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充装站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液化气站安全评价报告

1 评价项目概述
1.1 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概况
XXXXX 液化气站是一家经营液化石油气的企业,该公司位于 村, 注册资金 万元,占地面积 平方米。法人 ,供应能力 万户,经 营范围为:石油液化气零售。
现有职工 人,其中安全生产负责人 1 名,安全管理员 1 名,操作工 2 名。
XXXXX 安全评价有限公司
6
XXXXX 液化气站燃气行业经营许可安全评价报告
令
(9)《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建设部第 62 号令
(10)《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 号
( 11 )《 关 于 燃 气 集 中 供 热 企 业 换 发 经 营 许 可 证 的 通 知 》( 冀 建 城
[2005]439 号)
1.3 评价范围
本次安全评价的范围为 XXXXX 液化气站站内液化石油气设备、设施、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从业人员要求等方面。液化石油气的运输不 在此次评价范围内。即站区围墙以内为本次评价范围。
评价报告完成后,企业现场发生变化,或又新增了其他新、改、扩建产 品和项目,则本报告不能包括,委托方应按要求重新进行评价。
液化石油气罐区设有完整的防火堤。储罐区设有 6 个避雷针,接闪器高 度均为 5m。储罐区设有 2 个可燃气体报警监测探头,泵房设有 1 个可燃气体 报警监测探头,灌装区设有 1 个可燃气体报警监测探头,电报警器安装于办 公室。站内设有 500 立方米消防水池 1 个,消防泵 2 台,消防栓 4 处,并配 置了干粉灭火器、消防砂、消防毯等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配置由 XXXXX 市 公安局消防支队核发了消防安全许可证。
XXXXX 安全评价有限公司
5
XXXXX 液化气站燃气行业经营许可安全评价报告
充气站安全工作总结

充气站安全工作总结本文档旨在总结充气站的安全工作,提供一份清晰的报告。
1. 引言充气站是一个提供轮胎充气服务的场所,为了确保顾客的安全,我们重视充气站的安全工作。
2. 安全措施充气站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2.1 设备检查定期对充气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检查要包括但不限于压力计的准确性、设备的漏气情况等。
2.2 员工培训为所有员工提供充分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充气站的安全操作规程。
培训内容应包括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备的使用等。
2.3 安全警示标识在充气站的显眼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包括充气站的使用限制、安全注意事项等,以提醒顾客和员工保持警惕。
2.4 应急预案制定充气站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以提高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有效保障顾客的安全。
3. 安全管理为确保充气站的安全工作得以有效实施,我们应进行以下管理工作:3.1 工作记录建立健全的工作记录系统,记录充气设备的维护情况、员工的培训情况以及应急演练的结果等。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依此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3.2 定期检查定期对充气站进行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状况。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充气设备、安全设备、工作记录等。
4. 总结充气站的安全工作是我们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通过加强安全措施、提升员工培训和制定应急预案,我们能够确保充气站的安全运营,保障顾客的安全和权益。
请各位员工认真阅读本文档,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工作,共同维护充气站的安全。
以上为充气站安全工作总结。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书

3.4安全管理现状评价12
3.5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2
3.6评价结论12
3.7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完成12
第4章危险危害因素辨识13
4.1危险性物质13
4.2液化气危险性13
4.3罐体燃烧爆炸危险性13
4.4装卸作业危险性14
4.5机械伤害危险性14
4.6电气设备危险性14
4.7车辆伤害15
液化气站经营单位照片
表2-2 气站主要经营销售设施情况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状 况
备注
1
贮罐
50m3
只
2
良好
2
贮罐
20 m3
只
1
良好
3
液化石油气泵
YQB15-5型
台
1
良好
4
循环压缩机
ZM-99
台
1
良好
5
耐腐蚀泵
NFB15-5型
台
1
良好
6
手摇油泵
03175
台
2
良好
7
发电机组
STC-50
台
1
良好
8
自动灌装秤
(2)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提供的有关技术文件、证明等材料。
1
1、实现全过程的安全控制
2、为选择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提供依据
3、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4、促进实现生产经营本质安全化
第2章
2.1
液化气充装站的基本情况见表2-1、表2-2、表2-3、表2-4。
表2-1 企业基本情况表
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
乙炔气体生产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81页)

乙炔气体生产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81页)3)《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17624-19984)《溶解乙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17266-19985)《溶解乙炔充装规定》 GB13591-924)《溶解乙炔气瓶》 GB11638-895)《溶解乙炔气瓶用回火防止器》 GB12136-896)《溶解乙炔设备技术条件》 JB/T8856-20017)《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B13076-9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199310)《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871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1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1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14)《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GB3836-831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0017)《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1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20)《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21)《危险货物运输及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90)22)《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3130-88)25)《安全标志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2894-96)1.4.3其它资料1)《***********安全预评价委托书》2)《***********可行性研究报告》3)《***********初步设计》4)***********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5评价程序评价工作共分八个阶段。
1、准备阶段;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3、确定安全预评价单元;4、选择安全预评价方法;5、定性、定量评价;6、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7、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8、安全预评价结论;本项目的具体评价程序见图1-1图1-1 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图2 项目概况2.1建设单位简介***********成立于2006年9月,注册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化工产品(氧气、乙炔)的生产和销售,干鲜果品的收购和销售。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评价报告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评价报告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的规定,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27条关于“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证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的规定,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也是企业生产必须遵循的一条准则。
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高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物业有限公司液化气站进行了安全现状评价。
根据该站提供的相关文件和技术资料并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现场的调研情况,对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及建筑、自然环境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确定了相应的评价单元及评价方法。
在对其液化气站经营、储存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与分析基础上,做出定性和定量评价,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经营、储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评价单元、方法,定性定量计算,对策措施目录第一章概述评价依据1、《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007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3、《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安监管管二字[2003]38号4、《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6、《安全系统工程》天津大学出版社7、《安全评价》煤炭工业出版社8、《液化石油气》 GB 11174-899、《危险品防火》化学工业出版社评价范围对该液化气站的贮罐区,消防设备与设施进行评价;鉴别和确定该液化气站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重大危险源识别,对其在经营销售液化气等危险化学品活动中潜在危险进行分析;对该液化气站在经营销售液化气危险化学品活动中所使用的储存、经营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是否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氧气充装环评报告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30~50 听觉器官损伤或骨折﹥100 大部分人员死亡
根据超压-冲量准则和概率模型得到的死亡半径公式。
R0.5=13.6(W TNT/1000)0.37
死亡率取50%,可以认为此半径内的人员全部死亡,半径以外无一人死亡,这样可以使问题简化。
重伤半径和轻伤半径由下式计算:
X=0.3967W TNT1/3exp[3.5031-0.7241ln△p+0.0398(ln△p)2]
式中:X—距离,m;
△p—超压,psi(1psi=6.9kPa)。
通常,死亡半径按超压90kPa计算,重伤半径按44kPa计算,轻伤半径按17kPa计算,财产损失半径按13.8kPa计算。
表15 爆炸事故影响半径
项目死亡半径(m)重伤半径(m)轻伤半径(m)财产损失半径(m)液氧7.8 10.3 11.5 17.5
财产损失半径
17.5m
储存设施
比例尺:6m
图3 爆炸事故影响范围图
由表15和图3可知,液氧储存设施爆炸时,其死亡半径为7.8m,重伤半径为10.3m,轻伤半径为11.5m,财产损失半径为17.5m,安全区域为17.5m以外的区域。
发生爆炸事故情况下,受影响范围范围发生在厂区及厂区址周围空地,受危害的为本厂在岗职工,项目风险源距最近敏感点XX村160m,故不会对其。
气体充装站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气体充装站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1.1.1总论1.概述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安全预评价导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有关精神,结合某某气体充装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气体充装站建筑平面图等相关资料,受某某公司委托,对其某某气体充装站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评价法等安全预评价手段,分析和预测该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项目设计、建筑施工和运行管理给予指导。
2.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2.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02】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2008】第6号(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44号(4)《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4-1998(5)《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5-1998(6)《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4-2006(7)《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2008(8)《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36-98(1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1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1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2001(18)《石油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00(1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23)《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动部劳部发[1996]140号)(24)《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2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26)建设单位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数据及有关技术资料。
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评价目的本安全评价报告旨在对XXX液化气站液化石油气储存、充装项目存在的危险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评估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
通过此评价,旨在找出液化石油气在储存充装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寻求最少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本评价报告的目的如下:1.从储存、充装、运输等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找出液化石油气在储存充装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2.对潜在事故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以求出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
3.对可能的危险进行评价,以便对潜在的危险事件消除或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为提出的消除危险或将危险减少到可接受水平的措施所需费用和时间提供决策支持。
4.评价装备及系统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同时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科学管理依据。
第二节:编制依据本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包括以下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湖北省燃气管理条例》4.《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5.有关技术标准及规定1)劳部发[1995] 56号《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2) GB-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 GB-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4) GB-19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5) GB2894-1996《安全标志》6) GB2893-2001《安全色》7) GB-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8)《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检修安全技术规程》(2007年版)9) SH3007-1999《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10) GB-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1) GB-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12)《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年版)13) SH 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14) GB-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15) GB4887-199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气候条件XXX液化气站位于XXX杨垱镇余庄集镇北,316国道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充装站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1.1.1总论1.概述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安全预评价导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有关精神,结合某某气体充装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气体充装站建筑平面图等相关资料,受某某公司委托,对其某某气体充装站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评价法等安全预评价手段,分析和预测该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项目设计、建筑施工和运行管理给予指导。
2.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2.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02】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2008】第6号(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44号(4)《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4-1998(5)《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5-1998(6)《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4-2006(7)《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2008(8)《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36-98(1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1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1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2001(18)《石油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00(1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23)《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动部劳部发[1996]140号)(24)《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2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26)建设单位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数据及有关技术资料。
(27)化计发(1997)426号文《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内容和深度规定》(修订本)。
2.2 编制原则(1)根据市场及技术情况,合理确定产品方案及装置规模,尤其重点考虑工艺技术可行性和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2)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人、财、物优势和公用工程、辅助工程、行政及福利设施的存量作用,尽可能节约投资。
(3)在满足国家有关消防、安全规范的前提下,节约用地,合理满足业主要求,做到安全、经济、可靠、实用。
(4)贯彻环境保护、安全和工业卫生设施同主体工程同时建设的方针。
(5)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立足选用国内成熟、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6)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公正、客观、科学地反映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质量。
2.3评价单位提供的资料某某气体充装站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其内容包括产品市场预测、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原料供应及产品、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与辅助设计方案、环境保护方案、消防设计方案、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措施、项目实施规划等资料。
2.4评价目的和评价范围根据某气体充装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对工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预测;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安全给予指导。
评价范围主要包括压力容器气瓶的安全性分析、纯氧气瓶的燃烧安全性分析、气体充装的安全性分析、气体的窒息性和毒性分析等。
2.5评价程序3.被评价项目情况简介 熟悉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拟建装置工艺技术特征 单元危险度评定 拟建项目现场调研 主要有毒有害危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物质、能量危害特性 工艺过程危害危险性 作业场所危害危险性 划分评价单元 评价方法的选择、确定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定性、定量评价 确定需重点评价的Ⅱ级以上单元 各单元评价结论分析 其它单元 评价结论 编写评价报告3.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主办单位、企业性质及法人项目名称:气体充装站项目项目实施单位:*****有限公司企业性质:私营企业法定代表人:***3.2 气体充装站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3.2.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本建设项目位于陕西省***市*****村。
***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二级阶地,海拔396.9米,地形以平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
地层属第四系上更新系统,上部为黄土质沙质粘土,下部为沙及沙石、沙质粘土、沙砾石覆盖层,厚约150米。
土壤主要是垆土,土层深厚肥沃,适于耕种。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从北向南呈阶梯跌落,分为一、二、三道塬,由山前洪积扇前缘地带和黄土台塬、河漫滩及河谷冲积阶地三种类型构成。
耕地中川、塬平地占97%。
***市地震烈度7度,按7度设防。
3.2.2气候条件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3.1℃,年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19.9℃。
年平均降水量587.4毫米,平均气压969.3毫巴。
多年平均主导风向为西风,其次是东风,静风频率为42%,处平均风速1.4米/秒。
3.2.3水文条件渭河是本区唯一河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全长818公里。
在***境内流长30.5公里,流域面积473.20平方公里。
渭河属于流量40立方米/秒。
年平均含沙量26.8公斤/立方米。
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渭河水中各种污染物含量增高,已成为严重污染的河流。
本区含水层分布广、厚度大、埋藏浅,是良好的天然地下水库,也是目前渭河平原区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的。
地下水埋深6~18米,在50米深度内的含水层厚度约30米左右。
本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以HCO3-Na+和 HCO3-Mg+型为主,pH=7.1~8.3,呈弱碱性,并具有较高的NO3-。
在工业、城镇及灌溉区,由于受工业及城镇生活污水的大量渗漏,浅层地下水受到局部污染,而深井水质较好,根据有关资料,深井各项水质参数均满足GB/T14848-93Ⅲ类水质要求。
浅井水质中重金属Pb、Cr6+以及细菌等项超标。
4.充装气体的种类和物理化学特性4.1充装气体的种类充装的气体种类为氧气、氮气、氩气,计划年产量如下:表4.1 计划年产量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氧气万瓶/年7.22 氮气万瓶/年83 氩气万瓶/年124.2重装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4.2.1氧气氧气产品根据用途可分为工业用氧、医用氧、航空呼吸用氧、高纯氧、药典氧、电子工业用氧,根据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氧和液态氧。
氧气虽然不能燃烧,但氧气为助燃气体,和可燃材料接触有燃烧的危险性。
氧气是氧化剂,液氧和高压、高浓度氧气尤其表现为强氧化性。
(一)理化特性分子量:32 沸点(℃):-183.1 熔点(℃):-218.8 相对密度(水=1):1.14 相对密度(空气=1):1.43(二)职业接触限值无(三)危险特性无毒,氧气虽然不能燃烧,但氧气为助燃气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建规火险分级:乙聚合危害:不聚合稳定性:稳定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四)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五)侵入途径吸入。
(六)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七)消防措施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八)泄漏处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九)急救措施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十)注意事项操作处理方法: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注意事项: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存储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4.2.2 氮气㈠理化特性氮(N2 ) 分子量:28,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空气中的氮占78%一80%。
相对分子质量28. 0134,沸点一195. 8℃。
难溶于水。
当空气中氮含量增加(>84%)时,可排除空气中氧,引起吸入氧不足,人感觉呼吸不畅,有窒息感。
高浓度氮(>90%)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胸痛、紫绀等缺氧症状和体征。
严重时,迅速昏迷。
(二)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