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论文解析
葡萄酒案例分析范文

葡萄酒案例分析范文引言:葡萄酒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很多葡萄酒生产商不仅要面对来自同行的竞争,还要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在这个行业中脱颖而出并提高市场份额需要一些关键的因素。
一、葡萄品种与土壤适应性不同的葡萄品种适应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因此葡萄酒生产商应该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来培植葡萄。
例如,在法国波尔多地区,梅洛(Merlot)和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品种在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得非常好,因此这些品种生产出来的葡萄酒质量也相对较高。
选择适合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葡萄品种可以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和口感。
二、生产和酿造技术除了选择适合的葡萄品种外,生产和酿造技术也是决定葡萄酒质量的重要因素。
优质葡萄酒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酿造工艺来保证其口感和香气的稳定性。
例如,在酿造红葡萄酒的过程中,控制浸皮、酒精发酵和陈酿等环节的时间和工艺对葡萄酒的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可以很好地控制葡萄酒的酒体、酸度和口感,提高葡萄酒的品质。
三、品牌和营销策略葡萄酒行业的竞争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品牌的认知度和营销策略的差异化。
一个好的品牌可以赋予葡萄酒更高的价值,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而且,葡萄酒生产商可以通过举办葡萄酒品尝会或参加葡萄酒展览等营销活动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此外,网络销售和社交媒体也是有效的营销渠道,葡萄酒生产商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增加用户粘性。
四、品牌形象和包装设计品牌形象和包装设计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具有独特标识和吸引力的包装设计可以吸引消费者,并提高产品的认知度。
此外,好的品牌形象也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
因此葡萄酒生产商应该注重产品的包装设计和品牌形象的建设,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结论:在竞争激烈的葡萄酒行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是每个葡萄酒生产商的目标。
通过选择适合的葡萄品种和土壤、合理的生产和酿造技术、优秀的品牌和营销策略以及具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和包装设计,葡萄酒生产商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葡萄酒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并对红葡萄酒生产中的增香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目前葡萄酒生产工艺存在着酒在橡木桶增香时间短的问题。
橡木桶的香气主要来自橡木中的芳香成分甲基辛内酯和丁香酚,通过在葡萄酒储存过程中加橡木片或橡木香精的方式即可解决葡萄酒增香时间短的问题。
关键词: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橡木片;甲基辛内酯;丁香酚目录引言 (3)1 葡萄酒的种类 (3)2 葡萄酒生产原料及辅料 (3)3 红葡萄酒的酿制 (4)3.1生产红葡萄酒的工艺流程 (5)3.2红葡萄酒的主发酵 (5)3.3红葡萄酒的后发酵 (6)3.4红葡萄原酒的贮藏 (7)3.5红葡萄酒的澄清与过滤 (7)4红葡萄酒的稳定性处理 (7)5葡萄酒的罐装与储存 (7)6葡萄酒生产过程中的增香问题及工艺改进 (8)6.1葡萄酒生产过程中的增香问题 (8)6.2工艺改进 (8)6.2.1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橡胶片 (8)6.2.2提取橡木中的芳香成分加入酒中 (8)7小结 (9)参考文献 (10)谢辞 (11)引言20世纪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上有长足的进步,不仅酿造的过程更能精确控制,而且发展出各种新式的酿造方法。
目前全世界葡萄酒产量在1950—1980年30年增长了35%,而消费量增长了33%。
1980—1985年间平均年产量达到最大之后,呈下降趋势。
1998年后世界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也略有增加。
经济极具潜力的亚太地区葡萄酒消费水平还很低,将成为未来世界葡萄酒消费的热点地区。
1葡萄酒的种类根据我国最新的国家标准,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v/v)的各类葡萄酒。
葡萄酒按酒的色泽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三大类。
根据葡萄酒的含糖量,又可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
按照国家标准,各种葡萄酒的含糖量如下所述:干葡萄酒,含糖(以葡萄糖计)小于或等于4.0 g/L;半干葡萄酒,含糖在4.1~12.0 g/L;半甜葡萄酒,含糖在12.1~50.1 g/L;甜葡萄酒,含糖等于或大于50.1 g/L。
河北农大-葡萄酒鉴赏论文-李伟

葡萄酒鉴赏课程论文姓名:李伟院系:商学院班级:物流管理1201学号:2012314010207葡萄酒品尝与用餐文化摘要:本文主要从葡萄酒的品尝,配餐以及用餐文化三个方面简单的阐述葡萄酒有关知识。
对葡萄酒的品尝方法做出较详细的论述,继而简单论述葡萄酒配餐及用餐文化。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Wine taste, catering and dining culture three aspects elaborated Wine related knowledge.Make a detailed discussion on Wine tasting method, and then briefly Wine catering and dining culture.关键词:葡萄酒品尝配餐用餐文化Keywords: Wine tasting catering dining culture目录引言 (2)1品酒室 (2)2葡萄酒的色、香、味 (3)3葡萄酒的品尝步骤 (6)4葡萄酒的配餐 (8)5葡萄酒用餐文化 (9)结论 (12)引言葡萄酒是国际市场上流行的酒种,它不仅给以人以丰富的营养,还予以人们艺术上的享受,因此得到世界各地的人们的钟爱。
在西方,人们甚至认为葡萄酒是耶稣之血,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生命之血。
所以,从古到今,人们都将葡萄酒奉为圣品。
下面先谈一谈关于葡萄酒品尝的知识。
1品酒室品酒室是葡萄酒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介绍的品酒室是指专门用于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酒的混合、勾兑以及装瓶时对酒的品尝。
品酒室应具备一下条件:1.1安静、无骚扰,最好能隔音无谈话声,无电话、扬声器及其他音源,因为这些都会分散品酒者的注意力。
房间最好只有一个门,它可以与实验室毗邻,但不可以成为实验室的一部分。
1.2有充足的光线,关于什么样的光线最好,品酒者的见解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这就是光线必须集中。
葡萄酒的文化、品质与鉴赏(论文)

葡萄酒的文化、品质与鉴赏XX经济管理学院 201X级会计学专业12班学号: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摘要:法国著名化学家马丁·夏特兰·古多华(1772-1838)曾说过:“酒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东西,它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和生命.它是涉及生与死、美学、社会和政治的百科全书。
”杯酒人生,酒已经涉及我们的生活,已经贯穿我们的人生。
品味红酒如同品味人生,其中的滋味只有尝试了才会明白红酒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情调,还有高贵、浪漫和健康。
葡萄酒发展至今,品种繁多,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西式食品鉴赏—葡萄酒,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了解葡萄酒,知道葡萄酒所蕴含怎么样的文化,如何看葡萄酒的品质和鉴赏葡萄酒优劣呢?关键字:葡萄酒,酒文化,酒品质,酒鉴赏葡萄酒是指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酒精度(体积分数)大于等于7%的酒精饮品。
葡萄酒种类葡萄酒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
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以酿造方式来说,可以分为葡萄酒、气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类。
葡萄酒历史传说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
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
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葡萄酒功效葡萄的营养很高,而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也蕴藏了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必须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
已知的葡萄酒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大约就有600种。
葡萄酒论文葡萄酒的分析及等级划分毕设论文

葡萄酒的分析及等级划分[摘要]由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广泛,西方文化的逐渐渗入中国的东方文化,葡萄酒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葡萄酒认证和质量评价逐渐得到关注,因此我们想要对其进行研究。
我们寻找到两组各10个评酒员对红白葡萄酒的评分数据以及葡萄酒和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来对葡萄酒进行分析及等级划分。
首先先验证各组评分数据是否满足正态分布,再对红白葡萄酒的两组数据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再根据方差判断哪组数据较为可靠。
由于同一等级物品,其特性相近,因此用可靠的那组评分数据综合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对酿酒葡萄进行等级划分,各分为四个等级,用每个等级的中所有葡萄酒平均得分作为该等级的酿酒葡萄分数。
查阅资料,分析可知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影响了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因此考虑建立模型,描述一个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酿酒葡萄的多个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联系分析酿酒葡萄指标对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
最后用葡萄酒的得分作为葡萄酒的质量标准,综合剔除指标后的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并观察回归性是否显著。
以此判断葡萄酒质量是否可以运用这两种指标来评价。
【关键词】正态检验;配对T检验;聚类分析;逐步回归分析1.引言葡萄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至今多达 600 种以上的物质被测定出来。
葡萄具有的营养和医疗作用很早就被认识, 葡萄酒因其特殊的营养价值和较好的保健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在此形势下,葡萄酒认证和质量评价得到关注。
葡萄酒的质量,即葡萄酒优秀的程度, 它是产品的一种特性,且决定购买者的可接受性。
因此,葡萄酒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特性的总和即构成了它的质量。
葡萄酒认证保证了市场中酒的质量,同时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葡萄酒的认证包括理化性质分析、感官评价、物理化学指标、卫生指标等手段。
质量评价是认证中的重要阶段,它有益于提高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同时为市场定位提供决策信息。
学士学位论文—-葡萄酒的品评和鉴赏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葡萄酒品评和鉴赏姓名:学号:年级:层次:专业:指导教师:摘要葡萄酒品尝是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测定酒的感官特性,评价酒的质量。
主要目的是针对产品的某些缺陷,为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或是为了准确地鉴定质量级别而进行的。
本文主要阐述了葡萄酒品尝前对环境要求、葡萄酒的温度、杯子的选择等品尝前的准备工作;葡萄酒品尝理论及品酒词汇;葡萄酒品尝的步骤。
葡萄酒品尝室要求墙壁白色、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环境安静。
为了让葡萄酒在饮用时的香味更香醇,可以预先开瓶,让葡萄酒先透透气,呼吸一会儿.这样可以让酒稍微氧化,能使酒的味道更柔顺一些。
葡萄酒开瓶的步骤和杯子的选择也有严格要求。
这样才能达到葡萄酒品尝的良好的环境。
品评葡萄酒时,往往咽下少量葡萄酒,并将其余部分吐出。
然后,用舌头添牙齿和口腔内表面,以鉴别余味。
一般用时间(以秒为单位)来计算余味持续的长短。
在结束第一个酒样后,应停留一段时间。
只有当这个酒样引起的所有感觉消失后,才能品尝下一个酒样。
品酒的步骤一般从视觉、味觉和嗅觉三方面考虑。
品尝过程中严格按照品酒四部曲——看酒、摇酒、闻酒、品酒的步骤进行并做好记录关键词:葡萄酒品尝理论品尝词汇品尝步骤目录第1章前言 (1)第2章品酒前的准备 (2)2.1 品酒的最佳环境 (2)2.2葡萄酒的适饮温度 (2)2.3醒酒 (2)2.4开瓶的步骤 (3)2.5杯子的选择 (3)第3章品尝理论 (4)3.1视觉 (4)3.2嗅觉 (4)3.3味觉 (5)3.4品尝过程中词汇的运用 (6)第4章葡萄酒的品酒四部曲 (8)4.1看酒 (8)4.2摇酒 (8)4.3闻酒 (8)4.4品酒 (9)4.5记录 (9)第5章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第1章前言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发酵酿制而成的低酒精度饮料酒。
葡萄酒中主要含有糖类、乙醇、高级醇、甘油、有机酸、脂类、蛋白质、氨基酸、醛类、色素、单宁等。
葡萄酒文化论文

葡萄酒文化论文葡萄酒文化是指由葡萄酒所带来的风土人情、历史、艺术、烹饪和社交等元素所组成的文化系统。
葡萄酒文化不仅仅是关于葡萄酒的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葡萄酒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饮品,已经存在了数千年。
葡萄酒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葡萄种植、酿酒技术、文化扩散等因素密切相关。
葡萄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它蕴含了酿造者的历史、情感和信仰,也反映了酿造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和地域特色。
葡萄酒文化的核心是品尝和品评葡萄酒的艺术。
品尝葡萄酒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包括识别葡萄品种、产地、酿造工艺、成熟度等方面的特征。
品评葡萄酒需要具备良好的感官和判断力,以便在口感、香气、色泽、质量等方面作出准确的评判。
这种艺术性的品尝和品评活动,不仅能提高人们的饮食品味,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随着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速,葡萄酒文化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葡萄酒文化逐渐趋向多元化和交流互鉴,各个地区和国家的葡萄酒文化也越来越具有地方特色和个性化。
这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和体验,同时也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然而,葡萄酒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葡萄酒市场上的商业化趋势和品牌化营销策略,可能会削弱葡萄酒文化的历史和地域特色。
另一方面,葡萄酒文化的推广和传承需要更多的投资和人力资源,未来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总的来说,葡萄酒文化是一个包容性、创新性和历史性的文化系统。
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交,也反映了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
未来的葡萄酒文化,需要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同时也需要保留其传统的文化基因以保持其魅力。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与分析论文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与分析论文篇一:中西方酒文化比较xx学院学年论文论文题目:中西方酒文化比较系别:班级:姓名:指导教师:2021年7月parison of the Wine Culture betweenChina and the West中西方酒文化比较摘要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酒文化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和文化沉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酒文化也是一样。
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酒的源头、酿酒原料与酒的种类的差异,酒器,饮酒礼俗和饮酒目的等方面的不同来分析和比较中西方酒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阐述中西方文化差异,特别是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最后是中西方酒文化的交流及发展趋势,展现了相互融合的一面。
关键词:中国西方酒文化比较parison of the Wine Culture betweenChina and the WestAbstractThe wine is one of the major beverages in people’s daily life, in the long history of human culture, it is not only an objective physical existence but also a cultural symbol. That is the symbol of wine culture. Wine culture is long standing and well established. Wine culture is one of the irreplaceable parts of a country’s histor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sediment.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 are basically different, and so is the wine culture. Though paring the origin and the material and category of wine-making, drinking customs, the municative functions and drinking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wine culture and the Western wine culture. Thus further to 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especially the value.Key words: China the west wine culture parison目录1引言 ...................................................... .......... 1 2中西方酒文化的起源 (2)2.1中国酿酒的起源 (2)2.2西方国家酿酒的起源 ............................................. 2 3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 (3)3.1酿酒原料与酒的种类的差异 (3)3.1.1酿酒原料的差异 ........................................... 3 3.1.2酒的种类的差异 ...........................................3 3.2酒器的差异 ...................................................... ...... 3 3.3饮酒礼俗的差异 ...................................................... .. 4 3.4饮酒目的的差异 ........................................................ 4 4.中西方酒文化之间的交流及发展趋势 (6)4.1中西方酒文化的交流 (6)4.2中西方酒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 (6)5结语 ...................................................... .......... 8 注释 ...................................................... ............ 9 参考文献 ...................................................... . (10)篇二:中西方酒文化比较课程论文题目中西方酒文化比较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二O一零十一月二十日中西方酒文化的比较摘要: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有较明显的差异:在酒的用料与品类上,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用粮食酿造的粮食酒;西方则是用麦类和葡萄酿的啤酒和葡萄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葡萄酒的知识与制作工艺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小谈生活中该懂的葡萄酒知识学生:韩跃(理学院10级应用化学2班,学号:201040205231)摘要: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我们逐步走向小康,小资。
人类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而今葡萄酒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它不仅是餐桌上的浪漫点缀,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
关键词:葡萄酒、基础知识、发展史、导入语:葡萄酒是国际上仅次于啤酒的第二大饮料酒,是发展潜力相当大的一个酒种, 仔细地了解葡萄酒及其发展历程会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帮助我们提高鉴赏水平。
一、走进葡萄酒——葡萄酒小常识现在葡萄酒在世界各地都十分畅销,人们慢慢的接受喜爱上了葡萄酒,便深入地了解葡萄酒,以下是葡萄酒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葡萄酒定义按酿酒方法分类可将酒分为:1,酿造2,蒸馏3,配制酿造酒:是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但未经过深加工的酒,也称原汁酒,一般酒精含量不高。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经榨汁发酵酿制而成的原汁酒,酒精含量大约在9.5°-13°之间。
葡萄酒是经过发酵的葡萄汁(二)、葡萄酒的种类:(按照生产工艺)1-无汽酒(餐酒)Still Wine1〉红酒Red Wine 2〉白葡萄酒White Wine 3〉玫瑰红葡萄酒Rose Wine1〉红葡萄酒:红葡萄酒是红皮或紫皮葡萄连皮带籽一块发酵并压榨成汁,使果实中的色素染入酒液中间再去皮渣酿造而得出的葡萄酒,酒液呈紫红色,鲜红色或宝石红〈含单宁酸较重,故保存期较长〉。
——花都加本力苏维翁2006,张裕解百纳,华夏长城等均有生产此类葡萄酒2〉白葡萄酒:白葡萄酒是用白皮或青皮葡萄,也有用的紫皮白肉葡萄,压榨成汁,先除去皮种籽,再用葡萄汁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酒液呈金黄色,淡黄色或近似无色〈单宁酸含量较轻,故保存时间短。
因而白葡萄酒需冷冻贮存〉。
——阿尔萨斯之泪(法国),德古拉莎当妮(罗马尼亚),王朝半干白葡萄酒等均有生产此类葡萄酒3〉玫瑰红葡萄酒:是用红、白葡萄酿制,磨碎连皮和种子一起发酵一两个月,使液汁中留下部分色素然后榨汁发酵。
——梅洛玫瑰红酒(西班牙),贝灵哲加州白仙芬黛 2006(美国)等均有生产此类葡萄酒。
2-汽酒(Sparkling Wine)1〉香槟Champagne 2〉其它汽酒(卡瓦Cava-西班牙)香槟酒是用红、白、黄三种葡萄分两次发酵酿制而成。
将红的葡萄以最快速度榨汁,除皮入桶发酵完成后与发酵的白、黄葡萄汁入装加糖塞上橡木塞放入酒窖中陈年,酒桶中发生第二次发酵产生气体沉淀积于瓶口,将瓶口冷却,取出渣加盖出售。
——罗兰百悦(法国),香槟王(法国)等均有生产此类葡萄酒3-加强型葡萄酒:(Fortofied Wine,加酒精的)在葡萄酒发酵过程加入白兰地,所以比一般葡萄酒含有较高的酒精度及甜度。
如波特酒和雪莉酒多做为餐后酒,可单独喝或搭配甜点。
1〉钵酒Port(泰勒-Taylor 葡萄牙)2〉雪利酒Sherry (菲诺-Fino 西班牙)4—葡萄酒的含糖量1〉干红葡萄酒Dry Red Wine2〉半干红葡萄酒Semi-dry Red Wine3〉半甜红葡萄酒Semi-sweet Red Wine4〉甜红葡萄酒Sweet Red Wine二、葡萄酒的价值——葡萄酒的化学成分葡萄酒一般含酒精10%-16%左右,所含乙醇来自果汁发酵。
其化学成分来自葡萄汁。
现已分析出的成分有250种以上。
1.多种糖类:含葡萄糖、果糖、戍糖、树胶质、粘液质,皆为人体必需的糖类物质。
2.有机酸:含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等,皆为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物质,能帮助消化。
3.无机盐:葡萄酒内含氧化钾、氧化镁,酒中比例恰相当于人体肌肉中钾镁元素的比例。
酒中磷含量很高,钙低,氮化钠及三氧化二铝低,含硫、氯、铁、二氧化硅、锌、铜、硒等。
4.含氮物质:一般葡萄酒内平均含氮量约0.05%-0.027%,葡萄酒内含蛋白质1克/升,并含18种氨基酸。
5.维生素及类生素物质:葡萄酒内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泛酸、叶酸、生物素、维生素C等。
类维生素物质如肌醇、对氨基苯甲酸和胆碱等以及生物类黄酮等。
6.醇类:酒精含量70毫升/升-180毫升/升。
有少量杂醇油、苯乙醇等。
二醇类、多元醇、酯类、缩醛等,这些物质形成葡萄酒的呈香、呈味物质。
7.单宁和色素:红葡萄酒内的单宁比白葡萄酒多,略有苦涩味。
红葡萄酒含色素0.4克/升-0.11克/升。
长时间贮存后,葡萄酒色泽变深,这主要是因为色素变成胶体,沉淀,氧化后变色。
三、最早的葡萄酒——葡萄酒的发展史有人说,葡萄酒是外来文化,因而它长期被列入“洋酒”之列,但实际上,我国是世界人类和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因此,葡萄酒应是“古而有之”了。
我国最早有关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
《诗·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
”郑玄注:“果,枣李之属。
?,瓜瓠之属。
珍异,蒲桃、批把之属。
”这句话译成今文就是:“场人,掌管廓门内的场圃,种植瓜果、葡萄、批把等物,按时收敛贮藏。
”这样,在约3000年前的周朝,我国已有了家葡萄和葡萄园,人们已知道怎样贮藏葡萄。
在当时,葡萄是皇室果园的珍异果品。
并且考古发现,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附近出土的压榨机的年代为公元前600 0年,而中美科学家对距今9000年――7000年的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研究结果,却使世界葡萄酒的人工酿造历史推前了3000年。
他们用现代分析方法,证明在该遗址中发掘的陶器中装的是葡萄酒。
这不仅说明人类至少在9000年前就开始酿造葡萄酒了,而且也说明中国人可能在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
因而,葡萄酒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缓慢的发展过程,葡萄酒应是中国“土酒”,而不是“洋酒”。
四、优雅生活——品尝葡萄酒饮用葡萄酒需要用到三种感觉:视觉、嗅觉和味觉。
1、视觉评价一款葡萄酒的第一步就是简单的注视它,从倒酒时就已经开始;在侍好酒以后,品尝者应该手持杯脚以45度角、合适的距离下进行观察;而后在摇动酒杯观察酒液在杯壁上流动(酒柱)的状态。
理想环境是在良好的光线下,对着白色平面进行观察。
通过观察酒的清澈度、色泽和强烈程度已经可以初步的体现出酒的特质。
2、嗅觉嗅觉的运用在品尝中非常重要,它对香气的捕捉分析比味觉还要多。
在酒倒入杯中静止下来以后就可以进行初次闻香,然后是摇杯再次闻香.3、味觉品尝时要喝入适量的酒,最好布满整个口腔,用舌头对酒进行充分的搅动来体味酒的结构和香气;中间通过鼻子的吸气可使酒的特征更加明显。
最后将酒吐出或喝下,再体味一下后味的长短。
从酒入口腔到喝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12秒左右。
4、口腔里的动作葡萄酒喝入口中后,舌头以缓慢的动作搅动,让葡萄酒液充分的与舌头、上颚、下颚、脸颊内侧以及舌根的位置接触。
葡萄酒经过舌头咀嚼后,吞下一、两小口,然后吸入一些空气到口中,使葡萄酒的芳香度更加强烈。
(吸气时,口的形状类似发英文字母"F",吸力和缓,不可过猛,以免呛到喉咙。
)当葡萄酒在口腔内的各个味觉感应区发生作用,此时应专注地去体会并且记录葡萄酒的结构(酒精、酸、单宁等)以及真实的味道。
很多人在饮用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时喜欢加入一些雪碧,其实这种饮用方法并不科学。
在葡萄酒中加入雪碧,一方面破坏了葡萄酒原有的纯正果香,另一方面也因大量糖分和气体的加入影响了葡萄酒的营养和功效。
正确饮用葡萄酒的方法是:红葡萄酒在室温下饮用即可,不要冰镇,根据不同的酒体最好在开启后醒酒0.5-2个小时,酒水充分吸收空气后再饮用;白葡萄酒则冰镇后再饮用口味更佳,但不要在酒内添加冰块。
无论什么葡萄酒,都不适宜添加雪碧或可乐。
结束语:葡萄酒营养价值高,而且老少皆宜,希望更多的朋友能了解到葡萄酒的价值并掌握它的基础知识和正确喝法。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干红葡萄酒生产技术及关键点控制,干红葡萄酒的生产关键点主要有:优选原料、严格控制工艺条件、防止金属污染和做好澄清处理,根据质量确定技术方案。
关键词:干红葡萄酒工艺控制前言世界生产葡萄酒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在我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但由于受经济、酒文化、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葡萄酒工业生产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考验,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进入较为正规生产轨道。
葡萄酒的种类很多,风格各异,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将葡萄酒分为若干类。
我们谈到的干红葡萄酒和干白葡萄酒。
虽然葡萄酒的种类很多,风格,口味各异,但其主要生产工艺和主要成分却大致相同。
葡萄酒的生产酿造,离不开葡萄原料,酿酒设备及酿造葡萄酒的工艺技术,三者缺一不可。
要酿造好的葡萄酒,首先要有好的葡萄原料,葡萄原料奠定了葡萄酒质量的物质基础。
葡萄酒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葡萄原料的质量,因为不同的葡萄品种达到生理成热以后,具有不同的香型,不同的糖酸比。
其次要有符合工艺要求的酿酒设备,第三要有科学合理的工艺技术。
原料和设备是硬件,工艺技术是软件。
在硬件规定的前提下,产品质量的差异就只能取决于酿造葡萄酒的工艺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1.葡萄酒的起源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起源于古埃及,或古希腊,抑或希腊克里特岛(clete)。
而据现有的葡萄酒档案资料来研究分析,确切的说,应是一万年前我们共同的祖先酿造了葡萄酒,从而随着葡萄酒文化流传到今天。
据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是随着旅行者和新疆的疆土征服者,从小亚西亚(AalaMinon)和埃及,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先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经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北非的利比亚和意大利,从海上到达法国濒临地中海东南的瓦尔省(Var)境内靠海的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沿海地区;与此同时,通过陆路,由欧洲的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
1.1 据考古记载在古埃及,特别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陪葬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在古希腊,在考古发掘中,在一座墓穴里,发现墓壁上有一幅公元前二世纪的浮雕;希腊阿波罗(Apollon)和胜利女神(Vlctolre)共向造物主(God)贡献葡萄的景观;在埃及十八代王朝时期的那黑特(Nakht)古墓中,发掘出一幅壁面(Fresco),上有一站着面略向左侧一方而穿衣白色服装的贵夫人,从起左脚跟起,经头部向左脚跟,用一串葡萄蔓藤叶饰物围着,而在其两侧,左为一狼头人身,而右则为一美丽年轻的侍女,他们各执一圆形酒杯似向女主人头上浇葡萄酒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