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技术

合集下载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介绍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介绍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介绍药物制剂技术概述药物制剂的定义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有效成分与辅料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制备工艺和技术手段制成的可供人体使用的制剂形式。

它是药物研究与生产的重要环节,旨在将药物有效成分转化为易于患者使用和服用的制剂形式,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生物利用度。

药物制剂技术的意义药物制剂技术在现代医药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制剂设计和技术研发,药物可以更好地保存、运输和使用。

药物制剂技术还能够改善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持续释放性,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

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历程1.传统制剂技术:古代药物制剂主要以中药煎煮、冲服等形式存在,制剂技术相对简单粗糙。

2.现代制剂技术的萌芽:19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化学制药的发展,开始采用粉剂、胶囊、片剂等现代制剂形式。

3.现代制剂技术的快速发展:20世纪中叶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药物微观粒子制备、纳米技术、控释技术等现代制剂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药物制剂分类与制备方法药物制剂的分类药物制剂根据剂型可以分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颗粒等;液体制剂包括注射剂、口服液、滴剂等;半固体制剂包括软膏、栓剂等。

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剂的制备方法根据药物特性和剂型不同而异。

常见的制剂制备方法包括:固体制剂制备方法1.粉末混合法:将药物有效成分和适宜的辅料粉末混合均匀,再通过压片、填充胶囊等工艺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

2.平板法:将药物有效成分与辅料按照一定比例制备成软片,再通过切割或压片工艺制备成片剂。

3.颗粒制备法:将药物有效成分制备成颗粒,再与辅料混合,通过填充胶囊等方式制备成胶囊剂。

液体制剂制备方法1.溶解法:将药物有效成分溶解于适宜的溶液中,加入辅料和调节剂,制备成口服液、注射液等。

2.乳剂法:将药物有效成分和乳化剂、稳定剂等混合,通过乳化和稳定处理制备成乳剂。

半固体制剂制备方法1.软膏制备法:将药物有效成分溶解于合适的基质中,通过混合、稳定等工艺制备成软膏剂。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新版)第一章:药物制剂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药物制剂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熟悉药物制剂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药物制剂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固体剂、液体剂、气体剂、半固体剂等。

3. 药物制剂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制剂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理解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药物制剂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可以提问和回答有关药物制剂技术的问题,促进互动交流。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药物制剂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第二章: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教学目标:1. 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和原理。

2. 熟悉常见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步骤。

3. 了解药物制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药物制剂制备工艺的原理和分类,包括溶解、分散、乳化、压缩等。

2. 常见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滴眼剂等。

3. 药物制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如原料选择、设备要求、质量控制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制剂制备工艺的原理和分类,引导学生掌握常见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2. 实验操作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并掌握药物制剂制备的技巧。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学生可以提问和回答有关药物制剂制备工艺的问题,促进互动交流。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操作技巧和理解程度。

第三章: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掌握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指标。

3. 熟悉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常用仪器和检测技术。

教学内容:1. 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包括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2. 药物制剂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指标,如含量测定、纯度分析、效价评价等。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标准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标准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301417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授课学院: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分学时:96—120一、课程定位与作用1.课程的定位:药物制剂技术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础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具有工艺学性质,是高等职业学校药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

2.课程的作用:依据国家《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药物制剂工职业群的要求,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化教学为主体的现代职教思想,按照药物制剂工的工作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以制剂岗位的生产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学生完成项目为教学过程,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建立起工作任务与岗位技能、相关理论及职业知识的练习。

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药剂专门人才所必需的药物制剂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为药学基础,制药企业管理与GMP实施、制药单位操作技术,后续发展课程为药物制剂检验技术。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悉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掌握常用剂型的制备工艺、制备方法、质量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根据医师处方合理调配药物的基础知识。

3.熟悉药剂工作的任务、工作制度及药学基础知识。

4.了解新剂型的概念、特点和制备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调配医师处方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2.掌握药物配制的基本操作。

3.会使用常见的衡器、量器及制剂设备。

4.能制备常用的药物制剂。

(三)素质目标1.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具有创新意思和创新精神。

4.使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善于与人交流、沟通、合作。

5.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

6.培养严谨、细致、规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

药物制剂技术-教案(新版)第一章:药物制剂技术概述1.1 药物制剂的定义与分类解释药物制剂的概念介绍药物制剂的分类及特点1.2 药物制剂技术的基本原理讲解药物制剂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药物制剂技术的关键因素1.3 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趋势分享药物制剂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二章:药物制剂的制备与评价2.1 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介绍药物制剂的常见制备方法讲解药物制剂制备的注意事项2.2 药物制剂的评价方法阐述药物制剂评价的重要性和方法分析药物制剂评价指标的选择2.3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与保证解释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意义介绍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第三章:固体药物制剂技术3.1 片剂的制备技术讲解片剂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分析片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3.2 胶囊剂的制备技术介绍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探讨胶囊剂制备中的质量控制3.3 颗粒剂与散剂的制备技术解释颗粒剂与散剂的制备方法及特点分析颗粒剂与散剂制备的质量控制要点第四章:液体药物制剂技术4.1 溶液剂的制备技术讲解溶液剂的制备方法及稳定性探讨溶液剂制备中的质量控制4.2 乳剂的制备技术介绍乳剂的制备方法及特点分析乳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4.3 悬浮剂与泡沫剂的制备技术解释悬浮剂与泡沫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探讨悬浮剂与泡沫剂制备的质量控制第五章:半固体制剂技术5.1 凝胶剂的制备技术讲解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及特点分析凝胶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5.2 乳膏剂的制备技术介绍乳膏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探讨乳膏剂制备中的质量控制5.3 栓剂的制备技术解释栓剂的制备方法及作用原理讲解栓剂制备中的注意事项第六章:气体制剂技术6.1 喷雾剂的制备技术讲解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分析喷雾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6.2 吸入剂的制备技术介绍吸入剂的制备方法及特点探讨吸入剂制备中的质量控制6.3 气雾剂的制备技术解释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及原理讲解气雾剂制备中的注意事项第七章:缓控释制剂技术7.1 缓控释制剂的定义与分类解释缓控释制剂的概念介绍缓控释制剂的分类及特点7.2 缓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讲解缓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分析缓控释制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7.3 缓控释制剂的评价与质量控制阐述缓控释制剂评价的重要性和方法介绍缓控释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第八章:生物制剂技术8.1 重组蛋白质的制备技术讲解重组蛋白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分析重组蛋白质制备中的关键技术8.2 疫苗的制备技术介绍疫苗的制备方法及特点探讨疫苗制备中的质量控制8.3 基因工程药物的制备技术解释基因工程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原理讲解基因工程药物制备中的注意事项第九章:纳米药物制剂技术9.1 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讲解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及特点分析纳米药物制备中的关键技术9.2 纳米药物的制剂技术介绍纳米药物的制剂方法及应用探讨纳米药物制剂中的质量控制9.3 纳米药物的优势与挑战阐述纳米药物的优势及发展前景分析纳米药物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第十章:药物制剂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智能药物制剂技术讲解智能药物制剂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分享智能药物制剂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10.2 绿色药物制剂技术介绍绿色药物制剂技术的重要性和方法探讨绿色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趋势10.3 药物制剂技术的创新与挑战分析药物制剂技术面临的创新机遇和挑战展望药物制剂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重点解析本文详细介绍了药物制剂技术的基本概念、各类制剂的制备方法、评价与质量控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药物制剂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是指将药物原料通过一系列工艺加工的过程,制备成适合使用的药物制剂的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涉及药
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以及药物与载体(如
胶囊、片剂、注射剂等)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常见的药物制剂技术有以下几种:
1. 固体制剂技术:包括片剂、颗粒、胶囊等固体制剂的制
备技术,主要考虑药物的物理特性和稳定性。

2. 液体制剂技术:包括注射剂、溶液剂等液体制剂的制备
技术,主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注射给药的要求。

3. 凝胶制剂技术:包括凝胶、凝胶片等半固体制剂的制备
技术,主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黏度和质地的可控性。

4. 粉雾制剂技术:包括吸入剂等粉雾制剂的制备技术,主
要考虑药物在雾化器中的雾化性能和给药量的控制。

5. 控释制剂技术:包括缓释片、胶囊等控释剂型的制备技术,主要考虑药物的释放速度和稳定性。

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旨在提高药物的吸收、降低药物的毒
副作用、改善患者的便利性和遵从性,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药物制剂技术说课稿

药物制剂技术说课稿

药物制剂技术说课稿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药物制剂的理论基础和制剂工艺,培养学生的制剂研发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本次说课将重点介绍药物制剂技术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教学内容1.药物制剂基础知识:介绍药物剂型、理解混悬液、乳剂、乳膏、糊剂等制剂的性质和适应症;原料药物的选择和处理;药物稳定性和保护的原理。

2.制剂工艺:介绍制剂的工艺流程和实施步骤,如粉末剂的制备、液体制剂的调配、浸膏剂的制备等;制剂中的物理性质测试方法,如浊度测定、溶解度测定等;制剂中的化学性质测试方法,如含量测定、滴定等。

3.现代制剂技术:介绍现代制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纳米药物制剂、控释制剂等;药物制剂的贮存条件和贮存时间;注射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不同剂型的特点和适用性,熟悉制剂工艺流程和相关测试方法。

2.能力与技巧: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定剂型药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和试剂进行实验操作。

3.分析与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药物制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药物稳定性和剂型适应性的研究等。

4.实践与创新: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剂工艺的改良和优化,探索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药物制剂的基础知识和制剂工艺流程。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室操作,让学生实践制剂工艺流程,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技能。

3.案例研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制剂工艺中的问题,如药物稳定性问题和剂型改良等。

4.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制剂工艺改良和新型制剂研发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手段1.教师演示: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制剂工艺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实验方法,让学生观摩和学习。

2.实验操作:组织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药物制剂的实验操作,通过亲身实践掌握制剂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技巧。

药物制剂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1. 简介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它涉及药物的研发和制造过程,旨在将药物转化为适合患者使用的形式,提高药物的安全性、疗效和可接受性。

药物制剂技术包括药物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研究、制剂的设计与优化、制剂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

2. 药物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研究在药物制剂技术的研究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药物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进行研究。

这些性质包括药物的溶解性、分子结构、稳定性等。

通过对药物的性质进行深入了解,可以为后续的制剂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3. 制剂的设计与优化制剂的设计与优化是药物制剂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目标受众的需求以及制剂的目标属性。

制剂设计的目标是使药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

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载体和合适的制剂工艺,可以达到理想的制剂目标。

4. 制剂的生产工艺制剂的生产工艺是药物制剂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制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和采购、配方的制定、制剂工艺的开发和优化等。

在制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确保制剂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同时保证生产过程的高效性和可复制性。

5.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药物制剂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制剂的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

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原料的检验、制剂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的制定、质量控制过程的监督等。

6.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物制剂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药物制剂技术可能涉及到纳米技术、3D打印等新兴技术。

这些技术可能会为药物制剂带来新的突破,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7. 结语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涉及药物的研发和制造过程,旨在提高药物的安全性、疗效和可接受性。

通过对药物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研究、制剂的设计与优化、制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创造出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制剂,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知识技能有哪些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知识技能有哪些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知识技能有哪些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是药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药物的制剂和生产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知识技能包括以下方面:
1.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
药物制剂基础知识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核心知识,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的制剂类型、药物的质量控制等方面。

2. 药物制剂工艺技术
药物制剂工艺技术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药物的加工工艺、药物的生产工艺、药物的成型工艺、药物的包装工艺等方面。

3. 药物质量控制
药物质量控制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药物的质量标准、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药物的质量检测等方面。

4. 药物安全性评估
药物安全性评估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的毒理学评价、药物的临床试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

5. 药物法规及管理
药物法规及管理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中必须掌握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药品管理法规、药品注册管理、药品生产管理等方面。

6. 新型制剂开发
新型制剂开发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中的前沿内容,主要包括新型药物的研究开发、新型制剂的研究开发等方面。

以上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知识技能的主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从事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乳状液型:是指液体分散相分散在液体分散 .乳状液型: 介质中组成的不均匀分散系统的液体制剂。 介质中组成的不均匀分散系统的液体制剂。分 散相的直径通常在0.1~ 之间, 散相的直径通常在 ~50m之间,如乳剂、 之间 如乳剂、 静脉乳剂、部分滴剂、微乳等。 静脉乳剂、部分滴剂、微乳等。
7. 药物剂型的分类
药物制剂技术 绪论
教师: 教师:郭群
1.药物制剂技术定义
制药专业主干课程: 制药专业主干课程: 药效成分提取技术 生物制药工艺 药物化学 药物制剂技术 药理学 药物分析 药品质量检验技术
是讲授药物制剂工艺 是讲授药物制剂工艺 基本理论、 基本理论、药剂处方 设计及 设计及制备生产技术 的一门课程。 的一门课程。
中药、 中药 、 西药剂型情况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中药 糖浆 丸剂 传统 剂 0 4 西药 1 中药 85 210 9 0 外用 药水 5 8 软膏 剂 48 4 橡胶 膏剂 0 6 口服 液、 18 26 颗粒 滴丸 片剂 剂 剂 21 351 8 29 58 2 胶囊 剂 96 12 滴眼 注射 栓剂 、耳 剂 30 14 206 1 2 2 膜剂 、凝 8 0 气雾 剂、 8 0 西药 中药
7. 药物剂型的分类
㈡按分散系统分类 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 1、溶液型 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 醑剂、 注射剂。 醑剂、 注射剂。 2、胶体溶液型 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 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 、 3、乳剂型 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部分搽剂。 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部分搽剂。 、 4、混悬剂 合剂、洗剂、混悬剂。 合剂、洗剂、混悬剂。 、 5、气体分散剂 气雾剂。 气雾剂。 、 6、固体分散剂 散剂、颗粒剂、丸剂、片剂。 散剂、颗粒剂、丸剂、片剂。 、 微粒型:微囊、微球、脂质体、纳米囊、纳米粒、 7.微粒型:微囊、微球、脂质体、纳米囊、纳米粒、纳 米脂质体, 米脂质体,亚微乳
7. 药物剂型的分类
㈠按形态分类
1、液体剂型 如芳香水剂、溶液剂、 、 如芳香水剂、溶液剂、 注射剂、合剂等。 注射剂、合剂等。 2、固体剂型 如散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 如散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3、半固体剂型 如软膏剂、糊剂等。 如软膏剂、糊剂等 、 4、气体剂型 气雾剂、吸入剂等。 气雾剂、吸入剂等 、
根据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年版 注:根据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统计
中药药剂常用给药途径情况
胃肠道给药 注射给药 皮肤给药 粘膜给药 腔道给药
根据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2000年版 注:根据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统计
西药药剂给药途径情况
胃肠道给药 注射给药 呼吸道给药 皮肤给药 粘膜给药 腔道给药
根据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二部) 2000年版 注:根据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统计
6. 药物的给药途径
胃肠道给药途径 药物制剂口服后,进入胃肠道,经胃 肠道吸收发挥药效。 非胃肠道给药途径 注射给药:静脉、肌肉、皮下。 1、注射给药:静脉、肌肉、皮下。 2、呼吸道给药 皮肤给药: 3、皮肤给药:局部作用或经皮吸收发挥全身作用。 粘膜给药: 4、粘膜给药:局部作用或经粘膜吸收发挥全身作用。 腔道给药:直肠、阴道、尿道、鼻腔、耳道。 5、腔道给药:直肠、阴道、尿道、鼻腔、耳道。
7. 药物剂型的分类
㈡按分散系统分类
2.胶体溶液型: 胶体溶液型: 固体药物:不均匀(溶胶) 固体药物:不均匀(溶胶) 高分子药物:均匀 高分子溶液) 均匀( 高分子药物 均匀(高分子溶液)
液体制剂,分散相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如溶胶 ~ 剂、胶浆剂、涂膜剂等。
7. 药物剂型的分类
㈡按分散系统分类
7. 药物剂型的分类
㈡按分散系统分类
1.分子型:药物以分子或离子( 直径<1nm )态均匀地 分子型:药物以分子或离子( 直径< 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剂型。 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剂型。 分散介质: 分散介质: 又称为溶液型。分散溶媒:主要是水、乙醇、 液体 又称为溶液型。分散溶媒:主要是水、乙醇、丙 丙二醇等药用有机溶剂或液体分散复合溶媒。 醇、丙二醇等药用有机溶剂或液体分散复合溶媒。 气体(如芳香吸入剂、气雾剂) 气体(如芳香吸入剂、气雾剂) 半固体(如油性药物的凡士林软膏等) 半固体(如油性药物的凡士林软膏等)的剂型 。 固体分散技术(固溶体) 固体 固体分散技术(固溶体)
药物来源:
中药( 中药(Chinese drugs) herbal drugs): 天然药物natural 天然药物natural drugs,来源于我 drugs,来源于我 国民间经典收载 的中药材、 的中药材、中成 药和草药等。 药和草药等。 化学药物 (chemical drugs),即通 ),即通 ), 常所说的西药, 常所说的西药, 是通过化学合 成途径而得到 了具有治疗或 诊断的化合物。 诊断的化合物。 生物技术药物 (biotechnicals drugs)系指通过 ) 基因重组、发酵、 基因重组、发酵、 核酸合成等生物 技术获得的药物, 技术获得的药物, 如细胞因子药物、 如细胞因子药物、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反义 核酸等。 核酸等。
药物制剂具有一定的质量标准,应符合药典或 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
辅料或赋形剂: 如在片剂中用到的填充 辅料或赋形剂: 剂、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等,一些 液体制剂中用到的溶媒、增溶剂、助悬 剂、乳化剂、pH调节剂、等渗剂、矫 味剂、防腐剂等等。
辅料必须是生理惰性的(inertia),其作用除 了赋予制剂的成型和稳定外,还有助于疗效的剂 型是药物临床使用的最终 形式, 形式 , 是所有基本制剂形 式的集合名词。 式的集合名词。
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粉针剂、软膏剂、栓剂等。 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粉针剂、软膏剂、栓剂等
制剂: 药物制剂 简称制剂: 是指剂型确定以 制剂 后的具体药物品种。
例如注射用青霉素钠、阿莫西林胶囊、重组人胰岛素 注射液、牛黄解毒丸、银翘解毒片等。
㈡按分散系统分类
4.混悬液型:是指固体药物分散在液体分 .混悬液型: 散介质中组成的不均匀分散系统的液体 制剂。分散相的直径通常在0.1~ 制剂。分散相的直径通常在 ~50m之 之 如洗剂、混悬剂等。 间,如洗剂、混悬剂等。
7. 药物剂型的分类
㈡按分散系统分类
5.气体分散型:是指液体或固体药物分散 气体分散型: 在气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均匀分散系统 的制剂,如气雾剂、喷雾剂等。 的制剂,如气雾剂、喷雾剂等。
7. 药物剂型的分类
㈢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剂、 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剂、 、
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 注射给药:注射剂、粉针剂、 ⑴注射给药:注射剂、粉针剂、输液剂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⑵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皮肤给药:外用溶液剂、洗剂、贴剂。 ⑶皮肤给药:外用溶液剂、洗剂、贴剂。 粘膜给药:滴眼剂、眼用软膏、含漱剂、舌下含片。 ⑷粘膜给药:滴眼剂、眼用软膏、含漱剂、舌下含片。 ⑸腔道给药:软膏剂、栓剂、气雾剂。 腔道给药:软膏剂、栓剂、气雾剂。
3. 药剂学的工作内容
化工原料 合 成 生 物 体 生物技术 中 药 材 粉碎提取分离
4、研究提取工艺 、
原料
药剂
1、确定给药途径 、 2、确定剂型 、 3、设计处方 、 5、研究制备工艺 、 6、研究制剂稳定性 、 7、制剂质量控制 、
4.药剂学的宗旨: 4.
制备安全、有效、稳定、 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7. 药物剂型的分类
㈡按分散系统分类
6.固体分散型:是指药物与辅料混合呈固 固体分散型: 态的制剂,如散剂、丸剂、胶囊剂、 态的制剂,如散剂、丸剂、胶囊剂、片剂 等。这类制剂在药物制剂中占有很大的比 例。
7. 药物剂型的分类
㈡按分散系统分类
7.微粒型: 微粒型: 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 粒径微米级(如微囊、微球、脂质体、 粒径微米级(如微囊、微球、脂质体、乳 剂等) 剂等) 纳米级(如纳米囊、纳米粒、纳米脂质体, 纳米级(如纳米囊、纳米粒、纳米脂质体, 亚微乳等)。 亚微乳等)。
5. 剂型的重要性:
①改变药物作用性质:有些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后由于水 改变药物作用性质: 解而不稳定,因此宜采用固体制剂。 调节药物作用速度: ②调节药物作用速度:急诊患者需药效迅速,宜采用注射 剂、气雾剂等。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③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红霉素在胃酸中分解并刺激性较大, 制备肠溶制剂可以克服上述问题 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如胰岛素等多肽类药物在胃肠道中 ④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受到酶破坏而被分解,链霉素在胃肠道中不吸收,这类 药适合制备注射剂, 硝酸甘油具有显著的肝脏首过效应 肝脏首过效应, 肝脏首过效应 口服生物利用度只有8%, 可采用舌下给药。红霉素在胃 酸中5min后只剩下3.5%的效价,可制成肠溶片服用。
7. 药物剂型的分类
我国2005年版药典 2005年版药典 2005 一部(中药) 26种剂型 一部(中药)附录收载了26种剂型 26种剂型, 二部(化学药) 21种剂型, 二部(化学药)附录收载了21 21 三部(生物制品) 13种剂型。 三部(生物制品)附录收载了13 13
这些剂型基本包括了目前国际市场流通与临床所使 用的常见品种,还没有包括一些发展中的剂型,如脂质 体、微球等。
2.药物制剂技术有关的常用术语: 药物制剂技术有关的常用术语:
药物(drugs): 药物( ): 是指能够用于治疗、 是指能够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人类 和动物疾病以及对机体生理功能产生影 响的物质。 响的物质。
药物最基本的特征: 药物最基本的特征: 具有防治的活性, 具有防治的活性,故在药物研发的上游阶段又称之 为活性物质( 为活性物质(active ingredient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