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添加剂
中国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企业清单(30家)

中国食品添加剂企业清单(30家):
1,广州伟恩贸易有限公司
2,北京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3,上海欣融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4,广州市华柏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5,北京北大正元科技有限公司
6,上海荣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7,广州市凯闻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8,上海爱兮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9,上海格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10,上海东索贸易有限公司
11,天富(中国)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12,上海中欣香料有限公司
13,戴纬林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14,东莞市华麟贸易有限公司
15,上海福乐贸易有限公司
16,华宝食用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17,国际香料(中国)有限公司
18,浙江嘉兴中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9,芬美意香料(中国)有限公司
20,上海奇华顿有限公司
21,德之馨(上海)有限公司
22,天津瀛江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23,广州馨杰添加剂有限公司
24,上海爱普香料有限公司
25,上海新华香料有限公司
26,上海科迈香料有限公司
27,云南天宏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28,曾田香料(昆山)有限公司29,上海百润香精香料有限公司30,深圳波顿香料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添加剂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食品添加剂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市场现状中国食品添加剂市场规模巨大,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添加剂消费国之一、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食品添加剂市场年均增速超过10%,规模已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人口众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增长期。
目前,中国的食品添加剂市场主要分为香精香料、防腐剂、增稠剂、甜味剂、改性剂等几个大类。
其中,香精香料和防腐剂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两个品种。
香精香料主要用于食品的调味和提鲜,市场需求稳定增长;防腐剂则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度提高,其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二、发展趋势1.健康与安全导向: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未来,市场上绿色、天然、低毒的食品添加剂将会得到更多消费者认可。
2.替代与升级:受到健康导向的影响,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中的胡萝卜素、蔬菜红等。
此外,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增稠剂、纤维素等。
3.创新与研发: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添加剂行业也面临着创新和研发的挑战。
未来,市场上将出现更多的高性能、多功能的食品添加剂,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4.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食品添加剂行业也需要关注环保和资源的利用。
未来,市场上将出现更多的可再生食品添加剂,如天然抗氧化剂、风味增强剂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国际合作与竞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食品添加剂行业也面临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压力。
未来,中国的食品添加剂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和品牌的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食品添加剂市场具有庞大的规模和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市场需求将更加健康、安全、绿色和创新,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升级、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竞争的挑战。
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行业百强企业名单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行业百强企业名单(第一批共62个,按邮编排序)北京天天维他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健力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市染料研究所上海孔雀香精香料有限公司上海健鹰食品科技研究所上海爱普公司上海励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康海食品工业研究所苏州禾田香料有限公司昆山市曼氏香精有限公司徐州市豪蓓特香化有限公司南通市东昌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光大电力集团禹城福田药业有限公司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淄博中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山东天绿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烟台佳晶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青岛红星化工集团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山东华仙甜菊股份有限公司平邑万蒙农牧食品有限公司滕州吉田香料有限公司天津春发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天津天成制药有限公司天津东大化工有限公司杭州三和食品有限公司杭州绿晶香料有限公司杭州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杭州瑞霖化工有限公司绍兴县亚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金陵药业浙江天然制药厂开化县华康药业有限公司江西南昌聪聪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先伟实业有限公司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市立达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汤阴县豫鑫有限责任公司漯河市中大天然食品添加有限公司南阳市大华食品化学有限公司广州酶制品厂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广州百花香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邦盛白马食品化学有限公司广州市泰邦工贸有限公司广州优宝工业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新宝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汕头市威信企业有限公司深圳冠利达波顿香料有限公司方大添加剂(深圳)有限公司金城添加剂(深圳)有限公司广东省阳江市港阳香化企业有限公司桂林市红星化工总厂贵州侨联香料厂云南瑞升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天山制药工业有限公司山西颐泰恒精细化学有限公司邯郸市中进天然色素有限公司河北省曲周县天然色素厂河北省曲周县晨光天然色素有限公司永清天成木糖有限公司保定味群食品工业有限公司1.北京天天维他保健食品有限公司Beijing Tiantian Vita Health Food Co., Ltd.2,北京健力药业有限公司Beijing Jianli Pharmaceutical Co., Ltd.3,上海市染料研究所Shanghai Dyestuffs Research Institute4,上海孔雀香精香料有限公司Shanghai Peacock Flavor & Fragrance Co., Ltd.5,上海健鹰食品科技研究所Institue of Shanghai Jianying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6,上海爱普公司Shanghai Apple Co.7,上海励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Richen Food Industry Co., Ltd.8,上海康海食品工业研究所Shanghai ConHigh Food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9,苏州禾田香料有限公司Suzhou Wata Aromas Co., Ltd.10,昆山市曼氏香精有限公司Kunshan Maxim Flavor & Fragrance Co., Ltd.11,徐州市豪蓓特香化有限公司Howbetter Flavour Chemical Co., Ltd.12,南通市东昌化工有限公司Nantong Dongchang Chemical Industrial Co., Ltd.13,山东光大电力集团禹城福田药业有限公司Shandong Guangda Electric Power Group Yucheng Futian Pharmacy Co., Ltd.14,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handong Baolingbao Biotechnology Co., Ltd.15,淄博中轩实业集团总公司Zibo Zhongxuan Industrial Group Company16,山东天绿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Shandong Natural Green Land Bioengineering Co., Ltd.17,烟台佳晶食品工业有限公司Yantai Jiajing Food Industry Co., Ltd.18,青岛红星化工集团天然色素有限公司Qingdao Red Star Chemical Natural Pigment Co., Ltd.19,山东华仙甜菊股份有限公司Shandong Huaxian Stevia Co., Ltd.20,平邑万蒙农牧食品有限公司Pingyi Wanmeng Agricultural & Husband dry food co., Ltd.21,滕州吉田香料有限公司Tengzhou Jitian Aroma Chemicals Co., Ltd.22,天津春发香精香料有限公司Tianjin Chunfa Flavour & Fragrance Co., Ltd.23,天津天成制药有限公司Tianjin Tianc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24,天津市东大化工有限公司Tianjin Dongda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25,杭州三和食品有限公司Hangzhou Sanhe Food Co., Ltd.26,杭州绿晶香料有限公司Hangzhou Green Crystal Flavor Co., Ltd.27,杭州油脂化工有限公司Hangzhou Oil and Fat Chemical Co., Ltd.28,杭州瑞霖化工有限公司Hangzhou Ruili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29,绍兴县亚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Shaoxing Yamei Biochemical Industry Co., Ltd.30,金陵药业浙江天峰制药厂Tianfeng Pharmaceutical Factory31,开化县华康药业有限公司Kaihua Hua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32,江西南昌聪聪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Nanchang Congcongle Food Development Co., Ltd. of Jiangxi33,湖南先伟实业有限公司Hunan Xianwei Co., Ltd.34,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Wuhan Youji Industries Co., Ltd.35,焦作市立达食品开发有限公司Jiaozuo Lida Food Development Limited Company36,汤阴县豫鑫有限责任公司Henan Tangyin Yuxin Co., Ltd.37,河南省漯河市中大天然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Luohe Zhongda Natural Food Additive Co., Ltd.38,南阳市大华食品化学有限公司Nanyang Dahua Food Chemicals Co., Ltd.39,广州酶制品厂Guangzhou Enzyme Products Factory40,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Masson Group Co. Ltd.41,广州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Guangzhou Food-Additive Co., Ltd.42,广州百花香料股份有限公司Guangzhou Baihua Flavours and Fragrances Company Ltd.43,广州市邦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uangzhou Bangs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44,广州市泰邦工贸有限公司Guangzhou Taibang Industrial & Trading Co., Ltd.45,广州优宝工业有限公司Guangzhou Youbao Industry Co., Ltd.46,广州市番禺新宝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Guangzhou Panyu Xinbao Food Additives Co., Ltd.47,汕头市威信企业有限公司Shantou Weixin Industrial Co., Ltd.48,深圳冠利达波顿香料有限公司Shenzhen Guanlida Boton Flavors & Fragrances Co., Ltd.49,方大添加剂(深圳)有限公司Fangda Additive Co., Ltd.50,金城添加剂(深圳)有限公司Kamshing Additives(Shenzhen) Co., Ltd.51,广东省肇庆香料厂有限公司Zhaoqing Perfumery Co., Ltd. Guangdong, China52,广东省阳江市港阳香化企业有限公司Gangyang Flavour-chemistry Co., Ltd.53,桂林市红星化工总厂Guangxi Guilin Hongxing Chemical Co., Ltd.54,贵州侨联香料厂Guizhou Qiaolian Flavors Factory55,云南瑞升科技有限公司Yunnan Resc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56,新疆天山制药工业有限公司Tianshan Pharmaceutical Ind. Co., Ltd.57,山西颐泰恒精细化学有限公司Shanxi Yi Tai Heng Fine Chemicals Co., Ltd.58,邯郸市中进天然色素有限公司Handan Zhongjin Natural Pigement Co., Ltd.59,河北省曲周县天然色素厂Quzhou Natural Pigment Factory60,河北省曲周县晨光天然色素有限公司Hebei Quzhou Chenguang Natural Pigement Co., Ltd.61,永清天成木糖有限公司Yongqing Tiancheng Xylose Co., Ltd.62,保定味群食品工业有限公司Baoding Way Chein Food Industrial Co., Ltd.。
2023最新GB2760食品添加剂安全要求

2023最新GB2760食品添加剂安全要求本文档旨在总结并介绍2023年最新版GB2760食品添加剂安全要求。
该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指南。
背景GB2760是中国规定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旨在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了适应新的技术和需求,GB2760需要进行适时更新。
新版要求2023年最新版GB2760食品添加剂安全要求中包含了以下重要内容:添加剂分类新标准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了详细分类,根据功能和用途将添加剂分为了多个类别,如增稠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
分类的目的是更好地管理和监控不同类型的添加剂的使用。
使用限量新标准规定了每种添加剂使用的最大限量,以确保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使用限量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别和添加剂类型进行了具体规定。
安全评估要求新标准强调了添加剂的安全评估的重要性。
生产企业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和风险评估,确保使用的添加剂符合规定的安全标准。
标签和包装新标准要求添加剂的标签和包装必须清晰明了,包含必要的信息,如成分、用途、使用方法等,以提供给消费者正确的使用指导和警示信息。
监管要求新标准要求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检测,确保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符合和遵守新标准的要求。
结论2023年最新版GB2760食品添加剂安全要求是食品工业的重要指南。
生产企业应该严格遵守这些要求,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2760-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3.。
中国食品添加剂分类

中国食品添加剂分类
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用途和性质进行划分。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质量、保质期、外观、口感等而添加的一类物质。
以下是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分类:
1.色素:
•包括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叶绿素。
•合成色素如红曲素、亚硝酸盐等。
2.甜味剂:
•如蔗糖、葡萄糖、赤藻糖醇等。
3.香料:
•包括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
•天然香料如香草提取物。
•合成香料如丙酮、乙酸乙酯。
4.酸度调节剂:
•例如柠檬酸、乳酸等。
5.防腐剂:
•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如山梨酸、脱氢乙酸等。
6.抗氧化剂:
•用于防止食品中脂肪和油脂的氧化,如维生素C、E。
7.发酵剂:
•用于促进食品发酵,如酵母等。
8.稳定剂:
•用于保持食品的稳定性,如柠檬酸盐。
9.增稠剂:
•用于增加食品的黏度,如明胶、阿拉伯胶。
10.乳化剂:
•用于改善食品中水油混合物的稳定性,如卵磷脂、甘油脂肪酸酯。
11.增味剂:
•如味精等。
12.膨松剂:
•用于提高面包等面点食品的体积,如小苏打、泡打粉。
13.胶体保护剂:
•用于防止食品中的胶体结构变化,如明胶。
14.脱水剂:
•用于降低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如食盐。
这只是一些主要的分类,每个类别下都有很多具体的食品添加剂。
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标准进行了规范,包括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相关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引言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质量稳定性而在食品制造过程中添加的物质。
为了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各国都设立了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实施细则。
一、许可证的定义和目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是指经过相关管理部门审批后,授予食品添加剂生产者合法生产食品添加剂的许可证书。
许可证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中的合法性、安全性和质量标准的符合性。
二、申请许可证的条件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注册资本:申请单位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财务实力,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
注册资本要求根据不同的食品添加剂类型和规模而有所不同。
2.生产设备和场所:申请单位必须拥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和场所。
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有保养和维护记录。
3.人员配备和培训:申请单位应保证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具备相关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知识和技能。
申请单位还应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原材料采购和质量控制:申请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原材料采购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原材料的合规性和质量稳定性。
5.生产工艺和流程:申请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建立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确保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过程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三、许可证的申请流程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流程如下:1.提交申请:申请单位需向相关管理部门递交完整的申请材料,包括企业登记证明、营业执照、生产设备清单、人员证明等。
2.审核和评估:相关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和评估,包括现场检查、技术评估和风险评估等。
申请单位需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审核工作。
3.许可证发放:相关管理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发放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
如果申请符合要求,许可证将会发放给申请单位,并在一定期限内有效。
四、许可证的管理和监督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通常为一定的时间,申请单位在许可证有效期内可以合法生产食品添加剂。
2023最新GB2760食品添加剂控制标准

2023最新GB2760食品添加剂控制标准一.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年最新的中国食品添加剂控制标准(GB2760),该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限量和安全要求,以确保人们食用食品时的健康与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各种食品添加剂。
二. 使用范围GB2760标准适用于食品中使用的以下类型的食品添加剂:1. 防腐剂2. 抗氧化剂3. 甜味剂4. 漂白剂5. 硫化剂6. 酸碱调节剂7. 稳定剂8. 发酵剂9. 酵素10. 其他相关食品添加剂三. 使用限量根据GB2760标准,不同类型的食品添加剂有不同的使用限量。
使用者应遵循以下限量要求,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1. 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应仅在必要时使用,并在使用量上限范围内使用。
2. 甜味剂的使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3. 漂白剂的使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4. 硫化剂的使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5. 酸碱调节剂的使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6. 稳定剂和发酵剂的使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7. 酵素的使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8. 其他相关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四. 安全要求GB2760标准要求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以下安全要求,以保障人们的健康与安全: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2. 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添加剂标准。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风险评估。
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食品加工工艺的要求,不得超过必要范围。
五. 结论2023年最新的GB2760食品添加剂控制标准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限量和安全要求,旨在确保食品的健康与安全。
使用者应严格遵守本标准的要求,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利益。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中国食品添加剂有哪些中国商品分类中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共有35类,包括增味剂、消泡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含添加剂的食品达万种以上。
其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卫生部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共2400多种,制定了国家或行业质量标准的有364种,大家知道食品添加剂安全吗?当然不安全的,很多食品添加剂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是添加过量,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危害,如:亚硝酸钠被作为肉类制品的添加剂应用,其优点是,可以使肉类制品呈现美好、鲜艳的亮红色;可抑制多种厌氧性芽孢菌,增进肉制品风味。
但其缺点是,本身具有较大毒性。
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中毒。
1、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
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2、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3、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
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4、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
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5、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
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6、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
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7、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
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8、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
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9、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
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
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10、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Leabharlann 2 124 28 6 5 6 7 11 89 9 2 8 1 2 9 1 1 1 2 2 1 1 5 4 1 2 3 4
防腐剂
4
5
13
28
2
1
1
3
1-2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及前沿和热点问题 1-2-1乳化剂各种类在中餐中的应用研究
思考:社会学角度
• 行业发展是什么模式?
1-2.3前沿和热点问题
• • • • •
1-2前沿 资源的重新认识 追求健康和营养 1-3热点问题 安全
1-2前沿:资源的重新认识
• 淀粉/多糖为例 基础研究-淀粉结构与 性能 体会:淀粉知识结构
淀粉结构 与性能
@
淀粉 淀粉: 淀粉 大分子 天然资源 纳米结构 /单分子 “软” 修饰 材料
淀粉纳米结构
• 请回忆3分钟:已有淀粉知识;我提问:形 态、结构、性能-----“基础决定论” 切换淀粉纳米结构内容
淀粉纳米结构发现以后
• 形态学 • 反应历程、机理、动力学(如链在反应中 的行为: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应用) • 生物工程:酶的传统作用模式:8<,新的 认识:锤子 • 材料学:天然“软物质”, • 食品科学
1.法规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15900余字中食品添加剂48处,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历代最高级别)
由一位国家领导人领导(李克强),级别高于各个部委(13部委),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2010.2.10) :食品添加剂专业工 作组 (25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淀粉大分子/单分子修饰:变性淀粉
• 专利检索浅析
修饰方法开发
• 修饰方法的开发,专利如下:
数量 252 55 329 1009 193 114 44 51
4 5 6
合计(除营养强化剂)
2047
序号 1 2 3 4 5 6
品种 味精 柠檬酸及盐 酶制剂 酵母 食用香精香料 食用着色剂 其中:合成物 天然物
计划 100 37 32 4.5 4.5 5.0
产量 119 44 35 7.6 5.0 6.65 0.25 6.4
日期
新品种
扩大使用范 围 15 40
31 51 137
补充资料与 复核 7 1
15 16 39
合计
3月28日 6月23日-24日
9月22日-23日 12月19日-21 日 合计
1 7
3 6 17
23 48
49 73 193
1977-2004年我国批准使用的 食品添加剂品种举例
添加剂类别 护色剂 乳化剂 酶制剂 增味剂 面粉处理剂 被膜剂 水分保持剂 营养强化剂 5 5 6 11 1 2
1-2-1品质改良剂(续) 面粉改良剂在中餐中的应用研究
15 产量(千 吨) 10 5 0 1993 1995 1997 1999 2002 年份
10 8 销售额 6 产量 (千万) 4 2 0 1993 1997 2001 2005 2009 年份
销售额
品质改良剂的研究进展(续2) • 品质改良剂的技术进步重点在配合我国传统主食 的工业化生产,被称为传统主食“四大天王”的: 面条、米饭、馒头(包子)、饼,它们由个体手 工制造进步为工业化生产后,产品的统一标准, 批量生产的工艺条件等需要品质改良剂的作用, 否则传统主食的工业化生产条件不易把握,在品 质改良剂的配合下,我国城市传统主食消费的 95%,农村传统主食的65%完成了工业化生产。 • 传统地方主食拉面、烩面、花卷、糕点、膨松食 品等都已经研究专用品质改良剂;同样,传统早 点油条、油饼、稀饭、早茶等-----。
科学研究:乳化剂和增稠剂的配合
• 在糕点技术中的发展为例:生日蛋糕、普 通西式蛋糕等,要涂上一层厚厚的奶油 (涂层),绘上精美的图案,这“奶油” 之所以又便宜又不腻人,就是乳化剂、增 稠剂科学配合的重要应用,以裱花奶油为 例:添加乳化剂、增稠剂所生产的“奶油” 类产品十年来平均销售额每年在10亿人民 币以上。
1-1-1行业文化:安全第一!不能失控!
关键:成功建立负面形象:利用媒体在没有
效果:目前食品重大事故没有添加剂; 完成:“监督是福”的行业文化 游击队-野战军-世界先进水平, 江湖-国家支柱产业-进入十二五
搞清概念的情况下揭露“内幕”,使消费者/社会、 政府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是负面的,从而使行业 获得大量监督资源和达标动力;
中国食品添加剂
河南工业大学
刘钟栋
主要内容
• 1.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及前沿热点问题 • 进展 行业、科学技术 • 前沿问题 资源的重新认识 追求健康和营养 • 热点问题 安全 • 2.我校研究现状、在行业中的地位及与国内外水平的差距 • 3.与相关学科进行渗透合作的设想
1-1食品添加剂进展
• 食品添加剂行业进展:文化的建立 克罗伯等《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 定义:“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 成;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 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 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 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 一个没有传统基础的行业,人们的知识不完整, 特别在中国,许多知识都是错的--分析中国国情,走与别人不一样的道路。
品质改良剂的研究进展(续3)
我国增稠、乳化、品质改良剂共涉及70多种产品,产值超过 30亿/年。使我国实现食品工业现代化;降低食品配料、产品 的生产成本;使得人民有消费承受能力的保障。如果由进口 来满足国内需求,中国在增稠、乳化、品质改良剂的消费上, 每年要多付出40亿人民币。而足于国内,成就了300多家具 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满足至少500亿人民币的食品产品生产需 要,使我国食品原料、配料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国家手中, 对于国家稳定、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 增稠、乳化、品质改良剂产品在中国的粮油食品中使用占 50%以上。粮油食品的质量是关系农产品能否顺利进入市场 的关键,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保障我国大宗的、主要由个体 生产的粮油原料最终可以提供给工业化大生产领域,并生产 出统一标准的、合格的、消费者可以在色、香、味、型和价 格上都可以接受的产品,几千个品种的小麦、几百个品种的 稻米、油料作物,以数亿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粮油原料,物美 价廉地通过工业化的大生产而进入现代商品领域。
1-2-1增稠剂各品种在中餐中的应用研究
产量 40 30 增稠剂品 20 种 10 0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年份 15 10 5 0 1993 1997 2001 2005 2009 产量
增稠剂科学研究进展的成效 • 增稠剂协同效应,可以产生1+1>2的相乘效果,在增 稠剂的使用中,15年前我国用单一品种较多,随着 增稠剂协同效应的推广应用,我国目前使用增稠剂 的水平大大提高,为食品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高 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 • 应特别提出,我国冷冻粮食制品,如饺子、汤圆等 在起步时的设备条件要么是国外鱼肉设备,要么是 较为低水平的国产冷链,那么如何保证质量?其中 的秘密武器就是增稠剂。增稠剂保证了水饺、汤圆 在冷冻加工、运输、出售和加热食用中最重要、最 基本的品质指标:不裂。可以说我国速冻食品能迅 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跃居世界最大的以谷物为 原料的冷冻食品生产、消费国,增稠剂在其行业最 初的发展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且现在继续在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30 25 20 乳化剂品 15 种 10 5 0
4 3 产量(万 2 吨) 1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年份
0
1993 1997 2001 2005 2009 年份
乳化剂的科学研究进展成效
• 小麦为例:曾经偏重于产量而品质较差,无法满足改革开 放后面粉制品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外优质小麦原料曾一 度占领国内高利润的专用面粉市场,我国也及时进行了育 种方面的调整,但是传统的育种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所以用国产小麦生产专用面粉的品质保障就成为了90年代 初食品工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乳化剂生产企业配合我 国面粉行业创造性地对面粉生产进行了“在线”添加乳化 剂的设计,使得专用面粉使用部分或全部使用中国小麦原 料获得成功。现在稳定地“在线”添加乳化剂的面粉生产 大型企业有1300多家,有针对性“在线”添加乳化剂的面 粉生产企业有1700多家。16年来每年有800万吨国产“杂 麦”以专用面粉形态进入市场,相当于每年1600万-2000 万亩土地(相当于原浙江全省的小麦种植面积)小麦的收 获量,有力的保证了我国的农业安全,保障了我国的粮食 政策能稳定的贯彻、实施。
• 在每年3.15消费者权益日,中央电视台二套公布 的全国质检报告中食品添加剂产品的合格率平均 为93.5%,
1-1-2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
编号 21类别(营养强化剂专类管理) 1 限制性食品添加剂 2 按需要使用食品添加剂 3 天然香料 天然等同香料 人工合成香料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食品用酶制剂 胶姆糖基础剂 食品用香料
(淀粉糖在我国消费中的地位和作用1989年/食品添 加剂科技发展规划意见1995年/中国食品加工和食 品添加剂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2000/我国食品添 加剂发展战略研究,中食添协[2009]26号);
外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实际发生 • 主要食品安全事件∶吊白块;荧光增白剂;瘦肉精;苏丹 红;农药/饲料污染;假奶粉;三聚氰胺等。 • 食物中毒分析,卫生部公布平均全国每年食物中毒事故 128起,中毒人数7127人,死亡138人;其中集体中毒45起, 中毒4148人,其中食物不清洁,细菌中毒占48%。 • 北京市2003年23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有细菌中毒16起、扁 豆中毒4起、亚硝酸盐,农药,黄花菜各1起。 • 2005年五类50587种食品,平均合格率59.9%。 酱油合格率32.4%,面粉合格率34.6%,食醋合格率 45.%,植物油合格率79.2%,大米合格率为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