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生产基地的规划设计与实施
有机蔬菜示范基地规划和设想

有机蔬菜示范基地规划和设想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淳安县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大力发展山地蔬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县约有200米以上的山地蔬菜面积3.19万亩,产量5.817万吨,产值达到8846万元。
2008年,其中400米以上的高山蔬菜面积达到1.6058万亩,总产量3.21万吨,总产值达5777万元。
山地蔬菜因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产出,深被广大山区农民所接受,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然而该县山地蔬菜与兄弟县市相比存在着产业化水平低,生产规模普遍偏小、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为加快推进我县无公害山地蔬菜产业的发展,确保山地蔬菜产品质量,倡导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要求,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生态有机农产品特别是时鲜蔬菜产品的需求,特申请实施“淳安县山地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文昌镇王家源村塔心自然村建立有机蔬菜生产基地,通过建点示范,推动绿色及有机蔬菜产业发展,促进我县山地蔬菜产业生产水平的提升。
一、项目实施目的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蔬菜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对品质好、无污染的山地蔬菜需求旺盛,山地有机蔬菜将以其品质优势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市场前景十分诱人,并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该项目以千岛湖区域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应用先进的蔬菜多样化增效技术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创建山地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试验和探讨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为面上推广提供技术依据和技术规范。
二、项目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及关健技术1、良种应用。
推广种植辣椒、茄子、四季豆、西红柿、豇豆、萝卜、丝瓜等山地蔬菜新品种18个,开展有机蔬菜多品种生产对比试验。
2、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推广杀虫灯、防虫网、昆虫性诱剂、色板、植物源农药等病虫害物理、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替代常规农药防治手段。
3、有机肥源技术。
应用沼液、沼渣、废菌棒、栏肥等当地有机肥,推广应用符合有机生产认证的新型生态有机肥。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规划.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规划黑龙江省龙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机杂粮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
公司的种植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白音诺勒乡二龙山村。
一、种植基地适宜性白音诺勒乡二龙山村,地处松嫩平原西部,是杜尔伯特县的主要杂粮产区, 该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
全区干旱多风少雨,冬季短促寒冷,夏季漫长而炎热,春季雨少,经常干旱,降雨量在 170毫米到 190毫米,秋天凉爽而晴朗,无霜期 119至145天。
年平均温度为 3.7℃,月平均气温稳定在 10℃以上的日数为 146天,年有效积温为 2820℃至 2850℃,属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无霜期为 146天至 151天, 平均日照时间为 2852小时, 日照充足。
大部分属草甸黑土, 土地肥活,土质较好,适合于各种农作物生长。
长期以来,当地农民在该基地以内及其附近,种植绿豆、芝麻、红小豆、黑豆、红芸豆、白豆、谷子等多种杂粮作物,积累了丰富的杂粮种植经验。
一九九八年经“欧盟国际生态中心” 对白音诺勒乡自然环境和农产品进行检测后, 被确认为“有机食品”农场,并颁发了证书。
我公司充分利用该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良的种植传统, 通过与合作社合作形成以企业带基地, 以基地连农户互利、互惠的生产格局,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开发建设现代化有机种植基地。
本公司有机基地的管理人员具有多年的粮食种植管理经验,负责种植的人员经过有机种植的专业技术培训。
基地周边以村路、乡路与其它种植基地相隔离, 周边无任何污染源,种植基地一直按照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未使用过有机标准要求的禁用物质,基地水、土经过权威检测机构检测无禁用物质,各项指标均符合有机种植的要求。
当地环境无污染。
1、种子统一由公司提供,肥料施用农家自制肥,前提必须是符合有机标准要求的肥料。
2、种植各种杂粮必须按照 GB/T19630-2011有机食品标准及《有机产品种植操作规程》要求进行,采取统一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采收。
有机农庄的策划书3篇

有机农庄的策划书3篇篇一《有机农庄的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计划打造一个集有机种植、养殖、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有机农庄。
二、项目目标1. 提供新鲜、安全、高品质的有机农产品。
2. 打造一个绿色、生态、舒适的休闲观光环境。
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有机农业模式。
三、项目选址选择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作为农庄的建设地点。
四、项目规划1. 有机种植区划分不同的种植区域,种植各类有机蔬菜、水果、谷物等。
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 有机养殖区养殖有机鸡、鸭、鹅、羊等家禽家畜,采用生态养殖模式,提供绿色、健康的有机肉类产品。
3. 休闲观光区建设休闲木屋、垂钓区、烧烤区、儿童游乐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4. 加工区建设农产品加工车间,对有机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包装,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五、项目实施步骤1. 土地租赁与整理租赁合适的土地,并进行整理和改良,为种植和养殖做好准备。
2. 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道路、灌溉系统、养殖设施、休闲设施等基础设施。
3. 种植与养殖引进优质的有机种子和种苗,进行有机种植和养殖。
4. 市场推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机农庄的宣传和推广,吸引游客和客户。
六、项目运营与管理1. 生产管理建立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确保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人员管理招聘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
3. 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市场营销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开拓市场,提高有机农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项目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通过有机农产品的销售、休闲观光的收入等,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3. 生态效益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机生态农庄建设与运营项目计划书

有机生态农庄建设与运营项目计划书1.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有机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有机农庄作为一种集农业生产、休闲旅游和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将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有机农产品和独特的农业体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项目目标-建设一座现代化、环保型的有机生态农庄,推广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提供优质有机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创建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公众对农业知识的认知。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实现与其他农业企业和旅游机构的互利共赢。
3.项目内容(1)场地选址:选择优质的土地,确保土壤质量和水源供应,同时要考虑到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等因素。
(2)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农居民宿、儿童乐园、农产品加工车间等。
(3)有机农产品种植:选择适宜的有机蔬菜、水果、中药材等进行种植,采用有机肥料和无农药灭虫技术。
(4)农产品加工:建立农产品加工车间,生产有机食品、果汁、果酒、中药饮片等,提高产品附加值。
(5)休闲旅游开发:提供游客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度假休闲等服务,打造独特的农业旅游品牌。
(6)农业科普教育:建设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开展采摘、种植、施肥等农事活动,提高公众对农业的认知和了解。
4.项目运营模式(1)市场营销策略:通过线上线下推广,与超市、餐饮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扩大销售渠道。
(2)拓展特色旅游项目:制定多样化的游玩项目,如田园采摘、乡村婚礼、农事体验等,增加游客的吸引力。
(3)提供特色农事课程:如有机农业知识培训、种植技术培训等,吸引学生、农民和其他感兴趣的人群。
(4)建立合作机制:与其他农业企业和旅游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5.预期效益该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将带来以下效益:-提供优质有机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有机产品消费。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建设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公众对农业知识的认知水平。
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

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有机食品系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的标准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以及加入WTO后农产品面临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出口贸易中绿色壁垒的限制,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受到政府、消费者和贸易公司的广泛重视。
要进行有机食品开发,建设有机生产基地,首先要了解有机农业的准确内涵。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对有机农业的定义充分概括了有机农业的内涵与指导思想,其具体内容是:有机农业包括所有能够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
这些系统将当地土壤肥力作为成功生产的关键。
通过尊重植物、动物和景观的自然能力,达到使农业和环境各方面质量都最完善的目标。
有机农业通过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和药品而极大地减少外部物质投入,相反它利用强有力的自然规律来增加农业产量和抗病能力。
IFOAM强调和支持发展地方和地区水平的自我支持系统,强调要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地理气候和文化背景具体实施。
从此定义可知,进行有机生产要有强烈的自然观,即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秩序相和谐;另外还要有很强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时刻注意在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环境的质量;最终的目标是要达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只有理解了有机农业的真实意义和目标,具备了有机的意识,基地才能建设好。
1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理论基础有机农业以拒绝使用人工合成的农用化学品而著称,但20世纪20~40年代德国的著名哲学家Steiner提出生物动力农业,英国的Howard和Balfour提出有机农业概念时,首先是从健康的角度来提倡的,强调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养分来培育土壤肥力和生命力,使作物能够减少病害的发生,健康地生长,从而生产健康的产品。
他们不是简单地看待人类疾病和导致疾病的原因,而是努力从整个生态系统探索健康的根源。
Balfour发表了对健康的著名的论述,即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整体,认为只有土壤健康才能获得人类的健康,即“健康的土壤→健康的作物→健康的动物→人类的健康”。
大连有机生态园布局设计

大连有机生态园布局设计大连有机生态园布局设计是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们经过仔细讨论研究所最终确定的,专家们希望塑造出“一大环,二小环,四个功能区”的整体空间结构。
(一) 一大环——农耕文化体验环围绕着能是综合服务区和多彩有机种植区,为保证多彩有机种植区中环境和土壤的有机化包含,该区域的交通方式以徒步和自行车为主。
在路边的节点放置各类农耕器具,种植小型的农作物花圃,营造一种田园的风光和特色。
(二) 二小环1、有机休憩环线:有机休憩环,主要是串联天然休闲游憩区。
环线铺装采用项目地中的石材,可用于保健、健身等用途。
2、私家专用环线:设立在私家农场专享区,为未来的农场VIP 会员提供服务。
(三) 四大功能区1. 能是综合服务区能是综合服务片区主要用于整个区域的接待服务,满足游客的集散、停车、餐饮、少量住宿、有机体验、文化博览等等。
同时,在该区域形成一个农场的标志性景观,如风车、水车等等。
2. 多彩有机种植区多彩有机种植区,以种植有机果蔬为主,分为露天种植和大棚种植两个部分,形成小型的种植配套设施,如灌溉水井、有机肥料袋、农作物工具等等。
3. 天然休闲游憩区天然休闲游憩区,以东北文化体验,果林木屋住宿、滨水休闲娱乐为主。
4. 农场会员专享区农场会员专享区,是项目中的一个高端区域,为未来的农场会员提供建筑特点浓厚,环境优秀的私家农场区。
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通过对大连有机生态园的整体规划布局实现了休闲农业与有机生态的完美结合,在规划设计中,专家们着重突出了生态园的休闲功能,增强了项目的参与功能和体验功能。
更多关系此项目的详细信息,请关注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官方网站。
网站地址:/。
有机蔬菜产业基地实施方案

有机蔬菜产业基地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有机蔬菜因其无农药、无化肥、无激素的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有机蔬菜供不应求,价格也较高。
因此,建设有机蔬菜产业基地,生产优质有机蔬菜,将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项目。
二、项目规划1. 地理位置有机蔬菜产业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便于进行有机蔬菜的种植和生产。
同时,也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和市场接近的因素。
2. 基地规模初期建设规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资金情况来确定,逐步扩大规模。
建议初期规模控制在100亩左右,后续可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
3. 种植方式有机蔬菜产业基地的种植应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包括有机肥料的使用、生物防治、轮作休耕等措施,确保蔬菜的有机品质。
4. 生产管理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对土壤、水质、气候等环境因素的监测,保证蔬菜生长环境的优质。
同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确保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5. 品牌建设有机蔬菜产业基地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
6. 销售渠道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可以通过线下超市、农贸市场等途径进行销售,也可以开发线上销售渠道,拓展销售市场。
三、项目投资1. 土地租赁或购买费用2. 基础设施建设费用3. 种植、生产、管理费用4. 品牌宣传费用5. 销售渠道建设费用6. 人员工资及其他费用四、项目预期效益1. 有机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后,可以满足市场对有机蔬菜的需求,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 通过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的拓展,可以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形成持续稳定的销售收入。
3. 有机蔬菜产业基地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五、项目风险及对策1. 天气风险:建立温室大棚,保障蔬菜生长环境。
2. 市场风险: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品种。
3. 疫病害虫风险:加强疫病害虫监测和防治,确保蔬菜的生长健康。
四川理县50亩高山有机农业核心基地规划设计与实施计划

理县50亩高山生态循环有机农业核心基地规划设计与实施计划项目建议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莫继荣新加坡星禾生物动力有限公司周大飞理县50亩高山生态循环有机农业核心基地规划设计与实施计划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莫继荣新加坡星禾生物动力有限公司周大飞理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
理县面积4,313平方公里,农耕地4.7万亩,主要分散在河谷、山沟,致使农业形成不了规模开发,不能集中管理,管理成本高。
县域范围没有工业,农产品销售市场依靠都江堰、成都城市人口消费,运输成本高,因此理县有机农业开发最具特色的是高山反季节气候的利用。
也就是说运用其生产市场竞争力大、且附加值高的产品才是好的盈利模式。
2009年9月9日在成都召开的项目会上,全体股东形成一致决议:第一期工程公司自主投资租地50亩建立核心基地,带动周边100亩以上,建立“春淡”和“秋淡”二季蔬菜反季节栽培+夏季草莓反季节育苗有机农业模式,完成有机认证;第二期工程在理县全境内推广该模式,建立以草莓高山反季节育苗为龙头的有机农业技术体系开发,配合公司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建设与之配套的草莓反季节栽培为龙头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第三期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配套高山反季节气候高效利用有机农业整体模式,在类似理县地理区域的全面复制推广。
为实现以上目标特制定第一期工程规划与实施计划,指导思想如下:一、因地制宜原则理县县域海拔高度跨度为1,422~5,922米,依据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的温度递降原理,全县农业资源呈山体立体分布,具有多层次结构特征。
二、市场规律原则农产品迎合市场的原则必须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供货均衡”、“大众喜爱”、“市场紧缺”。
因此公司第一期有机农业开发,自主投资建设50亩“春淡”和“秋淡”二季蔬菜反季节栽培+夏季草莓反季节育苗有机农业模式,符合市场规律的原则。
首先,春淡与秋淡蔬菜在平地蔬菜供应短缺期上市,此时的替代品很少,平地蔬菜价格比平常贵了二倍以上,此期高山生产平地不能生产、且大众喜爱的香菜、红菜薹、菠菜、大白菜、大蒜等肯定能获得更高的附加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生产基地的规划设计与实施
一、规划设计
对选择好的基地或决定转换的基地,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对其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建立良性循环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生产体系。
1. 1.基本情况调查
对基地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气候条件、资源状况以及社会经济条件,明确当地适合开发的优势产品和有机转换可能遇到的问题;
2. 制定发展规划及生产技术方案
在掌握了基地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及生产技术方案。
规划要遵循生态工程原理,符合当地自然、社会、环境条件。
规划内容应包括:
>> 有机生产土壤培肥方案;
>病虫草害防治方案;
> 耕作方法(免耕法、垄耕法、穴耕法等)及相应的管理方法;
>农场生态保护计划,包括种植树木和草皮,控制水土流失,建立天敌的栖息地和保护带,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畜禽的生活环境(圈舍、围栏、野外觅食和活动空间)设计和卫生管理(包括畜禽粪便处理)计划、有机饲料生产/购买计划、畜禽健康计划以及运输屠宰计划;
>全过程质量管理计划(内、外部质量控制、内部跟踪审查);
>基地经营模式;
>基地的保障措施,如技术保障、资金投入等;
>有机农产品的检查认证计划;
>营销策略规划。
二、规划的实施
1、人员培训
农业生产技术人员与生产人员了解并掌握有机农业的生产原理与生产技术、基地建设的原理与方法,是有机农业成功开发的关键。
因此,必须由有机农业专业人员和生态工程专业人员以及相应种植、养殖领域的专家召集基地管理、技术人员、生产人员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培训:
>有机农业与有机产品的基础知识;
>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
>有机农业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模式;
>有机农业生产的相关技术;
>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状况;
>有机农产品检查认证的要求与申请有机认证的程序;
>有机农产品的营销策略。
2、基地规划与生产技术方案的实施与监督
基地必须建立起专职部门负责实施规划与生产技术方案,以保证各项措施能够及时落实。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以公司—农户/农场的形式组织基地生产,也可以通过地方政府建立专门机构组织农户/农场进行生产,或通过农民专业协会的形式,形成以政府/公司—农场/农户—农民/技术员的实施与监督基地规划与生产技术方案的三级结构,确保有机生产的顺利进行。
3、基地申请有机认证
基地开始有机生产后,应及早向有机认证机构申请有机农产品的检查与认证,做好接受检查的各项工作,使基地能够顺利地通过检查并获得有机生产转换证书(证明)或有机生产证书。
4、销售有机产品
有机农产品获得认证后,其证书就是进入国内外有机农产品市场的通行证。
但有了证书并不意味着产品销售就没问题,就能以高于常规产品的价格出售。
为了顺利地出售有机产品,需要在生产的同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销售方案,不要等产品收获后再找市场。
5、有机农产品质量控制
有机生产基地执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包括外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跟踪审查三方面内容。
>>外部质量控制
外部质量控制是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派遣检查员对有机生产企业进行实地检查,审核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
检查员一方面通过实地考察、同生产者直接交流,了解生产者是否了解有机农业的基本知识,同时检查生产者是否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否使用违禁物等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系统的考察,了解生产者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健全有效。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是指生产、加工的操作者内部本身采取的保证有机农产品质量的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从上层领导至管理人员,再至生产人员代表的质量管理小组,制定生产管理政策和内部质量管理章程,督促生产、加工过程严格遵守有机生产标准;第二,必须建立完整的文档记录体系,记录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各项物质的投入、产出,包括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贮藏、销售各个环节都要有详细的文档记录,相互之间要能够互相衔接,保证能从终端产品追踪到作物的生产地块,从而保证产品有机质量的完整性。
>内部跟踪审查
内部跟踪审查系统是保存完整的记录体系,有机农产品记录要根据认证机构标准进行存档。
内部跟踪审查有助于检查员审查生产者有机生产系统的有机管理,帮助生产者采取科学的决策。
附表列出了CHC有机生产基地内部跟踪审查体系的主要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