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的提纯及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分析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硫酸铜的提纯与纯度检验

硫酸铜的提纯与纯度检验
硫酸铜的提纯 与纯度检验
第三小组成员:
廖多勇、申健江、陈小龙、杜能红、刘旭阳。
实验目的
(1) 学习粗硫酸铜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 掌握水浴加热、 常压过滤、减压过 滤、 蒸发浓缩结晶、重结晶等基 本操作技能。 (2)学习采用目视比色法检验产品中杂质含量(主要 是铁的含量),确定产的纯度等级。 (3) 了解热重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同步热分析仪的使用 方法学会通过分析 热重曲线图推断硫酸铜晶体受热 逐步脱去结晶水的过程,并探讨结晶水在晶体内部的
用PH试纸(或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应将小块试
纸放入干燥清洁的表面皿上,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检验溶液
点在试纸上,切勿将试纸投入溶液中检测。
蒸发浓缩和结晶
• 在滤液中滴入2~3滴H2SO4溶液,使溶液酸化,
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蒸发浓缩(切勿加热过 猛以免液体飞溅)。当溶液表面刚出现一层级薄 的晶膜时,停止加热。静置冷却至室温,使 CUSO4.5H2O晶体充分析出。
思考问题?
1、粗硫酸铜溶液中杂质Fe2+为什么要氧化为 Fe3+除去?
2、除Fe3+时,为什么要调节到pH≈4左右?pH值太小或太 大有什么影响?




蒸发过度的产品
蒸发过程中搅拌了的产品
成功的产品
谢谢观赏!
制片人:廖多勇
析出晶体的过程
开始蒸发结晶
结晶后的产品
注意事项
硫酸铜要充分溶解:
加热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不能碰着烧杯壁。
PH值的调节(PH=4) :
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值时,必须逐见滴加并搅拌均匀后再测PH值。
浓缩、结晶程度的掌握:
加热蒸发浓缩时火勿过大,以免溶液爆沸飞溅,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五 硫酸铜的提纯

实验五 硫酸铜的提纯
用NaOH调pH约为4
深红色 检验 Fe3+ +nSCN- =Fe(NCS)n3-n +2H2O
2. 结晶或重结晶纯化
2.3 操作流程
加去离子水 称量CuSO45.0g 加热溶解 冷却 加 H2 O2
3min
过 滤 弃沉淀
Fe(OH)3↓
再逐滴加NaOH
调pH约为4
滤液 调pH约为1 加热浓缩结晶
(3)加NaOH除Fe3+时,为什么溶液的pH要控制在4左右? 答:根据 Cu(OH)2和Fe(OH)3的溶度积可以算出,在
pH=4时,Fe3+和Cu2+在溶液中允许存在的最高浓度分别为
4.0×10-6 mol· L-1 和2.2 mol· L-1 。即在PH=4时,Fe3+可以 认为已经基本被沉淀“完全”。而实验中用5g粗CuSO4(一 般为CuSO4 ·5H2O )溶解在30 mL水中制得的溶液,其中 Cu2+的浓度比2.2 mol· L-1小,这时Cu2+不至于形成Cu(OH)2
过滤
干燥
计算产率
2.4 注意事项
(1)氧化剂H2O2要稍过量,使杂质Fe2+充分氧化;
(2)加入NaOH除Fe3+时,要逐滴加入,pH要控制在4左右, 避免生成Cu(OH)2沉淀; (3)蒸发结晶时宜用小火,以防飞溅。
2.5 问题讨论
(1)结晶时滤液为什么不可蒸干?
(2)为什么杂质Fe2+要氧化成Fe3+才能有效地除去? (3)加NaOH除Fe3+时,为什么溶液的pH要控制在4左右?
其中,Fe(OH)3的溶解度相对最小,将Fe2+氧化成Fe3+
就可通过调节pH的方法,从粗CuSO4溶液中将Fe3+沉淀完全, 达到较好的除杂效果。如果不将Fe2+氧化成Fe3+,当调节 pH使Fe2+生成Fe(OH)2时,Cu2+也会生成Cu(OH)2沉淀。可借 助公式进行估算:pH=14-(pKsp+lgM)/n

硫酸铜的制备及产品质量分析

硫酸铜的制备及产品质量分析

硫酸铜的制备及产品质量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硫酸铜的制备原理和用重结晶法提纯物质的基本原理。

2.掌握加热、溶解、蒸发浓缩、结晶、常压过滤、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技术。

3.掌握天平、电炉和研钵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一)硫酸铜的制备铜是不活泼金属,不能直接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制备硫酸铜,必须加入氧化剂。

在浓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浓硝酸将铜氧化成Cu2+,Cu2+与SO42-结合得到硫酸铜:Cu + 2HNO3 + H2SO4 == == CuSO4 + 2NO2 + 2H2O未反应的铜屑(不溶性杂质)用倾滗法除去。

利用硝酸铜的溶解度在0~100℃范围内均大于硫酸铜溶解度的性质,溶液经蒸发浓缩析出硫酸铜,经过滤与可溶性杂质硝酸铜分离,得到粗产品。

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用重结晶法提纯。

在粗产品硫酸铜中,加适量水,加热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滤液冷却,析出硫酸铜,过滤,与可溶性杂质分离,得到纯的硫酸铜。

(二)硫酸铜的提纯硫酸铜为可溶性晶体物质。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的不同,可溶性晶体物质中的杂质包括难溶于水的杂质和易溶于水的杂质。

一般可先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晶体物质中所含的难溶于水的杂质;然后再用重结晶法使可溶性晶体物质中的易溶于水的杂质分离。

重结晶的原理是由于晶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热的饱和溶液冷却时,待提纯的物质首先结晶析出而少量杂质由于尚未达到饱和,仍留在母液中。

粗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通常以硫酸亚铁(F eSO4)、硫酸铁[Fe2(SO4)3]为最多。

当蒸发浓缩硫酸铜溶液时,亚铁盐易氧化为铁盐,而铁盐易水解,有可能生成Fe(OH)3 沉淀,混杂于析出的硫酸铜晶体中,所以在蒸发浓缩的过程中,溶液应保持酸性。

若亚铁盐或铁盐含量较多,可先用过氧化氢(H2O2)将Fe2+氧化为Fe3+,再调节溶液的pH值约至4,使Fe3+水解为Fe(OH)3沉淀过滤而除去。

pH≈42Fe2++ H2O2 + 2H+=2Fe3++ 2H2O Fe3++ 3H2O = Fe(OH)3 + 3H+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天平(公用)、烧杯(50rnL)1只、烧杯(100rnL)1只、10m L量筒1只、石棉网1个、玻棒、电炉1个、漏斗1个、漏斗架1个、表面皿1只、蒸发皿1只、泥三角1只、塑料洗瓶1只、布氏漏斗1只、抽滤装置1套、滴管3支、硫酸铜回收瓶。

实验一 硫酸铜的提纯

实验一 硫酸铜的提纯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实验一硫酸铜的提纯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化学法提纯硫酸铜的方法;2. 掌握溶解、加热、蒸发浓缩、过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粗硫酸铜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FeSO4、Fe2(SO4)3及其它重金属盐等。

不溶性杂质可通过常、减压过滤的方法除去。

可溶性杂质Fe2+、Fe3+的除去方法是:先将Fe2+用氧化剂H2O2或Br2氧化成Fe3+,然后调节溶液的pH值在3.5~4之间,使Fe3+水解成为Fe(OH)3沉淀而除去,反应式如下:2Fe2+ + H2O2 + 2H+ ═2Fe3+ + 2H2OFe3++ 3H2O ═Fe(OH)3↓+ 3H+控制pH值在3.5~4之间是因为Cu2+在pH值大于4.1时有可能产生Cu(OH)2沉淀,而Fe3+则不同,根据溶度积规则进行计算,其完全沉淀时的pH值是大于3.3,因此控制溶液的pH值在3.3~4.1之间,便可使Fe3+完全沉淀而Cu2+不沉淀从而达到分离,pH值相对越高,Fe3+沉淀就越完全。

其它可溶性杂质因含量少,可以通过重结晶的方法除去。

硫酸铜的纯度检验是将提纯过的样品溶于蒸馏水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使Cu2+生成深蓝色的[Cu(NH3)4]2+,Fe3+形成Fe(OH)3沉淀。

过滤后用HCl溶解Fe(OH)3,然后加KSCN 溶液,Fe3+愈多,血红色愈深。

其反应式为:Fe3++3NH3.H2O ═ Fe(OH)3↓ + 3NH4+2Cu2++ SO42- + 2NH3.H2O ═ Cu2(OH)2SO4↓ + 2NH4+浅蓝色Cu2(OH)2SO4↓+ 2NH4+.+ 6NH3.H2O ═ [Cu(NH3)4]2+ +. SO42-+ 8H2O深蓝色Fe(OH)3+ 3H+═ Fe3+ + 3H2OFe3++nNCSˉ═ [Fe(N CS)n]3-n (n=1~6)三.实验用品仪器:台称,研钵,漏斗和漏斗架,布氏漏斗,吸滤瓶,蒸发皿,25ml比色管,水泵(或油泵);药品:H2SO4(1mol.L-1),HCl(2mol.L-1),H2O2(3%), NaOH(2mol.L-1), KSCN(1mol.L-1),NH3.H2O(1mol.L-1,6mol.L-1);材料:滤纸,pH试纸。

实验二 硫酸铜的提纯讲解学习

实验二  硫酸铜的提纯讲解学习

实验二硫酸铜的提纯实验二硫酸铜的提纯(3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重结晶法提纯物质的基本原理。

2.练习托盘天平的使用。

3.掌握加热、溶解、蒸发浓缩、结晶、常压过滤、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硫酸铜为可溶性晶体物质。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的不同,可溶性晶体物质中的杂质包括难溶于水的杂质和易溶于水的杂质。

一般可先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晶体物质中所含的难溶于水的杂质;然后再用重结晶法使可溶性晶体物质中的易溶于水的杂质分离。

重结晶的原理是由于晶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热的饱和溶液冷却时,待提纯的物质首先结晶析出而少量杂质由于尚未达到饱和,仍留在母液中。

粗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通常以硫酸亚铁(F eSO4)、硫酸铁[Fe2(SO4) 3]为最多。

当蒸发浓缩硫酸铜溶液时,亚铁盐易氧化为铁盐,而铁盐易水解,有可能生成Fe(OH)3沉淀,混杂于析出的硫酸铜晶体中,所以在蒸发浓缩的过程中,溶液应保持酸性。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若亚铁盐或铁盐含量较多,可先用过氧化氢(H2O2)将 Fe2+氧化为 Fe3+,再调节溶液的pH值约至4,使Fe3+水解为Fe(OH)3沉淀过滤而除去。

pH≈42Fe2+ + H2O2 + 2H+= 2Fe3+ + 2H2O Fe3+ + 3H2O = Fe(OH)3 + 3H+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台秤(公用)、烧杯(100rnl)、量筒、石棉网、玻棒、酒精灯、漏斗、滤纸、漏斗架、表面皿、蒸发皿、铁三脚、洗瓶、布氏漏斗、油滤装置、硫酸铜回收瓶。

2.试剂 CuSO4 · 5H2O(粗)、H2SO4(1 rnol·L-1)、H2O2(3%)、pH试纸、NaOH(0.5 mol·L-1)。

四、实验内容(-)称量和溶解用台秤称取粗硫酸铜4g,放入洁净的100mL烧杯中,加入纯水20mL。

然后将烧杯置于石棉网上加热,并用玻棒搅拌。

硫酸铜的提纯及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分析PPT课件

硫酸铜的提纯及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分析PPT课件
• 标定时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但加入不宜过早,应先 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再加入淀粉溶 液,用Na2S2O3溶液继续滴定到蓝色恰好消失,即为终 点。
• 淀粉指示剂加入不要太早第1,5页大/共量42页的I 与淀粉结合成蓝色
• 在弱酸溶液中, Cu2+与过量KI作用,释出等量的碘,用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释出的碘,即可求出铜的含量。反应 式为:
设 c为溶液的浓度; b为溶液的厚度; I0为入射光的 强度; I为透过溶液后光的强度。
根据实验证明: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中 有色物质的深度和液层厚度和乘积成反比。这就是朗伯—比 尔定律,
第24页/共42页
• 式中:Ig(I0/I) 表示光线通过溶液时被吸收的程度,称为 “吸光度”,也叫“光密度”,或“消光度”,ε是一个 常
第3页/共42页
• 上面这种物质的提纯方法叫重结晶法,此法适合提纯在某一 溶剂
中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欲得更纯的晶体可 以多次重结晶。
本实验采用沉淀分离法和重结晶法结合,将硫酸铜提纯。有 关分离部分的反应式为:
2FeSO4+H2O2+H2SO4 Fe3++H2O
Fe2(SO4)3+H2O Fe(OH)3 +H+
• 2 为什么必须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才能加入淀粉指示剂? 开始滴定就加入有什么不好?
• 3 为什么开始滴定的速度要适当快些,而不要剧烈摇动?
• 4 碘量法测铜含量往试液中加入KI为什么过量?KI在反应 中引起有什么作用。
• 5 滴定到近终点时加入KSCN溶液的作用是什么?若加入 KSCN溶液过早有什么不好?
(一)硫酸铜的提纯
第1页/共42页

《硫酸铜提纯》课件

《硫酸铜提纯》课件

硫酸铜提纯的意义
提高产品质量
01
通过提纯,可以去除硫酸铜中的杂质,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满足市场需求
02
提纯后的硫酸铜符合市场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
场竞争力。
安全生产
03
杂质的存在可能影响硫酸铜的生产安全,提纯后可降低生产事
故风险。
硫酸铜提纯的方法
重结晶法
利用硫酸铜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差异,加热溶解后冷却 结晶,再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高纯度硫酸铜。
05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安全
实验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步骤和安全须知,确保对实验过程和安全要求 有充分了解。
实验操作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不得擅自更改实 验步骤或使用未经批准的试剂。
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分心或进行其他不相关的操作,以 免发生意外。
实验防护措施
《硫酸铜提纯》ppt课件
目录
• 硫酸铜提纯的简介 • 硫酸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硫酸铜的提纯过程 • 提纯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01
硫酸铜提纯的简介
硫酸铜的用途
硫酸铜在化学工业中用作有机 合成催化剂、媒染剂和颜料。
在农业上,硫酸铜可配制农药 ,用于防治病虫害。
在水处理领域,硫酸铜可作净 水剂,对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具有抑制作用。
硫酸铜的损失问题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硫酸铜在提纯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 原因而损失,造成收率降低和生产成 本的增加。
在硫酸铜提纯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 不完全、分离操作不当等原因,可能 导致硫酸铜的损失。这不仅降低了产 品的收率,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解决方案
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 的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例如,可以 通过优化化学反应条件、改进分离操 作方法、加强设备维护等方式减少硫 酸铜的损失。同时,加强生产过程中 的质量控制和操作培训,提高员工的 操作技能和责任心,也是减少硫酸铜 损失的有效措施。

实验三硫酸铜的提纯 ppt课件

实验三硫酸铜的提纯 ppt课件
除Fe3+时,调节pH值为4左右,是为了使杂质离子沉淀 完全,而又使Cu2+不致沉淀下来。pH值为4,是根据氢氧化 物的溶度积求取的。
pH值太大, Cu2+会产生沉淀,pH值太小,杂质 Fe3+沉 淀不完全。
实验三硫酸铜的提纯
Fe2+ 、 Fe3+ 、 Cu2+产生氢氧化物 沉淀所需酸度的比较
类别
实验三硫酸铜的提纯
2Fe2++H2O2 +2H+
2Fe3++2H2O
Fe3++3H2O
Fe(OH)3↓+3H+
实验三硫酸铜的提纯
仪器、试剂与材料
仪器: 台秤,循环水式真空泵,烧杯,玻棒,三
角漏斗、布氏漏斗,吸滤瓶,研钵,电炉。 试剂和材料:
H2SO4(1mol·L-1),NaOH(0.5mol·L-1), H2O2(3%),滤纸,pH试纸(1~14) 。
实验三硫酸铜的提纯
实验步骤
1.粗硫酸铜的提纯 称8.0g 粗硫酸铜于100mL烧杯中→加H2O30mL →加热、搅拌溶解→滴加2mL3%H2O2 →加热、 搅拌→逐滴加入0.5mol·L-1 NaOH至pH=3.5~4.0, 加热片刻→静置Fe(OH)3↓→常压过滤(用倾析法) →滤液用1mol·L -1H2SO4酸化至 pH=1~2→加热、蒸发、浓缩→结晶→冷却→抽 滤→取出硫酸铜晶体→称重。
Cu (OH )2
开始沉淀所 需的pH值
5.17
完全沉淀所
需的pH值
6.67
Fe (OH )2 7.45 8.95
Fe (OH )3 2.20 3.20
实验三硫酸铜的提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蒸发结晶,必须掌握合适的停止加热的时机,即小火加
Fe3+ 的多少,将血红色溶液与标准系列溶液比较,确定产品
相当试剂几级。
精选ppt
10
注意事项
1、本实验过程中两次减压过滤所除去和保留部分必须弄清 楚。第一次除去滤纸上的不溶性杂质,保留抽滤瓶中的溶 液。第二次是保留滤纸上的晶体,除去抽滤中的母液。
2、结晶抽滤在布氏漏斗中的硫酸铜晶体,绝对不能用水去冲 洗,以保证收主率。转移晶体时,可以用小块滤纸将残留 在蒸发皿中的晶体刮下来,不能呢能用水冲。
晶体,以尽可能除去晶体间夹带的母液,停止抽气过滤, 取出晶体,把它摊在两张滤纸之间,轻压滤及干产品,将 产品包好,留待质量检验用。
母液倒入公用台上母液收瓶。用台秤称量产品,计算产率。
精选ppt
8
6、产品纯度检定
(1)称取1g提纯后的CuSO4·5H2O晶体放入100ml小烧杯中, 用100ml去离子水溶解。加入1ml稀硫酸酸化,再加入3%
PH=4时, Fe2+ 、 Cu2+均不发生沉淀,而Fe3+已完全沉淀。为了
使 Fe2+也除去,可以将其氧化精选成ppt Fe3+ 。
5
操作要点
1、称量和溶解
将粗硫酸铜用研钵研细,用台秤称取4g已研细的粗硫酸铜,放
入已洗涤清洁的100ml烧杯中。用量筒量取10ml去离子水,将
水加入上述烧杯中,然后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
玻璃棒搅拌。当硫酸铜完全溶解时,立即停止加热。
2、沉淀
往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酸化,再加入2ml左右3% H2O2 溶液, 微微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然后逐滴加入1mol/L NaOH 溶液, 开始时可以快加,快到PH值等于4时,应边加边检验PH值,直 到 PH=4 。(用PH试纸检验。在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 应将小块试纸放在干燥的清洁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检验溶 液,滴在试纸上,切不可将试纸投入溶液中检验)。
留在母液中,当将其抽滤时,就可以得到较纯的硫酸铜晶体。
精选ppt
4
上面这种物质的提纯方法叫重结晶法,此法适合提纯在某一溶剂
中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欲得更纯的晶体可以多 次重结晶。
本实验采用沉淀分离法和重结晶法结合,将硫酸铜提纯。有关 分离部分的反应式为:
2FeSO4+H2O2+H2SO4 Fe3++H2O
减压过滤 将布氏漏斗和抽滤瓶都用水洗净,并用去 离子水淋洗2—3遍,剪好滤纸放入布氏漏斗中,用少量去离 子水润湿滤纸,抽气使滤纸紧贴布氏漏斗。加入步骤2中调 好PH值的硫酸铜溶液并趁热过滤,滤完后以少量水洗涤沉 淀,将滤液移至蒸发皿中备用。
精选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4、蒸发和结晶 在滤液中加1—2滴稀硫酸使溶液酸化,然后在石棉网上加
淀留在滤纸上。
(4)有滴管把3ml热的 2mol/L HCL 滴到滤纸上以溶解
Fe(OH)3 沉淀。如果一次不能完全溶解,可将滤液加热,再 滴到滤纸上,滤液可流入25mL 比色管中。
(5)在滤液中滴入2mol/L KCNS,观察血红色溶液产生。
Fe3+ + nCNS-
[Fe(CNS)n]3-n
Fe3+越多,血红色越深,因此可以根据血红色的深浅,比较
H2O2 2ml 煮沸片刻使Fe2+氧化成 Fe3+ 。
(2)将溶液冷却后在搅拌下逐滴加入6mol/L氨水(约8ml) 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完全溶解且溶液呈深蓝色为止。此时 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 Cu2+ 转化为[Cu(NH3)4]2+;
Fe3++3NH3+3H2O
Fe(OH)3 +3NH4+
将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的物质提纯。粗硫酸铜(胆
矾CuSO4·5H2O)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其中可溶 性杂质中以Fe3+ 、Fe2+对(如FeSO4,Fe2(SO4)3)硫酸铜的品质 的影响较大,并且含量也较高。
提纯操作中,先将粗CuSO4·5H2O溶于热水中,用氧化剂 H2O2将Fe2+ 氧化成Fe3+后,调节溶液的PH值至4,使Fe3+水解 为Fe(OH)3沉淀,趁热过滤,以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蒸发 浓缩所得的溶液,使CuSO4·5H2O结晶出来。其它微量可溶性 杂质在硫酸铜结晶时,因为量比较少,尚处于饱和状态,故
2CuSO4+2NH3+2H2O
Cu2(OH)2SO4 (蓝) + (NH4)2SO4
Cu2(OH)2SO4 +(NH4)2SO4 + 6NH3
2[Cu(NH3)4]SO4 +2H2O
精选ppt
9
(3)用普通漏斗过滤,并用滴管将 2mol/L 氨水滴到滤 纸上,直到蓝色洗去为止,弃去滤液,此时Fe(OH)3棕黄色沉
Fe2(SO4)3+H2O Fe(OH)3 +H+
控制PH值约为4的原因如下:由于溶液中的Fe3+ 、 Fe2+ 、Cu2+
水解时均可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但这些氢氧化物 (Fe(OH)2 ,
Fe(OH)3 ,Cu(OH)2) 的沉淀条件是不同的。根据沉淀理论,它们
产生沉淀和完全淀所需要的OH-1浓度(即PH值)是不同的。当
热,蒸发、浓缩(勿加热过猛,以免液体飞溅损失)至溶
液表面刚出现薄层结晶时,立即停止加热(注意不可蒸
干!为什么?);将蒸发皿冷却至室温或稍冷却片刻后将 蒸发皿放在装有冷水的烧杯上冷却,使CuSO4·5H2O晶体 大量析出。
5、抽滤分离 将蒸发皿内CuSO4·5H2O晶体和母液全部转移布氏漏斗中,
抽气过滤,尽量抽干,并用干净的玻璃棒轻压布氏漏内的
精选ppt
6
3、过滤 可用常压和减压两种方法之一进行过滤。
常压过滤 将折好的滤纸放入漏斗中,用滴管滴加少 量的去离子水润湿滤纸,使之紧贴在漏斗壁上。将漏斗放在 漏斗架上,将步骤2中调好PH值的硫酸铜溶液加热并趁热过 滤。滤液承接在清洁的蒸发皿中,用滴管以少量的去离子水 淋洗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水也必须全部滤入蒸发皿中。
硫酸铜的提纯及产品质量和性 能的分析
精选ppt
1
(一)硫酸铜的提纯
精选ppt
2
实验目的
1、学习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溶解、搅拌、加热、 过滤、蒸发、结晶、抽滤等;
2、复习台秤、煤气灯和研钵的操作; 3、掌握可溶性物质的重结晶提纯方法。
精选ppt
3
实验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的性质,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