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科学第一二章复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上册各章知识要点

八年级科学上册各章知识要点

八年级科学上册各章知识要点1. 第一章: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的组成部分:根、茎、叶- 植物的生长过程:萌发、生长、开花、结果-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的结构:核和电子层- 元素的定义和分类- 化合物的定义和特性- 分子和离子的结构及其区别3. 第三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 平衡反应和不平衡反应- 化学计算中的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比等概念- 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4. 第四章: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相变的概念和分类:沸腾、融化、冷凝、凝固和升华等- 温度和气压对物质相变的影响- 固态晶格和液体分子间力的区别5. 第五章:流体的压力和浮力- 流体的定义和分类:液体和气体-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浮力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 浮力对物体的作用和应用- 显微镜、水压机和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6. 第六章: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 光的传播介质:真空、空气和透明介质- 反射光的形成和规律- 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镜面反射和 diff 反射的区别-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和应用7. 第七章: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现象-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折射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光的全反射现象和应用-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8. 第八章:声的传播和反射- 声的传播介质:空气、固体和液体- 声的振动和频率- 声音的音调和音量- 声的反射现象和定律- 声的反射在声学设计和建筑中的应用9. 第九章:电能的利用与输送- 电流的概念和方向表示-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和应用- 电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10. 第十章:磁场中的电荷- 磁铁和磁场的特性- 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力- 磁场中的电荷在导线中的运动规律- 洛伦兹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磁铁和电磁感应的应用以上是八年级科学上册各章知识要点的简要介绍。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第一章第二章内容(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第一章第二章内容(含答案)

八上期中复习 (第1、2章)一、选择题1. 一只铁制的水桶重49牛.装满水后重147牛.如果某人提着这桶水并将它浸没在水中后.该人所用的拉力是( ).A.147牛B.小于49牛C.等于49牛D.98牛2.20℃时,在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悬浮着一只空心小球,当把盛放硝酸钾的烧杯放入冰水混合物的大烧杯中时,则空心小球将( )A. 仍然悬浮B.变为漂浮C.下沉D. 无法确定3. 在t℃时,某物质A的溶液若恒温蒸发10g水,析出2g无水晶体;若恒温蒸发20g水,析出6g无水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C.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D.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4.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海水中匀速竖直下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受海水的压强增大 B.重力小于浮力C.动能增大 D.重力是维持匀速下潜的原因5. 把重5N、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上浮,F浮=6NB. 物体悬浮,F浮=5NC. 物体漂浮,F浮=5ND. 物体沉在水底,F浮=6N6.炎热夏天,喝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下列关于可乐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乐是一种溶液,当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B.可乐喝到肚子里面后,人过会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溶质,这说明可乐是不饱和溶液D.冰过的可乐比不冰过的可乐口感更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7.在温度60℃时,一只盛有不饱和蔗糖水的水槽中放着一只乒乓球,乒乓球处于漂浮状态。

而后,温度降低到20℃,乒乓球仍处于漂浮状态。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复习教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复习教案

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基础知识测试一、基本概念1、天气:。

2、气温:。

表示当地空气的。

是天气的基本要素。

3、风:。

风从气压区流向气压区。

它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和。

4、风向:。

5、湿度表示空气中的多少,空气的湿度一般用表示。

6、等压线:。

7、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和。

8、气候:,它包括天气的状况和状况。

9、比热:。

比热的单位是,读作。

10、季风:。

11、季风气候区:。

二、基本知识点系:。

3、对流层的最大特点是:,所以在这层中天气现象:。

它集中了地球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

4、天气的主要要素有:、、、和。

5、测量气温的工具放在,它一般距地米。

6、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气象观测中百叶箱内应有、三种温度计来测量。

7、大气压的特点:(1)大气压的方向:(2)在同一深度的大气压:(3)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直接与有关。

它随海拔的升高逐渐。

(4)大气压与天气和季节都有关,一般:晴天阴天、冬季夏季。

8、标准大气压的值:帕,相当于厘米汞柱。

9、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测定标准大气压值的实验:。

10、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高压区多天气,低压区多天气。

12、大气对人体的影响:(举二例)13、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升高,液体沸点;气压降低,液体沸点,高压锅就是利用:来工作的。

14、风向的符号可以用一短线段来表示,如东北风可表示为,西北风可表示为。

风向可以用来测定,指向代表风的方向。

(箭头或尾翼)风速可以用测定。

风速的大小常用来表示。

15、实验表明:,空气中的水汽就越多。

16、观测湿度的仪器称为。

是最常用的湿度计,它由一支和组成,它的使用方法是:先读出刻度,再读出刻度,然后计算它们的,最后通过查表,得出相对湿度。

17、相对湿度表表明:干湿差越大,相对湿度越。

18、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

“蜻蜓低飞,不雨也阴”的科学道理是:由于大雨前空气中的较大,蜻蜓的翅膀不能高飞。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整理)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整理)

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整理)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 物质的概念及特点
- 原子的结构和基本粒子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 物质的分类及其特征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
- 运动的概念及要素
- 运动的描绘方法
-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力的概念及分类
第三章:采用合理的能源
-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 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
- 能源的优劣比较
- 节能和环保的重要性
第四章:物质的反应
- 化学反应的概念及特征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
- 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反应
-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第五章:声的传播
-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的三要素和特性
- 声音的音调和音量
- 声的阻抗和衍射
第六章:光的传播
- 光的概念和产生
- 光的传播路径和反射
-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 光的色散和光谱
第七章:电的产生和传输- 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 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
- 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措施
第八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生物的基因和遗传物质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
- 物种的多样性和变异的重要性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科学复的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和总结,祝你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1~3章

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1~3章

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1~3章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构成宇宙无限世界的基本要素,根据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世界的运行规律。

一、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极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被称为原子。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部分。

在物质中,原子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组合和分离,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二、元素和化合物每一种物质都由特定的原子构成,这些具有相同原子性质的物质被称为元素。

元素可以通过元素符号来表示,如氧气的元素符号为O。

而由不同元素组合而成的物质称为化合物。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质,由于不同元素的不同组合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化合物。

三、物质的变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或性质的变化,例如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背景颜色的改变。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其化学组成,形成新的物质。

第二章:机械运动和图示机械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经历的位置变化。

通过对机械运动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物体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图示来描述和解释这些规律。

一、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的运动。

在图示中,我们可以使用直线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代表了物体的速度。

二、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不相等的运动。

在图示中,我们可以使用曲线来表示变速直线运动,曲线的斜率不断变化,代表了物体在不同时间的速度变化。

三、抛体运动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自由下落的基础上具有向前水平运动的运动形式。

在图示中,我们可以使用抛物线来表示抛体运动,抛物线的形状和方向可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第三章:光学基础知识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通过对光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光的性质和行为,并且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技术发展中。

一、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

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要点

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要点

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要点第一节:水在哪里一、水的分布:1.海洋水:96.53%(最多)2.陆地淡水:约2.53%3.生物水:生命重要组成部分(水母中含水量最高)人体中含水量占人体总重的 2/3以上,一般动物含水量占体重的 70%~80%,其中水母占 98%,草本植物中约占 70%~85%。

二、水的形态:固态、液态、气态三、水的循环: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小循环:1.陆上内循环 2.海上内循环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第二节:水的组成1.各极产生的气体名称、体积、检验方法电解水的实验。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2)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两玻璃管内液面下降;(3)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即产生气体体积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点燃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氢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氧气;(4)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负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正极;(5)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

2.水的电解方程: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3.结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4.水的重要性质: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2、密度只跟物质本身有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相同。

3、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4、密度单位:克/厘米3或者千克/米3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5、水的密度:ρ水=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含义:表示每厘米3水的质量为1克或每米3水的质量为1千克。

6、会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①原理:ρ=m/v ②器材:7个③会使用天平和量筒(使用、读数)④测固体的密度的步骤(如果密度小于水怎么办?)⑤测液体的密度的步骤(先总后剩)第四节:水的压强一、压力:(1)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2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2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km左右的高度内,包围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1没有天气变化○2没有声音○3易受陨石侵袭○4昼夜温差大3.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 激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

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5. 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A有毒气体排放,污染大气,如形成酸雨B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C臭氧层破坏,紫外线长驱直入,危害人类皮肤第2节气温1.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各天气要素的综合状况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等2. 天气于气候的区别:(1)天气:短时间如阴转多云晴空万里鹅毛大雪烈日炎炎(2)气候:长时间如四季如春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3.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大小,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中。

A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B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门朝北);C 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4. 一天中,最高气温大致在午后2点,最低日出前后5. 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22℃第3节大气的压强1.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A马德堡半球实验;B杯中水不倒出的实验2. 特点:A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B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因为高空中空气密度小C 流速大,压强小。

机翼下侧流速小于上侧,所以下侧压强大于上侧用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抓住变化后形成压强差。

3.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帕,或等于760毫米汞柱(10高水)4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多为阴雨天气5. 气压与沸点的关系:1.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实验手段:往里充气,原来沸腾的水停止沸腾,温度计温度升高。

应用:高压锅2. 气压降低,沸点减小实验手段:往外抽气,原来不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教科版 八年级上 第一、第二、第三章知识点

教科版 八年级上 第一、第二、第三章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上第一章走进实验室一、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二、物理中常见的测量长度测量基本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实验室质量测量的基本工具:托盘天平和砝码时间测量的仪器:秒表、日晷、滴漏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温度计电流的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的测量仪器:电压表力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直接测液体体积的测量仪器:量筒、量杯三、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量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

四、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换算方法:单位间的换算关系采用等量代替法,即先照写数值,然后乘以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并注意结果尽量用科学计数法单位换算题目的解题规律可简单归纳为:“系数不变,单位换,进行算”。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 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放.正确放置刻度尺的方法是贴、平、齐,即①刻度尺有刻度线的边跟被测物体紧贴。

②刻度尺跟被测物体的边平行。

③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跟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科学上第一二章复习
•1.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秤下,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两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值相同,则两物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密度B体积C质量D重力
•2.如右图所示,在天平上分别放体积相等的A、B小球,天平刚好平衡,则A B的密度之比A.5:3 B.3:5 C.1:1 D.条件不足,无法选择
•3.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ρ铜>ρ铁),放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A.铜块大B.铁块大C.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选择
•4.只有量筒,要取出21克汽油(汽油的密度为0.7×103千克/米3),下面几个论述中正确的是()•A.在量筒中量出体积7厘米3的汽油B.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厘米3的汽油
•C.在量筒中量出体积30厘米3的汽油D.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
•5.20℃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5gA物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0gB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相比()
• A、A>B B、B>A C、A=B D、无法比较
•6.有二只形状不同,容积相同的容器内盛满了质量相等的水,现同时将二只阀
门打开,你将看到(填甲先、乙先、同时)放完水的现象,理由是。

•7.3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盛有水,将质量相同的铝块、铁块、铜块分别浸没在
3个杯中后,3个杯液面恰好相平,则原来盛水最少的杯是()。

A.放铝块的烧杯B.放铁块的烧杯C.放铜块的烧杯D.原来3杯盛
水一样多
•8. 做膝跳反射试验中,若试验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表现得会弱一些,原因()
• A. 反射弧发生变化 B. 传出神经受阻
• C. 感受器受到抑制 D. 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9.激素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极低,但它对人体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侏儒症和巨人症是下列哪种激素在幼年时分泌异常所造成的()
• A. 胰岛素 B. 生长素 C. 雌性激素 D. 生长激素
10. 下列各图表示光照对胚芽生长影响的实验,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各种操作均已放置一段时间)()•
•11. 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的饱和硝酸钾水溶液,溶液的温度是70℃,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

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小球将:( )
•A、上浮B、下沉C、悬浮D、无法确定
•12、在200C时,KCl的溶解度为34克。

则该温度时,50克水中加入20克KCI晶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40% B、34% C、28.6% D、25.4%
•13、鸡蛋碰石头,结果鸡蛋破碎,则鸡蛋对石头的压力(F1)、压强(P1)和石头对鸡蛋的压力(F2)、压强
(P2)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
•14.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
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D.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15.如右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的下面,把它放入水
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池中缓慢注人一些水,则铅块及气球()
•A.仍能静止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D.静止、向上或向下运动都有可能
•16.你有这样的体会吗?睡在“席梦思”软床上比睡在硬板床上舒服得多.一个质
量为60kg的人,仰躺在硬板床上和“席梦思”软床上,身体与床的接触面积分别
约为0.1m2和0.4m2,请你通过计算压强来比较一下为什么睡在“席梦思”软床
上更舒服.(g=10N/kg)
•17.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
所示,从图中求出:(1)量杯的质量;(2)该液体的密度。

•18.质量为270克的铝球悬浮于水中,求(1)球受到的浮力应是多少?(2)球的体
积应是多少?(3)球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ρ铝=2.7×103千克/米3 g=10牛/千克)
•19.对密度定义式ρ=m/V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0.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
•A、铁的质量比大头大B、铁的重力为比木头大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D、木头的体积比铁大
•21.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A、50m3 B、50dm3 C、50cm3 D、50mm3
•22.一只最多能装下500克水的瓶子,也能装下500克的()
•A、柴油B、酒精C、汽油D、浓硫酸
•23.天平两端各放一块铝块和铁块,天平平衡,则铝块和铁块的质量之比是,密度之比是,体积之比是。

•24.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
•A、海水B、纯水C、酒精D、汽油
•25.医院里有一人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里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1 kg/m3 B、2 kg/m3 C、2.2 kg/m3 D、2.5 kg/m3
•26.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受压物体表面D、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水平地面
27.书包带宽5cm,与肩部接触部分长度为35cm,总质量为7kg,小红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她肩部所受压强大小正确的是()
•A、减小压强;2×103Pa B、增大压强;2×102Pa
•C、减小压强;2×104Pa D、减小压力;2.45Pa
•28.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b、Pc 的大小关系是:
•29.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已装满水,如图。

如果把杯子倒置水对杯底的压强变_ __、压力变__ __,另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_ _、压力变_ _。

•30、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则在50℃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等于()
•A.1∶2∶3 B.2∶3∶1 C.3∶1∶2 D.1∶3∶2
•31、3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30克,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86克,则30℃时,两者的溶解度关系正确的是()
•A、S甲>S乙 B、S甲<S乙 C、S甲=S乙 D、不能确定
•32、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

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B、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C、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D、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33、要增加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采用的方法是()
•A、加压升温B、加压降温C、减压升温D、减压降温
•34、2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4%,则氯化钾在20 ℃时的溶解度为()
•A、12.7克B、20.3克C、25.4克D、34克
•35、将50克30%的硫酸溶液和50克50%的硫酸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80% B、40% C、15% D、25%
•36、已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就越大,现将等体积90%和10%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50% B、= 50% C、< 50% D、不能确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