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新导游词大全合集
上海旅游解说导游词(通用20篇)

上海旅游解说导游词(通用20篇)上海旅游解说篇1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大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
在这里汇集了数百家现代化商厦、中华老字号商店及名特产品商店,南京路成为我国最大的零售商品集散地和商业信息总汇,每天流向南京路的人流达到上百万人次。
入夜,整条南京东路灯光闪亮,五光十色。
南京路以其华美的建筑、林立的商店、繁华的街市、辉煌的夜景而不负其"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美誉。
1999年,这条"中华商业第一街"改建成中国第一条全天候步行街。
全长1033米的南京路步行街一期规划从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采用不对称设计,在笔直的南京路的偏北面,有一条始终贯穿全街的"金带",里面集中了各种花坛、候车亭等,在夕阳的照射下,"金带"宛如一幕幕丰富多采的动感电影。
同时,南京路步行街的商业格局也有所改变,商店"千店一面"的现象成为历史。
步行街上的一百、华联、新世界继续保留其综合性百货商厦的特点,而其余商厦则向"一店一品"的专业商业楼发展。
同时,步行街大大增加了餐饮、休闲、娱乐的成分,使南京路步行街发展成为"东段高雅、中段专业、西段繁荣"的格局。
上海旅游解说导游词篇2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
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
1959年10月迁入河南中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博物馆由小到大,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92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段,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该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
分别设中国青铜器陈列室、中国陶瓷器陈列室、中国绘画陈列室、古代雕刻陈列室。
上海旅游导游词5篇大全

上海旅游导游词5篇大全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上海导游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海旅游导游词1今天早上九点半被外婆叫起来去静安寺烧香,于是到中午11点左右到达静安寺地铁站,出来一看,哇!今天烧香的人可真多呢,买票都要排队,大概排了半小时终于进寺了。
没想到啊,原来里面烧香的香客还要多,点香的时候我被香灰烫到了,不过这个是好的,说明菩萨保佑我,所以是值得的!烧香的人多,拜菩萨当然也要排队,不过总而言之心诚则灵,我也无所谓,每次到我,我都真诚的拜3个头,投2角,祝我全家身体健康。
我今天还去撞钟了,也是排了差不多2个小时才撞到的,我没什么力,所以我和外婆一起撞钟, 等烧完香,拜完菩萨,撞完钟,差不多已经是下午2点半了,我们就等去吃静安寺有名的素面了,可是由于今天香客太多,素面卖完了,只能吃水果羹了,也挺好吃的!上海旅游导游词2今天我要带大家游览的地方是上海著名的金融一条街,有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的外滩,它是百年上海的一个影子,也是旧上海资本主义的写照。
那现在大家就随我一起找寻下这片浦江土地吧。
外滩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与浦东陆家嘴金融区隔江相望。
它北起北苏州路南至金陵东路,长约1800米,地形呈新月形。
外滩原来是上海城厢外北面的沿江滩地,旧时俗称黄浦滩”,筑路后,名为黄浦路,1945年更名为中山东一路。
那黄浦江的名字又是由何而来的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十分有威望的人叫春申君,浦江这一带是他的领土,故上海简称申”,春申君名叫黄歇所以就叫黄浦江。
它是发源与浙江安吉的龙王山,全长114公里,平均水深14米。
但并不是从龙王山算起的,是从上海的淀山湖一直流往吴淞口来最后注入长江,期间经过10个区。
那有人会问我黄浦江的水为什么是黄的呢?我就简单的和大家解释下。
怎么写上海导游词(优秀8篇)

怎么写上海导游词(优秀8篇)怎么写上海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到江南“水乡”,我是_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_。
我们的司机师傅姓_,_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技术很好,坐他的车肯定让您感觉安全舒适。
今天就由我们一同陪大家欣赏江南美景。
如果我们的服务有让您不满意的地方,敬请大家提出批评和建议,谢谢大家的合作,希望大家在朱家角玩得开心,玩得痛快。
朱家角,也就是我们的所在地,是由47平方公里成折扇形的小镇组成,他们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
有人把她比作上海的威尼斯,有人把她比作淀山湖畔一颗明珠,如今这颗璀璨明珠又在“金色玉带”——318国道的依托下,放射出更夺目的光彩。
由于这是一座千年古镇,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大文化名镇之一。
朱家角这样的小镇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她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下面我简单给各位介绍一下她的地理位置,朱家角地处江、浙、沪二省一市交通要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靠虹桥国际机场,北连昆山,南接嘉兴,西通平望,淀山湖下游、黄金水道漕港河穿镇而过。
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名胜古迹比比皆是。
在玩腻了一个个雷同价高的人造景观后,人们莫不惊讶于上海市郊还有一块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原汁原味、真山真水的天然景观,在这里可以寻找一种回归自然,崇尚野趣的享受。
无怪乎一位同济大学的名教授在考察朱家角后,不觉赞叹:“朱家角有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上海一宝,也是国家的瑰宝”。
台湾著名已故作家三毛,到此曾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迷恋,为清淳幽静,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吴邦国在视察了古镇朱家角后,不禁欣然命笔,写下了“全国历史名镇朱家角”几个大字。
同时,也正是因为有“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的天然外景,不禁被许多影视导演慧眼相中,而纷至沓来,把水乡古镇的婀娜风姿,一次次地搬上银幕、电视,有时会出现几部影视同时开拍的盛况,朱家角一时成了海内外影视竞相拍摄的热点,被人誉为“沪郊的好莱坞”。
上海导游词

上海导游词上海导游词(15篇)上海导游词1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是上海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
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外滩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
早晨,外滩是人们的健身的场所;白天,它是繁华热闹的游览胜地;晚上,则是情侣的恋爱天地。
每当华灯初上之时,外滩各栋建筑物上灯光辉煌,一座座犹如水晶宫似的,令海内外游客赞叹不已。
徜徉在这里,我们领略着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着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感受着绿树花坛间大都市园林的别样风味,享受着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和明媚阳光。
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
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
(关于黄浦江的源头,以前有的说在淀山湖,有的说在太湖。
但以湖泊作为江河源头的在世界地理中很少见,况且太湖是个浅湖盆,有多方来水,不能算作完整的源。
找到太湖的源头才能找到黄浦江真正的源。
经过考察考证,龙王山下的西苕溪以145公里长度、18亿立方水量、28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供给量占太湖水的70%,为太湖水源之首。
龙王山为黄浦江源头的结论便据此得出。
上海导游词2豫园位于黄浦江西岸富贵热闹的上海老城,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面与上海城隍庙和豫园商城相近,是全球有名的江南古典园林,有名中外的胜景事业和游览胜地。
豫园是闻名的江南古典园林,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有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所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汗青。
最新上海导游词

最新上海导游词最新上海导游词(精选17篇)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上海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最新上海导游词篇1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美丽的大上海,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知道我国第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教堂叫什么吗?对,它就是我们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徐家汇天主堂位于上海徐汇区蒲西路158号,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国第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教堂。
整个教堂坐西朝东,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
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尖顶。
设计者试图通过两座约50米高的钟楼以及高高耸立的尖顶十字架,拉近世人与上帝的距离。
徐家汇天主教堂以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在当时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
大家随我走入大堂。
大堂内圣母抱小耶稣像立祭台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
这座圣母耶稣像是1919年的复活节由巴黎制成后运抵上海的。
徐家汇天主教堂可容纳三千多名教徒进行活动,被称为上海的“梵蒂冈”。
每天清晨有多台弥撒,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
请大家在参观时一定要遵守基督教礼仪,文明参观。
最新上海导游词篇2Hi,大家好,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快乐导游——鲍雨涵。
我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万柳部四年级七班,是一名小小导游员。
看,这就是上海科技馆,像不像一个巨大的玻璃球?好了,我们赶紧进去吧!现在,我们乘坐电梯去一楼看看吧!上楼后,在你的后方就是检票口了。
先别急,别忘了拿小架子上的免费地图和展馆介绍,要不然你准会迷路。
要知道对照地图的介绍,合理安排好自已的时间和行程还是十分必要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哦!下面就跟我一起领略一下各有特色的展区吧!进门后,在你的左边有一个巨大的绿色王国,这就是“生物万象”景区。
上海导游词15篇

上海导游词上海导游词15篇上海导游词1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上海嘉定孔庙坐落在城中法华塔南首,始建于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现存建筑虽仅原来的十分之六七,仍不失为目前国内比较完整的孔庙之一,有“吴中第一”之称。
嘉定孔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700多年中,计整修、重建、增建70余次。
现占地17亩,庙制部分有:大成殿一座5楹,前有月台,东西庑各12楹,大成门3座5楹,东西角门1楹,泮池1泓及石桥3座,棂星门3座;"仰高"、"兴贤"、"育才"石柱牌坊各1座,连接牌坊的石栏10余米及石栏杆望柱头上的石狮子72只,名宦祠3楹,土地祠1楹,礼门3楹,乡贤祠3楹,忠孝词1楹。
学制部分有:明伦堂5楹及前轩3楹,礼门3楹。
孔庙建筑体制规模不大,开始仅有大殿和化成堂。
淳祜九年(公元1249年)又在大殿前黄泮池,及石桥门前造"仰高"、"兴贤"、"育才"3座牌坊。
过了14年又重建大殿,命名为大成殿。
延至元代又改建化成堂为明伦堂。
嘉定孔庙现为中国科举博物馆,里面有五个展厅,分别介绍了科举制度产生的历史,以及科考的整个过程,以及很多状元进士的试卷。
孔庙内介绍了很多经过科考,而后成名的士子,几乎隋唐以来的名人都提到了,里面有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里面介绍了许多秀才举人的故事,还有画卷,书籍试卷等。
孔庙大堂是摆放孔子塑像的地方,而且还摆放了祭祀圣人时所要用到的器具,很多是乐器,比如编磬,编钟,古琴,笙箫等。
四周围墙接近房梁的地方贴的是孔子授学以及孔子与弟子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
殿堂内还有孔子与七十二弟子的塑像。
孔庙内有一书院,名山湖书院,并有仿制贡院考场的考场,里面有些蜡像,形象地表现当时应试的状态。
最后形成的建筑结构是,门前有石柱牌楼三座,东西两座"兴贤"、"育才",分别建于宋淳枯九年(1249)和元至正十三年(1353);门前三座拱桥,很像紫禁城内的拱桥,三座并排,大门两边是孔庙翻修或是他人捐献的碑文,很多是嘉定历任县令所刻。
2024年上海概况导游词范文(三篇)

2024年上海概况导游词范文各位朋友,现在我们进入花桥收费站呢,就标志着我们开始进入大上海了。
很奇怪,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上海前面加一个“大”字呢?就因为这坐城市的规模、面积、人口世界之最,就连土尔其的伊斯坦布尔也无法与上海相提并论。
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海派的风情,现代化的渲染,到处可见的车流人流,随处可见的外国人。
所以,美国著名旅行家马克休斯都说“来到上海仿佛来到了西方”。
的确,上海这座大都市给人们的印象就如同它是一个很西化的城市。
那么上海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从____个方面来剖析吧。
第一是它的车多。
上海的车辆估计是全世界最多的,光上海的出租车就有____万8千多辆,全世界饱有量第一。
这第二就是人多。
上海常住人口有1千____百万左右,当然不算外来人员。
它的总数人口约为近____万左右的人口。
人口的密度为每平方公里____万人左右。
这个数字是不是让大家很吃惊?如果你赶上节假日来这里,尤其是几大商业区那就应了一句话“上看嘴下看腿了”。
最后是楼多。
来到上海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哇好高的楼啊!好像我们进入了水泥森林般的城市。
上海这几年的发展很快,高楼大厦像雨后的春笋一样,光我们上海浦西的高楼____层以上的就有1026懂。
看看,是不是很厉害?那么上海的实际地域面积多大呢?有____多平方公里。
通过以上的几组数字,大家是否感觉到,大呢?我想不用我多说了吧。
如果说上海的发展速度用奇迹来形容,我觉得一点不为过。
但是如果来让我们去读一读它的历史,我想它是一个历史的侏儒,连美国的历史都比不上。
为什么会这样讲呢?因为上海的历史是从____年开始计算,在这之前没有人去关注它。
在中国的历史进程当中,根本没有它的一席之地。
但是短短的一个半世纪,却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金子塔般的奇迹。
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最强盛的一个历史阶段,宋朝的时候,我们上海还只是一座小渔村。
当地的居民以打渔为主。
后来开始有了贸易的发展,才使得小渔村变的热闹起来。
上海导游词(精选16篇)

上海导游词(精选16篇)上海篇1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松江方塔,原名兴圣教寺塔,坐落在上海松江城方塔园内。
此塔在宋代熙宁、元?年间(公元1068—1094年)建于兴圣教寺内,故名兴圣教寺塔。
又因塔呈四方形,俗称方塔。
1974年,松江县对方塔进行了大修。
修复后的方塔高42.5米,塔身分9层。
方塔每层四面辟有壶门,门上有目梁,门内通道上施叠涩澡井,内室用券门,设有木梯,可层层登高。
塔上屋面,各层腰檐、乎座和塔内楼板,均靠斗拱承托支撑。
大部分斗拱保存了宋代原物。
仰观塔身外形,古朴秀美,高耸入云。
顶部由复盆、相轮、宝瓶等组成高达8米的塔刹。
有4条铁索从尖顶分别系向9层的四角塔檐,名“浪风索”。
塔檐翘角处系有铜铃,名曰“惊鸟”,上下计有36只。
风吹铜铃,叮当声,悦耳动听,响彻方圆数里。
登高九层外廊,凭栏俯瞰,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1974年修塔时,发现第三层的侧壁石灰层内有一幅壁画,画的是一尊新色佛像打坐图,佛像清晰,色彩鲜艳,这是上海地区迄今发现的惟一的最早壁画——宋代佛像。
经专家鉴定,系建塔时的原画。
修缮时还发现在塔的底层1.5米处,有长方形地宫,砖室高约3米。
中间横卧着一尊涂金的释迦牟尼铜佛像,在汉白玉石匣顶上是尊涂金供养人铜座像。
在铜佛像旁的两只银匣子上一个铸有追荐之母,一个铸追荐之妻的图样。
可见唐宋时期佛教已在松江相当盛行。
地宫中还有用象牙化石替代的“佛牙”和100多枚唐开元钱币与宋代钱币。
上海导游词篇2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云寺位于浦东新区合庆镇庆丰村,原为猛将庙旧址。
1993年12月,以当地种福庵、海潮寺、观音堂、三官堂、野三官堂、猛将堂六处庙主动统一规划,建为庆云寺。
明阳法师入室弟子慧觉法师主持筹建。
在庆丰村、庆丰实业总公司等鼎力资助下,寺前有大山门。
接大山门的是天王殿,殿中供天官弥勒菩萨;其背后为护法韦驮。
左右背壁为四大天王像。
过天王殿,右侧为鼓楼,内供伽蓝菩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最新导游词大全合集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上海导游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海最新导游词1
上海外滩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世界人民向往的美丽的地方。
早晨,当你跨进外滩的时候,那里的空气特别清新,江风轻轻一吹,使人心旷神怡。
外滩靠近苏州河,大概有10里长,那里有公园,有长堤,有绿树,有美丽的花草,还有很多高楼大厦。
,每时每刻都有很多有人驻足观望、游玩和拍照,还有很多人在河边钓鱼。
说道钓鱼,我是最喜欢的了。
我这个钓鱼迷一看见有钓鱼的,立即高高兴兴地去那里钓起鱼来。
上海外滩的夜景是最迷人的了。
一到晚上7:00,霓虹灯就亮起来,各种各样的灯五光十色,十分璀璨、耀眼。
听说上海外滩每天的电费要39万元左右,才使得外滩的夜景如此迷人。
我看见在灯光的照耀下,游人身上五颜六色的衣服闪闪烁烁的,变
幻着不同的眼色,很是美丽。
有的游人还边走边打闹着,有的在旁边喝茶,有的靠在柱子上聊天,很是惬意。
听大人说,上海外滩在三十年前是个很乱的地方,经常发生血案,有很多黑社会的人员在此出没,使人们谈起外滩就变了脸色。
现在好了,有了共产党的领导,外滩安宁了,美丽了,上海外滩,成了人们的生活的天堂。
美丽的上海外滩,迷人的上海外滩,我爱你!
上海最新导游词2
园内主要有国家级文物宋代方塔,亦名“兴圣教寺塔”。
位于松江城厢镇东南的方塔
寺内。
寺建于五代后汉乾佑枯二年(公元949年),北宋熙宁、元丰、元佑年间(公元1068—1094年)造塔,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2.5米。
在形态结构上,应袭唐代砖塔风格,砖身每层四面辟壶门,门内通道上施叠涩藻井,内室用券门。
斗拱大部分保留宋代原物;券门上的月梁,外檐之罗汉枋、撩檐枋等均为原物,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方塔顶上的塔刹高7.85米,由覆盆,相轮,宝瓶及四根浪风索(均铁件)组成.方塔因年久失修,底层围廊全毁,各层腰檐、平座、栏杆、楼板均残缺零落。
1975一1977年重修,恢复腰檐、平座、栏杆等。
方塔周围辟为“古典园林”,园内文物较多,如宋代望仙桥、明兰瑞堂(又名楠木厅)、清代陈化成祠堂、清天后宫大殿、清代表妃宫。
还有仿古长廊(内有董其昌怀素贴)、古堑道、何陋轩、塔影舫、以及五老峰、美女峰等名石。
方塔地基下有一地穴,内有石匣、银匣、宋代钱币、铜佛、铜卧佛及象征佛牙的动物骨骼的化石等.
"方塔",本名兴圣教寺塔。
兴圣教寺始建于五代后汉乾描二年(公元949年),方塔建于北宋熙宁、元佑年间(公元1068-1094年),距今约920_年。
元末战乱中兴圣教寺道毁,只剩下塔和一座钟楼。
塔身修长,共9层,高42.5米,因袭唐代砖塔形制,呈四方形,故俗积方塔。
塔在南宋和元明时曾多次进行修葺至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作大修,原7、8、9层圯毁重建,更换塔心柱和塔刹。
在第8层的楼板上,竖立一根高13米的木柱,穿过塔顶露出8米在外。
后至道光年间(公元182l一1850年)塔又损坏,由一和尚用手指血书佛经化缘募捐修塔。
近百年来,到解放前,塔的砖身出现裂缝,塔内各层的木结构全部毁坏,从1974一1977年松江文物部门力求保存宋代原构件,换下了其他部分的腐蚀构件,如塔心木、塔刹、相轮,以及扶梯;楼板、平座、腰檐、栏杆、围廊等。
其中斗拱保存宋代原物62%,还有部分券门上的月梁、外檐之罗汉枋;撩檐访等亦为
宋代原物。
再现了宋代方塔古朴秀美、玲珑多姿的造型,使之恢复了青春。
现今方塔屹立在松江县城东的方塔园中,这里当初是兴圣教寺寺址,1978年在此开拓和兴建了占地160余亩的园林,以方塔为中心,四周组合古代建筑文物群。
这是一座长方形广场,铺饰着整齐的花岗岩。
园林设有北、西、东3个园门。
北部所见,石板路、石甬道、石壁,满眼尽是排列的石头。
从北门进内远远可见巍然雄峙的方塔立在广场上,来到塔边,心胸顿觉开阔。
南面临塔可见一座明代照壁,是具有艺术价值的砖刻建筑物。
上面精雕细琢有走兽、树木、花卉和珍宝物等。
中间刻一巨兽,长着鹿角、狮尾、龙鳞、牛蹄。
张着大口,露着尖齿,睁着铜铃般的双眼,呈现凶猛的动态,从其挺拔的双角看,酷似龙的形象。
围绕这只巨兽的其它动物和花卉宝物,会使人想到古代神话中的意境。
据说这个怪兽叫"贪",它贪得无厌,什么东西都要吃。
有一天它在海边看到红日,凶猛扑去,终于蹈海而亡。
这是一个富有寓意的故事。
"照壁",古时是作为殿宇大宅前的屏障,这座照壁是明代松江府城隍庙的照壁,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建在塔南兴圣教寺院废基上的城隍庙的遗物。
抗战期间庙宇遭毁,仅存照壁。
今为方塔园中一处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