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1.右面这幅图可能表示()情况。
A. 表示温州1至6月平均气温的变化B. 表示晴天挂在户外湿毛巾的重量变化C. 表示小红6次数学成绩的变化D. 表示小明1至6岁体重的变化2.要反映深圳市今年上半年商品房成交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宜选用()。
A. 条形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折线统计图D. 统计表3.绘制条形统计图与析线统计图的方法()。
A. 完全相同B. 不相同C. 基本相同4.要考察一个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习成绩进步情况,采用()统计图。
A. 条形B. 扇形C. 折线二、判断题5.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6.:某地2002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上面的图形是条形统计图.()7.要观察一名病人一天的体温和心率变化情况,应选择单式折线统计图。
()8.西安要绘制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变化情况统计图,选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好。
()三、填空题9.画折线统计图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3~4月________市的降雨量更多。
10.小红要描述她家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情况,宜选用________统计图;要描述她家近五年收入变化情况,宜选用________统计图。
四、解答题11.某区县1998~2004年每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如下图.(1)通过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哪年到哪年增长的幅度最大?说明了什么问题?(3)你能预测2005年这个区县每百户家庭电脑平均拥有量吗?12.下面统计表和统计图,反映的是甲、乙两同学寒假期间每天时间分配情况和数学自测成绩。
请看图回答以下问题:甲、乙两同学寒假每天时间分配表(1)甲、乙同学的睡眠时间各占全天的几分之几?(2)甲、乙同学第________次自测成绩相差最大,相差________分。
(3)从折线统计图看出________同学的成绩提高的快,从统计表可以看出这名同学成绩提高的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五年级数学下册试题-《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冀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试题-《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冀教版(含答案)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9 一、单选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学校教学楼有四层.小青第一节课到四楼上数学课,第二节到二楼上艺术课,第三节到三楼上科学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下面比较准确地描述这件事是()图. A. B. C. D. 2.(本题5分)某市规定每户用水量不超过10吨,每吨价格为元;当用水量超过10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水价为3元。
下图能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A. B. C. D. 3.(本题5分)晚饭后,淘气用6分钟洗澡,用去热水器内水的50%.6分钟后,爸爸去洗澡,也用了6分钟,把热水器内的水全部用完.下面图()正确地描述了这个过程. A. B.C. 4.(本题5分)下列统计图中的(),能反映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A. B. C. D. 5.(本题5分)热水器里装有250升水(不再加水),晚饭后,小军去洗澡,他洗了8分钟,用了热水器中50%的水,然后停止洗澡.16分钟后,小军的爸爸去洗澡,他也洗了8分钟,正好把热水器里的水用完.下面描述热水器内水的体积随时间而变化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6.(本题5分)小红汽车到相距5千米元的图书馆借书,下面是她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的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1)去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____千米;(2)在图书馆借书用了____时;(3)返回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____千米;(4)在往返图书馆的路上,平均速度是每小时____千米. 7.(本题5分)如图是某商店2011年营业额统计图.请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1)这是一幅____统计图.(2)2011年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____万元.(3)第____季度的营业额增长得最快,比前一季度增长____%. 8.(本题5分)根据统计图所给的信息填空.(1)这天教室里从____时到____时温度上升最快.(2)这天在6时至17时之间,教室里温度高于14℃的时间是____小时. 9.(本题5分)淘气与笑笑一起去上学,笑笑觉得要迟到了,就跑步上学,跑累了,便走到学校.淘气开始走着,后来也跑了起来,并在校门口赶上了笑笑.下列4幅图中,图____描述了淘气的行为,____描述了笑笑的行为.10.(本题5分)看图填空.这一天____时气温最低,____时气温最高,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____℃.11.(本题5分)下面是某地一天的气温记录折线图:(1)这一天的气温中,最高是____度,最低温度时所对应的时刻是____时.(2)这一天的平均温度是____度. 12.(本题5分)如图是一个电机机厂去年四个季度产值统计图.看图填空(单位:万元):(1)产值最少的是第____季度;(2)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增产____%.(3)平均每月产值约____万元. 13.(本题5分)根据小刚同学一分钟跳绳测试情况统计图回答问题:(1)在这六次测试中,5月____日的成绩最好,达到每分钟____次,比测试成绩最差的一次多跳了____次.(2)根据小刚这段时间的测试情况,你预计他在5月30日的测试中,每分钟能跳____次.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某林场工作人员统计了两棵不同树木的生长情况,并制成了它们生长情况统计图(如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从开始植树到第6年,两树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是____树(填甲或乙);(2)生长到第____年,两树的高度一样;(3)第____年后,甲树的生长速度开始减慢;(4)当两树都停止生长后,两树高度相差____米.15.(本题7分)某城市2000-2004年每一百人手机平均拥有量如图.(1)2001-2002年每一百人手机平均拥有量增加了____部.(2)2000-2004这5年每一百人平均拥有手机____部.16.(本题7分)统计小刚和小强赛跑情况如图(1)____先到达终点.(2)开赛初____领先,开赛____分后____领先,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____米.(3)从图中你还获得哪些信息?(写出2个)17.(本题7分)世界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1)你认为上面的示意图主要反映了世界人口增长的什么问题?(2)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18.(本题7分)看下面统计图,写出你获得的三条信息.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9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小青第一节课到四楼,第二节课到二楼,第三节课到三楼,第四节课到一楼,故选:B. 2.【答案】:C; 【解析】:由解析知: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0吨,每吨价格为元;当用水量超过10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数学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试题

数学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试题1.某城市正在争创“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同学们也积极行动起来.下面是某小学一周内收集废塑料袋情况的统计表.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数量/个130100200250210300350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2)同学们星期收集的塑料袋最多,星期收集的塑料袋最少,相差个.(3)这一个星期平均每天收集废塑料袋个.【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即可;(2)把一周内收集废塑料袋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3)求这个星期平均每天收集废塑料袋多少个,根据:收集总个数÷时间(7天)=平均每天收集的数量,进行解答.解:(1)如图:(2)因为:350>300>250>210>200>130>100,所以同学们星期日收集的塑料袋最多,星期二收集的塑料袋最少,相差:350﹣100=250个;(3)(130+100+200+250+210+300+350)÷7,=1540÷7,=220(个);答:这一个星期平均每天收集废塑料袋220个;故答案为:日,二,250,22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利用图中已知的信息,结合给出的条件,求得各部分数据解决问题.2.在2001~2003这三年中,江苏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要升入清华大学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分别是666分、640分、641分,要升入苏州大学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分别是534分、545分、522分.根据以上数据先把折线统计图填写完整,再完成下面的问题.清华大学与苏州大学对江苏省考生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统计图看图回答下面问题:(1)2002年全国高考理科总分是750分.那么,能被苏州大学录取的成绩要占总分的%,而能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成绩要占总分的%.(除不尽的百分号前保留整数)(2)清华大学的理科录取分数线与苏州大学相比,每年大约要相差分.如果今年苏州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是533分,请你估计一下清华大学今年的理科录取分数线大约是分.(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答案】73,85,110,643,由图可知清华大学的分数线和苏州大学的分数线变化趋势不明显【解析】绘出折线统计图,先根据实际数值在纵轴上标出数量,再分别描出清华大学和苏州大学在这三年对应的数值,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分别连起来;(1)用2002年苏州大学的分数线除以总分就是能被苏州大学录取的成绩要占总分的百分比;用2002年清华大学的分数线除以总分就是能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成绩要占总分的百分比;(2)先对两个大学的分数线进行估计,再计算;(3)根据统计图回答.解:统计图如下:(1)545÷750≈73%,640÷750≈85%;(2)清华大学的分数线大约是650分,而苏州大学的分数线大约是540分,650﹣540=110(分),533+110=643(分);(3)答:由图可知清华大学的分数线和苏州大学的分数线变化趋势不明显.故答案为:73,85,110,643,由图可知清华大学的分数线和苏州大学的分数线变化趋势不明显.点评:本题考查画折线统计图,以及根据折线统计图找出需要的量,以及根据折现统计图判断变化趋势,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统计图的认识,知道各部分量的含义.3.统计:(1)一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台;(2)二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台;(3)第三季度,车间产量增长得快;第四季度,车间产量增长得快.【答案】90;270;70;210;一;二【解析】(1)观察统计图,把一车间7至12月份的产量都加起来,再除以6即可得出平均每月的产量,下半年有2个季度,用下半年的总产量除以2,即可得出平均每个季度的产量;(2)观察统计图,把二车间7至12月份的产量都加起来,再除以6即可得出平均每月的产量,下半年有2个季度,用下半年的总产量除以2,即可得出平均每个季度的产量;(3)第三季度,是指7、8、9月,第四季度,是指10、11、12月,据此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即可解答.解:(1)40+60+80+100+110+150=540(台),540÷6=90(台),540÷2=270(台),答:一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90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270台.(2)40+45+50+60+90+135=420(台),420÷6=70(台),420÷2=210(台),答:二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 70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 210台.(3)第三季度:一车间增产80﹣40=40(台),二车间增产50﹣40=10(台),第四季度:一车间增产150﹣80=70(台),二车间增产135﹣50=85(台),答:第三季度,一车间产量增长得快;第四季度,二车间产量增长得快.故答案为:90;270;70;210;一;二.点评:本题先明确统计图所出示的数据,再计算解答.4.如图是一辆汽车从A站经B站到C站,然后再返回的统计图.(1)去时汽车速度为48千米/时,问:A站到B站的距离是多少?(2)返回时车速是多少?(3)往返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1)A站到B站的距离是千米(2)返回时车速是48千米/小时(3)往返平均速度是28.8千米/小时【解析】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1)从A站到B站,所用的时间是4分钟,再根据去时的汽车速度为48千米/时,用速度乘时间即得A站到B站的距离;(2)要求返回时的车速,得先求出从A站经B站到C站的总路程,再求出返回时的所用的时间问题得解;(3)要求往返的平均车速,得先求出往返的总路程,再用往返的总路程除以往返的总时间问题得解.解:(1)4分=时,48×=(千米);答:A站到B站的距离是千米.(2)10﹣8=2分,2分=时,从B站到C站的路程:48×=(千米),从A站经B站到C站的总路程:+==4.8(千米),20﹣14=6分,6分=时,返回时车速:4.8÷=48(千米/小时);答:返回时车速是48千米/小时.(3)20分=时,(4.8+4.8)÷,=9.6÷,=28.8(千米/小时);答:往返平均速度是28.8千米/小时.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5.如图是永久化肥厂2012年化肥产量统计图.看图填空:(1)这是一幅统计图.(2)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吨.(3)平均每季度生产化肥吨.(4)你还看出哪些信息?(至少写2条)①;②.【答案】单式折线,1100,1625,第四季度生产的化肥最多,是2000吨;第一季度生产的化肥最少,是1200吨【解析】(1)从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这是一张单式折线统计图;(2)下半年是指第三和第四季度,共生产(1800+2000)吨,上半年是指第一和第二季度,共生产(1200+1500)吨,再用下半年生产的吨数减去上半年生产的吨数;(3)用四个季度生产的总吨数除以4即可;(4)根据统计图,再任意写出两条信息即可.解:(1)这是一张单式折线统计图;(2)(1800+2000)﹣(1200+1500),=3800﹣2700,=1100(吨);(3)(1200+1500+1800+2000)÷4,=6500÷4,=1625(吨);(4)我还看出的信息有:①在这一年中第四季度生产的化肥最多,是2000吨;②第一季度生产的化肥最少,是1200吨;故答案为:单式折线,1100,1625,第四季度生产的化肥最多,是2000吨;第一季度生产的化肥最少,是1200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一些数学问题.6.看图填空.下面是一辆110巡逻车某一天上午8时到11时30分的行程情况,请看图回答问题.①、这天上午这辆110巡逻车共行驶了千米路程,平均每小时行驶千米.②、有一段时间这辆车停在那里,这段时间是到.③、这天上午他们车速最快的一段时间是.【答案】55,,9:30,10:30,8时至9时【解析】(1)从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可知,这天上午这辆110巡逻车共行驶了55千米的路程.由行驶的总路程和行驶的时间,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求出行驶的速度;(2)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在9:30至10:30这段时间里折线与横轴是水平的,说明这段时间这辆车是停在那里的;(3)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在上午8时至9时折线上升的坡度最大,就是这段时间车速最快.解:(1)55÷3.5=(千米:);(2)上午9:30至10:30车停在那里;(3)上午8时至9时车速最快;故答案为:55,,9:30,10:30,8时至9时.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7.如图是某电脑公司2003年﹣2007年装配电脑台数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2003年﹣2007年平均年产量多少台?(2)2007年比2006增长百分之几?(3)请你预测2008年该电脑公司装配电脑台数大约是多少台?你是怎样想的?(写一句话)【答案】(1)2003年﹣2007年平均年产量是2160台(2)2007年比2006增长40%.(3)见解析【解析】(1)先把2003年﹣2007年这五年的装配电脑台数合起来再除以5就是平均年产量,(2)先求出2007年比2006年增长的台数,再除以2006年的台数即可求出增长百分之几,(3)从统计图上看出装配电脑台数是一年比一年的增加,特别是2007年增长的更快,比上一年增长1000台,来推测即可.解:(1)(1000+1800+2000+2500+3500)÷5,=10800÷5,=2160(台),答:2003年﹣2007年平均年产量是2160台.(2)(3500﹣2500)÷2500,=1000÷2500,=0.4,=40%,答:2007年比2006增长40%.(3)从统计图上看出装配电脑台数是一年比一年的增加,特别是2007年增长的更快,比上一年增长1000台,所以2008年的电脑台数大约是4500台.点评:此题首先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逐一解决.8.小明去6千米远的公园玩,请根据折线图回答问题.(1)小明在公园玩了多少时间?(2)如果一直走不休息,几时几分到达公园?(3)求出返回时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答案】(1)小明在公园玩了0.5小时.(2)如果一直走不休息,小明小时可到达公园。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填空题。
1.折线统计图可分为( )和( )。
2.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 ),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 )情况。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折线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还便于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李洋记录了本学期历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准备分析自己成绩的变化情况,制成( )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统计表2.晴晴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图如下。
(1)从统计图上看晴晴的跳绳成绩,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越来越差B.越来越好C.没有变化(2)晴晴跳绳过程中,成绩提高最快的在( )。
A.第5天至第10天B.第10天至第15天C.第20天至第25天(3)从整体上说晴晴的跳绳成绩呈( )趋势。
A.上升B.下降C.没变四、看图填空。
下面是2013年某地10月1日8-20时室外气温情况统计图。
(1)从图中看,每隔( )小时测一次气温。
(2)最高气温在( )时,达到( )℃。
(3)( )时到( )时气温上升得最快。
五、解决问题。
下面是某商场2013年9-12月风衣和保暖内衣销售情况统计图。
(1)保暖内衣的销量呈逐月上升趋势,根据这个信息把图例补完整。
(2)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答案一、填空题。
1. 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2. 多少、增减变化二、判断题1、√2、√三、选择题1、B2、(1)B (2)C (3)A四、看图填空。
1、(1)2 (2)14、30 (3)10、12五、解决问题。
1、虚线表示的是保暖内衣,实线表示的是风衣。
2、保暖内衣随着气温的降低,呈现逐步上升趋势,风衣是在9-11月份呈现下降趋势,11-12月份呈现上升趋势。
两种衣服的销量相差最多的月份是9月。
(答案不唯一)。
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在统计学中,折线统计图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趋势和变化。
通过折线统计图,人们可以直观地理解数据的走向,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读数据。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本文将介绍一些练习题,并提供详细的步骤和解答。
练习题1:某公园每周游客数量统计如下,请绘制该公园4个月内游客数量的折线统计图,并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月份游客数量(单位:万人)1月 32月 43月 54月 65月 76月 8解答:首先,根据给定数据绘制坐标轴。
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游客数量。
确定坐标轴的刻度和范围,以保证数据能够完整地展示在图表中。
接下来,将每个月份对应的游客数量用点标出,并用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折线图。
确保线条平滑,方便读者理解和比较数据的变化趋势。
根据给定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折线统计图。
(插入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回答以下问题:1. 4个月中,游客数量最多的是哪个月?答:6月,游客数量达到了8万人。
2. 游客数量增长最快的是哪个月?答:从1月到2月,游客数量增长了1万人。
3. 整个4个月中,游客数量呈现怎样的趋势?答:游客数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
练习题2:某班级10名学生过去5个月的数学成绩如下,请绘制每个学生数学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并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学生月份数学成绩(单位:分)A 1月 80A 2月 85A 3月 90A 4月 88A 5月 92B 1月 75B 2月 77B 3月 80B 4月 82B 5月 85... (依次列出其他学生的成绩)解答:首先,根据给定数据绘制坐标轴。
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数学成绩。
确定坐标轴的刻度和范围,以保证数据能够完整地展示在图表中。
接下来,将每个学生每个月份的数学成绩用点标出,并用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折线图。
确保线条平滑,方便读者理解和比较各个学生的成绩变化。
根据给定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折线统计图。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7.1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7.1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
篇一:数学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习题7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
《中位数和众数》练习题
一、判断
(1)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只有一个.()(2)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3)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只有一个.()(4)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5)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正中间.()
(6)给定一组数据,如果找不到众数,那么众数一定就是0.()
2、选择题:
(1)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90、、90、70,若这四个同学得分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他们得分的中位数是()
A、100
B、90
C、80
D、70
(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
B、22
C、23
D、24
(3)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达到件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则这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7.折线统计图 青岛版(六三制)(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7.折线统计图一、单选题1.以()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A. 折线B. 曲线C. 直线2.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A. 数量的多少B. 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C. 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D. 数据的分布情况3.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的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A. 统计表B. 条形统计图C. 折线统计图4. 爸爸骑摩托车送小雅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小雅步行回家,下面()图表示了小雅的情况.A. B.C. D.二、判断题5.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6.判断对错:下图是勤奋中学校办工厂去年工业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厂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12万元.7.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三、填空题8. 看图填空:①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从所给的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小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________分,在图书馆借书用________分.②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千米.9.某电脑销售公司2002~2005年电脑年销售量如下表.为宣传公司的销售业绩,两位销售人员分别绘制了A、B两幅统计图.(1)这两幅统计图给你的感受一样吗?________它们包含的信息一样吗?________(2)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幅统计图来反映销售业绩?为什么?________10.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________,还能表示________.11.如右图,小明骑车从家去离家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
小明去图书馆路上停车________分,在图书馆借书用________分。
从图书馆返回家中,带度是________千米/时四、解答题12.下图是红星造纸厂2014年各季度产值统计图。
(1)这幅图是什么统计图?(2)第几季度产值最高,第几季度产值最低?(3)从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哪些信息?(至少写2条)13.上海市民的住房越来越宽敞了.到2004年,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14.8m2.小巧将近几年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数据制成了统计表:(1)据上面的统计表,画出折线图.(2)从折线统计图上看,1998年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3)哪年与它的前一年相比,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上升幅度最大?14.小成进行了4次后抛实心球的测验,成绩如下:如果要知道他掷球的变化情况与趋势.想一想,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来反映比较好?(请把统计图画在坐标上)五、综合题15.妙想把府谷县城某天气温的变化画成下面的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七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 统计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从下面的条形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某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人数统计图2 .将上题中的条形统计图改画成折线统计图。
某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人数统计图(1)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2)2006年至2011年,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10 ,•・ ♦ 1 , * *i i L ■ ■ ■ ---- p----I iA1 1 11 » 1 1 1 1 1 4 >111 I 11. JI. ■ ■ ・ ・ --,一一__ 1__ 1_livid I1 l411 4:1Ii| | 小■I 1 1I IIi- j3)0」200a 2(KH 2(1)52006 2007 年/.A xqdVJM I2 讣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3.妈妈记录了双胞胎兄妹小明和小红0〜10岁的身高,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长了几厘米小红呢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4.根据小洪记录的昼夜气温变化情况统计表,画出折线统计图。
(1)一昼夜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七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 --- 统计第1 课时1.略2. 图略(1) 能反映发展的趋势(2) 略3.(1) 略(2)小明从0 岁到1 岁长得最快,长了27 厘米。
小红也是从0 岁到1 岁长得最快,长了25 厘米。
4.(1) 先升后降(2) 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获” 联合国人居奖” 的城市
--统计
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从下面的条形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某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人数统计图
2. 将上题中的条形统计图改画成折线统计图。
某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人数统计图
(1)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2006年至2011年,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3. 妈妈记录了双胞胎兄妹小明和小红0~10岁的身高,如下表。
姓名身高
0 1 2 3 4 5 6 7 8 9 10 (cm)年龄
小明45 72 88 94 101 110 116 123 134 139 145
小红45 70 85 94 100 108 115 120 130 135 140
(2)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长了几厘米?小红呢?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4. 根据小洪记录的昼夜气温变化情况统计表,画出折线统计图。
时间6时12时18时24时次日6时
温度5℃15℃8℃0℃5℃
(1)一昼夜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七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统计
第1课时
1. 略
2. 图略(1)能反映发展的趋势(2)略
3. (1)略
(2)小明从0岁到1岁长得最快,长了27厘米。
小红也是从0岁到1岁长得最快,长了25厘米。
4. (1)先升后降 (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