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第4章旅游地理

合集下载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1、试分析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旅游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

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一个显着特点是要离开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前往一个目的地从事各种娱乐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设施以满足需要。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哪些?旅游产生的环境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社区旅游;新兴旅游;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

4、试分析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

(1)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

(2)旅游地理学也可以认为是介于地理学和旅游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3)旅游活动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旅游地理研究,要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旅游地理研究者要学习,掌握这些学科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20世纪30年代初,麦克默里发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

1、试述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国外学科发展史中国的1978—1989:理想主义阶段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自觉构建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关注国外理论前沿,反思自身不足教书育人,提携后生,传播思想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回馈社会建立组织,加强合作理想主义研究取向的特征及意义就旅游地理学研究本身而言,80年代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范围较窄,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也难称规范,是旅游地理学发展中最为稚嫩的阶段但是从研究的影响力来看,该时期对整个旅游地理学所彰显的“学术启蒙”意味难以抹煞1990—1998:现实主义阶段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旅游地理学家成为旅游规划的主力军研究内容的实践驱动明显,学科本位意识下降研究视野狭窄,对国际前沿关注度下降研究规范性不够,学术贡献不足现实主义研究取向的影响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当时注重实效的社会风气,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旅游地理学实用性、功利性的研究取向。

人文地理第4章旅游地理

人文地理第4章旅游地理

人文地理第4章旅游地理旅游,这个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热门的话题,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人文地理的范畴中,旅游地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它涵盖了众多方面,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旅游的动机到旅游的影响,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前来的关键因素。

它们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壮丽的山脉、广袤的森林、蔚蓝的海洋、奔腾的河流、神奇的溶洞以及独特的地质景观等。

比如我国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那陡峭的山峰、变幻无穷的云海,让无数游客为之倾倒。

再比如桂林的山水,清澈的漓江如诗如画,形态各异的山峰耸立在两岸,构成了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

人文旅游资源则包含了丰富的历史遗迹、文化景观、民俗风情和现代建设成就等。

像北京的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其宏伟的建筑、精美的装饰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还有西安的兵马俑,那栩栩如生的陶俑仿佛在诉说着古代的辉煌。

此外,各地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也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傣族的泼水节,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相互泼水祝福,体验独特的民族风情。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有的人是为了放松身心,摆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宁静与平和。

有的人则是出于对历史文化的热爱,想要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遗产和传统。

还有的人是为了寻求刺激和冒险,挑战自我,比如参加登山、潜水等极限运动。

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经济方面来看,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

许多地区依靠旅游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脱贫致富。

然而,旅游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在社会方面,可能会导致当地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商业化气息过于浓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人文地理各章要点

人文地理各章要点

第一章绪论1、基本概念:地理环境,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2、基本理论:代表性的人地关系理论,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人地关系发展的阶段性3、分析应用: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4、拓展区域人地关系的协调,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动态综述,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社会实践意义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基本概念: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扩展扩散,迁移扩散,文化景观,文化整合,环境感知2、基本理论: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实例分析某一地区文化(某一文化现象)的文化整合。

文化的层次结构以及关系,地理环境与文化的主要观点3、分析应用: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基本概念: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2、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一基本概念人口构成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密度人种(种族)民族民俗二、基本理论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民族的特征民族的形成、整合民族的迁移与集聚影响民居的主要地理因素黄土窑洞的地理环境条件和因素分析三、分析应用:分析中国自然环境特征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因素联系实际分析民俗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第五章1、基本概念:原始农业—迁移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观光农业2、基本原理:传统农业类型及其各自特征现代农业类型及其各自特征农业景观的观光价值第六章工业类型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第七章1、基本概念:聚落城市化城市体系农村聚落体系城市景观城市感知2、基本原理:分析城市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城市化的三个进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当代城市化的特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型与理论城市景观的体现3、应用实例分析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实例分析村落形状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实例分析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实例分析城市化及其影响分析太原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条件)黄土窑洞民居的地理背景分析。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1、旅游地理学和旅游地理的区别旅游地理学:理论的研究和阐述,以分析论述为主旅游地理:在理论的指导下对某一特定区域内旅游实事的记述和分析,以叙述说明为主2、三个基本概念闲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休憩:人们在闲暇时间内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休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

旅游: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休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3、旅游地理学是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和环境地理、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4、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旅游规划,旅游区划,旅游区划影响,旅游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容量、社会经济意义和旅游者感应气氛),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产生的条件和地理背景.5、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类比法,计量法,实地调查法,现代技术手段与方法6、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是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与地理学学科关系:自然地理学旅游资源自然部分人文地理学旅游行为偏社会文化经济地理学国民经济的一部分经济产业概念:分布规律与空间关系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1、谈谈你对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国外:各国学者虽然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称谓略有差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是旅游活动.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同时还有其他的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区域规划等。

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旅游资源、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为旅游者空间行为与目的地的推销、旅游对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等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

国内: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在研究内容上从目前的以资源、旅游开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为主,扩展到从相互关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在研究方法上,提倡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旅游地理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专业课程性质:主修总学时数:48课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旅游地理是旅游服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系统的研究旅游资源分布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是对地理知识在旅游上的具体应用。

是一门广泛吸收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人文科学及旅游者心理学等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单元京津冀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二单元关东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三单元中原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四单元江南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五单元长江中上游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六单元岭南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七单元西南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八单元北部内陆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九单元青藏高原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十单元港澳台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十一单元东亚及太平洋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十二单元南亚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十三单元中东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十四单元欧洲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十五单元美洲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第十六单元非洲旅游区模块一旅游资源概述模块二旅游亚区及其主要旅游胜地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旅游服务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旅游地理的发展历程,正确理解旅游地理在旅游科学研究中的意义,掌握旅游地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熟悉各地的风景名胜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第四章4林海雪原关东文化东北旅游区

第四章4林海雪原关东文化东北旅游区

业街。宽10.8米,长860米。
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 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 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市级保护 建筑13栋,是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 艺术长廊。它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 的步行街之一。
返回
哈尔滨中央大街花岗 岩地砖,长18cm,宽10cm, 据称为长约一米的条石插
入地面铺成,当时的造价1
冰灯
龙江剧
海伦剪纸
返回
返回
3.地方特产 黑龙江省特产丰富,名贵药材有人参、鹿茸、防风、蛤蟆油等。此 外,还有红松子、榛子、黑加仑子、椴树蜜、猴头菇、薇菜、黑木耳等。 野生兽皮如香鼬皮、猞猁皮等以质量优良著称。其他农特产有东北半细 毛羊、哈白猪、滨白鸡、滨北奶山羊及大马哈鱼、三花鱼等。风味特产 有欧式名食大红肠、老鼎丰糕点、巧克力酒心糖等。
扎龙自然保护区
返回
2.明月岛风景区 明月岛风景区位于齐齐哈尔市 区西北7千米处,是流经齐齐哈尔的 嫩江中的一座四面环水的江心岛。 面积约0.8平方千米的明月岛风景区 因形同一弯明月倒映在嫩水之上而 得名,与哈尔滨市太阳岛景区相携, 有“姊妹岛”之称,是北部边疆野 趣盎然的自然风景区。岛上绿树成 荫,花草丛生,自然景观绮丽。在 岛上中心地带,建有一组精巧典雅 的古建筑,并环岛修建了目前全国 最长的儿童游览列车铁路。夏天, 这里是乘船游江、野餐露宿、避暑 休假的极好场所。冬天,这里是观 赏北国风光和开展冰雪活动的旅游 胜地。
冰天雪地,最美之景在冰雕雪塑。
2.火山湖瀑生态之旅 火山熔岩造就了五大连池、吊水楼瀑布和镜泊湖美景,扎龙自然保 护区是禽鸟的天堂,温泉流淌、极光闪现、林木森森,成为我国最北端 的独特景观。
返回
第三节 吉林省
一、旅游地理环境特征
(一)旅游概况

赵荣《人文地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赵荣《人文地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 绪 论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第5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第8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第10章 旅游地理第11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12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13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第1章 绪 论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第5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第8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第10章 旅游地理第11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12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13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人文地理究主题与基本理论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第5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第8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第10章 旅游地理第11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12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13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赵荣《人文地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赵荣《人文地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 绪 论一、名词解释1.人地相关论[华南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人地相关论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兰士所倡导的理论。

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相关论”。

法国的人地相关论思想使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4、简述洪堡创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三个原则。

5、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6、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7、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什么?8、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9、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文化和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是什么?2、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3、论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4、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5、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6、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7、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

8、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9、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10、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11、名词解释:文化景观、文化整合、文化扩散、文化区、文化史层说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步骤和计划。

2、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内容。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4、在相关的国外网站上检索199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1、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

2、简答现在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3、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4、试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成因。

5、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6、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7、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3
210-23
人文地理
2020/3/3
210-24
人文地理
2020/3/3
210-25
人文地理
2020/3/3
210-26
人文地理
2020/3/3
210-27
人文地理
2020/3/3
210-28
人文地理
2020/3/3
210-29
人文地理
2020/3/3
210-30
人文地理
2020/3/3
210-3
人文地理
夜晚咖啡馆
2020/3/3
210-4
人文地理
▪ 《夜晚的咖啡馆》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 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 魇。金灿灿的黄色地板呈纵向透视,以难 以置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 来,红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 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 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果 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 作品预示了超现实主义用透视作为幻想表 现手段的探索,但是没有一种探索,能有 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自然、文化、社会、经 济、政治和技术环境
旅游系统
旅游系统组成和结构
1、构成要素
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产品
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 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 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 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
旅游媒介—旅游业以及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2、空间表现形式
旅游客源地 旅游目的地 旅游通道
一、旅游者
(3)旅游 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 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 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2、旅游地理学
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 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主要内容
第1节 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第2节 旅游者与旅游源地和客源地 第3节 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第4节 世界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理 第5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2、国内旅游者
(1)国内旅游者
在本国的某目的地旅 行超过24小时而少于1 年的人。
基于度假、娱乐、运动等 目的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时 间不超过24小时的人。
(2)国内短途旅游者
(二)中国对游客的定义 游客
海外游客
国内游客
海外 旅游者
海外一 日游游客
国内 旅游者
国内一 日游游客
二、客源地与目的地
(一)客源地 (二)目的地 (三)交通连接
提洛岛
位于希腊米科诺斯西南的小岛提洛岛(Delos)是考 古学家的天堂。该地面积仅为4平方公里,希腊和罗马风 格的遗址遍及大部分地区,面积十分广阔,这使提洛岛足 以与特尔斐和奥林匹亚媲美。
提洛岛
守卫着 提洛岛 “圣湖” 的瘦狮 中的一 个(雕 刻于公 元前7世 纪)
奥林匹斯山
back
麦加
麦加
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 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 旅游功能的区域。
2、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简介
世界有代表性旅游目的地简介
名称
范围
特点
主要客源地
地中海
加勒 比海
东南亚
地中海沿 岸国家
以海岛、海岸 和历史文化遗
迹为主
墨西哥、大、 自然和人文旅
小安第斯群岛 游资源都比较
国家和地区
丰富
中南半岛和马 来群岛上国家
第4节 世界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理
一、旅游资源 二、世界旅游资源 三、世界主要的旅游地国家
一、旅游资源
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
1、概念
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 的的人工创造物。
2、具备条件 1、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
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3、特点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 文化价值,能够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
25%GDP;
▪ 第六次回来永乐驾崩,满朝反对,兵部尚书 烧掉航海记录;
▪ 郑和死于最后一次,从孟买徒步走向麦加;
▪ 带回狮子、长颈鹿;发明麻将。
第2节 旅游者与旅游源地和客源地
一、旅游者 二、客源地与目的地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印度尼西亚岛上食人族探秘
旅游客源地 交通通道 旅游目的地 旅游者
2020/3/3
210-7
人文地理
我走进他的故乡奥威尔
▪ 奥维尔城堡位于瓦兹河畔奥威尔村的中心 ,距离巴黎仅三十分钟,距离戴高乐机场 仅二十五分钟路程, 文森特·梵高就是在此 度过他生命中最后的七十天,他在此创作 了大量名作,例如梵高画的著名的“在亚 尔的卧室”“麦田群鸦”“奥维教堂”等 。以及梵高开枪自杀所在的那片乌鸦麦田 和梵高的墓地都在这里,因此得名“梵高 小镇”“梵高故居”。
1540
2015(预测) 10000 28 10000 2820
中国历史上最大公费旅游者
▪ 朱棣篡位有一块心病:建文帝在哪里? ▪ 方孝孺不愿为永乐帝写史遭灭10族,方姓改? ▪ 永乐大典也是为了正统; ▪ 色目人马和(云南回教)10岁元朝覆灭,10岁
以上被杀,10岁以下?赐郑; ▪ 1405—1433七次下西洋,空白圣旨,消耗
(一)旅游客源地
1、概念 产生旅游者的地域,也就是游客的来源地。
2、条件
(1)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 (2)旅游者具有可自由支配 的收入; (3)旅游者具有闲暇时间。
结论:当前国际上主要的旅游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
的国家和地区,西欧、北美和日本,亚太地区是一 个新兴的重要客源地。
(二)旅游目的地
1、概念
一、文化的概念与旅游地文化
旅游地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上的旅游资 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文化形态。
二、旅游地文化的要素
1、物质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设施;
2、文化行为要素 风俗习惯、生活制度和行为规范
3、心理要素 民族性格和宗教情绪
三、旅游地文化的特点
1、地域性 2、大众性 3、综合性 4、直观性 5、季节性
2020/3/3
210-19
人文地理
2020/3/3
210-20
人文地理
2020/3/3
210-21
人文地理
2020/3/3
210-22
人文地理
向日葵
▪ 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震 荡的灿烂辉煌。梵·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 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块黏土。黄色 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现出充满希 望和阳光的美丽世界。然而在画此作的同 时,画家死命想抓住的这个世界还是缓慢 却无情地溜走了。
以热带海滨风 光著名,宗教
寺庙也突出
西欧国家
美国和 加拿大
日本、香港 和台湾
地中海沿岸风光
西班牙的马德拉群岛
古巴风光
马来西亚的云顶广场
马来西亚的兰卡威
阿尔卑斯山风光
(三)交通连接
1、特点
(1)依赖于一般交通线路; (2)按照需要对一般交通线路进行组合。
2、层次
(1)第一层次 外部交通(航空和铁路) (2)第二层次 跨越中、小尺度(公路或者铁路) (3)第三层次 内部交通(特种交通)
第四章 旅游地理
旅游文化---踏着名人足迹
▪ 梵高 ?国家
2020/3/3
210-2
人文地理
▪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1890年),荷兰后印象 派代表性画家。这位易激动而富于神经质 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 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 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 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 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一)国际上的定义
1、国际旅游者
(1)国际游客
除为获得一个有报酬的 职业外,基于任何原因 到一个不是常住国家去 访问的人。
(2)国际旅游者
在目的地国家的旅游接待 设施度过至少一夜但不超 过一年的游客。
在目的地国家的旅游接
(3)国际短途旅游者 待设施少于一夜的游客。
判断以下情况属于国际游客吗?
1、移民 2、外交人员或军队人员 3、避难者流浪者 4、边境往来工人 5、从游轮上岸游览异国风光几个小时的人 6、到国外就医半个月的病人 7、宗教朝觐者 8、到另外一个国家的探亲者 9、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者 10、国际会议的参加者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评价方法
(1)体验性评价;
(2)技术性评价;
(3)综合性评价;
(1)空间特征
〈1〉广泛性; 〈2〉区域性; 〈3〉组合性;
〈1〉季节变化性;
(2)时间特征 〈2〉时代性和变异性;
(3)经济特征
back
〈1〉可替代性; 〈2〉价值的不确定性; 〈3〉开发利用的永续性和不
可再生性;
2020/3/3
210-5
人文地理
星夜
2020/3/3
210-6
人文地理
▪ 《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 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 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梵高更直接的源 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 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 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 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 旋转着、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 系的最后审判。
210-16
人文地理
2020/3/3
210-17
人文地理
2020/3/3
210-18
人文地理
▪ 1890年7月27日下午,他外出作画时开枪自 杀。29日黎明,梵高在提奥身边死去。当 时他只有37岁。关于梵高自杀的原因始终 存在争论。个人认为,梵高的自杀并不只 是由于精神问题,《麦田上的乌鸦》等作 品绝对是画家极其清醒的状态下画的,但 这些画暗示了梵高的死亡却是很明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