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3450-1999化学试剂丁二酮肟(二甲基乙二醛肟)

合集下载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浸矿培养基中的镍含量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浸矿培养基中的镍含量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浸矿培养基中的镍含量卢嗣严;石倩倩【摘要】通过设置不同波长、不同显色时间、不同酒石酸钾钠含量、氢氧化钠含量、过硫酸铵含量和丁二酮肟含量等试验条件,确定了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浸矿培养基中镍含量的最佳条件。

试验结果表明:丁二酮肟光度法测定生物浸矿培养基中镍含量的最佳波长为460 nm,400 g/L酒石酸钾钠的最佳用量为10 mL,50 g/L氢氧化钠的最佳用量为20 mL,30 g/L过硫酸铵的最佳用量为8 mL,10 g/L丁二酮肟的最佳用量为10 mL,显色时间最佳为20 min,得到标准曲线Abs=0.26417c-0.0103,R2=0.9984;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适合用于生物湿法冶金中镍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4页(P287-289,291)【关键词】镍;生物浸矿;分光光度法;丁二酮肟【作者】卢嗣严;石倩倩【作者单位】阜新实验中学;辽宁省矿物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镍被称为“钢铁工业的维生素”[1],其主要被应用于化学、电镀、制造、电池等行业[2]。

镍的测定方法有很多,有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4-5]、原子吸收光谱法(AAS)[6]和分光光度法[7-8]等。

其中XRF、ICP-AES和AAS设备比较昂贵,分析成本高,而分光光度法设备价格相对低廉,使用方便,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

但是,目前尚无文献报道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浸矿培养基中镍含量的方法。

为此,使用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浸矿培养基中的镍含量[9],其原理是在碱性介质中,以酒石酸钾钠为掩蔽剂,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将Ni2+氧化成Ni4+,使Ni4+与丁二酮肟反应,生成酒红色络合物[10]。

测定结果表明,该法具有显色稳定,操作简单的优点,适用于生物湿法冶金中镍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丁二酮肟沉淀分离法测定镍精矿中的镍

丁二酮肟沉淀分离法测定镍精矿中的镍

1 5 ml 柠檬 酸钠 ( 3 0 0 g / / m 1 ) , 1 0 ml 氯 化铵 ( 3 0 0 g / m1 ) , 加3 0 m l 丁 二 酮肟 乙醇溶液 1 0 g / L, 然后滴加氨水 1 0 ml 左 右有 红色沉淀 出 现后 , 将 其置 于 6 0  ̄ C~7 O ℃左 右 的水浴 中保 温 3 0 mi n , 以 中速 滤纸过 滤 , 用热水 吹洗 表面皿 及杯壁 2~3次 , 洗 涤沉 淀 8—1 0 1原 理 次, 用热盐酸 ( 2+1 ) 溶解 沉淀 于原烧杯 中, 用热水 洗涤 至无镍 试样用盐酸 , 硝酸 , 硫 酸的分 解下 , 用 柠檬 酸作 为掩 蔽剂 , 离子 出现为止。将其 滤液蒸 至 3~ 4 m l 取下 , 用 热水 吹洗 表 面 在氨性介质 中, 镍与丁二酮肟生成丁二 酮肟镍 的红色沉 淀通过 皿 和杯壁 , 冷却 。用氨水 调 P H值 为 5左 右 , 加入 1 0 m l 硫 代硫 水浴与其他元素分离 , 再用 热盐 酸 ( 2+1 ) 将 其沉 淀溶解 后 , 用 酸钠 ( 2 0 0 g / L ) , 加水至 1 0 0 m 1 . 用 氨水 调至 P H( 8~ 9 ) , 加0 . 2 g 氨水调解 P H值在 8~ 9之 间 , 以紫 脲酸铵 作 指示 剂 , 用 E D T A 紫脲酸铵指示剂 , 用E D T A滴 定 至 溶 液 为 紫 红 色 , 即为准点 。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镍量 。 C . 计算 。按计算镍 的含量 , 以质量分数表示 : 2 实 验 部 分 w : ×1 0 0 … m ( 1 ) 试剂 。a . 氟化 铵 ( 分析 纯) ; b . 盐酸( 分 析纯 ) ; e . 硝 酸 ( 分析纯 ) ; d . 硝酸 ( 1 +1 ) ; e . 盐酸( 1+1 ) ; f . 硫酸 ( 1 +1 ) ; g .氨 w ——镍 的质量分数 % 水( 1+1 ) ; h . 盐酸 ( 2+1 ) ; i . 柠檬酸钠溶 液 ( 3 0 0 g / L ) ; j . 氯化 铵 T ——单位 体积 消耗 E D T A标 准滴定溶 液相 当于镍 的质 溶液( 3 0 0 g / L ) ; k . 丁二酮肟溶液 ( 1 O g / L ) 量g / m l ; ( 2 ) 配制紫脲酸铵指示剂 。称取 0 . 2 g紫脲酸铵 , 1 0 0 g 氯 化 V —— 滴定试样 消耗 E D T A标 准溶液的体积 m l ; 钠 置于研钵 中研细 , 保存 与磨 口瓶中。 V 。 —— 滴定 空 白实验溶液消耗 E D T A的体积 m l ; ( 3 ) 镍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 1 . 0 0 0 0 g 镍( 质量分数大于 9 9 . I l l 0 ——试样 的质量 g 。 9 9 %) , 于4 0 0 m l 烧杯 中, 加入 3 0 m l 硝酸 ( 1+1 ) , 盖 上表 面皿 , 3 结 果 及 讨 论 加热至 溶解 至( 3~ 5 ) ml 。加入 1 0 m l 硫酸 ( 1 +1 ) 蒸发至 白烟 冒 ( 1 )溶样时 间及温度对结 果的影 响。溶 样的时 间过短 , 试 尽, 取下冷却 , 加5 m l 盐酸 ( 1 +1 ) , 用水 吹 洗表 面 皿和 杯 壁 至 样 打不开 , 溶解 不完全 , 结 果 出现偏低 ; 溶样 温度 过高 , 反应 不 1 0 0 ml 左右, 加热使 盐类溶 解 , 冷却 至室温后 移入 1 0 0 0 m l 容量 及 时 , 来不及完 全反应 , 试样蒸干 , 结果偏 低 ; 硫 酸 冒烟 时 , 将 其 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 混匀。此溶液的浓度为 1 m l 含l mg 镍。 白烟 冒尽 , 不然会影 响准 点颜 色 的判断 ; 溶样 中加盐 酸 及硝 酸 ( 4 ) E D T A标准溶液 的配置 。配置 : 称取 6 . 5 g乙二胺 四 乙 后 必须 在低温下加热反应 , 延 长反应时间 , 达 到完 全反 应 目的。 酸二钠 ( E D T A) 置于 5 0 0 m l 烧杯 中, 加水 1 0 0 m l , 加热使其冷却 , ( 2 ) 用氨水调节 P H值 时 , 要 慢慢 用滴 管加 入 , 使 其将 P H 然后过 滤到 1 0 0 0 ml 的容 量瓶 中 , 以水稀释至刻度 , 混匀 , 放置 1 值控制 在 8 ~ 9 之 间, P H值小 于 8 沉淀不完全 , 导 致结果 偏低 , 2天后标定 。 反之 , 则高 。 标定 : 分别移去 2 0 . o 0 I l l l 镍标准溶液 6份 于 3 0 0 m l 锥 形瓶 ( 3 )过滤时注意 , 由于滤 液容 易沿着 滤纸边 缘上 浮 , 姑且 中, 加水 1 0 0 ml 左右 。滴加氨水 调 P H值 8~ 9 , 加入 0 . 2 g紫脲 不 宜多倒入 , 要 少量缓慢过滤 , 否则会 沿滤纸边缘流失镍 离子 , 酸铵指示剂 , 用E D T A标 准溶液 滴定 至溶 液呈 紫红 色 , 即为准 导致结果偏 低。 点 。平 行 标 定 6 次 , 其所 消 耗 的 E D T A 体 积 极 差 不 超 过 ( 4 ) 如何 判断溶液用热 水洗 涤滤液无 镍离 子 出现 : 在 表 面 0 . 1 0 m l , 取其平均值 。 皿上滴一滴 氨水 将漏 斗下 方 的滤 液滴 在其 上 , 无 红 色出 现时 , 按下式 计算 单位 体 积 E D T A标 准 滴 定 溶 液 相 当于 镍 的 镍离子 过滤 完全。 质量 ; ( 5 ) 溶液 P H值 对指示剂的影 响 : 紫脲酸 铵是 混合指示 剂 , 按 1 : 1 0 0所配置时 , 最终 在 P H值 8~ 9的范 围里颜色显 淡蓝色 且不好判 断 , 影 响 其结 果 , 如果按 2 : 1 0 0配置 , 指示 剂 显 色 突 T i ——单位 体积 E D T A 标 准滴 定 溶 液 相 当 于 镍 的 质 量 出 , 易判断 。 ( 6 ) 氟化 铵加 少使 硅石 反应 不完全 , 加多 和玻璃 杯反 应生 g / m l ; P ; ——镍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 g / m l ; 成硅酸盐 , 形成胶状物影 响后 面步 骤 , 本实验为 0 . 5克为最佳 。 ( 7 ) 本方 法适 合镍 含量在 2 % ~1 5 %之 间最佳 。 V ——移取镍标 准溶液 的体积 m l ; 4 结 语 V ——滴定镍 标 准 溶 液 消 耗 E D T A 标 准 滴 定 溶 液 的 体 矿石在选矿 中对镍 的测定 分 析时 , 随着 矿石性 质 、 含 量 的 积 m 1 。 不同, 随之分析方 法也 要加 以改进 , 科学 的实验 、 严谨 的分 析 , ( 5 ) 试样溶解 从而 才能满足 生产 。具体 a . 称取 0 . 5 0 0 0 g 试 样置于 5 0 0 m l 烧杯 中 , 加少许水润湿 , 加 最终取得适应矿 石最 佳的分析方法 , 温度 、 沉 淀等重要环节要严格细心操作 。 0 . 5 g氟化铵 , 2 0 m l 盐酸 , 盖上表面皿 , 低 温加热溶 解 5 m i n , 使 大 操作 中不 同含量 , 参考 文献 : 量 的硫化氢气体逸 出 , 再加 入 1 5 m l 硝酸, 8 ml 硫酸( 1+1 ) , 加 [ 1 ] Y s / T 3 4 1 . 2 — 1 9 9 4镍精矿 分析 方 法一 镍 的测 定 ( 二 甲基 热蒸发至硫 酸烟 冒尽 , 取下冷却 , 用热水吹洗表 面皿及烧杯 , 加 乙二 醛 肟 沉 淀 分 离 E D T A容 量 法 ) . 5 m l 盐酸加热溶解盐类 , 取下冷 却。

质检总局2015年81号文(不再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化学品名单)

质检总局2015年81号文(不再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化学品名单)
55
溴化钠
56
氧化锌
57
一水合硫酸锰(硫酸锰)
58
二水合5-磺基水杨酸(5-磺基水杨酸)
59
二水合草酸(草酸)
60
草酸铵
61
草酸钠
62
丁二酮肟(二甲基乙二醛肟)
63
二水合柠檬酸三钠(柠檬酸三钠)
64
L(+)-酒石酸
65
邻苯二甲酸氢钾
66
六次甲基四胺
67
氯化羟胺(盐酸羟胺)
68
脲(尿素)
69
一水合柠檬酸(柠檬酸)
21
五水合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22
硫氰酸铵
23
硫氰酸钾
24
硫氰酸钠
25
硫酸铵
26
硫酸钡
27
硫酸钾
28
硫酸铝
29
硫酸镁
30
十二水合硫酸铁(Ⅲ)铵
31
六氰合铁(Ⅲ)酸钾(铁氰化钾)
32
三水合六氰合铁(Ⅱ)酸钾(亚铁氰化钾)
33
六水合硫酸铁(Ⅱ)铵(硫酸亚铁铵)
34
氯化铵
35
氯化钾
36
氯化锂
37
六水合氯化镁(氯化镁)
98
2-氰基-4-硝基苯胺
99
乙酰乙酰苯胺
100
1-氨基蒽醌
101
2-羟基-3-萘甲酸
102
溴氨酸钠盐(1-氨基-4-溴蒽醌-2-磺酸钠盐)
103
1-萘酚-4-磺酸(NW酸)
104
2-氨基-8-萘酚-6-磺酸(γ酸)
105
对氨基乙酰苯胺
106
2-萘酚-3,6-二磺酸二钠盐(R盐)

丁醛肟-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丁醛肟-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丁醛肟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丁醛肟化学品英文名:butyraldoxime;butyraldehyde oxime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供应商电话:邮编:供应商传真:电子邮件地址: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有机试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和蒸气,吸入会中毒。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226:易燃液体和蒸气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应急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2:具体措施(见本标签上的)P361: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P363: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37+P313: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P403+P235: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P405: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误服或吸入对身体有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可能有害。

化学试剂检测标准

化学试剂检测标准
80
全部参数
化学试剂 六水合硝酸钴(硝酸钴)GB/T 15898-1995
81
化学试剂 七水合硫酸钴
81
全部参数
化学试剂 七水合硫酸钴(硫酸钴)HG/T 2631-2005
82
化学试剂 二水合氯化铜
82
全部参数
化学试剂 二水合氯化铜(氯化铜)GB/T 15901-1995
83
化学试剂 氯化亚铜
83
全部参数
化学试剂氢氧化钠
21
全部参数
化学试剂氢氧化钠
GB/T 629-1997
22
化学试剂乙醇
22
全部参数
化学试剂乙醇(95%)
GB/T 679-2002
23
化学试剂过二硫酸钾
23
全部参数
化学试剂过二硫酸钾(过硫酸钾)
GB/T 641-2011
24
化学试剂乙酸酐
24
全部参数
化学试剂乙酸酐
GB/T 677-2011
广东省质量监督化学试剂检验站: 广东省质量监督化学试剂检验站是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广东省内唯一专业从事化学试剂检测的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质检机构,是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指定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指定检测机构。
批准广东省质量监督化学试剂检验站计量认证的项目及限制要求
序号
检测产品/项目
检测项目/参数
99
化学试剂 磷酸二氢铵
99
全部参数
化学试剂 磷酸二氢铵HG/T 3466-1999
100
化学试剂 偏钒酸铵
100
全部参数
化学试剂 偏钒酸铵HG/T 3445-2003
101
化学试剂 溴化钠

化学试剂标准精选(最新)

化学试剂标准精选(最新)

化学试剂标准精选(最新)G601《GB/T 601-2002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602《GB/T 602-20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603《GB/T 603-2002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604《GB/T 604-2002 化学试剂:酸碱指示剂pH变色域测定通用方法》 G605《GB/T 605-2006 化学试剂 色度测定通用方法》G606《GB/T 606-2003 化学试剂:水分测定通用方法》G609《GB/T 609-2006 化学试剂 总氮量测定通用方法》G610《GB/T 610-2008 化学试剂 砷测定通用方法》G611《GB/T 611-2006 化学试剂 密度测定通用方法》G613《GB/T 613-2007 化学试剂 比旋光本领(比旋光度)测定通用方法》 G614《GB/T 614-2006 化学试剂 折光率测定通用方法》G615《GB/T 615-2006 化学试剂 沸程测定通用方法》G616《GB/T 616-2006 化学试剂 沸点测定通用方法》G617《GB/T 617-2006 化学试剂 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G618《GB/T 618-2006 化学试剂 结晶点测定通用方法》G620《GB/T 620-2011 化学试剂 氢氟酸》G622《GB/T 622-2006 化学试剂 盐酸》G623《GB/T 623-2011 化学试剂 高氯酸》G626《GB/T 626-2006 化学试剂 硝酸》G625《GB/T 625-2007 化学试剂 硫酸》G628《GB/T 628-2011 化学试剂 硼酸》G629《GB/T 629-1997 化学试剂:氢氧化钠》G631《GB/T 631-2007 化学试剂 氨水》G636《GB/T 636-2011 化学试剂 硝酸钠》G637《GB/T 637-2006 化学试剂 五水合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G638《GB/T 638-2007 化学试剂 二水合氯化亚锡(Ⅱ)( 氯化亚锡)》 G639《GB/T 639-2008 化学试剂 无水碳酸钠》G640《GB/T 640-1997 化学试剂:碳酸氢钠》G641《GB/T 641-2011 化学试剂 过二硫酸钾(过硫酸钾)》G642《GB/T 642-1999 化学试剂:重铬酸钾》G643《GB/T 643-2008 化学试剂 高锰酸钾》G644《GB/T 644-2011 化学试剂 六氰合铁(Ⅲ)酸钾(铁氰化钾)》G645《GB/T 645-2011 化学试剂 氯酸钾》G646《GB/T 646-2011 化学试剂 氯化钾》G647《GB/T 647-2011 化学试剂 硝酸钾》G648《GB/T 648-2011 化学试剂 硫氰酸钾》G649《GB/T 649-1999 化学试剂:溴化钾》G652《GB/T 652-2003 化学试剂:氯化钡》G653《GB/T 653-2011 化学试剂 硝酸钡》G654《GB/T 654-1999 化学试剂:碳酸钡》G655《GB/T 655-2011 化学试剂 过硫酸铵》G656《GB/T 656-2003 化学试剂:重铬酸铵》G657《GB/T 657-2011 化学试剂 四水合钼酸铵(钼酸铵)》G659《GB/T 659-2011 化学试剂 硝酸铵》G661《GB/T 661-2011 化学试剂 六水合硫酸铁(Ⅱ)铵(硫酸亚铁铵)》G664《GB/T 664-2011 化学试剂 七水合硫酸亚铁(硫酸亚铁)》G665《GB/T 665-2007 化学试剂 无水合硫酸铜(Ⅱ)(硫酸铜)》G666《GB/T 666-2011 化学试剂 七水合硫酸锌(硫酸锌)》G670《GB/T 670-2007 化学试剂 硝酸银》G671《GB/T 671-1998 化学试剂:硫酸镁》G672《GB/T 672-2006 化学试剂 六水合氯化镁(氯化镁)》G673《GB/T 673-2006 化学试剂 三氧化二砷》G674《GB/T 674-2003 化学试剂:粉状氧化铜》G675《GB/T 675-2011 化学试剂 碘》G676《GB/T 676-2007 化学试剂 乙酸(冰醋酸)》G677《GB/T 677-2011 化学试剂 乙酸酐》G678《GB/T 678-2002 化学试剂 乙醇(无水乙醇)》G679《GB/T 679-2002 化学试剂:乙醇(95%)》G682《GB/T 682-2002 化学试剂:三氯甲烷》》G683《GB/T 683-2006 化学试剂 甲醇》G684《GB/T 684-1999 化学试剂:甲苯》G686《GB/T 686-2008 化学试剂 丙酮》G687《GB/T 687-2011 化学试剂 丙三醇》G688《GB/T 688-2011 化学试剂 四氯化碳》G689《GB/T 689-1998 化学试剂:吡啶》G690《GB/T 690-2008 化学试剂 苯》G693《GB/T 693-1996 化学试剂:三水合乙酸钠》G696《GB/T 696-2008 化学试剂 脲(尿素)》G1253《GB 1253-2007 工作基准试剂 氯化钠》G1254《GB 1254-2007 工作基准试剂 草酸钠》G1255《GB 1255-2007 工作基准试剂 无水碳酸钠》G1256《GB 1256-2008 工作基准试剂 三氧化二砷》G1257《GB 1257-2007 工作基准试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G1258《GB 1258-2008 工作基准试剂 碘酸钾》G1259《GB 1259-2007 工作基准试剂 重铬酸钾》G1260《GB 1260-2008 工作基准试剂 氧化锌》G1263《GB/T 1263-2006 化学试剂 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钠)》 G1264《GB/T 1264-1997 化学试剂:氟化钠》G1265《GB/T 1265-2003 化学试剂:溴化钠》G1266《GB/T 1266-2006 化学试剂 氯化钠》G1267《GB/T 1267-1999 化学试剂:磷酸二氢钠》G1268《GB/T 1268-1998 化学试剂:硫氰酸钠》G1271《GB/T 1271-2011 化学试剂 二水合氟化钾(氟化钾)》G1272《GB/T 1272-2007 化学试剂 碘化钾》G1273《GB/T 1273-2008 化学试剂 三水合六氰铁(Ⅱ)酸钾(亚铁氰化钾)》 G1274《GB/T 1274-2011 化学试剂 磷酸二氢钾》G1279《GB/T 1279-2008 化学试剂 十二水合硫酸铁(Ⅲ)铵》G1281《GB/T 1281-2011 化学试剂 溴》G1282《GB/T 1282-1997 化学试剂:磷酸》G1288《GB/T 1288-2011 化学试剂 四水合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G1291《GB/T 1291-2008 化学试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G1292《GB/T 1292-2008 化学试剂 乙酸铵》G1401《GB/T 1401-1998 化学试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2304《GB/T 2304-2008 化学试剂 无砷锌粒》G2305《GB/T 2305-2000 化学试剂:五氧化二磷》G2306《GB/T 2306-2008 化学试剂 氢氧化钾》G3914《GB/T 3914-2008 化学试剂 阳极溶出伏安法通则》G6684《GB/T 6684-2002 化学试剂:30%过氧化氢》G6685《GB/T 6685-2007 化学试剂 氯化羟胺 (盐酸羟胺)》G6851《GB 6851-2008 pH基准试剂 定值通则》G9721《GB/T 9721-2006 化学试剂 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紫外和可见光部分)》G9722《GB/T 9722-2006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G9723《GB/T 9723-2007 化学试剂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G9724《GB/T 9724-2007 化学试剂 pH值测定通则》G9725《GB/T 9725-2007 化学试剂 电位滴定法通则》G9726《GB/T 9726-2007 化学试剂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测定通则》G9727《GB/T 9727-2007 化学试剂 磷酸盐测定通用方法》G9728《GB/T 9728-2007 化学试剂 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G9729《GB/T 9729-2007 化学试剂 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G9730《GB/T 9730-2007 化学试剂 草酸盐测定通用方法》G9731《GB/T 9731-2007 化学试剂 硫化合物测定通用方法》G9732《GB/T 9732-2007 化学试剂 铵测定通用方法》G9733《GB/T 9733-2008 化学试剂 羰基化合物测定通用方法》G9734《GB/T 9734-2008 化学试剂 铝测定通用方法》G9735《GB/T 9735-2008 化学试剂 重金属测定通用方法》G9736《GB/T 9736-2008 化学试剂 酸度和碱度测定通用方法》G9737《GB/T 9737-2008 化学试剂 易炭化物质测定通则》G9738《GB/T 9738-2008 化学试剂 水不溶物测定通用方法》G9739《GB/T 9739-2006 化学试剂 铁测定通用方法》G9740《GB/T 9740-2008 化学试剂 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G9741《GB/T 9741-2008 化学试剂 灼烧残渣测定通用方法》G9742《GB/T 9742-2008 化学试剂 硅酸盐测定通用方法》G9853《GB/T 9853-2008 化学试剂 无水硫酸钠》G9854《GB/T 9854-2008 化学试剂 二水合草酸(草酸)》G9855《GB/T 9855-2008 化学试剂 一水合柠檬酸(柠檬酸)》G10705《GB/T 10705-2008 化学试剂 二水合5-磺基水杨酸(5-磺基水杨酸)》 G10726《GB/T 10726-2007 化学试剂 溶剂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杂质通用方法》G10730《GB 10730-2008 第一基准试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G10731《GB 10731-2008 第一基准试剂 重铬酸钾》G10732《GB 10732-2008 第一基准试剂 氯化钾》G10733《GB 10733-2008 第一基准试剂 氯化钠》G10734《GB 10734-2008 第一基准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10735《GB 10735-2008 第一基准试剂 无水碳酸钠》G10736《GB 10736-2008 工作基准试剂 氯化钾》G10737《GB 10737-2007 工作基准试剂 含量测定通则 称量电位滴定法》G10738《GB 10738-2007 工作基准试剂 含量测定通则 称量滴定法》G12589《GB/T 12589-2007 化学试剂 乙酸乙酯》G12590《GB/T 12590-2008 化学试剂 正丁醇》G12591《GB/T 12591-2002 化学试剂:乙醚》G12593《GB 12593-2007 工作基准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12594《GB 12594-2008 工作基准试剂 溴酸钾》G12595《GB 12595-2008 工作基准试剂 硝酸银》G12596《GB 12596-2008 工作基准试剂 碳酸钙》G12597《GB 12597-2008 工作基准试剂 苯甲酸》G15354《GB/T 15354-2011 化学试剂 磷酸三丁酯》G15355《GB/T 15355-2008 化学试剂 六水合氯化镍(氯化镍)》G15894《GB/T 15894-2008 化学试剂 石油醚》G16493《GB/T 16493-1996 化学试剂:二水合柠檬酸三钠》G16494《GB/T 16494-1996 化学试剂:二甲苯》G16495《GB/T 16495-1996 化学试剂:2、2΄-联吡啶》G16496《GB/T 16496-1996 化学试剂:硫酸钾》G16983《GB/T 16983-1997 化学试剂:二氯甲烷》G17521《GB/T 17521-1998 化学试剂:N、N-二甲基甲酰胺》G23942《GB/T 23942-2009 化学试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通则》GA475《GA475-2004 抗人血清试剂》HG2631《HG/T 2631-2005 化学试剂 七水合硫酸钴(硫酸钴)》HG3499《HG/T 3499-2004 化学试剂: 1,4-二氧六环》HG3921《HG/T 3921-2006 化学试剂 采样及验收规则》HG2890《HG/T2890~2892-1997 化学试剂》(1997合订本)HG/T2890-1997 化学试剂:氧化锌HG/T2891-1997 化学试剂:异戊醇(3-甲基-1-丁醇)HG/T2892-1997 化学试剂:异丙醇HG3033《化学试剂(一)》(1999合订本)HG/T3033-1999化学试剂 硫酸钡HG/T3453-1999化学试剂 草酸铵HG/T3462-1999化学试剂 蔗糖HG/T3475-1999化学试剂 葡萄糖HG3438《化学试剂(二)》(1999合订本)HG/T3440-1999 化学试剂:铬酸钾HG/T3449-1999 化学试剂:甲基红HG/T3450-1999 化学试剂:丁二酮肟(二甲基乙二醛肟)HG/T3451-1976化学试剂:硝基苯HG/T3461-1999 化学试剂:a--乳糖HG/T3465-1999 化学试剂:磷酸氢二铵HG/T3466-1999 化学试剂:磷酸二氢铵HG/T3476-1999 化学试剂:30%乙酸HG/T3477-1999 化学试剂:酒石酸钾HG/T3478-1999 化学试剂:酒石酸钠HG/T3481-1999 化学试剂:4-甲基-2-戊酮(甲基异丁基甲酮)HG/T3484-1999 化学试剂:标准玻璃乳浊液和澄清度标准HG/T3491-1999 化学试剂:活性碳HG/T3494-1999 化学试剂:荧光素HG/T3495-1999 化学试剂:曙红(四溴荧光黄)HG/T3498-1999 化学试剂:乙酸丁酯HG3439《化学试剂(三)》(2000合订本)HG/T3439-2000化学试剂 重铬酸钠HG/T3442-2000化学试剂 硫酸铝HG/T3452-2000化学试剂 2,4-二硝基苯肼HG/T3455-2000化学试剂 环已酮HG/T3456-2000化学试剂 苯骈戊三酮(茚三酮)HG/T3458-2000化学试剂 苯甲酸HG/T3463-2000化学试剂 偶氮胂Ⅲ(2,7-双(2-苯砷酸-1-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黄酸)HG/T3468-2000化学试剂 氯化汞HG/T3470-2000化学试剂 硝酸铅HG/T3471-2000化学试剂 汞HG/T3472-2000化学试剂 无水亚硫酸钠HG/T3474-2000化学试剂 三氯化铁HG/T3480-2000化学试剂 氨基乙酸HG/T3486-2000化学试剂 乙二胺HG/T3487-2000化学试剂 磷酸氢二钾HG/T3489-2000化学试剂 氯化亚铜HG/T3493-2000化学试剂 磷酸钠HG/T3496-2000化学试剂 茜素黄R(对硝基苯偶氮水杨酸钠)HG/T3497-2000化学试剂 柠檬酸氢二铵HG2994《化学助剂》(合订本)HG/T2994-1987 纺织染整助剂名词术语HG/T2995-1987 纺织染整助剂的分类HG/T2996-1987 纺织染整助剂的命名原则HG/T3017-1988 氯化石蜡氯含量测定汞量法HG/T3018-1988 氯化石蜡热稳定指数的测定HG4010(合)《HG/T 4010~4021-2008 化学试剂》(2008合订本) HG/T 4010-2008 化学试剂 百里香酚蓝HG/T 4011-2008 化学试剂 百里香酚酞HG/T 4012-2008 化学试剂 溴百里香酚蓝HG/T 4013—2008 化学试剂 2,2'-联吡啶HG/T 4014-2008 化学试剂 8-羟基喹啉HG/T 4015-2008 化学试剂 酸碱指示剂 pH 变色域测定通用方法HG/T 4016-2008 化学试剂 三水合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铜试剂) HG/T 4017-2008 化学试剂 溴甲酚绿HG/T 4018-2008 化学试剂 1,10-菲啰啉HG/T 4019-2008 化学试剂 间甲酚紫HG/T 4020-2008 化学试剂 六水合硫酸镍(硫酸镍)HG/T 4021-2008 化学试剂 偏重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HG4099(合)《HG/T 4099~4103-2009 化学试剂》(2009合订本) HG/T 4099-2009 化学试剂 溴酚蓝HG/T 4100-2009 化学试剂 苯酚红HG/T 4101-2009 化学试剂 酚酞HG/T 4102-2009 化学试剂 甲酚红HG/T 4103-2009 化学试剂 有机氮化合物测定通用方法。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丁二酮肟(二甲基乙二醛肟)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及受到镍污染的环境水。

当取试样体积10mL本法可测定上限为10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25mg/L。

适当多取样品或稀释,可测浓度范围还能扩展。

2原理在氨溶液中,碘存在下,镍与丁二酮肟作用,形成组成比为1:4的酒红色可溶性络合物。

于波长530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3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3.1硝酸(HNG),密度(p 20)为1.40g /mL (分析纯)3.2氨水(NH •H2O),密度(p 20)为 0.90g /mL (分析纯)3.3高氯酸(HCIO4),密度(p 20)为1.68g / mL (分析纯)3.4乙醇(C2H5OH), 95%(V/V)。

与蒸馏水体积比为1:1混合 3.5次氯酸钠(NaoCl)溶液,活性氯含量不小于52g/ L。

(分析纯)3.6 正丁醇[CH(CH)2CH0H],密度(p 20)为 0.81g /mL (分析纯)3.7 硝酸溶液,1+ 1(V / V) o 3.8硝酸溶液,1 + 99(V/V) o 3.1分析纯试剂硝酸与蒸馏水体积比1:99混合3.9氢氧化钠溶液,C(NaOH片2mol/L。

称取氢氧化钠40g定容至500ml3.10柠檬酸铵[(NH4)3G H5O]溶液,500g/L。

称取50g柠檬酸铵50g,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

3.11柠檬酸铵[(NH4)3G H5O]溶液,200g/L。

称取柠檬酸铵20g,溶解于100ml乙醇(3.4 )中3.12碘溶液,C(l2)= 0.05mol /L:称取12.7g碘片(I 2),加到含有25g碘化钾(KI)的少量水中,研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 1000mL3.13丁二酮肟[(CH3)2G(NOH)]溶液,5g/L:称取 0.5g 丁二酮肟溶解于 50mL氨水(3.2) 中,用水稀释至100mL3.14丁二酮肟乙醇溶液,10g/L:称取1g丁二酮肟,溶解于100mL乙醇(3.4)中。

二甲基乙二肟95-45-4

二甲基乙二肟95-45-4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无数据资料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5 消防措施
https:// 1/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敏感性(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极端的温度和直接日光。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数据资料
11 毒理学资料
7 安全操作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切勿靠近火 源。-严禁烟火。采取防静电生成的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建议的贮存温度:2-8°C
7.3 特定用途
警告申明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301+P310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RS
Hazard symbol(s) F;T
R-phrase(s)
R11;R25
S-phrase(s)
S22;S25
2.3 其它危害物
-无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质
分子式 - C4H8N2O2 分子量 - 116.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取 lg 样品,溶于 100m L乙醇中,溶液应澄清,无机械杂质。
5.4 灼烧残渣
称取 2g 样品,按 GB/T 9741-1988中4.1的规定测定。结果按 GB/T 9741-1988中第 5章的规
定计算。
检验规则
按 GB/T 619的规定进行采样及验收。
包装及标志
按 GB1 5346的规定进行包装、贮存与运输,并给出标志,其中:
包装单位:第 2,3类;
内包装形式:NBY-4,NBY-5; 隔离材料:GC-1,G C-4; 外包装形式:WB-1,WB-2,WB-3e
1211
GB 1 53 46-1994 化学试剂 包装及标志
3 性状
本试剂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 ,不溶于水 ,溶于乙醇。
4 规格
丁二酮厉的规格见表 1,


丁二酮b含A (C,H.N,O,)%
熔点范围.℃
乙醉溶解试验
灼烧残渣(以硫酸盐计),%
表 1 丁二酮厉的规格
) (
分析纯
98.0
238.0 242.0


0.05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1999一06一16批准
1210பைடு நூலகம்
2000一06一01A ;施
HG/T 3450一 1999
5 试验
本 章 中 除另有规定外,所用制剂及制品,均按 GB/T 603-1988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 GB/T 6682-1992中三级水规格;样品均按精确至 。.01g 称量。
以质 量 百 分数表示的丁二酮厉含量(X)按式(1)计算:
X(%)一塾全些些丝里X1 00
… (1 )
式中:m,— 沉淀的质量,g; 0.8 038 — 丁二酮肪镍CNi(C4H,NZOi)i〕换算成丁二酮肪(C4H8N2O2)的系数; 优— 样 品 的 质量,9。
5.2 熔点范围
按 GB / T 617的规定测定 。 5.3 乙醇溶解试验
5, 丁二酮h5含量
5.1.1 六水合硫酸镍(硫酸镍)溶液的配制
称取 2.8 0g六水合硫酸镍(硫酸镍),溶于 100m L水中(必要时过滤)。取 25m L,加 10yo 氨水溶液
3m L及乙酸(冰醋酸)2m L,稀释至 250m La 5.1.2 测定方法
称取 。. 2g样品(精确至 0.0001g ),溶于40m L乙醇,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人煮沸的 250m L六 水合硫酸镍(硫酸镍)溶液,冷却,放置 2h-3h,用已于(115^-120)℃干燥至质量恒定的4号玻璃滤祸 过滤,用冰浴冷却的水洗涤沉淀至洗液无硫酸盐反应,于(115-120)℃的电烘箱中干操至质量恒定。
备案号 :3864- 1999 HG/T3 450- 1999


本标准是在化工行业标准 HG/T 3450-1976《化学试剂 丁二酮厉》的基础上修订的。 本标准与 HG/T 3450-1976的主要差异为: — 取消了干燥失重;对熔点范围进行了调整。 — 除含量、乙醇溶解试验外,其他项目采用我国已制定的化学试剂通用试验方法标准。
GB /T 6 03-1988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T 6 17-1988 化学试剂 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GB /T 6 19-1988 化学试剂 采样及验收规则
GB /T 6 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I SO 3696:1987) GB /T 9 741-1988 化学试剂 灼烧残渣测定通用方法(eqvI SO 6353-1:1987)
相 对 分 子质量 :116.12(根据 199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1 范围
本标 准 规 定了化学试剂丁二酮厉(二甲基乙二醛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标志。
2 引用标准
下列 标 准 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化 学 试 剂 丁二酮肪 (二 甲基 乙二醛肪 )
Chemicalr eagent-Butanedioned ioxime
HG/'e 3450一 1999
代替 HG/T 3450- 1976
分子式:C,H,N,O,
结构式 :
H,C-C1百-CH,
HO - N N - -O H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 HG/T 3450-19760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试剂三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关林 。 本标准于 1960年首次发布,于 1976年修订。
1209
中华人 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