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邮软件工程分布式温控系统详细要求
分布式系统设计原则

分布式系统设计原则分布式系统是一种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系统,它们通过消息传递和共享存储等方式协同工作。
在设计分布式系统时,需要考虑一些关键的原则,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高性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分布式系统设计原则。
1. 模块化设计在设计分布式系统时,应该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
将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任务或功能。
这样可以简化系统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2. 异步消息传递分布式系统中的不同组件之间通常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
这种异步的通信方式可以提供更好的系统响应性能和可伸缩性。
通过将任务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消息,不同的组件可以并行地处理消息,提高系统的整体吞吐量。
3. 容错和恢复能力在分布式系统中,任何一个组件都有可能失败或出现故障。
因此,系统需要具备容错和恢复能力,以确保即使出现故障,系统仍能保持正常运行。
常见的容错技术包括备份和数据冗余,以及故障检测和自动恢复机制。
4. 一致性保证在分布式系统中,不同的组件可能同时修改共享的数据。
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系统需要采用合适的一致性协议,如分布式事务或共识算法。
这样可以确保不同组件对数据的修改是有序的,并能避免数据的丢失或冲突。
5. 高可扩展性分布式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用户和数据规模。
通过水平扩展的方式,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来增加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同时,系统的设计应避免单点故障,以防止系统性能受限于单个节点的能力。
6. 负载均衡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分布式系统需要采用合适的负载均衡策略。
负载均衡可以将用户请求分配到不同的计算节点上,以避免某个节点负载过重而导致性能下降。
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轮询、哈希和最少连接等。
7. 监控和诊断分布式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监控和诊断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中的问题。
通过监控系统的关键指标,如吞吐量、延迟和错误率等,可以及时发现系统的异常行为。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技术规范书

1.3.6对用于开关柜光纤感温探测设备,卖方必须在投标时必须出具以下证件:
1)省级及以上电力测试部门的《光纤闪络电压试验报告》;
2)省级及以上电力测试部门的《工频耐压试验报告》;
3)省级及以上电力测试部门的《光纤雷击冲击闪络击穿电压试验报告》;
4个USB接口(可连接鼠标、键盘、U盘、打印机、GPS或其他转换器等)。和1个CRT/VGA接口。可外接大的显示器。
LEDs显示:预热LED显示、电源LED显示、系统故障LED显示、光纤故障LED显示、 温度报警LED显示。主机声音报警提示。
LCD 显示:具有6.4 英寸(800*600dot TFT)帯触摸屏操作功能,在该显示器上完全实现系统的操作、调试工、参数设置、图形界面显示、数据处理(保存、查询、导入导出等)、通信、网络、打印等功能。通过VAG接口可与外置显示器连接功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87(2001年版)
《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6280-1996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终端机》》 Q/(JB) FR2-2003
4)省级及以上电力测试部门的《光纤对绝缘子放电电压的影响试验报告》;
5)国家授权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报告:
a)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报告;
b)辐射抗扰度试验报告;
c)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报告;
d)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报告;
e)射频电磁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报告;
f)功频磁场抗扰度试验报告;
(完整版)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完整版)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控制器、执行元件和用户界面等多个部分,这些部分通过相互协调合作来达到稳定的温度控制。
本文将介绍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各个部分以及如何进行系统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传感器是温度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使用热敏电阻、热偶和红外线传感器等。
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材料,通过使用一个电桥来测量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得到温度值。
热偶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线构成,当温度变化时,热偶两端产生电势差,通过测量电势差值得到温度值。
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功率来得到物体的表面温度。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根据需要测量的温度范围、精度、响应时间和稳定性等参数进行选择。
信号调理是将传感器信号进行放大和校正的过程,包括滤波、增益、放大、线性化和校正等。
常用的信号调理手段有运算放大器、滤波器和模拟乘法器等。
运算放大器可以将传感器信号放大到合适的电平,同时可以进行信号的滤波、加减运算和比较等。
滤波器可以去除传感器信号中的杂波和干扰数据。
模拟乘法器可用于将两个信号相乘以进行补偿或校正。
在进行信号调理时,需要根据传感器的参数和目标控制参数进行调整。
控制器是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根据信号调理后的温度值和设定值之间的差异进行相应的控制,使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控制器通常通过对执行元件的控制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
常见的控制算法有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等。
比例控制是根据偏差的大小来进行控制,当偏差越大时,控制力度也越大;积分控制可以对偏差的累计值进行控制,从而提高控制的准确性;微分控制可以对偏差的变化率进行控制,从而使控制具有更好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在选择控制算法时,需要根据系统对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进行选择,并进行相关的参数调整。
执行元件是通过电机或气动元件来调节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的元件,例如调节阀门、电热器、压缩机和风扇等。
执行元件的选择需要根据需要调节的温度范围、响应速度和精度等参数进行选择,并根据控制算法和控制器参数进行调整。
软件工程中的分布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指南(六)

分布式系统是当今软件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可以解决大规模应用系统中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问题。
本文将从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基础原则、常用技术和开发指南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基础原则分布式系统设计的基础原则包括可靠性、可扩展性、一致性和容错性等。
1. 可靠性在分布式系统中,可靠性是一个关键指标,它要求系统在遇到故障时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可靠性,可以采用冗余设计,将系统的不同模块部署在不同的机器上,避免单点故障的影响。
2. 可扩展性可扩展性是指系统在面对不断增长的用户或数据时,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可用性。
在设计分布式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水平扩展和垂直扩展两种方式。
水平扩展是通过增加机器数量来提高系统的能力,而垂直扩展是通过提升单机的性能来增加系统的吞吐量。
3. 一致性一致性是指多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保持一致,即在任意时刻、任何操作都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
为了实现一致性,可以采用副本复制技术,将数据复制到不同的节点上,并通过一定的协议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4. 容错性容错性是指系统在面对节点故障或通信故障时,能够自动进行故障恢复,保持系统的可用性。
为了提高容错性,可以采用故障检测和故障恢复机制,及时发现和修复故障。
二、常用技术在分布式系统的设计中,常用的技术包括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通信等。
1. 分布式计算分布式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配到多个机器上进行并行处理,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
常用的分布式计算框架有Hadoop和Spark 等,它们提供了分布式计算的编程模型和分布式文件系统。
2. 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存储是指将数据存储在多个节点上,以提高存储的容量和可靠性。
常用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有HDFS和Ceph等,它们通过数据的划分和副本复制来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容错性。
3. 分布式通信分布式通信是指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常用的分布式通信协议有TCP/IP和HTTP等,它们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机制。
分布式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2008 届通信工程专业 0813071 班级题目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楚随英职称高级实验师二О一二年 5 月16 日内容提要本系统采用单总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思想,包含了二个组成部分:数据采集,单片机控制,是基于DS18B20传感器和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采用数字化单总线技术的智能检测系统,其中控制部分外接显示电路、报警电路、按键、以及基本的晶振复位电路。
本设计通过智能传感器DS18B20采集并存储测量数据,然后将数据传送给单片机并与设定的温度高、低界限相比较,若当前温度值超过高温界限,LED1灯会亮并启动报警器,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U1的常开触点闭合;若当前温度值低于低温界限,LED2灯会亮并启动报警器,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U2常开触点闭合。
通过LED显示器和LED灯来显示当前温度值并判断当前温度是否超过了所设定的最高和最低温度界限。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测量The design of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081307120 Ma Xiaolong The tutor Chu Suiying Senior ExperimentlistAbstractThis system uses an design idea based on one-wire sensor network, consisting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MCU control. It is an intelligent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DS18B20 sensors and STC89C51 MCU as the core of digital one-wire technology.Control circuit consists of warning,serial communication, display and temperature acquisition.In this system, intelligent sensor DS18B20 collection and storage measurement datas.Then datas are sent to microcontroller and compared with the temperature boundries has been set.If current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upper bound,the LED1 will be bright and start clarm, the transisitor-Q1 will be conduct and the ralay will be contact closed at the same time.On the countrary,if it is lower than lower limit,the LED2 will be bright and start clarm, the transisitor-Q2 will be conduct and the ralay will be contact closed at the same time.Through the LED display and LED lights to display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is more than the judge to set the highest and lowest temperature limits.Keyword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Temperature;Sensor;Measurement目录一、绪论 (1)1.1选题意义 (1)1.2 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1)二、总体系统的设计以及关键器件的选择 (2)2.1 总体系统的设计 (3)2.2.1 DS18B20简介 (3)2.2.2 DS18B20的工作原理 (8)2.2.3 DS18B20的控制方法 (10)2.2.4 DS18B20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2)三、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3)3.1 原理图电路 (13)图3.1 原理图电路 (14)3.2 各部分电路 (14)3.2.1 显示电路 (15)3.2.2 单片机电路 (15)3.2.3 DS18B20传感器电路 (15)3.2.4 继电器电路 (16)3.2.5 晶振控制电路 (16)3.2.6 复位电路 (17)四、系统软件设计 (17)4.1 系统设计的整体思想 (17)4.2 系统总流程图 (18)4.3 系统各部分流程图 (19)4.3.1 写入子程序流程图 (19)4.3.2 读温度子程序流程图 (20)4.3.3 复位,应答子程序流程图 (22)4.4 系统程序设计 (23)致谢 (28)参考文献 (29)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081307120 马孝龙指导教师楚随英高级实验师一、绪论1.1选题意义随近年来,在我国以信息化带动的农业生成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对一些反季节种植作物大棚进行温湿度的检测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而决定着菜农的收入状况,结果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种植大棚温度检测和控制的方法还比较落后原始,还在采用温度计进行对温度的检测,这样不利于大规模的种植,限制了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引言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环境或设备的温度。
它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和人员安全。
本文将介绍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组成部分以及相关技术。
二、设计原理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温度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反馈控制。
首先,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环境或设备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转化为电信号。
然后,将电信号输入到控制器中进行处理。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目标温度和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异,计算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最后,控制信号通过执行器,如加热器或冷却器,调节环境或设备的温度,使其逐渐接近目标温度。
三、组成部分1.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测量环境或设备的温度。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阻和热电偶。
热电阻基于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进行测量,而热电偶则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
2. 控制器控制器是温度控制系统的决策中心,它接收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计算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根据控制算法的不同,控制器可以分为比例控制器、比例积分控制器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等。
控制器还可以具备调节参数、报警功能等。
3. 执行器执行器是温度控制系统的执行部件,负责根据控制信号调节环境或设备的温度。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加热器和冷却器。
当温度低于目标温度时,加热器会被激活,向环境或设备中释放热能;当温度高于目标温度时,冷却器则会被激活,帮助环境或设备散热。
四、相关技术1. PID控制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控制算法,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控制参数对温度进行调节。
比例控制用于根据温度误差大小调整执行器的输出;积分控制则用于消除稳态误差;微分控制则用于抑制过冲和振荡。
PID控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参数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2. 信号处理温度传感器的信号需要进行处理和转换,以便控制器能够正确计算出控制信号。
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滤波、放大、线性化等。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技术规范(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技术规范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XXXXX有限公司2016年02月·XXXXX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规定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管理范围内新购置光纤分布式测温系统的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本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明的参数数值是作为特殊强调的条款,其它未标明的均应执行IEC、GB及有关行业标准的最新版本中相关条款的最高要求。
2.总则概述⑴.本技术规范专用部分适用于XXXXXXXXXXXXXXXXX光纤分布式测温系统。
⑵.在本招标专用技术规范中,凡出现“应”的条款,属于强制性条款,在正常情况下均应按此执行;凡出现“宜”的条款,属于推荐性条款,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按此执行;凡出现“可”的条款,属于选择性条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此执行。
⑶.本招标专用技术规范书中标注为“★”部分条款均属于强制性条款,如不满足其投标作废标处理;标注为“▲”部分条款作为详评阶段的加分项,不作为废标条件,详见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章节相关描述。
⑷.技术参数表格内标注“▲”部分为此次招标项目的关键性技术参数指标,作为详评阶段的加分项,不作为废标条件,投标人所响应填写的“投标人保证值”列内容,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实验室)出具的有效的电磁兼容型式检验报告(或试验报告或鉴定报告)及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或试验报告或鉴定报告)作为佐证验证其填写内容真实性,详见评标办法章节相关描述。
⑸.投标人应按照本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要求提供应标文件,中标方按照本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要求提供技术协议书。
⑹.投标人对本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每一条款应逐条做出明确的答复并写出具体技术数据和指标,否则视该条回答无效。
⑺.投标人应保证:今后在本次工程所提供的系统、设备平台上进行升级、扩容时,不中断已有开放业务,能够平滑升级;扩容、升级后的传输通道具有与本次工程终验时同等的传输质量性能。
分布式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目录第1章引言 (1)1.1传感器的概述和应用前景 (1)1.2课题目的和意义 (2)1.3课题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 (3)第2章方案比较与论证 (4)2.1设计思路 (4)2.2方案设计比较 (4)2.3方案的确定 (7)第3章整体电路设计 (8)3.1设计思路与方法 (8)3.2基本功能模块电路 (9)3.2.1温度采集模块 (9)3.2.2系统控制模块 (11)3.2.3数据存储模块 (12)3.2.4显示模块 (13)3.2.5串行通信模块 (14)3.2.6单片机引脚分配图 (16)第4章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17)4.1UI设计介绍 (17)4.1.1什么是UI (17)4.1.2界面设计 (17)4.1.3界面设计流程 (17)4.2使用V ISUAL B ASIC语言设计图形界面 (18)4.2.1VB图形界面开发特点 (18)4.2.2VB应用程序的基本设计步骤 (18)4.2.3MSComm控件 (18)4.3界面设计 (19)4.3.1界面基本功能描述 (19)4.3.2界面式样 (19)第5章系统程序设计 (21)5.1下位机程序设计 (21)5.1.1服务器程序设计流程图 (21)5.1.2模块程序简介 (21)5.2上位机程序设计 (24)5.2.1终端程序设计流程图 (24)5.2.2终端程序介绍 (25)第6章设计演示结果 (27)6.1软件仿真演示效果 (27)6.2硬件演示效果 (29)第7章结论与展望 (30)7.1结论 (30)7.2结束语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附录一系统原理图 (33)附录二程序清单 (34)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摘要:在工业生产中,许多简单重复性操作或对人体有害的工作都由机器完成。
这就需要相关设备来监视机器工作情况,并对机器的工作进行相应的控制。
本文设计了一种PC-单片机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案,以及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温控系统详细要求
假定,某快捷廉价酒店响应节能绿色环保理念,推行自助式房间温度调节的空调系统,经过初步分析该系统的需求如下:
1.空调系统由中央空调和房间空调两部分构成;
2.中央空调是冷暖两用,根据季节进行模式调整。
a)当设置为供暖时,供暖温度控制在25°C~30°C之间;
b)当设置为制冷时,制冷温度控制在18°C~25°C之间。
3.中央空调具备开关按钮,只可人工开启和关闭,中央空调正常开启后处于待机状态。
a)中央空调开机后,无论哪一种工作模式,缺省工作温度为25°C;
b)当关闭后,不响应来自房间的任何温控请求;
c)当有来自从控机的温控要求时,中央空调开始工作;
d)当所有房间都没有温控要求时,中央空调的状态回到待机状态。
4.房间内有独立的从控空调机,但没有冷暖控制设备。
a)从控机具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房间的温度,并与从控机的目标设置温度进
行对比,并向中央空调机发出温度调节请求。
b)如果从控机发出的请求和中央空调设置的冷暖控制状态发生矛盾时,以中央空调机
的状态优先,否则中央空调机不予响应。
5.从控机只能人工方式开闭,并通过控制面板设置目标温度,目标温度有上下限制。
a)从控机开机后动态获取房间温度,并将温度显示在控制面板上;
b)从控机开机后与中央空调连接获取工作模式,并将工作模式显示在控制面板上;
6.控制面板的温度调节可以连续变化也可以断续变化:
a)温度调节按钮连续两次或多次指令的时间间隔小于1s时,从控机只发送最后一次
的指令参数;
b)如果温度调节按钮连续两次的时间间隔大于1s时,从控机将发送两次指令参数;
7.房间目标温度达到后,从控机自动停止工作,同时发送停止送风请求给中央空调。
a)房间温度随着环境温度开始变化,当房间温度超过目标温度1 °C时,重新启动;
b)房间不考虑大小和管道的分布及大小问题,在达到目标温度后,房间温度每分钟上
下变化X°C(各小组自行定义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
8.中央空调能够实时监测各房间的温度和状态,并要求实时刷新的频率能够进行配置;
9.要求从控机的控制面板能够发送高、中、低风速的请求,要求各小组自定义高、中、低
风情况下的温度变化值;比如以中风为基准,高速风的温度变化曲线可以提高25%,低速风的温度变化曲线可以降低25%。
10.系统中央空调部分具备计费功能:可根据中央空调对从控机的请求时长及高中低风速的
供风量进行费用计算;
a)每分钟中速风的能量消耗为一个标准功率消耗单位;
b)低速风的每分钟功率消耗为0.8标准功率;
c)高速风的每分钟功率消耗为1.3标准功率;
d)并假设,每一个标准功率消耗的计费标准是5元。
11.中央空调实时计算每个房间所消耗的能量以及所需支付的金额,并将对应信息发送给每
个从控机进行在线显示,以便客户可以实时查看用量和金额。
12.中央空调监控具备统计功能,可以根据需要给出日报表、周报表和月报表;报表内容如
下:房间号、从控机开关机的次数、温控请求起止时间(列出所有记录)、温控请求的起止温度及风量大小(列出所有记录)、每次温控请求所需费用、每日(周、月)所需总费用。
13.中央空调同时只能处理三台从控机的请求,为此主机要有负载均衡的能力。
如果有超过
三台从控机请求,则需要对所有请求机器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可自行定义,如先来先到、高速风优先抢占、时间片轮询等。