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技术对电影表现力的影响
三维动画特效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2019.12电影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增加了更多的乐趣。
尤其是随着三维动画特效技术的应用,让电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电影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满足了观众越来越多的需求。
另外,影视作品中难度系数比较高的镜头以及无法达到拍摄效果的镜头,都可以通过三维动画技术完成。
利用三维技术来完成这些镜头,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让创作更加便捷,还为影视作品带来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提升了观众观看的视觉体验。
总之,三维动画特效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影视作品的发展。
一、三维动画的定义及发展三维动画又叫作3D,它是相对于二维动画而言的,二维动画就是传统的平面动画,二维动画是通过将一帧一帧的平面图片进行整合形成的,而三维动画则是更加立体的动画,具有强烈的空间性。
三维动画特效在制作时首先要建立一个虚拟空间,然后用虚拟的摄像机来记录整个动画运动轨迹,最后进行渲染,再通过后期的特效和剪辑最终形成完整的视频画面。
三维动画最早是在美国出现的,当时美国利用电脑动画来模拟人物的活动,20世纪70年代,纽约技术学院的一位老师用电脑绘图来记录舞蹈演员的动作;1982年,纽约技术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利用光学跟踪来记录人体的运动动作,在人的不同部位安装发光的物体,然后进行表演,同时利用摄像机来进行拍摄,通过光的运动轨迹来产生立体的活动影像。
1983年,麻省理工学院已经研制出了一套用来制作卡通形象的系统,但是由于当时技术软件的限制,只做一个简单的动画都需要很久的时间。
但是在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逐渐发展,三维动画技术也逐渐有了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维动画特效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电脑等基础设备的支持。
我国的三维动画特效技术虽然比不过美国和日本等动画发达国家,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内的动画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从国内第一部特效电影《英雄》,到今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国内三维动画特效技术的发展成果。
电影动画制作服务在电影场景特效中的应用

电影动画制作服务在电影场景特效中的应用电影动画制作服务在电影场景特效中的应用正日益受到电影制作团队的重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影制作技术的发展,电影动画制作为电影场景特效的加工和增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从创造虚拟世界到实现视觉冲击力,电影动画制作服务已成为电影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电影动画制作服务在电影场景特效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创造虚拟世界方面。
通过动画制作,电影制作团队可以创造各种各样的虚拟场景和角色,使电影故事更加丰富多元。
想象一下,当我们看到在《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或者《指环王》系列中的中土世界时,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虚拟场景得益于电影动画制作服务的运用。
其次,在电影场景特效中,电影动画制作服务的应用也可以增强电影的视觉冲击力。
通过动画制作,电影制作团队可以制造出各种华丽的特效场景,例如爆炸、火焰、飞行等,以提升电影的视觉效果。
这不仅可以吸引观众眼球,还可以为电影带来更具震撼力的视觉体验。
想象一下在《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那些精彩绝伦的战斗场面,其中的特效几乎都是通过电影动画制作服务实现的。
另外,电影动画制作服务在电影场景特效中的应用还体现在数字化角色的创造与表现上。
通过动画制作,电影制作团队可以创造出各种数字化角色,如第一部《加菲猫》中的主人公加菲猫,或是《霍比特人》系列中的巨型巨人。
这些数字化角色的创造和表现需要借助电影动画制作服务来实现,使得它们在电影中显得更为真实和生动。
数字化角色的成功创造和表现将电影的故事情节更好地传达给观众,为电影增添了无限的可能性。
此外,电影动画制作服务在电影场景特效中的应用还体现在电影人物的表现力上。
通过动画制作,电影制作团队可以为电影人物注入更加生动的表情和动作,使得角色在电影中的形象更加具有感染力。
例如,在《疯狂动物城》中,主人公在电影中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和动作,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联系。
这些人物表现力的提升离不开电影动画制作服务为电影制作团队提供的支持。
影视特效进化史:技术的魔法

影视特效进化史:技术的魔法影视特效,作为现代电影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其名,是通过技术手段创造出可视化的奇幻效果,带给观众极大的震撼和视觉享受。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影视特效的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演变。
从早期的传统特效到如今的计算机生成影像(CGI),这个领域的发展无疑是一场技术与艺术的交融之旅。
早期的特效探索在19世纪末,电影刚刚起步时,一些先驱者们便开始尝试使用各种简单的方法来营造观众喜爱的视觉效果。
1902年,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以《月球旅行记》为代表,成为早期特效电影的经典。
影片中运用了多重曝光、停机拍摄等技术,以呈现出梦幻般的画面。
梅里爱的作品展示了通过摄影技术制造魔法世界的无限可能。
随着时间推进,电影行业逐渐认识到特效对于增强叙事效果的重要性。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许多经典恐怖片开始使用假肢、化妆等道具,再加上黑白胶卷拍摄,为角色塑造带来了新的机遇。
例如,《弗兰肯斯坦》和《科学怪人》等影片,通过精妙的化妆和特殊道具,将令人毛骨悚然的形象生动呈现给观众。
技术革命:模型与布景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更加先进的模型和布景制造技术逐渐兴起。
这一时期,通过更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如遥控模型、烟雾机、风扇等,加强了特效的表现力。
《费城实验》和《星球大战》等影片中的太空战斗场面,都依赖于这些实物特效。
制片人能够在现实中构建出虚拟场景,使得观众在观看时感受到强烈的沉浸感。
同时,电影拍摄中也开始广泛使用前景投影,这种方法可以让演员与背景进行结合。
例如,在《海底两万里》中,就运用了前景投影和实景结合,把故事背景与实际拍摄无缝衔接,逐步提升了观众对影片真实性的认知。
计算机图形学时代然而,这些传统特效方法始终受限于物理空间的局限性。
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为影视特效打开了新的大门。
随着数字摄影、数字剪辑软件及三维动画技术(如Maya、3D Studio Max 等)的出现,CGI实际上改变了电影工业,不再需要依赖现实中的物体,而是寄希望于显示屏上的像素创建出任何想象中的场景。
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分析

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字媒体艺术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手法,为电影创造了更加生动、精彩和震撼的视觉效果,并且扩展了电影的表达与叙事方式。
本文将探讨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从特效制作、动画制作、场景构建以及剧情叙事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制作中的最显著应用之一是特效制作。
数字特效技术的出现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作空间。
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电影制作人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风险创建出更加逼真、细腻和刺激的特效场景。
例如,《阿凡达》这部电影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媒体艺术技术,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令观众震撼的全新世界。
数字媒体艺术为电影创作注入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电影中的特效场景更加真实、令人难忘。
其次,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表现在动画制作方面。
传统手绘动画逐渐被数字动画所取代,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辅助动画创作变得日益普遍。
数字媒体艺术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动画的制作效率,还可以创造更加细腻、流畅和精确的动画效果。
例如,《冰雪奇缘》这部电影采用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手法,成功地赋予了角色们更加生动、细致的表情和动作。
数字媒体艺术为电影中的动画创作带来了更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外,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制作中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场景构建。
数字媒体艺术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建出逼真的场景,并且可以将现实与虚拟完美地结合,使得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电影中的环境与情境。
例如,《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的战斗场景和特殊地点的构建就采用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手法。
数字媒体艺术为电影的场景塑造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使得电影的视觉效果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最后,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也体现在剧情叙事方面。
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电影制作者可以采用更加创新和出人意料的叙事方式,使得电影的剧情更加丰富多样、引人入胜。
迪士尼动电影中的视觉艺术表现分析

迪士尼动电影中的视觉艺术表现分析【迪士尼动电影中的视觉艺术表现分析】迪士尼作为全球知名的动画制作公司,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和创意,创作了众多经典的动画电影。
这些影片不仅故事情节精彩动人,更是以独特的视觉艺术表现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感动。
本文将对迪士尼动电影中的视觉艺术表现进行分析。
一、色彩运用迪士尼动画电影以其鲜艳多彩的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色彩的运用在这些电影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迪士尼大胆地运用红、绿、蓝等鲜明的纯色,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愉悦的视觉享受。
例如在《狮子王》中,电影的画面以黄色为主调,寓意着太阳,向观众传递温暖和希望。
二、角色设计迪士尼电影中的角色设计独具匠心,每一个角色都有独特的外貌和个性。
大部分角色呈现出夸张的特征,如眼睛和嘴巴的大小比例变化,这无疑加深了观众对角色的印象。
例如《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中,七个矮人各自代表了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他们的个体特征通过细腻的动画表现使得观众能够一眼辨识。
三、背景细节迪士尼电影中的背景细节精致而丰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隐藏在画面中的小细节。
这些小细节往往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并且给予观众更多的探索空间。
例如在《美女与野兽》中,贝尔的家乡细致的描绘了一个古老而又充满魔幻色彩的小镇,屋顶上的瓦片、花坛中的鲜花等等,都能够给观众带来真实感受。
四、动态表现迪士尼电影中的动态表现非常出色,让观众感受到动画的生动与流畅。
动画画面运用了各种运动方式,如快速、缓慢、弧线等,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动作。
这样的运用使得角色的表演更为生动。
例如在《风中奇缘》中,主角拉普兰灵儿的长发在风中随着她的行动摆动,呈现出流畅而唯美的画面,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享受。
五、特效运用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广泛运用了特效效果,如光影效果、模糊效果、粒子效果等。
这些特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致,并且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冰雪奇缘》中,冰雪的特效表现逼真而细腻,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极寒世界的神秘与美丽。
动态影像设计在电影片头中的应用研究

动态影像设计在电影片头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动态影像设计在电影片头中的应用。
在电影中,片头是电影观众的第一印象,而动态影像设计可以帮助营造吸引人的氛围,增强电影的视觉冲击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动态影像设计的原理,然后探讨了其在电影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对电影品质的影响。
还对动态影像设计的趋势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动态影像设计在电影片头中的应用可以提升电影整体的质量,加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本文总结了动态影像设计在电影片头中的应用研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动态影像设计、电影片头、应用研究、第一印象、原理分析、实际应用、影响、品质、趋势分析、总结、发展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动态影像设计在电影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不仅可以增加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还可以帮助导演在短短几分钟内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对于动态影像设计在电影片头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
有必要开展深入的研究,探讨动态影像设计对电影片头的影响,为电影制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动态影像设计在电影片头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电影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电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通过系统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好地揭示动态影像设计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为电影制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方向。
1.2 研究意义随着数字技术和影像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动态影像设计在电影片头中的应用越来越突出。
通过精心设计的动态影像,可以带给观众更加震撼和独特的视听体验,增强观众的审美享受。
对动态影像设计在电影片头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其在影片制作中的作用和意义,为提升电影质量和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影像艺术作品提供参考和借鉴。
对动态影像设计在电影片头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有助于加深对影像设计原理的理解,又有助于挖掘影像表达方式的潜力,进一步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三维动画特效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三维动画特效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1. 引言1.1 三维动画特效技术的定义三维动画特效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通过对三维图形的建模、渲染和动作设计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影视作品中特殊效果的添加和制作。
这种技术能够将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场景和效果通过数字方式呈现出来,为影视作品提供更加生动、震撼的视觉体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三维动画特效技术已经成为影视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三维动画特效技术,制作人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出各种氛围、场景和效果,为故事情节增添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力。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轻松实现人物飞行、爆炸、塌陷等复杂的动作和效果,为影片注入更多的创意和视觉冲击力。
三维动画特效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和观赏性,也为影片表达更广泛的主题和情感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在当今的影视行业中,三维动画特效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创作工具,为影片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作可能性。
1.2 三维动画特效技术的发展历程三维动画特效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
当时,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三维动画特效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动画特效技术逐渐成熟起来。
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终结者2》等影视作品的成功应用,三维动画特效技术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制作公司和技术团队纷纷投入研发,推动了三维动画特效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千与千寻》等经典动画片的问世,三维动画特效技术在动画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和软件技术的不断创新,三维动画特效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影视作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精美细致的特效画面,令人惊叹不已。
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动画特效技术也在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字数:204】1.3 三维动画特效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三维动画特效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可忽视的。
电影制作中的特效技术应用

电影制作中的特效技术应用电影是时下备受青睐的娱乐方式之一。
在电影制作领域,特效技术的应用不可避免,它可以帮助电影制片人创建惊人的现实感和顶尖水准的视觉效果。
所以,电影制作中的特效技术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电影制作中常用的特效技术及其应用。
绝佳视觉效果——3D动画3D动画是电影制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特效技术,其中立体成像技术使画面有一个非凡的视觉效果。
它可以为电影赋予多层次的视觉拟真感,让观众更深入的体验电影中的故事情节。
例如,电影《阿凡达》采用了3D动画技术,让观众感受到在潜水艇等类锁的场景中被水包围的切身体验。
虚拟现实——增强电影的沉浸感虚拟现实技术广泛应用于VR电影中。
在VR电影中,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故事情节,从而增强了电影的沉浸感。
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为电影制作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
特效动画——为数字角色赋予生命特效动画技术应用可以让电影中的数字角色拥有惊人的表现力,为角色赋予生命。
例如,电影《猩球崛起:黎明之战》就采用了特效动画技术,让猿类角色不仅在外表上更加逼真,还能够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情和动作传达情感。
分镜技术——增强电影结构分镜技术是电影制作过程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之一。
分镜技术将前景中的关键元素和背景元素分开处理,可以让电影场景更具表现力和戏剧性。
在《阿甘正传》中,分镜技术被巧妙地应用于电影结构,让故事情节更加紧凑,把观众拉进了电影的世界,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
后期剪辑技术——修正电影漏洞后期剪辑技术是电影制作的必要技术。
在电影后期,剪辑师会根据需求对电影画面、声音和效果进行修正。
后期剪辑技术可以修正电影的漏洞和瑕疵,让电影制作更加完美。
例如,在电影《星际穿越》中,声音在整个电影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剪辑师通过对声音的调整和处理,让观众在电影中感受到不同维度的音乐和声音效果,增强了电影的战斗效果和宏大气象的影响。
总结特效技术在电影制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不仅提高了创作的效率,而且进一步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技术对电影表现力的影响程威嘉摘要:动画发展至今已成为颇受欢迎的现代媒体艺术形式,它的出现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动画技术百年的发展历程也是科学史上重要的篇章,同时它被电影艺术所吸收,如今几乎成为电影拍摄,后期特效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持。
本文着重探讨电影特效的发展中,动画特效技术的出现带来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电影特效;CGI;电影1动画与电影的发展历程1.1动画与电影的关系1.1.1历史依据动画与电影两者的关系很难界定。
电影的定义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
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1】。
”而对动画的定义是“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它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2】。
”从两者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存在着共性。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1】”。
“1900年J.斯图亚特.勃拉克顿制作的美国动画片《迷人的图画》标志着动画片的诞生【3】”。
两者相差短短的15年。
“1908年,法国人Emile Cohl首创用负片制作动画影片,从概念上解决了影片载体的问题,为今后动画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
1909年,美国电影发展如火如荼,好莱坞也开始成形。
而Winsor McCay才制作出第一部像样的动画片。
1914年,英国导演Winsor McCay执导的《恐龙葛蒂》第一次采用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方式。
这是动画技术应用于真人电影的开始。
随后的几十年“华特迪士尼将动画片发展推向了顶峰,而且完善了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并将动画片与商业联系起来【2】”。
(代表作品:1937年《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而真人电影也获得了声音和色彩,发展趋于稳定。
1.1.2动画是从属于电影的一门艺术从一部电影和一部动画片的制作过程来分析它们的关系。
(1)电影的前期要经过剧本,编剧,预产。
动画则多出一个步骤就是分镜;(2)电影的拍摄是通过摄影机进行真实场景人物的拍摄。
动画则有很多种方式,有二维手绘,还有材料动画等等。
还有一种电脑三维技术制作,它舍去了摄影机拍摄的环节;(3)电影的后期制作有物理剪辑胶片,还有用电脑后期软件进非线性编辑的方式。
动画则多采用后者;(4)动画和电影的放映方式是完全相同的,都是通过放映机放映在大屏幕上。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动画与电影的制作﹑放映方式在不断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只会缩小动画与电影的差别。
从当今发展的水平来看,动画与电影的区别仅仅是拍摄时一个是真人影像,一个是其他材料制作的影像。
从观众的角度,去电影院看动画片就是去看电影。
分析过制作过程再从其他角度来看。
在我的毕业设计中,我使用了三维动画来模拟制作了一部电影的预告片。
虽然完全使用了三维动画技术,但是却运用的是电影的镜头方式,和电影的视觉语言。
传统的真人电影(指不含有电影特效的真人实拍电影)受限于真实的空间,无法做到动画里的夸张变形,以及绘画中违反物理的空间布局。
所以动画可以做到电影做不到的事情,并且完全可以运用电影的思维与技能,是电影艺术的一个扩展。
纵观动画的发展历程,它的发展是依赖于电影技术的,直到电脑三维技术(CGI①)的发明,动画才出现了一个发展分支。
这个分支的发展不依赖于传统电影,但是它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还是以电影放映的形式。
所以,动画是从属于电影艺术的一门艺术。
1.2电影特效的发展历程“在电影中,人工制造出来的假象和幻觉,被称为电影特效(也被称为特技效果)【3】”。
“技术主义电影的先驱者乔治梅里爱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电影的巨大幻象功能【4】”,《月球旅行记》是他尝试电影全新技术手段的代表作,为之后电影特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早期的电影特效中,导演利用模型假道具,镜头的技巧和化妆术来制造以假乱真的效果。
1925年特效大师奥布莱恩《失落的世界》在电影特效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他利用的技术便是现在定格动画。
代表作《金刚》(1933)是“电影特效的一大里程碑,尤其是传统的停格技术臻至大成【5】”。
《杰森王子战群妖》(1963)的出现,让当时人们对特效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欢乐满人间》(1964)是由罗伯特·史蒂文森导演的一部影片,这部影片继1914年《恐龙葛蒂》之后再次将真人与二维动画相结合。
1977年,美国电影业处于一个混乱的发展时期,乔治卢卡斯拍摄了科幻片《星球大战》,在众多愤世嫉俗的商业片中脱颖而出。
这部影片利用了众多先进的特效技术。
世界电影特效发展史,可以从“星球大战"系列和为“星球大战"成立的工业光魔公司②的发展历程中映射。
2 电脑动画的发展对电影特效的推动作用2.1电脑动画技术应用于真人电影从1902年的《月球旅行记》到1982年的《ET》经历了80个年头,电影特效一直采用的都是模型道具逐格拍摄,化妆术和镜头技巧等方式。
为此导演和剧组人员们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加上电影公司巨额的投资。
1966年20世纪福克斯为拍摄《奇异的旅程》耗费两年时间布景制作模型。
1975年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大白鲨》所制作的三条机械鲨鱼造价25万美元,当然如此破费最终换来了逼真的效果和观众惊讶的表情。
电影特效为了达到更强的表现力,它的的发展没有停留在造价高昂的模型上。
1982年,迪士尼拍摄了《TRON》,“这部影片在历史上第一次用电脑动画创建出①(Computer Generation Image)计算机合成图像/电脑三维动画。
②全称:i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简称:ILM一个三维世界。
最后影片没有取得商业成功【5】”,但是这部电影的诞生标志着电脑动画技术已经应用于真人电影的拍摄中。
1983年,卢卡斯为星球大战《绝地归来》特意成立了电脑动画部门,这个举动在当时是具有前瞻性的。
2.2 电脑动画技术的迅速崛起虽然1982年《TRON》使用了电脑动画技术,但是随后的十年时间,传统的特效技术仍然占主流地位,直到1993年《侏罗纪公园》,斯皮尔伯格选择了用纯电脑技术制作恐龙,此举奠定了电脑动画一日千里的发展势头。
而后1995年《玩具总动员》上映,这是第一部纯3D制作的动画长篇。
是3D动画技术的里程碑。
从1999年的《黑客帝国》开始,电脑动画技术渐渐地成为了特效镜头首选的方式。
《魔界》系列,《黑客帝国》续集系列,以及许多优秀的科幻电影中三维动画特效已经达到了乱真的境界。
近几年里,随着观众对电影画面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导演对电影特效要求越发的苛刻,一批影视特效公司迅速崛起,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有工业光魔,数字领域,维塔数字公司,索尼影像公司,伊斯曼柯达,圭图像等等。
还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特效软件Houdini Illusion Inferno Wavefront Softimage Digital Fusion Edit/Effect/Paint等。
2.3 电影特效的发展现状代表当代电影特效水平的作品《阿凡达》为詹姆斯喀麦隆再次创造了票房奇迹,《底特律日报》直言这部影片代表了电影的未来。
这部影片凭借世界最先进的CGI技术,即时演算③动画技术加上Imax3D④,把电影带入了新纪元。
2011年新上映的《TRON2》重建了1982年《TRON》的第一个三维世界,这前后两部影片在电影特效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代表性,我们可以把两部电影拿来对比,短短三十年,视觉特效在电脑动画技术的推动下,已经达到了无可挑剔的成度,加上刚刚兴起的Imax 3D,电影的这种飞速进步是令人折服的。
我的毕业设计里,同样应用了一些现在流行的三维技术,虽然效果远不如大师之作,但可以体现出三维技术的进步之处。
詹姆斯喀麦隆1993年拍摄《侏罗纪公园》,工作人员在制作恐龙时,“先按停格动画的老方法操作模型,同时设备会自动把模型的动作录入电脑,据此再生成CG线框架【5】”。
如今的三维技术不再需要这道复杂的工序,在我的毕业设计中,建好的人物模型,只需要对其绑定模拟真人的骨骼,然后将模型作为皮肤,附着在骨骼上,就可以让模型动了,这时候只要移动模型的关节控制点,来操作调整动作。
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是第一部纯3D动画,我的毕业设计向这部影片致敬,同样以玩具为人物展开。
相比1995年的技术,加入了更为复杂的材质贴图模拟塑料,还有日光系统模拟真实光线,以及光线跟踪来模拟光的反射折射。
从渲染的效果来看,更加的生动和真实。
虽然我的毕业设计中人物是生活在完全脱离真实③英文为Real Time Rendering。
即所有我们眼中看到的是图像芯片“即时”生成的。
④IMAX是加拿大的IMAX集团所研发的一种巨型银幕电影。
IMAX3D是IMAX立体影片放映术。
的另一个世界,渲染出来的效果和真实世界相差很大,但是这些技术如果模拟真实世界,是完全可以乱真的。
3 动画特效对电影产业的推动作用3.1 动画特效带来了无以伦比的视觉体验在早期黑白片的时代,电影艺术更倾向与舞台剧。
著名的《第七封印》,有一场马车在树林里前进的戏,迫于技术限制,树林里寒气逼人的环境无法用画面表达,导演只能让马车里的演员互相对话,描述环境,使得电影的观赏性大打折扣。
中国的早期黑白片的布景也多是采用搭舞台背景的方式。
“随着日益成熟的特效技术运用,被放大了的视觉感受越来越追求真实、生动的体现【5】”。
或天马行空,或真实刺激的剧情得以通过动画特效技术完美还原,电影拍摄不再受手法上的制约,银幕变成了导演的画布,精彩的艺术作品逐一呈现。
《兔子罗杰》是迪士尼将二维动画人物与真实演员互动的成功作品,这部作品诙谐幽默,得益于新颖的拍摄手法,圆了孩子们卡通形象来到真实世界的梦。
《魔戒》是一部史诗巨著,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借助欧美神话构建出来了一片完整的“中土世界”,《魔戒》被搬上银幕,导演完整的还原了这个庞大的世界,除了借助化妆术和模型,CGI技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完全运用CGI技术的电影近年来层出不穷,《2012》《变形金刚》《阿凡达》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3.2 动画特效的潜在益处动画特效最大的潜在优势是节约成本,节省资源。
过去的电影拍摄为了达到预期效果过,花巨资制造模型,机械装置,为了达到效果不惜一切手段。
《十诫》(1956)有一段摩西分开红海的一场戏是电影特效史上的神来之笔,花费了1百万美元的巨资。
“他的办法是先拍摄两股水浪相撞的镜头,再倒过来放就成了把水分开,此举耗费了1000多立方的水【6】”。
这种做法虽然壮观,但是既昂贵又耗费资源。
而新片《2012》(2010)中水淹华盛顿的镜头完全运用电脑特效技术便达到了相当真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