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统计的起源是什么《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数学苏教五上)

合集下载

2021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pptx教学课件

2021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pptx教学课件
309教育网
〔1〕东山小学的六个年级中,哪个年级会游泳的人数最多?哪个年级 会游泳的人数最少?
六年级会游泳的人数最多,一年级会游泳的人数最少。
〔2〕如三果年三级年学生级中每有个6班7人都不有会4游5人泳,。 三年级学生中有多少人不会游泳? 〔3〕如果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不超过45人,这个学校最多有多少
4.小力通过查阅资料,将中国与世界主要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制成了 下面的统计表。
昆虫数目最多。 〔1〕哪一个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最多? 〔2〕估计一下,我国有哪几个动物类群的物种数目超过了全世界的十
分之一?哪几个缺乏全世界哺的乳十类分、之鸟一类?、鱼类三个物种数目超过了全 〔3〕你略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世界的十分之一,爬行类、两栖类、昆虫三
人这个不学会校游最泳多?有298人不会游泳。 提出问题略。
309教育网
2.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再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略。
309教育网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0.01)×35
=+
=1×35+0.01×35

==
309教育网
答: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学习古筝的女生比男生多得多,而学
习葫芦丝那么是男生比女生多,学习小提琴的男生和女生差不多。
309教育网
与上面的四张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 表有什么优点?
能表示出四个兴趣 更容易比较各小组 小组的总人数。 男、女生的人数。
便于从整体上了解 五年级乐器兴趣小 组的情况。
309教育网


性别 合计
7
21
人数
27
2021年11月


17
10
五年级笛子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五年级小提琴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

2015新苏教版五年级上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

2015新苏教版五年级上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
五、学习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回顾一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想到要用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对复式条形统计图你有哪些认识?
2、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2题。
教记
总课题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根据复式统计表的项目调查、整理的数据,,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进一步体验统计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价值,提高数据处理技能,增强统计意识,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收集整理数据,用复式统计表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调查和分析数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和运用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数据的调查与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学习例1:
1.周六,我们很多同学参加了各种兴趣小组。请看青云小学五年级正在活动着的4个兴趣小组情况。
出示例题图。指名说一说各小组人数。
2.把这4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学生独立填写)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简单分析、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数据,知道数据反映的信息。
2、感受统计活动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作用,发展处理简单数据的技能,增强统计意识,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和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2、练习十五第6题。
明确要统计哪几个人的数据,统计哪些数据,这些数据用什么做单位。
四、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对统计活动有哪些经验或体会?
五、作业:练习十五第3题。
教后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主要介绍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制作方法,并能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制作和分析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处理能力仍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能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运用。

2.难点:对复杂数据的理解和处理,以及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分组完成统计图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各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实例,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2.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统计图制作软件等。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实例,如商场促销活动、学校运动会等,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统计图是如何制作的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2.呈现(10分钟)介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讲解制作方法。

以一组具体数据为例,演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统计图制作软件制作一幅复式条形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共)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共)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共)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统计观念。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基础,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还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会如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绘制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运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统计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统计数据、文具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例如,展示一个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请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数据整理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2. 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将身高数据整理成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五年级数学上册专项讲义(苏教版)

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五年级数学上册专项讲义(苏教版)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思维导图+知识梳理+典型精讲+真题演练)知识点一: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中,可以更加清楚、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

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内容组成。

填写复式统计表的方法与填写单式统计表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需要计算出合计和总计。

知识点二:复式条形统计图1、复式条形统计图。

(1)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观察方法观察,可以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2)与复式统计表相比,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够更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形象地表示出两种量或多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一样,都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宽窄一样而长短不同的直条来表示数量。

在单式条形统计图中只表示一组数据,只用一组长短不同的直条来表示一组大小不等的数据。

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同时表示两种数据,则需要两组直条分别来表示,为了清楚地区分两组数据,通常用不同颜色或底纹的直条表示两组数据。

考点一:复式统计表【典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10-11岁女生标准身高的范围是:138-155cm;标准体重的范围是:29-50kg。

下表是五年级4位女生的身高、体重情况。

不符合标准的是A.王媛B.李想C.刘菲D.张奕【分析】根据题意,符合标准身高的范围是:138-155cm,即比138cm大或等于138cm,比155cm小或等于155cm;标准体重的范围是:29-50kg,即比29kg大或等于29kg,比50kg小或等于50kg;据此对五年级4位女生的身高、体重分别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A.王媛身高145cm,体重50kg,身高在138-155cm范围内,体重在29-50kg范围内,符合标准;B.李想身高151cm,体重46kg,身高在138-155cm范围内,体重在29-50kg范围内,符合标准;C.刘菲身高143cm,体重43kg,身高在138-155cm范围内,体重在29-50kg范围内,符合标准;D.张奕身高153cm,体重55kg,身高在138-155cm范围内,体重大于50kg,不符合标准;所以五年级4位女生的身高、体重情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2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2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2,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正确解读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对于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数据处理和分析存在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

2.培养学生正确解读条形统计图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数据的深入分析。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运用实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实例分析等。

2.学习材料: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数据材料。

3.教具:黑板,粉笔,统计图模板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数据。

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边讲解边演示。

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一份条形统计图。

操练(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数据,让学生分组进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解读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让学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并进行解读。

2023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材分析

2023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材分析二年级教学统计,主要是收集和记录信息;三年级教学统计,主要是整理和汇总数据。

四年级教学统计,主要是分段整理数据和简单的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图两部分。

全单元安排两道例题,具体编排见下表:例1认识并应用常见的复式统计表例2认识并应用常见的复式条形图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已经认识简单统计表和单式条形图的基础上编排的,无论是制作统计图表还是利用图表里的信息,都离不开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与分析。

所以说,通过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学生的数据活动意识和能力会有新的提高,统计观念会有新的发展。

(一)教学复式统计表,把四张简单统计表里的数据,汇集在一张表格里,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构造,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复式统计表的构造比较复杂。

例1里的复式统计表的栏目有组别、人数、性别三项,表里的每个数据都有“什么小组”“男生还是女生”“有几人”三方面内容,表里还有人数的合计和总计。

所以,教学复式统计表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它的结构,明白每一行、每一列数据所表达的意思,体验人们为什么使用它。

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知识,是讲给学生听还是让他们自己体会?在这两种不同教法里,教材采用了后者。

例1教学复式统计表,教学活动分两段展开。

第一段用四张简单统计表分别呈现青云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古筝、葫芦丝、笛子、小提琴四种乐器的兴趣小组人数,要求把四张简单统计表里的数据填入一张复式统计表中。

这里说的“填入”有两层要求:首先是把四张简单表格里已有的男、女生人数以及合计人数填入复式统计表,然后是计算四个兴趣小组男生总人数、女生总人数、学生总人数,分别填入统计表的“总计”栏目里面。

教材希望学生通过填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知道表里每个数据的实际意思,学会阅读复式统计表。

例题提供的复式统计表里有五行数据,从上往下依次是总计人数和古筝、葫芦丝、笛子、小提琴各小组人数;有三列数据,从左往右依次是合计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的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利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且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含义。

但是,他们在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能准确地绘制条形统计图,不能有效地利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能够准确地绘制条形统计图。

2.让学生学会利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利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2.教学难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2.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践活动,以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2.准备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工具,如纸张、尺子、彩笔等。

3.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