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砂石资源合理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河道砂石资源合理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河道砂石资源合理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河道砂石资源合理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河道砂石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道砂石资源无节制的掠夺开采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同时河道主流摇摆,侧向侵蚀严重,造成河岸不断坍塌,水土流失严重。江河道砂石开采和管理,要贯彻合理开发资源,确保堤防安全的方针,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合理开发河道砂石资源方面的的一些问题和做法。

关键词:河道;砂石资源;生态环境

河道砂石资源整治规划首先应该是以防洪和航运为主要目标,其次再是服务于经济建设。由于河道治理的涉及面广、时间长、地区大,所以在编制河道整治规划时,必须确定一定的整治原则,作为指导思想,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制定出经济合理又切实可行的河道整治规划。不同的河道和不同的整治目的,在不同的时期其整治的方法和措施是不同的,而河道整治的基本原则应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势利导,重点整治”。

1 河道过度采砂的危害

在河道中间挖掘砂石,原本平坦的河道将会出现大量深坑,水流易形成旋涡,影响行洪速度;其次,如果挖采点在河堤附近则安全隐患更大,洪水来临时可能发生决堤;过度开采河道及附近的砂石还将破坏区域生态环境,生活垃圾容易通过更粗的颗粒层渗透污染地下水。垃圾也可能被河水带到河水下游,污染当地的生态环境。

1.1 过度采砂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阜阳河流底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阜阳河流底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一、污泥开挖固化方案 1、底泥原地固化方案 采用我公司专利设计的螺旋浮筒式多功能车,就地将淤泥进行固化,等淤泥固化后进行开挖运输。 该螺旋浮筒式多功能车是由我公司(山东浩海疏浚装备有限公司)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天海蓝城生态清淤工程有限公司吸收芬兰世界最先进淤泥固化技术,历时二年最新研制生产的多功能生态施工车。该船有行走系统、挖机工作头、多功能工作箱、工作平台、操作系统、电气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等组成。行走系统满足了船体在浅水区域内淤泥上的自由行走,是一种在一般施工船无法进入的施工区域作业的多功能施工设备。

履带式固化剂输送车 在该车搅拌头对淤泥进行搅拌的同时配套的螺旋浮筒式固化剂输送车将固化剂输送到淤泥中一同搅拌,对淤泥进行固化。经过1~3天的养护,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化土,即可挖掘外运。 设备用于海淤泥固化便道的打桩固化,搅拌桩淤泥深层固化深度可达8米。 是完成海淤泥作业的最佳装备。 设备用于河道底泥固化也是最好的选择,河水抽完后再实行固化施工效果最佳。经过在线管道淤泥固化后的出泥口现场实物图片如下图所示: 2、清淤固化一体方案 采用我公司采用瑞士吸泥技术和芬兰,德国的污泥处理技术设计研发的螺旋式清淤固化一体船,直接将淤泥抽到船上进行脱水、筛分处理后添加固化剂固化

后再由强力泥泵输送出去。 通过清淤固化一体船进行开挖,通过连接管道将淤泥输送到船上的淤泥固化平台,先通过真空离心脱水和锥螺脱水(可选),将底泥含水率进一步降低,在通过管道加料系统把设计掺入量的固化剂均匀加入到管道内,通过管道特殊混合装置,将底泥和固化剂充分拌合后进行固化,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指定位置。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海洋局共同制定了《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统筹部署水安全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总体安排,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2018年度指南主要支持实施方案提出但在2016年和2017年指南未覆盖的任务,持续围绕综

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科研部署。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2018年拟支持不超过20个项目,国拨经费约3.2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 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供用水模式下的公共建筑供水系统效能评价方法及基准指标体系;甄别公共建筑节水关键环节与用水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综合节水集成技术与系统供水设计技术方法;研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并开展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建立公共建筑水系统节水效能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形成公共建筑节水集成技术和节水系统设计方法,开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5台(套)以上,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设计 高一化学 一、教案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①本节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②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2.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具备、必修模块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元素周期律知识,知道物质分离的实验方法。 能力方面:学生有一定的网络搜索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心理方面: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强,但注意力易分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从海水资源的特点,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掌握简单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3)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4)初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信息素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数据列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展现过程,认识海水资源的特点以及水资源和化学资源的获取方法及化学原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通过课前搜索、选择信息资源,课堂交流共享资源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化学知识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热爱化学。 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2)提升爱护自然资源意识和合理开发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的实验原理和方案设计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河流与湖泊淤泥的最佳资源化利用途径

河流与湖泊淤泥的最佳资源化利用途径河流、湖泊是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 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关系密切。湖泊不仅具有调蓄洪涝、引水灌溉、饮用水源地、交通运输、发电、水产养殖和景观旅游的功能, 还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我国湖泊在自然和人为活动双重胁迫的共同作用下, 其功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湖泊大面积的萎缩乃至消失, 贮水量相应骤减, 湖泊水质不断恶化, 湖泊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给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主要表现在: (1) 湖泊萎缩与干涸, 水面积锐减 以处于新疆北部的艾比湖为例:在20 世纪40 年代, 湖面面积为1200km2, 贮水量30.0×108m3。到1950 年, 湖泊面积尚有1070km2, 到了20 世纪80 年代面积急剧缩小到500km2 , 贮水量也相应减少到7.0×108m3。 (2) 污染严重, 湖泊富营养化加剧 2004年七大水系的412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8%、30.3%和27.9%,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与去年基本持平,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水质差。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七大水系的121个省界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6.3%、33.9%和29.8%。污染较重的为海河和淮河水系的省界断面。 我国131个主要湖泊和39个大中型水库湖库的富营养化状况十分严重,131个主要湖泊中,已达富营养程度的湖泊有67个,占调查湖泊总数的51.3%;已达富营养程度的水库有12座,占调查水库总数的30%(见表1)。 表1 中国主要湖泊和水库营养状况分类结果统计 指标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节水评价篇章编制指南 (试行) 一、总则 (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指导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工作,明确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制定本指南。 (二)本指南适用于具有水资源开发利用任务的大中型水利建设项目立项阶段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 (三)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要求;坚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统筹协调好节流与开源、不同用水对象的用水需求,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严守红线、控制总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划中的节水指标要求。 (四)节水评价范围主要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供水区域。必要时应结合工程的规划范围适当扩大节水评价范围。 (五)本指南引用的主要标准和文件包括: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国办发﹝2013﹞2号) 《水资源规划规范》(GB/T5105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35580)

《城市节水评价标准》(GB/T5108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 《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430) (六)节水评价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开展供水区现状供用水节水水平(用水效率)、现状节水潜力等分析评价。 2.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节水目标和指标。 3.从需水预测合理性、可供水量预测合理性、缺水状况分析、水资源配置方案合理性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节水符合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节水角度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4.从水源方案、输水环节、工程总体布局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工程节水的符合性,并从节水角度分析评价建设项目工程规模的合理性。 5.从建设项目节水措施三同时要求、监控计量设施方案设计、水价形成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项目的节水保障措施。 6.进行节水效果评价,提出主要评价结论与建议。

河道砂石资源及开采权

关于印发《昭觉县境内河道砂石资源及开采权 拍卖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有关部门: 《昭觉县境内河道砂石资源及开采权拍卖实施方案》已经2008年县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经市水利局认可,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二○○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昭觉县境内河道砂石资源及开采权拍卖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规范河道采砂秩序,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合理开发和利用河道砂石资源,实现河道采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江西省河道管理条例》及《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决定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将昭觉河境内河道砂石资源及开采权进行拍卖出让。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公开拍卖、有序竞争、规范管理、合理开采”的原则,拍卖河道采砂权,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秩序,维护河势稳定,保障行洪、通航安全和堤防设施安全,防止税费流失,实现砂石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河道采砂权拍卖工作的领导,成立昭觉县河道采砂权拍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县政府副县长章新友,副组长:水利局局长黄东阳,成员:县水利

局、公安局、政府办、法制办、安监局、物价局、监察局、交通局、供电局、工商局、砂石管理局、巴山镇、孙坊镇、河上镇、六家桥乡、石庄乡、白路乡。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饶永岗同志兼任,办公室设在砂石管理局。由县河道采砂权拍卖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拍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采砂权拍卖的组织实施和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整治工作组,人员从成员单位抽调,整治工作组负责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对违反规定的采砂行为进行整顿。 各有关乡镇必须成立相应的整治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协调解决本辖区内河道采砂的有关事宜。 三、拍卖原则及形式 l、拍卖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公开拍卖。 2、拍卖形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有关规定,由市水利局、县水利局和县砂石管理局委托拍卖公司采取公开竞价的形式进行拍卖,出价最高者为竞得者(即买受人)。 四、拍卖的河段及起拍价 拍卖标的概况及竞买保证金和起拍价 标的名称 河道范围 河道 长度(km)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课时)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海水中的资源情况,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前景。 (2)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并掌握简单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教学重点海水中食盐的提取、溴的提取以及海带中碘的检验和提取 教学难点溴的提取以及海带中碘的检验和提取 教学过程 【引言】为什么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互不相让?钓鱼岛自古以来说是中国的,下面同学们来看下面的资料。由资料我们得知海水是名副其实的液体资源宝库!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包括水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能源等,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的内容是水资源、化学资源。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0倒数第二自然段,找出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并填写学案。 请两个学生回答问题,多媒体体展示结果。 【过度】海洋是诱人的宝藏,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是化学的使命。那么,海水含有哪些化学元素呢?请看一组数据。 【投影】 【提问】假如你是开发商,你将选择怎样的开发方向? 【小组活动】每4人一组讨论方案,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要求:1、你将开发哪种元素?理由。2、从海水中提取该元素的方法或初步方案?3、在化学原理上,你需要老师给予哪些方面的帮助?4、尝试用流程图表示提取方案。) 【讨论方案】(应抓住“海水提盐”这一学生熟悉的工业过程,体会“自然界获取物质的一般方法与思路”) 【讲述】1、感受化学工业(“海水提盐”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工业过程,深入剖析其过程,有利于对 “原理与方法”的掌握) 海水提取NaCl流程: 【小结】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的一般方法(化学原理)成分?提纯?成分?利用? 成分? 如何检验?

底泥修复技术与资源化利用途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7-2284(2006)08-0030-05 底泥修复技术与资源化利用途径研究进展 宋崇渭1,王受泓2 (1.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杭州 310007;2.深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广东深圳 518036) 摘 要:阐述了当今污染底泥修复技术方法,以及污染底泥资源化利用途径。目前主要有疏浚、掩蔽和引水等物理修复方法,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方法。物理修复效果明显,但投入大;生物修复投入低,修复面积大,但速度慢。底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有土地利用,填方材料,建筑材料,污水处理材料等。对各种修复技术和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了比较探讨,分析了各种技术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关键词:底泥;修复技术;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Advance in Research on Remediation Techniques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Polluted Sediment S ONG Chong-wei1,WANG Shou-hong2 (1.Zhejiang Design and Re search Institute of Envio nmental Science,H ang zho u310007,China; 2.Shenzhe n W ater Resources Planning&Desig n I nstitute,Shenzhen518036) A bsract:Remediatio n techniques and resource utiliza tion o f polluted sedimen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 he remedia tion techniques include phy sical treatments,such as dredging,capping,w ater div ersio n,and bioremediation;chemical remediatio n and bioremedi-a tion.P hy sical treatments can obvio usly co ntrol co ntaminated sediment,but cost to o much,while bio remediatio n is just reve rsed. T 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po lluted sediment is to use sediment as a resource,such as land reclamation,filling material,co nst ruction material and w aste w ater ma te rial and so on.A 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 es of each remediation technique,and resour ce utilization appro aches are analy zed and compared. Key word:sediment;remediatio n technique;resource utiliza tion 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雨水淋溶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最后底泥变成污染物的汇集地。莱茵河流域、美国的大湖地区、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口、德国的汉堡港等,底泥污染均十分严重[1]。当外污染源得到控制以后,一旦河流湖泊库水体环境发生变化,沉积在底泥中的氮磷营养元素、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会重新释放出来进入水体,影响上覆水体的水质,形成二次污染。从而底泥由“汇”变成污染物的“库”。此外,底泥是底栖生物的主要生活场所和食物来源,污染物质可直接或间接对底栖生物或上 收稿日期:2006-03-04 作者简介:宋崇渭(1982-),男,硕士。覆水生物产生致毒致害作用,并通过生物富集、食物链放大等过程,进一步影响陆地生物和人类健康[2,3]。美国EPA(环境保护署)在1998年的调查报告中指出,美国已发生的2100起有关鱼类消费中的事件,多次证实污染来自于底泥[4]。在我国也已发现并证实水体底泥具有毒性,如乐安江在20~195km 的河段内沉积物均显示毒性[5]。同时,污染底泥氮、磷营养的释放与彻底解决河流湖泊库的水体富营养化密切相关[6,7]。 根据底泥本身的特性:底泥量很大,含水率较高,污染较严重,含有各种有益、有害成分等,如果把疏浚的底泥单纯堆放而不采取任何措施,一方面会占用大量土地,另一方面会由于雨水的冲刷又会产生二次污染,而且其中有益成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又浪费了资源。所以,人们的眼光开始转向底泥资源化,这不仅可以解决底泥的出路问题,又可以变废为“宝”,产生一 30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年第8期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一)当地水资源量 按1956~2003年48年地表水资源量系列计算成果,衡水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6.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5.71亿,地表水资源量0.73亿m3,重复计算量0.31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4亿m3。 衡水市人均水资源量148 m3,仅为河北省省人均水平319 m3的48%,全国人均2238 m3的6.6%,世界人均7300 m3的2%;亩均水资源量76 m3/亩,远低于农灌需水量,是河北省省乃至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衡水市大规模地兴建引蓄水工程开始于1958年,经历了“63.8”洪水的衡水人民开始大规模开挖排沥河道、兴建除涝工程。进入七十年代后,相继修建了大量闸涵和排灌扬水站,增加了蓄水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截止2012年,初步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中心的引、蓄、供、排、灌工程框架体系,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卫千引水、中线引黄、中线引江、岗黄应急引水等调水线路;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主的蓄水体系,全市主要河道及较大支流河道上共有主要闸涵199处,其中各河主要闸涵37处,小型闸涵47处,分干渠道以上的闸涵115处。全市支渠以上河渠总长度5739 km,正常蓄水面积约86 km2,蓄水能力可达到3亿m3;全市3亩以上坑塘6018处,蓄水

能力可达3亿m3。9条骨干排沥河道按照正常水位蓄水能力可达1亿m3左右。机井保有量总数达7.5万眼,咸淡混浇井组12500组,地下防渗管道达27000 km。 按统计,近三年年平均供水总量为17.4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2.87亿m3占16%,地下水开采量13.9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3.95亿m3,深层地下水10亿m3)占80%,微咸水0.6亿m3占4%。全市近三年年平均总用水量17.42亿m3,其中城乡工业生活用水2.34亿m3,农田用水14.2亿m3,河道外生态用水0.08亿m3,河湖坑塘生态调蓄补给0.8亿m3。农业用水比重较大,占总用水量的82%。

浅析河道底泥原位固化资源化用于生态护岸工程

浅析河道底泥原位固化资源化用于生态护岸工程 发表时间:2018-03-14T14:16:44.8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作者:董家晏1 李峰2 李阳3 陆剑飞4 田旭1 [导读] 为了维持河道正常的泄洪和畅通以及改善水质等问题,我国每年都会开展大规模的河道疏浚清淤,由此产生大量的疏浚底泥。 1.堡森(上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大丰市沿海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3.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4.上海市崇明区农村水利管理所 摘要:本文介绍了河道底泥处理的现状及由此产生的问题,结合底泥原位固化技术在上海崇明横沙岛惠丰村河道治理中的工程实践和技术研究,提出了河道底泥原位固化资源化应用于生态护坡护岸的新型技术理念,对河道生态治理和修复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底原位固化资源化生态护岸河道生态化治理 1.概述 为了维持河道正常的泄洪和畅通以及改善水质等问题,我国每年都会开展大规模的河道疏浚清淤,由此产生大量的疏浚底泥。由于底淤泥其天然含水量高、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高、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具有触变性和流态性,造成其运输困难、填埋堆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易造成二次污染、工程性质差,不能直接为工程所应用[3]。因此,河道底泥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应用等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很多国家为此也耗费巨资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处理。通过技术处理将废弃的底泥转化为能利用的再生土资源成为当前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研究的主流方向。 2.河道底泥处理现状浅析 目前,传统河道疏浚底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有抛泥处理、吹填造地、物理脱水、焚烧等,这些传统的处置方法存在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运输费用巨大,处理成本高,处理周期长,淤泥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化学固化法虽然可以通过控制固化剂的配方及掺量以满足各种工程的需要,但需要周转处理,运输成本较高。 3.原位固化生态护岸技术概述 原位底泥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简称ISER生态护岸,是针对当前我国城乡中小型河道普遍存在的底泥资源化利用困难、处理成本高、岸坡坍塌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底泥重金属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经过反复研究探索和实践论证的一项生态、安全、实用、无二次污染且综合成本低的生态护岸工程技术。将河道底部需要疏浚的底泥吸入搅拌机并添加淤泥固化材料,搅拌调制成具有流动性的淤泥固化浆液,通过泵送浇筑入模成型或者应用水下不分散固化剂直接水下浇筑施工,形成河道、胡泊的生态护岸结构体。浇筑固化后的淤泥具有一定的强度、孔隙率、水稳定性、重金属吸附性和抗流水冲刷性,使其满足护岸结构体的相关要求,同时多孔护坡兼具植生性,满足河道景观优化和生态环境恢复的功能。实现了疏浚泥原位资源化应用和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新方案。 4.技术创新点 (1).在国内首创以河道疏浚泥为原材料,采用原位固化技术,研发以疏浚泥固化体为结构形式的新型护岸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代替了传统的水泥混凝土板桩、木桩等刚性硬质护岸,实现疏浚泥综合利用与河道环保治理的结合。 (2).针对疏浚泥粘稠、搅拌不易均匀、成型困难且固化料成型结构体不密实的技术难点,研发以流塑态疏浚泥固化料为技术特征的搅拌、浇筑成型的施工技术体系,将施工效率提高100%。 (3). 为适应疏浚泥原位固化的环境和强度要求,研发水下不分散疏浚泥固化剂,水下施工条件下疏浚泥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0.5MPa,满足护岸结构体的强度要求,同时大幅降低疏浚泥重金属析出。 5.工程案例 工程河道位于上海崇明横沙岛惠丰村716~718号之间,总体呈南北走向直线型河道,工程河段北起民惠路南侧河道,南至港镇路北侧,总长约218米,现状河道北段160米两岸均为桔园,南段东岸为惠丰村716号民居,南段西岸为惠丰村718号民居。除718号民居段西岸建有20米长混凝土预制板护坡外,其余河段均为自然土坡,未建护岸设施。经初步测量,本工程河道现状河口宽度4~7m,河底高程1.5~1.8m,堤顶高程2.5~3.0m。现场地质以砂性土为主,且坡面缺少植被,受长期引排水冲刷影响,土质边坡坍塌现象较普遍,现状边坡几乎呈直立状,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1]。为改善水环境,达到水土保持要求,满足地区排涝灌溉要求,保护周边建筑及农业设施的安全,应对该河道进行治理。此次工程对该河道利用疏浚底泥原位固化技术作生态护坡护岸,作为横沙岛河道生态化改造示范工程,在河道生态护坡护岸型式选择中重视采用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护岸治理工程成果的生态性、先进性。工程项目设计及施工断面图如下图所示: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约、 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 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57.5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2.18万人,土地面积518.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7亿m3,最大为30.43亿m3,最小为5.26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增,最大为

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0.34m3/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续表单位:亿m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

关于砂石资源集中整治工作方案

关于砂石资源集中整治工作方案 近年来,我县工程建设项目多,黄砂需求量大,受利益驱动,有些人不顾国家法律和政府相关规定,利用夜晚在水库、河道内非法开采黄砂。为进一步巩固“全县非法采砂采石、非法加工石料专项整治活动”治理成果,有效遏制非法采砂势头,切实加强全镇砂石资源管理,进一步规范砂石资源开采秩序,解决当前砂石资源开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制止乱采乱挖行为,落实河道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矿产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我镇采砂业健康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正确处理保护环境与资源开发的关系,保障“十三五”期间我镇精准扶贫、畅通工程、水保工程等各类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促进自然环境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 二、目标任务 依法强化砂石资源管理举措,认真履行砂石资源监管职能,坚决打击非法采砂行为,使全镇砂石开采行为达到“无有效证件的一律禁止,具有效证件的依法规范有序开采”的目标,营造依法治水、合理有序的开采秩序,使砂石开采秩

序及河道、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的镇砂石资源集中整治领导组,由担任副组长;由镇执法分局、派出所、镇安监所、镇国土所、镇水利水保工作站、镇交管站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常务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镇矿产(砂石)管理工作,对全镇矿产(砂石)进行综合管理。 四、方法步骤针对我镇当前砂石管理现状,要把规范砂石资源开发管理作为我镇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克服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分四个阶段着手抓好落实: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4月1日至4月1日)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着手建立组织,通过广播、张贴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有关河道采砂的法律法规,教育广大群众依法采砂。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阶段(4月11日至20日)各成员单位要对辖区内河道非法采砂工作进行全面自查,认真查摆存在问题,明确政治目标,制定整治方案,拿出相关整改措施。 第三阶段:联合执法重点治理阶段(4月21日至12月10日)。 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重难点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重难点 (一)初期雨水前期处理监理控制要点 初期雨水污染物治理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源头减量,就地处理;②收集调蓄处理;③加强维护管理。 一、源头减量和就地处理: 1、多孔材料铺砌(植被入渗系统) 采用多孔材料替换完全硬化的地面,增加入渗量,减少径流量。 2、植草排水沟。多用于路边,目的在于增加入渗量,减少径流。 3、屋顶花园系统。可调节峰值流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4、地面清扫。从源头减少污染。 5、下凹式绿地拦截。 6、人工湿地技术。系统可分为四个部分:前期处理区、进水缓冲区、湿地处理区和雨水滞留区。 7、旋流分离式初雨弃流系统。 8、地下控制。包括干井入渗系统和沟渠入渗系统,用砖砌、混凝土浇筑或用砾石填充(空隙率≥30%),将雨水收集并逐步下渗。 二、收集调蓄处理: 1、污水管网调蓄。用截流管连接雨、污水管渠,将雨水管中污染严重的径流截流至污水管中,送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储存调节池(旱季放空) 可作为其他处理的前处理。 3、截流处置池。分末端截流和功能截流池。 4、湖河调蓄。对于多湖泊城市可采用,但需考虑污染物对河湖水质的影响。 三、加强维护管理 1、应定期对汇水区域进行清理。 2、完善并落实相关法规及规范。

四、初期雨水前期处理技术 1、地下集蓄池 该社区的集蓄池主要是针对社区别墅、大型会所建筑等面积较大的屋面,面积约为22500 m2。地下集雨池可建在社区空地或绿地下面,上面覆土种植植被,既能作为集雨设施,又不妨碍地上功能的实现。地下集雨池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设有过滤池、沉淀池、水泵等装置。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景观湖补水和水景喷泉等。 2、植草浅沟 植草浅沟是在地表沟渠中种植草本,为一多功能的暴雨控制、雨水收集设施。当雨水径流流经植草浅沟时,经过沉淀、过滤、渗透、植物吸收及生物降解等作用,径流中的污染物被削减,达到雨水收集利用和径流污染控制的目的。综合考虑浅沟的水力计算方法和净化功能,在该社区内设计了长约1km的植草浅沟,浅沟表层种植耐淹的结缕草、狗牙根及其他禾本科草本,用于收集小区内绝大部分的绿地径流和非透水性道路广场的径流,直接汇入暴雨塘内暂时储存。 3、下渗碎石沟渠 下渗碎石沟渠是一种以多种粒径的碎石(砾石居多)为主要结构的线型集水槽,为周围汇水区域的低势区。当汇水区的地表径流进入碎石沟渠后,通过碎石层逐渐下渗,碎石的物理结构以及生长的生物膜起到过滤雨水和降解污染物的作用。与植草浅沟相比,碎石沟渠削减径流峰流量的能力较差些,主要用于收集该社区内的少数屋面雨水和透水性路面雨水。全区设计了500 m长的碎石沟渠,收集的地表径流在输移过程中得到净化,汇入暴雨塘,作为景观湖的补水水源。 2、初期雨水控制与弃流 雨水径流有明显的初期冲刷作用,即在多数情况下,污染物是集中在初期的数毫米雨量中,因此,控制初期雨水成为雨水利用系统和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的一项主要举措。由于初期雨水污染程度高,处理难度大,因此对初期雨水的控制主要采用弃流处理。初期雨水弃流可去除径流中大部分污染物,包括细小的或溶解性污染物,因此是一种有效的水质控制技术。初雨弃流装置有多种设计型式,可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状况调研报告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状况调研报告 一、水土资源开辟基本事情二、存在的要紧咨询题 1、缺少科学规划,缺少知道技术的专业人才。 我局尽管土地资源开辟种植工作起步较早,但由于缺少科学规划,缺少知道技术会治理的人才,造成了树木种植品种单一,成活率别高,个别单位别思考土壤环境因素,别科学选种,盲目种植,浮现了年年种树别见树的现象。 2、治理别到位,承包收入低。三、提高土地资源开辟利用效益的必要性 1、对提高堤防工程面貌和进展水利风景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堤防资源,实行高效、规范的开辟利用,结合水利风景区建设,在靠近县城、市区的地段,种植欣赏性树木、植物等,利用宽弃土地育苗、种植速效经济林和其他高效经济作物,形成千里堤防千里林具有水利特色的生态自然景观。对改善堤防工程面貌及推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土地资源合理开辟利用,将成为我局新的经济增长点。四、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可行性 1、以点带面,提高分成比例 2、水利工程养护经费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 目前堤防工程养护经费中包含的行道林养护费和护堤林及防浪林治理费,能够用来投资堤防土地种植和种植后的树木治理,如此每年约有350万元的资金能够利用,为自我开辟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效益提供一定的基础资金。 3、丰富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按照局系统现有4.1万亩土地资源计算,我局职工人均拥有土地34亩,据了解,沿河农村人多地少,随着产业政策的别断调整,改革的别断深入,科学进展的理念已被人们清醒地认识,在此大好环境下,我局若能将所辖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辟利,种植业的市场前景是可喜的,我局丰富的土地资源必将得到充分的开辟利用,土里刨金的进展种植业,彻底能够实现生态效益、工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是。 4、其他流域土地利用效益,提供了可借鉴依据 依照对黄河流域土地资源开辟利用事情考察,该流域土地资源丰富,一河务局90公里堤防有近1万亩土地资源,全部那按每亩每年400元承包给农户,承包期限为三年,抱额都采取提早一次性交纳的方式,黄河大堤上绿树成阴,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其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是目前我局的几十倍。其他流域如弟资源利用效益,为我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可行性提供了学习和借见的经验。 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方式及措施 1、总体思路:土地资源开辟利用的治理,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向规模要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创新治理模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立系统、完善的市场和科学规范的治理体制。 2、作好调研,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是加强水土资源开辟和治理的有效途径,局系统水土资源地域别同,土质别同,环境别同,开辟种植、治理的方式也应别同。局应组织有关部门对系统内土地资源进行联合调研,进一步摸清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规模、经营运做模式、投资效益及进展前景等,对系统内土地资源的开辟利用进行科学规划,统一治理,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 3、局出台水土资源开辟指导性的相关政策,明确职责,确保水土资源开辟、治理的延续性,,制定出统一规范的经营治理模式,并在政策上赋予支持,技术上赋予指导,使土地资源开辟利用科学合理有序开展。 4、协调好治理养护与堤防种植相互之间的关系,寻觅既能促进提防种植业的进展又别

_安徽省长江河道砂石资源利用与思考

第27卷第1期水 利 经 济 2009年1月Vol.27No.1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 Jan.2009 作者简介:周建春(1971)),男,安徽无为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安徽省长江河道砂石资源利用与思考 周建春 1,2 (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2.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总结了安徽省近年来在长江砂石开采中的做法,分析了长江砂石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开发利用砂石资源应明确资源产权,实行统一管理;修订采砂规划,加强基础性工作研究;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有偿许可采砂制度;加强政策研究,提高砂石资源配置效率;坚持市场调节,实 现砂石利用途径多元化;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确保采砂安全有序;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采砂管理合力;对非法采砂者高压严打,防止资源流失。 关键词:长江;砂石资源;资源利用;产权界定;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40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O 9511(2009)01O 0067O 04 为能给沿江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建筑砂料来源,长江采砂管理必须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在保持对非法采砂高压严打的同时,有序推进规划可采区的开采工作[1]。随着5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6(以下简称5条例6)的颁布实施和5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报告6(以下简称5规划6)的批准执行,安徽省组织对几个规划可采区内的江砂进行开采,积累了经验。本文总结安徽省长江砂石开采中的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促进长江砂石资源开发利用。 1 长江安徽段砂石资源利用基本情况 111 江砂禁采情况 安徽省长江干流河道采砂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于20世纪90年代形成规模,并演变成滥采乱挖、管理失控的局面。非法采砂一度加剧了长江岸坡的崩坍强度,严重影响了河势稳定、防洪及航运安全。为有效控制长江采砂管理,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00年10月23日施行5关于在长江河道安徽段禁止采砂的规定6,对长江河道安徽段实行全面禁止采砂,禁采期为2年,即从2000年10月23日起至2002年10月22日止。2002年10月2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又出台5关于延长长江河道安徽段禁止采砂期限的通知6,将长江河道安徽段禁止采砂期限延长半年,即将禁采期延长至2003年4月22日。此后,为巩固禁止采砂工作取得的成效,依照5条例6规定和 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要求,为依法做好长江河道解除禁止开采江砂的准备工作,避免解禁后采砂管理出现混乱局面,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出5关于继续延长长江河道安徽段禁止采砂期限的通知6,继续延长长江河道安徽段禁止采砂期限,解禁的具体期限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另行通知。经过4年的禁采,长江河道上的砂石乱采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112 规划可采区情况 长江安徽段长416km,河道内水量及泥沙主要来自湖口以上干支流。据大通水文站史料记载,长江安徽段历年最大流量为92600m 3 /s,最小流量为4620m 3 /s,多年平均流量为28900m 3/s 。大通站1951~2000年平均输沙量为4133亿t,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486kg/m 3 ,多年平均悬移质中值粒径为01017m m 。期间最大年输沙量出现在1964年,为6178亿t,最小年输沙量是1994年,为2139亿t 。据实测资料分析,悬移质输沙量约占总输沙量的9918%,输沙量年内分配与流量分配规律相似,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份,约占全年的80%~90%。 安徽省长江干流河道基本上为江心洲十分发育的分汊河道。河道内汊江众多,流态复杂,洲滩消涨,主支汊冲淤兴衰,深泓线左右摆动不定:有的河段为单向冲淤变化,有的河段呈周期性交替变化。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长江砂石资源,水利部批复安徽省共有10个规划可采区,涉及东流、官洲、安庆、太子矶、铜陵、黑沙洲、芜湖、马鞍山等8个河段。

高一化学《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知识点归纳——典例解析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法; 2、掌握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3、认识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预防措施。 【要点梳理】 要点一、海水的淡化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上缺水的地区越来越多,水荒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是制约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瓶颈。海水淡化已成为获得淡水资源重要的途径。海水利用包括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以及海水农业等。海水淡化是海水利用的重点。 要点诠释: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1)蒸馏法:把海水烧到沸腾,水蒸发为蒸汽,盐留在锅底,蒸汽冷凝为蒸馏水,即是淡水。这种古老的海水淡化方法,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大量锅垢,很难大量生产淡水。现代多级闪急蒸馏淡化使古老的蒸馏法焕发了青春。水在常规气压下,加热到100℃才沸腾成为蒸汽。如果使适当加温的海水进入真空或接近真空的蒸馏室,便会在瞬间急速蒸发为蒸汽。利用这一原理,做成多级闪急蒸馏海水淡化装置。此种淡化装置可以造得比较大,真空蒸发室可以造得比较多,连接起来,成为大型海水淡化工厂。这种淡化工厂,可以与热电厂建在一起,利用热电厂的余热加热海水。水电联产,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现行大型海水淡化厂,大多采用此法。如果太阳能蒸发淡化法能够投入实用,古老的蒸馏淡化技术又会上一个节能的新台阶。 海水蒸馏原理示意图 (2)电渗析法:使用一种特别制造的薄膜来实现。在电力作用下,海水中盐类的阳离子穿过阳膜跑向阴极方向,不能穿过阴膜而留下来;阴离子穿过阴膜跑向阳极方向,不能穿过阳膜而留下来。这样,盐类离子被交换走的管道中的海水就成了淡水,而盐类离子留下来的管道里的海水就成了被浓缩了的卤水。(3)反渗透法:使用的薄膜叫“半透膜”,半透膜的性能是只让淡水通过,不让盐分通过。如果不施加压力,用这种膜隔开咸水和淡水,淡水就自动地往咸水那边渗透。我们通过高压泵,对海水施加压力,海水中的淡水就透过膜到淡水那边去了,因此叫做反渗透。(4)冷冻法:即冷冻海水使之结冰,在液态淡水变成固态冰的同时盐被分离出去。这种方法具有难以克服的弊端,需要消耗许多能源,但得到的淡水味道却不佳,难以使用。此外,离子交换法、太阳能法、压气蒸馏法、流通电容吸附法、露点蒸发法等也是正在发展中的海水淡化技术。 要点二、从海水中提取溴在海水中,溴总是以溴化镁和溴化钠的形式存在。提取溴的方法常用空气吹出法,即首先浓缩海水,使溴盐富集;加酸使海水酸化(调节化学平衡,防止氯的各价酸生成),通入氯气,溴离子被氧化成单质溴;使溴蒸汽和SO2、水蒸汽反应产生HBr;再把HBr用氯气氧化得到Br2。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Cl2 + 2Br-=Br2 + 2Cl-Br2 + SO2 + 2H2O=2HBr + H2SO4 2HBr + Cl2=2HCl+ Br2 要点三、从海水中提取碘 直接从海水中提取碘,利用晒盐后的卤水也可制取碘,所采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淀粉吸附法、硝酸银或硫酸铜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等。某些海藻具有吸附碘的能力,如干海带中碘的含量一般为0.3%~0.5%,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10万倍。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流程如下: 涉及到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要点四、从海水中提取镁 镁在海水中的含量仅次于氯和钠,总储量约为1.8×1015吨,主要以氯化镁和硫酸镁的形式存在。从海水中提取镁并不复杂,先把石灰乳注入到盛有海水的容器中,使海水中的氯化镁变为氢氧化镁沉淀,从海水中滤出的氢氧化镁再加盐酸,使之生成氯化镁,并将其溶液煮沸、浓缩、烘干成无水氯化镁,经过电解熔融氯化镁,便得到金属镁和氯气。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Ca(OH)2+MgCl2=CaCl2+Mg(OH)2↓Mg(OH)2 + 2HCl =MgCl2 + 2H2O MgCl2(熔融)Mg + Cl2↑ 要点五、海水资源的开发前景 我国海水制盐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从海水中制得的氯化钠除食用外,还用作工业原料,如生产烧碱、纯碱、金属钠以及氯气、盐酸、漂白粉等含氯化工产品。从海水中制取镁、钾、溴及其化工产品,是在传统海水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