定的参数要有依据、计算正确、各种符号应注有文字说明、必要时列出计算数据表格;8.图纸要求(1)图纸要求课程设计图纸绘制要符合现行的制图和空调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达到工艺图要求;图纸量一般不少于2张,出图图幅大小根据具体要求确定;课程设计图纸采用CAD制图或手工绘图。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制冷站设计学院(系):年级专业:建筑环境09学号:学生:指导教师:教师职称:教授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里仁学院基层教学单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1年12 月29日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制冷站设计目录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二、方案设计三、负荷计算四、冷水机组选择五、水力计算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2、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六、设备选择1、冷冻水和冷却水水泵的选择2、软化水箱及补水泵的选择3、分水器及集水器的选择4、过滤器的选择5、冷却塔的选择及电子水处理仪的选择6、定压罐的选择七、设计总结八、参考文献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设计题目: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制冷站设计原始条件:1、冷冻水7/12℃2、冷却水32/37℃3、地点:市4、建筑形式:办公楼5、建筑面积:15000 m26、层高:3.5 m7、层数:5二、方案设计本设计中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系统,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到每栋办公楼,经过空调机组后的12℃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与制冷剂换热实现换热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降温到32℃后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凝器冷却制冷剂,如此往复循环。

最后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有效的运行,系统中配备了电子水处理系统,软化水系统,补水定压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负荷计算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建筑所需的冷负荷量为单位面积冷负荷量与建筑面积的乘积,再附上一定的富裕量,即,Q=RA(1+0.10)Q------设计所需的总负荷R------设计中单位面的负荷量,本设计中取125 [1]A------建筑面积,本设计中取15000m2注:设计中取10%的富裕量[2]因此,Q=125×15000×1.10=2062.5 KW四、冷水机组选择根据负荷量初定机组数量为2台,每台负荷量为1031.3 KW,选用离心式制冷机组比较合适。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本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进行巩固,通过前期上课的理论学习,进行实践。

具体内容是针对乌鲁木齐地区,设计其适合的空调用冷冻站的。

首先通过查阅当地的各项原始资料,然后,确定制冷机的工作工况,通过提供的冷负荷资料选定压缩机的型号和台数。

综合冷负荷、工作工况、当地的水质和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冷凝器和蒸发器。

再根据已有的设备资料,结合设计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辅助设备:油分离器、高压贮液器、集油器、氨液分离器、紧急泄氨器、空气分离器、过滤器、阀门等。

最后由工厂发展规划资料初步确定工厂尺寸,将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

以求做到最经济合理的布置。

并根据设备布局确定管道的布局,计算管道的直径,给管道配置相应的阀门。

以上即是此次设计的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统筹兼顾,有理有据。

目录一设计题目-----------------------------------------------------------------------------------4 二设计目的-----------------------------------------------------------------------------------4 三原始资料---------------------------------------------------------------------------=------4 四设计内容-----------------------------------------------------------------------------------4 1制冷压缩机的型号与台数的选择------------------------------------------------------41.1冷冻站的冷负荷的确定--------------------------------------------------------------41.3 制冷工况的确定及理论计算-------------------------------------------------------51.4 制冷压缩机的型号及台数的确定------------------------------------------------6 2冷凝器的选择------------------------------------------------------------------------------72.1冷凝负荷的确定-----------------------------------------------------------------------72.2传热温差--------------------------------------------------------------------------------82.3确定冷凝器的型号--------------------------------------------------------------------7 3蒸发器的选择------------------------------------------------------------------------------94 油分离器的选择-------------------------------------------------------------------------105 贮液器的选择--------------------------------------------------------------------------106油器的选择-------------------------------------------------------------------------------11 7空气分离器的选择--------------------------------------------------------------------11 8 急泄氨器的选择----------------------------------------------------------------------11 9过滤器的选择------------------------------------------------------------------------------11 10冷冻站设备及管路的平面布置-------------------------------------------------------12 10.1冷冻站房的设计--------------------------------------------------------------------12 10.2制冷设备的布置--------------------------------------------------------------------13 11管路和阀件的选择计算-----------------------------------------------------------------14 11.1管路计算------------------------------------------------------------------------------14 11.2排气管道----------------------------------------------------------------------------16 11.3冷凝器到贮液器液体管道----------------------------------------------------------18 11.4贮液器到蒸发器液体管道----------------------------------------------------------2012参考文献------------------------------------------------------------------------------------一设计题目空调用冷冻站的设计二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制冷技术”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这一环节来达到了解冷冻站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的目的,学习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以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的能力。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本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进行巩固,通过前期上课的理论学习,进行实践。

具体内容是针对乌鲁木齐地区,设计其适合的空调用冷冻站的。

首先通过查阅当地的各项原始资料,然后,确定制冷机的工作工况,通过提供的冷负荷资料选定压缩机的型号和台数。

综合冷负荷、工作工况、当地的水质和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冷凝器和蒸发器。

再根据已有的设备资料,结合设计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辅助设备:油分离器、高压贮液器、集油器、氨液分离器、紧急泄氨器、空气分离器、过滤器、阀门等。

最后由工厂发展规划资料初步确定工厂尺寸,将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

以求做到最经济合理的布置。

并根据设备布局确定管道的布局,计算管道的直径,给管道配置相应的阀门。

以上即是此次设计的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统筹兼顾,有理有据。

目录一设计题目-----------------------------------------------------------------------------------4二设计目的-----------------------------------------------------------------------------------4三原始资料---------------------------------------------------------------------------=------4四设计内容-----------------------------------------------------------------------------------41制冷压缩机的型号与台数的选择------------------------------------------------------41.1冷冻站的冷负荷的确定--------------------------------------------------------------41.2制冷装置型式的选择-----------------------------------------------------------------41.3 制冷工况的确定及理论计算-------------------------------------------------------51.4 制冷压缩机的型号及台数的确定------------------------------------------------62冷凝器的选择------------------------------------------------------------------------------72.1冷凝负荷的确定-----------------------------------------------------------------------72.2传热温差--------------------------------------------------------------------------------82.3确定冷凝器的型号--------------------------------------------------------------------73蒸发器的选择------------------------------------------------------------------------------94 油分离器的选择-------------------------------------------------------------------------105 贮液器的选择--------------------------------------------------------------------------106油器的选择-------------------------------------------------------------------------------117空气分离器的选择--------------------------------------------------------------------118 急泄氨器的选择----------------------------------------------------------------------119过滤器的选择------------------------------------------------------------------------------1110冷冻站设备及管路的平面布置-------------------------------------------------------1210.1冷冻站房的设计--------------------------------------------------------------------1210.2制冷设备的布置--------------------------------------------------------------------1311管路和阀件的选择计算-----------------------------------------------------------------1411.1管路计算------------------------------------------------------------------------------1411.2排气管道----------------------------------------------------------------------------1611.3冷凝器到贮液器液体管道----------------------------------------------------------1811.4贮液器到蒸发器液体管道----------------------------------------------------------2011.5阀件的选择----------------------------------------------------------------------------2212参考文献------------------------------------------------------------------------------------一设计题目空调用冷冻站的设计二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制冷技术”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这一环节来达到了解冷冻站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的目的,学习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以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制冷机组的参数与系统的选择1 初参数(1)、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Q=100KW。

(2)、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7.1/36.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 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本制冷系统为100KW的氟利昂空调系统,选用活塞式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

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水冷式冷凝器,蒸发器卧式壳管式蒸发器。

二制冷工况及压焓图表示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

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1冷凝温度(t k)的确定系统以水为冷却介质,冷凝温度t k比冷凝器内冷却水出口温度高3~5℃,取t k=36.1+3.9=40℃2蒸发温度(t0)的确定以水为载冷剂,蒸发温度t0比冷冻水出口温度低2~5℃,取t0=7-4=3℃3 再冷温度 (t s.c )再冷度△t s.c 取3℃,则 t s.c = t k -△t s.c =40-3=37℃ 4 过热温度 (t s.h )过热度△t s.h 取5℃ ,则 t s.h = t 0+△t s.h =3+5=8℃根据绘制的p-h 图查表求得各状态参数: 压力:P k =1.53MPa P 0=0.55MPa 比容:v 1= 0.043m 3/kg v 2=0.016 m 3/kg 焓值:h 1’=406 kJ/kg, h 1= 410kJ/kg ,h 2= 436 kJ/kg ,h 3= h 4=242kJ/kg三 理论热力计算 1单位质量制冷量q 0:q 0=h 1- h 4=410-242=168kJ/kg2单位冷凝负荷k q :194kJ/kg 242-436h -h 32k ===q3单位容积制冷量v q :m3 /98.9063043.081610kJ v q q v ===4冷负荷Q 0:Q 0=ϕQ=1.1⨯100=110kw5制冷剂的质量流量:s kg q M r /56.0816110Q 00===6制冷剂的体积流量r V :s m v M V r r /802.0043.056.031=⨯==7冷凝器的热负荷k Φ:=Φk r M k q =0.65 ⨯194=126.1kw8压缩机理论耗功率P th :P th =Mr (h 2- h 1)=0.65⨯(436-410)=16.9kw9理论制冷系数:5.69.61110P th 0===φεth四 压缩机计算和型号、台数、电动机的选择1 压缩机形式的选择与计算根据已知参数,预活塞式压缩机。

查《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根据制冷机组冷负荷100KW 选择中型封闭式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查中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基本参数,半封闭式参数为 气缸直径D=70mm ,活塞行程L=70mm ,气缸z=8,转速n=1400 r/min 理轮输气量h V :s m Lnz D V h /05.08140007.007.0240322=⨯⨯⨯⨯=240=ππ容积效率v η:2278.01)55.035.1(]1)[(085.094.018.11018.11=]-[⨯0.085-0.94=--=p p k v η实际输气量r V :sm v V h v r /104.005.02278.03=⨯==η压缩机的制冷量0φ:kw 91.01698.3906104.00=⨯=⋅=qv Vr φ压缩机理论耗功率:Nth=Mr (h 2- h 1)=0.65⨯(436-410)=16.9kw指示效率:84.055.035.116.0116.013.03.00=⎥⎥⎦⎤⎢⎢⎣⎡⎪⎭⎫ ⎝⎛--=⎥⎥⎦⎤⎢⎢⎣⎡⎪⎪⎭⎫ ⎝⎛--=--p p i kη指示功率:kW N N ithi 12.0284.09.61===η摩擦功率:kw 205.040=⨯=⋅=Vm pm Nm 压缩机轴功率:N e =N i +N m =20.12+2=22.12kw 2压缩机型号的选择在给定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情况下,选用8FS7BC 型压缩机,其标准工况下的轴功率约33kw ,符合要求,制冷量为145.35kw 3压缩机台数的选择压缩机台数应根据总制冷量来确定:176.035.145110m 0<===Q Q所以选择一台8FS7BC 型压缩机 4电动机的选择:电动机的功率D N :kW Ne N D 49.2335.211.11.1=⨯=⨯=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西安庆安压缩机厂空调用压缩机电动机,型号为YD-750五 冷凝器的计算与选择选择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已知冷凝器热负荷为773.58kw ,R22制冷系统,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5.96℃,传热采用紫铜肋管,=384w/(m.k),=13.124mm,=11.11mm,肋片外径=15.8mm,肋片厚度=0.232mm ,=0.368mm ,平均肋片厚度=0.3mm ,肋片节距e=1.025mm 1计算肋管特性参数肋管水平部分面积肋管水平部分的面积: ()[]ed e d t f 1000A 00p δπδπ+-==37600㎜ 2 =37.66×10-3㎡ 肋管垂直部分面积: =-=ed d f 12)(A 202f π118.16×10-3㎡肋管总外表面积: A=p A +f A =156.28×3-10㎡ 肋化系数: 48.4=AAi=τ 肋片的当量高度: ff d d d )(4H 202e -=π=3.85×3-10m基管平均表面积: A =()20id d -π=38.1×3-10㎡∴f A /A=0.759 ; p A /A= 0.241 : A/A =4.12冷却水出口温度: t 2=36.1℃ 3冷凝温度:40℃4计算平均传热温差 t tt t t tt kk m 2112ln---=∆=1.36-401.27-40ln1.721.63- = 7.52℃5求冷却水流量:M w =()1000m k ⨯∆⨯t p C φ=4.09kg/s6概算所需传热面积: 假设热流密度ψ=6500w/㎡,∴=='ψφ/A c k 19.4㎡7初步规划冷凝器结构: 取管内的流速v=2.5m/s ,则每流程类管数==vd M i wρπ24m 16.87取管内水流速度v 等于2.5m/s ,则每流程肋管数m 为m=16.87,取m=17这样,管总长等于)(Am nl A c '==7.3如果流程数n 取2,则冷凝器传热管有效长度为3.65m ,传热管总根数N=27根8计算水侧的换热系数:=+⨯+==2.08.0212.08.0)2t 221430(i iw d v t d v βα10879.50w/㎡·k9计算制冷剂测得冷凝换热系数按公式(4—1)求水平光管管外冷凝换热系数。

由于 k t =40C ,查物性表可得:λ=0.769w/(m ·k),ρ=1128.5kg/3m ,p C =1.399kJ/(kg ·k),μ=1.394×4-10N ·s/㎡,γ=166.6kJ/kg所以=⎥⎦⎤⎢⎣⎡=312331g μγρλβ18929.54 10c 65.0⎪⎪⎭⎫ ⎝⎛⨯=d ψβα=2795.08w/㎡·k 计算水平肋管外的冷凝换热系数。

1210.29222m -=⎥⎥⎦⎤⎢⎢⎣⎡='m ff c δλα , ⎥⎥⎦⎤⎢⎢⎣⎡⎪⎪⎭⎫ ⎝⎛+-=00l 805.012d d g d d l ff =0.001425m 肋片效率:()lm l m th ''=f η=0.9727 肋片的修正系数f ε=⎥⎥⎦⎤⎢⎢⎣⎡+⎪⎪⎭⎫ ⎝⎛A A H d A A e f p 25.0075.0f 3.1η=1.54 所以,=⨯=•c f f c αεα 1.54×2795.08=4304.42w/(㎡·k) 计算水平肋管束外冷凝换热系数 ()=⨯=⨯=•-•••f c f c z f c N ααεα167.05.0z 6.03559.95w/(㎡·k)10实际的热流密度ψ'取污垢热阻⨯=86.0R fou 4-10(㎡·k) /w ,按公式111K -••⎥⎥⎦⎤⎢⎢⎣⎡⎪⎪⎭⎫ ⎝⎛+++⎪⎪⎭⎫ ⎝⎛+=i w fou p oil z f c c A A R A A R R αα=860.11w/(㎡·k) 实际热流密度mctK∆⨯='ψ=6201.39 w/㎡%,582%.4%100-<=⨯''ψψψ 11计算实际传热面积,布置管束:Ac=()=∆⨯m c t K /k φ20.33㎡保持上述确定的m=17,n=2,冷凝器的有效管长为: )(mn A A l c ==3.8m 查表选用WNF-25型冷凝器 六 蒸发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1传热温差m t '∆:℃17.637312ln 712ln10212=---=---=∆'t t t t t t t z z z z m 2计算蒸发器传热面积z F :2041.3217.6550110000m t K Q F m z =⨯=∆'=' 3计算冷冻水量z M :s kg t t c Q M z z p z /26.5)712(186.4110)(120=-⨯=-=查表选用WZ-45型蒸发器 七 辅助设备的选择 1 油分离器确定壳体直径mw v Vh D 188.06.0304.014.3601.08266.005.04412=⨯⨯⨯⨯⨯=⋅⋅=πνλ 查表选择YFF-40型氟利昂油分离器 2 集油器集油器的选择一般根据系统制冷量来选择,当制冷系统标准工况的制冷量小于230kw 时选用直径为159的集油器一台 3 气液分离器氟利昂系统气液分离器直接查表选用FY2-45型 4 空气分离器系统配用一个空气分离器即可,根据供液阀有不同型号。

采用热力膨胀阀作为供液阀,选用ZKF-2型。

5热力膨胀阀(1)热力膨胀阀的热力计算热力膨胀阀的热负荷必须比蒸发器的负荷大20%-30%,所以膨胀阀的热负荷Q p=1.3Q0=1.3⨯110=143kw(2)压力差∆p=(p k - p0)- ∆ps -∆ph -∆pd式中∆ps—膨胀阀前液体管路的压力损失∆ph—膨胀阀后分液器和分液管的压力损失∆pd—冷凝器或贮液器出液口至膨胀阀入口之间的液柱压力这里忽略∆ps,∆ph,∆pd,算出的压差比实际值要大,∆p为0.98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