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系统低温压力管道材料问题的探讨
浅谈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检验分析

浅谈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检验分析摘要:氨是易燃,易燃,易爆,有害,易蚀且易挥发的化学物质。
如果氨在整个制冷过程中泄漏或爆炸,通常会发生高复杂度的火灾事故,二次爆炸和中毒事故以及其他破坏性的安全事故,从而造成相对严重的空气污染,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个人造成重大损失和伤害。
人民安全。
因此,氨制冷管道和器具必须具有耐高压和低压,耐高低温试验,耐爆燃和耐腐蚀的特性。
氨工业制冷所需的二级压力容器和高压容器是特殊的耐压机械设备,均为我国强制性监察的特种承压设备。
关键词:氨制冷管道;不停机;检验技术1氨制冷系统中压力管道的工艺系统及工作过程(1)氨制冷系统简介:氨制冷的冷库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氨器、油分离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种阀门、压力表和高低压管道组成。
(2)工作原理:压缩机产生的100℃〜150℃左右的氨蒸气根据冷却器的传热功能将二氧化氮的温度降低至40℃左右,然后根据节流阀的功能变为-45℃的液氨阀门。
根据蒸发器的效率,它在-40°C左右变成气态氨,最后通过压缩机,形成冷库管道控制回路。
氨制冷冷藏库通过许多管道连接。
其中,从压缩机到冷却器再到节流阀的管道主要是在室温下的辅助功能。
从节气门到蒸发器的管道是冷藏库中用于食品冷冻工作的关键部分,对员工来说更加集中。
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区域;从蒸发器到压缩机的管道具有缓冲作用。
从机油滤清器到节流阀的液氨管道具有关键的除霜功能,以确保冷藏库中低温制冷的二级压力容器的正常运行。
1事故案例分析某公司发生氨气泄漏事故。
氨气泄漏量超过1吨,使16人感到不适,并去医院治疗。
事故发生的经验如下:氨主机舱的实际操作人员在早上6:15发现压缩机气门法兰连接处有泄漏,这是由于疏忽导致气门法兰进一步开裂而导致的。
液氯泄漏比较严重。
在事故现场:主氨室中的氨浓度很高。
直到下午降低氨浓度时,才可以配备安全装置进行现场检查。
压缩机的外观变为乳白色,冷却循环水管(硫化橡胶)脱落(图1))。
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检验及安全性

158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智能检测与诊断中国设备工程 2020.08 (上)氨制冷系统在许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与人们的财产和生命都有着紧密联系。
氨制冷系统在应用期间如果发生泄露现象,一方面,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会对人们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可见,要检验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情况,同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安全评价。
1 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检验1.1 检验外观压力管道外观检验主要包括内容有腐蚀凹坑深度、咬边情况、轴向长度等多项内容。
经过检验可以发现,氨制冷系统在应用期间遭受到了腐蚀,系统中部分阀门发生了泄露现象,管道连接法兰在长期应用遭受到了严重腐蚀,这会使管道性能受到影响。
除此之外,管道中阀门也发生了泄露现象,这会对系统的性能以及应用造成不良影响。
1.2 测量厚度对压力管道中的弯头和三通管件厚度进行测量,依据结果可以发现,系统中压力管道的厚度都在3.6~4.2mm。
在氨制冷系统中的压力管道中,碳钢管线遭受到了腐蚀,并且这一腐蚀情况十分严重,其中一条管线厚度约为2.7mm,其他管线并未发生明显变薄。
对氨制冷系统在运行期间的情况进行观察,不难发现,导致系统中管道在应用期间发生变薄的主要原因就是跑冷和氨液冲刷,同时,没有及时干燥,这都会使管线遭受腐蚀。
2 氨制冷系统管道的常见缺陷2.1 管道厚度变薄及腐蚀对于布置在室外的压力管道,其在应用过程中,管道长期都在盐水、空气、氨介质环境中,这会导管道遭受侵蚀厚度变薄,并且会出现蚀坑等问题。
大量经验表明,中立式氨冷凝器在立管内壁水侧腐蚀情况十分严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检验及安全性郭义帮(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摘要:氨制冷系统在具体应用期间压力管道可能出现问题,这会对系统的应用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要做好检验和安全性评价,这不仅能够减少压力管道在应用期间返修作业量,而且可以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性,使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检验及安全性

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检验及安全性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如何将氨制冷设备更好地运用在工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内,提高设备的生产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工业化进程已经成为了时代需求。
在氨制冷设备的专业领域内,提高氨制冷设备的定期检验质量是提高相关设备生产质量的重点步骤。
本文重点探讨如何提高氨制冷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质量,提出了设计氨制冷压力容器检验流程的相关建议,希望本文能够引发在检验程序设计以及措施实施上的更多思考,从而提高氨制冷设备的工作环境安全性,提高氨制冷工作的效率,并最终促进化工冷库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氨制冷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问题探究引言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离不开我国各个工业行业内的工业化能力,工业化能力是促进工业化进程的根本动力。
同时,工业化能力也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增加专业觉悟,精进专业技能,加强在氨制冷设备质量检验上的管理,是充分地响应国家对于工业发展的行业内技术提升的建议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本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加强氨制冷设备的检验流程质量也从整体上促进了制冷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减少了氨泄漏造成的工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一线工人生命安全和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条件。
1.压力容器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1.1氨制冷设备的主要原理氨制冷设备运用液体循环中的氨液作为制冷的催化剂。
氨液本身不会对制冷设备的钢材料产生腐蚀。
因此制冷设备的腐蚀主要是由于金属材料同周边环境的化学成分在长时间的接触里形成了一定的化学反应。
1.2产生腐蚀的设备相关部位分析我国的氨制冷设备再生产过程中尝试集处于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制冷设备在工作中处于低温状态,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相接触,就会在容器的表面形成液态水。
在不断地积累下,水滴会受重力影响在设备下方的连接部位造成液态水的堆积。
所以氨制冷设备的底座上因为长时间接触积水,会产生一定的腐蚀。
氨制冷设备上除底座之外的其他容易产生水汽堆积的狭小部位和清洁死角也容易被水汽腐蚀。
氨制冷系统存在问题与展望

氨制冷系统存在问题与展望发布时间:2022-10-19T11:10:21.94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1期6月作者:张潇月郭金珠张忠耀[导读] 在过去的30年里,合成制冷剂的使用限制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这种趋势下,人们对对地球生态无害的氨和二氧化碳视而不见。
张潇月郭金珠张忠耀联泓(山东)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滕州 277500摘要:在过去的30年里,合成制冷剂的使用限制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这种趋势下,人们对对地球生态无害的氨和二氧化碳视而不见。
150年来氨制冷一直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氨由于其独特的制冷特性和能效,一直是大规模工业制冷的主要制冷剂。
关键词:氨制冷系统;存在问题;展望;引言在臭氧层消耗和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国决定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基加利修正案》,以加强对氢氟碳化合物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控制,并逐步淘汰氢氟碳化合物和氢氟碳化合物。
100多年来,氨作为天然制冷剂一直被用作制冷设备中的制冷剂。
新的民用建筑供暖、通风和空调设计标准允许氨制冷集团使用民用建筑空调系统,而供暖、通风和空调设计标准取消了只允许使用氨的冷藏室的限制。
一、氨的特性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用于化工、轻工业、制药等领域。
为了便于运输和储存,氨气经常以液体形式加压或冷却,这是无色且刺激性的液体。
液氨由于成本低和制冷效果大,在制冷工业企业中经常被用作制冷剂。
近年来发生了液氨化学事故,事故风险很高。
例如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了特别重大的火灾事故,上海永业股份有限公司“8.13”泄漏液氨,事故造成多人死亡或重伤,造成了相当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gb 12688—2012危险货物标准格式将氨划为第2.3类:有毒气体,次要危险性划为第8类:腐蚀性物质。
2020年5月30日,紧急情况管理部、工业和信息部、公安部以及运输和通信部联合编制的《受特别管制的危险化学品清单》第一版出版,氨气被列为有毒化学品该目录旨在加强对危险化学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加强安全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并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探究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检验及安全评价

安全生产探究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检验及安全评价吴冬(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泰州分院泰兴所,江苏泰州225400)摘要:针对某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且在基础上,进行了安全评价,这一方面可以降低压力管道缺陷返修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氨制冷系统;安全评价;压力管道;外观检验氨制冷系统在啤酒和食品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并且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紧密联系。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氨制冷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泄漏现象,这不仅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因此,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情况的检验,并且做好相应的安全评价。
1检验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1.1检验压力管道外观检验压力管道外观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轴向长度、腐蚀凹坑深度、弯管和煨弯弯头异常形变、咬边等各种现象。
通过检验可以发现,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遭受到了较为严重腐蚀,并且部分阀门存在泄漏,管道连接法兰在遭受到了严重锈蚀,管道的应用性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此外,管道中的采用的阀门存在较为严重的泄漏情况,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氨系统阀门不符,为了使该项问题得到处理,应采用专门氨阀。
1.2测量压力管道厚度测量三通和弯头管件厚度,对测量厚度进行检查可以发现,可以发现压力管道的设计壁厚都在3.5-4.0mm。
在整个管线中,碳钢管线在应用过程中遭受到的腐蚀情况严重,一条管线的厚度只有2.8mm左右,其余管线并未明显变薄。
通过对氨制冷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氨液冲刷和跑冷是导致管道变薄的原因,并且无法及时干燥,导致管线遭受腐蚀。
2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的安全评价2.1安全评价腐蚀凹坑保证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安全问题,通过射线无算检测方式检测腐蚀凹坑情况,并对检查期间发现的腐蚀凹坑的具体情况进行安全评价。
在具体检验过程中,一共发现压力管道中出了4处腐蚀凹坑,并且进行了安全评价,在这4处腐蚀凹坑中,其中1处已经十分接近临界标准值,还有2处未通过安全评价,因此,为了避免氨制冷系统在运行出现严重的事故,对这两处腐蚀凹坑也作了不合格处理,确保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氨制冷系统压力管道检验及安全评价

个 , 不合格比例为 96 %且缺陷等级都为 Ⅳ级 。为了 进行安全评定筛选了相对较严重的缺陷 24 个 , 采 用超声波探伤方法 , 进行了超标缺陷的定量 。检验 结果见表 1 ( 限于篇幅 , 只列举部分焊缝检测结 果) 。本次无损检测的结果表明 , 该管线工程的安 装质量较差 。
序号 管线编号
冷
35
215 射线探伤与超声波探伤检测 对氨系统管线焊缝按比例进行了射线探伤 , 探
伤比例按中石化总公司的《工业管道维护检修规程
规定》进行抽查 , Ⅲ类管道抽查 5 %。共抽查 54 个 焊缝 , 计 75 张射线底片 , 其中按 JB4730 - 94《压 力容器无损 检 测》〔4〕筛 选 , 评 为 超 标 的 缺 陷 共 52
of Corroded Pipelines》〔5〕的规定 , 进行了安全评定 。 本次检验共对检查出的 8 处腐蚀凹坑进行了安
全评定 , 共有 2 处未通过安全评定 , 另有两处已接 近临界值 , 为安全起见 , 对该两处腐蚀凹坑作评定 不合格处理 。因此应对该 4 处存在腐蚀凹坑管段进 行更换处理 。
25/ 32
中石化和化工部对压力管道的检验分别颁布了相应的规程工业管道维护检修规程化工企业压力管道检验规程2规程规定了工业压力管道全面检验的内容和方法但对于压力管道允许存在的缺陷则没有明确规定多少为不合格而是由检验员根据介质压力温度管道结构应力水平等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返修早期的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没有经过安装安全质量的监收稿日期
测厚检查发现直径为 25~ 32 的不锈钢管线 的壁厚绝大部分在 212~215 mm 之间 , 只有一管线 2 个测点的厚度较小 , 其最小厚度仅为 117 mm , 相 对其它同直径的不锈钢管道壁厚 212~215 mm 较 小 ; 对于检测出较小壁厚情况 , 不能确认是否由于 安装时采用了壁厚较小的管道 。因此在今后使用过 程中需要加强检测 。碳钢管线腐蚀相对较重 , 一管 线壁 厚 仅 为 212 mm , 与 同 管 道 的 其 它 部 位 相 比 (壁厚 318~319 mm) 减薄非常严重 。另外一管线 2 个测点的厚度仅为 211~213 mm , 与同直径管道其 它部位相比 (218~310 mm) 减薄较严重 。其它管 线未见明显减薄 。管道减薄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 雨水淋湿和积水的冲淋 , 导致不能及时干燥 , 引起 局部腐蚀 。另外的一个原因是由于该管道附近区域 有蒸汽管道的疏水器不停地排放蒸汽引起碳钢管道 的腐蚀减薄 , 加上平时管道的维护保养不够 , 导致 腐蚀不断加剧 , 引起壁厚减薄 。
氨制冷装置(冷库)压力管道检验要点分析

设备管理—212—氨制冷装置(冷库)压力管道检验要点分析冯雪彬(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引言:氨气为重要的化工材料,其在制冷、硝酸合成、合成纤维或石油精炼等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使用期间若没能遵照正确的使用方法会极大提升安全隐患,因而针对氨制冷装置中的压力管道要借助合适的检验手段进行相应测试。
1 氨制冷装置压力管道检验前的准备在正式开展氨制冷装置压力管道的检验前,检验人员需进行充分的准备,具体来说,其要搭建检验部位中的脚手架,部分装置的安装或拆除都要由专业人员来定,若检验部位的高度较高,依照相关装置检验中各项条例的规定,当该部位与地面的距离在1.8m 以上时要架构脚手架。
同时,检验人员还应全面分析检验部位表面的硬度、厚度与伤痕等,将该检验部位进行打磨使其露出金属光泽,进行光谱分析。
此外,在进行管道检测期间若使用射线作业,在实行作业前的5h 内要立即通知厂方该射线检测需要的安全防护距离、时间与作业区域等,在获取相关票证后让工作人员进入到射线的安全区域内,在完成检验前的准备后,可开展压力管道的检测。
2 优化氨制冷装置压力管道检验的有效措施2.1严格审查安装资料 在进行正式检验前相关人员需严格管控管道设计的资料,只有保证管道设计的稳定才能提升氨制冷装置的牢固性,在开展检验监督期间要全面了解该管道的强度计算书、设计图样与安装说明书等。
一方面,从材料选用的角度上看,要切实掌握不同冷间与冷库的制冷需要,若带有鱼虾冻结间,其整体温度需保证在-20℃以下,同时,还要及时测量管道元件中的用钢选择,在完成测试后可知普通20钢的-20℃的冲击功为5-8J,依照我国当前的金属管道设计规范,相关人员可挑选降碳提锰或10钢类型的材料。
在进行实际设计时管道内部的温度大多会处在-19.8℃附近,相关人员应加强冷库温度的管控,无论是深冷储藏、速冻加工,还是鱼虾冷冻间都带有不同程度的低温要求,因而为保证管道压力应通过设计计算书详细测算其温度。
浅析冷库氨制冷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

浅析冷库氨制冷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浅析冷库氨制冷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摘要:氨作为制冷剂应用于制冷行业,取代对大气有害的氟利昂,但氨具有可燃、易爆、有毒的特性,对生命财产的危害不容忽视。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本文从食品冷库氨制冷系统的安全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了食品冷库氨制冷系统的安全管理要点。
关键词:氨制冷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源辨识应急预案冷库是冷藏业发展的基础,是保鲜冷藏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制冷业已成为现代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不可缺少的行业。
一、冷库氨制冷系统的安全重要性制冷技术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内使自然界的某物体或某一空间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的某一温度,并使之维持这个规定低温状态的一门科学技术[1]。
冷库是制冷技术的典型应用。
为延长食品等的保存期,调剂淡、旺季市场的需求,传统的小型冷库已难以适应市场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目前,我国大中型的冷冻加工及冷库等制冷设备大多采用以氨为制冷剂的集中式制冷系统,冷却设备多为排管,系统复杂,且制冷剂-氨的储量较大。
冷库氨制冷装置中涉及的液氨纯度一般要求99%以上,液氨泄漏在空气中,吸收热量和水分,形成气态氨、氨水和液氨组成的混合物,最终形成气态氨和氨水混合物;而氨具有可燃、有毒的特性,遇明火可发生爆炸,爆炸极限为15.7%~27.4%。
液氨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对泄漏点周围的影响范围大,作为有毒的刺激性气体,泄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液氨泄漏对民众造成的恐慌是不可估量的。
且由于城市的迅速外延,使许多冷库被居民生活区所包围,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事故,2002年到2009年底,发生液氨泄漏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总计10起,死亡36人,重伤19人,轻伤286人。
二、冷库氨制冷系统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火灾、爆炸危险性液氮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制冷系统低温压力管道材料问题的探讨专业技术2008-07-22 15:24:51 阅读232 评论3 字号:大中小订阅(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黄劲松申广辉)四、执行规范中所遇问题1.按照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4.3.1条规定,(见附录A)。
碳素钢钢管(无缝钢管)10号、20号的使用温度下限为-20℃以上,16Mn使用温度下限为-40℃以上,09MnD使用为-50℃以上。
2.制冷压力容器执行JB/T4750-2003《制冷装置压力容器》规范,所以目前大冷、烟冷及国内制冷设备厂商所生产的压力容器,均为用碳素钢钢板。
如果按照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要求,最终均不能通过验收。
3.阀门、弯头:在制冷系统中当前生产的阀门均为铸铁和碳素钢所制,弯头也是采用普通碳素钢,且机制弯头R均为1.5D。
4.按照当前市场价,每吨20号碳素钢无缝钢管和16Mn的差价约为3000元,09MnD的差价则更大,在全国范围内其一次投资将是一笔十分巨大的费用。
众所周知商业制冷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没执行这些规范之前在低温系统一般都是采用10号、20号碳素钢无缝钢管,经过几十年的实际运行并没出现过因管道破裂而产生制冷剂泄漏事故。
在执行压力管道规范的过程中又遇上压力容器及机压弯头的配套问题,所以对氨制冷系统实际运行工况及管材选用应进行必要的探讨。
五、氨制冷系统中低压管道的应力分析氨制冷系统管道内工质均为液化气体随着使用温度的降低,其压力(管道内的应力)也随之降低,处于低温低应力工况。
低温管道的破坏方式主要是低温下的脆断,构成低温脆断需有个必要且充分的条件,一是材料低温下脆化,二是有足够的应力,二者缺一不可,所谓低温低应力工况就是容器处于低温环境,但由于介质压力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导致应力低于或等于某个量值(材料常温屈服点的,且不大于50Mpa时),断裂的推动力过小,也不可能发生脆断,也就是说属于低温低应力工况的容器,可不按低温容器对待,可不使用压力容器用低温钢,其设计温度可按使用温度与50℃的代数和。
根据氨制冷系统几十年的实际应用结果以及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和JB/T4750-2003《制冷装置压力容器》中对低温低应力所下的定义,下面我们对制冷系统低温压力管道部分在实际运行中的应力进行计算。
1.JB/T4750-2003《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3.5.1.2低压侧设计温度中规定,当使用温度低于0℃,若使用温度下一次总体薄膜应力小于或等于材料常温屈服点的,且不大于50Mpa时,则设计温度取使用温度与50℃的代数和。
当按上述办法得到的设计温度不低于0℃且不高于38℃时其设计温度最终按38℃选取。
从上表中可看出从-20℃到-45℃,加上50℃以后的代数和均不低于0℃且不高于38℃,所以其设计温度均按38℃取P T=1.470Mpa。
a)采用φ38×2.5无缝钢管:C1=0 C2=0.25(2.5×10%=0.25)δe=2.5-0.25=2.2520号碳素钢屈服应力=10号碳素钢 屈服应力= 16MnR 屈服应力=∴ b )采用φ108×4C 2=0.7(7×10%=0.7)40.834>26.5<50MPa c )采用φ133×4d )采用φ159×4.5 采用φ159×6e )采用φ219×6 采用φ219×8C2=0.6(6×10%=0.6)f )采用φ273×7.0无缝钢管 采用φ273×8无缝钢管C 2=0.7(7×10%=0.7)40.8 >38.8<50MPa 34<38.8<50MPa g )采用φ325×8 采用φ325×10根据以上对ф38~ф273管道应力计算(蒸发温度在t0=-20~-45℃),其管内工作应力在14.4~38.8Mpa 范围之内,20号碳素钢管从ф38~ф273其应力均满足低温低应力条件,10号碳素钢从ф38~ф40.8 34 >14.4<50MPa注:本表数据符合GB8163-87、GB2270-80和GB9948-88标准规定厚度允许偏差,采用高级精度的钢管应在订货时注明。
注:无损检测指采用射线或超声波检测。
碳素钢做制冷剂的输送管。
六、氨制冷系统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从以上计算结果看,氨制冷系统的运行工况符合低温低应力的条件氨制冷系统的管路及压力容器在过去几十年中一般都是采用10号20号碳素钢,全国在役制冷容器近万台,一直都在安全运行,很少有因为管道或容器破裂而造成恶性事故,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曾对国内28家主要用户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工作结果均证明制冷管道及制冷容器运行安全状况良好,多数容器使用10~20年,甚至20年以上,无腐蚀、无故障,安全可靠。
在全国性的调研中共发现有问题的容器25台,其中多数是16MnR制氨贮存容器共20台,经分析16MnR制氨贮存容器的质量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材质、介质、制造等诸多原因,总括而方有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材质16MnR和低碳钢相比添加了Mn,提高了强度,但也增加了淬硬倾向,残余应力也相应增大,工艺要求也更为严格,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如控制不当,比低碳钢易产生缺陷,诱发冷裂纹。
更主要的是和低碳钢比,16MnR在液氨中的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性大为增加,国外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屈服强度大于320Mpa的钢材,在焊态下使用的液氨贮罐都发现了应力腐蚀裂纹。
同时16MnR对焊接技术要求更高,制造、焊接技术的真正掌握也是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
七、建议由于氨制冷系统的运行工况符合低温低应力的条件,同时根据氨制冷系统几十年来使用10号20号碳素钢安全输送制冷剂的实际情况。
本着安全、节约能源,节约材料减少投资的原则,建议有关部门应与《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编写组的同志进行必要的技术探讨,以解决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同时为建设节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工作。
氨系统冷库的安全控制与管理时间: 2010-6-30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为确保生产顺利进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各种规范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对冷库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严格。
一九九六年四月、劳动部颁发了《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通知,对在生产、生活中输送可能引起燃爆或中毒的危险性较大的管道称为压力管道,为特种设备,将压力管道的管理纳入了法制管理阶段。
根据氨的毒性以及在冷库中的工作压力,属工业管道GC2级中“输送GB50l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4.0Mpa的管道”。
从此将冷库氨制冷系统管道纳入了“压力管道”管理范围。
取得GC2级的资格证书的,才能从事氨为制冷剂冷库的设计和施工。
以下内容从氨的特点、设计、施工等方面阐述氨冷库制冷系统的安全与质量控制要点。
一、氨制冷剂在环境安全方面的主要特点1、氨制冷剂具有优良的环境性能和热力学性能氨是一种天然的制冷剂,具有优良的环境性能和热力学性能。
氨的消耗臭氧潜能值ODP=0,温室效应潜能值GWP=0,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制冷剂。
2、氨具有刺激性气味且有一定的毒性和可燃性,在其安全性分类中属于B2类制冷剂。
当在蒸汽中容量达0.5-0.6%,就要使人致死,同时氨蒸汽在空气中含量达15.5-27%,遇明火就要爆炸。
3、氨的蒸发密度比空气小,泄漏时极易上升从屋顶逸出室外;氨易溶于水,当遇到大量泄漏的紧急情况时容易排除,此外,氨允许的含水量为0.2%以下,可以允许有微量水存在。
4、氨对钢铁、铝等金属材料无腐蚀作用,但当氨中含有水分时,则对锌、铜、铜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作用,故在氨制冷系统的设备、管道、仪表、阀门具有“避铜”要求。
二、氨制冷系统中常见的安全问题1、操作维护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在安全问题日益关注的今天,大多数企业都进行了针对工程系统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但仍有个别操作人员缺乏有关技术知识(工人未经培训就上岗)、专业素质较差、不遵守操作规程等所致。
2、非技术人员设计系统、非正式安装单位安装工程。
非技术人员设计系统、非正式安装单位安装工程,由于其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甚至更严重的根本无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管理体系,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对各种安全要素如材料、焊接、检验等控制不得力,留下安全隐患。
对此,有关机构加强了这方面国家标准制度的立项工作,3、防护措施相对较弱根据氨的特性要求,除了必备的安全措施外,还应不断完善其防护措施。
安全措施在以往的氨制冷系统设计中考虑的较为周全,且得到不断完善。
如系统双安全阀的使用、压力控制器在系统压力超过规定值的报警停机、液位控制器的正常液位控制及超高液位报警停机、《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BJ12-2000)对管路焊接和系统气密性试验的要求等。
但是,国内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措施相对较弱,虽然在以往的设计中设有紧急泄氨器,但缺乏连锁控制,且防护要求和必备设施也不够完备。
三、系统设计安全控制要点冷库中氨的管道设计必须遵守《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
在氨制冷工艺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中的条文:3.1 制冷管道材质的选择制冷管道材质的选择与制冷剂的温度有关,以往在冷库中均用GB/T8163的10#或20#碳钢,执行了《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后,根据氨制冷剂的工作温度对照规范提供的金属管道“使用温度下限”来选择管道的材质。
目前是:-l9至150℃选用20#碳素无缝钢管;-29至150选用10#碳素无缝钢管(牌号GB/T8163);-40至150℃选用16Mn无缝钢管(牌号GB/T8163);-50至150℃选用09MnD(无牌号)低合金无缝钢管或者选用0Cr18Ni9(牌号GB4237)高合金(不锈钢材质的)无缝钢管。
3.2管道表在设计中增加了管道表等内容,它要对每一段制冷管道进行编号,汇总成表,在表中应表明设计条件、试验条件、管道等级、隔热数据、施工等级、压力管道类别等。
并绘制管段表,管段平面、透视图,在这些文件中对管子、弯头、三通、大小头、管帽、仪表管嘴、法兰、螺栓/螺母、阀门、过滤器等均一一表明。
3.3机械强度和刚度计算在设计中还应对管道机械强度和刚度进行计算,对管道支架类型进行选择。
3.4氨气检测由于可燃及爆炸性,因此在压缩机房设计时,应装置氨气体检测仪表,使它与装有防爆电机的排风机连锁,当氨有微量泄漏时,即打开风机、同时报警。
风机每小时风量应不少于机房容积12倍。
3.5液面控制压缩机房中低、中压容器液面在控制中最重要,如果液面超高将引起压缩机敲缸等恶性事故,因此在液面控制中根据“不应采用任何一只仪表同时进行控制和保护”的原则,将液面控制和报警分设二套独立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