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一种中药的多种炮制方法

一种中药的多种炮制方法

一种中药的多种炮制方法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地对中药的认可也越来越高。

中药的制药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炮制。

炮制是通过烘烤、煎煮、蒸煮、浸泡等方法,经过一定的炮制过程,改变中药材的性状、化学成分以及药效,提高其药物活性和耐受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中药-当归的多种炮制方法。

1. 生当归生当归,即没有经过炮制的当归,是当归的原材料,具有辛、温的性质。

生当归经常应用于治疗寒凉、活血疏经的病症。

生当归可通过以下炮制方法获得:1.1 晒干炮制法:将新鲜当归晒干,保持其自然状态,不进行任何加工处理。

1.2 阴干炮制法:将新鲜当归晒干,然后放置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自然干燥。

2. 制当归制当归是在生当归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炮制的产物,具有辛、温的性质,并且能够更好地发挥当归的药效。

制当归能够改善补血、调经痛经、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

制当归的炮制方法有:2.1 蒸炙法:将生当归放置在蒸锅中蒸烘,使其表面微微微焦,内部熟透。

2.2 炒制法:将生当归放入炒锅中炒制,掌握火候使其表面微黄,香气四溢。

3. 炙当归炙当归是在制当归的基础上再次进行炮制的中药材,具有温经活血的作用。

炙当归的炮制方法有:3.1 炙干法:将制当归放入烘箱中进行烘炙,使其达到干燥的状态。

3.2 炙炉法:将制当归放入炙炉中进行烘炙,使其外表呈现微黄色。

4. 醋炙当归醋炙当归是在制当归的基础上经过醋的处理后再次进行炮制的中药材,具有温经活血以及化瘀止血的功效。

醋炙当归的炮制方法有:4.1 醋浸法:将制当归放入醋中进行浸泡,使其吸收醋的成分。

4.2 醋炒法:将制当归放入醋炒锅中进行炮制,使其吸附醋的特质。

5. 焦炙当归焦炙当归是在制当归的基础上经过烘烤后再次进行炮制的中药材,炮制后的焦炙当归具有补血、止血的功效。

焦炙当归的炮制方法有:5.1 炙烤法:将制当归放入烘箱中烤制,使其表面微黑。

5.2 煸炒法:将制当归放入铁锅中煸炒,使其达到焦黑的状态。

当归的炮制

当归的炮制

当归的炮制08中现2班罗灵健0806506213[摘要] 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当归历代炮制演变轨迹及现代全国各地炮制概况。

自南北朝开始,经历唐、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当时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其中以酒制法应用广泛;经过历代医家由浅入深、逐渐变化的认识过程,逐渐形成了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目前全国各地主要沿用了清炒和酒炒法,其它方法虽有沿用,但已不是主流。

[关键词] 当归;炮制;历史沿革一 . 历史沿革1 当归古代炮制概况1.1净制与切制当归的净制首见于南北朝时期雷敩的《雷公炮炙论》[ 3 ] ,要求“先去尖并头光硬处一分已来”;此外,还有“去芦头”、“去芦洗净砂土”、“去芦须”、“去苗”、“去芦尾”等。

洗也有特殊要求的,宋代《洪氏集验方》[ 4 ]要求用“温水洗”。

当归的切制首载于唐《千金翼方》[ 5 ] ,要求“切”,但没有具体规格。

宋《太平圣惠方》[ 6 ]要求“剉”,宋《苏沈良方》[ 7 ]则要求“薄切片子”,《洪氏集验方》[ 4 ]也要求“薄切”,这种薄切的要求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中国药典和多数省市地区的炮制规范都要求“切薄片”。

1.2炮制当归自《刘涓子鬼遗方》[ 2 ]首载“炒”后,历代在沿用的基础上均有发挥,从南北朝到清末,历代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有25种之多,有常温处理的,有加热处理的;有用辅料的,也有非辅料处理的;热处理的方式主要有清炒、辅料炒(辅料有固体辅料和液体辅料) 、蒸、煮、煨、煅等;所用的辅料主要有酒、醋、盐、米、米泔水、生地汁、吴茱萸、芍药汁、姜汁、黑豆汁、童便、土等。

其中酒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辅料,酒制主要有“酒浸”、“酒洗”、“酒炒”、“酒焙”、“酒蒸”、“酒煮”、“半酒半醋炒”等方法,“酒制”的方法不仅历代应用最多,而且经过历代的衍变一直沿用至今。

目前中国药典和多数省市的炮制规范均收载了“酒当归”的制品。

2 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当归在南北朝至清代的炮制发展过程中,医家对当归炮制方法的认识经过了由浅入深、逐渐变化的过程,形成了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

当归的炮制及有效成分研究

当归的炮制及有效成分研究
20 3 0 4: 0.
当 归 的 炮 制 及 有 效 成 分 研 究
席淑 华 石 延 榜
【 关键词 】 当归 ; 炮制 ; 有效成 分
当 归 为 伞 型 科 多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当 归 A glas es ne c i ni i n s ( l . D e 的根 。主产 于 甘 肃 东 南 部 岷 县 ( 州 ) 产 量 高 , Oi ) i s v l 秦 , 质 量 好 , 次 则 为 陕 西 、 川 、 南 等 地 。性 味 甘 、 、 , 其 四 云 辛 温 归 肝、 、 心 脾经 。具 有 补血 、 血 、 经 、 痛 、 肠 、 喘 之 功 , 活 调 止 润 平 为 炮 制 方 法 还 有 酒 煮 、酒 润 、 晒等 。正 如 叶 天 士所 说 :酒 煮 酒 “ 治 血 虚 头 痛 , 浸 治 臂 痛 ” 。 此 外 还 有 酒 与 其 他 辅 料 共 制 酒 等 的“ 酒半 醋 拌 炒 ” 炮 制 方 法 。取 当归 片 10k , 黄酒 1 半 等 0 g 用 0 k g拌 匀 , 闷 润 , 酒 被 啄 尽 后 , 炒 制 容 器 内 , 文火 加 热 , 稍 待 置 用 炒至 深黄色 , 出晾凉 , 当归表 面色泽加 深 , 见焦斑 , 取 酒 偶 略
签 、 玻 片工 整 , 织 贴 附 在 载 玻 片 的右 1 3位 置 正 中 , 性 盖 组 / 中
3 3 细 胞 密 集 、 叠 , 构 不 清 ( 1 ) 淋 巴 结 组 织 细 胞 . 重 结 图 C 成分多 , 间质 少 , 片 宜 薄 , 般 2~ m, 4 m 则 出 现 细 切 一 3 > 胞 间 重 叠 现 象 。 切 片 刀 要 求 锋 利 、 缺 口 , 续 切 片 时 动 作 无 连 要 保持轻缓。

当归的有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析

当归的有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析
王芙蓉[12]等用 75%为溶剂袁采用回流提取法在 当归中提取了查尔酮衍生物等多种黄酮类化学成 分袁并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此外袁腺嘌呤尧磷脂尧胆 碱等化合物在当归中也有发现曰当归中还有钙尧铁尧 锌尧钾尧铜等 23 种微量元素[13]和维生素 A尧B尧E 等化 学成分袁但对维生素的研究和报道较少.
2 当归的药理作用
当归富含多糖袁 其中 D-葡萄糖尧D-木糖尧D-半 乳糖等为酸性多糖袁 可占干燥药材的 8.5%. 一般情 况下袁 当归多糖通过聚合作用形成结构更为复杂的 杂多糖袁进而发挥补体活性作用[7]. 当归多糖可采用 水煮醇沉法分离提取. 大量数据表明[8]袁若用微波或 超声波对当归做预处理后袁 再用水提醇进行分离袁 即院先用用石油醚尧乙醚除去当归中的脂溶性物质袁 再用 85%的乙醇除去单糖等水溶性糖类袁然后水提 醇沉法制得当归粗多糖. 当归粗多糖蒸馏水溶解袁 用稀碱溶液提取并用阴阳离子混合树脂交换袁 最后 乙醇沉淀. 此方法可使当归多糖的提取率达到 80% [9]以上. 1.3 当归氨基酸
1 当归的化学成分
当归的化学成分较复杂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袁 化学成分也随之更迭袁就目前探究表明当归的化学 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尧多糖尧氨基酸尧有机酸[2]和黄 酮等有机成分. 1.1 当归挥发油
当归中所包含的挥发油共几十多种袁其中显中 性的挥发油可占 88%袁酚性油次之渊10%冤袁酸性油仅
占 2%. 近 30 年来袁学者均效仿李菁[3]对当归挥发 油进行提取院即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当归中的挥发油. 实验数据表明藁本内酯含量最高袁 其次是丁烯基酞 内酯. 这两种物质从化学结构来讲为苯酞类化合 物曰当归双藁本内酯 A袁正丁基四氢化内酯等均是苯 酚类二聚体曰琢-蒎烯尧 异菖蒲二烯等是萜类化合物 的代表曰苯酚尧丁烯基苯酚等则代表酚类化合物袁此 外含有正十一烷等烷烃化合物[4-6]. 1.2 当归多糖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内容摘要:中药炮制;,,化学成分,摘要:中药炮制成饮片后其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该文对中药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生物碱、苷类、挥发油、多糖、有机酸、鞣质、蛋白质、氨基酸、无机成分及微量元素受炮制影响的研究情况加以汇总,并作分析和阐释,进而探讨中药炮制的真正意义,同时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药炮制;化学成分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制剂的不同要求,对原药材进行的一整套加工处理。

中药经炮制后,由于加热、加辅料等处理,可以使某些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的成分被溶解出来,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有的成分有量的增减,只有在搞清楚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进而为探讨中药炮制原理,制定中药炮制规范,为制定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现将近十年来中药炮制化学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1炮制对中药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通常有似碱的性质。

大多数生物碱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受热遭破坏或分解,游离的生物碱大部分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在其炮制过程中,多加醋使之成盐,而增加溶出度。

陈旭等[1]用HPLC法测定了延胡索不同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表明醋炙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38.19%(mg?g1),醋煮延明索为40.25%,醋烘延胡索为39.21%,酒制延胡索为35.85%。

对于含有水溶性生物碱的药材应注意在软化切片时,不能水浸泡时间过长。

比如槟榔碱,易溶于水且能随水蒸气蒸发,长时间的水浸润使槟榔碱流失,干燥过程也可导致含量略有下降。

高家鉴[2]对同批原药材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加工制成的槟榔饮片进行的含量测定表明,按现行的传统方法浸润处理加工,使槟榔碱损失高达25%以上,采用冷压浸渍法可使槟榔碱保留率达90%以上,而将原药材直接打碎成颗粒饮片,更能使槟榔碱完全保留。

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 2024-01-04[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编号:LBH -Q20179);黑龙江省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传承科研项目(编号:GY2022-04)[作者简介] 牟春燕(1998—),女,四川苍溪人,2022年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方剂配伍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电话:173********;邮箱:*****************。

[通信作者] 殷越(1974—),女,黑龙江巴彦人,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方剂配伍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邮箱:*****************。

·综 述·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牟春燕1,殷 越2,沈子芯1(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摘要] 当归在补血药中因“补而不滞”的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

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多糖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黄酮类等,常用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 2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煎煮法、渗漉法、超声提取等方法进行提取,而炮制方式、地域、物候期、药用部位的不同皆可影响其化学成分。

关于当归药理作用的研究亦愈发深入,当前已证实的包括调节血液循环、缺血后损伤保护、抗组织纤维化、镇痛、保护脑和神经、改善机体骨损伤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参考文献76篇。

[关键词] 当归;化学成分;成分提取;炮制方式;地域;物候期;药用部位;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257-358X (2024)05-0544-08DOI :10.16295/ki.0257-358x.2024.05.020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Danggui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MOU Chunyan 1,YIN Yue 2,SHEN Zixin 1(1.Graduate Schoo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China ;2.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 Danggui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of “tonifying without stagnation ” in blood tonics.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mainly includes volatile oils ,polysaccharides ,organic acids ,amino acids ,flavonoids ,etc.,which are commonly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supercritical CO 2 extraction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decoction ,osmosis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other methods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can be affected by the difference in processing methods ,regions ,phenologicalperiods ,and medicinal parts.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Danggui have also become more and morein -depth ,and the current confirmed ones include regulating blood circulation ,post -ischemic injury pro⁃tection ,anti -tissue fibrosis ,analgesia ,protecting the brain and nerves ,improving the body ’s bone injurystate ,and improving the body ’s immunity. There are 76 references.Keywords Danggui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5442024年5月 第43卷第5期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

当归的炮制研究

当归的炮制研究

当归的炮制研究柯静(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0745708)【摘要】炮制是中药应用于临床时不可缺少的环节,中药材经不同的方法炮制后其成分、药理及应用也有所改变,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归在这几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性分析。

【关键词】当归炮制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 Diels是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的贮藏根是我国常用中药。

其性味甘辛、温,入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作用【1】。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当归具有降血压、镇痛、抗炎、抗菌、抗辐射作用,以及抗损伤、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另外还有利胆保肝、松弛平滑肌、美容等作用【2】。

当归属于用量较大的常用药材,主要分布于我国甘肃、四川、云南、湖北、陕西、贵州等地。

历代多以甘肃岷县所产作为道地药材。

当归药用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均有记载。

当归的炮制方法历代各有不同,文献记载有不同的炮制品,目前临床常用的炮制品有生当归、酒当归、土当归和当归炭等,对其炮制品的研究也以上述4种炮制品为主【3】。

临床上也常用炮制品,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和应用不同。

1、当归炮制的方法研究1.1当归的炮制历史沿革1.1.1当归的净制(净选切制)唐代《千金翼方》中始有“切”的记载,《理伤》中开始提出“去芦头”。

宋代《博济方》中又要求“去须”,《史载之方》中还要求“去苗”,去芦为后世广泛沿用。

古代还有将当归头、身、尾分别入药用的说法。

如《雷公炮炙论》中说:“若要破血,即使头一节硬实处;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尾。

若一时用,不如不使。

”在雷氏的影响下后世医家对此亦有各种说法,如《汤液本草》中说:“头止血而上行,梢破血而下行,身养血而中守,全活血而不走”等。

1.1.2当归的炮炙1.1.2.1酒制类以酒为辅料炮制当归,最早见于唐代《理伤一书,其中有“酒浸一宿阴干”的记载,宋代以前当归的炮制大多采用酒浸法。

酒当归最佳炮制工艺研究

酒当归最佳炮制工艺研究

酒当归最佳炮制工艺研究吴志成;杨锡仓;王明伟;窦霞;李越峰【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酒炒当归和酒浸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筛选出最佳的酒当归临方炮制方法。

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1 nm,对酒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酒浸当归阿魏酸含量比生当归和酒炒当归阿魏酸含量高。

结论:酒浸当归临方炮制工艺最佳;用HPLC方法测定酒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操作简单,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当归炮制工艺控制的有效方法。

%Objective: To screen the best processing method of DangGui (Angelica sinensis) prepared with liquor by establishing 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ferulic acid in liquor-roasted DangGui and liquor-soaked DangGui. Methods:C18 column was adopted, the mobile phase:acetonitrile-0.085 phosphoric acid solution(17:83),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361 nm. The contents of ferulic acid were detected in DangGui processed with liquor. Results:The contents of ferulic acid in liquor-soaked DangGui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rude DangGui and liquor-roasted DangGui. Conclusion:The processing technique for liquor-soaked DangGui is the best;the contentsof ferulic acid in liquor-processed DangGui are determined by HPLC, the technique is simple, reliable, reproducible, and it could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quality control of processed DangGui.【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40-41,42)【关键词】酒炒当归;酒浸当归;炮制工艺;阿魏酸【作者】吴志成;杨锡仓;王明伟;窦霞;李越峰【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兰州 730020; 甘肃中药炮制及质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兰州 730020; 甘肃中药炮制及质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20; 甘肃中药炮制及质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中医学院中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1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1iv.)Die1s的干燥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摘要:通过对当归本草考证及文献研究,总结当归炮制的历史沿革;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

当归见诸历代文献的炮制方法达21种之多,其中常用的有酒制、炒制、油制、土制、制炭等。

炮制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挥发油和有机酸的含量变化;我们可根据这种变化减少当归的治疗偏性,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当归;炮制;化学成分;当归,别名干归、马尾归、云归、岷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被医家誉为“妇科要药”,在我国第一部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祛邪补虚的中品。

其味辛、甘,而性微温,归心、肝、脾三经,是一味女性常用中药。

正如《汤液本草》中所说:“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

”中医学认为当归为血家之圣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用[1]。

现代医学中当归具有提高免疫、抗心肌缺血、抗血栓、保护神经干细胞等作用[2]。

临床上也常用其炮制品,经历唐、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有21 种之多,流传至今,主要沿用了生当归、酒当归、土当归、清当归和当归炭。

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和应用不同,如酒当归辛温,取其散性,以增强活血散瘀之功;土炒后,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当归炭则缓其辛烈之性专于止血。

现代研究表明,当归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使当归的药理作用也有所不同。

笔者在参考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归不同炮制工艺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综述性分析。

1当归历代入药炮制概况唐代《千金翼方》中始有“切”的记载,《理伤》中开始提出“去芦头”。

宋代《博济方》中又要求“去”,《史载之方》中还要求“去苗”,去芦为后世广泛沿用[3]。

历史上当归的炮制起初采用酒制法,首载于唐代,如《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提出“酒浸一宿阴干”。

宋代丰富了酒制当归的方法,如《疮疡经验全书》对酒浸的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提出“酒浸二宿,晒干火焙”。

之后继而出现了酒洗、酒润、酒炒、酒拌、酒蒸法、酒煮等炮制方法。

除酒制法外,炒制法也是历史上常用的炮制方法,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炒制法,如《太平圣惠方》和《洪氏集验方》分别提出了“锉微炒”和“去梢土,微炒令香”炒制方法。

到了明代,在《普济方》一书中又提出“炒微黄”的炮制标准[4]。

除沿承酒制及炒制法外,明代时期辅料种类进一步增多,创用了盐水炒法、姜汁炒法、米泔水炒等制法。

同时还发展为用药料共制当归的方法,如吴茱萸炒和生地汁炒,新采用的炮制方法则有煨、煅、制炭等[5]。

在宋代,还有“细切醋炒”[6],和“醋浸一宿,炙令香黄焦”[7]的描述。

清代又出现童便制和黑豆汁制(《本草述》),还创新地提出了芍药汁制、吴茱萸制。

土炒法也在清代形成,如《医宗金鉴》载“土炒老黄色”的炮制要求,该法一直沿用至今。

除此之外,蜜制法和油制法还在不同地区仍沿用,如《河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收载了蜜制法,《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收载了油制法。

综上可以看出:当归炮制不论在工艺,辅料选择、质量要求及炮制理论、原理阐发诸方面,历代都有所继承和发展。

炮制工艺由清炒(炒黄炒炭)发展为辅料炒(土炒、酒炙)等,以扩大药用范围,进而又发展为二种辅料共制(酒醋拌炒),以提高制品质量,增强疗效。

其中以酒制(酒炙、酒蒸及清炒(炒黄)历史最为悠久,应用亦最为广泛。

制炭入药始于明代,土炒入药则始于清代。

2当归炮制的传统理论当归入药理论按全当归、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来分别入药,具有不同的药用特点。

最早记载于《雷公炮炙论》中:“若要破血即使头一节硬实处;若要止痛,止血,即用尾”[8];《珍珠囊》中记载:“头破血,身行血,尾止血”[9];《汤液本草》中引做:“头止血而上行,梢破血而下行,身养血而中守,全活血而不走”[10]。

《本草正义》中又曰:“归身主守,补固有功,归尾主通,逐瘀自验,而归头秉上行之性,便血溺血,崩中淋带等之阴随阳陷者,升之固宜”[11]。

可见,由南北朝至今形成了当归的传统入药理论,虽然目前中国药典规定以全归入药,但临床应用中仍习惯于将当归分为全当归、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入药,根据病情,辨证用药。

当归的炮制理论,《本草纲目》中记载:“当归治头痛,酒煮服,取其清浮而上也。

治心痛,酒调末服,取其浊而半沉半浮也。

治小便出血,用酒煎服,取其沉入下极也,自有高低之分如此”[12],说明了用酒之意。

此外,不同的医家对不同炮制方法的作用也有阐述,如若如吐衄崩下药中,须醋炒过,少少用之,多则反能动血(清代《本草述钩元》)[13];“如脾虚者,米拌炒用,使无肠滑之虞”(清代《药品辨义》)[14];“体肥痰盛,姜汁渍”(明代《本草蒙荃》)[15];后在《医学入门》中又为“若有痰用姜汁炒”[16],姜制当归的目的不单为“体肥痰盛”者,还为:“姜汁炒,恐泥膈也”《医宗说约》。

“当归用于止血活血,童便炒;恐散气,芍药汁炒”(清代《得配本草》)[17],“治久痢吴茱萸炒”(《本草经解要》)[18],从以上认知中可知古人对当归的炮制和用法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

3当归现代炮制概况当归见诸历代文献的炮制方法达21种之多,沿用至今有酒制(酒炒、酒拌、酒洗)、清炒、土制、制炭、油制、蜜制等,其他方法偶有应用,但已不为主流。

临床常用炮制品有生当归、酒当归、土当归、当归炭、油当归5种,其中生当归、酒当归历史最为悠久,应用亦最为广泛,工艺相对成熟,被1977年版《中国药典》收载,随后在历版《中国药典》和各地炮制规范中收载。

各地炮制规范中酒制当归多用白酒,药材与白酒比例基本为10:1,少数规定为10:1~2;个别省份用黄酒炮制,比例为20:1~2,且大部分地方将当归按头、身、尾分别入药。

4.炮制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影响4.1当归生品的化学成分研究到目前为止,从植物当归中已分得多种类别的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挥发油、香豆素类、黄酮类以及有机酸类,此外还含有多糖类、氨基酸类以及人体所必须的无机元素等[19]。

当归挥发油有几十种之多,包括中性油(占88%)、酚性油(占10%)、酸性油(占2%)3类。

其中以中性成份藁本内酯为其主要成分。

有机酸类成分主要是阿魏酸。

挥发油、有机酸类、多糖类等成分均是当归的有效成分,对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都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

如藁苯内酯可以抑制血小板释放TXA2,具有抑制血管收缩及降压的作用;阿魏酸可以通过抗氧自由基及抑制炎症递质TXA2,抑制炎症性肺损伤,通过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以及抑制缩血管物质、促纤维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最终抑制肺纤维化形成;当归多糖P0及其亚组分P1、P2、P3,可以通过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方式提高斑点鱼非特异性免疫力以及抗病力[20]。

当归不同药用部位所含化学成分有一定差异,其中挥发油、阿魏酸含量皆为归尾>归身>归头;归头中钙、铜、锌最高,归尾中钾、铁最高。

当归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以Ca、Zn以及Cu的含量位居前三位,是当归身中的三到六倍;归尾中的Fe、K的含量最高,是当归头中的3倍左右。

归尾中以挥发油的含量最高,是当归身中的2~5倍[21]。

4.2当归炮制后化学成分变化情况4.2.1对挥发油含量的影响丁毅[22]对生当归、酒当归、土炒当归、当归炭4种炮制品进行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生当归的挥发油含量为0.62%,酒炙当归的挥发油含量为0.55%,土炒当归的挥发油含量为0.51%,当归炭的挥发油含量为0.23% ,,可见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挥发油的含量呈下降趋势。

另有研究表明,当归经油炒后挥发油含量有所增加,两者主要成分藁本内酯和3-烯丁基-异-苯并呋喃含量基本一致,其他部分成分消失并产生了部分新成分[23]。

4.2.2对多糖含量的影响有文献报道,当归的酒制品多糖比生品多糖含量要高, 分别为6.2% 和5.59%。

土炒品、清炒品和当归炭的多糖含量则明显低于生品当归的。

当归及其炮制品的还原性糖和水溶性糖的含量依次排列为:酒炒当归>生当归>清炒当归>土炒当归>炭当归[24]。

从上述排列次序可见,当归炮制后,除酒炒当归外其余炮制品的3种糖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高温使部分糖类成分炭化损失所致。

而酒炒后当归的3种糖的含量均有明显升高,这可能是酒炒后使当归的糖类有效成分溶解度增加。

4.2.3对阿魏酸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阿魏酸的溶出呈现规律性变化,酒煎方最有利于溶出。

当归酒制虽较生用有增加所测成分溶出的趋势,但增加幅度较小,水煎兑酒可保证确切剂量的酒配入方剂,助溶效果也优于酒制水煎方,并随兑酒量的增加,作用趋于增加。

还有实验表明,当归生品与炮制品之间阿魏酸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并且随炮制温度的升高,阿魏酸含量降低[25],以当归炭最为明显,可能与当归炭化后鞣质易于浸出对阿魏酸的提取有一定干扰有关。

笔者根据前人研究又重新实验总结,当归有效成分根据炮制不同含量如表(1):当归炮制品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5.讨论炮制品中,生当归、酒当归所含活性成分较高、药理作用明显,临床应用最广,在国家标准及各地方炮制规范中均有收载。

研究表明:生当归所含挥发油、阿魏酸含量最高,其中挥发油具有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肠平滑肌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而阿魏酸是当归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降低血脂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药效成分,这些研究结果与其补血活血的临床功效一致;传统炮制理论认为,当归酒炙后,可增强其活血、补血、调经的作用,而当归多糖以酒制品含量最高,药理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当归多糖可能是通过保护和改善造血微环境,调控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等而发挥其补血作用。

这些研究为生当归、酒当归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其从南北朝时期至今临床药用1500多年的原因所在。

当归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细化,有效单体不断被分离出来,很多已达到分子水平。

而当归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也可以借此进行细化深入的研究。

随着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炮制品炮制前后的药理作用的变化将有更加深入细化的发展。

也可以整体研究当归各个成分总体的药理作用,以及总体药理与各个成分药理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 夏泉,张平,李绍平,王一涛.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4,03:164-166[3] 郁洋.当归的炮制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06:45-47.[4] 郭延生.当归不同炮制品质量评价模式的建立[D].甘肃农业大学,2011.[5] 肖占宜,许华宁.当归炮制的历史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2,06:31-32.[6] 宋王衰?.博济方[M].商务印书馆,1959.[7] 南宋太医局?.小儿卫生总微方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8] 王祝举,唐力英,宋秉生,何子清,黄璐琦.当归炮制历史沿革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志,2010,03:135-138.[9] 元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M].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10] 元王好古?.汤液木草[M].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1] 清张德裕?.本草正义[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 清杨时泰?.本草述钩元[M].山西出版集团,2009.[14] 明贾所学?.药品化义[M].学苑出版社,2011[15] 明陈嘉模?.本草蒙荃[M].文茂堂藏版,1936.[16] 明李挺?.医学入门[M].锦章书局,1941.[17] 清严西亭?.得配本草[M].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18] 清叶天士?.本草经解要[M].卫生堂刊本,1781.[19] 陈慧珍.当归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8,08:83-85.[20] 刘医辉,杨世英,马伟林,宋易航.当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4,22:192-193.[21] 周献词.当归的炮制及有效成分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3:677-678.[22] 丁毅.炮制对当归挥发油及多糖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8):496-497.[23] 龙全江,徐茂保,赵海鹰.当归油炒前后挥发油化学成分对比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4):2085.[24] 刘汉珍,夏咸水.当归及其炮制品多糖含量的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393.[25] 王雁梅,任京力,朱吾元,等.不同炮制方式对当归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07志,2014,07:42-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