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国防教育知识

合集下载

初中学生国防教育方案

初中学生国防教育方案

初中学生国防教育方案国防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主动参与社会建设和国防事业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基本国防知识,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国防教育方案。

一、国防教育的背景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崛起,国防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一项工作。

国防教育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国防教育的目标国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提高他们的国防意识和安全意识。

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将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到国家的繁荣和安全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努力。

三、国防教育的内容1. 国家历史和文化的介绍。

学生需要了解国家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以加深对祖国的认同感。

2. 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了解国家的安全形势,认识到保卫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3. 军队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了解军队的组成和职责,认识到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4. 军人的品质和作用。

学生需要了解军人的忠诚、勇敢和奉献精神,培养他们对军人的尊敬和敬仰。

四、国防教育的策略和方法1. 多媒体教学。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国家历史、文化和安全形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地参观。

组织学生参观军事博物馆、军队基地等地,让他们亲身感受军人的辛勤和军队的概念。

3. 模拟演练。

组织学生参加模拟军事演练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五、国防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1. 语文: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如《红军小将军》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英雄主义精神。

2. 历史:通过学习国家历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起源和发展,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 地理:通过学习国家地理,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国防教育的实施1. 课程设置。

在学校课程中增设国防教育课程,重点介绍国家历史、军队和国家安全等内容。

2. 活动举办。

组织学生参加国防知识竞赛、模拟军事演习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中学生国防教育课教案

中学生国防教育课教案

中学生国防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家园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

4. 提高学生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国防的含义和重要性2. 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和现状3. 国防教育的作用和意义4. 国家安全形势分析5. 学生应具备的国防素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国防的含义和重要性2. 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和现状3. 国防教育的作用和意义4. 国家安全形势分析5. 学生应具备的国防素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防的基本概念、国防建设、国防教育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家安全形势,让学生了解国防的紧迫性。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提高国防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 观看纪录片:播放有关国防建设的纪录片,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国防的含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了解国防发展脉络。

3. 分析:分析当前国家安全形势,让学生认识到国防的紧迫性。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提高国防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应具备的国防素质。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看有关国防建设的纪录片,加深对国防的认识。

六、教学活动活动一:国防知识问答竞赛目的:通过竞赛形式,检验学生对国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问答竞赛。

内容:国防基本概念、国防建设、国家安全形势等。

活动二:国防主题演讲比赛目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爱国情感。

方法:学生准备演讲稿,进行比赛。

内容:国防意义、个人对国防的认识和体会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观看纪录片的观后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问答竞赛成绩:对国防知识问答竞赛的成绩进行评价,掌握学生对国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学生国防教育教案

中学生国防教育教案

中学生国防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防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的历史和现状。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安全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1. 国防的含义:国防的概念、国防的任务、国防的特点。

2. 我国国防的历史:我国国防的历史演变、我国国防的重要事件。

3. 我国国防的现状: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我国国防面临的挑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国防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我国国防的历史和现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我国国防的看法。

4. 总结:总结我国国防的重要性和学生们的讨论成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防的含义、我国国防的历史和现状。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我国国防的实际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防概念和我国国防历史、现状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1. 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政策的基本原则、国防政策的目标、国防政策的重点。

2. 我国国防力量:我国陆海空三军的建设、我国国防科技发展、我国国防教育。

3. 公民的国防义务:服兵役、国防教育和训练、国防科研和生产。

七、教学过程1. 讲解:讲解我国国防政策的内容和目标,以及国防力量的建设情况。

2. 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我国国防力量的发展成果。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国防义务。

4. 总结:总结公民的国防义务和学生们在讨论中的认识。

八、教学方法1. 展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我国国防力量的发展成果。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国防教育和训练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国防的重要性。

中学生国防教育知识

中学生国防教育知识

国防教育常识1、什么是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要搞好国防教育,必须了解国防教育的含义,自觉地、能动地把国防教育搞好。

国防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战争观、国防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识,对全体军民施加影响,培养公民的防卫观念和尚武精神,自学维护民族利益,保卫国家安全,防止外来侵略的活动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

2、什么是国防意识?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

它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和尚武精神。

3、什么是国防权利?国防权利是指: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在国防活动中所享受的权力或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国防权利。

(1)公民和组织有对国防建设指出建议的权利,有对危害国防行为进行制止或者检举的权利。

(2)公民和组织因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在经济上受到直接损失的,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补偿。

(3)军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4)国家和社会优待现役军人。

(5)国家妥善安置退出现役的军人,为转业军人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保障离退休军人的生活福利待遇。

(6)国家和社会抚恤优待残疾军人,对残疾军人的生活和医疗依法给予特别保障。

(7)国家和社会优待现役军人家属,抚恤优待烈士家属和因公牺牲,病故军人的家属,在就业、住房、义务教育等方面给予照顾。

(8)国家和社会保障民兵,享有相应的待遇,按照有关规定对其实行抚恤优待。

4、什么是国防法制?国防法制是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力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5、什么是国防力量?国防力量是国家防御外来武装侵略的实力,是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力量的总和。

一般由以下要素构成:国防人口;武器装备;国防基础设施;国防科技水平和国防工业生产能力;国防能源;国防指挥管理;国防教育训练;国防立法;国防经费;军事理论等。

6、什么是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是指国家平时储备和战时调动各种资源,以适应战争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中学国防教育(配教案)PPT课件

中学国防教育(配教案)PPT课件
志愿服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鼓励学生参与国防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做出贡 献,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家庭教育
1 2
家园共育
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国防教 育。
家庭氛围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 任感。
3
家园互动
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增进亲 子关系和国防意识。
04 中学国防教育的教案设计
教案的实施和评估
课堂讲授
结合PPT课件,系统讲解国防知识。
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就国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教案的实施和评估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
军事技能训练
进行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增强学生 国防意识。
教案的实施和评估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国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02 中学生国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CHAPTER
国防知识教育
01
02
03
国防基本概念
介绍国防的定义、历史演 变、现代国防的内涵等。
军事战略与战术
讲解军事战略、战术的基 本概念,以及在战争中的 作用。
国际安全形势
分析当前国际安全形势, 以及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军事技能训练
队列训练
学习军人队列的基本动作, 培养严整的军姿和严明的 组织纪律。
理论与实践脱节
国防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 实际中。
教育效果的评估困难
评估标准不明确
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国防教育评估标准和方法,难以客观评价教学 效果。
评估方式单一

国防教育知识汇总

国防教育知识汇总

国防教育知识汇总
1.什么是国防
国防是适应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需要,保卫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防备敌人侵略,而采取的以军事为主体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等一切措施的总和。

2.什么是国防建设
国防建设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建立和发展国防力量的措施和行为,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什么是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是指通过对全体公民进行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4.我国的国防性质是什么
我国国防的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卫祖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即我们的国防是全国人民的国防。

第二,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的国防不受外国势力的影响,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即我们的国防是独立自主的国防。

第三,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永远不做超级大国,不搞霸权主义,我们不要任何国家的一寸土地,也不允许任何国家侵占我国的一寸土地,即我们的国防是积极防御的自卫型国防。

5.国防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高国家的防卫能力,以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

6.现代国防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现代国防是一个大系统,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国防工业建设、国防工程建设和战场建设、军事交通、人力动员准备、对人民群众进行国防教育、建立国防法规等。

中学生国防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国防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国防安全教育教案第一章:国防安全概述1. 让学生了解国防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介绍我国国防安全的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规。

3. 分析当前我国国防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威胁。

4. 讲解维护国防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意义。

第二章:国防知识普及1. 介绍我国国防的组织结构和职责。

2. 讲解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状况。

3. 普及军事常识,如军种、兵种、军事行动等。

4. 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爱国情怀。

第三章:个人安全教育1. 教授学生个人安全防护知识,如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等。

2. 讲解网络安全和信息防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4. 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抵制不良行为,维护社会安全。

第四章:爱国主义教育1. 讲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2. 介绍我国历史上的国防英雄和事迹,传承民族精神。

3. 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增强国防观念。

4.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五章:国防安全意识培养1. 分析当前国家安全形势,让学生了解国防安全的重要性。

2. 开展国防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国防安全意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国防安全演练,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安全,积极参与国防安全建设。

第六章:军事理论知识1. 介绍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包括战略、战术、战斗法等。

2. 分析我国军事战略的特点和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军事战略思想。

3. 讲解军事理论在国防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军事理论素养。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军事理论在实际军事行动中的应用。

第七章: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1. 介绍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科技的优势和不足。

2. 讲解各类武器装备的性能和作用,包括核武器、常规武器、军事卫星等。

3. 分析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趋势,强调科技在国防安全中的重要性。

4. 探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对国防安全的影响和挑战。

中学生国防教育教案

中学生国防教育教案

中学生国防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防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安全的思想意识。

3. 提高学生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4. 引导学生了解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国防事业的伟大成就。

二、教学内容1. 国防的含义与重要性2. 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3. 我国国防事业的伟大成就4. 国防教育的作用与意义5. 学生应具备的国防素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防的基本概念、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国防事业的伟大成就。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防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国防话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国防的含义,引发学生对国防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国防事业的伟大成就。

3. 分析:分析国防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如何成为一名具备国防素质的中学生”展开讨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应具备的国防素质。

五、课后作业2. 调查身边同学对国防教育的认识,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 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趋势,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国防政策与国防法律法规2. 公民的国防义务与权利3. 国家安全观与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4. 国际安全环境与我国周边安全形势5. 国防科技创新与武器装备发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防政策、国防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安全观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家安全事件,提高学生对国家安全形势的认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国防科技创新与武器装备发展展开讨论。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观国防科技展览,了解国防科技创新成果。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防教育常识1、什么是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要搞好国防教育,必须了解国防教育的含义,自觉地、能动地把国防教育搞好。

国防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战争观、国防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识,对全体军民施加影响,培养公民的防卫观念和尚武精神,自学维护民族利益,保卫国家安全,防止外来侵略的活动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

2、什么是国防意识?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

它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和尚武精神。

3、什么是国防权利?国防权利是指: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在国防活动中所享受的权力或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国防权利。

(1)公民和组织有对国防建设指出建议的权利,有对危害国防行为进行制止或者检举的权利。

(2)公民和组织因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在经济上受到直接损失的,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补偿。

(3)军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4)国家和社会优待现役军人。

(5)国家妥善安置退出现役的军人,为转业军人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保障离退休军人的生活福利待遇。

(6)国家和社会抚恤优待残疾军人,对残疾军人的生活和医疗依法给予特别保障。

(7)国家和社会优待现役军人家属,抚恤优待烈士家属和因公牺牲,病故军人的家属,在就业、住房、义务教育等方面给予照顾。

(8)国家和社会保障民兵,享有相应的待遇,按照有关规定对其实行抚恤优待。

4、什么是国防法制?国防法制是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力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5、什么是国防力量?国防力量是国家防御外来武装侵略的实力,是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力量的总和。

一般由以下要素构成:国防人口;武器装备;国防基础设施;国防科技水平和国防工业生产能力;国防能源;国防指挥管理;国防教育训练;国防立法;国防经费;军事理论等。

6、什么是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是指国家平时储备和战时调动各种资源,以适应战争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国家在和平时期进行动员准备,将武装力量动员和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动员以及国防教育纳入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和计划。

7、什么是国防科技?国防科技亦称军事科学技术,是直接为国防服务的科学技术。

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防建设的现代化程度。

国防科技是以一般科学技术为基础。

8、什么是国防义务?国防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在国防活动中对国家必须履行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兵役法》等法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国防义务。

(1)公民和组织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2)公民和组织。

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义务,接受国家军事订货,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武装装备或者军用物资。

(3)公民应当接受国防教育,应当保护国防设施,不得破坏危害国防设施;应当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防方面的国家秘密。

不得非法持有国防方面的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秘密物品。

(4)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国防建设,为武装力量的军训、战备勤务,防卫作战等动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5)现役军人必须忠于祖国,履行职责,英勇战斗,捍卫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完成抢险救灾等任务。

以上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当履行的国防义务的内容。

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我们失去多少领土?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有: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到八国联军战争(1900——1901)的六十多年中,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达数十个。

这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罪证,也是旧中国统治者丧权辱国的记录,中国人民永远不能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历史!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

1842年8月29日签订。

条约规定:1、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口;2、割让中国领土香港;3、中国赔偿二千一百万。

1843年7月22日和10月8日,又签订了两个补充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进一步规定了英国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1、压低中国关税,规定进口税率5%;2、允许外国兵船停泊在中国通商港口;3、准许英国在“五口”租界。

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7月3日签订。

又称《五口通商章程》。

条约使美国取得了英国《南京条约》同样的特权,并又规定:扩大领事裁判权,允许美国兵船自由出入中国通商港口。

中法《黄浦条约》1844年10月24日签订。

即《五口贸易章程》,使法国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国的同样特权外,还增加:1、允许和保护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坟地;2、取消清政府对天主教的禁令,发还教堂。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有: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签订。

主要内容是: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

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

3、英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

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中国给英国赔偿白银四百万两等。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6月27日签订。

使法国除取得英国上述特权外,又规定:1、允许天主教入内地自由传教。

2、法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

3、中国给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5月签订。

主要是:1、中国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俄国。

2、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土地改由中俄共管。

中俄《天津条约》1858后6月13日签订。

主要是:1、允许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七口通商。

2、准许在中国设领事,并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

3、准许俄国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

4、日后中国若给其它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6月18日签订。

主要是:1、美国公使驻北京。

2、增开潮州(汕头)、台南通商。

3、扩大最惠国待遇等。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10月24日签订。

又增加: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

3、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11月2日签订。

又增加: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

3、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11月2日签订。

增加:1、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东至海的大片中国领土划给俄国;2、规定蒙、新西北边界,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3、开放喀什噶尔为商埠等。

中美《续增条约》1868年7月28日签订。

主要是:1、扩大掠夺华工;2、美国可在中国设学校;3、对侨民不得“欺侮凌虐”。

中葡《天津条约》1887年12月1日签订。

主要是:1、允许葡萄牙永驻澳门;2、同样享受英、美等在中国的特权。

中俄《伊犁条约》1881年2月24日签订。

主要是争夺伊犁河流域的中国领土,并将兵费增为九百万卢布。

中英《烟台条约》或称《滇案条约》,1876年9月13日签订。

主要是:1、英国得派员至云南调查;2、英国可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进入西藏,转赴印度;并可由印度进入西藏;3、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4、租界免收洋货厘金;5、减少进口税;中法《会议简明条约》:中法《会议简明条约》1884年5月11日签订。

主要是:1、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不平等条约;2、允许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3、调回在越南的中国军队。

《中法新约》又称《越南条约》,1885年6月9日签订。

除要中国承认法国在越南的特权外,还降低了中越边界的进出口税率;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法国退出台湾、澎湖。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时订立的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签订。

主要是1、中国承认朝鲜由日本控制;2、日本强占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3、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4、开放长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5、允许日本人在各通商口岸任便设领事馆和工厂;6、日军占领威海卫,俟赔款付清后才撤退。

中日《交收辽南条约》1895年11月8日签订。

竟要清政府以三千万两“赎回”辽东半岛。

八国联军战争(1900-1901)时订立的:八国联军战争(1900-1901)时订立的:《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法、意、西班牙、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十一国签订。

主要是:1、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合计达九亿八千多万两;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外国使馆区,中国人不准居住;3、拆毁大沽炮台及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和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十二个重要地区;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

5、各地官员如发生“伤害诸国人民”事件,必须立即镇压,否则立即撤职,永不任用;6、清政府承认附和义和团的错误,向帝国主义“道歉”。

一、1858年5月,俄国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乘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用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割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两国共管。

二、沙俄强迫清政府签定中俄《北京条约》。

沙俄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约40万平方公里。

三、1864年,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

(沙皇俄国在短短的不到十年的时间,仅两个不平等条约,共掠夺我国领土近150万平方公里。

)四、马关条约”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割让我国辽东半岛、台湾省、澎湖列岛等地(后辽东半岛由中国以3000万两白银的代价“收回”,二战胜利后,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中国,但是钓鱼岛还在小日本手中,这成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五、外蒙领土面积1566500平方公里,历来属中国的一部分。

1924年6月13日,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在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领导下,公布废除君主政体、成立人民共和国的决议。

11月8日召开第1届大人民呼拉尔会议,26日通过蒙古第1部宪法,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6年1月5日,当时的中国政府宣布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0月16日同蒙古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