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合集下载

葡萄酒论文汇总

葡萄酒论文汇总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论文题目:论葡萄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字:日期:年月日论葡萄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学生:(学院·班级摘要:从建园、品种选择、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南方葡萄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多方面了解葡萄种植技术。

关键词: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无公害据了解,我国葡萄栽培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新疆等省为主,而南方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因夏季(4~6月高温多雨,花期授粉不良,容易感染真菌性病害,而成为葡萄栽培的不利地区,俗称葡萄次栽区。

,经过多年试验,成功摸索总结出一套较理想的葡萄高效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

我通过资料了解到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基本情况。

介绍如下。

1、建园选择地势开阔、向阳、近水源、无污染源、土层50cm 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土质肥沃疏松的低缓山坡地建园,并根据果园的土地条件、规模合理设计作业小区,实行“三通”并修建必要的附属设施。

大力实行和推广“三大一稀”高标准建园技术,即“大沟、大肥、大苗和稀植”。

“大沟”即开挖宽、深各0.6~0.8m的定植壕沟;“大肥”即在定植壕沟内填入足量的秸秆、堆肥、饼肥等各种有机肥,一般施秸秆(稻草、杂草等15~20kg/m3、腐熟的猪牛栏粪100~150 kg/m3、磷肥1.0~1.5kg/m3,分层填入,红壤土还要施入适量(1 500kg/hm2的石灰;“大苗”即要求栽植一级一年生自根苗木,其标准为: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无检疫性病虫害,要求有6根以上直径达1.5mm的侧根,成熟枝蔓长度达15~20cm,根颈直径1cm左右,具有4~6个饱满芽眼;“一稀”即密植改为稀植,行距2.5~3.0m,株距1.5~2.0m,栽1 650~2 700株/hm2。

2、品种选择选择和培育抗高温多湿环境和黑痘病的葡萄优良品种作为主导品种。

引进巨峰、香悦、京亚、京优、红富士、红罗莎丽奥、8611、藤稔、新华1号、日本早红提、青提等名优品种进行种植试验。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科学技术师范学院班级:10级英语教姓名:周莉学号:201040927112 课程论文题目:浅析葡萄与葡萄酒功效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浅析葡萄与葡萄酒的功效摘要:葡萄的作用、葡萄酒的功效、葡萄的科学采收和储藏关键字:葡萄、葡萄酒、采收、收藏导语:世界上所以的物质都有其特有的使用价值,而葡萄与其他果树相比,具有着更多种的特性。

葡萄科植物不仅美观,而且其本身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一:葡萄的功效:(一)葡萄的营养1.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

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饮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状缓解;2.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3.葡萄中含的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4.葡萄中含有一种抗癌微量元素,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

葡萄汁可以帮助器官植手术患者减少排异反应,促进早日康复。

(二)葡萄的作用:①:紫色葡萄:预防衰老常见品种:“巨峰”、“玫瑰香”。

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和类黄酮,这两类物质都是强力抗氧化剂,有对抗和清除体内自由基的功效。

②:黑色葡萄:缓解疲劳常见品种:“黑提”。

黑葡萄中的钾、镁、钙等矿物质的含量要高于其他颜色的葡萄,这些矿物质离子大多以有机酸盐形式存在,对维持人体的离子平衡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抗疲劳。

③:红色葡萄:软化血管常见品种:“红提”。

红葡萄含逆转酶,可软化血管、活血化淤,防止血栓形成,心血管病人宜多食。

④:白绿色葡萄:滋养肺气常见品种:“新疆马奶葡萄”、“无核白葡萄”。

又称无色葡萄,未熟透时偏青绿,成熟后颜色发白。

过度疲劳、贫血患者适合常吃葡萄;经常便秘、脾胃虚寒、糖尿病人则不宜多吃。

(二):葡萄的功效①:葡萄有抗疲劳的功效: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B1.B2.B6.C和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

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课程论文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的历史,文化及现状课程名称: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浅谈葡萄酒的历史,文化及现状一葡萄酒的历史与发展据考古资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

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

在这些地区,葡萄栽培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采集野生葡萄果实阶段,野生葡萄的驯化阶毁,以及葡萄栽培随着旅行者和移民传人埃及等其它地区阶段。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 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

一些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把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从小亚细亚和埃及带到希腊的克里特岛,逐渐普及希腊及其诸海岛。

3OO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己极为兴盛。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人高卢(即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

15至16世纪,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人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地。

19世纪中叶,是美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的大发展时期。

现在,南北美洲均有葡萄酒生产。

阿根廷、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以及墨西哥均为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产区。

中国葡萄酒的历史与发展:◆根据文献记载,我国葡萄栽培的历史约有2000多年。

◆汉武帝建元年间,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葡萄及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引进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发展。

◆唐朝是我国葡萄酒酿造史上很辉煌的时期,葡萄酒的酿造已经从宫廷走向民间。

◆葡萄酒在元代,已经有大量的产品在市场销售。

◆明朝时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处提到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药用价值。

◆清朝后期,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于1892年,投资300万两白银,在山东烟台建立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并引进国外的酿酒工艺和酿酒设备,使我国的葡萄酒生产,走上工业化大生产的道路。

◆全国解放以后,我国的葡萄酒工业得到长足地发展。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东方科技学院班级:10工程管理1班姓名:吴雨宣学号:201041915101 课程论文题目: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葡萄酒文化论文——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学生:吴雨宣东方科技学院10工程管理1班,学号:201041915101摘要: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差异:历史回顾、酿酒工艺的对比、酒文化核心的差异;世界葡萄酒行业改革:欧盟葡萄酒行业改革、旧世界国家代表法国葡萄酒行业改革、新世界国家代表澳大利亚的行业改革。

关键词:葡萄,葡萄酒,酒文化,功效,储藏葡萄酒的品种很多,因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产品风格各不相同。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与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展望我国葡萄酒工业的未来,还是叫人乐观的。

总之,在我国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葡萄酒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一、中外葡萄酒文化的差异(一)历史回顾1、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中国1892年,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葡萄酒公司,并在烟台栽培葡萄。

这是我国葡萄酒业经过二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后,出现的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厂,贮酒容器也从瓮改用橡木桶。

1914年,公司正式出酒,即在当年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得最高优质奖章。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张裕所产的红葡萄酒、白兰地、味美思,以及用欧洲著名优良葡萄品种命名的“雷司令”“解百纳”葡萄酒等荣获金质奖章,自此烟台葡萄酒名声大振。

此后,太、原、青岛、北京、通化相继建成葡萄酒厂。

这些厂的规模虽不大,但我国葡萄酒工业己初步形成,葡萄酒的消费面扩大。

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帝国主义的摧残,官僚资本的掠夺,我国的葡萄酒业难以生存。

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对葡萄酒的研究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还不是非常繁荣,研究范围还比较窄,主要是葡萄酒栽培技术的读物。

另外,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有更多的学者对国外的葡萄酒,特别是对法国葡萄酒予以介绍。

葡萄酒论文

葡萄酒论文

葡萄酒论文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论文题目:中国葡萄酒历史与文化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葡萄酒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摘要:葡萄酒发展;关于葡萄酒的诗文;历史回顾;中国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关键词:葡萄,葡萄酒,诗文说起葡萄酒,总会让人生发一种浪漫的心情。

有人说,葡萄酒是外来文化,因而它长期被列入“洋酒”之列,但实际上,我国是世界人类和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因此,葡萄酒应是“古而有之”了。

从汉武帝建元年间张赛从西域引进欧亚种葡萄,到清末民国初,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中国的葡萄酒文化也可谓是历史悠久。

一、中国葡萄酒历史重要时代回顾(一)、中国早期对葡萄酒的记载在《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中记载:“平乐府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曰猿猴酒。

”有此可以判断,最早的酒应该是百花野果自然发酵的酒,而不是粮食酒,百花果酒当然包括葡萄酒。

早在5000年前,中国即有原生葡萄酒。

原始人采摘野果充饥解渴,多余的野果,包括葡萄,贮存于洞穴中。

经过自然发酵,果汁变为果酒,被原始人类掬一捧用来解渴,味道酸甜,连猴子也爱喝。

周朝已有蒲桃(即葡萄)和蒲桃园(及家葡萄园),葡萄已经人工栽培,成为园林。

司马迁著名的《史记》中首次记载了葡萄酒。

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

俗嗜酒,马嗜苜蓿。

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葡萄肥饶地。

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葡萄,苜蓿极望”。

这一史料充分说明我国在西汉时期,已从邻国学习并掌握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技术。

西域自古以来都是我国普及的主要产地。

汉代虽然曾引入葡萄及葡萄酒生产技术,但却未使之传播开来。

东汉末年,由于战乱和国力衰微,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业也极度困难,葡萄酒异常珍贵。

葡萄酒的文化论文

葡萄酒的文化论文

葡萄酒的⽂化论⽂葡萄酒的⽂化论⽂ 葡萄酒是西⽅的重要酒精饮品,下⾯就是⼩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葡萄酒的⽂化论⽂的相关⽂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伙伴哦! 葡萄酒的⽂化论⽂1 法国被认为是顶级葡萄酒的代表国,法国⼈的浪漫⽓息和得天独厚的多样化⽓候和⼟壤,以及2000多年的悠久酿酒⼯艺、严格的法定产区(原产地控制命名)管理法规,使得法国能够提供风格各异的上好葡萄酒。

值得⼀提的是,⽆论法国的酿酒技术,还是法定产区(Bordeux Nice Dijon……)管理法规,都早已被世界其他葡萄酒⽣产国接受与仿效,并成为范本。

在法国,酒不仅仅是⼀种饮品,它已融⼊了法国⽼百姓的⽣活和⽂化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了。

早在罗马时期开始酿制葡萄酒了,得天独厚的⾃然条件,使⼀些稀有的葡萄品种呢,只有在法国才能⽣长良好,达到其最佳状态。

法国的葡萄园⼏乎覆盖了三分之⼆的国⼟⾯积。

17世纪,法国⼈开始将葡萄酒种植与⽣产制度化。

1855年法国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当时正值拿破仑三世执政,他想借世界博览会之机向全世界推⼴波尔多的葡萄酒,同时也有将全国的葡萄酒都参展其中的想法。

于是,他请波尔多葡萄酒商会筹备⼀个展览会以此介绍波尔多葡萄酒,并对波尔多酒庄进⾏分级,波尔多商会责成葡萄酒经纪⼈公会制定分级表,将所有酒庄分为五级。

在此之后,格拉夫地区和圣埃⽶利永地区在上世纪中叶也进⾏了酒庄分级,只不过没有像梅多克地区那样分成五个等级。

所有进⼊分级的酒庄都称为列级酒庄,在酒标上能够看到GrandCruClasse的字样。

早在1855年法国就有了成熟的葡萄酒分级制度。

共有四个级别:法定,优良,地区,和⽇常。

其中法定产区的酒级别最⾼,简称"AOC",占全部产量的35%,这⼀等级的酒⼗分昂贵。

关于1855年分级的争论很多,然⽽1855年分级不仅表现了波尔多葡萄酒产区的等级划分,还反映出了该地区的历史渊源、葡萄酒贸易及酒庄情况,其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中已经根深蒂固。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摘要】:大概是在一万年前诞生,已远至历史无法记载。

葡萄酒是自然发酵的产物,在葡萄果粒成熟后落到地上,果皮破裂,渗出的果汁与空气中的酵母菌接触后不久,最早的葡萄酒就产生了。

我们的远祖尝到这自然的产物,从而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

因此,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酒过渡到人工造酒的过程。

【关键词】:葡萄酒起源、中西方葡萄酒文化。

【正文】一、葡萄酒起源。

据史料记载,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地区,即现在的安纳托利亚(Aratoli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都发现了积存的大量的葡萄种子,说明当时葡萄不仅仅用于吃,更主要的是用来榨汁酿酒。

多数史学家认为,葡萄酒的酿造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古代的波斯,即现今的伊朗。

对于葡萄的最早栽培,大约是在7000年前始于前苏联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

后来随着古代战争、移民传到其它地区。

初至埃及,后到希腊。

但是,有真正可寻的资料中还是从埃及古墓中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

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陪葬物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特别是浮雕中,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酿制步骤和饮用葡萄酒的情景,这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此外,埃及古王国时代所出品的酒壶上,也刻有伊尔普一词。

西方学者认为,这才是人类葡萄与葡萄酒业的开始。

以葡萄酒为主题的著名作家休·约翰逊(Hugh Johnson)曾描写到:“古埃及有十分出色的品酒专家,他们就像二十世纪的雪利酒产销商或波尔多酒经纪的酒样,可以自信并专业地鉴定酒的品质。

”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正式公开承认基督教,在弥撒典礼中需要用到葡萄酒,助长了葡萄树的栽种。

当罗马帝国于公元五世纪灭亡以后,分裂出的西罗马帝国(法国、意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国地区)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详细记载了关于葡萄的收成和酿酒的过程。

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选修课论文

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选修课论文

《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选修课论文我是一个酒量很差的人,我相信这可以锻炼得好一些,但我并不愿意那样做,因为饮酒伤身。

然而,小饮可以养生,消除疲劳,安定精神,缓解焦虑,过度就要伤身。

酒有千万种,直爽的啤酒、豪烈的白酒……我喜欢休闲淡雅,所以,如果要喝酒,我更愿意喝葡萄酒。

因此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

红葡萄酒功效多,白葡萄酒香甜,口感好,桃红葡萄酒居中。

许多研究都反复证明了葡萄酒丰富的营养价值,然而,除此之外,更吸引我的是她特有的文化,典雅而高贵。

喝葡萄酒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品味。

《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的课在对我们了解葡萄酒的酿制、生产以及品尝等各个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提高。

葡萄酒历史、酒与人类宗教、艺术、法国及法国酒吧文化,还有许多西方大背景文化,在课上都有涉及。

法国不是葡萄酒酿制最好的国家,但却是文化最浓郁、品尝最浪漫的地方。

曾经有人这么说:“如果没有喝波尔多葡萄酒,就无法成为葡萄酒专家。

”波尔多酒享誉全世界,红酒不浓不淡,细腻而不会有太浓的酒精味,颜色多呈美丽的红宝石色泽,而且上佳的红葡萄酒具有愈陈愈好的特质。

勃艮第,与波尔多(Bordeaux)的不同之处是波尔多葡萄酒大都是由数种不同的葡萄品种酿制,而勃根地葡萄酒几乎都是由同一葡萄品种所酿造。

记得老师说过埃菲尔铁塔上有喝咖啡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品葡萄酒的一层呢?上佳的葡萄酒,不是酿制,而是“种”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葡萄的质量、收获季节等等都对葡萄酒的品质有非常大的直接影响。

有了好的品种的葡萄就能酿出高档的葡萄酒了吗?酒城波尔多有句名言:酒是酿造师的孩子。

意思是说,有了优秀的酿造师,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酒。

大家都会有的一个疑惑是:为什么中国难以酿制出高档的葡萄酒呢?原因就在于国内酿酒师的作用远没有国外那么重要。

酿酒师负责制是葡萄酒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说是葡萄酒市场相对成熟的产物。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掘自然优势,做出最符合当地葡萄特性,同时又带有酿酒师个人风格的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食质二班姓名:刘晓鸣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鉴赏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浅谈葡萄酒鉴赏学生:刘晓鸣(食品科技学院14食质二班,学号201440718212)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鉴赏方法及饮用储藏等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葡萄酒是大地的儿子。

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

从采摘、酿造、陈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

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

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一、葡萄酒的饮用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

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

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

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

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

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

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

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

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1、倒酒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

气泡酒则倒至三分之二,如啤酒(气泡到至杯口)。

2、检验如在餐厅用酒,侍者开瓶后会向主人的杯中倒入一点点酒,在得到主人认可后才会换瓶或向其他人倒酒。

试其酒的质量。

其酒应由买单者试。

3、举杯握杯时正确的姿势是手指捏着杯身下的杯杆,或者用拇指和食指捏着杯底。

这样可以避免人体的温度传导给葡萄酒以及手指印留在杯身,影响对酒的观赏。

4、打转葡萄酒入杯后不要立刻饮下,入口前还要有个晃杯的动作。

目的是释放酒的香气,同时也是给酒留有更充足的氧化时间,使酒有柔和的过程。

这也是就不能到太多的原因之一。

晃杯使酒液自下而上,并顺着杯转动的方向打转。

好的晃杯动作会使杯中之酒形成较大的凹面,从而加速香气的释放和氧化,同时又有优美的螺旋状运动轨迹。

三、葡萄酒的品尝(一)葡萄酒的风味物质1、乙醇乙醇具有芳香和带刺激性的甜味,当乙醇在葡萄酒中长期贮存时,可以与水通过氢键缔合成分子团,这种分子团刺激味减小,并显甜味。

因此,当葡萄酒中乙醇的缔合程度大时,分子团增大,能产生刺激的作用没有缔合的乙醇含量减少。

当人品尝这种酒时能有一种柔和感。

葡萄酒中乙醇含量过高,会产生辛辣感;而含量太低时,这些物质的溶解度也将下降,从而影响酒的风味。

一般要求有一定的乙醇含量(即酒精度),并且能与酒中的酸度相协调,达到醇和的目的。

2、不挥发酸类不挥发酸类包括葡萄汁中的酒石酸、苹果酸和少量的柠檬酸,以及酿造过程中产生的琥珀酸、乳酸等。

不挥发酸能明显作用于葡萄酒的滋味,是影响葡萄酒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酒石酸带有收敛性的涩酸味,当含量过高时,使葡萄酒显得粗糙并带涩味。

苹果酸的酸味稍带刺激性,含量过高时出现尖刻的酸味且酒体坚硬。

葡萄酒中的柠檬酸主要是人为添加的(为了防止色素的沉淀以及铁破败病的出现),它的酸味圆润且良好。

乳酸的酸味柔和且带有乳香,并且具有独特的收敛性涩味。

琥珀酸酸味较猛,含量过高时,葡萄酒的酸过猛。

这些酸的比例合适而总量适度时对酒味和酒的香味都有增强作用,并产生清凉爽口的感觉。

当酸含量过高时,酒粗糙且无甜味;含量过低时,酒寡淡。

此外,不挥发酸还有保持酒的颜色、防止酒的腐败等作用。

3、糖类葡萄酒中糖类成分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它们是产生葡萄酒甜味的主要物质。

葡萄酒中含糖量过高,会出现甜腻的味觉。

一般糖的含量要与乙醇和酸的含量成—定比例,比例合适时,葡萄酒才会出现协调的滋味。

4、酯类酯类是葡萄酒中的主要芳香物质,它与乙醇、酸、糖类共同构成了葡萄酒风味的基本骨架。

酯的含量也要适度,才会呈现出怡人的香味。

含量过高时,香味超过极限后便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香味。

5、色素和单宁色素主要为花色甙等酚类物质,它们的颜色构成了葡萄酒的色泽,并且给葡萄酒带来了它们自身的香气和细腻口感。

陈年老酒中的颜色主要来源于单宁;单宁除了给酒的色泽作出贡献外,还能作用于口腔产生一种苦涩感,从而促进人们的食欲。

单宁含量过高,苦涩味重且酒质粗糙;含量过低则酒体软弱而淡薄。

此外,单宁还能掩盖酸味,因而红葡萄酒由于含有丰富的单宁,其酸味明显小于白葡萄酒。

6、矿物质葡萄酒中的矿物质能起到缓冲作用,并影响着酿造时各种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的生长。

其含量适当高时,酒体会完整。

此外,葡萄酒中的高级醇、多元醇、挥发酸以及含氮物质从不同角度给葡萄酒增加了细腻感。

正因为葡萄酒中有如此多的物质,且它们的含量比例、相互作用方式均不同,使得葡萄酒具有多种不同的风味,这也给我们区分品尝各种葡萄酒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品尝步骤1、开瓶葡萄酒的瓶塞一般是软木塞,塑料瓶盖一般透气性强,往往造成酒的氧化,铁盖会增加葡萄酒发生铁破败病的危险,具有这两种瓶盖的酒不要购买。

2、倒酒如果酒倒入杯中流动性差,无声音、无气泡,呈油状,表明酒不正常。

3、看颜色和液面如果用玻璃杯盛酒,酒液应呈圆盘状,清洁光亮,如灰暗无光,则酒不正常。

4、闻香气香气分三类:果香、发酵香、醇香。

品种香气:花香、果香、松腊、蘑菇。

发酵香气:发酵过程的副产物,如挥发性的高级醇、酯、醛和酸。

陈酿香气:一二类香气向三类香气转化,分氧化醇香和还原醇香为主。

方法:转动酒杯,使酒作圆周运动,使酒中香气充分溢露出来,鼻子伸到杯内闻香,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5、入口品尝(1)甜味:葡萄酒入口可产生柔和、丰满、圆润、舒适等感觉。

(2)酸味:葡萄酒有一种清爽的感觉。

如含酸量过低,则味平淡,如过高则酒体尖酸,瘦弱,粗糙。

(3)苦味与涩味:红葡萄酒颜色较深,口味也较重,陈年红葡萄酒颜色呈现砖红,口味也较柔和。

(4)余味:咽下后,保留多长时间,是否很舒适。

方法:入口6-10ml,用舌头及面部肌肉搅动葡萄酒,从而感受甜、酸、轻微的苦涩味等。

四、葡萄酒的存放装在瓶里的葡萄酒像人一样会成熟和衰老,所以被形容为"活酒"。

和白兰地不同,不是年代越久远的葡萄酒就越好。

在不同的条件下,葡萄酒的成长过程有快慢之分。

因此,怎样贮存便成了重要课题。

1、温度温度很重要。

如果超过20℃,上等葡萄酒会在10年内达到顶峰开始衰老。

如果维持在18℃以下,上等酒会在10年后进入佳境。

成熟的酒喝来另有一种顺滑。

如果将一瓶葡萄酒放在30──35℃的室温下,不出三、四个月,酒便会衰老,色泽明显变陈,味道混浊,酒精度增加,令酒味变得平平无奇。

2、湿度湿度也重要。

湿度会影响水松瓶塞的状态,对是否有空气渗入破坏酒质操生杀大权。

酒瓶一定要打横平放,就是让酒接触水松让它不会收缩。

但那只是内部一端有效,外面的一端还是受环境湿度影响。

最佳湿度是70──75%,低于40%,水松的干缩情况会加剧,酒会很快变坏。

总的来说,低湿度和高温度都是谋杀美酒的元凶。

3、亮度光线会令酒产生变化,游动的光线为害尤甚。

酒最好存放在黑暗的地方。

4、稳定收藏葡萄酒时还要注意避免震动。

因为震动会加速分子运动,使酒趋于早熟。

因此,不要时不时去翻动葡萄酒。

原则是让酒“躺下睡觉”,不要惊动他们。

5、气味气味要清新。

在带怪味的地方贮存,其异味会渗过水松瓶塞走进酒里去。

这么苛刻的条件只有在地窖里才具备。

所以一般人不在家里存放葡萄酒,冰箱里顶多能存放半年。

五、结束语源远流长的葡萄酒文化印证了人类文明史的辉煌。

葡萄酒在中国的历史不长,尽管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有了葡萄酒的记载,但那也是一时高兴的舶来品。

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我国进行大规模葡萄酒的生产的历史虽然很短,但是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

葡萄酒这一饮料必将蓬勃发展,同时其文化也必会得以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1] 作者:闵仁吉等. 书名:《走进葡萄酒:献给关心葡萄酒文化的人们》出版年:1998[2] 作者:郭征. 书名:《葡萄酒鉴赏宝典》出版年:2005[3] 作者:沈宇辉等. 书名:《葡萄酒鉴赏手册》出版年: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