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经肝经

合集下载

十二经络时间点

十二经络时间点

十二经络时间点:
23:00-1:00胆经(外裤缝)1:00-3:00肝经(内裤缝)
3:00-5:00肺经(大拇指对应胳膊内侧)5:00-7:00大肠经(食指对应胳膊外侧)
7:00-9:00胃经(外裤缝前)9:00-11:00脾经(内裤缝前)
11:00-13:00心经(小拇指对应胳膊内侧)13:00-15:00小肠经(小拇指对应胳膊外侧)
15:00-17:00膀胱经(外裤缝背部)17:00-19:00肾经(内裤缝后)
19:00-21:00心包经(中指对应胳膊内侧)21:00-23:00三焦经(无名指对应胳膊个侧)
晨操:
1、伸懒腰(5个);
2、干洗脸(由内向外12次);
3、拉耳朵(10次);搓耳朵(用食指和中指分开搓10次);
4、抓拉乳房(10个八拍);
5、揉肚子(逆时针6个八拍,顺时针6个八拍);
6、揉肚脐两边(逆时针6个八拍,顺时针6个八拍);
7、敲足三里(10个八拍);
8、敲足三里对应内侧(10个八拍);
9、腿伸直上下摆(10次);
10、收腿左摆,头向右看,腿右摆,头向左看(10次);
晨操完成后,起床喝400ml水,
11、敲大肠经(食指对应胳膊外侧20个八拍);
12、敲胃经(外裤缝前50个八拍);
7:00-9:00吃早餐12:00-13:00吃中餐17:00-18:00吃晚餐
每天三个时间段给身体定时下大兩,早上起床喝400ml温水,中午11点左右喝400ml温水,下午16点左右喝400ml温水,晚上睡前敲打胆经(外裤缝50个八拍)24点之前务必睡觉。

十二经脉循行路线

十二经脉循行路线

十二经脉循行路线
十二经脉循行的顺序是: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肺经。

十二经脉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具体的循行顺序如下:
肺经从肺中出发,在食指端与大肠经交汇;大肠经从手走到头部,在鼻翼旁与胃经交汇;胃经从头走到脚,与脾经交汇于足大趾之端;脾经从足走到胸,在心中与心经交汇;心经从胸中走到手,在小指端与小肠经交汇;小肠经从手走头,在内眼角与膀胱经交汇。

膀胱经从头走到足,在足小趾端与肾经交汇;肾经从足走到胸中,与心包经交汇;心包经从心包中出,走到手指无名指端与三焦经交汇;三焦经从手走到头,在外眼角与胆经交汇;胆经从头走到足,在足大趾与足肝经交汇;肝经从足走到肺中,连接手太阴肺经。

敲胆经敲肝经敲心包经

敲胆经敲肝经敲心包经

敲胆经敲肝经敲心包经陈玉琴老师专题(转)1、敲胆经方法:身体平坐(坐在床上或者椅子上,保持一定高度使进一步操作方便即可),将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面,用自己的拳头从屁股开始敲,沿大腿外侧一直敲到膝盖,另一条腿也是这样,每次敲时要一下一下来,不要太快,不需要要很用力,把自己的手举起来,随势下降敲打就可以了,大概100多下就可。

每条腿每天敲两分钟左右就够了,敲的时间自己决定,目的是刺激胆经,使他的胆汁分泌好一点,从而让人体吃下去的食物得到最好的吸收,为人体造血准备足够的材料。

注意事项:1、老人敲胆经不要敲得太多,因为血升得太快人体的调节也会快,这样比较不舒服。

2、怀孕的人不能敲,也不能让孕妇有痛感,会对宝宝有影响,胆可以轻轻地拔罐,当然不允许拔出红的印子来,如果脚有水肿,可以把手指放在肾经经络上,用冥想的方法让水退下去,或轻轻的在上面动来动去,总之不能让孕妇有痛的感觉。

2、敲肝经现象判别:晨起会有天旋地转的现象应该责之于肝,你自己摸一下头顶百会穴部位的温度是不是比头部其他地方热,看一下自己早晨第一次的尿是否比较黄,号一下自己左右手寸关尺的脉,是否左手中间的脉比较强,如果是的话,请压你自己的肝经。

方法:大腿上,肝经集中在大腿的内侧;操作时一是可以采用平坐,一条腿平放在另一条腿上,从大腿跟部一直敲打到脚部;或者平躺在床上,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向内弯曲,然后请人帮忙敲打;每条腿三到五分钟。

或者使用真空拔罐器拔罐来替代。

注意事项:注意,不要象传统的拔罐那样拔罐,罐留在皮肤上的时间最多十到二十秒,甚至罐上去就拿下来。

只要皮肤有一点红色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拔出红印子,沿经拔,可以三次或四次。

3、敲胃经方法:大腿部胃经络,敲打大腿的前表面(平面);另外可以晚上睡觉时,放双手在胃部做顺时针转动,意念留在胃部,做十分钟。

4、敲心包经方法:先压脚跟外侧昆仑穴(脚掌上面外测那个突出的骨头的后方窝里就是);你认真去找,很痛的点就对,不用很用力,但要时间长一点,每个脚跟压二分钟;然后平卧,用你的手指压在两乳连线的正中膻中穴,静静的冥想这一点,十分钟左右,如果你无法集中你的注意力于这一点,那么你就坐在一个桌子的角上,让自己的膻中穴(即两乳连线的正中点)顶在桌子尖上(只要顶在那儿有感觉就可以了),人可以趴在桌子上假眠十分钟。

十四经络之肝胆经 ppt课件

十四经络之肝胆经 ppt课件

十四经络之肝胆经
胆经的主要穴位
❖ 瞳子髎:主治眼疾,对青光眼、眼压过高、眼睛肿胀有治疗作用. ❖ 率谷穴:对偏头疼有治疗作用 . ❖ 风池穴:对眼睛酸涩、疲劳,头部眩晕有治疗作用 ❖ 肩井穴:主治痛症,对头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上半身痛症
均有缓解作用 ❖ 京门穴:刺激京门穴能起到调节肾气的功效。对肾虚、腰痛有缓解作用 ❖ 带脉穴:治疗妇女肥胖(敲打带脉附近区域),预防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 ❖ 风市穴:对风症、拘挛有缓解作用,治疗一切斑疹、疔疮、皮肤瘙痒等皮
❖ 蠡沟穴:治疗女性阴道瘙痒、月经不调、白带不正常、
月经湿疹等
❖ 章门穴:舒肝健脾、防治妇科病、防治乳腺增生 、有
减肥的功效
❖ 期门:拔期门疏肝解郁(乳房疾病)
十四经络之肝胆经
足厥阴肝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 生殖系统疾病:痛经、闭经、月经不调
❖ 肝胆病:口苦口干、各种急慢性肝炎、肝脾 肿大、抑郁症
❖ 其他:头顶痛、头昏眼花(高血压)、胸肋 间神经痛、胃痛及沿经脉所过的疾病
十经络
之肝、胆经
十四经络之肝胆经
肝经
十四经络之肝胆经
认识足厥阴肝经
❖ 单侧有14个穴位(双侧共 期门 28穴位)
❖ 从脚到胸
首穴大敦(足大趾外侧趾甲角) 末穴期门(乳下1、5寸 )
大敦
十四经络之肝胆经
肝与肝经
❖ 丑时(凌晨1点至3点) ❖ 肝主藏血 ❖ 肝主疏泄 ❖ 肝主筋,开窍于目
十四经络之肝胆经
肝与肝经
疏泄
一切情志抑郁(解郁) 一切废物积滞(排毒)
肝 贮藏血液,保证人体正常代谢
藏血
调节人体血量的正常运行
十四经络之肝胆经
十四经络之肝胆经

中医培训教程之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中医培训教程之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中医培训教程之心包经 三焦经胆经肝经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021年2月24日星期三
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一小节 心包经-1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医培训教程之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一小节 心包经-2
v 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 ,历络三焦;
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二小节 三焦经-8
v 臑会 v [定位]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v [主治]肩臂痛,瘿气,瘰疬,目疾,肩胛肿痛。 v [配伍]配肩俞、肩贞治肩周炎;配肘髎、外关治肘臂挛痛。 v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v 肩髎 v [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v [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 v [配伍]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v 瘛脉 v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 v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痫,呕吐,泄痢。 v [配伍]配翳风、耳门、听宫、听会、百会治耳硬化症,提高听力。 v [刺灸法]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中医培训教程之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第八节 十二正经之心包三焦胆肝
——第一小节 心包经-3
v 该经腧穴: v 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
陵、劳宫、中冲 v 共9穴,左右合18穴。 v 病变表现: v 手心热,肘臂曲伸困难,腋下肿,胸胁胀闷
,心痛,心烦,面红,目黄,喜笑无常等。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医培训教程之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用手摸一摸,就知道胆经通不通

用手摸一摸,就知道胆经通不通

用手摸一摸,就知道胆经通不通展开全文说起胆经,大家都不陌生,这些年敲胆经瘦大腿、敲胆经排毒、敲胆经解压等等,很是流行,但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自己胆经通不通,是否需要敲胆经呢?现在正是春分节气,告诉大家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就能知道你的胆经是否通畅:用手摸一摸你的后背和腹部的温度,健康的人春天应该是后背偏热而腹部偏凉。

中医专家徐文兵老师在《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中说,我们的身体分阴阳,腹部为阴,背部为阳,冬天的时候,阴盛阳衰,人体后背的温度就偏低,腹部的温度也偏寒;当春天到来以后,人的后背就逐渐开始变热,这时候,阳气会向腹部蔓延。

在春分这一天正好是阴阳各半,当我们用手去触摸人的身体的时候,就在分界线、身体的两侧,胆经循行的这个位置,正好阴阳一分为二,后背偏热而腹部偏凉,这是健康的人。

不健康的人,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春天后背摸上去依然是寒冷的,这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还有一种阳气生发太过,腹部没有低温的地方,全身出现燥热。

这种阴阳不平的情况,是因为胆经循行在它的交叉点和结点出现了问题。

方法很简单吧,自己都能摸得出来,我的体质一向来就是阳虚质,还真的后背比腹部凉;而青葱一向是湿热质,她就是腹部比后背热。

虽然我们两在这方面不一样,但有时候也会出现相同的症状,比如:早晨起来口苦、中年油腻(皮肤油腻、头发油腻)、两肋隐隐作痛、偏头痛等,其实这都是胆经不通的表现。

如果你对温度的感觉不太敏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症状来判断。

《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可想而知胆经有多重要。

胆经,分布在我们头、身侧面,如同掌管门户开合的转轴,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能够调节各脏腑功能,当胆经不通畅时,我们经络的气机就会出问题,进一步影响脏腑正常的功能。

胆经不通的表现口苦:是胆气上逆了,往上顶,使胆汁反流上来,而胆汁是苦的。

油腻:皮肤油性大、头发油,严重的脂溢性脱发、高血脂,肥胖等,这都跟胆汁密切相关。

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而中医里认为肝胆互为表里,肝胆两条经络是否通畅,对胆汁的分泌和排出都有很大的影响。

肝经胆经能另外敲吗胆经为什么不可以从下往上敲

肝经胆经能另外敲吗胆经为什么不可以从下往上敲

肝经胆经能另外敲吗胆经为什么不可以从下往上敲胆经和肝经是身体两根很重要的经络,如常常刺激性此部位可具有调养身子,调理气血的功效,但不清楚肝经胆经能否另外敲呢?肝经胆经能另外敲吗能够。

肝部是身体最重要的新陈代谢和祛毒人体器官,而肝和胆相表里,肝气不舒的情况下便会危害到胆,因此二者一般是另外调养,在推完肝经后可另外敲打胆经,并且相互互相危害,由于二者的处在不一样部位,一个在大腿外侧,一个在大腿内侧,另外敲打推揉可更强的调整身体作用,推动气血运作,增加抵抗力等。

腿两侧是肝经還是胆经胆经。

足少阳胆经源于眼外角,往上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风池穴,由颈、肩进到锁骨上窝;直行脉来到腋窝下,沿胸腹侧边,在髋关与眼外角支脉会合,随后沿腿部两侧中心线下滑;经外踝最前沿足背到足第四趾两侧端,由此可见腿两侧是胆经部位,大概在胳膊松驰时的裤线上手指头部位;而肝经和胆经正好相反,它在大腿根部的正里侧,即大腿根部到膝关节周边,也就是內裤线的部位。

胆经为什么不可以从下往上敲由于中医学觉得顺敲为补,逆敲为泻;欢快短为补,重慢长为泻。

敲胆经以补主导,因此是以上向下顺翘,若是泻火得话,则是以下往上。

因而胆经需顺着大腿外侧的四个穴道点,用中空拳随势降低敲打,每敲打四下算一次,每日敲上下大腿根部各五十次,也就是上下各两百下,并且因为大腿肌肉和人体脂肪都厚厚的,因而必不可少用劲,以每秒钟大概几下的节奏感敲,才可以合理刺激性穴道。

留意肝经是用手掌根从大腿根部推倒膝关节周边,把这一条肝经的部位推300下,推的情况下能够沾一点润肤油或精油的物品润化一下,以防擦破肌肤。

女性胆经堵塞的病症女性胆经堵塞非常容易产生头昏、头疼、视物模糊、耳呜等头面五官病症,及其经络循行部位的各种各样不适感和痛疼,如胸胁肋部胀满不舒、腰腿痛,神经系统精神实质失衡病症,如失眠症等也与胆经失衡相关,《黄帝内经》上说:“凡十一脏,在于胆也。

”,刺激性胆经以及穴道能够清利头目、聪耳清目、减轻胁肋部胀满、调养睡眠质量、医治腰腿痛。

敲胆经,肝经,心包经,肾经的方法

敲胆经,肝经,心包经,肾经的方法

1、敲胆经春季养生当敲胆经.肝胆相照.方为养肝.胆经上容易冒出的毛病胆经出现问题会怎样呢?口苦、喜欢唉声叹气、心胁痛不能转身、脸像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皮肤无光泽、脚面外侧发热,还会头痛、腮痛、脖子下锁骨窝中肿痛、腋窝肿、大脖子病、出汗打寒颤,胸、胁、肋、大腿外侧、膝和小腿外侧、外踝前及各关节都痛,足小趾、次趾不能活动。

“敲胆经”怎么造血?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血气如果人体的能量供应不足,有能量不断下降的趋势,会使人体的血气下降到不同程度的低血气水平。

不同程度的低血气水平,就出现不同的慢性病。

慢性病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每一天的能量供应不足。

人体的能量来源于食物。

人吃进去的食物,有一部份由胆汁分解成人体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

因此,如果胆汁分泌不足,则食物被分解成可供人体吸收的蛋白质就不够,当然也就不能提供人体造血所需的足够材料。

人体的能量和血液总量成正比。

人体有良好的造血系统,在正常情形下每一个人应该都能造出足够的血液。

当人体出现能量下降的趋势时,说明胆汁分泌有问题。

增强肺、肝功能胆汁是从肝脏中分泌出来的,胆囊则是储存及控制胆汁分泌的器官。

如果感冒长期使用西药,常服用针对打喷嚏、流鼻水等症状的药物,达不到抵御体内“风寒”的作用。

利用特效药将感冒症状压下去后,引起感冒的风寒却留在体内,与肺气形成对峙局面,形成中医所说的肺里的实症。

现代人几乎每个人都得过感冒,也都曾经用西药处理过,因此,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个相同的问题,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肺里的实症会克制胆功能的运行,压制了胆汁的分泌。

缺少胆汁的分解,吃进去的食物无法分解成造血所需要的足够材料。

要解决“胆”的问题,必须先将肺的问题解决;而肺的问题,必须有足够的血气,人体的自修复系统才能发挥功效。

刺激胆功能,使血气上升胆的问题不解决,血液不会增加,血液不增加,肺的问题不能解决,肺的问题不解决,胆汁不会分泌,血液就不会增加。

从中医的经验,当脏器功能不佳时,刺激其相关的经络,可以强化经络的机能,因此解决胆功能不佳的最好方法,就是敲胆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练习“蝴蝶式” 坐下来,屁股下用一个折成两个手掌厚的毯子 垫一下。然后曲膝,使脚心相对,脚掌并拢,脚 跟尽量往里靠。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 尽量往地上贴,这就是“蝴蝶式”了。做这个动 作的时候,脊背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地向两边地 板振动。这个动作的运动量不算大,却恰到好处 地运动到了最难锻炼到的部位——髋部。


3、中封穴 位置:在足背侧,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 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主治:疏肝利胆,通经活络。滋阴壮阳,大补 人体气血要穴。保养精血,固精。

4、蠡(li)沟穴 位置:内踝上5寸 主治:治疗女性阴道 搔痒、月经不调、白 带不调、月经湿疹。 阴挺,阴痒,疝气, 小便不利,睾丸肿痛, 小腹痛,腰背拘急不 可俯仰,胫部酸痛。




7、期门穴
位置:在乳头直下,第6肋 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主治:肝经募穴,有健脾疏 肝,理气活血。又是八脉交 会穴,阴维脉。期门名意指 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 入肝经。本穴作为。主要治 疗调理肝脏,防治与肝脏有 关的疾病,对慢性肝炎、早 起肝硬化、胸膜炎、心肌炎、 胆囊炎等。适当刺激此穴有 增强肝脏解酒功能,有效消 除宿碎后的恶心、头疼等症 状。
护身卫体的大将军
——足厥阴肝经
肝脏的功能
《黄帝内经》--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 血气,其味酸,其色苍,通于 春气。
肝经巡行路线
肝经14个穴位,循行路
线从下向上走,起于 脚大拇趾内侧趾甲缘 上,向上到脚裸,然 后沿着腿的里面向上 走,在肾经和脾经的 中间,最后达到肋骨 缘。
胆经因为承受了大量的肝毒,很容易瘀滞堵塞,进而影
响到肝脏的毒素也无路可排,所以胆经需要经常加以疏 通。敲胆经是增加了胆经的气血流量,及时缓解了肝脏 的压力, 从情志上讲,胆主决断,如果胆的功能强大,人的决断 能力就会强,你所谋虑的事情就能够及时的被决断,让 人更加自信、更加果敢。如果你所谋虑的东西不能被及 时的决断,你会产生抑郁、烦躁的情绪,而胆经是可以 解决这些问题。
几种锻炼肝经的方法

一、推肝经 坐在床上,右腿向前伸直, 左腿弯曲平放,双手交叠, 压在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 侧肝经的位置,稍用力向前 推到膝关节的,反复推动, 四五十遍,然后换另一只腿 同样的手法。可以隔着衣服, 如果是在皮肤上的话就涂些 润肤油,效果更好。每晚推 一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去肝火,保养妇科,改善面 部气色。



2、行间穴
位置:大脚趾和二脚趾指缝之间。 主治: 宿醉不适、眼部疾病、 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 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 粘膜炎等。行间穴是一个泻心火 的穴位。穴位属性为火,像两肋 胀痛、嘴苦,那是肝火旺;而像 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 出血,尤其是舌尖长泡,就是心 火成盛,这时火已经不在肝上, 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消火。配合太 冲穴向行间方向推,可起到消除 肝脏郁积的作用,使肝血源源不 断地供到心脏。
胆经巡行路线
胆经走在我们身体的两个侧面。起始于目外瞳子,上行里额头角 部(颌厌),弯行至耳后(风池),沿着颈部下行至肩,和手少阳三 焦经相交。向下前行至缺盆部,由此进入胸腔,下行通过膈肌,进入 腹腔,联络肝脏,归属于胆,继而沿着胁肋部从里面下行至腹股沟股 动脉处,绕过外生殖器部,向后横行进入髋关节(环跳穴)中,再沿 大腿,膝部和小腿外侧下行至腓骨下段经外踝之前,足痛外侧行至向 第四趾间隙,止于第四趾末节外侧足窍阴穴。 还有,耳后分支的支脉;缺盆向下直行的支脉;足背分出的支脉。 胆经是一条穴位众多的经络,左右各有44个穴位,占人体穴位 总数的四分之一,胆经现在是一条非常火的经脉。敲胆经几乎成了万 金油。
检测胆经是否通畅
用阳陵泉测试你到底敲打通没通,
如果已经麻到脚的外侧了,证明这 条胆经你是敲通了。
胆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肝脏病:急慢性胆囊炎、各种慢性肝炎;
头面五官病:头昏、偏头痛、面神经炎、近视; 其他:感冒、发热、胁下痛。
胆经的主要穴位
瞳子髎
位置:在鱼尾纹旁边。
主治:眼疾;如青光眼,眼压过高,眼睛胀痛有治
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经,为半表半里之经,与外
界并无直接的通道,所以其浊气须借肠道而出。 有人敲胆经后排气多了,大便也色深味重了,便 是肝胆之毒素从肠道而出了。也有些人敲完胆经 后头痛脑涨、失眠多梦,这多是因胆经之浊气没 能从肠道及时排出,而循同名经手少阳三焦经上 于头面所致。这时只要拔动胆经的阳陵泉,让电 麻的感觉传导到脚趾,同时点揉右侧三焦经的支 沟穴,不适症状都会明显改善。
六、揉“地筋”——最有功效的养肝护肝的方法 将脚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会发现一 条硬筋会从脚底浮现出来。按摩这条硬筋,把它 揉软,会有神奇的功效。 通常脾气越暴的人,这根筋就越硬,用拇指 按一下,就像琴弦一样。凡是有肝病的人,这条 筋是必按之处。
什么时候按摩肝经最好?
肝经的气血在丑时最旺,即凌晨的1——3
维护人体脏腑气血平衡的“仨老太”



专管发脾气的“老太太”———太冲太冲穴在脚背上大脚 趾与二脚趾跟的中间,常揉太冲穴可给心脏供血,对情绪 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所以肝火大、爱 发脾气的人最适合常点这个穴位,每次点按五至十分钟。 脾气大的人有时是因为肝火太旺,情绪很难控制,肝火很 大的人按这个穴位上会觉得很疼,所以要多去点按。 补脾健胃的“老太太”———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 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 血有余,所以脾经常出现脾气虚的症状,我们常说的黄脸 婆就是脾虚的象,这个穴位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 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 补肾的“老太太”———太溪穴在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 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这个穴位上有动脉可见,溪乃水 流之处,有动脉则水之形见,所以这个穴就被称作太溪。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肾有藏精主生殖的功能,每次点按 与温灸各五至十分钟有滋肾阴、补肾气、温肾阳之功效, 相当于吃了几颗六味地黄丸。


6、章门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 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手向上 手心贴在脸上,下边肘尖的位 子就是章门穴大概的位置 主治: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 病。它可以调节五脏的功能。 有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 湿热之功效。对消化不良,腹 痛腹胀,烦热气短,高血压等 症状有很好缓解作用。 也是人身体八大要穴之一。可 以防治乳腺增生,可以防治妇 科的任何问题。它还有减肥的 功效,敲打章门穴它可以增加 胆汁分泌,帮助脂肪消耗有减


二、练习“横位拉筋”
“横位拉筋”有两种姿式:①人平躺在床上或 地上,两腿尽量向两边水平展开拉10分钟,这需 要别人帮助拉开腿。②仰卧在床上,双脚朝上, 臀部和两条腿都贴在墙上,双脚尽量分开,如同 英文字母V。

三、练习“莲花逍遥式” 坐在硬一点的床上、或就在 地上铺块毯子,坐下来,把 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在 地面上,左脚心贴在右大腿 的内侧。然后身体向弯曲的 左腿方向扭转,右手去抓右 脚尖,而左手臂向天空的方 向伸展,尽量使身体保持在 一个平面内。 刚开始练习时,很难完 全展开,你就靠着墙,背、 腿和手臂都贴着墙,这样很 快就找到平面侧展的感觉了。 持续了1分钟,就会感觉有一 股暖流流向肋部,真的好像 阳光照进来一样。每天练习 几分钟 “莲花逍遥式”,就 可以增强肝经的解郁能力, 让您乐得逍遥在人间。
足厥阴肝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生殖系统疾病:痛经、闭经、月经不调; 肝胆病:各种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抑郁症; 其他:头顶痛、头晕眼花、胃痛。
肝经的重要穴位


1、大敦穴——让你精神焕发的奇妙穴位
位置: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0.1寸处 主治:治疗昏睡,疏肝理气作用最强(疝气,灸女子闭经、 痛经、崩漏。男子阳痿、尿频急失禁);很多现代人整天 工作繁忙,身体疲倦,但是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早上醒 来神不清、气不爽,身体倦怠,一点精神也没有,指压大 敦穴使你神清气爽。 按法:指压时强压7~8秒钟,再慢慢吐气,每日就寝前重 复10次左右,第二天起床时效果明显。
★ 太冲穴:人体自身的“菊花茶”。
●位置:在脚
背上大拇趾上和
第二趾结合的地
方向后,在足背
最高点前的凹陷 处。

作用: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发源、原动力), 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不但能调节肝功能,
疏泄毒素,而且能平息肝。是治疗各类肝病
的特效穴位。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是以 从太冲穴找到形质。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 清利头目,与中药菊花的功效很像。 高血压者,肝火旺者,女性月经不调者, 魂不守舍,夜里做恶梦者,均可按揉太冲穴。
1、胆经。
胆经出现问题时的症状
口苦,喜欢唉声叹气,心胁痛不能转身,脸像蒙了
Hale Waihona Puke 一层层薄薄的灰尘,皮肤无光泽,脚面外侧发热,
还会头痛,腮痛、脖子下锁骨窝中肿痛,掖窝肿, 大脖子病,出汗打寒颤,胸、胁、肋,大腿外侧, 膝和小腿外侧,外踝前及各关节都痛,足小趾, 次趾还不能活动。以上问题都可循胆经的穴位来 解决。
疗作用。
率谷穴 位置:耳尖上3至5厘米略微凹陷的地方。 主治:治疗偏头痛的要穴。


5、曲泉穴——祛湿要穴
位置: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 凹陷中。


主治:治疗护膝,膝关节痛,降 压,各种湿毒要穴。曲泉穴具有 清利湿热、和肝理脾和收涩止泻 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状。 腹泻多为湿热蕴阻肠道、肝郁克 犯脾土所致。 按法:,屈膝,在膝关节内侧, 大腿与小腿连接褶皱尽头的凹陷 处便是曲泉穴。以大拇指垂直按 压同侧曲泉穴,两手同时进行, 每次5~8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按摩期间注意不要进食油腻、辛 辣食物,并注意避免着凉。

高血压按摩方法口诀
高血压不可怕,降压功法显奇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