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案例分析专业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事物的普遍联系以及永恒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事物的普遍联系以及永恒发展

请问猫与羊有什么关系?
猫、田鼠、蜂和三叶草 看似毫不相干,但它们处于 相互联系之中。
达尔文曾提到他的一项著名而有趣的发现——“食物 链”。他观察到,在养猫愈多的地方,羊也可以养得愈 多。
原来羊吃的有一种三叶草,这种草是靠丸花蜂授粉的,
而田鼠为吃这种蜂蜜又往往会破坏蜂窝,所以,田鼠多 了,蜂就少,从而三叶草传粉的机会也就少。相反,养 猫愈多,田鼠就愈少,丸花蜂因而也就愈多。三叶草就 越繁茂;三叶草愈多,牧草充足,喂的羊也自然就愈多 了。这样,猫、田鼠、丸花蜂、三叶草和羊之间,就形 成了一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食物链。
例如,虽然地球和太阳相距1.5亿公里,但二 者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由于太阳对地球有 巨大的吸引力,地球由于公转对太阳有巨大 的排斥力(离心力),二者的共同作用才使 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围绕太阳旋转,这 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 样地,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人才不可能随 心所欲地想跳多高就跳多高,投掷出去的石 块才不可能飞离地球,而总是要落在地球上。 地球对地面物体的引力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造。
联系的普遍性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 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 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 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 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 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 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 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 恩格斯
联系的普遍性
与住房问题相联 系的其它问题— —牵一发而全身 俱动
在基督山伯爵中,有一段很经典 的蝴蝶效应的故事:
给白菜下砒霜,兔子吃白菜,老 鹰吃兔子,老鹰掉到河里,鱼吃了老 鹰,鱼被别人捉住做菜,毒死了仇 人。。。。。。。
一个人的死和豆角涨价
陕西安塞县副县长的父亲大人去世了,孝 子为父亲大肆操办丧事,把老人本该停放 三五天的丧期适当地控制到了十三天—— 因为停放时间越长,吊唁的客人越多—— 结果来吊唁的客人很多,拉动了当地的内 需,使当地的豆角、青椒、西红柿的价格 每五百克分别涨了0.5元、0.2元、0.2元, 导致了当地家庭主妇们的不满,直言不讳 地说什么“就盼着快点下葬,好使菜价掉 下来!”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案例分析ppt课件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案例分析ppt课件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案例分析
1
案例内容:
案例1
医护人员擦掉杨显斌脸上的煤灰
据现场的人讲,他被救出时神志非常清醒,只是身体非常虚弱。他 十,杨显斌躺在宜阳县中医院的抢救室里,满身煤黑,面目消瘦, 鼻孔插着输氧管,胳膊上扎着输液管,但两只眼睛依然有神地看着 紧张忙碌的医务人员。这个体重60公斤的小伙,如今仅剩40公斤。 据医生讲,杨显斌被送到医院后各项生理指标基本正常。医护人员
几方面把握: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
2.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
案例分析内容:
•杨显斌创造这个奇迹靠的就是他的意识能动性。人的意识中包括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各种因素,发挥意 识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说这些主观因素能直接创造什么东西,而是这些主观因素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 人的潜能。也许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奇迹之所以是奇迹就是因为人的潜能超过了人的平常能力限度。 杨显斌为了生命的延续,他逼着自己喝又苦又酸的“煤水”;借用矿灯的灯光和联想以前过生日时的 快乐来缓解自己紧张、恐惧的心情;为了活着走出矿井,他能用自己的双手跪着挖出80多米通道,这 些都是人们在平常的环境下做不到的。人的意志力来自于对生命的渴望或更高精神目标的追求,以及 在这种渴望或追求中由外部环境给予的压力。渴望、压力、意志力以及人的潜能,这些因素之间总是 保持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人不能只是靠被动地逼显出生命的渴望,人更要能动地设定 自己的远大理想;人也不要惧怕压力,因为当你的意志力强大到足以藐视可怕的压力的时候,那时你 所挖掘出的潜能就将是人类的奇迹。
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培训讲义(PPT100页)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培训讲义(PPT100页)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支持或制约: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条件可改变: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科学态度:利用有利条件与创造有利 条件
13
(1)联系的客观性
A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 B 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4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事物
之间的联系是由人的观念和意
志决定的。
黑 格
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事物 尔
的联系是某种客观精神或绝对
观念联系的表现。
15
联系的客 观性
A.社会之中人与人:熟人链 B.自然界中的植物与动物:生物链 C.人与自然:环境问题 D.宇宙中天体与星系:月亮-地球-太阳
16
(2)联系的普遍性
A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 B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 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 C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任 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不 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 方式。)
3
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
看到这组图片可
以想到些什么? 踏

巧飞遵渡夺义金泸会沙定议江桥
奇胜袭突过利腊爬破会草子雪乌师征途口山地江
看到这组图片可以想到些什么?
4
我们可以想到……
遵义党



主 义
张国焘右倾

机会主义路线
延安
王明左倾机 会主义路线
5
我们可以想到……
6
我们可以想到……
7
我们可以想到……
例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案例分析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案例分析
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会领域中的联系与发展
总结词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 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 题。各国政府采取措施推动绿色发展 、循环经济等模式,促进经济发展与 环境保护的协调。
04
CATALOGUE
总结与启示
总结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它强调事物之 间的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03
发展的不可逆性
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就无法逆 转。例如,地球气候的变化、生物的 演化等都是不可逆的,只能顺应其发 展规律。
发展与联系的关系
要点一
发展与联系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围 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种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仅存在于事 物的内部,也存在于事物的外部。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 永恒发展案例分析
目录
• 事物的普遍联系 • 事物的永恒发展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启示
01
CATALOGUE
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定义
联系的定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 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 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指的是任何事物都 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一定的联 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指的是事物之间的 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联系 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联系的普遍性
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
在自然界中,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如生态系统的各 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人与人之间的普遍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是普遍存在的,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往往会 影响到其他人,而其他人的行为和决策也会影响到个人。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是会碰到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比如世界是如何运转的?物质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

1.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1.1 物质的互联互通首先,得说说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咱们身边的万物,不管是大到星辰,还是小到微尘,它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就像咱们常说的“天高任鸟飞”,其实天上的鸟儿飞得再高,也离不开地面的牵引力。

同样,地球上的一草一木,也都在和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

比如一棵树,它的根会吸收土壤里的养分,树叶会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这些都影响着周围的动植物,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1.2 生态系统的平衡这就不得不提生态系统的平衡了。

生态系统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任何一根线的断裂,都会影响整个网的稳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森林砍伐过度,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食物链就会受到威胁,甚至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俗话说得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物质世界里的这些联系,实际上是互相依赖的。

2. 物质的永恒发展2.1 变化中的稳定接下来,聊聊物质的永恒发展。

这个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就像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变化其实是常态。

物质从来不会一成不变,它们在不断地经历演变和进化。

比如,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和侵蚀,慢慢变成土壤;人类社会也是不断进步,从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每一步都充满了变革。

2.2 发展中的协调然而,这种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混乱,而是有序的、协调的。

就像老话说的“曲终人散,余音绕梁”,虽然个体在不断变化,但总体上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却是保持的。

自然界的演变是有规律的,天体的运行、气候的变化,这些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人类的发展也是如此,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实现更加和谐的未来。

3. 联系与发展:互相交织3.1 联系推动发展物质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其实是密不可分的。

联系推动发展,发展又促进联系。

第三讲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案例

第三讲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案例
2018/10/15 23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大纲要求: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的原因;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 用;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5、矛盾分析法。
2018/10/15
10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豌豆
豌豆角
豌豆结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本质联系
一秧几瓜、一荚几豆----非本质联系
2018/10/15
豌豆开花
11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垂钓傍小溪,水中颇多鱼;
老手谈技术,新手说运气; 若求鱼篓满,二者休戚戚。
/play_3I0ZC4.html (被雷劈2次还生还)
30
其二
2018/10/15
②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斗争性的含义:是指矛盾着的对立 面之间相互排斥、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 势。
斗争性的多种形式:一切对立面之间的 互相否定、排斥、差别、限制、分离等。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2018/10/15 31
战场撕杀
市场竞争
2018/10/15
政治斗争
批评与自我批评
2018/10/15
27
矛盾同一性的两层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在 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 中,互为存在的前提,失去对 方自己也就不存在了。
28
其一
2018/10/15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2018/10/15
29
矛盾同一性的两层含义: 矛盾双方互相贯通。包括: 矛盾双方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矛盾双方 在作用上发生变化等。

第一章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讲稿

第一章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讲稿

导入: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物质之间关系如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第二节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事物之间普遍的永恒的现象。

可以说,联系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物质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联系范畴的上述理解,包含以下三个要点:第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孤立存在的事物。

一方面,任何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并相互转化的;另一方面,它们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并由此构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和历史过程。

换句话说,从空间上看,既不存在毫不相干、纯粹并列的事物,也不存在其小无内、毫无结构的事物;从时间上看,既不存在前后无关、无中生有的事物,也不存在有因无果、有果无因的事物。

设想没有联系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第二,相互作用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联系作为一种关系,并不指一般的关系,而是指那种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这几种关系中,相互作用具有基本的和根本的性质,因为说到底,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根源于相互作用关系,相互作用导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进而形成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既是相互作用关系的结果,也是相互作用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

第三,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物质的相互作用,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

物质世界中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1.事物的相互关联:任何一个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互关联,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

例如,天气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等。

2.事物的相互依存:任何一个事物都离不开其他事物的支持和依赖。

例如,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提供,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技术的进步等。

3.事物的相互作用:事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互相影响,相互推动事物的发展。

例如,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而达到平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使社会得到进步等。

4.事物的相互转化:事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会发生相互转化。

例如,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发生转化,思想通过思维活动的交流可以发生转化等。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的永恒发展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连续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停滞不前的状态。

1.事物的发展阶段: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性,从产生、成长到衰退和消亡,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例如,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幼年、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的阶段。

2.事物的演化和进化: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演化和进化的过程,不断变得更加复杂、完善和进步。

例如,物种的进化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化过程。

3.事物的更新换代: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新的事物取代旧的事物,形成更新换代的过程。

例如,技术的进步使得旧的设备、工艺被新的设备、工艺所取代,社会制度的变革使得旧的制度被新的制度所替代。

4.事物的持续发展:事物的发展是持续不断的,没有终点和边界。

事物的发展通过不断创新、积累和,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停地说:“奇迹,这是个生命奇迹!”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案例分删除析。 提示
案例分析提示:
本案例讲述了年仅19岁的矿工一一杨显斌在一次煤矿透水事故中奇迹地存活了 21天的故事。在那次事故中,杨显斌虽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大水所淹灭,但却 把他置于几乎无任何生存条件的绝望境地。在绝望境地中他竟能存活21天,这 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本案例的讨论,涉及到的原理内容主要是:意识的能动作 用,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
2.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删除。
案例分析内容:
•杨显斌创造这个奇迹靠的就是他的意识能动性。人的意识中包括理性的和非理 性的各种因素,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说这些主观因素能直接创造什么东 西,而是这些主观因素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人的潜能。也许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奇迹之所以是奇迹就是因为人的潜能超过了人的平常能力限度。杨显斌为了生命 的延续,他逼着自己喝又苦又酸的“煤水”;借用矿灯的灯光和联想以前过生日 时的快乐来缓解自己紧张、恐惧的心情;为了活着走出矿井,他能用自己的双手 跪着挖出80多米通道,这些都是人们在平常的环境下做不到的。人的意志力来自 于对生命的渴望或更高精神目标的追求,以及在这种渴望或追求中由外部环境给 予的压力。渴望、压力、意志力以及人的潜能,这些因素之间总是保持一种正比 例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人不能只是靠被动地逼显出生命的渴望,人更要能动 地设定自己的远大理想;人也不要惧怕压力,因为当你的意志力强大到足以藐视 可怕的压力的时候,那时你所挖掘出的潜能就将是人类的奇迹。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删除。
案例2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 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说跳 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删除。
案例分析内容:
•马克思曾经对人和动物之间的本质差别做过深刻的分析。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 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主要表现在人可以按照任何一种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认识事物 ;而动物是一个无意识的存在物,它只是按照自己的本能来对待环境。这就是说 人不受人与环境之间的现有关系限制,人能够通过对自身本质的认识来能动地改 变现有的处境,使之按照人的规律或美的规律来生活。而动物却只能按照其固有 的本能来适应环境,即环境是什么样的,它就怎样活动。文中所说的跳蚤就是这 样,当它被玻璃盖限制而跳不出玻璃杯的时候,它也就适应了这个环境,它从不 去考虑如何去打开这个盖子,从而改变自己的处境。所以它只能被动适应环境, 处于无意识状态,当盖子已经打开了它也不知道。虽然人类在本质上是能动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时常沉沦为“跳蚤人生”状态,学界称此为大众化的“集体无 意识”,鲁迅曾把此状态比喻为就像被关在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究其根源可能 就是因为人们忘记自己是一个有意识的能动存在者,而服从着流俗的习惯势力左 右。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删除。
案例分析提示:
•本案例涉及的原理内容主要是:意识的能动性。文中通过对跳蚤的实验,讲述 了害怕失败而不思进取的“跳蚤人生”是自我设限的结果,揭示了“心理高度” 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说明了意识的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实际 上“跳蚤人生”的哲学根源在于缺乏意识的能动性。此案例是从反面来反观意识 的能动性,不是正面阐述,旨在警示人们尺有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不要自我设限 ,才能取得成功,否则,被动地适应环境只能带来无为的生活。
•接下来实验者再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 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 “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 。再一阵子以后呢,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 度继续地跳。
•三天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
•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一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 杯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许多人也过着这样删除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 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 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 地降低成功的标准一一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 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人们 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 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其实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子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 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下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 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出去。
•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 他们的心里也默认了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不是可 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例除。1
案例内容:
医护人员擦掉杨显斌脸上的煤灰
据现场的人讲,他被救出时神志非常清醒,只是身体非常虚弱。他 十个手指甲全部脱落、血肉模糊,衣服已成了碎片,27日下午5时25 分,杨显斌躺在宜阳县中医院的抢救室里,满身煤黑,面目消瘦, 鼻孔插着输氧管,胳膊上扎着输液管,但两只眼睛依然有神地看着 紧张忙碌的医务人员。这个体重60公斤的小伙,如今仅剩40公斤。 据医生讲,杨显斌被送到医院后各项生理指标基本正常。医护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