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运营不可不知的6种运营模式
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建议

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建议
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建议:
1. 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常见经营模式,通过提供农家风味的餐饮、住宿、农耕体验等服务,吸引游客体验农村生活。
2. 主题公园模式:在乡村地区建设主题公园,如农业主题公园、生态主题公园等,通过打造独特的游乐设施和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前来游玩。
3. 农产品直销模式:乡村地区可以开设农产品直销店,将当地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提供优质的农产品购买体验。
4. 休闲度假模式:在乡村地区建设度假村或民宿,提供休闲娱乐设施和服务,吸引游客前来度假放松。
5. 乡村演艺模式:通过举办乡村文化演艺活动,如农民舞台剧、农民歌舞表演等,展示乡村文化魅力,吸引游客观赏。
6. 农耕体验模式:提供农耕体验活动,如农作物种植、农业技术培训等,让游客亲身参与农村生产活动。
7. 乡村美食模式:以农村特色美食为卖点,开设乡村餐厅或小吃摊,提供当地特色美食,吸引游客品尝。
8. 乡村文化交流模式:组织乡村文化交流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品制
作、民俗文化展览等,让游客了解并参与乡村文化传承。
9. 农业观光模式:开设农业观光园,提供参观农田、农作物种植、农业科普等服务,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过程。
10. 农田体验模式:提供农田体验项目,如农耕体验、果蔬采摘等,让游客亲身参与农村生活。
振兴乡村项目盈利模式乡村旅游盈利的10种方式

振兴乡村项目盈利模式乡村旅游盈利的10种方式一、农家乐农家乐是乡村旅游中最常见也是最受欢迎的盈利模式之一。
通过提供农家风味的餐饮和住宿服务,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
农家乐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农业体验活动,如采摘水果、种植蔬菜、放风筝等,以吸引更多游客。
二、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中的农产品销售是一种常见的盈利方式。
农村地区通常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将这些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或者通过加工制作成具有特色的农产品礼盒,增加附加值,提高销售收入。
三、乡村民宿乡村民宿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乡村旅游盈利模式。
通过将农村的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提供给游客住宿服务,同时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和风俗世情,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
民宿的盈利主要来自住宿费用以及提供的一些增值服务,如早餐、导游服务等。
四、乡村体验活动乡村体验活动是一种通过提供农业体验、手工艺制作、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预并收取费用的盈利模式。
这些体验活动可以包括农耕体验、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传统舞蹈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吸引游客并获得盈利。
五、乡村旅游景点门票乡村旅游景点门票是一种常见的盈利模式。
通过建设和管理乡村旅游景点,向游客收取门票费用。
景点的建设可以包括自然风景区、文化遗址、农田景观等,通过提供独特的景观和体验,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并通过门票收入获得盈利。
六、农业观光园农业观光园是一种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盈利模式。
通过打造具有农业特色的景区,向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娱乐等服务,并通过门票、餐饮、农产品销售等方式获得盈利。
农业观光园可以包括农业科普展览、农业体验活动、农产品销售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旅游体验。
七、农村文化节庆农村文化节庆是一种通过举办农村特色的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预并获得盈利的模式。
这些文化节庆可以包括传统的农民舞蹈表演、农民歌唱比赛、农村美食展示等,通过举办精彩的活动吸引游客,同时可以通过门票、餐饮等方式获得盈利。
振兴乡村项目盈利模式乡村旅游盈利的10种方式

振兴乡村项目盈利模式乡村旅游盈利的10种方式1. 农家乐服务: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农村特色的住宿、餐饮和娱乐等服务,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农家乐服务,增加收入来源。
2. 乡村民宿:开设乡村民宿是一种受欢迎的乡村旅游盈利方式。
通过将农村的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提供给游客住宿,可以获得租金收入。
3. 农产品销售:乡村地区通常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通过直接销售农产品或者加工成农副产品进行销售,获得盈利。
例如,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和销售等环节都可以成为盈利的机会。
4. 乡村旅游景点门票收入:开发乡村旅游景点,收取游客门票费用,是一种常见的盈利方式。
通过打造独特的景点和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增加门票收入。
5. 乡村体验项目:提供乡村体验项目,如农耕体验、手工艺制作、农业采摘等,可以吸引游客参与,收取费用,并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
6. 乡村文化活动:举办乡村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民俗表演、文化展览等,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参与,并通过门票、赞助等方式获得盈利。
7. 乡村旅游导游服务:提供乡村旅游导游服务,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览和解说,可以收取导游费用,同时也能增加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兴趣和了解。
8. 农业观光农庄:打造农业观光农庄,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体验农耕文化,同时也可以销售农产品和提供农业体验项目,实现盈利。
9. 乡村旅游特色商品销售:开设乡村旅游特色商品店,销售与乡村旅游相关的特色商品,如土特产、手工艺品等,可以增加收入来源。
10. 乡村旅游合作社: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共同开展旅游项目,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共赢。
合作社可以通过收取会员费、提供旅游服务等方式获得盈利。
总结:乡村旅游盈利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农家乐服务、乡村民宿、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景点门票收入、乡村体验项目、乡村文化活动、乡村旅游导游服务、农业观光农庄、乡村旅游特色商品销售、乡村旅游合作社等方式获得盈利。
振兴乡村项目盈利模式乡村旅游盈利的10种方式

振兴乡村项目盈利模式乡村旅游盈利的10种方式一、农家乐农家乐是乡村旅游中最常见的盈利模式之一。
通过提供农村特色的饮食、住宿、娱乐等服务,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
农家乐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和特色,开展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农耕体验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乡村民宿乡村民宿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盈利模式。
通过将农村的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提供给游客短期居住。
乡村民宿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体面、历史文化等特色,打造独特的居住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入住。
三、农产品销售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可以通过销售农产品来实现盈利。
可以开设农产品直销店,将当地的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和周边居民。
同时,还可以将农产品加工成特色的农副产品,提高附加值,增加盈利空间。
四、乡村体验活动乡村旅游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如农耕体验、农业观光、采摘体验、手工制作等。
通过这些体验活动,游客可以亲身参预农村的生产活动,感受到农村的魅力,增加游客的参预度和满意度。
五、乡村文化展示乡村旅游可以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吸引游客前来欣赏。
可以举办传统节日庆典、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展销等活动,让游客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增加游客的兴趣和参预度。
六、乡村景点开辟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以通过开辟乡村景点来吸引游客。
可以修筑观景平台、游步道、休闲广场等设施,提供游客欣赏自然景观的场所。
同时,还可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工作,打造具有历史价值的景点。
七、乡村体育运动乡村旅游可以结合体育运动,开展各种户外运动活动,如徒步、骑行、垂钓等。
通过这些体育运动,游客可以感受到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增加游客的体验乐趣,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预。
八、乡村教育培训乡村地区可以开设各种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农业知识、手工艺制作、农产品加工等培训课程。
通过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吸引游客前来学习和体验,增加盈利空间。
九、农村文创产品乡村地区可以开辟农村文创产品,将当地的农村文化和特色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1.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是指将农村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农村风味的餐饮、住宿和娱乐等服务。
该模式在农村地区非常常见,对于农民来说可以通过提供农家餐、农家乐住宿等方式增加收入,同时也能够让游客亲近农村生活,感受农民文化。
2.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乡村地区常常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直销中心或者农产品展示销售点等方式,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推动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也能够让游客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
3.观光农业模式:观光农业是指在农村地区建立景区、园区,将农业生产与旅游业相结合,提供观光、体验、娱乐等服务。
观光农业可以包括果园、蔬菜园的观光采摘,农田体验,农产品加工等,旨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同时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
4.休闲度假模式:乡村地区通常拥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通过建设度假村、旅游度假农庄等方式,提供休闲度假服务。
这种模式适合追求休闲健康的城市居民,他们可以在乡村度过一个悠闲的假期,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乡村的宁静。
5.农民合作社模式:农民合作社是指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在该组织内部共同经营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业务,并共享利润。
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建立与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关系,将旅游业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农民的增收。
比如可以与农民合作生产农产品,或者向农民合作社购买农产品,再进行销售等。
6.农业观光模式:农业观光是指将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村风光作为景点进行观赏。
可以通过在农田、农庄、农产品加工厂等地提供参观、观赏的服务,让游客了解农村生产的细节,感受农村的美丽和独特魅力。
7.乡村文化挖掘模式:乡村地区常常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挖掘和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建立乡村文化景区或者农耕文化村等,让游客了解和体验乡村的传统文化。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增加农民和地方经济的收入。
农文旅融合的六种方式

农文旅融合的六种方式
1.农家乐和民宿结合:农家乐和民宿结合起来,可以让游客在农村里度过一个实实在在的乡村体验。
游客可以亲手体验农家生活,感受农业文化的魅力,并享受到农家美食的美味。
2. 旅游和农业产业结合:旅游和农业产业可以相互促进,游客可以通过旅游了解农业文化,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文化内涵,同时,农业产业也可以通过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3. 农业体验和休闲娱乐结合:农业体验可以和休闲娱乐结合,游客可以在农家乐里进行一些农业体验如采摘水果、摆弄花草等,同时还可以享受到农家乐的休闲和娱乐设施。
4. 农业与文化旅游结合:农业与文化旅游可以相互融合,游客可以在农业旅游中了解到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背景,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5. 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农业与生态旅游可以相互促进,旅游可以促进生态保护,而生态旅游也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6. 农业与体育旅游结合:农业与体育旅游可以相互融合,游客可以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了解农业文化,同时也可以通过农村旅游来进行户外运动。
- 1 -。
振兴乡村项目盈利模式乡村旅游盈利的10种方式

振兴乡村项目盈利模式乡村旅游盈利的10种方式振兴乡村项目盈利模式:乡村旅游盈利的10种方式一、农家乐农家乐是一种以农户家庭为基础,通过提供农村特色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的盈利模式。
农家乐可以根据当地资源和特色,开展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农事体验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提供丰富的农村体验。
二、乡村民宿乡村民宿是将农户的闲置房屋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住宿设施,提供给游客入住的盈利模式。
通过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独特的乡村风味早餐等服务,吸引游客选择乡村民宿作为短期休闲度假的住所。
三、特色农产品销售利用乡村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开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是一种常见的盈利模式。
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开设农产品直销店、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将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销售盈利。
四、乡村景区开发振兴乡村可以通过开发乡村景区来吸引游客,实现盈利。
乡村景区可以依托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资源,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在景区内设置观光路线、游乐设施、文化展示等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吸引游客前来游览。
五、农业观光园农业观光园是一种结合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的盈利模式。
通过打造农业观光园,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参与农事活动,感受农村生活的乐趣。
同时,观光园还可以提供农产品销售、特色餐饮等服务,增加盈利来源。
六、乡村体验活动乡村体验活动是一种以提供农村生活体验为主要内容的盈利模式。
通过组织游客参与农事活动、手工制作、农产品加工等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农村生活的乐趣,同时,乡村体验活动也可以提供相关产品的销售,增加盈利。
七、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是一种以乡村文化为核心,通过展示乡村传统文化、艺术表演、民俗活动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体验的盈利模式。
通过举办传统节日庆典、农耕文化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与,提供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体验。
八、乡村艺术创作乡村艺术创作是一种以乡村为创作主题,通过艺术作品展示、艺术品销售等方式实现盈利的模式。
乡村旅游运营模式方案

乡村旅游运营模式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乡村生活的悠闲和自然环境的清新。
乡村旅游正因此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并且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村地区进行休闲、度假、参与乡村生产生活以及体验当地传统文化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运营模式的创新,能够带领乡村旅游发展朝着更加可持续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推动当地农民收入增加,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乡村旅游运营模式1. 产业振兴型模式:该模式以当地的农业、手工业、美食等传统产业为基础,发展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乡土美食等项目。
通过产业振兴,可以吸引游客参观体验,进而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比如,在江浙沪地区,可以开展桑蚕养殖、稻田体验、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以吸引游客。
2. 生态环境型模式:该模式以乡村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发展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项目。
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宜居宜游的乡村环境,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例如,在云南、贵州等省份,可以推出乡村民宿、茶园游览、山水画廊等项目,吸引游客前来感受自然之美。
3. 文化体验型模式:该模式以乡村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民俗文化、古村落游、传统手工艺传承等项目。
通过传承和弘扬乡村的历史文化,吸引游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
例如,在安徽、山东等省份,可以推出徽派建筑、泰山风景区、剪纸手工艺等项目,吸引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休闲养生型模式:该模式以乡村的休闲养生资源为基础,发展温泉度假、康养养生、农耕体验等项目。
通过提供养生保健服务和农居体验,满足游客对于健康休闲的需求。
例如,在四川、湖南等省份,可以推出温泉度假村、草药园参观、农耕体验等项目,吸引游客体验健康之旅。
三、乡村旅游运营模式的创新1. 多元化产品:运营方需考虑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偏好。
比如推出自然风光游、文化体验游、特色美食游等多元化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文旅运营不可不知的6种运营模式
导语:农业既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
营销方式有新有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总结了6种农业领域常用的营销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
互联网销售模式
互联网销售模式就是农产品经营者借助互联网工具销售农产品,此模式去中间化、帮助消费者降低购买成本。
同时,互联网消费农产品模式还会连接需求,对农产品生产端带来改变,刺激农业生产革命。
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目前有3个形式比较火热:
1)农产品电商。
直接通过互联网卖农产品。
预计今年生鲜电商将突破3000亿,蛋糕还在逐渐放大。
在2C的赛道上,盒马菜市、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美团买菜、苏宁菜场等这几家头部企业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
2)认养模式。
利用互联网吸引感兴趣的用户或消费者一起卖农产品。
认养农业说的简单点,就是农民出地,认养人出钱,来种认养人想要的产品。
“认养农业”在我国尚处在稚嫩期,存在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蔬菜瓜果无人采摘浪费严重等问题,但该模式有望成为农业增值的新途径。
3)社群模式。
相同兴趣的人一起消费农产品。
拼多多的“货找人”模式,通过分布式AI发掘可能存在的消费需求,再以社交裂变的方式代替广告和市场教育过程,将口碑传播的时间极限压缩。
很多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购买了从没有见过的东西,像云南的雪莲果、广西的百香果等非传统优质水果,就是这样主动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推动北上广消费者形成了新的风潮。
2019年,拼多多农产品及农副产品订单总额达1364亿元。
2
订单制模式
订单制其实是会员制的一种升级版本,会员以大型加工企业为主,产量符合企业生产需要,主要是规模种植。
粮食大多针对精细加工的企业,水果针对水果深加工及饮料企业。
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是每个农民都希望的,但却面临着双方由于市场而出现的价格竞争。
种植的多了,企业会选择产品更好且价格更低的,种植的少了,种植方会选择给价高的企业。
因此,订单制多出现在企业自己的基地,一旦信用违约,双方都要承担巨大风险。
美国的农业非常强大,是订单式生产的农业。
很多土地都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种什么不种什么。
在美国,“订单农业”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销售合同(Marketing contract),是企业和生产者之间的合同,双方就交货时间、定价方法、产品特征达成协议。
销售合同是长期合同,期限可以从几个月到几年。
二是生产合同(production contract),是在企业、中介组织和种植户、养殖户之间签订的合同,由企业和中介组织提供饲料、化学肥料等投入物,由种植户或养殖户提供劳动和设备来共同组织的经营方式,在美国的肉禽业、蛋业、肉猪业、肉牛业和特种作物加工业应用广泛。
另外,美国的法律法规更倾向于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不受侵犯。
美国的农业法、生产者保护法和各州的农业合同条例都为合同主体提供了合同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
但是,法律不保证生产者能得到合理的价格,也不强行规定加工商给予生产者特权,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由双方协商、有关协会组织调解等来解决。
生产者遇到有关合同纠纷问题,也可向相关协会组织投诉,并通过加入协会或合作社来提升其价格协商能力。
3
农超对接模式
农产品基地或者农业公司与超市合作,采用直供或者采购的方式合作。
农产品基地为超市提供物美价廉的农产品,超市负责销售。
农超对接既能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又能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保证农民的自身利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超对接”从根本上解决的是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如何与越来越占主流的现代化商业流通业态相结合的问题,而目前好事难办的焦点也在这里:
农户和合作社规模小,产量和品种有限,产品质量标准参差不齐,管理理念和水平低,与超市的要求以及与超市的实力和水平不在一个层级上。
“农超对接”对产品规模和农产品供应链有着严格要求,是做大才能玩转的游戏。
因此,实现农超对接的农业企业大多是龙头企业和大型合作社。
“农超对接”进入超市不是一劳永逸,在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实现“农超对接”后,品牌竞争又将成为竞争的主要着力点。
进入大型超市投资大、扣点高、回款周期长,加上经常需要配合超市搞各种特价、促销等活动,做不好甚至会赔钱,因此,农产品更要品牌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
配送直销模式
农产品基地与高校、饭店、机关食堂、大型社区等对农产品需求量大的单位进行农产品直供或配送。
农业基地将新鲜农产品直接送进社区、高校,既保障农产品的鲜活程度,确保居民、学生食品安全,又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消费者的支出,满足居民购买意愿。
但农产品+直销店投入成本巨大,连锁管理也需要专门的人才,最好有政府或者农业龙头企业牵头。
日本推行“地产地消”运动,鼓励消费者尽可能消费当地或邻近产地的农产品。
既有利于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度,又能节约运输费用,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也为当地农户和企业之间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吸引大批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六次产业化”,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在日本,农产品直销形式很多,如早市、直销所、农户地头、合同、特约店、超市专柜销售等方式,其中早市和直销所销售是主要方式。
按照农产品物流运营主体不同,早市和直销所物流可划分为几种类型:
一是农协核心型,即农协承担了从组织运营到实际销售等全部物流作业;二是生产者核心型,即参加的农户承担了从组织运营到实际销售等全部物流作业;三是生产者与农协合作型,即价格决定和销售由参加的农户承担,组织运营由农协配合。
Cocco农场是全日本鸡蛋销量第一的农产物直销所,一年营业额接近30亿日元(约2亿元人民币)。
农场专门建设了一套“鸡蛋1小时上架销售”作业流程,鸡蛋一生出来,自动采集,然后立马进行清洗,杀菌,冷却,在一个小时之内迅速上架到自家店铺里。
5
展示展览模式
展示展览已经成为地方主导下农产品营销的方向。
比如,地方政府组织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全国性的农产品交易展会。
同时,一些企业在农产品展览中心进行展销。
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会在繁华地带设立农产品连锁店。
中国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展览当属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农交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重点打造品牌农产品国家级展会平台。
今年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将于11月27-30日在重庆举行,预计展会现场成交额将再创新高。
农业农村部韩长赋部长参观指导上届农交会
“跨行”参展有热度有话题,容易被自媒体传播。
糖酒食品交易会第一次出现粮食企业(品牌)组团参展的身影。
2016年3月24日,在福来咨询的大力推动下,东福米业、松粮集团等8家“吉林大米”产业联盟成员企业,首次亮相“天下第一会”第94届糖酒食品交易会。
经过数年的品牌打造,吉林大米实现了从“好米”到“名米”的华丽转身,在概念宽泛的东北大米中树立起吉林大米的品牌地位,成为吉林农业的新名片,更成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新亮点。
6
产业融合模式
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指,全产业链或者产业链上多点增值,有搞种养的,有搞加工的,有搞销售服务和在第三产业上进行观光、休闲、养老、采摘、亲子、文旅等延伸价值的,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使农产品增值,让农民和农业企业增收。
时下比较盛行的农产品采摘、农家乐等形式都是产业融合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
德国卡尔斯草莓园,是德国休闲农业鼻祖。
从草莓种植、采摘不断发展果品加工、零售、休闲体验、大自然教育,直至如今成为全球最成功的体验农庄之一。
这里面向家庭,娱乐项目全部免费,主要收入来自采摘、餐饮和超市。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陈皮”产业,建设新会(柑)陈皮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建设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强化精深加工,形成茶、饼、酒、酱、酵素、调料、凉果等系列产品35大类、100多个品种,建设新会陈皮标准仓储中心,深挖陈皮产业生态、休闲、健康和文化价值,建成中国首个集陈皮交易、特色餐饮、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特色农产品商业文化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