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综合征的常见神经系统表现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增强免疫力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 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01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 吃油腻食物
03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
02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 动,如散步、慢跑等
04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 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监测抗磷脂抗体水平
辅助治疗
01
抗凝血治疗: 预防血栓形成, 降低心血管风
险
02
免疫抑制剂: 降低免疫反应, 减轻炎症反应
03
激素治疗:缓 解症状,减轻
炎症反应
04
抗血小板治疗: 预防血栓形成, 降低心血管风
险
05
抗氧化治疗: 减轻炎症反应, 保护血管内皮
细胞
06
营养支持:补 充营养,提高 免疫力,促进
康复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 护理
等
血液系统表现:血小 板减少、贫血、白细
胞减少等
妊娠表现:流产、早 产、死胎等
其他表现:关节痛、 雷诺现象、淋巴结肿
大等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 治疗
药物治疗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 林、阿司匹林等,用
于预防血栓形成
免疫抑制剂:如糖皮 质激素、环磷酰胺等,
用于控制炎症反应
抗血小板药物:如氯 吡格雷、阿昔单抗等,
生活护理
运动:适当进行 运动,增强体质
饮食:注意营养 均衡,避免油腻、 辛辣食物
作息:保持规律 的作息,避免熬 夜
情绪:保持良好 的心态,避免情 绪波动过大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系,给予患者充分
的尊重和理解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 和护理,增强自信 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诊疗指南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诊疗指南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rimary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PAPS)是一种以血液系统、血管系统和自身免疫病变为主的多系统疾病。
其主要特征为血液内凝状态,临床上表现为反复静脉和(或)动脉血栓形成、妊娠损失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以下是针对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的诊疗指南。
1.诊断标准:根据2024年“国际抗磷脂综合征诊断标准”(Sapporo Criteria),确诊PAPS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有一次以上直接循环系统血栓形成的证据,如下肢深静脉血栓、脑梗死等。
-妊娠超过10周连续发生3次以上无明确胎儿原因的流产。
-有一次以上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证据,如脑卒中、偏瘫等。
同时需要对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排除,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病等。
2.治疗目标:-防治血栓形成: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
-防治妊娠并发症:对于妊娠计划者,建议在孕前开始治疗,常规使用低分子量肝素。
-控制炎症性疾病:对于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可以应用免疫抑制剂。
3.抗凝治疗:-首次出现血栓或病情活动期,建议使用华法林进行长期抗凝治疗,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
-对于高危患者,如有多次血栓事件或有合并疾病,INR目标可以适当提高至2.5-3.5-对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华法林的替代药物,如阿哌沙班或达比加群酯。
4.妊娠管理:-在怀孕期间,维持低分子量肝素的治疗,剂量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建议在分娩前至少4周停止低分子量肝素的使用。
5.理想生育年龄妇女对于华法林的耐受性等因素,应考虑使用非华法林抗凝剂替代治疗。
-非华法林抗凝剂包括阿哌沙班、达比加群酯等。
-这些新型抗凝药物的优点是无需进行INR监测,用药方便,对饮食等影响少。
6.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治疗:-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
抗磷脂综合征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

抗磷脂综合征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和胎儿死亡。
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肾脏、皮肤、心脏等多个系统的受累。
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并不常见。
本文将介绍一例抗磷脂综合征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案例,并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
患者,女,45岁,因胸痛伴有气促、出冷汗于我院就诊。
患者平素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查体发现患者心率为90次/分,血压为130/80mmHg,肢体生理反射存在,心音有力,无杂音。
血液生化检查:肌钙蛋白I(cTnI)升高(>0.04ng/m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10mg/L)。
心电图(ECG)示ST段下移。
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冠状动脉前降支起始部严重狭窄。
经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缓解,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后给予抗凝治疗及抗血小板药物。
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冠状动脉血栓内皮细胞增生,栓子富含血小板,提示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但患者平素无吸烟史、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且术后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排除了药物滥用、酒精中毒等其他原因,为何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始终是个谜。
后来,患者因出现反复流产、中枢神经系统缺血事件等症状再次就诊。
经血液学检查,患者患有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等试验均为阳性,考虑为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血栓形成和/或胎儿死亡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伴有抗磷脂抗体阳性。
抗磷脂抗体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在这一例临床病例中,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导致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抗磷脂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抗凝治疗主要选择华法林、利伐沙班等口服抗凝药物,及时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保持在2.0-3.0之间。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症状分析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症状分析一、概述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 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抗磷脂抗体的持续存在为特征,导致患者出现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本病可发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也可独立发生。
本文将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症状进行详细分析。
二、症状表现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症状表现多样,主要症状包括:1. 血栓形成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血栓形成。
这些血栓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包括动脉和静脉。
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表现为肿胀、疼痛和发热。
动脉血栓可导致严重后果,如中风、心肌梗死和肺栓塞等。
2. 习惯性流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往往会出现习惯性流产。
流产可能发生在妊娠早期或中期,对患者和家庭造成极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3.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
严重时,血小板减少可导致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4. 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视觉障碍、精神症状、瘫痪等。
这些症状可能与血栓形成有关,也可能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有关。
5. 皮肤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症状,如皮疹、红斑等。
这些症状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关,也可能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本身有关。
三、诊断与治疗1. 诊断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主要诊断标准包括:- 至少发生过一次自发性血栓事件;- 至少发生过一次习惯性流产;- 血小板减少;- 实验室检查发现抗磷脂抗体阳性。
2. 治疗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 抗凝治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肝素等;- 抗血小板治疗: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糖皮质激素:用于控制炎症反应,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等;- 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难治性病例,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治疗并发症: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导致的心脏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等。
小儿抗磷脂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小儿抗磷脂综合征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抗磷脂综合征症状,尤其是小儿抗磷脂综合征的早期症状,小儿抗磷脂综合征有什么表现?得了小儿抗磷脂综合征会怎样?以及小儿抗磷脂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病症,小儿抗磷脂综合征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抗磷脂综合征常见症状:静脉血栓、肠梗死、血小板减少、慢性贫血*一、症状儿童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以女性更为常见(男女之比约为2∶3)。
发病年龄为8个月至16岁(平均为10岁)。
动静脉发生血栓之比为1∶0.6,约有14%的患者可同时有动静脉血栓形成。
1. 血栓形成:抗磷脂综合征中最突出表现是血栓形成,血栓可以发生在动脉,也可发生在静脉。
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血管的种类、部位和大小。
可以表现为单一血管或多个血管受累。
静脉血栓:其中最常见是反复深静脉血栓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一条腿水肿和疼痛。
此外,脑、肾、视网膜的动静脉,矢状窦和海绵窦均可出现血栓。
动脉血栓:虽然血栓可发生于各个动、静脉及其分支,但对病人威胁更大的则是动脉血栓。
动脉有纤维性血栓形成,引起心肌梗塞,毛细血管和小动脉被纤维性物质阻塞。
动脉循环阻塞后,可出现缺血性坏死,如心肌梗死、肠梗死等。
肾小动脉及更小血管阻塞后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由于受累血管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可变化很大。
在静脉,深静脉是血栓形成的最好发部位,但也可出现在肺血管,下腔静脉,肾及肝静脉。
中风或者短暂缺血是最常出现的动脉血栓形成的症状,但也有发生心肌,肾上腺,胃肠道梗塞及肢体坏疽的报道。
有些可同时或者在短时间内出现多处血栓形成,病情较重甚至危及生命。
1)肝脏受累:肝内外血管的血栓均可导致肝脏的并发症,其症状取决于受累血管类型(动/静脉、大小等)、栓塞是急/慢性过程以及肝细胞的反应。
肾上腺2) 肺脏,病理可见肺毛细血管、微血管栓塞。
肺血栓、栓塞性肺高压。
3) 心脏冠心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最常受累,影响到心肌的血供时可导致急性心肌病和慢性肌病。
对抗磷脂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性的熟悉

对抗磷脂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性的熟悉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 APS),是临床上近十余年新发觉的一种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疾病。
它是由抗磷脂抗体(APL)引发的一组临床征象的总称,临床上以动脉、静脉血栓形成、适应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1]。
部份患者还出现网状青斑、心瓣膜赘生物、溶血性贫血、偏头痛、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及妊高征等临床表现[2]。
多见于年轻人,男女发病比率为1∶9,女性中位年龄为30岁。
患者可出现一种或多种表现,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
恶性APS可表现为短时刻内进行性普遍血栓形成,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乃至死亡[3]。
临床上常因对其症状复杂多样的熟悉不足而致使误诊或漏诊[4]。
虽然最近几年来美国每一年新发生的APS患者约35000例,但总的来讲对APS的熟悉并非深刻[5~7]。
为此本文参考了近几年的有关文献报导,对APS多样的临床表现及医治护理干与的研究现状和最新动态进行综述,为临床循证护理提供依据。
1 APS多样的临床表现11 血栓症血栓形成是APS最有代表性的症状之一,表现特点为多部位、反复性动静脉系统栓塞。
最多见的是下肢深层静脉血栓,约占全数血栓的30%,极易归并心肌梗塞、肺梗塞。
亦可见因四肢末梢动脉闭塞引发的坏疽、皮肤溃疡和小血管栓塞引发的网状青斑。
本病的发病机制不清,可能和APL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血小板膜,致使细胞膜内层磷脂暴露于细胞膜表面,增进凝血酶原复合物形成引发血液凝固,形成血栓,从而致使一系列临床表现。
APS的血栓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有关[8~10]。
111 肺部表现APS患者的肺部疾病表现各异,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是最多见的并发症。
而少见的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泡内出血,肺动脉血栓,肺小血栓,产后综合征,肺毛细管炎,肺泡纤维化,肺大疱[11,12],Wegener[13]肉芽肿等也有报导。
临床工作中在对那些有发烧、低氧血症、呼吸困难、胸片提示有肺浸润的APS患者诊治时要重点注意这些肺血管损害表现[14~16]。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皮肤病: 使用抗炎 药物,如 非甾体抗 炎药、糖 皮质激素 等
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抗凝血药物、免疫抑 制剂等
辅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 等
手术治疗:血管成形术、血管内 支架植入术等
研究进展:新型药物、新型治疗 方法的研究与开发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预防
章节副标题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 充足睡眠等
家庭护理指导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 息、合理饮食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疾病
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保持心情 愉快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 免疫力
THEME TEMPLATE
感谢观看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检 查,监测抗磷脂 抗体水平
定期进行心脏超 声检查,监测心 脏功能
定期进行血脂检 查,监测血脂水 平
定期进行肾功能 检查,监测肾功 能状态
预防复发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液 检查,监测抗磷脂抗体水 平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 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 食物
适量运动:保持适当的运 动量,增强体质,提高免 疫力
章节副标题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反复出现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 实验室检查:抗磷脂抗体(APL)阳性 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超声等 诊断流程: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
抗磷脂抗体 检测:包括 抗心磷脂抗 体(ACA)、 抗β2-糖蛋白 I抗体(β2-
GPI)等
康复训练
运动疗法: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心理疗法: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饮食疗法:合理饮食,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糖分,多吃蔬菜和水果 药物疗法: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抗凝血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副本详解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是指由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APL抗体)引起的一组临床征象的总称。APL抗体 是一组能与多种含有磷脂结构的抗原物质发生免 疫反应的抗体,主要有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d antibody,ACL抗体)、抗磷脂酸抗体和抗磷脂酰丝 氨酸抗体等。与APL抗体有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和神经精神 症状等。APS是SLE病人中常见的临床表现。
• 4.儿童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儿童抗磷脂抗体 综合征以女性更为常见(男女之比约为2∶3) 。发病年龄为8个月至16岁(平均为10岁)。 大多数患儿易反复出现血栓形成。动静脉 发生血栓之比为1∶0.6,约有14%的患者可 同时有动静脉血栓形成。但年幼的患儿比 年长者更易形成动脉血栓,其中以脑动脉 血栓较常见。与成人相比,儿童发生肺栓 塞较少见。
检查方法
• 实验室检查: • 1.梅毒血清假阳性试验(BFP-STS)和VDRL试验 BFP-STS试验 在狼疮或其他结缔组织疾病的阳性率为5%~19%。这两种 试验的主要抗原成分为心磷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和胆 固醇的混合物,因此对于血栓形成,这两种试验方法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 • 2.狼疮抗凝物质(LA) 白陶土凝集时间(KCT)是LA筛选试验中 较敏感的方法,对妊娠期的LA物质检测有重要的意义。 • 3.抗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 APL抗体如LA、ACL抗体等阳 性,其滴度高时,临床意义更大。数次国际标准化专题研 讨会制订了统一的ELISA法检测APL的程序,该方法可对APL 的IgG、IgA、IgM类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测定。现在推荐以阴 性、低度、中等、高度阳性来表达APL实验结果,以此提 高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重复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n Rheum Dis, 1992. 51(6): p. 707-12.
APS神经系统表现发病机制
aPL促进血栓形成
☑ 与抗内皮细胞抗体存在交叉反应,导致 血小板粘附和血栓形成
aPL干扰抗凝机制
☑ 降低抗凝血酶III的功能,使得内皮细 胞抗凝功能丧失
8.4% 10.3% 8.4%
DVT CVT GI Kidney
注:TIA/CI: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MI:心肌梗死; Ophth:眼科病 变;PE:肺栓塞;DVT:深静脉血栓;CVT:颅内静脉窦血栓;GI:胃 肠道受累;Kidney:肾脏病变
Stroke/TIA in APS
卒中/TIA是APS三大常见临床症状之一(22.9%) 青年卒中(<45%)中20%出现APLs阳性 CAPS中62%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114例死亡患者中13%
参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细胞膜损 伤过程
☑ 孕7月胎死宫内流产后出现头晕、恶心、喷射性呕吐 ☑ 走路不稳、双手笨拙、不能完成精细动作 ☑ 记忆力下降、不能自行出门买菜
辅助检查
☑ HGB 84g/L,APTT 48.6s ☑ Ig正常,C3 0.722g/L,C4 0.089g/L ☑ 腰穿压力230mmH2O,常规、生化细胞学均正常 ☑ ANA H1:80,抗dsDNA、抗ENA阴性
病例特点总结
血栓事件、病态妊娠 伴有抗磷脂抗体中高度阳性的非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APS历史回顾
1983,Graham R.V. Hughes描述,Hughes syndrome
APS历史回顾
1964,Sneddon在英国皮肤病学年会上报告6例患者
多发非炎症性脑血管事件+网状青斑 中青年女性多见 网状青斑分布于双大腿(100%),躯干(84-89%)、臀部(68-
3.2-10% in PAPS aPLs阳性的SLE患者更容易发生癫痫 46例APS合并癫痫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脑血管事件、瓣膜
病变、血小板减低、网状青斑发生率高。
J Rheumatol, 2004. 31(7): p. 1344-8.
Dementia in APS
认知功能障碍、痴呆
赵久良、张遥等,抗磷脂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特点。《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6
Migraine in APS
头痛发生率:20.2-40%, 偏头痛: 18-40% 危险因素: 既往卒中/TIA病史、LAC阳性 部分APS头痛患者无血栓事件,抗凝后明显改善
Seizures and Epilespy
296
早期流产(Early fetal loss)(<10 weeks)*
560
晚期流产(Late fetal loss)(>10 weeks)*
267
* Pregnancy=1580
Autoimmun. Rev. 7: 174 (2008)
百分比 38.9 11.7 19.8 11.1 14.1 11.6 5.5 29.6 35.4 16.9
J Neurol Sci, 2014. 346(1-2): p. 138-44.
Case 4
赵**,F/41岁,2016年11月3日
主诉:反复流产6年余、右侧肢体感觉异常5月 2016.6:右侧肢体麻木,MRI分水岭梗死 2016.9:复查MRI:右侧MCA分布区尾状核多发梗塞灶 2016.10:右上肢抬举无力、右下肢拖步,MRI:右侧额顶叶 2016.10.19:右侧肢体肌力0级,言语表达困难失语、吞咽困难
北京协和医院APS队列
赵久良,曾小峰,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107例临床特点及血栓事件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16
原发APS的栓塞事件特点
静脉栓塞72 例(67.3%)
易多处受累、常复发 血栓形成92例(86.0%)
动脉栓塞 29例
(27.1%)
微血栓病变 12例
(11.2%)
注:微血栓病变包括 TTP,CAPS、恶性高血 压、HELLP综合征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0. 68(3): p. 379-80.
Case 6:MS-like in APS
36F,SLE-APS FLIAR相可见多发 脑室旁病灶 矢状位可见胼胝体 多发病灶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10. 112(7): p. 602-8.
APS-NMs发病机制探讨
不是所有的表现能够通过血栓事件(thrombotic occlusion o brain vessels)来解释
Local ischemia due to brain microvessel thrombi open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辅助检查:
☑ 血三系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尿常规:BLD、PRO均阴性 ☑ 外周血涂片正常(未见棘红细胞) ☑ 铜蓝蛋白阴性 ☑ hsCRP 1.56mg/L,ESR 32mm/h ☑ Ig+补体正常、ANA H1:320 ☑ 腰穿压力145mmH2O,CSF常规、生化均正常
Case 2
A
Case 2
脑梗(Str attack)
111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141
心脏瓣膜病(Cardiac valve disease)
116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55
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 )(<105/μl)
74%)、双手、足(53-59%)及面部(15-16%) 40-50%APL阳性
Br J Dermatol, 1965. 77: p. 180-5.
Euro-Phospholipid Project
临床表现
病例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389
腿部表浅血栓性静脉炎(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in leg) 117
APS神经系统表现
脑血管疾病
☑ TIA/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卒中发生率19.8%,TIA 11.1%
年龄小于45岁的青年卒中,20%与APLs有关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头痛及偏头痛
☑ 欧洲Euro-APS group:20.2% ☑ 2003年,Hughes建议偏头痛和头痛患者常规筛查aPLs
癫痫 认知功能障碍 舞蹈症及其他肌张力障碍 良性颅高压 MS及MS样综合征 横贯性脊髓炎
尚未纳入诊断标准的临床特征
Non-criteria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血小板减少症 ☑ 网状青斑 ☑ 偏头痛 ☑ 心脏瓣膜增厚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癫痫发作 ☑ 心肌病变 ☑ 瓣膜赘生物 ☑ 肾脏受累(TMA) ☑ 肺动脉高压 ☑ 舞蹈症 ☑ TIA ☑ 脊髓炎
抗磷脂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
赵久良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Case 1
陈**,F/58, 入院日期:2016年6月7日 主诉:腹胀半年,口角歪斜、左手运动不利10天 现病史:
☑ 2015.12:腹胀,CTA示门脉高压性腹水,门静脉右后支内血栓形成 ☑ 2016.5.28:调整抗凝过程中,左侧口角歪斜,左手运动不利 ☑ 2016.6.5: 左侧肢体麻木,言语含糊、饮水呛咳 ☑ 既往2012:癫痫大发作,MRI:左侧小脑半球小片状长T2信号
辅助检查
☑ 血常规:WBC正常、HGB 147g/L,PLT 137*109/L ☑ 凝血:APTT 90.7s ☑ ESR、hsCRP正常、Ig正常,C3 0.57g/L ☑ ANA、抗dsDNA、抗ENA、ANCA均阴性 ☑ Coombs’ test(-)
6-7 6-8 LMWH 4000iu Q12h 6-13 LMWH 5000 Q12h+ASA
CVST in APS
北京协和医院2004-2014年期间收治的APS-CVST 14例
☑ 横窦受累13例(92.9%),乙状窦9例(64.3%),上矢状窦6例(42.9%),下 矢状窦4例(28.6%)
☑ 补体降低方面:CVST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 Vs 19.0%,p=0.006)
T1 flair T2
T2 flair
Medicine (Baltimore), 1997. 76(3): p. 203-12.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APS
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aPLs阳性率高于普通人群 临床表现:
☑ Psychosis ☑ Mania ☑ Acute depression:自杀倾向 ☑ Bipolar disorders ☑ Schizophrenia
赵久良,曾小峰,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107例临床特点及血栓事件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16
APS血栓事件累及脏器
40.0% 35.0% 30.0%
35.5% 29.9%
25.0%
20.0% 15.0%
14.0%
10.0%
5.0% 0.0%
3.7% 0.9%
TIA/CI MI Ophth PE
Case 2
苗**,F/24岁,入院日期:2016年4月1日 主诉:发热、关节痛1年,肢体不自主运动3月 现病史:
☑ 2014年12月:产后10天出现,血三系减低,APTT 72s,Coombs’ test(+),外院曾与IVIG治疗后好转。
☑ 2015年9月:肢体不自主运动,右侧面部口角抽动,右手持物不能
能异常
Lupus, 2014. 23(12): p. 1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